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木星和土星探测的未来发展态势
幼儿园星球探索:土星、木星的奥秘之旅
《幼儿园星球探索:土星、木星的奥秘之旅》在深空中,有着无数神秘的星球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其中土星和木星是两颗令人着迷的行星。
在幼儿园的星球探索活动中,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两颗宇宙奥秘的星球吧。
一、土星:美丽的光环1.土星的外观:土星是太阳系的第六颗行星,以美丽的光环而闻名。
它的表面呈现出黄色的色泽,由于其大气层中含有丰富的氨气和甲烷,让它展现出迷人的外观。
2.光环的形成:土星光环的形成一直是科学家们感兴趣的话题。
据研究发现,土星的光环是由数百万块冰和岩石组成的微小颗粒构成的。
3.神秘的卫星:土星拥有众多的卫星,其中最大的是土卫六,它拥有自己的大气层,并且拥有自己的冰封海洋。
二、木星:巨大的气体行星1.木星的构成: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它的表面由气体构成,没有固体表面,因此被称为气体行星。
2.独特的磁场:木星拥有强大的磁场,这一磁场的产生机制一直是天文学家们研究的焦点。
据推测,木星内部可能存在着液态金属氢,这种物质的运动是形成磁场的重要因素。
3.奥秘的气候:木星的大气层中存在着漩涡状的气旋,其中最著名的是“木星大红斑”,这是一个持续了数百年的风暴。
三、星球探索的意义和启发1.儿童对宇宙的好奇:对于幼儿来说,探索星球是一次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奇妙旅程。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星球的形态、表面和运行轨迹,激发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求知欲。
2.对自然科学的启发:星球探索可以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科学家们的努力和发现,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思维能力。
3.尊重大自然和地球的意义:通过探索星球,幼儿可以感受到地球是一个美丽而宝贵的家园,学会珍惜和尊重大自然,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的星球探索写手,我认为让孩子们参与星球探索活动非常重要。
这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宇宙的尊重。
通过探索土星和木星这样的星球,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宇宙充满敬畏和热爱,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探索精神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举世瞩目的土星探测
举世瞩目的土星探测飞行途中的探测在飞往土星的途中,“卡西尼”号探测器也有惊人之举,进行了一系列探测,包括对处于火星和木星间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木星。
2002年10月,它成功拍摄到首幅土星照片。
自2004年2月起,“卡西尼”号每周一次向地球传回土星照片。
从2004年4月起,开始每天拍摄照片,4月中旬拍摄到首批土卫6照片;2004年6月12日,到达距土卫9的最近点,开始近距离观测土星的卫星;2004年7月1日,北京时间中午12时12分,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成为土星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卡西尼”号还用ISS相机为土星拍摄了不同的颜色的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土星大气有一些部分对蓝色光的吸收能力很强,在图片上留下明显的阴影。
科学家对这一现象非常感兴趣,他们预言可能将在土星上发现以往未知化学成分。
2004年4月6日,美国航宇局公布了一张当时最清晰的土星彩色照片,它是根据“卡西尼”号2004年3月8日拍到的几张土星照片合成而得,分辨率为338千米,向人们展示了土星大气的新特征。
拍摄时,探测器离土星5600万千米,约为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1/3。
在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生肖特征,例如土星南纬38度处有两个暗淡的小斑点,土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0倍,计算表明这两个阴影区域比月球略小。
英国牛津大学的行星科学家弗雷德?泰勒对《新科学家》杂志说,它们可能是土星上的风暴区。
此前哈勃空间望远镜已经观察到土星上存在一些能持续几个月的风暴。
与观察范围庞大的哈勃望远镜相比,专注于土星探测的“卡西尼”号将能更持续地观测土星大气现象。
泰勒说:“真正激动人心的时刻还未到来。
”科学家希望通过比较木星和土星两大行星的成分来研究太阳系的历史。
木星已经由“伽利略”号探测器进行了详细考察。
科学家还希望弄清楚土星大气的一些神秘特征,例如色彩斑斓的云带。
土星和木星部有这样的云带,不过土星的云带比木星的更多、更窄,它们有可能是气流,不同的颜色可能代表着成分的区别。
了解太阳系行星特征与探索进展
了解太阳系行星特征与探索进展1. 引言1.1 概述太阳系是我们所处的宇宙家园,由太阳以及围绕太阳运行的八大行星和其他小型天体组成。
这些行星各具特点,有些拥有相似的气候和地形特征,而有些则非常独特。
探索太阳系行星的特征对于了解宇宙演化、地球的起源以及潜在适居性非常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了解太阳系行星的特征以及过去与未来的探索进展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太阳系行星数量与分类,并概述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行星间距和运动规律对于整个系统稳定性和运作的影响。
随后,我们会回顾古代观测与认知如何为现代科学奠定基础,并列举近现代行星探索事件作为里程碑式事件进行讨论。
最后,我们将关注最新进展与未来计划,以及利用探测器获取到的数据来分析行星表面与环境特征,并着重研究气候、地形和地貌特点,以及潜在适居性与生命迹象搜索。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太阳系行星特征和探索进展的全面了解。
通过讨论行星数量、分类、特征概述、运动规律等方面,读者将获得对太阳系行星整体结构和演化过程有更深入的认知。
同时,回顾古代观测历程以及近现代探索事件,读者将了解到人类对太阳系行星探索的长足进展,并可以预见未来计划。
最后,在对表面与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将总结研究内容并展望未来探索方向,以及提出深入研究建议和思考。
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对普通读者来说,本文都能带给他们关于太阳系行星特征与探索进展方面的重要信息。
2. 太阳系行星特征2.1 行星数量与分类太阳系共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
- 水星:位于太阳系最内侧,距离太阳较近。
它是太阳系最小、最轻的行星,表面状况极端恶劣,没有大气层,并且表面温度波动范围非常大。
