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国民素质培养观念的体系性认识

合集下载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梁启超的教育思想1. 教育救国论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根源在于教育。

他提出“教育救国”的口号,强调教育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2. 德育为先梁启超主张德育为先,强调道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他提倡“以德育人”,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 知识与能力并重梁启超主张知识与能力并重,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他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开放教育梁启超主张开放教育,认为教育要面向世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提倡“中西合璧”,主张借鉴西方教育制度,改革我国教育体制。

5. 个性发展梁启超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潜能。

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教育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

二、梁启超的教育实践1. 创办新式学堂梁启超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创办了多所新式学堂,如清华学堂、南开中学等。

这些学堂以西方教育制度为蓝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

2. 推动教育改革梁启超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主张。

他主张改革科举制度,推行新式教育,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3. 撰写教育著作梁启超撰写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如《中国教育史》、《教育杂论》等,为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培养人才梁启超注重人才培养,他创办的学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梁启超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启示1.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表明,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只有重视教育,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2. 德育为先,全面发展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强调德育为先,全面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发展。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研究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研究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研究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出发,探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评价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并总结对今天教育的启示和建议。

生平事迹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

他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聪明好学,17岁时考中秀才,18岁时进入广州学海堂学习,接触西方文化。

梁启超在读书期间,深受康有为的思想影响,认识到中国需要变革政治、推进现代化。

1895年,他参与了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运动,随后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担任了内阁司法部长等职务,后来又成为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币制改良委员会会长等要职。

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学术和思想的发展。

学术成就梁启超在学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以研究学问和培养人才为己任,提倡“学以致用”的治学态度。

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个领域,且都有独到的见解。

他的著作《饮冰室合集》收录了他的重要文章和演讲稿,其中包括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刻思考。

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既受到当时社会变革的影响,也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民族危机深重,社会矛盾尖锐。

面对国家的危局,梁启超认为,教育是拯救国家、培养人才的关键。

他提出,“教育者,万事之本源也”,认为教育应该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

同时,梁启超也受到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他推崇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发挥自己的天赋和兴趣。

教育思想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的梁启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的德行,使人具备爱国、进步、实干的精神。

论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学意涵

论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学意涵

论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学意涵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首倡者,他提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值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学意涵,无疑意义非凡。

从培养新民、重视公德、养成尚武精神三个方面分析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具有的教育意涵。

标签: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教育学意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正值中国向近代化转向的重要时期,也是近代启蒙思潮蓬勃发展的时期。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国民性的问题,致力于国民性改造和国民理想塑造的人”[1],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下,正值倡导素质教育时期,探讨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具有的教育学意涵,无疑意义非凡。

一、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背景清末民初,政治剧变、思想澎湃,形成了国民性改造思潮,解决当时中国最根本的问题——人的近代化、现代化。

梁启超提出系统、全面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认为中国人民长期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奴化,养成了国民性格中的很多缺陷,应当改造国民性,即提高国民的素质,造就新国民。

基于新民之义,他在分析和反思以往知识分子改造中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改造中国国民性的新民方案。

尽管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格弱点的分析不尽准确,但他毕竟深刻揭示了深藏在民族文化心理和品格中的某些惰性因素,找到了国民性改造的重点所在。

而且他思想中含有的西方文化元素给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民以启蒙,“一切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都在这种知识和观念的宣传介绍中不攻自破,褪去神圣的颜色,失去其不可侵犯的尊严,而受到理性的怀疑和检验”[2]。

二、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内容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内容丰富,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一)培养“新民”的教育目标梁启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新民”,“新民”具有国家思想、权利思想、义务思想,自由、进取冒险、自尊、合群、毅力的品性。

