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1小题,总分56分)1.(6分)随着第四纪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腹地的气候发生冷暖、干湿变化,许多湖泊周边出现一圈圈如同树木年轮的同心圆状湖堤。

这些湖堤记录了湖泊“退缩的足迹”。

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相邻古湖堤的相对高度,可推测当时的()A.水量变化B.盐度变化C.水温变化D.含沙量变化2.与现代相比,高原腹地湖泊最高湖堤形成时期的气候()A.干热B.干冷C.冷湿D.暖湿3.为获悉最髙湖堤出现时的气候特征,还可进一步考察当地的()A.植物种类B.地貌特征C.湖底沉积物D.湖水矿化度2.(6分)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龙鸟化石出土于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岩层中,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后经证实为一种生活于侏罗纪时期的小型食肉恐龙。

读图,回答1~3题:1.火山灰在喷发过程中首先经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2.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B.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C.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3.利用中华龙鸟化石,可以( )A.确定地层绝对地质年代B.提供生物进化的证据C.复原古生代的辽西环境D.分析全球地壳运动过程3.(4分)中国新闻网2020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

卷云,属于高云,云底一般在4 500至10 000米。

结合图1“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1~2题:1.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图1中的( )A.②增强B.③增强C.⑤减弱D.④减弱2..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会使图1中的( )A.①减弱B.②增强C.⑤增强D.④增强4.(4分)下图显示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与3 000米高空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地面上甲乙两地相差28千米。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5分×40=60分) (共20题;共58.5分)1. (3.0分)(2016·六安模拟) 数据显示,2015年10月19日8:00位于鄱阳湖中部的都昌水文站水位为12.58米,比该站1952-2014年平均水位偏低1.14米。

与正常年份相比,今年鄱阳湖中部湖区进入枯水季节的时间提前了17天。

下图为鄱阳湖地区水系分布图。

近年来鄱阳湖表现出枯水期时间提前、水位偏低,下列说法中与其成因关联度较小的是()A . 大面积退耕还湖B . 鄱阳湖流域降水偏少C . 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D . 大规模的采砂活动使湖口通道的泄流能力增强2. (3.0分) (2018高二下·阳高开学考) 伊塞克湖位于天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湖水全年不结冰,水深巨大,湖内可定期航行,近些年来湖面明显下降。

下图为伊塞克湖周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伊塞克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湖泊为冰川侵蚀而成B . 西侧湖水的盐度较高C . 为其周围河流的源头D . 周边山地无常年积雪(2)伊塞克湖湖面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 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 . 填塘塞湖,围湖造田C . 过度农垦,城镇发展D . 风沙沉积,湖盆淤塞(3)伊塞克湖湖内定期航行的最佳时间为()A . 4—5月B . 6—7月C . 8—9月D . 10~11月3. (3.0分)北半球中高纬度暖流流经的区域()A . 处于大陆西岸B . 处于大洋西岸C . 夏季较同纬度地区气温较高D . 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湿度较低4. (3.0分) (2018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下图为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时,某地区气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的温度高低比较,正确的是()A . 甲>乙B . 乙=丙C . 乙<丙D . 甲>丙(2)导致沿海地区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洋河可能是()A . 东澳大利亚暖流B . 巴西暖流C . 加那利寒流D . 本格拉寒流(3)关于图示区域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流量季节变化大B .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 . 图示季节水量丰富,流程长D . 图示季节补给沿岸地区的地下水5. (3.0分)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完成下题。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44分)1. (4分) (2017高二下·和平期末) 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

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A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2)仅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丙、丁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 500 米B . 1000 米C . 1500 米D . 2000米2. (2分) (2016高二下·玉溪期中) 下面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右图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

左图中⑤地与②地相比()A . ⑤地的年降水量比②地小B . ②⑤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C . ⑤地的河流汛期比②地短D . ⑤地的自转线速度比②地大3. (2分)产生漫画(图5)所示现象的原因是()A . 全球气候变暖B . 人口增加C . 荒漠化D . 湿地破坏4. (6分) (2013高一上·桓台月考) 如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B . 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C . 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D . 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2)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 . 乙地背斜成山C . 丙地向斜成谷D . 丙、丁之间有断层(3)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5. (6分) (2018高三下·新津开学考)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