- 金星:与地球一样属于类地行星,位于太阳系第二个位置。
金星拥有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使得其表面温度高达摄氏四百多度,而且云层密布。
- 地球:我们生活的家园,拥有适合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木星和土星相会周期(转)
木星和土星相会周期(转)木星和土星相会周期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一元运20年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个,直径是地球的11倍,质量为地球的约一千倍,古时称为岁星。
土星仅次于木星,但它的物质构成中氢占的比例较大,故比较轻,西方占星学称它为凶恶之星,我国古时称为镇星。
木星和土星对地球的影响较大,当两星相会之时,其经纬度对应的地区多会出现地震、干旱、饥荒等灾难。
木星11.86年绕日一周,土星29046年绕日一周,两星每隔约20年就会相会一次,这与玄空学以20年为一运的观点基本吻合。
西方科学家也很重视木星和土星相会周期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美国太空总署的研究家S.普奇曼和英国科学家F.葛里宾,就曾提出了“木星效应”理论。
我国古天文学家,以北斗九星【7星另加天皇(左辅)星、紫微(右弼)星】的名称,将宇宙元气区分为九个时空维的能量,并由木星、圭星交会的周期得知每种能量的影响周期约为20年,故以20年为一运,由九星轮流值运“掌管”。
并在长期的观察中了现:不同的令星当值掌管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时代风格出现,而且风俗人心也会跟着变化。
20年为一运,九星轮流当值掌管,180年为一个周期,称为小三元(7星排列成一列的周期)。
分为上、中、下三元,每元一甲子六十年(节气密合周期),每元又分为三个小运,每个小运为20年,这就是玄空学流行的三元九运。
每三个小三元,即540年则又为大三元运周期。
实际上通常所说的三元九运,是“天运”,指的是天体星球运动对地球影响的周期,而不是“地运”,不少书上说三元九运是“地运”,这是错误的说法。
地球的核心是一个大火球,不断向外发散着能量—“地气”。
地球上遍而山脉河流、地下河等,如同人体筋骨血脉,在地表下面也有着地气运行的通道,而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地气运行的通道不同,这些通道内的地气也不相同,也分金木水火土五行。
这些通道上也有着一些“穴口”,并按一定时间像开关一样如同人体的穴位一样有规律的进行开合,与外界交流。
火星探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火星探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火星,这颗神秘的行星,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探索的对象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也愈发深入。
本文将就火星探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开论述。
1. 火星探索的发展历程从人类第一次观测火星开始,人们就对这颗红色行星充满了好奇。
20世纪60年代,火星探测任务开始全面展开。
1965年,美国首次发射“金星4号”,成功飞越火星。
此后,美国、苏联、欧洲空间局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派出了多个探测器进行火星探索。
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1975年的“维京号”任务,它成功地在火星地表降落并发回了大量有关火星的数据。
2. 当代火星探索情况2004年,美国航天局成功发射“机遇号”和“精神号”两个火星探测器,成为了第一次同时在火星表面运行的探测器。
这两个探测器的任务是寻找迹象表明火星的地表曾经存在过液态水。
近年来,火星探索进入了快车道。
2012年,“好奇号”登陆火星,对火星的地质构造、大气层成分等进行了详细研究。
2018年,“InSight”着陆器探测火星的地震活动以及内部结构,成功深入火星表面。
3. 火星探索的现状火星探索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火星的特殊环境条件使得有效探测火星变得困难重重。
行星间的通讯受到限制,火星天气变化大,给探测器带来了不稳定的工作环境。
其次,探测器的成本高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
因此,在未来的火星探索中,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成果和资源,以提高任务的成功率和效率。
4. 火星探索的未来趋势虽然火星探索面临诸多挑战,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乐观的。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更高级的探测器将被开发出来,能够更全面地观测火星的物理特征、化学成分等。
其次,人类的火星探索也进一步升级。
已经有计划将人类送上火星,建立火星基地。
这需要人类克服空间封闭环境、重力差异等种种问题。
最后,火星探索与太空资源开发的结合也具有潜力。
水、氧气等资源在太空探索中都是宝贵的。
未来,火星可能成为人类探索太空资源的重要基地。
木星轨道知识点总结大全
木星轨道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木星的轨道基本参数1. 木星的轨道半长轴木星的轨道半长轴是指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平均距离,它的数值约为5.20亿公里。
这个数值是太阳系行星轨道半长轴中最大的一个。
2. 木星的轨道离心率木星的轨道离心率是一个无量纲的参数,用来描述木星轨道的偏心程度。
数值越接近于0,则轨道越接近圆形;数值越接近于1,则轨道越偏心。
木星的轨道离心率约为0.0489,这意味着木星的轨道接近于圆形。
3. 木星的轨道倾角木星的轨道倾角是指木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的夹角。
木星的轨道倾角约为1.305度。
4. 木星的轨道周期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称为木星的轨道周期。
木星的轨道周期约为11.86年,是太阳系中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
5. 木星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木星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因此它有一个近日点和一个远日点。
木星的近日点是指木星距离太阳最近的点,而远日点则是指木星距离太阳最远的点。
木星的近日点距离太阳的距离约为7.41亿公里,远日点距离太阳的距离约为8.16亿公里。
二、木星的轨道运动1. 木星的公转运动木星绕太阳的公转运动是围绕太阳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公转速度约为13.07千米/秒。
由于木星距离太阳较远,因此公转周期较长,约为11.86年。
在公转过程中,木星的轨道呈现出一个比较规则的椭圆形。
2. 木星的自转运动木星的自转运动是指木星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木星的自转周期约为9小时50分钟,是太阳系中自转周期最短的行星之一。