梁启超国民素质培养观念的体系性认识

梁启超国民素质培养观念的体系性认识
一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等是近代史中各种变革创新的代表性事件" 所有的 这些事件都是以实现国家富强为目的的# 但这些事 件都不能算作成功" 因为不管是器物的模仿! 技术 的革新" 还是制度的学习" 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 国的现状# 说到底" 如果中国的$国民性% 得不到改 善" 外在的改变只是皮相" 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善" 这大概是当时仁人志士在经过一系列思考和实践后 得出的结论# 梁启超对于这一点的论述最为集中# 他在经过系列挫折" 在国外的实地考察过程中" 提
二 近代化背景下的中国国民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 素质) 这是近代国民素质优先论确立之后应该为先 知领路人所深切关注的领域# 总体上来看" $ 全面% 素质培养是中国近代先知对其时国民的总的要求与 期望" 梁启超认为这个$ 全面%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即$ 公德% 与$ 私德% # 梁启超新民思想是在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过程 中形成的思想成果" 核心是爱国主义# 1新民说2 及 1德育鉴2的内容安排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 新 民说2 共二十节" 绝大多数都是论述 $ 公德% 的内
关键词 梁启超& 国民素养& .新民/& .私德/& .公德/ 中图分类号 N#(*'%""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 .$$
""近代以来" 为了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许多学 者在物质技术创新! 制度模仿求新" 以及精神文化 砥砺等领域做了大量尝试与努力# 国家强盛和民族 复兴的基础是国民素质的美备# 促进国民素质的提 升" 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与行动# 梁启超以$ 新 民说% 为标志" 较早提出了国民素质培养的想法" 1 新民说2 *%*$# .%*$0+ 和1 德育鉴2 *%*$(+ 中集中 展现了他有关建构国民素质培养的思想# 现代学者 对于梁启超$新民说%的研究比较多" 本研究主要对 梁所提出的近代化国民素质培养体系进行系统化整 理" 以达到对梁$新民说%思想的整体性理解#

梁启超公民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梁启超公民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方近代公 民文化 和中国传统文化 的根 民之 自视亦如奴隶焉” 在 19 。 89年的 国之有 民,犹 身之有 四肢、五脏、筋 本对立 , 意 识到 中国国 民的心理状 独立 论 中 ,梁 氏声 言 :“ 禁太 息痛 脉、 不 血轮也。未有 四肢 已断, 筋脉 已伤, 态是建立民族国家的 巨大障碍。因此 , 恨 我 中国奴 隶根性之 人何其多 也。 血 轮 已涸 ,而 身能犹存者 ;则亦 未有
能 比, 特别是他关于 ‘ “ 公德 ’ ‘ 、 合群 ’ 馆救 中国之弊。他强调 ,“ 、 中国人之聪 险精神,以及公德、私德 、自由、自治 、
‘ 家 思 想 ’ 的 论 述 ,几 乎 成 了 2 国 0世 明本不让 欧西 ” ,只可惜被数千年来的 自尊 、尚武、合群 、生 利、 民气 、毅 纪 国 民 教育 的指 导 思 想 梁 启 超 作 愚民政策所抑遏。 。 力等。 梁启超 笔下的 “ 国民”或 “ 新
梁 启 超 的 公 民理 论 ,对 于 当 下 中 国 方
制比自然环境更有助于美国维护 民主共 这里所说 的 民情 ,指的是人 在一定 的
2 .国 民 性 孱 弱 的 根 除 在 于 培 养 和 制度 ,而 民情 比法 制 的贡献 更大 。 “ l
他将 公民意识的培养 看作是近代 民族 10 年 , 9 1 梁启超在 清议报 发表 Ⅸ 中 其 民愚陋怯 弱,涣 散混沌 ,而国犹能 国家构建的基础性工程 , 他提 出了 “ 新 国积弱溯源论 ,提出 中国积弱 的根源 立者 。 “ 然则苟有新民 ,何患无新
民 概 念,呼吁培育适合 现代宪政制 在于全体国民的内在根性 ,他把 中国人 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 国家? 政 治 度 的 公 民 文 化 。 1o多 年 来 , 中 国 人 的缺点如愚昧、为我、好伪、怯懦、无 与 民众 犹 如 草 木 与 土 壤 的 关 系 ,这 一 0 试 图进行 国民性 改造 以适 应现代文明 动等归因于数千年的 “ 政术” 纵成今 点梁启超 与托克维 尔遥相呼应 。托 克 。“ 的努力从来 没有停止 ,但 没有 取得令 日 官 吏者 ,则 今 E之 国 民是 也 ;造 成 维尔在 《 之 t 论美 国的民主》 中写到:“ 法 人满意 的成功。现在 ,我们重 新检视 今 E之国民者 ,则昔 E之政术是也 t l 。l

