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

合集下载

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该文对我国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进行描述,论述了流动人口与艾滋病的关联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艾滋病的预防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医学界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患病原因主要是以性传播为主,而患上艾滋病的主要人群是城市的流动人群,所以需要进行针对性开展预防和监控工作。

标签: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与控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进入到城市中工作,成为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中坚力量。

而对于流动人口的卫生健康,则往往过于忽略。

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务工人员而言,首先他们个人缺乏一定的卫生知识理念,而且收入较低,受教育程度低,疾病预防观念缺失,对于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也是目前城市卫生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文就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展开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1 流动人口的多重定义1.1 移动的人口流动人口可以解释为移动人口(mobile population),这层释义主要是来源于国际的普遍称呼,因为其主要代指的是用于一些人口的特殊移动,即如因为行业因素(即如运输行业、商务行业等)、安全因素等特别因素导致的人口移动,所以对于流动人口来说,移动的范围往往较大,而且这种移动往往会伴有时间性和合法性两个特征[1]。

1.2 不定的人口不定的人口目前大部分出现在我国城市之中,其主要是指一些人员在没有变动自身原户籍的条件下,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其他地方务工、经商或从事社会服务等经济活动。

但是需要去除一些“人户分离”特殊情况,即如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

不过“人户分离”还包含一些特殊情况,即如时间过长或者空间过大,就会定义为人口流动。

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的内容,如果人口流动发生在农村的相同乡镇或者县市的流动不属于其管理范畴。

1.3 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即是流动人口的最后一层释义,定义为人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外一个区域,也是世界通用的一种释义。

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与控制

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与控制

6 1 . 1 l 9 / 6 , 大部分 为 已婚 男 性 青 壮 年 农 民l 5 ; 石 家 庄 市
截止 2 0 0 8年 底 , 共 报 告 HI V/ A I DS 3 8 1例 , 6 2 . 7 3 为流 动人 口, 感 染 者 以性 传 播 为 主 , 男 性 青 年 居 多 ; 成都 市 1 9 9 2 —2 0 0 6年 间共 发现 HI V/ AI D S 1 3 1 9例 , 流动人 口占 5 2 . 5 4 E ? 3 。综 上 所述 , 我 国 HI V 感 染 者
高, 与艾 滋病感 染 者一 起 吃饭 、 共用碗筷、 与 艾滋 病 感
体伴 随着 改 革 开 放 的大 潮 兴 起 、 发展 、 壮 大 。 由于 脱
离 原户 籍所 在地 、 绝 大 多数 为 处 于低 端 劳 动 力 市场 就
业 等特 点 , 流动 人 口群 体在 医疗 卫 生保 障方 面 较其 他
流 动人 口在 我 国是 一 个 庞 大 的特 定 群体 , 这一 群
虽然 近年来 开 展 的 防 治 知 识 宣 传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提 高 了该 人群 的认 知水 平 , 对艾 滋 病 3个 传 播 途 径知 晓率 有所 提 高 , 但 对 于 非 传 播 途 径 知 识 的错 误 认 识 率 较
时, 仍有 大 部 分 人 难 以判 别 l _ 8 昆 明市 调 查 显示 , 流 动 人 口中对 于艾 滋 病 的 基 本 认 识 程 度 较 高 , 9 8 . 1 3
在 艾滋 病 传 播 上 扮 演 了 重 要 的角 色 口 ] 。流 动 人 口的
数 量 和流 动范 围 的扩大 , 是 HI V/ AI D S流 行加 剧 的重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及防治对策(精)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及防治对策(精)

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
2000年的一项全国调查:
-20%没有听说过艾滋病 -26%的人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45.8%的人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 预防艾滋病” -62.5%的人不好意思到商店或药店买安 全套 -10.2%的大学生回答有婚前性行为
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江西省
2003年我省对南昌、九江和宜春城 市和湖口、武宁、宜丰和高安农村的812 名普通人群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 –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知识全对的知晓 率仅为2.3% –艾滋病病毒不传播方式知识全对的知 晓率仅为12.1%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及防治对策
aaa
一、我国艾滋病流行 情况
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
•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 • 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国内感染 者
• 1989年从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感染者
• 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
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
1985 1995
1989
1990-2002年全国登记吸毒人数
年 199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登记吸毒人数 70,000 148,000 250,000 380,000 520,000 596,000 681,000 860,000 901,000 1,000,000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病人数 感染者数 1 5 0 1 2 9 0 7 0 2 3 5 23 29 52 38 126 136 230 233 714 1028 6120