由于木星自转速度较快,因此木星的赤道呈现出显著的扁平形状。
3. 木星的轨道与地球的相对位置由于木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木星与地球之间的最短距离称为冲日,最远距离称为合日。
由于木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不同,它们之间的冲合周期大约为399天。
三、木星的轨道特点1. 木星的轨道偏心率较小木星的轨道离心率约为0.0489,是太阳系中行星轨道离心率较小的一个。
这意味着木星的轨道接近于圆形,不同于其他行星轨道的显著椭圆形状。
太阳系行星的探索与发现
太阳系行星的探索与发现太阳系是地球的家园,这个宏伟的星球系一直都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对象。
距今已经有几个世纪的时间,人类利用最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对太阳系的各个行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回顾太阳系行星的探索历史以及现代的探索技术,探讨这些古老的星球的成因,并简要分析这些行星的特性和未来的探索计划。
太阳系行星的探索与发现历史太阳系的行星从来都不是人类宇宙研究领域的一个孤立的研究对象。
在史前时期,古人们对夜空中的恒星和行星进行了探索,不少文化都对这些天体有了自己的独特观测和解释方法。
在欧洲中世纪,周末的天文观察经常成为贵族之间的贵族活动。
在这个时期,天文学家们利用最先进的望远镜和观测设备对太阳系行星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不少重要罕见的天文现象。
经过多年的精密计算和比较,天文学家们确定了太阳系内的8个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其中,水星到土星为气态行星,为内行星,天王星及海王星为气体行星,称为外行星。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太阳系的探索和发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利用电波技术对行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后来,飞船探险技术也被应用到行星探索中。
从早期的“水手”和“火星探测器”等低轨道探测中,到飞越行星、在其表面巡视等方式,我们已经探索和观察了太阳系中的每一个行星,也发现了一些未知的突破性探索。
深入了解太阳系行星的成因了解太阳系行星的成因对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特征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初始天体分布成了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四个行星,它们被称为类地行星。
此后,由于Jupiter形成时散发的过多的热量,导致太阳系内的气态行星在太阳系内旋转并形成了行星带。
由此,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项研究发现了太阳系行星的真实性质。
地球上的科学家们发现,太阳系内的所有行星均由“行星胚”演变而来,而行星胚中的物质特征则取决于初始的分布——即气态或类地行星。
幼儿园土星与木星教案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土星与木星教案探索与实践》一、引言最近,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主题——土星与木星。
这两个星球是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期所学习的天文知识中的重要内容。
如何通过教案设计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土星与木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二、浅谈土星与木星1.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行星之一,以它独特的光环而闻名于世。
幼儿可能对土星充满好奇,想知道它为什么有光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土星的形态、特点和光环的成因,帮助他们建立对土星的初步认识。
2.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天体。
幼儿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木星看起来是那么大,它有没有云层,到底有多重等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例如利用水蒸气、笼子玩具等,模拟木星的云层,让幼儿亲身体验木星的神奇之处。
三、教案设计与实践活动1. 教案设计在设计土星与木星的教案时,我希望能够从简单的认知层面出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逐步了解这两个星球的特点和神秘之处。
我会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土星与木星的图片,帮助他们建立初步印象;我会利用简单的实验和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土星与木星的一些特点,激发他们对这两个星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计划引导幼儿进行一系列有趣的探索活动。
让幼儿制作土星光环模型,用不同的材料与颜色展示土星的神秘之美;让幼儿穿上“宇航服”,模拟在木星的云层中行走,体验木星的神秘与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能够引发幼儿对土星与木星的思考与探索,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教案的设计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了土星与木星,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想象力。
在未来,我将继续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更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天文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幼儿们对土星与木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会不断增加,也将会在这样的活动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观察行星的心得体会总结(热门20篇)
观察行星的心得体会总结(热门20篇)第二段:观察自然(200字)。
在观察自然界时,我发现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和运动方式。
例如,在观察天空时,我发现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然后西斜地落下。
这表明地球自转的规律。
