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雏鸡的饲养管理是确保雏鸡生长发育的关键,对于养殖户来说,掌握雏鸡养殖技术的要点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雏鸡养殖管理的一些要点:1.饲养环境的准备:雏鸡需要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养殖场的地面要平整,保持清洁,避免积水和污染。

2.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雏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适量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饲料应该具有适当的营养成分,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要定时给雏鸡补充饮水和饲料,确保其充分摄取养分。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饮水量的增加,预防脱水。

4.饲养密度的控制:雏鸡的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不宜过密。

过密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5.疫病预防与控制:雏鸡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养殖户要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并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6.温度的调控: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出生的前几周,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养殖户要根据雏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控养殖场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

7.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每天要对饲养环境进行监测,检查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及时调整和改善。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等,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8.合理的育雏管理:在育雏期间,要进行合理的育雏管理。

雏鸡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地进行喂养,避免雏鸡之间争抢食物,造成伤害或食物浪费。

总之,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的准备、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饲养密度的控制、疫病预防与控制、温度的调控、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以及合理的育雏管理。

只有在科学的管理下,才能确保雏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小鸡苗怎么养 小鸡苗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小鸡苗怎么养 小鸡苗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小鸡苗怎么养小鸡苗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说到小鸡苗,可不是我们平时见得树苗、秧苗等等哦!小鸡苗其实就是雏鸡,刚孵化出来不久的小鸡,很多人都喜欢购买小鸡苗在家里养殖。

那么大家知道小鸡苗要如何养殖与管理吗?下面与专业人士一起来了解下吧!小鸡苗怎么养1、温度,温度要在33-35度之间,以鸡雏不扎堆、不张嘴呼吸为准。

2、湿度,前几天湿度可以保持在70-85%之间,高湿有利于卵黄吸收。

3、光照,蛋雏鸡第一天光照时间24小时,以后每天减半小时,2周后可以到自然光照了。

1-3天光照越强越好,便于采食饮水。

(肉鸡全程24小时光照,后期光照强度可以慢慢减弱。

)4、先开水,后开食。

长途运输的必须在开水3-4小时后开食。

5、饲料可以选择玉米粉,如果上锅蒸成半熟更好,也可以使用饲料厂的全价雏鸡配合饲料。

6、饮水,前三天最好用凉开水,水温不凉手就可以了,水里可以加多维和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预防白痢和大肠杆菌。

小鸡苗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一、养殖场地养殖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形干燥,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之处。

笼舍的高应在1.2米左右为宜,笼舍要有活动室、产蛋室(窝)、饲喂室等,饲喂室要有水槽和食槽,运动场用网封闭,以防外逃。

二、选种常见品种有中国环颈雏鸡、左家雏鸡、黑化雏鸡、浅金黄色雏鸡、白雏鸡、特大型雏鸡等。

优质雏鸡身上的黑白斑点大而稀疏,排列均匀如同花生米大小。

优良雏鸡的羽毛显得松软、丰厚,给入其肉质脆软之感;年龄愈小头与体愈偏圆,嘴、足、尾愈短。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鸡苗注意保温度,1-3日龄为40-35℃,4-5日龄为34-33℃,6-8日龄33-32℃,9-12日龄32-30℃,13-20日龄为30-28℃,以后可为常温。

在实际操作中,保温以在箱内自由活动、非常活泼为准。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冬季,一定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关系。

开食时先用0.1%高锰酸钾水滴喂数滴,1天后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匀饲喂。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前期准备在开始育雏鸡的饲养管理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适合育雏鸡的场地,要求通风良好、干燥、采光好,同时也要保证场地卫生。

其次需要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喂食器、饮水器等。

二、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育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育雏期间,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通常情况下,新生雏鸡需要保持在30℃左右的温度下,在后续发育过程中逐步降低至20℃左右。

为了控制温度,可以使用加热灯或电暖器等设备,并通过调整设备距离和开关时间来调节温度。

三、湿度控制湿度也是影响育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雏鸡造成不利影响。

在育雏期间,室内湿度应该保持在50%-60%左右。

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或通风设备等方式来调节湿度。

四、喂食管理喂食是育雏鸡饲养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育雏期间,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并保证适当的喂食量和喂食频率。

通常情况下,每天需要喂食3-4次,每次饲料的用量应该控制在雏鸡能够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

同时也需要定期更换饲料,并保持饮水器内水质清洁。

五、疾病预防在育雏期间,需要注意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可以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场地和设备、控制密度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六、人员管理育雏鸡饲养管理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监管。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以确保育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结语以上是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育雏鸡的健康成长和高产高效。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食用的禽类是否健康,不仅仅是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许多家禽养殖场开始注重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旨在帮助家禽养殖场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鸡肉产品。

一. 饲料雏鸡的饲料应该要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

适当的饲养量可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雏鸡头两个月以后才能够进食颗粒饲料,初期应该以软性饲料为主。

在饲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鸡的饮食,防止发胖。

此外,应该注意食料的清洁,避免因为不洁的食料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 水源水是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足够的水源可以保证雏鸡的新陈代谢,促进肉体发育。