2024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5篇

2024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5篇

2024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5篇2024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篇1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艾滋病对人体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努力实现把艾滋病疫情及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的目标,根据上级《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镇201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艾滋病防治“一把手”负责制。

进一步强化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能,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防艾办协调管理力度,及时安排部署和总结艾滋病防治工作。

定期对各成员单位进行考核,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

二、加强政策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艾滋病防治条例》。

加强基层领导的政策培训,全面提高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

对全镇干部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宣讲的主要内容是艾滋病防治的知识及国家防治艾滋病的策略。

并接受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大力宣传我国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五项政策,也就是“四免一关怀政策”:一免是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二免是免费检测,三免是针对药物阻断母婴传播,四免是资助艾滋病孤儿免费上学,关怀就是对感染者的关怀,不歧视。

三、注重绩效评估,提高防治质量推行艾滋病防治绩效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在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我镇2016—2020年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

四、普及大众艾滋病防治知识(一)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广播站要宣传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公益广告,并在重要播出时段播出。

各部门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更新栏目内容。

主要路段、街头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科普知识宣传栏。

要开发适宜的宣传材料,利用各种形式和宣传设施。

(二)公共场所宣传教育在乡镇卫生院备有供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

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预防控制

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预防控制

流 动 人 口在 国 际 上 有 不 同 的 称 谓 : 当 一部 分 为 文盲 或 半 文 盲 。 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 北京 102 00 1
22 地域 分 布 和 流动 时间 特征 .
较低 的 工 作 ,很 难 真 正 融 入 到 当 地 的 社
在 流 动范 围方 面 流动 人 1主要 以省 内 会 生 活 中 ,容 易 被 忽 视 和 排 斥 。 工 作 条 3
Chn s rma y He l r , o 9 39 : 3 4 ieeP i r at Ca e 2 o ,2 ( ) 4 _ 5 h
Ab ta tC re t ,C i a S HI p d mi h sb e p e d n r m ih r k s b p p lt n t c mmo o u ain a d t e r l h t s r c u r nl y h n ’ V e i e c a e n s r a i g fo h g i u - o u a i o o s o n p p l t n h o e ta o t e f ai g p p l t n h s p a e u n h s p o e s i g v n mo e a d mo e a tn in h o t o u ai a ly d d r g t i r c s s i e r n r t t .W i h e e o me t o u c n my h l n o i e o t te d v l p n fo r e o o ,t e h
病病 毒感染 者和病 人约 7 0万 人 f5万 ~ 口 ;流 动人 口( o t gp p lt n 这 个 概 部 地 区到 东部 沿海 地 区 。在 流动 的时 间 方 5 l n f ai o ua o ) i  ̄ 年 8 万人 ) 5 ,全 人 群 感 染 率 为 00 %(. %~ 念 主 要 应 用 于 我 国 ,特 指 人 们 在 没 有 改 面主 要 以 4 6个 月 的短 期流 动和 大 于 1 . 5 0o 4

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调查

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调查

正 确 使 用安 全套 可 以减 少 艾 滋 病 的传 播 吗 ?
2 4 60 6 6 .
只 与一 个性 伴 发 生 性 行 为 可 以 减少 艾 滋病 的传 播 吗 ? 2 l 0 3 O 5 .
2 4 HI 梅 毒 和 丙 型 肝 炎 感 染 情 况 : 表 2 本 次 调 查 . V、 见 。
作 者 简 介 : 平 , , 9 O年 8月 生 , 主 任 医 师 , 林 省 长 张 女 17 副 吉
E] 徐媛. 4 中国 流 动 人 口 的 艾 滋 病 预 防 和 控 制 . 中 国性 病 艾 滋 病
春 市 宽城 区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 3 0 1 l 0 5