此外,在观察花草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我发现它们需要阳光和水分来生长,并且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这些观察让我深刻地理解了自然界的平衡和互相依存。
第三段:观察社会(200字)。
观察社会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观察社会,我发现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人乐于助人,乐于分享,而有些人则自私且缺乏同理心。
在观察社会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例如,当一个人在公共场合表现出善意和友善时,周围的人往往会受到感染,并回报同样的行为。
观察社会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段:观察自身(200字)。
观察自身是我认识自己和改进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观察自身,我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和成长。
例如,在观察自己的学习习惯时,我发现我有时会拖延和缺乏坚持。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开始设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努力保持专注和比较。
第五段:观察方法和价值(200字)。
在进行观察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细心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听觉观察、视觉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事物。
此外,观察还需要细心和耐心。
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发现事物背后的细节和规律。
观察的价值也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指导我们今后的行动和决策。
结论(100字)。
总结观察心得体会,我认识到观察是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深入感知自然规律、社会行为和个人思维,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因此,我鼓励每个人都要保持观察的好奇心和兴趣,努力发现事物背后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自我发展。
木星 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木星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远的气态巨大行星。
它因为其巨大的体积和引人注目的外观而闻名于世。
木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1倍,质量是其他行星总和的2.5倍。
它由氢(约占质量的75)和氦(约占质量的24)主要组成,而其他化合物如水、氨和甲烷则占有较小的比例。
与其他行星相比,木星拥有显著的特征和规律。
首先,它的快速自转使得木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扁平形状。
其次,木星具有强大而复杂的气候系统,包括持续的风暴和旋涡,如著名的“大红斑”。
这些气候现象不仅展现了木星独特的动力学特性,也为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此外,木星还拥有引人入胜的磁场和大气层。
木星的磁场是太阳系中最强大的之一,它产生的磁层比地球的磁层大约20,000倍。
这个强大的磁场在木星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称为“磁层”的巨大空间区域,其中包含带电粒子,形成了辐射带。
这些带电粒子对于太空探测器和宇航员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了解木星磁场的特性对于太空探索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木星作为太阳系中一颗独特的行星,其规律和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木星的物理特征、运动规律以及磁场和大气层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此外,研究木星还可以为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展望未来,继续深入研究木星将带来更多关于这颗神秘行星的发现,并为我们对于其他类似行星的认识提供重要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中的信息。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首先,我们将介绍木星的物理特征。
这一部分将探讨木星的大小、质量、密度以及其它一些基本参数。
我们将对木星的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读者可以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其次,我们将探讨木星的运动规律。
我们将介绍木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自转速度以及其它与其运动相关的规律。
这部分内容将包括有关木星轨道和周期的信息,以及它如何影响其磁场和大气层。
土星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之一,被称为“太阳系的珍珠”或“太阳系的宝石”,因其美丽的环和许多卫星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土星的物理特性、大气层、磁场、环和卫星,并探讨目前对土星的探测任务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物理特性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行星,它的直径约为142,984公里,质量约为5.68×10²⁶千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95倍。
它的平均密度约为0.69克/立方厘米,比水的密度还要小,因此,如果有一个足够大的海洋,土星可以浮在上面。
土星的自转速度非常快,它的自转周期仅为10小时39分钟,这意味着一个土星的日子比地球短得多。
由于其极端快速的自转速度,土星在赤道处呈现出扁平的形状,其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得多。
土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氢占了大约96%的体积,而氦则占了大约3%的体积。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气体,如甲烷、氨、乙烯等,它们在土星的大气层中形成了丰富的化学反应,使得土星的大气层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大气层土星的大气层是由许多不同层组成的,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土星的大气层主要由分层的云层和气体组成。
