浅谈广场协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论“广场协议”的影响及现实启示

论“广场协议”的影响及现实启示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为消除“滞涨”的影响,提高利率,降低税率,升值美元,扩大了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且财政也出现赤字,陷入“双赤字”困境,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1980-1984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而国内经济发展也放缓。
于此相对的是,日本自推行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后,经济迅速发展,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从76.6亿美元增加到461.5亿美元,而且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缓和,持续平稳发展。
美国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酝酿将美国贬值以改善出口,进而改善国内经济。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的财务政要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五国联合干预国际外汇市场的协议,诱导美元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即“广场协议”,这本质上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较量。
此后,各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引起市场的跟随反应,于是美元贬值。
而日本由于经济依赖于出口,而且对美国贸易往来密切,所以日元受影响尤其巨大。
在协议签订后几个月的时间内,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即降至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
日元升值后,制造业出口优势降低,加之日元保持了数年的上升趋势,于是投资者倾向于将自由资金投向房地产和股市,认为这两个领域还会一直保持“牛市”。
于此同时,面对持续上涨的地价和房价,日本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政策调节,甚至还在1987年实行了积极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造成货币供应量过剩,加剧通胀。
所以说在1985年至1989年期间,日本的GDP年增长率远远低于地价和楼市价格,日本经济逐渐偏离实体部门,“泡沫”越长越大。
到1989年,日本政府迫于通货膨胀压力,开始采取货币紧缩性政策,金融部门投资受到限制,于是股市和楼市在不久之后随之陷入衰颓,“泡沫”衰退,这就是经济学当中的“搏傻原理”。
在此后日本经济再未出现过高速增长局面,有些观察人士认为这是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但笔者更倾向认为这是经过了刘易斯拐点进入平台期。
广场协议产生的背景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目录一、广场协议的背景 (2)1.1 世界经济形势 (2)1.2 日本经济状况 (6)1.3 美国经济状况 (7)二、广场协议的内容 (8)三、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与结构的影响 (9)3.1 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停滞,反而经历了将近7年的高速增长和繁荣.. 93.2 .通货膨胀率经历了较低、温和直至加剧的过程 (9)3.3 出口下降,进口也下降,经济对外依存度下降 (10)3.4 进出口价格都趋降,但进口价格下降更快,贸易条件趋于改善 (10)3.5 进出口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10)3.6 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11)四、日元升值与经济泡沫的生成与破裂 (11)4.1 日元升值与泡沫经济的生成 (11)4.2 泡沫经济破裂 (12)五、我国与日本当年经济形势的差异性 (13)5.1 我国和日本当年的国际地位不同 (13)5.2 我国和日本当年的经济水平不同 (14)5.3 我国和日本当年的经济政策不同 (14)5.4 我国和日本当年的金融改革不同 (15)5.5 我国和日本当年同美国的外贸关系不同 (15)六、对中国的启示 (16)七、理性看待人民币升值问题 (17)广场协议产生的背景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一、广场协议的背景1.1世界经济形势1.1.1 两次石油危机1973—1975、1979—1982主要发达工业国连续两次发生“石油危机",1974-1982年各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回升、增长乏力,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美国、日本、原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5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3%,年平均失业率为5.8%,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均增长率为10.8%。
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是:(1)生产过剩与固定资本投资呆滞导致经济停滞由于投资过度增长,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1974年,有关国家生产能力利用率,美国为70%,原联邦德国为76%,法国为73%,意大利为69%。
广场协议的影响

广场协议的影响广场协议是一种由参与者共同制定的规则和约定,目的是为了维护和管理广场的公共利益和秩序,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有序的环境。
广场协议的实施和影响能够充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广场协议能够提高广场的管理效能。
广场通常是一个公共场所,吸引了大量的人群聚集和活动。
协议的存在能够明确和规范人们在广场中的行为和活动,并通过对违反协议者的惩罚措施,强制执行协议的内容。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维护广场的秩序和安全,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和服务质量,达到广场的管理效能最大化。
其次,广场协议有助于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
广场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
协议能够要求广场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遵守环保原则,对广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洁工作,保护广场的绿化植被和公共设施,使广场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
此外,协议还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活动规范,限制噪音、污染等因素的产生,保障广场使用者的权益和利益。
这样一来,公众对广场的满意度和使用率都能够得到提升,进一步提高广场的品质和魅力。
再次,广场协议能够促进社会的互动和共享。
广场作为公共场所,是人们交流、休闲和娱乐的重要场所。
协议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明确规定广场的使用权和义务,保障公众的公平使用,避免滥用和霸占。
同时,协议还可以规定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保安、医疗、卫生等,使广场成为一个安全、便利和互惠互利的场所。