一般情况下,水源应该要保持清洁干净,并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有益于雏鸡的健康成长。

三. 温度温度是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保持养殖间温度在摄氏32度到38度之间是比较适合的,特别是在发育期,温度要求更高。

温度过低会导致雏鸡体温下降,影响生长发育,温度过高则会使雏鸡感到过度疲惫,影响食欲,生病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四.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雏鸡健康成长的前提,养殖场地应该经常清洁,消毒灭菌。

应该保持足够的通风,并避免养殖物及废料的堆积。

特别要注意潮湿和污染,这些都是产生疾病的因素之一。

五. 定期体检雏鸡的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病情,从而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最好是每月定期进行一次体检,并且配备药箱来应对疾病的发生。

及早发现病情可以控制疾病的蔓延,减轻病鸡的痛苦,有利于保障后期的禽类健康成长。

总之,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非常重要。

养殖户要关注雏鸡的饲料和水源,保证温度和环境卫生。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配备药箱来应对疾病。

以上几点都可以帮助你提高养殖技术和产品质量,打造健康的家禽养殖场。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育雏是养好小鸡的关健,育雏工作好坏不仅关系到幼鸡生长发育成活率高低,还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养小鸡的准备工作1、对鸡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清扫,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20%石灰溶液等喷洒消毒。

2、对鸡舍进行升温预热,使室温保持在30—33℃范围,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

3、准备好饲料、照明灯、食槽、饮水器等。

(二)饲养方式1、母鸡带:此传统方法简单,但效率不高。

规模大者不宜使用。

2、地下温床:就是在地下安置供热管道,此法效果好、成本低,很适合农村使用。

3、厚垫料:用干净无毒的谷草、麦杆、锯木面等,在鸡舍内铺成5—6厘米厚的垫料,把小鸡放在上面饲养。

此法简单易行,能产热供温,但应严格注意环境卫生。

4、保温伞饲养:可用电灯、电炉、煤碳炉等,伞内可安装自动调节装置控制温度,这种保温伞管理方便,效果好。

5、网上饲养:既将小鸡放在离地面1.5—2尺高的铁丝或塑料网上,在地上安置供热管道,暖气供温。

(三)、小鸡的饲养1、小鸡的喂料(1)、开食时间:出壳后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

时间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这时可能有1/3小鸡表现啄食。

(2)、开食饲料:要求饲料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

常用的开食饲料有碎苞谷粒、碎大米、小米,有条件的可用全价配合饲料。

(3)、开食方法:开食前把浅平料盘和塑料布铺在地面或网上,将调制好的碎玉米、碎米等饲料,均匀地撒在上面,任其采食。

也可用增加光照亮度,用几只已开食的小鸡当开食引导,以及用“呵呵……”的声音等引导小鸡的吃食。

小鸡喂料应做到勤添少喂,保持室内安静,每次喂料量只要有90%的小鸡达到7—8成饱即可,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每天4—6次,使其始终能保持旺盛的食欲,但晚上最后一顿须喂饱、喂足,要比其它顿次多喂1/3量,并适当延长吃食时间,这样小鸡生长更好。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导言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家禽养殖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鸡是家禽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而对雏鸡饲养管理,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以雏鸡的生长生理特点为基础,从环境的选择和布置、饮食的配制和管理、疾病的防治等方面来详细阐述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 环境管理在饲养中,我们应该可以给予雏鸡一个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协调,以促进雏鸡的健康成长。

最好的温度为(25-30)℃,湿度控制在60%以上,光照控制在12-16小时。

1.走动空间在为雏鸡选择饲养场地时,必须注意给予它们一个足够的走动空间。

根据冬、春、夏、秋的季节变化,雏鸡对温度和湿度都有较高的偏好要求,在布置饲养环境时,需要选择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

2. 保持空气流通在雏鸡生长的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存和生长。

为了保持饲养环境的空气质量,首先就要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排除污浊气体和异味,确保环境的清新透气。

3. 防水防潮在饲养小鸡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潮湿的情况,因此必须对饲养环境进行防水和防潮,以免雏鸡遭受发病的威胁。

二. 饮食管理1. 饮水管理鸡是水的依赖动物,喜欢在干燥环境下生活。

因此,在雏鸡饲养中,合理的饮水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雏鸡的成长。

饮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 结合温度来调整饮水量,保证雏鸡喝够水。

b. 在饮水中添加饮水药剂,可以预防病害。

c. 饮水器要经常清理,保证水质干净没有污染。

2. 饲料管理雏鸡饲料的配制和管理不仅是获得高产高效的鸡群关键,也是防止病害爆发的关键因素。

a. 饲料的配制和管理:作为家禽养殖业者,想要获得好的养殖效果,就必须掌握配制和管理饲料的技能。

在饲料的配制和管理方面,养殖业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配制饲料: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满足雏鸡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养殖业者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需要,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并将其分阶段喂养。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

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还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