从最外层到最内层,可以分为以下几层:大气层外围的层称为外部大气层,这一层主要由分子氢和分子氦组成。
这一层的温度非常低,只有-180℃左右。
外围大气层下方是云层层,这里的气温逐渐升高,云层包括热层、暴雨带、玻璃云层、云气层等。
其中,暴雨带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它是由巨大的雷暴云和降雨形成的。
热层中的温度高达1,200℃,是太阳系中最高的气温之一。
云层下方是大气层的“透明层”,在这一层中,气体的密度逐渐增加,温度也逐渐升高。
这一层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但也包括一些其他的气体,如甲烷、氨、乙烯等。
最内层是土星的对流层,这一层中气体密度非常高,温度约为-150℃。
在这一层中,气体的运动形成了强烈的对流,使得土星的大气层呈现出复杂的流动模式。
土星的大气层还有许多其他特殊的现象,如极光、风暴、旋涡等。
宇宙行星知识点总结高中
宇宙行星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太阳系与星系1. 太阳系是指太阳及其吸引下的所有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等天体的集合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行星系统。
2. 太阳系包括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行星。
3.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恒星,有着强烈的引力场和光线。
二、行星的基本知识1.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有光芒和大气,其大小比较小于恒星,但比较大于卫星。
2. 行星分内行星和外行星,内行星指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外行星指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 太阳系中的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可以分为地球类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巨大气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4. 行星的亮度主要取决于其距离地球的远近和自身的发光能力,因此有些行星在运行轨道上时会看到明亮的光芒,而有些则可能难以看到。
三、行星的运动规律1. 行星绕太阳运行,并且绕着自己的轴自转,因此在观测时,行星会有日出、日落等周期性现象。
2. 椭圆是行星运动的基本轨道,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
3. 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与其公转周期有关,克卜勒三定律对行星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解释。
4. 行星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面存在一定的夹角,导致行星的运动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四、行星的物理特征1. 行星的样貌:行星具有自身的外貌和特征,比如地球的陆地、海洋、山川;火星上的火山、峡谷;木星上的气体大气层和大红斑等。
2. 行星的大小:地球的半径为6400千米,金星、火星、水星的半径也在4000-7000千米;而木星和土星的半径则在10万千米以上。
3. 行星的重力场:行星的重力场与其质量和半径有关,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²,而在其他行星上则不同,如火星的重力加速度约为3.7m/s²。
4. 行星的磁场:一些行星有自身的磁场,如地球、木星、土星等,而火星、金星则没有磁场。
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特征与探测方法
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特征与探测方法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八大行星组成的一个系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除了这些行星,太阳系内还有许多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
作为我们生存在其中的一颗行星——地球,我们对其它行星的了解比较有限。
本文将探讨一下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特征及相关探测方法。
一、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因为离地球较近,所以我们对水星的探测比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最靠近太阳的行星。
其表面温度可达到几百摄氏度,白天最高温度可接近470℃,夜晚最低温度约为-180℃。
由于距离太阳非常近,它的轨道也非常短,大约为88天。
探测水星需要耐高温、高压和辐射的探测器。
水星探测之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先派出马尔奔行星考察器进行探测。
后来又派出了水手10号、信使号等探测器,利用探测器所搭载的相机和光谱仪等设备对水星进行了高分辨率拍摄和光学观测。
这些探测器探测到了水星表面的特征和结构,并还原了该行星的地质和大气成分等一系列信息。
二、金星金星被誉为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它的表面温度可达到465℃,表面被厚厚的云层所覆盖,使得这一行星的表面得不到直接曝晒,看不清表面的真实面貌。
金星的一年约为225个地球日,避免太阳照射,探测任务需要在特定时间进行。
首次深入探测金星的是苏联联盟1号探测器。
后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派出马尔奔号、金星快车等探测器对金星进行了探测。
探测器所搭载的雷达与摄像机等设备,成功地绘制出了金星表面的形态,并获得了大气层密度、温度和成分等一系列数据。
三、火星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太阳系中最适合人类探测和未来扩展的行星之一。
火星表面的地貌和地理环境非常类似于地球,有岩石、河流、沙漠和山脉等地形,同时火星上有大量的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火星的一天大约为24.6小时,一年大约为687地球日。
探测火星也是人类尝试探索其他星球的主要目标之一。
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态势
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态势摘要:从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现在的50多年中,航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世界各国累计发射5300多颗人造卫星。