因此,广场成为了社会的交融点,加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互动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广场协议可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和发展必须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相契合。
协议的制定过程中,可以要求广场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和资源等环保措施的实施。
此外,协议还可以要求广场进行社会责任的履行,开展公益活动和社会支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这样一来,广场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点,推动了城市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广场协议”签订前后日本经济结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

尤其是 日 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 , 从而有效扭转美元估 值过 高的局 面 , 使美 元有秩序地对主要货 币下调 。“ 广
场协 议 ” 签订后 , 世 界 主要货 币兑美 元均 有不 同程度
产业链的传递效应 , 波及其他相关行业 , 最终使得大 批企业 收益恶化 而破产倒闭 , 重挫投资者信心 。
如何避 免重走 日本老路提 出 了应对 策略。
一
、
日本 “ 广场 协议 ” 签 署 的背 景及 内容
附表 1 9 8 0年~ 2 0 0 9 年 美元 兑 日元 汇率 变动表 ( 年末值 )
年份 1 9 8 ( 3 I 1 9  ̄ , 1 1 9 8 2 I 1 9  ̄ , 3 1 9 8 4 1 9 g 5 1 9 8 6 1 9 8 7 1 9 8 8 1 9 8 9 1 9 9 0 Fra bibliotek9 2
二、 日元 升值对 日本经 济的 影响 从短 期来看 , 日元 升值的确可能给 日本经 济带来 了一些 积极 作用 , 比如 , 提升 日元在 国际货币体 系 中 的地位 , 加 强产业 结构 优化和 技术 升级 , 提高综 合 国 力, 增加对外直接投 资 , 降低进 口产 品价格 , 挖掘 国内 市 场潜力等 。但从 长期和现实来 看 , 更应 注意到 日元 升值 对 日本经济造成的负面效应 。
力。 1 9 8 5年 ~ 1 9 8 7年间 , 日本 出V 1 总额从 4 1 9 5 5 7 亿日 元 降至 3 3 3 1 5 3 亿 日元 , 降 幅高达 2 0 . 6 %, 严重影 响 了 国际收支格局 。同时 , 由于对 出 口商 品需求 的减少 , 制 约 了出 口导 向型企业 的发展 , 特 别是对进 口半 成 品进 行深加 工的出 口企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 这种打击通过
《广场协议》签订经过、影响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启示

元 升值 、 沫膨 胀 及 崩 溃 、 货 紧缩 以及 经 济 持 续 低 财 政赤 字 快速 增加 和 经 常项 目赤 字增 加 . 日之 间 贸 泡 通 美
t 美 迷 等 现象 。 至今 E , 直 t 日本经 济 一直 长期 不振 。 本文 通 易 不平 衡 E益 加剧 。为 消除 贸易 的严 重 失衡 。 国把 拉开 了以经 济金 融手 段 调整 日美 过对签订《 广场 协 议 》 后 经 过 的分 析 以及 经 济 泡 沫 目光转 向资本 市场 , 前 成 因 的阐述 . 希望 能够 得 出一些 有 意义 的启示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美 与 主转 向节 能 型加 工制 造 业 为主 : 内需 主导 型增 长转 向 年 1 月 . 国总 统里 根访 日. 日本 首相 中 曾根康 弘 出 口依赖 型 增长 : 活 扩张 或 收缩 公共 事业 费 和财 政 举 行 首 脑 会谈 , 及 E元 贬值 、 灵 涉 l 美元 升值 的美 日汇 率
关键词 : 广场 协议: 升值; 沫经济: 民币汇率 日元 泡 人
中 图 分 类 号 :8 2 F2 文献标识码 : A d: . /s .7—39s. 1.. ol3 j s 1 230I 2 10 8 iO %9. n 6 i )0 11 文 章 编 号 :6 2 30 (0 1 1— 5 0 17 — 3 9 2 1 )0 6 - 4
长 时间相 对 低速 的稳 定 增长 。同时 , 本政 府 实施 一 本 实 现 金 融 自由化 和 E元 国际 化 。以此 增 加 日元 需 3 1 t 系列宏 观 调控 措施 : 业 结构 由高耗 能原 材 料 产业 为 求 修 正 “ 位美 元 , 位 日元 ” 产 来 高 低 的现状 。此 后 1 8 93
_广场协议_前后日元升值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MARKET・市场经纬日本从1973年正式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此日元开始升值之旅。
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起,到1995年升值最高达1美元兑换79.75日元。
其间,可以“广场协议”为界,将日元的升值分为价值回归阶段和急剧升值阶段。
一、“广场协议”之前的日元升值(1971~1985)根据1971年12月十国集团在华盛顿“广场协议”前后日元升值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文/王人辉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但并未做出更细致明确的规定。
为了防止垄断的形成,应尽快出台《跨国并购审查法》,使对于出资比例、行业垄断、市场份额、利润转移等问题有法可依,以严格有效的竞争框架、国际标准来衡量市场集中度,规范市场的并购行为,用法律手段防止外商案中策划、欺诈舞弊等行为。
(三)形成全方位的配套体系对上市公司的并购将是跨国并购的重点对象,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发展不足、存在投机过重等问题,会影响到跨国并购的顺利展开。
股票价值对于企业价值的失真反映阻碍了跨国并购的发展,既可能使跨国公司收购标的蕴含巨大的风险,也容易导致并购双方进行内幕交易,损害相关者利益。
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成熟,使得信息披露和传导机制受阻,市场价格无法引导社会资源流向边际效率高的企业,从而难以实现利用外资优化资源的目的。
因此,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积累丰富的管理经营和风险防范的经验就尤为重要。
除了要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形成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外、还要形成融资担保制度、会计、审计和资产评估制度、法律咨询机构,成熟的证券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配套体系。
(四)借鉴西方并购经验,促进我国企业的并购整合企业首先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行业的特点而非眼前的利益决定是否选择被并购,在善意并购下通过并购有效整合双方的资源,有效利用外资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自己的经营情况,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联合的战略要求。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特别是在汽车、化工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并购,通过自身的并购,实现专业化和规模经济。
“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稿 日期 ] 0 8 0 — 8 收 2 0 —, 北京人 , 任 17 一)男,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与经济 系讲 师, 士。 硕
1l 6
维普资讯
时期 ,为解 决 国际上 出现 的贸易摩擦 而签 订 的 国际
高、 加工精细 、 附加价值高的商品所占比重进一步上 升 。 些产 品在世 界市场 上具有 无可 替代 的地位 。 一 因
此 ,对这 类商 品 的需 求不会 因 日元升 值而 大幅度 减
少 。在 进 口贸易方 面 , 一个相 当长 的时期 里 , 在 原材 料 占 日本进 口总额 的 7 %以上 。随着 日本 产业 结构 0