病 例 报告 ・
病意识 , 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从
总 之 , 动 人 群 是 艾 滋 病 传播 的脆 弱人 群 , 时 也是 艾 流 同
滋病 从 城 市 向农 村 扩散 的桥 梁 人 群 。加 强 对 流 动人 群 艾 滋
离 家 乡 , 部 分 是 单 身 , 乏 社 会 和 家庭 的 约 束 力 , 生 婚 大 缺 发
感 染 现 状 调 查 .中 国性 病 艾 滋 病 防 治 ,0 2 8 1 : 8 3 . 2 0 , ( )2 —0
[ ] 吴尊 友 . 力 开 展 我 国 艾 滋 病 行 为 干 预 研 究 . 病 控 制 杂 志 , 7 大 疾
2 0 4( : . 0 0, 1) 4 8
( 稿 日期 :O 0 0 — 7 收 2 1 —8 1 )
静 脉 滴 注 阿昔 洛 韦致 重度 过 敏 性 休 克 一 例
中 国人 民 解放 军 第 2 1医 院 ( 7 0 0 5 0 50 ) 周 学 军 荆 蕾 蕾 岳 红 霞 患儿男. 6岁 。因 发 热 、 口腔 疱 疹 在 所 居 住 社 区 就 诊 , 给 予 5 葡 萄 糖 2 0 mI 阿 昔 洛 韦 0 2 5 + . 5g静 脉 滴 注 ,0 s 1 后 患 儿烦 躁 不 安 未 处 理 急 来 我 院 就 诊 。2 h后 来 诊 观 察 患 儿 表情 淡 漠 、 识 模 糊 , 体 : 搏 细 弱 2 0次/ i , 压 测 意 查 脉 0 a rn血 衰 竭 , 示 与 特 发 性 或 免 疫 性 有 关 。药 物 所 致 的 急 性 间 提 质 性 肾炎 是 急 性 肾功 能 衰 竭 ( F 的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 可 AR ) 是 治 性 间质 性 肾炎 及 AR 的 主 要 类 型川 , 能 及 时 处 理 , F 如 预 后 良好 。 阿昔 洛 韦 致 A RF~ 般 是 可 逆 性 的 , 防 在 于 规 预

防艾抗艾策划书3篇

防艾抗艾策划书3篇

防艾抗艾策划书3篇篇一《防艾抗艾策划书》一、活动背景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目前全球艾滋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在我国,艾滋病的传播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如青少年、流动人口等。

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防艾抗艾意识,我们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活动目的1.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

2. 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营造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氛围。

3.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三、活动主题“携手防艾抗艾,共担健康责任”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六、活动对象[具体活动对象]七、活动内容1. 防艾抗艾知识讲座邀请专业的艾滋病防治专家进行讲座,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 宣传展览通过展板、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展示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防治成果。

3. 互动游戏设置一些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互动游戏,如知识问答、拼图比赛等,增强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记忆。

4. 现场咨询设立咨询台,由专业人员为参与者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咨询服务。

5. 关爱艾滋病患者行动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艾滋病患者的活动,如陪伴、慰问、捐赠等,传递社会关爱。

八、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2. 提前联系讲座专家、准备宣传资料和活动道具等。

3. 做好活动现场的布置和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活动预算1. 讲座专家费用:[X]元2. 宣传资料费用:[X]元3. 活动道具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总计:[X]元十、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秩序,避免出现拥挤、混乱等情况。

2. 志愿者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与艾滋病患者发生直接接触。

3. 活动宣传要客观、准确,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篇二《防艾抗艾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携手防艾抗艾,共筑健康未来”二、活动背景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目前仍没有治愈的方法。

黔城镇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宣传效果分析

黔城镇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宣传效果分析

黔城镇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宣传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评估流动人口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

方法:对流动人口宣传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宣传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明显,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75—02黔城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政府所在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由于流动人口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机会不多、可及性不高和卫生知识匮乏,使他们面临艾滋病的严重威胁,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为积极做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我镇在市疾控中心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了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活动,本文根据统一方案进行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以评价宣传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本镇城区内居住或打工的非本地居民,年龄在15-49岁。

人群基本特征:干预前、干预后均调查240 人,平均年龄(30.5±5.5)岁。

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82%;职业以休闲服务、饮食服务业、小商品经营和建筑业为主;性别男女基本各半,婚姻以已婚为主;居住时间均半年以上,1年以上占55%。