2、饮水:育雏期间要严防止断水、缺水,做到饮水器不断水,随时自由饮用。

一般1~2周龄内的雏鸡,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可用凉水预温来解决。

3、开食:开食一般不能晚于36h。

雏鸡喂料应该喂给新鲜全价配合饲料,因为全价配合饲料可提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根据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营养需要配方,可加快鸡的生长发育。

4、通风换气:一方面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鸡群密集,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育雏室内粪便及潮湿垫草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使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

5、光照:一方面是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使鸡群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是每天光照时间过长,会促进小母鸡性成熟,使小母鸡过早开产。

早开产会影响土鸡产蛋小,降低产蛋的连续性,继而影响全年产蛋量。

(责任发布:王芙蓉)
- 1 -。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1. 鸡舍:确保鸡舍干燥、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定期清理鸡舍,及时更换鸡舍内的垫料。

2. 饲料: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以满足雏鸡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饮水: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每天保持水缸或水槽的清洁,并定时更换水。

确保雏鸡随时有足够的饮水。

4.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鸡舍的温度。

雏鸡出壳后需要较高的温度,随着生长发育,逐渐降低温度。

5. 疫病防控:加强雏鸡的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和治疗疾病。

保持鸡舍的卫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6. 群体管理:确保饲养密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

根据体重和性别分群管理,防止互相攻击和抢食。

7. 切嘴和剪羽:为了防止互相啄食和伤害,需对雏鸡进行切嘴处理。

剪羽可以避免羽毛掉落和混杂,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8. 监测和记录:定期对雏鸡的生长情况、饮食摄入量、体重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综上所述,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鸡舍、饲料、饮水、温度控制、疫病防控、群体管理、切嘴和剪羽以及监测和记录。

正确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雏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确保养殖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000-10-16
养鸡的关键在育雏,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生产力及经济效益。

在0-6周龄育雏期间必须满足雏鸡对水、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为雏鸡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水分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由于运输劳累,环境改变会产生疲劳、应激和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发病死亡。

因此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应首先饮用复合水,即清洁水+康利来饮水剂(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生产,每袋25克兑水150千克)+适应原(本公司生产每桶100克兑水100千克)连饮3天。

水在鸡体中占60%—70%,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和体温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育雏期间不能断水,要勤更换,同时要防止断水后引起雏鸡见水暴饮致伤。

二、饲料
雏鸡饮水后可以开食,开食饲料以小米、碎玉米粒或直接用配合好的粉料浸泡软化后饲喂。

刚开始也可喂少量芝麻,既有营养也可润滑肠道,效果很好,蛋雏鸡自配料蛋白质要达到20%才能满足需要。

如用碎米等粒料开食,2天后就要逐步加入配合料,5天后全部喂配合料。

开始应少喂勤添八成饱,以半小时吃完为宜。

喂食次数,一般出壳到4周龄每天可喂5-6次,其中夜里1-2次,4周以后每天4-5次。

饲喂的间隔要均匀,做到定时定量。

三、温度
养鸡的关键在育雏,育雏的关键在温度。

初生雏鸡的体温约39℃,没有调节机能,4日龄开始微微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才达到鸡的正常体温40.5-41.7℃。

到21日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因而,温度的忽高忽低是造成雏鸡死亡的重要原因。

据大量调查,农村专业户养鸡育雏,最易在早上0-4点钟饲养员困乏出现温度下降,如果有2个小时温度下降,第2天就会有病鸡和死鸡出现。

根据实践,雏鸡1周龄一般温度为32-36℃,以后按周降1-2℃。

四、湿度
雏鸡从相对湿度为70%的孵化器孵出,经过孵化室和途中运输到达养鸡场育雏室,这个过程需要用一定时间,雏鸡体内水分随着呼吸而大量散发,此时体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也慢。

因此,头10天可
用水盘供湿,使育雏室保持相对湿度在60%—65%。

10日龄后由于雏鸡体重增加,呼吸量与排粪量加大,育雏室容易潮湿,特别是垫料含水量增加。

此时室内湿度应调整到55%—60%之间。

五、光照
光照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及作用很大,光照时间的长短与雏鸡达到性成熟的日龄密切相关。

光照过短将推迟性成熟时间,光照过长则提早性成熟,过早性成熟造成蛋鸡早产、早衰、蛋小、产蛋率低,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

据实践,雏鸡1-2日龄每天光照24小时,3-7日龄每天光照13小时,2周每天光照12.5小时,3周内每天12小时,4周内11.5小时,5周内11小时,6周内10.5小时。

六、通风
由于育雏时室内温度较高,密度相对较大,加上雏鸡生长发育较快,随着呼吸、排泄量加大,室内大量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物积聚,极易造成雏鸡发病,因此要及时通风换气,室内空风以人进入育雏室无闷气感觉以及不刺眼、不流泪为宜。

室内通风要注意间隙风和冷风,注意保暖,以免雏鸡发病。

七、环境卫生
育雏室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雏鸡的健康与生长发育,必须保持“三勤一定”,即勤打扫,勤换水,勤换料,定期消毒,消毒请选用卫康—THN消毒剂,该消毒剂具有杀菌、灭毒、作用时间长、省时、省力、省钱之优点。

总之,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会使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