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完成下列问题。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D卷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D卷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9题;共66分)1. (4分) (2017高一上·湖北期中) 下表为类地行星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A . 质量相近B . 体积相近C . 公转周期相近D . 自转周期相近(2)太阳系的众行星绕日公转方面具有相似的运动特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同向性——各行星的自转方向都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B . 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都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C . 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圆的椭圆D . 各行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进而形成绕日公转现象2. (4分) (2013高一上·湖南期末)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题(1)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A . 珠江三角洲B . 华北平原C . 长江三角洲D . 四川盆地(2)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最适合营销的一组城市是()A . 北京、海口、贵阳B . 上海、重庆、台北C . 昆明、兰州、郑州D . 福州、广州、成都3. (4分) (2015高一上·濉溪期末) 读图,回答下题.(1)若图中的球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2)若某人站在甲、乙、丙、丁处观察地球,此人位置与其所见的经纬网图对应正确的是()A . 甲﹣②B . 乙﹣①C . 丙﹣④D . 丁﹣③4. (4分) (2017高二下·齐河期末) 2014年10月8日晚,“红月亮”亮相我国上空。

本次月全食于北京时间17时14分开始“初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月球所在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A . 河外星系B . 太阳系C . 银河系D . 地月系(2)本次月全食“初亏”时,伦敦正值()A . 中午B . 傍晚C . 早晨D . 上午5. (2分) (2012高一上·河北月考) 下列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把当地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定为正午12点B . 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相同C . 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D .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6. (2分)气象部门通常采用候温划分四季(五天为一候)。

【学期】吉林省长春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地理版含答案

【学期】吉林省长春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地理版含答案

【关键字】学期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出题人:冯敏审题人:沈洪涛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3.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正确流向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近地面风向右下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5~6题。

5.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6.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7.下图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示意图是A B C D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8~9题。

8.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9.如上图中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A.地形地势的影响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热带气旋的影响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P、K处分别是A .冷锋、冷锋B .暖锋、暖锋C .暖锋、冷锋D .冷锋、暖锋12.该天气系统在1—7处的剖面图正确的是2001年初,一份以3 000名科学家的调查为基础撰写的报告预言:到2010年海平面将在现有基础上上升18—80厘米。

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自拍杆生产销售过程示意图,完成1—2小题.1.影响自拍杆制造选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 原料B. 市场 C。

科技水平 D. 交通2。

该船于2016年4月13日16时(当地时间)到达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此时深圳的时间为A。

12日3时 B。

12日11时 C. 13日5时 D。

14日3时我国A市某中学(如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4.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 惊蛰到立夏B. 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下表为2017年6月19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气温资料,完成5—6题。

5.影响表中南、北方城市该日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 B。

地形 C. 气象条件 D. 海陆位置6.表中城市该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是A。

北京 B。

济南 C. 上海 D. 福州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

读图回答7-8题。

7.若槽线西北端气压低于东南端,则槽线东北和西南的风向分别为A.东南、西南 B.西南、东北C.西北、东南D.东北、东南8.若槽线西北端气压高于东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石油植物是指能直接生产工业用燃料油,或经发酵加工后能生产燃料油的植物总称,其生产的燃料油可称之为生物石油,初步查明我国石油植物有1500多种。

完成9—10题。

9.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石油植物属于A. 矿产资源 B。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天体,说法正确的是①星光闪烁的是恒星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③一闪即逝的是彗星④轮廓模糊的是流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读下图,回答4--6题。

4.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的是A.地月系 B.总星系C.银河系 D.太阳系5.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6.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①大气环流②石油、天然气资源③火山爆发④地壳运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A.氢和氧 B.氧和氦 C.氢和氦 D.氧和氮9.“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A.光热资源 B.生活能源C.生产能源 D.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10.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C.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D.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清洁且能量密集的能源2016年4月,丹麦奥胡斯大学利用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太阳有一天可能会用比往常强烈数千倍万倍的超级耀斑“轰炸”地球,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