要 影响 , 同时还 引发 了 国际政 治压 力 。 目前人 民币升
值过高的局面。这项联合声明被称作 “ 广场协议” 。
“ 场协 议 ” 广 签订 后 , 界 主要 货 币 对美 元 汇率 均 有 世
值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1元升值 的国内外经济形 3
势 存在诸 多相似 性 :都经历 了长达 二十 几年 的经 济 高增长 , 都有着 巨额 的 国际贸易顺 差 , 有 巨额 的 都拥 美 元外 汇储备 , 呈 现 国内经济过 热迹 象等 。 都 日本 应
维普资讯
20 0 8年 1 0月
中共 山西省委 党校学报
Ac d mi un l f h n i rvn i mmie at c o l f .. a e cJ r a a x o ica Co o oS P l t eP r S h o PC t y oC
主要 货 币对 美元升 值 的五 国联合 声 明 。18 9 5年 9月 2 2日, 、 英 、 、 美 日、 德 法五 国财 长会 议 在美 国纽 约 的
广场协议的影响和借鉴

广场协议的影响和借鉴
广场协议是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一个会面中,由一些中央银行、政府、大型银行和基金经理达成的一项协议。
该协议旨在协调其汇率操作以平衡美元汇率。
广场协议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历史转折点,确保了美元的经济地位。
广场协议影响深远,以下是其影响和借鉴:
1.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广场协议确保了美元的稳定,从而稳定了全球金融市场,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广场协议是跨国合作的典范,各国共同协调实现了目标。
这也表明了跨国协作能够有效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3.控制通货膨胀:广场协议减小美元与其他货币汇率的变动,限制了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4.调控汇率的必要性:在广场协议之前,各个国家的汇率自由浮动,这导致了大量的波动和变化。
广场协议证明了调整和协调汇率是必要的。
5.建立国际货币秩序:广场协议的成功证明建立国际货币秩序是必要的。
例如,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彰显了建立国际货币秩序的必要性。
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广场协议说明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相互
配合,并协同应对各种国际经济问题。
总的来说,广场协议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是国际货币秩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今后的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论广场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的启示

论广场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美国政府对外贸易逆差不断增加,财政部的财政赤字进而也剧增,美国政府为了能够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所以采取了通过加快美元贬值,来加大本国自己生产的进行出口的产品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的方式。
于是日本、美国、法国、德国、以及英国的中央银行行长以及财政部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作为一个契机,降低自己的贸易逆差。
本篇文章通过剖析广场协议形成的背景,希望可以从中吸取一定经验,以防中国重蹈覆辙。
关键词:广场协议;泡沫经济;日本一、广场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1、世界经济状况首先,20世纪80年代,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即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5国经历了两次比较严重的石油危机,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CPI的增长率达到了10.8%。
同时,这些发达国家不断增加自己的投资,但是国内有效需求又不足,导致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并且此时固定资本投资下降,这就导致了世界经济停滞。
其次,由战后的科技不断进步引起的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失衡导致了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危机。
虽然科技进步在一方面推动西方经济不断走向繁荣,同时促使了新的行业以及部门的产生,但是新的科技革命促使了传统的产业部门的衰落,进而促使产业失衡,并且此时的失衡刚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时候,这就促使这种失衡变成了产业结构危机,最终加剧了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的失业率过高以及固定资本下降的情况,又由于想要缓解结构性失衡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这次由于技术革命引起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萧条。
最终,各个发达国家为了减轻经济的萧条,使本国经济复苏,采取了一系列类似于增加财政开支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就导致了货币供应量超过了本国的货币实际需求量,也就引起了物价在一段时间内恶性增长,适得其反的,使各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
2、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首先,拉美国家为了缓解本国的财政赤字,以及应对世界经济的萧条,一贯做法便是采取一些列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广场协议”对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启示

“广场协议”对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启示作者:刘霆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03期[摘要]人民币升值与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某些相似,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为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因此,以“广场协议”为鉴,探讨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有效政策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广场协议人民币升值汇率一、“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长期的不平衡性。
于是1985年9月,美、日、联邦德国、法、英等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协议中规定日元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
“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央行被迫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这使日元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造成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增幅远远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日元升值幅度达到86.1%。
