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题型文言阅读主观题专项训练试题(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1(学生版)

语文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1(学生版)

专题04:文言文阅读【2021年高考】一、【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

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

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

”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

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

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

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

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由是全活甚众。

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

唯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

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

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

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

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新高考广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语文12月模拟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广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语文12月模拟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广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语文12月模拟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广东省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12月第二次质检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劳师建康。

召见,嘉纳之。

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カ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①间作,岂惟风俗颓悍,抑武备空虛所致。

乃复奏疏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

乞依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拔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底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

”诏委以规画。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カ,卒不能夺。

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幹旋事貲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惶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萱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弃疾尝同朱熹游式夷山,赋《九曲棹歌》,惠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

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成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香幕至三鼓不绝声。

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徳祐初,材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①草窃:草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B.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C.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D.弃疾普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井,古代因井设市,人口集聚的地方常以“井”称之,如“井邑”“市井”。

高考复习(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复习(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及解析】

任务突破练13文言文翻译题一、(2021·广东普宁普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①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管叔..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

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以诫成王。

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

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

2021高考语文真题(新高考1卷)山东卷「含文言文译文、参考答案」

2021高考语文真题(新高考1卷)山东卷「含文言文译文、参考答案」

2021高考语文真题(新高考1卷)山东卷「含文言文译文、参考答案」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空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2021年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宋史岳飞传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2021年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宋史岳飞传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2021年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宋史•岳飞传》专项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

父义之,曰: "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康王(赵构)至相,飞因刘浩见,补承信郎。

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

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

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 当及其未定击之。

”乃独驰迎敌。

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

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

"因授以件图。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

书闻,以越职夺官归。

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

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

飞独引所部麋战,夺其零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

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土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二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

杜充将还残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

”充不听,遂与俱归。

时命充守建康,金人与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

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

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会充己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

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

察其可用者,结以恩遣还,令夜斫营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

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

2021年新高考一卷文言文试题解析

2021年新高考一卷文言文试题解析

2021年新高考一卷文言文试题解析
B.XXX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解析:正确断句应该是“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
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这样才能体现出文言文的语
言特点。

改写后的文句为“XXX在XXX九年秋八月甲子,即
位于东宫显德殿。

XXX想要通过强化宗室来镇住天下,于是
再次封三从弟及兄弟之子为王,即使是XXX也有数十人成为XXX。

XXX从容问群臣,是否应该遍封宗子于天下有利?”
他想要强化宗室的地位,以稳定天下局势。

他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是否有利。

这其中包括了童孺,甚至是兄弟之子,都被封为王者数十人。

10.B选项正确,庶务指各种事务。

11.D选项不正确,庶务指各种事务。

12.B选项不正确,“XXX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无中生有。

13.
1) 皇帝为了避免官吏贪赃枉法,派遣左右近臣试图贿赂
他们。

2) 如果国君讨厌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臣就会变成奸臣;如果国君喜欢听到直言不讳的话,那么人们就会变成忠臣。

14.这句话表达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君王是国家的代表,臣子则是国家的形象。

君王应该以身作则,做出好的榜样,而臣子则应该跟随君王的步伐,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而努力。

作者的目的是强调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君王的重要性。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

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

”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

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

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

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

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九月,卒于雍丘。

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

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

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

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2021语文新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练习+答案全国通用

2021语文新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练习+答案全国通用

2021语文新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1)练习+答案(全国通用)q2022中国新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1)练习+答案(全国通用)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五子棋中秋游记袁枚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

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

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在乾隆的中秋节,苏州唐梅树和他们的孩子是花园的主人,烹饪的数量可以高达a, 他们说:“很难单独管理n。

”于说:“顾设置了工具,没有速度的时候客人就会来。

” 京城翟金石已登上九天。

死亡在哪里?欧贡的父亲来自镇州。

又过了一片广袤的土地,陈谷雨来到南郊,天还没亮。

梅岑说:“你为什么不去一趟金陵,不赢呢?”当这三个人幸福的时候,他们会接受它,站起来并照顾他们。

他们在不知道眉岑的愿望的情况下计数。

饥肠辘辘的顾客会软化他们的嘴。

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

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涌,曰:“此江也。

”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

沿山而东至虾蟆石,高壤穹然。

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也。

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且周。

窃念墩不过土一g耳,能使公有遗世之想,必此是耶。

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

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

方知不从其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回到花园,明月当空,汤好喝,头像泥,客人们喝得干干净净,嘴里却没有醉。