1.2 方法: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逐门入户调查,问卷自行设计,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作为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调查。

调查人数达到240人即停止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封闭式自填方法,问题回答不缺项,即发即收。

调查内容:①了解流入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问答8 项)。

②行为状况调查:主要调查男性非婚性行为和女性性服务者在发生插入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

1.3 统计分析:运用 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服务状况2.1 镇里开展了“关注妇女,抗击艾滋,巾帼红丝带”等一系列以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一,调查的意义艾滋病(AIDS)的流行和传播已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严重高的威胁,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之一。

每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进60%是通过性传播造成的病毒感染,且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和不发达地区。

而在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中,流动人口的数量与规模对艾滋病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频繁流动以及其自身社会地位低下,使得其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同时由于这部分务工人员多是青壮年,处于性活跃年龄,且大部分单身外出务工,没有家庭的束缚,同时务工地区管理比较松散,使得这类人群更容易发生婚外性行为及性滥交等高危行为。

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流动人口占据一半以上,所以对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防控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该人群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态度与行为,对我国防控艾滋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更好的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控知识及务工人员态度和行为状况,为今后对流动人口进行癌病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提供依据,(自行填写)每年对返乡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调查。

二,调查的过程1,对象(自行填写)每年春节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县xx个乡镇抽取5个乡镇,每个镇分别按照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选择5个村,每个村抽样40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2,方法结合当地情况,拟定调查表,采用入户当面访问方式,对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

问卷采用不记名自愿填写的方式,当场回收。

3,结果共回收1000份有效问卷,经整理后,结果显示,男性689人(68.9%),女性311人(31.1%);年龄17-48岁,平均年龄25.5岁,17-40岁822人(82.2%),40岁以上178人(17.8%);小学学历62人(6.2%),初中学历502人(50.2%),高中学历327人(32.7%),大专以上学历109人(10.9%);已婚466人(46.6%),未婚451人(45.1%),离异或丧偶83人(8.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1.12•【文号】国卫办妇幼函〔2020〕928号•【施行日期】2020.1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函〔2020〕9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规范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我委制定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年11月12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规范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以下简称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制定本规范。

一、工作目标(一)总目标。

全面、规范落实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减少相关疾病母婴传播,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具体目标。

至2025年底,实现以下目标:1.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5%以上,孕期检测率达90%以上,孕早期检测率达70%以上。

2.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达95%以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达95%以上。

3.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95%以上,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达95%以上。

4.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注射率达95%以上。

5.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3%以下。

6.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15/10万活产以下。

7.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12月龄内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感染率调查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感染率调查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感染率调查摘要】目的:了解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与感染率情况。

方法:选取2011-2015年每5~7月对IDU和FSW两类高危人群共3910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给予一定的宣传干预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并通过采血检测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的感染情况。

结果:3910例中80例(2.05%)血液检查结果为HIV阳性。

在暗娼人群中,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0.26%,接受同伴教育占90.52%;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占97.07%;在吸毒人群中,接受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96.5%,接受同伴教育占91.9%;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的占94.8%。

3910例研究对象中,有3698例的调查问卷全部答对,占94.58%。

结论:吸毒人群是流通人口中感染艾滋病的主要人群,通过有效的宣传干预措施,能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感染率【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378-02艾滋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共同关注的疾病。

根据我国艾滋病预防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感染或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大约为42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2万人[1]。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流动人口是艾滋病感染的多发人群。

为了对本市流动人员进行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的感染率,故本人进行此次调查,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3910人作为研究对象,暗娼有1910人,吸毒人员有2000人。

暗娼中≥25岁1160例,不满25岁750例。

文化程度:文盲32例,小学文化180例,初中文化1066例,高中或中专539例;大专或大学及以上93例。

吸毒中有男1712例,女288例;未婚626例,在婚612例,同居192例,离异或丧偶570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学227例,初中文化1096例,高中或中专561例,大专或大学及以上97例。