在1989年日本政府试图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但为时已晚。
最终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巨额增加,经济长期低迷不振,日本经济进入十年的衰退期。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失去的十年”中,日本仍然是一个发达国家。
日元升值大大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即使在欧元诞生后,日元仍然是国际上最主要的四大货币之一。
并且,在日元持续升值过程中,美元计价的日本国家资产同步增加,日本企业逐步在海外扩大投资,日本居民也切实地分享到了成长红利。
二、对我国政策选择的启示对比来看,当年的日本经济与中国现在的情况有些相似。
在本币升值的预期下,会有大量的国外资金涌入。
这段时间,经济走势强劲,民众的财富增值速度也很快。
但是,如果升值预期减弱,很可能引起资金的外逃,并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另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外汇的严格管制,也进一步促使国内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的上涨。
重温“广场协议”的现实意义

媒体MEDIA重温“广场协议"的现实意义栏目主持/石山若有所思:近两年,随着国际间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广场协议”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当年为何会出现"广场协议”?主要当事国对事态的处理对现在有何借鉴意义?三十余年后我们重新梳理那段历史,会发现不同寻常的启示。
《广场协议》的来龙去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元持续走强,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经济陷入衰退是《广场协议》诞生的历史大背景。
"广场协议”,是指1985年9月22日,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和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的一次关于如何解决西方主要国家间贸易和债务矛盾问题的高层会议后所达成的会议决定。
全称是《法国、西德、英国、日本及美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的声明》。
在协议中,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一致同意:各国应对外汇市场作出干预,调整外汇汇率,利用汇率调节贸易失衡问题。
据经合组织统计,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对日元、马克、法郎、英镑的总体升幅达到约50%。
美元走强给美国出口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日本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大国,其出□导向型经济也进一步令美国逆差状况恶化。
为此,美国当时的里根政府开始对主要贸易伙伴施压,以解决美元被高估和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问题,最终促成美国在1985年和主要贸易伙伴签署《广场协议》。
在协议中,虽然法国、联邦德国、英国均有所让步,但日本做出的妥协最大,《广场协议》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虽然从1985年到1987年日元对美元升值超过50%暂未造成金融市场和经济动荡,且日本经济直到1990年前都保持较高速增长,但同时,由于担心日元过度升值有损经济竞争力,日本政府通过放松信贷维持经济扩张势头。
从1985年至1987年,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从5%降至2.5%,日本股市、楼市泡沫因此越吹越大。
到1989年,日本当局意识到经济过热转向加息,但步骤很激进。
浅谈广场协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09-2010第2学期《国际金融》双语课程研究报告1研究报告题目:浅谈“广场协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小组成员:姓名1:阮倩倩班级:08国贸(3)学号:0807200326姓名2:赵一微班级:08国贸(3)学号:0807200347姓名3:沈洁愉班级:08国贸(3)学号:0807200328姓名4:周遂露班级:08国贸(3)学号:0807200351报告日期:2010年4月7日1研究工作的分工、进度和协调由小组织负责完成,在研究之前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内容的细化工作,报告完成后,由小组长把电子版发到****************研究报告的小组分工具体情况说明:姓名阮倩倩负责完成工作说明:查找资料、审查文稿和ppt、演讲姓名赵一微负责完成工作说明:查找资料、撰写初稿、审查修稿、定稿姓名沈洁愉负责完成工作说明:查找资料、修改原稿、定稿姓名周遂露负责完成工作说明:查找资料、制作ppt浅谈“广场协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摘要:20世纪80年代,日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战逐渐升级到汇率战。
1985年,美日等国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引发日元急剧升值,并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结构的较快调整。
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左右的停滞,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
日元汇率剧烈调整的国内外背景、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日元升值对泡沫经济生成的促进机制等,都值得中国在推进改革中深思与借鉴。
关键词:广场协议;日元升值;经济泡沫;货币政策一、引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人民币币值过低的问题,并且认为是造成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所以提出迫使中国政府让人民币升值的倡议。
近几年来中国顶着各方面压力成功周旋于其中,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趋缓。
但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再次举起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屠刀,特别是奥巴马关于人民币应升值的论调出炉,在次提醒我们应提高警惕,避免“广场协议”在中国发生。
《广场协议》签订经过-影响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启示

《广场协议》签订经过\影响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启示摘要:《广场协议》是20世纪日本金融发展史上的大事,是日美间一系列政策博弈的结果。
但是,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泡沫与长期萧条是因不当的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和国际投机资本造成的。
目前,中国经济也面临与当年日本相似的情形,中国要适时调整经济结构,要掌握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权。
关键词: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泡沫经济;人民币汇率《广场协议》的签订是20世纪日本金融发展史上的大事。
自此之后,日本经济由稳定增长转而出现日元升值、泡沫膨胀及崩溃、通货紧缩以及经济持续低迷等现象,直至今日,日本经济一直长期不振。
本文通过对签订《广场协议》前后经过的分析以及经济泡沫成因的阐述,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一、《广场协议》产生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涨,日本也结束了战后以来的高速增长。