每节课有八个问题来记录答案。

嘿!我想起了中秋节。

我小时候记不起来了,但长大后就记不起来了。

今天,首先,我要和英雄们分享烟雾,辨别历史遗迹。

真可记者。

然则人生百年,无岁不逢节,无境不逢人,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

(原文已被删除)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于a彘首也尤雷霆乍惊,宫车过也..b.未揽金陵胜,盍小游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今以一彘首故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口C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6.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答案】4. B 5. D
6.(1)都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土地特点制定相应的增产措施;(2)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解决水电路等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3)都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是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2021新高考语言运用Ⅱ主观题概括主要内容专项强化训练(二)(多种压缩形式新题汇编上)含部分答案

2021新高考语言运用Ⅱ主观题概括主要内容专项强化训练(二)(多种压缩形式新题汇编上)含部分答案

2021新高考语言运用Ⅱ主观题概括主要内容专项强化训练(二)(多种压缩形式新题汇编上)导语压缩语段这一考点,自八省联考后,题型有了新变化,放到语言文字运用Ⅱ中考查。

分值目前为5分,评分准为: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三点全对给5分。

出题形式,多是以特定句式、限定字数要求来压缩文中三段话的内容,有的还加上拟段落标题的形式要求。

前面已经推出了这样的题型配套训练(一),很受2021届新高考一线师生欢迎。

二轮复习紧张进行中,压缩语段这一考点的题目形式也有新的变化。

以特定句式、限定字数要求压缩文中三段话的内容,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比如还有:1.压缩整段话或压缩某一段话,限定字数,不限句式(传统题型);2.以某一个词语为开头(主语)来压缩;3.以短语、词语的形式压缩(类似提取关键词)4.有针对性给出具体问题,概括主要信息;5.下定义6.其他创新形式新题专练,对点突破,见多识广,提分必涮。

题型一:压缩整段话、各段或某一段内容(限字不限句式)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阻拦索表面看起来只是一根钢丝绳,然而实际上并不简单。

固定翼舰载机在航空母舰的甲板上降落时,是通过高速着陆在甲板上,同时舰载机的尾钩需要顺势“抓住”阻担索,才能顺利降落。

一旦不能成功降落,舰载机就必须快速起飞拉升。

阻拦索是由许多小铜丝“拧”在一起的。

其最内部是一根由大麻纤维和聚酯材料制成的芯索,而这根芯索外面又有多股“小钢丝"按规则扭结成的“大钢丝”呈螺旋状层层包围,并且每股钢丝之间还有交接的钢丝,其结构可谓极其复杂。

不仅如此,制作出来的阻拦索必须满足合适的韧性、高强度等要求,才能够在瞬间承受100吨以上的拉力,否则是无法真正投入使用的。

22.请简要概括上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5分)2.春节,俗称“新年”“过年”,在中国是汉族以及其他一些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加坡、韩国、越南等国也是法定假日。

“过年”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富于人世伦理色彩。

山东省新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新课标Ⅰ)

山东省新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新课标Ⅰ)

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孪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

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

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3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3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3,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一路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今世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取得较为合理的处置。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成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偏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

文言主观表达-2021年高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文言主观表达-2021年高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08 文言主观表达考点解读高考文言文阅读主观表达题并不是新近出现的题型,在江苏地区高考中更为常见,此外,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试卷中也出现过这种主观简单题山东、海南等地2020年新高考中,文言文阅读试题也出现了一道主观问答题,算是在题型上对这些地区试卷的一种借鉴。

2021年高考这个题型果然颇受重视。

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答,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一般都可以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备注:语篇阅读中标注★的题目考查的是“文言主观表达”这一考点。

典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

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

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

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勋曰:“不可。

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

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

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怨之如初。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刺史左昌因军兴断盗数千万。