关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策略分析论文

关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策略分析论文

关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策略分析【摘要】流动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是导致艾滋病传播蔓延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剖析了流动人口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工作策略。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防治就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和传播规律而言,目前全球从事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多数专业认识普遍认为,流动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是导致其传播蔓延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基于我国人口总数庞大以及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流动人口数量众多的特点,艾滋病已经成为了之于我国人口安全的一个非常具有威胁性的问题,其防治工作自然就成为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当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数的年增长率为40%,其流行趋势居世界第14位并亚洲第2位,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目前已超过2亿,其流动性与管理难度均有较大程度增加[2]。

基于此,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特点的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1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特点1.1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人在流动人口中具较高检出率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当前已确定的hiv感染者当中,其中有相当部分均为流动人口,可见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了传播与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人群,且其检出率还有逐步增高和高危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因此,艾滋病所构成的威胁其影响范围愈来愈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1.2多数流动人口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诚然,我国在近些年加强了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水平,但很多地区仍停留在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了解层面,尤其是流动人口,由于难以稳定接受此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所能掌握到的防治知识就更为有限,甚至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都未能有正确的判断标准[3]。

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恐惧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表现均会更趋于不正常状态,进而可相对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与传播的几率。

商洛市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调查

商洛市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调查

乏 了解,知识 水平普遍较低 ,5 . % 的被调 查人 员认 为看起 来健 康的人 不会携 带艾滋病毒 ,对 目前 艾滋 病是 否有 可靠 46
的疫 苗以及母婴传播预防等 问题 更是缺乏 了解。被 调查的流动人 口中有 5 . % 的人 对艾滋病毒 感染者感到 害怕 、紧张 0O
并会 躲 避 ,获 取 艾 滋 病 相 关 知 识 的 途 径 以 电视 最 高。 结 论 健 康 教 育 刻不 容 缓 ,必 须 加 强 综 合 宣传 教 育 。 流 动 人 口是 一 个 十 分特 殊 的 群 体 , 对 流 动 人 口进 行 艾 滋 病
we ef a f r e ro ,n ro st n a i g a od n e o e p e wi V/ D . Bu r a u e f h m o l i e t c e tAI e u oa d t kn v i a c fp o l t HI AI S v h tge tn mb r o e w u d lk o a c p DS s t e u ai n o V h w. Co cu i n T e t n in e p e a es e il o u ai n g o p . AI S h at d c t n i r e t e — d c t nT s o o n l so h a se tp o l r p ca p lt r u s r p o D e h e u a i su g n l n e l o y
病健康教 育的需求 ,为在流动人 口中进一步开展 健康教 育提 供依据 。方 法 对 商洛 市 3个艾滋病 综合 防治示 范区 内的
建 筑 工人 、宾 馆 和 酒楼 服 务 员 、 美容 关发 人 员 A D IS知识 和 态度 进 行 调 查 。结 果 流 动 人 口 总体 上 对 艾 滋 病 基 本 知 识 缺

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

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

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是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保护广大群众免受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的通知》(国发〔1998〕38号),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一、管理原则(一)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安定。

(二)坚持预防和宣传教育为主,加强社区综合治理和预防指导,防止艾滋病病毒的扩散和传播,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严格保密制度,保障个人合法权益,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反对歧视。

二、管理方式(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统一领导,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治疗和疫情监测工作,公安、司法、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等有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管理工作。

(三)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采取加强医疗照顾与提供社区服务及鼓励社会与家庭关怀相结合的方式,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管理。

(四)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主要在社区进行管理。

社区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积极配合治疗,以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三、管理措施(一)疫情的发现、报告与管理1.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实验室、采供血机构或其它进行艾滋病病毒检验的机构检测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结果的标本应尽快送确认实验室确认。

在确认之前,不得通知受检者。

2.经确认实验室确认的阳性报告,应按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

确认报告属于个人隐私,不得泄漏。

3.经确认的阳性结果原则上通知受检者本人及其配偶或亲属。

2024年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案(3篇)

2024年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案(3篇)

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案(3篇)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案(精选3篇)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案篇1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切实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我们特开展此次倡议活动。

二、活动目的促进大学生和社会上各界人事对艾滋病的了解,宣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拒绝艾滋,享受生命。

