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难点复习参考1.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4. 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6.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洪仁玕8.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9.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江南制造总局10.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11.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仁学》1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3.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14. 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15.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6.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7.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并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于陕北吴起镇18.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平型关战役19.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洛川会议20.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模反攻的文章是《对日寇的最后一战》21. 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2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23.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2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5.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7.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8. 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海南经济特区29.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会议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30.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1.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2.1911年,直接参与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共进会和文学社3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34.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35.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的新的军事指挥小组成员有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36.1946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37.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38.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4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社会制度的腐败。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某某条约》割占某某,勒索某某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某某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某某;《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一、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二、为什么说“没有任何力量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社会主义中国的地位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也就是东方的大国强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的地位不可撼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不可阻挡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和正确的领导,有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奋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有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有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神力量,有顺应时代发展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如何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使中国的明天更加美好?第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是我们过去取得伟大成就、未来再创辉煌的根本保证。
第二、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根本所在。
第三、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重点笔记
第一章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15、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重点
一、为什么学?⏹历史的功用:⏹第一,历史与经验借鉴。
⏹第二,历史与规律认识。
⏹第三,历史与道德人心。
⏹第四,历史与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
进一步,学习历史(这里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它可以:通过了解国史而了解国情。
培育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更加科学地观照中国现实政治核心问题,加深对“三个选择”的了解。
这是学会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与现实。
进一步全面地训练科学思维方法、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怎样学?(一)历史学的特点第一,“真实”是历史学的生命;第二,过程建构是历史学的另一项基本任务;第三,强调从具体出发而非从抽象出发的思维方式;第四,历史观在史学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
因此,学习《纲要》尤其要:⏹1,从历史观的高度学习近现代中国历史。
⏹2,从历史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角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3,从历史是发展的和联系的观点(从与现实的结合的角度)学习历史,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内在联系。
⏹4,还是要注意记住最基本的史实。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些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我党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总概括,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根本观点,是人们观察近代中国社会的总理论,故有必要辨明相关问题。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由来⏹“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渊源于列宁⏹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与该概念被广泛接受(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辨别在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主要是在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中,中国开始:领土上丧失完整性。
主权上受到严重损害。
经济上逐渐处于依附地位。
文化上也开始受到严重渗透。
这正是中国作为半殖民地的主要表现。
同时,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A、帝国主义在华的商品侵略与资本侵略。
⏹B、官僚资本主义的兴起。
⏹C、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它进而导致了阶级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新变化,开始了去封建化历程。
【精品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精品资料
综述第一章1.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
2.18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3.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4.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5.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6.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7.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宗长制。
8.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9.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10.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封建的中国主见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11.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12.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1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帝国主义的操控;封建势力的压迫;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的保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广大人民日益贫穷化。
14.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15.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16.两对主要矛盾:一、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二、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背诵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概述。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发展的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晚清政府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3.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其内容是“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教训。
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且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1.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关系: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②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③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15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新阶级?这些新阶级的特点是什么?P13-15①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掌握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晚清出现了官僚地主,民国时期出现了城居地主。
②农民阶级: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近代中国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严重,生活状况极度恶化,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具有保守、散漫、狭隘等局限性。
③工人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
主要来源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
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④资产阶级: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A.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挤压民族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买办的封建的垄断资产阶级,集封建性、剥削性、买办性、寄生性、垄断性于一身。
B.民族资产阶级:a革命性: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b妥协性、软弱性、动摇性: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没有革命的彻底性,因而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汇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新胜利1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成功经验,科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战略部署。
2新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①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②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③经济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⑥民族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⑦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⑧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⑨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⑩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实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个重要含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伟大的历史转折1“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已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全面分析当前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全面改革开放1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社会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政治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这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通过庞大的官僚体系对全国进行统治。
- 社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
- 文化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强调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英国在17世纪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随后,英国又开展了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成为世界工厂。