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土 的人 民 , 自建政 府 , 有 与在 本 国时所享 受 的相等 的 自治权 利 , 是殖 民地对 于母 国所争 得 的 自由: 四, 民信 教 自 这 第 人 由, 政府不能用 国教束 缚 于涉 之 , 是教 徒对 于教会所 争 得 这 的 自由 ; 五 , 国之 人聚族 而居 , 第 一 自立 自治 , 不许他 国他族 握其 主权 , 侵夺其土地 , 这是国人对于外 国所争得 的 自由; 第 六, 劳力者 自食其力 , 地主资本家不能 以奴 隶畜之 , 这是贫 民 对 于素封者所争 得 的 自由。这些都 是在追 求 自由的精神 生
中图分类号 :2 7 1 K 5 .
文献标识码 : Βιβλιοθήκη A文章编号 :6 2— 6 0 2 1 ) 1 0 8 0 17 3 0 ( 0 0 1 — 0 3— 4
由 是个 人摆 脱 奴 隶 的 个 体 精 神 生 命 。“ 人 所 以 为 人 者 有 二 凡
梁启 超认 为 , 中国贫穷 落后 的根本原 因是 国民素质普遍 太低。因此 , 欲其 国之 安 富尊 荣 , 新 民之道 不 可不 讲 ” “ 则 。 “ 新民” 要从 内在 的道德 品性 方面改造国民 , 中国人 从习惯 使
命 。其 二 , 由是 相 对 的 , 与 制 裁 和 服 从 相 统 一 。 自 由 分 自 它
梁 启 超 认 为 , 乱 世 以 力 胜 , 平 世 智 、 互 相 胜 , 平 据 升 力 太 世 以智 胜 。正 因 为 如此 , 方 国家 都 把 发 展 教 育 作 为 立 国 之 西 本。面对 中西 互通 , 竞争 日益激 烈 的局面 , 他认 为惟 一 的办
粱 启 超 国 民 性 改 造 思 想 的 内容 及 意 义

浅析梁启超教育改革主张

浅析梁启超教育改革主张
三、 教 学应 当遵循 一 定的原 则
养灵活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 注意教学趣味性 。梁启超为使善学好
梁启超痛陈含混 、 灌输式教授的积弊 , 提 思 内化 为 习惯 , 使得学习、 学问、 文化 为 之 一
目的。 梁启超深谙制度建设 的重要 , 对近代 中 出教育应实现 “ 教人学做人 、 学做现代人 ” 的 新 , 提 出启发式 、 兴趣教育原则 。1 9 2 2年 4 国各级各类学校. 胜质 、 任务 等要素及其相互 目的 。 他 提倡 遵循 教育 规律 、 尊重 人 的发展 需 月 1 0日,梁启超演讲 《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 关系进行 了系统论证。他于 1 9 0 2年撰文拟 要 、 教育层次分明 、 理论实践并举 、 教育方式 味》 的中心论点就是 : “ 对 于教育来说 , 趣味
人 档 案
口 勾正刚
张冬梅 葛明
人专管 、 推广普及 , 地方筹措资金 、 按人 口规 也。识 字之始 , 必从眼前名物指点 , 不好 难 模开办一定数量的学校 , 重视官私 编订教材 也。 ” L 1 他认为在通识教育积淀下 , ] 开展专门 的管理等。 诚然, 梁启超对学生身心发展阶段 教育 , 反对传统灌输 、 跳跃的教育。 他在《 学校 的划分还 比较粗糙 , 然而在对人客观尊重的 读经问题》中指出, “ 学童幼时,当利用其记 肇始 于鸦 片战争 的近代 中国社会一直 前提下制定较为完备 、 合理 的教育制度及管 性 , 稍长及利用其悟性 , 盖悟性与年俱进 , 不 在新旧交替中反思、 前进 , 无数志士仁人积极 理模式 , 已是一大创举。 这体现了梁启超个人 患不浚发 ; 若记性则一过其时 , 虽勤劳十倍 ,
二、 教 育必 须制 定 明确的 目标
及 时利 用 各年 龄 阶段 优 势 , 以达 到 良好 的教

梁启超近代国民政治素质思想研究

梁启超近代国民政治素质思想研究

梁启超近代国民政治素质思想研究在近代中国,梁启超作为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国民政治素质的思想。

特别是在其反对康有为提出的“君主立宪”观念和亲身参与推进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梁启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国民政治素质的理解和思考。

本文将结合梁启超的思想和历史事实,探讨他对国民政治素质的认识和贡献。

一、梁启超的政治观念与国民政治素质在梁启超看来,国民政治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关键,而高度的国民政治素质能够支撑起真正的民主体制。

梁启超认为,国民政治素质并不仅仅只是学识和政治意识的问题,更是全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曾经发表过论文《中国人的性格》,其中他提出了“尚道敬德、宽厚仁爱”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这些传统文化都是支撑中国国民政治素质的基石。

梁启超也反对把“练功夫”看成是提高国民政治素质的主要手段,他认为只有立足于自身的精神文化建设,坚持“以德为本、以德为先”的原则,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

二、梁启超与国民教育梁启超一直非常关注国民教育事业,他认为只有通过坚定的国民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国民政治素质。

因此,在康有为并举重典学的时代,梁启超不断主张发展普及教育,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制家”。

他认为“学以致用”,强调学以致用的实践性与科学性,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知识、能力、责任、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素养。