勋固谏,昌怒,乃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欲因军事罪之,而勋数有战功。

边章等遂攻金城,杀郡守陈懿,勋劝昌救之,不从。

边章等进围昌于冀,昌惧而召勋,及昌檄文..到,勋即率兵救昌。

到,乃诮让章等,责以背叛之罪。

皆曰:“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自改。

今罪已重,不得降也。

”乃解围而去。

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

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陈。

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

”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扞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

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

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

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先出家粮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2021届新高考文言文主观题答题指导

2021届新高考文言文主观题答题指导

一、审题干,看要求,找到对应区域文言阅读主观题,题目会就文中的某一个情节内容,或某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概括。

明确题要求后,要迅速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答题区域,细读文本内容,然后进行概括。

【例析】【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原文)……乾道四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平之。

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

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

”诏奖谕之。

……14.辛弃疾认为导致百姓为盗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请简要说明。

(3分)答案:原因: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压迫盘剥(1分)建议:①告诫各级官员要善待安抚百姓,不能一味靠军队对付老百姓;(1 分)②各级官员要切实履职尽责,严惩贪赃违法者,不能文过饰非。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分析:这道题目很典型。

主观概括题目经常通过传主的语言,来确定人物的思想主张、行事风格。

(译文)乾道四年,盗贼接二连三在湖湘境内作乱,被辛弃疾全部平定了。

他于是上疏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贪官污吏迫使他们为盗。

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重视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盗贼的军队。

要告诚州县,以惠民安抚平民百姓为本,(官吏中)有违法贪赃者,让各部门尽职尽责,不要只检举查办小官吏来应付成例,而自己想办法为掩饰过失找借口。

”皇上下诏嘉奖他。

【对点专练】【广州市六区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日:“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14.选文中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四人不可罢用?请简要说明。

(3分)参考答案:(1)杜衍这四人是治国的贤才,欧阳修不忍贤才被诬;(2)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的大忌。

2021年高考语文上海卷文言文主观题

2021年高考语文上海卷文言文主观题

2021年高考语文上海卷文言文主观题四、文言文阅读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翁然悦服。

称为“羊岱”,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常病,祜馈之药。

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注】①诡计:奇计。

(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博学能属文________②枯独安其室________(2)为下列居中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皆计所侵,送绢尝之________A.侵占B.侵占C.侵害D.侵袭②枯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________A.结交B.连接C.往来D.沟通(3)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今君乃亡赵走燕B.称为“羊公”,不之名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枯女夫尝劝枯有所营置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D.人臣树私则背公及诸河,则在舟中矣(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新高考题型文言阅读主观题专项训练
1.河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联考
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

中书舍人林希又言:“吕大防由公著援引,故进希哲以酬私恩。

凡大防辈欺君卖国,皆公著为之唱;而公著之恶,则希哲导成之,岂宜污华职。

”于是但守本秩,俄分司南京,居和州。

14.绍圣时期吕希哲为何“但守本秩”,请结合文本分析。

(3分)
2.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九月调研试卷
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

退谓同列曰“谏官所论,得失未足言。

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异时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

”众莫不叹服。

14.右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请简要说明。

(3分)
3.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合考试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14.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入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

(3 分)
4.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天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

太祖诏逞与张衮为遵书以答。

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

逞、衮乃云“贵主”。

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死。

后司马德宗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为桓玄所逐,皆将来奔,至陈留南,分为二辈,一奔长安,一归广固。

太祖初闻休之等降,大悦,后怪其不至,诏兖州寻访。

获其从者,问故,皆曰:“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


太祖深悔之。

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州,令归慕容德,遂奔广固。

逞独与小子颐在平城。

及逞之死,亦以此为谴。

14、崔逞为何被太祖赐死?请简要说明。

(3分)
5.河北省2021届高三联合测评(一)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14. 何灌不但军事才能突出,而且善于处理政务。

请简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体现了他善于处理政务的能力?
6.山东大联考2021届高三质量监测
皇估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

”不报,举正固留班延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又日:“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

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族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

”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使。

家居凡七上疏。

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

帝称其得风宪体,遗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

14.皇帝为什么赏赐王举正白银三百,并升任其官职?请简要分析。

(3分)
7.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阶段性检测
黯既辞行,过大行中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

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

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缪矣。

”息畏汤,终不敢言。

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

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