- 法国在18世纪末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之后也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2.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贩卖奴隶B.掠夺土地C.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4.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A.道家思想为核心B.儒家思想为核心C.墨家思想为核心D.法家思想为核心5.洋务派最先兴办的是()。
A.民用工业B.军事工业C.新式学堂D.新式军队6.将以前“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土地法是()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五四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记是国民党()。
A.撕毁《双十协定》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D.撕毁停战协定8.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及日本签订了卖国的()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B.承认外蒙自治C.“二十一条”D.出让川汉,粤汉铁路9.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10.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据了()。
A.中国东北地区B.中国华北地区C.南京D.东南亚11.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及革命失败的根本缘由是()A.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B.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C.帝国主义的破坏D.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懦弱性和妥协性12.革命及现代化的关系是()。
A.革命及现代化水火不相容B.革命和现代化互为前提C.革命为现代化开拓道路D.现代化是革命后的必定结果13.1945年(),在昆明发生了吹响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第一声号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章节重点
17、“二次革命”:1913年因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而起,因战场主要
在九江和南京而被称作“赣宁之役”,又称“二次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
18、护国战争:1915年12月,蔡锷宣布云南独立,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4、革命任务:反对外国侵略,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
5、分期界标:以“五四”运动为界,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时期特征:1840~1919年,共80年。是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代表作。
19、“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未开始标志,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20、“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及其纲领: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
阶级局限性。
2、洋务派及总理洋务的中央机构:奕.是首领,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
之洞等。1861年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3、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
4、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
侵略的目的。
5、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发点。它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纲要重点归纳1. 中国封建社会及其漫长的原因?①社会结构坚韧性②生产关系与地区的延长性③意识形态的稳定性④土地自由买卖制度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稳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既不平衡。
⑥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4.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方式及其后果?方式: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文化渗透、经济掠夺后果: ①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②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①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②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6. 为什么把太平天国称为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名词解释: 1、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4、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5、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103个乡的群众,设下埋伏,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6、1841年2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7月,副都统海龄(满族)在镇江战死疆场。
7、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
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为国捐躯。
8、美国由于来得较迟,便于1889年9月至11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中国面临着被彻底瓜分的危险。
9、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
10、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1、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1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系统总结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教材。
下面是我整理的重点知识点: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1.近代史的起点:19世纪中叶,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史的特点: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和专制制度的动摇、爱国主义思潮的兴起等。
第二章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的历史变革1.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发动,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中国被迫开放的大门。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满清政权,建立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新思潮1.新文化运动: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提倡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呼吁变革封建文化。
2.运动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培养了一批新的文化和政治领袖。
第四章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潮流1.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民主和科学,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五四运动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城乡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巩固民众革命力量的探索与坚持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推翻北洋政府,建立联俄联共的政权。
2.在土地革命和江西苏区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革命道路。
第六章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斗争的历程1.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取得了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2.国共内战:国共两党为了争夺国家政权,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内战,最终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
第七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如土地和工商业。
2.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带有浓厚的个人崇拜色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章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开放: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开辟了道路。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开放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如土地承包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1、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2、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
5、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6、《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7、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任总税务司开始直到1908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
8、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其中,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
9、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根据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魏源根据《四洲志》编成了《海国图志》。
10、太平天国运动诞生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书47页):原因:第一,阶级基础为农民阶级,存在诸多不足。
第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叫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
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为能正确地对待儒学,删去了儒学中与太平天国宗教不相容的内容,把儒学中的封建纲常伦理原则,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第四,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教训:第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第二,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第三,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12、洋务运动的时间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要内容为: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开篇的话: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四个选择”的内容P2上篇综述: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下P92.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P113.中国近代社会阶级关系:农民阶级的历史地位、工人阶级分批产生及其优点、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及其两重性P134.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P15第一章: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方式P19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下3.赫德通过把持中国海关控制中国内政外交P234.“黄祸论”与《黄祸图》P295.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P346.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魏源的《海国图志》与“师夷长技以制夷”、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商战”和“君民共主”、康有为、严复等提出“救亡图存”和社会进化论思想、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P36第二章:1.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意义和失败原因P41.43.44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两者的内容、目的,两者的比较,两者者没有实行说明了什么?下P41 423.洋务派的形成和主要代表人物、“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P454.洋务运动中举办的主要企业、新式海军、新式学堂和留美幼童P45 .465.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P486.维新派的主要代表和主要活动P487.维新派与守旧派论点的内容与实质P498.百日维新的性质P519.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P51.52第三章: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人民群众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革命力量的形成2.孙中山建立同盟会和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内容)P59.603.武昌起义后革命政权建立过程中潜伏的危机P63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临时政府的领导权、临时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性质P63.64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P65.70中篇综述: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P78 P99.1002.“三座大山”:官僚资本主义的性质P803.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三种政治力量的政治代表、三种建国方案、资产阶级的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两个中国命运的选择P89-91第四章: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性质——民主与科学P95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P1013.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及其影响下4.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P104.1085.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P110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中共一大、中共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P112.1137.党的二大确定的民主革命纲领P1158.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的新解释P117第五章:1.中国共产党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和“八七会议”下P1252.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毛泽东的探索革命新道路的理论著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P127.128下3.土地革命与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P130 下4.