然而日本的经济增长明显好于其他发达国家,仍保持较长时间相对低速的稳定增长。
同时,日本政府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产业结构由高耗能原材料产业为主转向节能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内需主导型增长转向出口依赖型增长;灵活扩张或收缩公共事业费和财政投融资调节景气并调整使用方向,充实社会生活资本。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了自己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
到80年代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另一方面,二战后取得霸权地位的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成为美国经济逐渐出现问题的标志。
为应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通货膨胀,美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美联储连续3次提高利率,官方利率已经超过10%,市场利率一度达到20% 。
高利率使对美元的需求大幅增加,大量资本流入美国,美元的汇率急升。
1979—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升了约60% 。
到1980年代中期,过强的美元严重消弱美国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使美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制造业遭到沉重打击。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显著扩大,招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日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广场协议对日本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过急过快的信贷紧缩,使过热的日本经济丧失
了“软着陆”的机会,经济泡沫终于崩溃
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至今日本经济依然处在经济
危机的阴影之中。
都经历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经济高增长
都有着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
都拥有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
都呈现国内经济过热迹象
经济实力
贸易顺差
出口竞争力
对外经济环境
币值升值方式
3.国内外压力增大,引发 “泡沫经济”
为了应付“日元升值不景气”,日本中央银行、 政府先后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为了进日元规模的“紧急经济对策”
泡沫经济不断膨胀,日本银行改变货币政策方向,
并且明确要求金融机构限制对不动产业的贷款投入
币值升值速度
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外贸出口结构, 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适时调整汇率水平, 建立多样化的外汇储 备体系 正确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 扩大国内需求, 逐步摆脱对出口的依赖
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问题的引入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现阶段人民币面临较长时期 的升值压力,已对我国经济 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同时还 引发了国际政治压力。目前 人民币升值与二十世纪七八 十年代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 济形势存在诸多相似性:都 经历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经济 高增长,都有着巨额的国际 贸易顺差,都拥有巨额的美 世界主要货币兑人民币汇改后汇率变动表(年末值) 元外汇储备,都呈现国内经 济过热迹象等。
国内外压力增大引发泡沫经济为了应付日元升值不景气日本中央银行政府先后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1987年5月日本政府出台了6兆日元规模的紧急经济对策泡沫经济不断膨胀日本银行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并且明确要求金融机构限制对不动产业的贷款投入由于过急过快的信贷紧缩使过热的日本经济丧失了软着陆的机会经济泡沫终于崩溃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至今日本经济依然处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
广场协议后的日本对中国的启示

广场协议后的日本对中国的启示10工商管理1姚家乐2010910015内容提要: 1985年广场协议之前世界经济发生重大转变,美国为了缓解自身的通涨,缓解全世界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
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财长以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并最终签订了名为“广场协议”一些列文件和条约,共同进行外汇调控。
但是,为什么五大国会签署广场协议?这份协议又给当时经济发达的日本带去了什么?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中国的发展会有什么启示?关键词:日本、中国、广场协议、失去的十年、经济泡沫正文:1.广场协议的背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为冷战战略服务,积极扶持作为战败国日本的经济发展。
同时,为了尽快从废墟中爬起来,日本政府推行了“产业优先、发展优先、富国富民”的方针。
这一系列的方针最终导致,在随后的若干年内,日本经济长期景气,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
与此同时,美国以及大部分欧洲国家,由于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导致国内经济的严重滞涨,这一后果虽然是政府调控而导致的,但是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泡沫增长。
当时的美国政府为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保持稳定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的位置。
美国采取了不断增发外债的方式,扩大美元对其他货币的影响力,这种方法,时至今日,美国还在使用,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论述。
与此同时,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及美国国内高利率导致的资本流入,使得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超过2位数。
而在欧洲,长达数十年的马歇尔计划和刚刚崩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在此之间福利国家计划等等,使得这些国家对美元的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低估,但是相对日本来说甚至相对美国来说,他们的经济还是非常正常和稳定的。
同一时期的日本,由于战后的持续发展和长达54个月的经济景气阶段在1979年前后的日本虽然再经济总量上相距美国很远,但是由于长期对自身货币的低估,加之美元的高估,最终导致美日两国民间企业之间的矛盾加剧,甚至当时的索尼总裁放言,“日本要敢于说不”,这个故事被我的很多老师和同学提及过,但是更多的是作为日系企业繁荣的象征。
广场协议启示

