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主观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沟中学高二历史期末主观题训练
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

……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

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

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

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三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的二00五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推出了“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

(据了解,海内外现有纪念孔子的孔庙、文庙一千三百多座。

)据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的人士介绍,举办“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旨在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宣传保护孔庙(文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民族凝聚力。

材料四图片一和图片二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历史地位。

(5分)
(2)以西汉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8分)
(3)请结合材料三,对材料四中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作简要评价。

(4分)
2.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

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

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

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二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

问题三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

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问题四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

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

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 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
材料二:
材料三: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点?(8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为顺应潮流,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10分)
(3)材料三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7分)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这一时期,中西两种启蒙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了什么作用?
(3)从思想产生的社会效应来看,为什么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远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
渔沟中学高二历史期末主观题训练
1.(1)答:①时代背景:奴隶制崩溃;(1分)
②主要内容:仁;礼;(1分)实用;中庸;(1分)
③传播方式:办私学,编删诗书为教材,教导学生;(1分)
④地位: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或代名词)。

(1分)
(2)答: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加强君主专制、(1分)巩固“大一统”的需要,(1分)董仲舒不仅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1分)而且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1分)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分)
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1分)为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1分)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批判封建儒教。

(1分)
(3)答:《孔子论为人》一书的出版有利于挖掘孔子思想的文化内涵,(1分)传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

(1分)
图片二所反映的现象违背了“祭孔”活动的宗旨,(1分)是对文化遗产的践踏与破坏。

(1分)
2.[答案] (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2)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

(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4)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

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

3(1)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6分)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2分)
(2)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

(2分)思想:三民主义。

(2分)
作用:三民主义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
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6分)
(3)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3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或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分)
4.(1)反对君主专制。

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好的构想。

(4分)
(2)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冲击了儒学的正统,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伏尔泰等人的学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8分)
(3)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严厉抑制异端思想,如大兴文字狱。

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使这种思想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的支撑。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