在这些航天器中,军用卫星占三分之二,它们在军事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军用卫星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海、陆、空三维战场演变成陆、海、空、天和电的五维战场,短短的50多年,航天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发展期间,军事航天技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防和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未来的军事航天技术发展是世界各国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航天技术航天器军事发展技术内涵:所谓军事航天技术,就是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其具体成果就是各种军用航天器。
首先我们来看看军用航天器的分类:它包括:(一)运载系统;(二)载人航天系统;(三)军用卫星系统;(四)空间武器系统(一)运载系统是指能把军用航天器、宇航员或物资等有效载荷从地面送到太空预定轨道或能将有效载荷带回地面的运输系统。
目前可利用的军事航天运输系统主要有:一次性使用运输火箭;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
(二)载人航天系统;1、宙飞船2、空间站3、航天飞机4、空天飞机(三)军用卫星系统军用卫星系统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1.侦察卫星是指装有光电遥感器、雷达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用于或取敌人军事信息的人造地球卫星。
2.军事通信卫星是指以为军事服务为目的而设计的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是六十年代初才问世的一门新兴技术,是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象悬挂在高空的微波中继站和接力站,接收从地面或其它卫星发来的无线电信号,经转发器放大后,再以另一频率发回地面另一地方或其它卫星上。
3.气象卫星是专门用于对地球和大气层进行天气变化观测的卫星。
它相当于一个无人高空气象站。
它与以往的地面观测方法相比,具有全球性、预先性和准确性。
气象卫星起源于侦察卫星,基本原理类似于照相侦察卫星。
不同的是它观察的对象是云、气、雾、雨、风、浪、潮、温。
木星和土星探测的未来发展态势
木星和土星探测的未来发展态势夏亚茜 卢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苏联先后向火星、金星、木星和土星发射了几十个探测器,并实现了火星和金星的机器人着陆。
这些探测器中以探测火星和金星的居多,仅有几个掠过木星和土星,而且未能获得这些巨行星的全貌。
1989年和1997年发射的“伽利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和“卡西尼-惠更斯”(Cassini-Huygens)土星探测器分别进入了木星和土星轨道,实现了大气就位探测和土卫六表面着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料,更激发了世界对这2颗巨行星及其卫星的关注。
200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先后发布的深空探索愿景中均规划了木星及土星探测任务。
2008年,NASA和ESA组成了木星系探测联合研究组(JSDT),提出了在2020年后实施“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EJSM)和“土卫六土星系统任务”(TSSM),美欧将集中资源联合开展木星系和土星系探索任务。
2011年,美国选定了“土星海”(TiME)着陆器作为2016年的发现级备选任务。
2012年5月,ESA确定了将在2022年发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将探测木星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1 未来巨行星探测的科学主题和探测目标木星探测的科学主题和目标主题1:确定木星系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木星探测的科学目标基本集中在关于可居住性的研究上(集中在木卫二和木卫三),包括:• 获取表面以下海洋信息;• 获取冰层和任何表面以下水的信息;• 获取木卫三更深层次的内部结构和内部磁场信息;• 对比外大气层、等离子体环境和磁气圈的相互作用;• 探测全球表面组成和化学成分;• 探测表面特征的形成,包括最近和当前的活动点,且确定和描述未来候选原地探测点的特征。
主题2:确定木星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木星系统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目标,如木星自身、当前已知的55颗不规则卫星、木星环系统、4个内部小卫星和4个大的“伽利略”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
2024年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突破
太阳的质量:约1.989×10^30千克
太阳的光度:约3.828×10^26瓦特
太阳的寿命:约100亿年
太阳的演化历程:从主序星到红巨星, 再到白矮星
PART 04
2024年人类对银 河系和宇宙的探
索
对黑洞和暗物质的新发现
黑洞:科学家发现了 更多关于黑洞的性质 和特征,包括它们的 形成、演化和消失。
宇宙探索有助于人类理解宇宙中的资源和环境,为未来的太空旅行和殖民提供支 持
对未来太空旅游和殖民的影响
太空旅游将成 为现实,普通 人也有机会体
验太空旅行
太空殖民将逐 步展开,人类 将在其他星球 建立居住点和
基地
太空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 将成为新的 经济增长点
太空探索将促 进国际合作与 和平,增进各 国之间的理解
建立月球基地,实现长 期驻留和科学研究
开发新型航天器,提高 宇宙探索效率和安全性
PART 02
2024年宇宙探索 的新技术
新型火箭和推进器
火箭:可重复使 用,降低成本
推进器:高效节 能,提高速度
技术:采用新型 材料和设计,提 高性能
应用:用于深空 探测、星际旅行 等任务
探测器技术的新发展
更高分辨率的探测器:能够更清晰地观测到宇宙中的天体和现象 更先进的导航技术:使得探测器能够更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 更长寿命的探测器:能够持续观测和收集数据,提高探测效率 更智能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处理探测器收集的数据
对外星生命的探索和寻找
探索方法:利用射 电望远镜、太空望 远镜等设备进行观 测
寻找目标:寻找与 地球类似的行星, 如开普勒-438b、 TRAPPIST-1e等
世界深空探测发展态势及展望
世界深空探测发展态势及展望王帅;卢波【期刊名称】《国际太空》【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7页(P43-49)【作者】王帅;卢波【作者单位】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2015年7月14日,美国“新视野”探测器首次实现了冥王星的近距离探测,从而完成了太阳系原“九大行星”的探测,标志着人类行星际观测第一阶段任务的完成。