吉林省长春市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长春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文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0年11月10日,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规模正式登记入户工作结束。

2011年4月发布部分人口数据。

下图为近7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每隔10年的变化统计图(带☆为预测数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中,2011年正处在增长时期的是A。

少儿抚养 B. 老年抚养比 C。

总抚养比 D. 非劳动人口比重2。

抚养比较低不仅意味着劳动负担较轻,还意味着较高的储蓄率和较强的社会需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列年份中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处于黄金时期的是A. 1988年 B。

1998年 C。

2008年 D. 2018年3. 下列关于中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国人口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呈正相关B. 2015年后中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增加,但相对数量下降C. 中国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同比例增加D. 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人口抚养比提高【答案】1。

B 2。

C 3。

D【解析】1。

读图分析可知,2011年正处于增长时期的为老年抚养比,故答案选B项。

2. 由材料分析可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处于黄金时期,即为抚养比较低时,抚养比较低即为少儿抚养与老年抚养比之和最小的时候,由图可知,大约在2008年两者之和最小,故C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
B.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此刻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有人想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
①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②M星球上是否有水③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M 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⑤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
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
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 600摄氏度,而
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 800摄氏度。

据此,回答3-4题。

3.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中心区域
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耀斑爆发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5.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①到③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C.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
D.②到④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6-7题。

6.图中地方时相同的点是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7.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A.12时 B.0时或24时
C.18时 D.6时
8.如图所示,河中有一沙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北岸受冲刷严重
C.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D.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

读图,回答9-10题。

9.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上
C.乙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D.丙地位于北温带
10.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
C.悉尼此时高温多雨 D.此时长春昼最长夜最短
11.一般认为,岩浆的的主要发源地位于
A.地壳和地幔之间 B.岩石圈和地幔之间
C.地幔和地核之间 D.岩石圈内部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12.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①太阳辐射B.②大气辐射C.③大气逆辐射D.④地面辐射
在水库及其周围,地面比热容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

据此,回答13-14
题。

13.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
14.下列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风力减弱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C.气温的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15-16题。

15.P地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16.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A.M地B.N地C 读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为风向。

读图完成
17-18题。

17.图中乙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18.此时图甲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低温少雨 D.温和多雨
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所示季节A地盛行风向是
A.西北B.东北
C.东南D.西南
20.图中B风向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风带形成的风向
B.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右图,回答下题。

21.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常年受丁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在风带①的控制下会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
D.④处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是热力作用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均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P点此时受西北风的影响B.甲表示春季或秋季
C.图乙表示7月份D.图乙表示1月份
23.图乙中Q点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24.下列四幅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热带
雨林气

地中海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25.下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4日,受飓风“英格丽德”和热带风暴“曼努埃尔”影响,墨西哥出现强风暴雨天气,多地受灾严重。

据此完成26-27题。

2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与该飓风相同的天气系统是
27.此次飓风可能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海啸②风暴潮③地震④狂风⑤暴雨⑥沙尘暴
A.①②④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⑤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28-30题。

28.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9.下面描写天气的语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一致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30.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31.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甲乙
(1)由图甲可知,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图乙所示的________点附近。

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______ __。

(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时, D地的昼长是__________小时。

(3)图中C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

(4)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此时全球与B点日期相同的范围和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

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移动。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

(2)一般情况下,A地降水量比B地_______(多或少),原因是A地。

(3)C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该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多或少),原因
是。

33.读某地区某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单位:hPa),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的风向为__________,丙气压中心的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 __________。

(2)图中A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该天气系统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3)乙线附近的天气为__________。

答案:
1--5 BAACB 6--10 CBDCD 11--15 BABDD
16--20 DDACD 21--25 CCCBB 26--30 CCAAD
31.(1)③先变快后变慢(2)18 6
(3)东北北(4) (23°26′S,90°E) 3∶1
32.(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
(2)多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3)副热带高气压带少盛行下沉气流
33.(1)偏南风下沉
(2)冷锋大风、降温、阴雨
(3)晴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