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三教案学案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溶解度及有关计算高中化学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溶解度与溶解平衡的实验验证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溶解度与溶解平衡的实验验证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溶解度与溶解平衡的实验验证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溶解度与溶解平衡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深入了解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实验器材:- 试剂: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镁,硫酸钙等- 烧杯、容量瓶、磁力搅拌器、橡胶塞、移液管等常见实验器材- 温度计实验原理: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与溶质的种类、温度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解度的测定可以通过观察溶解度的变化与溶解平衡之间的关系来探究。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 准备所需试剂和实验器材。

- 清洗烧杯、容量瓶等实验器材,保证无杂质。

- 检查温度计是否准确。

2. 实验一:测定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a.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解于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

b. 使用磁力搅拌器将溶液搅拌均匀,使硫酸铜充分溶解。

c. 用移液管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加热溶液至设定温度(如30℃),等待溶解平衡达到。

d. 在达到平衡后,使用移液管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放置冷却并过滤出析出的晶体。

e. 把始末体积记录下来,计算溶解度。

3. 实验二:测定不同离子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a. 准备含有不同离子浓度的溶液,如硫酸锌、硫酸镁等。

b. 将不同离子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烧杯中。

c.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使溶液中的离子充分溶解。

d. 使用过滤器过滤出溶液中的晶体。

e. 记录离子浓度和晶体的溶解度,并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结果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硫酸铜的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溶液中的颗粒运动加快,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从而有利于晶体的分解。

2. 实验二结果分析:不同离子浓度对溶解度有明显的影响。

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加时,由于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溶解度也相应增加。

结果验证与讨论: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溶解度与溶解平衡之间的关系以及离子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这些结果与化学基础知识相符合,从而证明了实验的准确性。

高中化学的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的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的溶解度教案主题:溶解度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 掌握如何根据溶解度数据进行相关计算3. 能够应用溶解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一、溶解度的概念1. 什么是溶解度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3. 溶解度的单位及表示法二、溶解度的计算与应用1. 饱和溶液的概念2.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与分析3. 溶解度计算公式及实例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平时在生活中能看到哪些物质溶解在水中?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溶解而有些物质不行呢?”引出溶解度的概念。

2. 探究通过实验或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讨论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 讲解讲解溶解度的单位、表示法,介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和分析方法。

4. 实践让学生进行溶解度计算的练习,例如根据已知溶解度数据计算饱和溶液的浓度等。

5.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应用溶解度原理,探讨如何解决涉及溶解度的问题。

6. 总结总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强化学生对溶解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 小结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扩展:学生可以进行实验研究,进一步探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或者了解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溶解度规律。

教学反思:1. 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逻辑?3.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溶解度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对溶解度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溶液教案 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溶液教案 新人教版

(2)胶粒带电规律:一般来讲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及水化物、金属硫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3)胶体的聚沉方法及应用①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

②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

④应用: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三角洲。

小试牛刀:例1、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B.20℃,100 g 水中可溶解34.2 g KCl ,此时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 g 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

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室温下CO 2的饱和水溶液在降温到0℃时不会放出气体;20℃时34.2 g KCl 溶于100 g H 2O 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5%;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必然联系,如CaCO 3等难溶性盐虽为强电解质,但其溶解度不大,而CH 3COOH 等弱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却较大。

水面上的O 2与水面下的溶入氧存在溶解平衡,水面O 2浓度增大,平衡向水面下溶入氧的方向移动,故100 g 水中溶入O 2的质量增加。

答案:D 反思:变式、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 在水中溶解度为23 g ,向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 g 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 的结晶水合物W g ,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 的质量为A.(W -B )12323 gB.(W -B )7723 gC.(W -B )10023g D.(W -2377B ) g解析:加入的B g 无水盐显然不能溶解,它结合部分水生成结晶水合物,所以析出更多的R 。

溶解度教案(二)2篇

溶解度教案(二)2篇

溶解度教案(二)溶解度教案(二)精选2篇(一)教学目的:1.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根本原理;2. 掌握溶解度的计算方法;3. 可以应用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3.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4. 溶解度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溶解度的概念和原理,讲解计算方法和应用;2. 实验法:进展几个简单的溶解实验,观察和记录溶解现象;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展溶解度的计算和应用问题的讨论,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示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溶解的概念和条件。