广场协议的内容与启示作者:AUS★ 2007-05-27 22:02:39广场协议中美经济关系20世纪80年代,日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战逐渐升级到汇率战。
1985年,美日等国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引发日元急剧升值,并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结构的较快调整。
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左右的停滞,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
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面临改革,日元汇率剧烈调整的国内外背景、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日元升值对泡沫经济生成的促进机制等,都值得中国在推进改革中深思与借鉴。
一、“广场协议”诞生与日元升值历程1.“广场协议”,诞生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面临着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困扰。
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的政策选择是维持高利率,通过逐利性的外资流入既解决赤字国债的购买者问题,又得以维护国际收支失衡。
然而,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强势,使得本已脆弱的美国制造业更加举步维艰。
1982年和1983年,美国出口额连续出现负增长,1984年贸易逆差已高达1090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50%。
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
事实上,美国利益集团要求日元升值不是空穴来风,日元确已具备一定的升值基础。
80年代上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
1985年日本GDP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32%,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达到8%。
日本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展、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日元资产需求的不断上升,都在客观上对日元升值形成内在压力。
“广场协议”前,日本银行己频繁入市,阻止日元升值。
因此,“广场协议”只是从国际协调角度制约了日本银行对市场的频繁干预,迫使日元真正地实现自由浮动。
2.“广场协议”内容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一揽子协议,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广场协议概述

广场协议概述: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
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
“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签订背景: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NP的3.6%。
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
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
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
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MichaelBlumeuthal)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他的讲话导致了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元,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
1977年初,“广场协议”不合中美贸易时宜[1]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秋季最低跌到170日元,跌幅达到41.38%。
美国政府震惊了,在1978年秋季,卡特总统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一揽子计划”,用以支撑美元价格。
1979年—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
例如,在1980年初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年末的实际收益率是负的12.4%。
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PaulA.Volcker)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广场协议对中国的启示

广场协议对中国的启示广场协议,是指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一次国际货币会议上达成的一项协议,它规定了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广场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正式从金本位制转向了美元本位制,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对于中国来说,广场协议更多的是一种启示,它为中国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广场协议启示我们要注重国际合作。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合作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广场协议的签订正是各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它表明了国际合作对于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而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
其次,广场协议启示我们要保持货币稳定。
广场协议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局面,为各国的货币稳定提供了保障。
在当前,中国正面临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挑战,需要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维护国内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再次,广场协议启示我们要加强金融监管。
广场协议的签订也意味着各国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
在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挑战也日益凸显,需要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来规范市场秩序,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最后,广场协议启示我们要推动经济全球化。
广场协议的签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和投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
总之,广场协议对中国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应当深刻领会广场协议的精神,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合作,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广场协议对中国的启示