三、梁启超与国民素质的建设梁启超在其大量的著述、演讲以及国家事务处理过程中,不断强调国民素质的建设。

他曾倡导新文化运动,希望能够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传统,提高国民素质。

同时,他也非常关注国民的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识,认为道德和法律是国家制度的双翼。

他重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性,主张民主意识和觉悟,反对绝对权力和贫富差距,建设一个健康的政治生态。

四、梁启超与政治改革梁启超提出的国民政治素质思想,不仅仅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现代民主政治的追求。

他参与推进辛亥革命,在建立中华民国的同时,也为中国的政治改革继续付出努力。

教育家梁启超的治学之道

教育家梁启超的治学之道

教育家梁启超的治学之道梁启超(1873-1929),号种庵,字士贞,号大龙山人,晚号又如,浙江奉化人。

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庸之道在中正”“守之以静,动之以敬”等著名口号,对于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治学以心志为本。

“卓然独立,性格刚直不阿”,这是梁启超治学的首要名言。

梁启超认为,治学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精神。

他主张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力求独立自主。

梁启超曾说:“立身以独立,立志以独立,治家以独立,为学以独立,立国以独立,立国际以独立。

”他的治学之道,就是坚持自立自强的精神,不受外界影响,勇于创新,敢于独立思考。

梁启超以求真为宗旨。

他极力主张尊重事实,追求真理。

他认为,治学首先要“致诚求真,以正心重俗事,实地从容”。

梁启超主张以求真为宗旨,以真理为标准,不断追求事实真相,善于分析、概括,不断开拓求真的道路,为真理而努力奋斗。

他认为,只有真实的事实和真理才能指引人们走向光明、发展和进步。

梁启超治学之道,还主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他认为,治学需要向实际这个最后的终极证据进行求证,实事求是,有真正地把实验、观察、思考、判断、实践、检验作为学问的途径,不断地开展独创的实践,不断地开拓新领域,推动学问的进步。

在学问的推广方面,梁启超以立身的正直、清新、具有独立性、勇气、牺牲精神而闻名。

他主张“直言而不谄,忠旨而无佞”的治学品格,其学问积极探求、还原,如《新青年》、《民主的胜利》、《演义的中国历史及其文学》等都成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代表。

他凭着执着不懈的学习精神和周密的思考,把自己理想中的社会现实和未精确实的目标更清晰地表现出来。

梁启超还主张开展学术研究要集思广益。

他认为,围绕一个主题,从多个角度、层面进行分析、探讨。

通过图书、资料、专业学者进行系统的了解,扩大知识面。

他提倡学者之间的交流,要围绕学术问题进行研讨、争鸣,以求真知,不断地推进学问的深入发展,推进学问的国际化。

梁启超的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

梁启超的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

梁启超的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很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他的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

本文将从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两个方面,分析梁启超的思想贡献。

一、梁启超的历史观梁启超认为,“国家之力,人民之民智,历史之发展,一切皆不可违抗”。

他的历史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发展和历史的教训。

首先,梁启超认为历史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不可抹煞和篡改。

历史真相是人类认识和评价历史的必要条件。

他认为历史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历史的真相应该被坦诚面对,否则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梁启超关注历史的发展过程。

他认为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而这些规律性和必然性,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中找到合适的方法,以便为现代社会的建设提供指导。

最后,梁启超认为历史的发展有着宝贵的教训,在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历史,吸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二、梁启超的国家发展理念梁启超提出了“新学”的观点,主张“西学为用,中学为体”。

他认为,“学习外国优秀的东西,可以弥补自身不足。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

”首先,梁启超主张要加强国民素质的提升。

他认为,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只有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国家进步。

其次,梁启超强调要注重民生改善。

他认为,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是人民的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最后,梁启超提出“和平发展”的理念。

他认为,实现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应该通过和平而非侵略战争来实现。

因此,国家之间应该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以和平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共同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梁启超的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他认为,“没有规律的历史,就像没有水的河道,没有方向的迷路,没有人的灵魂”。

解读梁启超的新民思想

解读梁启超的新民思想

解读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作者:崔婉莹来源:《卷宗》2018年第12期摘要:近代中国深受西方列强侵略,为改变国家命运,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提出了新民的观点。

梁启超新民思想的产生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新民的必要性体现在三方面:新民与新国,新民是阻挡列强实施民族帝国主义、寻求民族独立的手段,新民能够保有国家独特的精神品质。

新民有四个途径:自新、培养公德、权利与义务以及自由与服从。

通过立足于思想本身对其进行解读,以期丰富大众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认识。

关键词:解读;梁启超;新民思想自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无数的仁人志士在社会动荡中探索着救国道路。

作为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积极寻求民族振兴、国家自强的方法,为改变国家的命运,他提出了新民的观点。