2. 讲解:介绍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溶质种类等〕。

3. 实验:进展几个简单的溶解实验,观察和记录溶解现象,通过实验结果引发学生对溶解度计算的考虑。

4. 计算:讲解溶解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一些例题进展讲解和解答。

5. 应用:结合生活实例或其他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溶解度应用问题。

6. 总结:归纳溶解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要点,强调关键点和易错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教学辅助工具:1. 例如图或实验装置:用于讲解和展示溶解现象;2. 计算器:用于溶解度的计算;3. 教材或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和学生复习。

评估方法: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计算和应用问题,检查学生对溶解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现象和计算结果的分析才能和表达才能。

教学拓展:1. 涉及溶解度的相关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生活科学等;2. 引导学生开展更多的实验探究,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和应用才能;3. 进一步讨论溶解度的实际应用,如提纯技术、药品制剂等。

溶解度教案(二)精选2篇(二)教案:溶解度〔一〕教学目的:1.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高中化学-高一溶解度教案(一)

高中化学-高一溶解度教案(一)

高中化学-高一溶解度教案(一)一、学习目标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掌握饱和溶解度、溶解热和溶化熵的表示方法。

3.掌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密度等计算方法。

4.能够进行溶解度问题的分析、计算和解决。

二、学习重点1.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饱和溶解度、溶解热和溶化熵的表示方法。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密度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1.溶解度问题的分析、计算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示范演示、问题探究、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溶解现象?2.讲解(1)概念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数量的一种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称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影响因素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压力:一般情况下,溶解度和压力的关系很小,在常温下可以忽略不计;物质的性质: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质以及物理状态(固体、液体、气体)等都会影响溶解度。

(3)表示方法饱和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或摩尔数称为饱和溶解度。

溶解热:单位质量或单位摩尔的物质在其溶解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溶解热。

溶化熵:将单位质量或单位摩尔的一个物质从其晶体态变为溶液态时,系统熵的变化称为溶化熵。

(4)计算方法溶解度的计量单位: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密度等。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100%。

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占溶液总体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溶质体积÷溶液总体积)×100%。

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占溶液总摩尔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溶质的摩尔数÷溶液总摩尔数。

溶液的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溶液的质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溶液密度=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课题:溶解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能够运用溶解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溶解度的概念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3. 溶解度规律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验演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引发学生对溶解度的思考。

(2) 概念讲解:介绍溶解度的概念、单位及表示方法。

(3)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讲解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溶解度的影响。

(4)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不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变化。

(5) 溶解度规律的应用:讲解溶解度规律,引导学生运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6)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溶解度规律的理解。

(7) 小结与讨论: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提出问题。

四、教学手段:1. 实验器材:溶解度实验装置、溶液、试管、烧杯等。

2. PPT演示:用于辅助讲解,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3. 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反馈:1. 阶段性测验:对所学内容进行测验,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与互动: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学生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来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整体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的范本,希朥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高中化学老师教案

高中化学老师教案

高中化学老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度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掌握通过实验探究溶解度规律的方法。

3. 发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实验方法和过程。

教学难点:1. 溶解度与溶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移液器、热水浴等。

2. 实验药品:不同溶质和溶剂。

3. 教师准备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溶解度的概念,谈论溶解度与影响因素。

2. 提出本节课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溶质和溶剂。

2. 请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三、数据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 分组讨论溶解度与溶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探讨溶解度规律。

四、实验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重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溶解度实验的意义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溶解度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他们观察、实验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促进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高中化学的溶解性教案

高中化学的溶解性教案

高中化学的溶解性教案在探索化学世界的奇妙之旅中,溶解性作为基础而重要的一环,总是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

它不仅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溶解性,并展开一堂精彩的教学示范。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溶解性。

简单来说,溶解性指的是一种物质能够在另一种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更小微粒的能力。

这个过程涉及到溶剂和溶质两个角色,通常我们所说的“溶解”是指固体或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分散过程。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溶解性的概念:将一匙糖放入一杯水中,糖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之间,形成了糖水溶液。

这个例子简单直观,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认识。

紧接着,我们会探讨影响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温度、压力、分子间作用力等都是关键因素。

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许多固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增加;而对于气体溶质来说,提高压力会使得溶解度变大。

这些规律的背后,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加剧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增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温度对溶解性的影响,并通过讨论得出科学的结论。