三、活动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Getting to Zero)四、活动时间20__年12月1日(国际艾滋病日)五、活动地点:(1)上文阁前(2)__市青年广场六、活动的主要形式1、校内:(1)在上文阁前设立艾滋病日主题展板,发放防艾宣传资料和现场讲解;(2)悬挂横幅、标语;2、校外:(1)协助__市疾病防疫中心在青年广场发放宣传资料和讲解;(2)在青年广场悬挂市民现场签名的横幅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案篇2从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到现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每年约以平均30%?40%的速度增长,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感染者已经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

为了遏制艾滋病流行和蔓延,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精神,并结合学校健康教育实际,计划在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后组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目的通过一系列预防艾滋病健康活动,在我校师生中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提高防御艾滋病的能力。

二、领导小组:组长:陈友才副组长:李祝成员:贾国明史泽民牛卫忠柳勤刘卫芳王志宇张松徐劲松陈国杨士忠杨先金翠美柴艳清三、活动内容1、开展全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2、举办预防艾滋病板报展览活动;四、活动对象中学全体在校师生。

五、具体安排:1、12月1日9:00。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主会场在学校运动场,邀请镇政府、镇教委领导等参加。

西青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

西青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

调查报告西青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分析隋宏刘楠天津市西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380)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西青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青区1110名外出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分析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

结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应针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做好该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减少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调查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5777.2012.02.011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流动人口有26138万人[1]。

中国随着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流动人口在不断增加。

中国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人数持续增长,国内部分地区新发现的感染者以流动人口为主[2-4]。

由于该人群大多年轻力壮,处于性欲旺盛期,同时远离家庭。

极易发生高危性行为,而且该人群的基数大,流动性强,不易管理,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感染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5]。

为了解天津市西青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相关态度和行为状况,找出目前流动人口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开展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建立有效的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0年8-12月对西青区的流动人口进行了面对面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的调查。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西青区抽取流动人口较密集的3个街镇,随机抽取在当地居住时间少于1年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入口学特征、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等。

在流动人口中防治艾滋病的措施

在流动人口中防治艾滋病的措施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59296投稿邮箱:sjzxyx88@·公共卫生与防疫·在流动人口中防治艾滋病的措施徐爱荣1,徐风丽2(1.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菏泽 274400;2.曹县仵楼镇卫生院,山东 菏泽 274400)0 引言众所周知,艾滋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不仅传播效率高,死亡率更是相当高。

由于流动人口普遍不能对艾滋病形成科学认识,再加之长期处于高危性行为环境中,这就使得流动人口极易携带艾滋病病毒并带动其流行,防治及管理难度也会相对增加。

1 现阶段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流行现状1.1 艾滋病感染者中流动人口所占份额较大。

通过对可靠资料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已经感染艾滋病的患者中流动人口居多,在总体范畴中其所占比例普遍较大,在十个人中约有7个是流动人口。

在众多艾滋病患者中,流动人口比例的增加,促使其感染及流动身份限制了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他们往往会存在相应自卑感,在被忽视后,他们往往不会将自身情况真实反映出来,在缺少相应隔离措施后,不仅他们自身的感染程度会加剧,更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相对的对这类人群进行管理难度也是相当大的[1]。

1.2 对艾滋病的认识较为片面。

由于流动人口大多为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之缺少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这就使得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呈现弱化特点。

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开展了大量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使得人们逐步加深了对艾滋病的理解,促使艾滋病防治水平有所提高,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也被人们所了解,但是关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人们却并不了解,错误认识也普遍较多。

1.3 流动人口中高危行为现象普遍较多。

流动人口中的大多数人在长期远离家乡、亲人的情况下,难免感到空虚及寂寞,这就导致的生活重心会在工作之外逐渐向性行为方向转移,因此,在流动人口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吸毒及卖淫嫖娼行为,还有部分人会有不同的性伴侣,婚外情现象也比比皆是,以上种种都属于高危性行为,这就增加了病毒传播及感染风险,且由于以上原因,流动人口在与伴侣发生性行为时往往不会使用安全套,该种保护意识一旦薄弱,再加之接受高危性行为服务,就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几率有所增加,尤其是在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传播将会更加便利,缺少自我保护,感染几率也会随之增加[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了解南充市、区两级多部门工作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多部门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为探索多部门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按访谈提纲与流动人口管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深入访谈。