学界已有不少关于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意义考察、当代价值分析方面,笔者认为应该立足于思想本身,结合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解读,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丰富大众对其认识。

一、梁启超新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1.梁启超新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开始对华进行侵略扩张,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国人的民族情绪不断高涨,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反抗侵略的战争以及洋务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充分暴露出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促使梁启超意识到提升国民品格、提高国民素质来促进民族振兴的必要性。

除了内忧外患,国民品格存在不足是促使梁启超提出新民观点的另一客观现状。

闭关锁国时期以来的国民思想保守落后,国民素质品格亟待提高。

我国国民品格缺点众多,使得国家由受人尊敬之国和受人畏慑之国沦落为受人轻侮之国。

本国国民品格不高的现状使得新民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2.梁启超新民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梁启超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接受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

浅谈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浅谈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浅谈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闻名的政治活动家,学术文化史专家,同时又是一位思想家。

尤其是其教育思想,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对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其著作《变法通议》和《梁启超家书》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对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进行阐释。

一、教育救国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梁启超渐渐熟悉到教育在国家生存和进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变法通议》的《学校总论》、《论科举》、《论师范》、《论女学》、《论幼学》等篇章中,教育救国思想凸显。

(一)否定旧的教育制度,提倡变革科举制度《学校总论》中,他指出政府将诗赋等作为学堂教授的内容,压抑了人民的思想,学校无法培育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

同时分析了兴办学校的重要性:“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1](P40)中国必需进展自己的教育,要开民智。

对士、农、工、商、兵各阶层广设学校,进行职业教育。

同时谈到了教育经费的问题,要在教育上投入资金。

《论科举》中,他认为变科举是兴学校的前提:“故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

”[1](P60)(二)提出设立师范教育他这样论述老师的重要性:“故夫师也者,学子之根核也。

师道不立,而欲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获者也。

”[1](P81-P82)那么师范学校怎样进展呢?他认为可以让师范学堂同学担当学校堂老师,用学校堂教学的效果检验师范学堂教学效果。

他的这种提倡不仅有利于提高师范学堂同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阅历,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较早关注妇女权利他认为外国强大的缘由之一就是重视女子教育,《论女学》中他谈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

然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

”[1](P87)他关注妇女的受教育权利,是时代的先声。

梁启超的教育见解

梁启超的教育见解

梁启超的教育见解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对教育有着深刻的见解。

梁启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梁启超主张注重人的素质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智慧和能力。

梁启超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其次,梁启超提倡教育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他认为,教育应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梁启超主张教育要与实际生产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再次,梁启超强调教育要关注个体的发展和全面发展。

他反对片面追求分数和功利化的教育方式,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梁启超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特点和潜能,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综上所述,梁启超的教育见解强调教育的综合性和服务性。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注重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关注个体的发展和全面发展。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总结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总结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对于教育的思考和贡献,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现代教育改革。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以“民主、科学、实用、国际化”的原则为核心,主张教育应培养民主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注重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首先,梁启超主张“民主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全民公平接受的,不分贵贱贫富,不论性别种族,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他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个人能力,通过合作、讨论和民主决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感。

他主张建立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自己组织、管理和负责学校的事务,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梁启超提倡“科学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他主张学校要加强科学实验室和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他也主张教育要与科技发展相结合,将科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再次,梁启超强调“实用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实际能力。

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就业的竞争。

他也主张学校的教育内容要贴近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梁启超倡导“国际化教育”。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世界。

他主张学校要开设外语课程和国际交流项目,让学生早期接触外国语言和文化,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技巧。

他也主张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升中国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总的来说,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强调了民主、科学、实用和国际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改革措施。

论梁启超教育思想的价值与现代意义

论梁启超教育思想的价值与现代意义

论梁启超教育思想的价值与现代意义一、培养新民的教育宗旨梁启超认为一个国家政治的好坏关键在国民。

国民素质有了提高,一代新的国民造就出来了,则新制度、新政府、新国家都不难产生。

梁启超重视教育的思想和他要求变法维新的思想是一致的。

他将学校教育看成是救亡图存的根本所在:“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但是实力的竞争。

更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他认为“今国家而不欲自强则已。

荀欲自强,则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虽百举未遑,犹先图之。

”这种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不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深刻的,而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只有高素质的国民,才能建设强大的国家。

只是由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中国在政治上尚不能独立自主。

仅仅靠发展教育并不能挽救社会危机、民族危亡。

他的教育思想并不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梁启超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宗旨:“然则他事无宗旨犹且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