当然,除了理论和实验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比如解释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或者分析饮料中为何能够同时溶解多种成分。

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溶解性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最后,为了检验学生对溶解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小测试或者思考题。

例如,让学生预测在特定条件下某种物质是否容易溶解,或者解释某些日常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通过这样一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关于溶解性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这种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无疑会让化学这门科目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教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教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通过对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3.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1 原子与分子的概念及性质1.2 离子与化学键的特点及类型1.3 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类型2.2 化学反应的平衡与速率2.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能量守恒3. 第三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3.1 常见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3.2 酸碱盐的分类与反应3.3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4. 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4.1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4.2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4.3 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5. 第五章:化学实验与探究5.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5.2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与维护5.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化学试题,讲解解题技巧和方法。

3.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4. 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化学知识点的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结合高考化学试题进行分析,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3. 学生反馈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教学资源1. 化学教材、教辅资料和参考书籍。

2. 网络资源,如化学教学视频、在线试题库等。

3. 化学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六、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续)4.4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推断4.4.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和方法4.4.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断技巧4.5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4.5.1 烃的衍生物及其性质4.5.2 有机反应类型及其应用七、第五章:化学实验与探究(续)5.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5.4.1 实验目的与原理的理解5.4.2 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与评价要点5.5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5.5.1 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5.5.2 常见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八、第六章:化学计算与化学平衡6.1 化学计算的方法与技巧6.1.1 物质的量的计算6.1.2 质量守恒与反应方程式的计算6.2 化学平衡的原理与应用6.2.1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影响因素6.2.2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九、第七章:现代化学技术与应用7.1 现代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7.1.1 电化学技术的应用7.1.2 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7.2 现代化学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7.2.1 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7.2.2 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技术十、第八章:化学与STSE8.1 STSE教育理念的内涵与意义8.1.1 STSE教育的目标与原则8.1.2 STSE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8.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8.2.1 化学与环境可持续发展8.2.2 化学与资源的合理利用8.3 化学与科技伦理8.3.1 化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8.3.2 化学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评价:9.1 定期进行化学知识点的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中化学教案:溶质与溶剂的性质与溶解度

高中化学教案:溶质与溶剂的性质与溶解度

高中化学教案:溶质与溶剂的性质与溶解度一、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及性质溶质和溶剂是我们在化学中经常接触到的两个重要概念。

溶质指的是能够被溶解在其他物质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能够把其他物质溶解的物质。

下面将分别介绍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对于产生溶液中各种现象和特点的影响。

1. 溶质的性质(1)固体溶质:固体物质的颗粒之间有较强吸引力,所以大多数固体物质不易被其他物质直接扩散。

但某些具有亲水基团或疏水基团的固体分子可以通过水合离子或形成多晶体结构等方式溶于水中,例如NaCl、CuSO4等。

(2)液体溶质:液态物质由于颗粒间距相对较大,与气相和固相比较容易扩散,因此大部分液态物质能够在其他液体中快速均匀地扩散开来。

(3)气体溶质:气态物质具有较大的颗粒间隔和高度流动性,因此在常温下可以自由扩散到空气中。

气体溶质通常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如二氧化碳和氧气能够在水中溶解。

2. 溶剂的性质(1)极性溶剂:极性溶剂一般是指具有较强电负性和亲水基团的物质,例如水、醇类等。

这类溶剂由于自身分子的极性,通常能够与带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分子或离子建立静电吸引作用,进而使得溶质扩散速度增加。

(2)非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指的是不具有明显电荷差异或亲水基团的物质,如石油醚、苯等。

这类溶剂通常无法与带电荷的分子或离子发生有效相互作用,因此对于大多数离子化合物和极性分子来说是较差的溶剂。

二、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 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一般来说,可溶性物质可以完全溶解在其过饱和度不高于0.01%的水中。

在探究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概念。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固体与液体间随着温度升高,其相互作用减弱,固体物质更易变成颗粒均匀分散于液体中。

但对于气态物质而言,随着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速度增加,逸出气体相对增多。

高中必修三化学溶解度教案

高中必修三化学溶解度教案

高中必修三化学溶解度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 掌握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3. 能够利用溶解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溶解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教学难点:
1. 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 掌握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热水槽、实验管、玻璃棒、硫酸铜等;
2. 实验辅助材料:图表、实验步骤等;
3. 多媒体课件:展示溶解度相关概念和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引入生活中实际情境,如糖水、盐水等,引起学生对溶解度的兴趣,并让学生对溶解度这一概念进行讨论。