三次左倾错误及其原因P133 下5.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P135第六章: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共举起武装抗日旗帜、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确定统一战线政策、“抗日反蒋”改为“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红军主力和南方游击队改编、《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2.国民党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战略3.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的内容4.敌后根据地和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5.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策略总方针6.“三三制”原则和减租减息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8.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七章:1.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2.国民党的军事溃败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内战爆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3.土地改革(注意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土地政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减租减息”改为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中国土地法大纲》4.第二条战线和民主党派的斗争: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国民党取缔民盟、民主党派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中共的“五一口号”和民主党派《对时局的意见》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6.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被历史和人民选择的?7.“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8.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三个法宝”1.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主要推动力量包括党、多数民主革命派、黄兴、孙中山等。
革命的胜利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但确立了中国近代化的基础。
2.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1912-1928年):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革命派成立了北洋政府,但由于政权缺乏统一和中央集权,以及国内各地军阀的割据,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动荡。
军阀混战不仅打击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还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3.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爱国革命运动。
此次运动由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抗议巴黎和约中对中国的背叛。
五四运动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渴望,还培养了许多后来的革命家和政治领袖。
4.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时代的开始。
这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胜利结果,结束了国共内战,使中国成为一个单一政权的国家。
5. 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的经济模式。
在这个时期,政府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来组织国民经济的发展。
尽管在初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计划经济模式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浪费、低效率等。
6.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运动。
该运动由毛泽东发起,旨在清除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然而,文化大革命很快演变成一场广泛的社会动乱,导致了政治和社会的混乱,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7. 开放与改革(1978年至今):乌鲁木齐会议标志着中国的国家政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中国逐渐开放了对外贸易和外资的限制,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
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上篇: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①消极作用(1)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政治上:外国列强的入侵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中国的主权,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
②积极作用:(1)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 促进民族觉醒,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
(2)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1)社会制度的腐败。
这是根本原因。
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
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
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这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
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
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三、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比较,有何异同?答:不同点。
1人物要素:领导阶级不同:洋务运动是洋务派;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2内容要素:探索之路不同:洋务运动是走军事器物救国之路;戊戌变法想通过变法图强3性质要素: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一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作用要素:作用不同: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5结果要素:失败原因不同:洋务运动是因为只学习了西方的技术皮毛,清政府逐渐对洋务运动失去了信心。
洋务运动就逐渐走向了破产。
而戊戌变法是因为触及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遭到地主阶级的打击失败了。
相同点。
1都是发生在清朝中后期的强国富国的运动。
2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两场运动都遭到了反对势力的阻挠。
4两场运动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两场运动都失败了,表明资本主义的中国不适合。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给中国带来的巨变体现在哪几方面?答: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巨变体现在以下方面:????五、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不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答: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重要原因。
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最根本原因六、中国革命为什么屡遭失败?1,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革命萌芽2,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3,国主义和彻底摆脱封建势力。
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4,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双反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5,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也没有建立一支自己的革命武装。
6,封建传统思想牢固7,封建统治制度的腐朽落后中篇:一、新文化运动(1)兴起原因:政治: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经济: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思想文化: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袁世凯却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2)时间:1915年兴起(3)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
(4)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5)主要阵地:《新青年》(6)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7)性质:前期——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后期——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8)指导思想:前期——民主、科学(达尔文的进化观);后期:社会主义思想(9)基本口号:民主、科学(10)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开展文学革命。
(11)历史意义:①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体系,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②它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导致了中国思想界革命性的转折。
③它是近代中国更深层次的现代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转折点。
④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五四运动(1)原因:①国际:美日加紧侵略中国,促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②国内:北洋军阀统治,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思想基础)(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爆发时间:1919.5.4(4)性质:以学生斗争为先导,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5)历史特点:①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②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6)重大意义:①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②“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五四”运动又是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答:①中国革命要求有一个新兴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中国革命的成功需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①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即由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革命;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即马列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③有了新的革命方法,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政权;④有了新的革命前途,即社会主义;⑤有了新的革命时代背景,即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
四、三民主义(核心:民权主义)(1)内容:①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富强的中国②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目标是按照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给国民以权利,建立“国民的国家”。
③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也是同盟会的经济主张。
(2)意义: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它的提出对统一革命党人的思想,动员、号召群众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3)局限:三民主义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主张民族主义却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而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内容。
因此,同盟会成员对这一纲领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有的只是从单纯反满的角度去理解民族主义,有的不赞成民生主义,而只接受民族、民权主义,有的虽然接受了三民主义,但在具体解释上却又有着很大的差异。
重点五、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答:(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的不平衡。
由于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乡村是敌人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
(2)城市离不开农村,但是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
这就为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使农村包围城市成为可能。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因此,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组织和武装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4)中国革命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内没有民主,对外没有独立,没有通过合法斗争取得政权的道路可走,要夺取政权,就必须通过武装斗争。
重点六、如何评价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两者有什么关系?答:(1)在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抗战是比较积极的。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府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并且做了一些不利抗战的事情。
地位: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担任正面作战,以正规战为主,是抗战的主战场,是抗日的主要力量。
作用:(1)、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成了相持阶段的到来。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3)、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
人民军队在大部分时间里所进行的,主要是游击战。
地位: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3)相互关系:①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它们是相互依存,共同抗日。
②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③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到来。
④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相互关系。
主要区别:1)抗战战线不同。
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
2)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