则寸毫不能有成。

”那么,梁启超心目中的教育宗旨到底是什么?他的《新民说》充分描绘了他的教育蓝图:开启民智。

培养新民。

梁启超认为他的新民必须具有的优秀品质是:新的道德、新的思想、新的精神。

他认为“中国人概无高尚目标。

流于琐碎自私。

缺乏自治力。

因此在许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海外华人公共社团规章制度的外观背后经常发现对公共事业的冷漠。

”而事实上。

对公共事业的冷漠并非是海外华人的专利。

而是中国人的普遍行为,这种状况的出现由来已久。

但是这种状况的继续存在对国家的治理、民族的复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因此,针对这些不足,他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使民众具有公德思想,国家思想和进取精神。

他认为民众不但应该具备公德心,还应该具有这些特点:思想自由。

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懂得自我管理,具有自治能力;知道与他人合作的必要,能合群,具有团队精神,另外。

还应该有坚强的毅志等等。

只有这样,民众才能担当国家兴盛的重任。

梁启超私德观的内涵及其进步性-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梁启超私德观的内涵及其进步性-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梁启超私德观的内涵及其进步性-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近代史上,当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候,第一个站起来论著德性建立的人就是著名的家与思想家梁启超。

德之分公德与私德,梁启超把德放到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来论述就别开生面,不拘一格。

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远见卓识的中国人,他在民族危难时期,深深地感叹国家的不幸,深深地担忧民族危亡,也深深感受到了要对国民性中劣根性改造的必要性,认为一个国家,只有人民的素质提高,培养出有自主的人格的新民出来,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

也正是如此,他才写出《新民说》,来论述国民性中种种的劣性,以期让人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种种劣根性,并加以改造,拼弃私德,树立公德,才能提升人民素质,才能使国家走上中国梦富强的道路。

[1]一、梁启超私德观的内涵梁启超在《新民论》中谈私德时说所谓私德就是指一个人独善其身,是一私人与他私人交涉的道义,私德的内涵是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这就从一个的人自身的修为角度来论述了私德的内涵。

每个人都离不开私德,没有私德,也就没有个性,没有个体,正所谓无私德则不能立。

同时他指出私德的内容还要遵从家族伦理,家庭伦理,私德者,人人之粮,而不可须臾离者也。

这里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用人离不开粮食来说明私德与人一个个体人的关系。

这也说明了私德的功能就是加强自身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符合家族、家庭道德修养,能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中规中矩,能遵循传统礼俗的规范人。

同时,在论述私德时,他对私德于人的作用与地位加以充分肯定,他说养成私德,而德育之事思过半下焉。

这也就说明了私德之于人成长与成材,作用之大可以想而知。

[2]在论述私德时,梁启超是把私德与公德结合起来论述的。

他指出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只重视私德而忽视公德的现象。

如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谈到过德行,可是这些书中十有八九都是只谈私德,而没有谈公德,他说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

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

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

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民主主义在政治方面是个永恒的话题,那写好一篇民主主义的论文必然显得个人出色的能力,那么如何写好呢?下面请看下小编为您准备的一些优秀的民主主义论文范文。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

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

”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摘要: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其民族主义思想极其丰富、深邃,主要来源是中国的传统民族平等观念、西方的天赋人权学说、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以及日本民族运动的启迪等。

其学术价值在于,立足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国民认同特质的民族国家。

关键词: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渊源;学术评价一、梁启超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的认识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民族、国家观念的认识与理解有着明显不同。

据史料记载,古时“民”一般指“百姓”、“平民”和被统治者,“族”指某个群体,表达家族、种族、宗族等多种意思,而“民族”旧时主要指宗教范围内的人,与近代以来人们对民族含义的理解截然不同。

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古时民族观念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民族观念相通于种族观念;第二,民族观念疏离于国家观念。

”①鸦片战争爆发后,受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民族观念悄然生变。

受此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梁启超在1899年的《东籍月旦》一文中,首次并高频率使用“民族”一词,随后发表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又对西方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状况做了阐述。

随后梁启超在借用瑞士政治家伯伦知理所著《国家学》中的民族定义时,对伯伦知理所理解的民族做了具体阐释,而且对民族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此外还对伯伦知理的“民族”定义进行了初略评析。

1902年梁启超著述的《新民说》,首次对民族主义做出了概念诠释:“民族主义者何?各地同种族、同言语、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国民素质培养观念的体系性认识作者:赵万峰来源:《理论导刊》2018年第05期摘要:近代以来,将提升国民素养作为解决国危时困的基础与前提已经成为共识,梁启超先生的“新民”论则是最具体系性的国民素养提升方案。