二、讲解
1. 讲解溶解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 介绍溶解度受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的原理。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1:测定不同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
2. 实验2:观察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四、总结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归纳出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可能的原因。

五、作业
布置作业: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并总结出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验操作也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探讨溶解度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高中优秀教案高一化学教案:《溶解度》教学设计

高中优秀教案高一化学教案:《溶解度》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溶解度》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教案:《溶解度》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同学,同学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

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同学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觉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老师引导下绽开商量,加深对条件的熟悉。

这样设计,使以往同学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究,充分调动了同学擅长发觉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胜利。

教学目标: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力量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

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力量是否相同?答:不同。

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老师总结:物质溶解力量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

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力量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生:分组商量5分钟左右,拿出试验方案。

(说明:放给同学充分的商量时间,并激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老师再赐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

同学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试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

但此时大多数同学对水温相同,溶液满足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熟悉不深刻,老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3)为什么要满足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绽开主动商量并发言,更深化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溶解度及有关计算教案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溶解度及有关计算教案

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

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

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

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

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溶解度及有关计算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理解溶解度概念。

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掌握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能力培养:结合溶解度计算,培养学生学会用比例法和守恒法解决溶解度有关计算的能力。

科学思想:结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辩证思想。

科学方法:结合溶解度计算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守恒法、比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言】上一讲我们复习了溶液浓度计算,溶液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分。

而且在一定温度下,固体不能无限溶于水中,因此存在溶解度的问题。

本节我们将复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同时要重点复习溶解度的有关计算。

【板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投影】问题: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2.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时,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倾听、回忆。

回答:1.在一定温度下,当溶质溶解的速率和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速率相等,此时溶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9.2溶解度》教案

《9.2溶解度》教案

《9.2溶解度》教案9.2溶解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溶解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锻炼实验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验活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吸引他们对本节课的关注。

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是溶解度?怎样计算溶解度?在何种情况下溶质的溶解度会发生变化?2.实验操作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

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实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溶解度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3.知识点概括通过实验活动的引入和实验步骤的讲解,对溶解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概括。

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从学生的角度讲解,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易懂。

4.知识点拓展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一些例子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饮用水中的溶解度问题等,让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课堂练习通过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可以设计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答题练习。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口头提问,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价通过实验操作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学生实验数据和课堂练习成绩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组和个人活动,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体会本课教学活动以实验为主,以让学生参与实验、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为目标,既考虑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溶液的含义。

5.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6.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1.与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相关的N A的应用(1)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非气体均不适用22.4L·mol-1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2)常见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Br2、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CH3CH2OH、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除新戊烷外),均为液体;SO3为固体。

2.与物质的组成相关的N A的应用(1)稀有气体、臭氧(O3)、白磷(P4)分子中的原子数目;(2)一定质量含核素的物质中的质子、中子、电子或原子的数目;(3)Na2O2、K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4)等物质的量的羟基与氢氧根离子所含质子、电子或原子数目;(5)等质量的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如烯烃)、同素异形体、N2与CO、NO2与N2O4等具有的原子、分子数目;(6)一定物质的量的有机物中共价键的数目(苯环、萘环中无碳碳双键),如:C n H2n+2中共价键数目为3n+1;(7)一定物质的量的SiO2中含Si—O键、金刚石(或石墨)中1molC 中含C—C键、1molP4中含P—P键的数目。

3.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N A的应用(1)歧化反应类:Na2O2与CO2、Na2O2与H2O、Cl2与NaOH(冷稀、浓热)等;(2)变价金属(Fe、Cu)与强、弱氧化剂(Cl2/Br2、S/I2)反应类;(3)Fe与浓、稀硝酸,Cu与浓、稀硝酸反应类;(4)足量、不足量Fe与稀硝酸,足量Fe与浓硫酸反应类;(5)足量KMnO4与浓盐酸,足量MnO2与浓盐酸反应类;(6)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序。