广场协议对中国的启示引言近年来,广场协议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新兴的社会运动形式,通过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的力量,人们可以集结起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并推动社会变革。
广场协议不仅仅是一种抗议行动,更是一种集体行动的表达方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广场协议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广场协议对中国的启示。
一、开放的信息传播渠道广场协议的形成和传播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
中国也在逐渐开放和发展自己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这为广场协议的形成提供了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迅速分享信息,聚集力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这给中国的舆论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民众参与意识的觉醒广场协议的兴起,使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和诉求,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参与意识。
人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表达自己的声音。
这种意识觉醒对中国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它意味着中国社会正在逐渐进步,人们的权益意识和公民意识逐渐增强,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民主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广场协议的核心诉求之一是民主和言论自由。
通过广场协议的形式,人们呼吁政府改革,保护言论自由。
这提醒我们,民主和言论自由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有所不同,但也需要更加重视民主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充分尊重人们的自由表达权利,中国社会才能更加开放和进步。
四、社会稳定与改革的平衡广场协议的出现也提醒我们,社会稳定与改革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诉求和不满,但社会稳定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需求。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保持社会的稳定。
这意味着政府需要更加注重民生问题,推动改革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确保社会稳定的大局。
五、社会和谐与多元共生广场协议展示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联合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多元共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第2学期《国际金融》双语课程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题目:<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浅谈</B>“广场协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小组成员:姓名1:阮倩倩班级:08国贸(3)学号:0807200326姓名2:赵一微班级:08国贸(3)学号:0807200347姓名3:沈洁愉班级:08国贸(3)学号:0807200328姓名4:周遂露班级:08国贸(3)学号:0807200351报告日期: 2010年4月7日研究报告的小组分工具体情况说明:姓名阮倩倩负责完成工作说明:查找资料、审查文稿和ppt、演讲姓名赵一微负责完成工作说明:查找资料、撰写初稿、审查修稿、定稿姓名沈洁愉负责完成工作说明:查找资料、修改原稿、定稿姓名周遂露负责完成工作说明:查找资料、制作ppt<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浅谈</B>“广场协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摘要:20世纪80年代,日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战逐渐升级到汇率战。
1985年,美日等国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引发日元急剧升值,并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结构的较快调整。
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左右的停滞,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
日元汇率剧烈调整的国内外背景、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日元升值对泡沫经济生成的促进机制等,都值得中国在推进改革中深思与借鉴。
关键词:广场协议;日元升值;经济泡沫;货币政策一、引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人民币币值过低的问题,并且认为是造成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所以提出迫使中国政府让人民币升值的倡议。
近几年来中国顶着各方面压力成功周旋于其中,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趋缓。
但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再次举起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屠刀,特别是奥巴马关于人民币应升值的论调出炉,在次提醒我们应提高警惕,避免“广场协议”在中国发生。
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广场协议”的签订背景以及影响,并从中探寻中国的发展之道。
本文主要从“广场协议”的签订背景、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对这一使日本进入“失去的十年”的事件又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广场协议”的签订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为冷战战略服务,积极扶持作为战败国日本的经济发展。
为了尽快从废墟中爬起来,日本政府推行了“产业优先、发展优先、富国富民”的方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面临着经济萧条,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
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采取维持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强势,使美国的出口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劣势。
日本积累起的巨额经济财富让日本成了世界级的银行家,而同时美国也失去了世界放贷者的地位,当时的Sony领袖更是甚至对世界发出了“日本可以说不”的豪言壮语,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经济。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即G5集团)财长以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一揽子协议,史称“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内容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协作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调。