他认为强国要从“新民”开始;“新民”,即国民素质的培育要重视“内”部素养(“私德”),更要重视“外”部素养(公德);公民素质培养应以“内”部素养(“私德”)为基础;“私德”“公德”的内涵很清楚,“私德”的培养是我民族传统所长,方式方法无需外求,“公德”的培养是我民族传统所欠缺,应多学习西学所长。

整体上看,梁启超的国民素质培养体系(“新民”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这是当时国家强盛目标对国民素质体系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梁启超;国民素养;“新民”;“私德”;“公德”中图分类号:B25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5-0000-00近代以来,为了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许多学者在物质技术创新、制度模仿求新,以及精神文化砥砺等领域做了大量尝试与努力。

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是国民素质的美备。

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与行动。

梁启超以“新民说”为标志,较早提出了国民素质培养的想法,《新民说》(1902-1906)和《德育鉴》(1905)中集中展现了他有关建构国民素质培养的思想。

现代学者对于梁启超“新民说”的研究比较多,本研究主要对梁所提出的近代化国民素质培养体系进行系统化整理,以达到对梁“新民说”思想的整体性理解。

(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是近代史中各种变革创新的代表性事件,所有的这些事件都是以实现国家富强为目的的。

但这些事件都不能算作成功,因为不管是器物的模仿、技术的革新,还是制度的学习,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

说到底,如果中国的“国民性”得不到改善,外在的改变只是皮相,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善,这大概是当时仁人志士在经过一系列思考和实践后得出的结论。

梁启超对于这一点的论述最为集中。

他在经过系列挫折,在国外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提出了“新民”的概念。

他认为必须“改造国民的劣根性、造就一代新民”,这才能谈得上强国的实践。

国民素质的改善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这个思想直接源于他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反思。

“在梁啟超看来,戊戌变法之所以没有成功,从上面来说,固然是顽固派从中作梗;而从下面来看,亦同国民素质不佳有直接关系……人人但求自保,缺乏团体观念,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四万万之众犹如一盘散沙!这样的国民同如狼似虎的列强相遇,焉有不败的道理?”[1]9“它(《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1]12因此,在《新民说》首篇《叙论》中,梁启超就开宗明义说:“故欲其身之长生久视,则摄生之术不可不明,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

”[2]2在第二节中,紧接着又论述:“故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而欲实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舍新民末由。

”[2]6这种认识,是其时进步学者的公论。

统览《新民说》,我们发现,梁启超要求的“新民”还是很有个性的。

按照章节分布可以看出,他要求“新民”具有“独立自主、进取冒险、利国爱群”的精神;还应具有“私德公德、独立合群、权利义务、自由服从、利己利群、进取冒险、尚武、毅力”等道德品质,这都是文明的一面。

但从具体篇章中,我们也看到了梁启超所要求的“新民”应该具有野蛮或者霸道的一面,他在《论毅力》一节中,就极其羡慕俄国打遍西欧东亚无敌手的表现,认为其国民具有“朝气”,认为国家的强大“未有不自彼国民之有毅力来者也”[2]139。

分明的侵占、无理,梁启超将它解释为“毅力”!而在《论进取冒险》一节中,他举了哥伦布士(哥伦布)、马丁路得(马丁路德)等十二人为例,说明冒险进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但是,他又将进取冒险类比为孟子的“浩然之气”,确乎不大通顺[2]35。

梁启超欲以新式思维教我国民,想塑造一个既文明又野蛮,既知礼又霸道的国民习性,梁先生急切的强国强民的心情,对国民“哀其不幸恨其不争”之心跃然纸上。

但其中对于侵略、凌弱等行为的歌颂与呼唤,纵有矫枉过正的初心,这样的认识与价值判断还是值得商榷的。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应申报馆之约,对二次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发展做过一个小结,他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救国与复兴民族必得从道德素养与精神文化层面做起,看来这个思想是从梁启超有了革命改良思想之初就已经存在了的,并不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

(二)近代化背景下的中国国民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这是近代国民素质优先论确立之后应该为先知领路人所深切关注的领域。

总体上来看,“全面”素质培养是中国近代先知对其时国民的总的要求与期望,梁启超认为这个“全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公德”与“私德”。

梁启超新民思想是在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成果,核心是爱国主义。

《新民说》及《德育鉴》的内容安排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新民说》共二十节,绝大多数都是论述“公德”的内容,而“公德”的要求直接就是对爱国精神的细化,这是由梁启超在发表“新民”系列观点时的认识所决定的。

中国遭受西人欺侮,因戊戌变法失败而逃亡西国,这些事实迫使梁启超一直思考中国与西国差距之所在,他的认识是国弱的根本在民弱,“民弱者国弱,民强者国强,殆如影之随行,响之应者,有丝毫不容假借者。

”[2]10顺着这个思路,他继续追寻国民与西人的差距,认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