高中高三化学复习教案【精选7篇】

高中高三化学复习教案【精选7篇】

高中高三化学复习教案【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高三化学复习教案【精选7篇】写一篇优秀的高三化学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溶解度教案
主题:溶液溶解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掌握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利用实验数据分析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1. 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 溶解度曲线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和示范实验相结合;
2. 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流程:
1. 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溶解度的定义,引入今天的主题。

2. 学习:
(1)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2)讨论溶解度受何种因素影响,并引出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3)介绍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实例。

3. 巩固: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4. 总结:
总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六、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
2. 研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写出实验报告;
3. 阅读相关文献,自主探究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

七、板书设计:
1. 溶解度的定义;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 溶解度计算方法;
4.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依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活跃,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后续教学可以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确保学生全面复习高考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考化学考点,提高他们在高考中的得分率。

3. 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

2. 高考化学考点的理解和应用。

3.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难点:1. 高考化学知识的系统性整合和综合运用。

2. 高考化学题型的答题技巧和应对策略。

教学准备:1. 高考化学教材和辅导资料。

2. 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试卷。

3.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机化学复习1. 复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反应类型。

2. 针对高考经典有机化学题型进行讲解和解题演练。

3. 强调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和相关领域的发展。

第二课时:无机化学复习1. 复习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反应类型。

2. 针对高考经典无机化学题型进行讲解和解题演练。

3. 强调无机化学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化学计算复习1. 复习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针对高考经典化学计算题型进行讲解和解题演练。

3. 强调化学计算在实验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化学实验与应用1. 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2. 针对高考经典化学实验题型进行讲解和解题演练。

3. 强调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

第五课时:综合复习与答疑1. 对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综合复习和总结。

2.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惑。

3. 提供高考化学备考的建议和指导。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案例分析与解题训练相结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解题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试技巧。

3. 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个性化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专项教案1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专项教案1

第3讲离子反应复习课编号:时间:主备人:三年级化学备课组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字:段长签字:一、学习目标(考点)1.了解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1、电解质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三、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1、自学资料《走向高考》P8—P14,用红笔画出疑难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和合作探究。

2、通过自学及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小组讨论。

3、课堂练习必须独立完成。

四、自主学习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看物质能否被拆成离子。

2.在溶液中不能被拆成离子的有:单质,气体;氧化物;难溶物(如:BaSO4、BaCO3、CaCO3、AgCl、Mg(OH)2、Al(OH)3 、Fe(OH)3、Fe(OH)2、Cu(OH)2等);弱电解质其包括弱酸(如:CH3COOH、H2CO3、H2SiO3、H2S、H2SO3、H3PO4、HClO、HF等),弱碱(如:NH3•H2O、 Fe(OH)3、Cu(OH)2等)和其它物质:(如:Pb(CH3COO)2、HgCI2、H2O等);微溶物(如:CaSO4、AgSO4、Ca(OH)2等)作为反应物若是浑浊的和作为生成物;还有特殊的物质如:浓硫酸。

2.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3.看“==”“ ” “↑”“↓”等运用是否正确。

4.看质量、电荷是否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看电子是否守恒。

5.看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6.看反应物用量的要求。

它包括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离子方程式的影响。

如往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AlCl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 3 OH—==Al(OH)3↓(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4 OH—==AlO2— + 2H2O(正确)练习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2Al3+ + 7OH- = Al(OH)3↓+ AlO2- + 2H2OB.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2Fe2+ + 4Br- +3Cl2 = 2 Fe3+ + 2Br2 + 6Cl-C.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Cu2++2HS-= CuS↓+2H2S↑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3 Fe +2NO3- +8H+ = 3 Fe2++2NO↑+4H2O复备区复备人复备内容.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Cl2通入FeCl2溶液中:Cl2+Fe2+=Fe3++2Cl-B.Na2CO3溶液显碱性CO-23+ H2O HCO-3+OH-C.Al和NaOH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D.少量SO2通入氨水中:SO2+2NH3·H2O=2NH+4+SO-23+H2O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1.离子共存条件: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它们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高三教案学案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溶解度及有关计算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明白得溶解度概念。

明白得温度对溶解度的阻碍及溶解度曲线。

把握有关溶解度的运算。

能力培养:结合溶解度运算,培养学生学会用比例法和守恒法解决溶解度有关运算的能力。

科学思想:结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平稳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辩证思想。