结果共调查市、区两级25个单位49名工作人员。

73.47%的政府工作人员基本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72%的部门开展了以宣传教育为主的艾滋病防治工作,12%的部门不了解本部门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任务,16%的部门领导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各部门均缺乏专业人员和专项经费。

结论南充市多部门工作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且开展了宣传教育工作,但对流动人口中艾滋病防治工作了解较低,无专业人员及专项经费。

流动人口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人群,低龄、低文化程度、流动性强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

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有自己的社区文化,但也接受着城市文化对自身的影响[1],一方面他们缺乏AIDS防治方面的常识,另一方面又有多性伴、低安全套使用率的现象,这使他们成为艾滋病病毒(HIV)的高危人群[2]。

南充市作为跨省劳务输出大市,每年跨省外出务工人员达170余万人。

据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库统计,至2008-12,南充市有流动史的HIV感染者已占报告总数的54.88%,流动人口中的HIV传播已成为该市面临的严重问题。

因此,以流动人口为重点对象,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解“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实施现状及成效,为国家制定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南充市疾控中心受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委托,对南充市及顺庆区两级政府多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

现将访谈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来自与流动人口接触比较紧密的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包括市、区两级的卫生局、公安局、司法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工商局、旅游局、建设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联、工会,区文化局、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以及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每个部门访谈一位负责人与一位办事人员,要求受访者基本熟悉本部门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1.2 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访谈员在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入访谈,以录音笔记录,并现场进行质控审核。

1.3 内容访谈提纲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政策研究室提供。

内容涉及艾滋病基本知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的工作方针、计划和开展情况,面临的困难及将来开展流动人口防治工作的建议等。

1.4 资料整理与分析汇总各部门人员的访谈记录,逐条分析整理访谈内容,通过分类汇总,写出访谈总结报告。

2 结果访谈共涉及南充市市、区两级25个部门(市级部门10个,区级部门15个)的49名工作人员(市级部门20人,区级部门29人),其中部门负责人25人,办事员24人。

被访谈人员中男性30人,女性19人;年龄最小的29岁,年龄最大的51岁,平均年龄为39.7岁。

2.1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49名受访者均听说过或者知道“艾滋病”,73.47%知晓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3种传播途径,未掌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主要是不清楚日常生活(如共同进餐、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被访谈对象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包括电视(21/49)、报刊杂志(19/49)等;48.98%因工作关系还曾经参加过相关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

2.2 对本市艾滋病流行现状的认识大部分受访者(45/49)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当前本市艾滋病流行形势非常严峻,艾滋病感染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多,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卫生、公安、司法、文化、旅游、妇联、人口计划生、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部门被访谈人员均认为南充市“防艾形势严峻,应加大控制力度”(31/31);而劳动与社会保障、工商、建设、工会、农村工作委员会等部门大部分被访谈人员认为南充市艾滋病“控制得很好,但要提高警惕”(14/18)。

2.3 多部门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防工作的现状不少部门在自己的工作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如卫生、公安、妇联等。

但还有少数部门,如工商、旅游、文化、工会等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几乎没有开展过艾滋病防治的相关工作。

开展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部门受访人员谈及本部门所开展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时,都表示他们是结合本部门的日常工作,并利用本部门的日常工作网络及对象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

如农工委结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培训内容;妇联开展了妇女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公安对娱乐场所业主开展了防艾宣传;司法部门将艾滋病相关的宣传内容结合到普法宣传中;人口计生部门将艾滋病宣传工作与计生宣传、查环查孕等紧密结合;建设部门在对建筑工地工人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培训艾滋病防治知识。

具体来说,这些受访部门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方面所作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1) 宣传教育受访的25个部门中有18个部门表示曾开展或参与过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有关的宣传活动,主要集中在卫生、公安、妇联、司法、人口计生、建设、农工委、劳动保障等系统的各级单位。