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2]16。

即我国民跟西人比起来,差距最大的是处理国民个体与民族群体、国家整体之间关系的良好素质。

因此,在梁启超最初的“新民”系列议论中,所涉及的是“公德”总论、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合群、毅力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素质的来源和标准大多源于西人,尤其是他一直推崇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条顿人等,这些就是他认为我国民应该学习的榜样。

抱着学习的态度,梁启超在建构“新民”体系前期,一直将重点放在了“公德”方面,培养公德的核心是爱国。

“公德”“私德”都很重要,但梁启超首提“公德”,因为在他看来,我国传统人格养成体系中,对于私德的教育是完备的,不存在问题。

他说:“论德而别举其公焉者,非谓私德之可以已。

”“谓夫私德者,当久已为尽人所能解悟能践履,抑且先圣昔贤言之既已圆满纤悉,而无待末学小子之哓哓词费也。

”[2]162经过一段时间的议论说教之后,梁启超大概也感到只讲“公德”对于建构其“新民”体系来说不完整,在讲论了很大篇幅的“公德”,快要结束这个专题之前,加上了《论私德》一节,这一节的篇幅明显比其他节要大一些。

在集结所有“新民”学说议论于一册之后,议论“私德”的篇幅还是无法与议论“公德”的篇幅相匹配。

为弥补平衡,1905年专门议论“私德”的著作《德育鉴》问世。

《新民说》与《德育鉴》合起来,比较完整的呈现出梁启超所要建构的“新民”体系的基本框架,那就是“公德”“私德”具备,才是完善的近代化中国国民新标准。

从“1902 年初开始写作《新民说》,到1905年底《德育鉴》完成,这一时期梁启超关于‘民德’思想的提出、发展、转变、完成,显示了他对‘公德—私德互补论’认识的深刻性。

”[4]同时代知识分子对于通过“公德”“私德”两个方面全面提升国民素养的认识基本一致,只是基本概念不太一样而已。

蔡元培则将近代化国民的素养内容分为“内”“外”两个部分,他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说:“吾侪之意见,当以内外两方面别类之。

自其作用之本于内者而言,则孔子所举智、仁、勇三德,即智、情、意三作用之成绩,其说最为圆融。

自其行为之形于外者而言,则当为自修之德。

对于家族之德,对于社会之德,对于国家之德,对于人类之德。

”[5]蔡元培的这个用“内”“外”对修养进行分层的观点,与他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健全的人格”教育理念息息相关。

蔡元培的“健全的人格”初始为“五育并重”,还来逐渐发展固定为包含“德智体美”“四育和谐”四个方面,即“(1)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2)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3)强健活泼之体格。

(4)优美和乐之情感”[6]。

在这个体系里面,“私德”“公德”也被明确提了出来,“内”“外”其实就是等同于“私德”“公德”概念的。

孙中山先生的认识颇具时代代表性,他说:“我们现在要能够齐家、治国,不受外国的压迫,根本上便要从修身起,把中国固有知识一贯的道理先恢复起来,然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复。

”[7]孙中山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内”“外”的概念,但是前后逻辑很清楚——修身与个人精神修养是“齐家、治国”的基础与前提——实质上也是分出了内外先后的。

这样的认识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认识与观点。

(三)国民的素质修养包含“内”“外”或叫“私德”“公德”,两个方面的修养同等重要。

梁启超不仅仅认为国民修养分为“公德”“私德”两个层次,而且认为“公德”“私德”都应该存在,同样重要。

他是这样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私德、公德,本并行不悖者也。

”[2]18“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无私德则不能立。

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

”[2]16他还进一步就“私德”“公德”相互支撑、不可偏废、在共同构建国民完全人格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于私德者,发挥几无余蕴,于养成私人之资格,庶几备矣。

虽然,仅有私人之资格,遂足为完全人格乎?是固不能。

”[2]17“是故公德者,诸国之源也。

有益于群者为善,无益于群者为恶,(无益而有害者为大恶,无害亦无益者为小恶。

)此理放诸四海而准,侯诸百世而不惑者也。

”[2]21“从《新民说》最后完成的总体来看,梁启超对公德和私德同样重视和肯定,《新民说》中的‘私德说’,与‘公德说’共同体现了他的道德思想,而且补充了‘公德说’的基础。

”[4]公德不能代替整个德育,智育更不能代替德育或者整个国民修养。

他认为在现实中,往往出现以公德代替德育、以智育代替德育的现象,这是很不好的现象。

他这样说:“而名德育而实智育者,益且为德育之障也。

以智育蠹德育,而天下将病智育,以‘智育的德育’障德育,而天下将并病德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