科学方法:结合溶解度运算的复习,进一步把握守恒法、比例法解决咨询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有关溶解度的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言】上一讲我们复习了溶液浓度运算,溶液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分。

而且在一定温度下,固体不能无限溶于水中,因此存在溶解度的咨询题。

本节我们将复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同时要重点复习溶解度的有关运算。

【板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投影】咨询题: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2.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时,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倾听、回忆。

回答:1.在一定温度下,当溶质溶解的速率和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速率相等,现在溶液达到溶解平稳状态,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处于溶解平稳状态,它与化学平稳状态相似,具有〝等〞、〝定〞、〝动〞、〝变〞等特点。

即在一定条件下,当溶液达饱和时,溶质溶解和结晶的速率相等,溶液处于动态平稳,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当条件改变时,例如:改变温度,可使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

【评判】同学们回答得专门好。

那个地点还应明确两点:1.当溶液溶解一种溶质达饱和时,溶液中仍可溶解其他溶质。

倾听、摸索。

2.化学平稳移动原理适用于溶解平稳,条件改变时,溶液可由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倾听、摸索。

【投影】练习题:氯气在以下液体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水 B.饱和食盐水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石灰水分析并回答:氯气溶于水中发生如下反应:Cl2+H2O H++Cl-+HClO当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或饱和石灰水时,由于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与碱反应,可加速氯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并生成金属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而在饱和食盐水中,由于存在以下溶解平稳:NaCl 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已达饱和,抑制了氯气在溶液中的溶解。

因此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最小,应选B。

【小结】由于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平稳的存在,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已达饱和,对氯气在溶液中的溶解起抑制作用,和化学平稳中增大生成物浓度使平稳向逆方向移动的道理相同。

【板书】二、溶解度〔S〕1.概念【提咨询】什么是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如何表示的?阻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条件改变后,饱和溶液有什么变化?摸索并回答: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达饱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溶解度单位是g。

假设溶质是气体,那么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溶剂溶解溶质达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

〔单位是:L/L〕阻碍溶解度的因素第一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此外条件对溶解度也有阻碍。

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而气体那么和温度、压强都有关系。

由阻碍溶解度的条件可知,当条件改变时,溶解平稳将被打破,溶质溶解的速率和结晶的速率不再相等,饱和溶液能够转化成不饱和溶液,也能够析出晶体,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溶解平稳。

【评判】确信学生的回答并强调:在把握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时,一定要注意:〔1〕温度;〔2〕达饱和;〔3〕100g溶剂,这三个关键性的词语。

2.溶解度曲线【提咨询】温度和压强如何样阻碍气体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如何样阻碍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回答:气体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紧密关系,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那么受温度阻碍专门小。

个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再咨询】能否形象地表示出溶解度随温度改变的关系呢?回答:能够,用溶解度曲线即可。

看图1-2,并练习。

【评判】专门好。

请同学们依照图1-1,找出不同温度下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3.有关溶解度的运算溶解度运确实是本讲的难点,期望同学们认真摸索、积极练习,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指导练习】将90℃饱和氯化铵溶液680g,蒸发100g水再冷却至40℃,将析出晶体多少克?90℃时溶解度为71.3g,40℃时溶解度为45.8g。

做练习后回答以下咨询题:那个咨询题我是按两步运算的:〔1〕求90℃时蒸发100g水将析出多少克晶体。

由90℃氯化铰的溶解度可知,100g水最多能溶71.3g 氯化铵,因此在90℃蒸发100g水将析出71.3g氯化铵。

〔2〕析出晶体后,余下508.7g饱和溶液,从90℃降温至40℃将析出晶体多少克。

</PGN0037.TXT/PGN>设508.7g饱和氯化铵溶液从90℃降温至40℃可析出晶体的质量为x,可依照比例关系解x。

508.7g∶x=171.3g∶25.5gx=75.7g蒸发水100g和降温后,共析出晶体75.7g+71.3g=147g。

【评判】确信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正确,结论也正确,然后指出有关溶解度运算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比例式法。

指出:上述比例关系只适用于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时的有关运算,而且要注意,假设原溶液不是饱和溶液,上述比例关系不成立。

【提咨询】上题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解题方法?在学生分析和解答的基础上指出有关溶解度运算的另一种方法:守恒法,即高温下饱和液中溶质的质量=析晶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蒸发水和降温后析出的晶体的质量。