此次探测历时3462天,跨越4.8×109km的距离,为人类50余年的深空探测历史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深空探测是世界航天领域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活动之一,不仅可以增进人类对宇宙空间未知领域、太阳系和生命起源的认识,还可以推动空间科技的发展,促进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深空探测已成为世界各国未来航天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深空探测的重要里程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先后完成了月球、太阳和原“九大行星”的探测。
整体的探测趋势包含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参与深空探测的国家日益增多,呈现出分散性和合作性的趋势;另一方面,探测活动相比于初期有所减少,但单个任务的科学探测回报显著提高,呈现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的发展趋势。
未来20年,美、俄、欧、中、日等国将重点围绕火星、月球和小行星进行一系列的探测,在完成科学探测的同时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
1 世界深空探测发展现状截至“新视野”探测器完成冥王星探测,世界各国针对月球以远的太阳系天体共开展过234次探测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探测目标为月球、火星和金星。
在这一阶段,仅有美国和苏联两国开展深空探测方面的活动。
由于其中包含了美苏两国政治竞争因素,该阶段的深空探测多以实现突破为主,任务量紧密但探测的科学回报较低,失败率也很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开始涉足深空探测,并结合当前技术发展水平和科学探测意义,将探测目标重点锁定在月球、小行星和火星。
尽管该阶段的任务没有20世纪60-70年代密集,但任务类型更为复杂,科学回报显著提高,显得更为理智和意义深远。
太阳系中的行星探索与发现
太阳系中的行星探索与发现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浓厚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实现了对太阳系行星的近距离探测,并且从中收获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惊人的发现。
本文将探讨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探索历程以及重要的发现。
一、水星的探索与发现1. 探测任务背景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由于受到太阳辐射的强烈影响,将近70%的观测时间水星处于太阳光的遮挡之下,因此对水星的观测与探测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
2. 探测器发现1974年,美国的“水手10号”探测器飞越了水星,并传回了第一批水星近距离拍摄的照片,为人类认识水星的表面和内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004年至2015年,欧洲航天局的“水手号”和日本的“爱丽丝”探测器相继进入了水星轨道,对水星的磁场、大气层等进行了详细研究,使我们对水星的了解大大增加。
二、金星的探索与发现1. 探测任务背景金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表面温度极高,大气层厚度巨大,使得金星成为了人类探索的重点。
在1960年代,苏联的“金星探测计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成功发射了“金星1号”和“金星2号”探测器,并成功着陆在金星表面。
这两个探测器从金星表面上返回了大量的数据,揭示了金星炽热的温度、厚厚的云层和恶劣的环境条件。
此后,美国、苏联等国相继发射了一系列的太空探测器,对金星的探测不断深入。
三、火星的探索与发现1. 探测任务背景火星是太阳系中的第四颗行星,与地球最为相似,也是人类最有可能探索和居住的行星之一。
2. 探测器发现1976年,美国的“维京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并传回了第一批火星地表的照片。
随后,美国、苏联、欧洲等国陆续发射了多个探测器,对火星的大气层、地形和水资源进行了详细研究。
其中,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自2012年开始在火星表面进行探测,并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证据,为火星上是否曾存在生命提供了新的线索。
四、木星的探索与发现1. 探测任务背景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由于其复杂的气候和独特的大气构成,很早就成为了人类的关注焦点。
木星合土星
行星相合原理示意图
在1596年出版的著作《宇宙的奥秘》(Mysterium Cosmographicum)中,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就曾 探讨过这两颗巨行星相合对地球的意义,两颗巨行星的光芒非常耀眼,以至于开普勒赋予其“大合”(the Great Conjunction)的专指名称。木星与土星这两颗气态巨行星,以接近正圆的轨道围绕太阳旋转,轨道半长 轴分别为5.2个天文单位和9.6个天文单位,公转周期分别为11.862年和29.457年,计算出木星与土星的相合周 期为19.86年。每经过三次木土相合之后,相合点会在黄道带上前进8.
两颗行星A与B在同一平面上围绕同一中心O匀速旋转,其轨道半长轴分别为r1与r2,绕行一周的时间分别为 t1与t2(单位为地球日),如上图所示。这两颗行星的运动速度(以每日转过的角度来衡量)为v1=360/t1以及 v2=360/t2。如果它们的运动速度不同,那么在某一点处中心O会与两颗行星暂时位于一条直线之上,例如图中所 示的OP这条线。
宇宙行星纪录片感想
宇宙行星纪录片感想一、引言宇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其中包含着许多神秘的行星。
宇宙行星纪录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带领观众一窥宇宙的奥秘。
在观看宇宙行星纪录片后,我深深地被宇宙的壮丽景象所震撼,对宇宙的奇妙之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分享我对宇宙行星纪录片的感想。
二、宇宙行星纪录片的吸引力1.激发人类的好奇心宇宙行星纪录片以其精致的镜头和神秘的宇宙景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无垠的宇宙之中。
当我观看这些纪录片时,我被其中展现的宇宙浩瀚和星系多样性所吸引。
纪录片中丰富的信息和生动的解说,激发了我对宇宙的好奇心,让我想要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2.展示宇宙多样的行星宇宙行星纪录片展示了宇宙中各式各样的行星,从质量小得只有一颗巨星,到质量如地球那样的行星,再到质量巨大的气体巨星。
这些行星各有特点,神秘而奇妙。
纪录片以其独到的视角和全景图像,让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行星的美丽,还能对行星的组成、环境、气候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