“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首的美国政府当局和以弗日德??伯格斯藤为代表的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表示当时的美元汇率水平仍然偏高,还有下跌空间。
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
“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
有专家认为,日本经济进入十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就是“广场协议”。
但也有专家认为,日元大幅升值为日本企业走向世界、在海外进行大规模扩张提供了良机,也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不应该全部归罪于日元升值。
(1)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停滞,反而经历了将近7年的高速增长和繁荣。
日元升值并没有打击日本经济,反而在信心膨胀、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的带动下出现了一段相对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1980―1984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为3% 以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而1985―1991年达到4.6%,1988年甚至出现了久违的6.5%的高增长。
表格1 “广场协议”前后日本进出口价格和贸易条件变化年份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1975143.1142.1 1.0071980 152.2 219.2 0.6941985 149.2 208.8 0.7151986 126.7 134.0 0.9461987 120.3 123.1 0.9771988 117.5 117.4 1.0011989 122.7 126.2 0.9721990 125.3 137.2 0.9131991 118.6 125.9 0.9421992 114.3 118.2 0.9671993 105.2 106.0 0.9921994 102.2100.11.02119951001001.0(价格指数1995年 100)(1)“卢浮宫协议”下的低利率政策助长了资产价格的盲目膨胀。
“广场协议”后,为了防止日元升值打击经济成长和造成通货紧缩,日本央行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官方贴现率不断调低。
1987年达成“卢浮宫协议”后,日本将利率下调到 2.5%的超低水平。
超低利率政策以及为防止日元过快升值而投入的干预性货币投放,导致f ‘广场协议”后的几年,货币供应量急剧增长。
面对过多的流动性,银行和企业都苦于难以找到有高比例回报的投资项目,转而纷纷把资金投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越吹越大。
(2)从信心膨胀到热衷投机。
日元升值后日本人对经济前景充满乐观情绪,上市公司的股票受到追捧。
从1986年1月开始,股市进入大牛市,当时日经指数为13000点,到1989年底飙升到最高点39000点,四年间上涨了三倍。
由于股价持续上涨,使买卖股票完全变成投机行为,买股票主要是出于对股票上涨的预期而不是红利。
股市参与者的投机行为愈演愈烈。
(3)股市价格上涨迫使银行把贷款转向房地产,并催生出一个更大的资产泡沫。
由于股票的持续上涨,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成本低于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成本,日本的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纷纷选择证券融资方式筹集大量低成本资金。
除用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股票投资和土地投资外,就是赶紧把银行的贷款还掉,导致银行的贷款业务量急剧下降。
同时,日元升值后日本大企业对外投资急增,信用评级提升,海外低成本融资十分便捷,进一步加剧了国内银行的资金过剩。
在有钱贷不出去的困境下,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正好满足了银行的投资需求,银行狂热地向房地产企业提供以土地作担保的融资,并推动地价飞涨。
1989年至1990年,面对通胀压力和愈演愈烈的投机之风,日本宏观调控部门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导致极度膨胀的资产泡沫破裂直至急剧崩溃。
对中国的启示(一)“广场协议”只是加速了日元升值进程,而不是升值的肇始者。
1985年之前,日元已具备了升值基础,“广场协议”仅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强化了市场对美元贬值和日元升值的预期,推动日元汇率在短期内出现过度调整。
(二)在特殊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本币急剧升值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损害并不显著。
日元急剧升值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还能保持增长和繁荣,主要得益于恰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大幅度降低,部分抵消了日元升值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打击。
同时,全球信息技术产业还处于技术革命的前夜,国际市场对日本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仍然旺盛。
(三)针对本币升值的负面影响问题,要避免过分依赖于宏观经济政策作为回应冲击的手段。
应当看到,通货膨胀率并不总是货币政策的最佳指引。
在本币升值和全球性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经济中尽管已出现了过热苗头,但通胀率可能依然很低。
(四)避免出现类似“广场协议”那样的大幅度汇率调整极为重要。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签订类似“广场协议”式的国际性文件。
为此,要让汇率始终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
当然,汇率不仅仅是经济可承受性问题,也是政治可承受性问题,在这方面,要在战略上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立场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当前,人民币也面临着升值压力。
但与日本不同,中国在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本币国际地位等方面都与当年的日本差距甚远。
中国除了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为人民币升值论者喧嚷之外,在其它方面都不具备升值的内在基础。
即使按照美国的统计标准,目前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也只占美国逆差总额的20%,而1984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占比高达50%。
因此,美国一些利益集团要求人民币升值,甚至想通过国际协议达到目的,都是不切实际的。
人民币不具备升值基础,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石。
(六)美国主导日元升值的历史不会再重演。
由于二战后美日之间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日本在日元汇率问题上对美国的意旨即使想谢“不”,也无力谢“<div id="loadingAD"><div class="ad_box"><div class="waiting"><strong>文档加载中...</strong>广告还剩<em id="adtime"></em>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