讨论后回答:可先求出680g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含有水和氯化铵的质量。

再求出蒸发100g水后,余下的水的质量,并求出在40℃时,余下的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铵。

原有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和蒸发水及降温后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之差为析出的晶体的质量。

具体方法是:〔1〕求90℃时,680g的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设溶剂的质量为x。

依照溶解度的数据可知:在90℃时,假设以100g水配制饱和氯化铵溶液,那么饱和液的质量为171.3g。

因此可得以下比例式:171.3g∶100g=680g∶xx=397g〔水的质量〕氯化铵的质量=680g-397g=283g蒸发100g水后,余下水297g,在40℃时,297g水最多能溶氯化铵的质量为y,那么依照40℃时,溶解度的数据列出比例式可求出y。

297g∶y=100g∶45.8g,y=136.0g析出晶体的质量应为283.0g-136.0g=147.0g。

【指导练习】摩尔质量为Mg/mol的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3,现有t2℃300g该物质的溶液,在温度不变时蒸发掉50g水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mL,那么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假设将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无水物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

【组织讨论】请分析此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讨论并回答: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a2g,再依照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求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由t2℃的溶解度数据可求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设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为x依照公式:100+S〔高温〕∶S〔高温〕-S〔低温〕=高温下饱和溶液质量∶析出晶体质量〔100 +a2〕∶〔a2-a1〕=〔300-50〕∶xx=250〔a2-a1〕/〔100+a2〕g【评判】对学生讨论的情形进行小结,充分确信学生的正确回答,鼓舞学生积极摸索和回答以下咨询题。

学生回答以下咨询题后归纳出: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直截了当由溶解度的数据所推出的公式进行运算。

因为某温度下,用100g水配制饱和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等于该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

而该温度下用100g水所配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用任意质量的水配制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指导练习】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4,要用结晶法从A、B 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阻碍〕。

〔1〕取50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20℃。

假设要使A析出,B不析出,那么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B%〕最高不超过多少?〔写推理与运算过程〕〔2〕取W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10℃,假设仍要使A 析出B不析出,请写出以下两种情形下,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以W,a,b表示〕,当W<a+b时,A%____,当W>a+b时,A%____。

【提咨询】〔1〕中假设要使A析出B不析出,A和B的质量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积极摸索、讨论并回答:〔1〕因为在20℃时,A的溶解度为10g,B的溶解度为20g,因此50gA和B的混合物溶于100g热水中,降温至20℃时,要使B不析出,A能析出,那么在50g混合物中,B的质量应≤20g,A的质量应≥30g,即在50g混合物中B 的质量分数应≤40%。

</PGN0039.TXT/PGN>〔2〕中要使A析出,B不析出,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摸索并回答:〔2〕要使B不析出,B的质量≤b,而A要析出,A的质量应>a。

当W<a+b时,只要A>a,即可满足条件,因此A%>当W>a+b时,B≤b即可满足条件,因此A%≥刚才你们讨论和回答都专门好,讲明对溶解度运算方法有了正确的思路。

请摸索以下咨询题,如何选择正确答案:【指导练习】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g 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后,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A.等于1.06g B.等于2.86 g C.大于 2.86 g D.大于1.06g,小于2.86g分析并回答:假如析出晶体时,无水碳酸钠只从。

饱和溶液吸水,生成+水碳酸钠,那么生成的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应等于2.86g,这是因为:实际上,析出结晶水合物时,由于无水碳酸钠从饱和溶液中带出水,生成结晶水合物,使溶液中溶剂减少,溶液由饱和变成过饱和,使溶液又析出结晶水合物,重新转化成饱和溶液,因此析出的结晶水合物的质量必定大于2.86g。

正确答案为C。

【提咨询】假如析出的晶体带结晶水时,如何进行运算,可有几种解法?【指导练习】 80℃时,饱和硫酸铜溶液310g,加热蒸发掉100g水,再冷却至30℃,可析出多少克胆矾?〔80℃硫酸铜S=55g, 30℃ S=25g〕讨论并回答:可有多种方法进行运算,如下:解法1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因此析晶之后饱和溶液中水和溶质的质量比=100∶S。

设80℃310g饱和溶液中含xg水,那么310g∶x=〔100+55〕∶100,x=200g。

溶质质量为〔310-200〕g=11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