3.传递宇宙的无限可能性宇宙行星纪录片不仅让观众了解宇宙行星的现状,还展示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未来的愿景。
对我而言,纪录片中的科学家和探险家们的探索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观看纪录片后,我对人类未来在宇宙中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三、纪录片中的行星之旅1.火星:红色的奇迹纪录片中对火星的介绍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次看到火星表面的画面时,我不禁为之惊叹。
火星上广阔的撞击坑和巨大的山脉,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
纪录片中提到火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的迹象,这让我对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木星:巨大的气体世界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拥有一个巨大的气体外壳。
通过纪录片,我了解到木星的大气层中含有丰富的气体和云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独特的红斑。
纪录片不仅展示了这个宏伟的行星,还对木星卫星的探测和研究进行了介绍,这让我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 星和土星 , 同属于气体行星 , 他们 的主要 成分都是氢 , 还 存有其他物质 。木星在八大行星 中体积质量最 大 , 它 的质量 比 其他行 星的总和还 要大 , 体 积 比地 球大 1 3 1 6倍 , 被 西方人 称
为朱庇特 , 被 中 国 人 称 为 岁 星 。 土 星 有 一 个 较 为 显 著 的 环 系
木卫三 、 木 卫 四。 发现 , 在前面发现的基础 上 , 这是一种对太空资源很好 的探究 。
太 空资源对一个 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 它涉及 到政治 、 经济、 军事等各个领域 , 因此中国也在不断加快对太空探测 的技 术能 力, 从而有 一 天 能 够 实现 真正 的 中 国独 立 自主 的对 太 空 的
对 于 木 星 和 土 星 的探 测 工作 一 直在 持 续 进 行 中 。
1 木 星 和 土 星概 述
点是毋庸置疑的。美 国和欧 洲航天 局 已经 分好了各 自需要
负 责 的 区域 , 美 国负 责 木 卫 二 的 发 射 器 问 题 , 而欧洲 负责木卫
木 星是 太阳系中八 大行 星中的第五颗 , 它是太 阳系 中体积 最大、 自转速度最快的行 星 , 与土 星 、 天 王星 、 海王 星都属 于气 体行星 , 一起被称为类 目行 星。木星 是气体行 星 , 它的 表面气 态物质随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 主要是 由氢气 和氦组成 的, 各 占 8 6 %和 1 4 %, 中心 温 度 有 3 0 5 0 0 ℃ 。 木 星 外 大 气层 各 个 区域 相 连接的地方容易 出现乱流 和风暴 , 比较有名 的就 是大红斑 , 1 7 世纪时被法 国天文学家卡西尼用望远镜发现。2 0 1 2年 2月份 , 科学家发现类木星 2颗新的卫星 , 于是现在木 星的累计卫星就 有6 8颗 了。木星在西方 被称 为朱庇 特 , 在古代 中 国被 称为岁 星 。木星大气层 中的氢气 和氦气 的 比例 与原始 太 阳星云非 常
局组成了木星系探测研究组 , 提出在 2 0 2 0年后实施 “ 木卫二木 星系统任务” 和“ 土卫 六土星 系统任务 ” , 目标 一旦 确立 , 就表 示美国和欧洲将 开始投入精力在土星和木星 的研究探测 上 , 这
一
统, 主要成分是冰的微尘 以及少数的岩石残骸 , 有时 2颗卫 星。
技 术 与 市 场
2 0 1 5 年 第2 2 卷第1 1 期
专 题 研 究
浅 谈 木 星 和 土 星 探 测 的 未 来 发 展 态 势
文琦坤
(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 中学,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0 )
摘 要 : 木 星 和 土 星 是 太 阳 系中 重要 的行 星 , 它 们 都 属 于 气体 行 星 。 木 星是 太 阳 系从 内 向 外 的 第 五 颗 行 星 , 是 太阳 系中 体积 最大、 自转 最 快 的 行 星 。 土 星 是仅 次 于 木 星 的行 星 , 主 要 由氢 组 成 。探 讨 木 星 和 土 星探 测 的 未 来发 展 趋 势 。
是 土 星 系 中最 大 和太 阳 系 中 第 二 大 的 卫 星 。 土 星 的 内 核 岩 石
星 的研究工作 。这 对太 空 资源 的研究 与 掌握 , 有 着很 大促进
作用 。 木星虽然表面上与土星极其 相似 , 但是他们本身也存 在一 定 的差异 , 而作为银 河系主要 的行星 , 他们 被研究 的几率 还是 很 大的 , 即使他 们本 身的研究存 在很 多的 困难 , 但是 也无 法阻
探 测。 3 结 语
从 光 谱 学 的角 度 分 析 来 看 , 土 星被 认 为是 与 木 星 组 成 最 相 似 的行 星 。 土星 是 太 阳 系 中仅 次 于 木 星 的行 星 , 与 木 星 一样 也
是属于气体行星 。土 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 氢 , 也有少部 分的 氦, 外层 大气 层没有太多的活动特征 出现 。土星当 中的土卫 六
挡人类 的脚步 。美 国航空航天局与欧洲航 天局的合作 , 就 开启 了木 星和土星 的探测之旅 , 不 管是 “ 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 还是
“ 土卫六土星系统任务 ” , 都会为探测木星和土星带来一些新 的
星 的最亮 的四颗卫星 , 被命名 位伽里 略卫 星 , 它们处 于离木 星 4 0—1 9 0万 k m的轨道 上 , 它们 分别被命 名 位木卫 一 、 木卫二 、
关键词 : 木星 ; 土 星; 探测; 发 展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8 5 5 4. 2 0 t 5 . 1 1 . 1 7 5
O 引 言
年 美 国航 空航 天局 以及 欧 洲 航 空 局 分 别 表 示 要 开 始 进 行 对 于 木 星 和 土 星 的 探测 计划 。2 0 0 8年 美 国航 空 航 天 局 与 欧 洲 航 空
接 近 。 由于 木 星 较 大 的体 积 与 质 量 , 并 且 是 自转 速 度 最 快 的行 星, 所 以木 星不 是 正球 型 , 而是两极扁的一种形态 。除此之外 , 木 星 是 天 空 中第 四 个 比较 亮 的 星 星 。 1 6 1 0年 , 伽 里 略 发 现 木
三 的发射着陆问题 , 到 时那些探 测器将要 被放 上 1 0个 以上 的 科学仪器 , 用 以检 测行 星的动 力学 现象 。2 0 1 1年 , 美 国用 “ 土 星海” 着落器来 作为未 来 的主要 的一种探测 器具 。“ 土 星海 ” 是一种 小 型湖面 着陆 器 , 美 国计 划在 2 0 1 6年 发射 , 这一 次 的 “ 土星海 ” 是作为发现级任务来进行 的, 而在 2 0 1 2年 , 欧洲航 天 局也表示将要发射“ 木星冰月探测器” 来进行探测。由此可见 , 世界上经济实力较强 的国家 和地 区已经开始 了对 于木星 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