如:卫生部门在社区、火车站、汽车站等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地方设立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栏,工作人员也定期在这些地方开展现场宣讲、向目标人群发放宣传资料,并接受现场咨询;公安部门在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时要求办证干警向办证人员同时发放艾滋病宣传资料;妇联在流动人口防治艾滋病工作上配合卫生部门重点对外出务工和外来务工的妇女开展了“面对面”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2) 行为干预卫生部门是开展流动人口行为干预的主要力量,几乎所有的干预活动均有卫生部门的参与。

但仅靠卫生部门想做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在“多部门协作”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公安、妇联、人口计生等部门也参与和开展了部分干预工作。

公安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了女性性工作者、吸毒人群等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如安全套促进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等。

妇联培训了同伴教育员,在外来妇女中开展了以同伴教育为主的干预工作。

人口计生部门针对流动人口开展了以安全套促进为主的行为干预。

(3) 监测与病例管理卫生部门每年均开展了针对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工作,对本地报告的外地阳性病例及时进行了首次随访或转诊工作,对外地报告的本地阳性病例进行了追踪、建档和随访工作。

公安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了吸毒人群、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监测工作,对部分外地报告的阳性病例给予协查帮助。

司法部门也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了监管人员的艾滋病筛查工作。

2.4 多部门开展流动人口防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2.4.1 部门领导认识不足调查结果显示,12%的部门领导认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卫生部门的职责,对本部门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不知晓;16%的部门领导认为本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需上级部门布置任务,缺乏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4.2 专业人员和专项经费缺乏所有的受访者均提到2个共同的困难:一是缺少专业人员,二是缺乏经费支持。

除卫生部门外其他部门均无专人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而卫生部门同样认为要深入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目前的人员配置还远远不够。

同样,在经费问题上,卫生部门每年有专项经费支持,妇联及公安有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的经费支持,除此以外其他部门均没有这方面的经费安排。

“希望国家在人力、财力上加大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是受访者的共同心声。

2.4.3 仍有少数部门未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卫生部门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力量,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公安、妇联、人口计生等部门由于和卫生部门工作联系多,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相关工作,而工商、旅游、文化、工会等部门则由于工作的性质很少开展艾滋病防治的相关工作。

2.4.4 工作开展不深入,基本停留在宣传层面除卫生、公安、妇联、人口计生、农工委、司法外,大部分部门主要通过宣传开展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且宣传的形式也仅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多为一次性、应付性的工作,缺乏针对性,对宣传的效果也缺少相应的评估。

2.4.5 部门之间配合不够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部门均或多或少地与卫生部门相互配合过,而除此之外,各部门之间多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地相互配合。

3 讨论南充市多部门参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在多部门的参与协作之下,该市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据2008年针对509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94.5%的被调查者听说过艾滋病及其危害,73.6%的被调查者知晓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知晓率高于其他类似地区的调查[4]。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上面提到的多部门参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各项困难,针对这些困难,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3.1 提高领导干部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国内其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许多部门的领导对自己在艾滋病中的责任认识不足,认为艾滋病防治与自己无关[3]。

在今后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将各部门艾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对领导的考核中,做到责任到人,加强上级部门对下级的督查力度。

3.2 继续增加经费投入,确保专项经费的专项使用据相关资料显示[5],近几年中央财政对艾滋病防治的经费投入在逐年增加,2006年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为8.54亿元,2007年增加到9.44亿元。

地方财政的艾滋病专项经费投入也呈增长态势,从2003年仅有9800万,增加到2006年的3.42亿元。

调查发现,由于绝大多数部门根本没有防艾经费,相应的工作也就无法开展。

因此,中央和地方今后仍需不断加大艾滋病防治的专项经费投入,包括增加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专项经费的投入。

同时也应增加专项经费的覆盖面,让更多的部门参与到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其部门的作用。

在增加经费投入的同时,监督部门还应该对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项经费的专项使用。

3.3 加大艾滋病防治专门人员的培训力度调查发现,除了卫生、公安、妇联有专人负责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外,其他各部门均缺乏艾滋病防治的专业人员。

“隔行如隔山”,其他部门的非专业人员在开展相应的艾防工作时经常会显得束手无策。

因此,应加大对这些部门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培训力度,以解决艾滋病防治专门人员在数量上不足和素质上不高的问题。

3.4 建立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仅仅依靠卫生部门是远远不够的[6],政府其他部门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作为卫生部门的有力补充,也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