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存在问题对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的影响及其对策
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因素及对策
3 ・ 6
聂会宇 : 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因素及对策
( ) 立校 内及 校际间 的共 享平 台 , 强资源共 l 2建 加 教师使 用信 息技 术的积极 性。对于培训不合格 的 、 表 现 经济等手段来进行约束规 享, 成立教师教学资源库 , 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 教学 i 不好 的教 师实行 以行政 、 范 软件要实时更新 , 便于教师教学 的应用 。 以此 l , 引 起 每 一 位 教 师 的重 视 。 () 3 提供足够 的资金和时 间来供给教师 的信息化 : 3强化 学生的信 息素养 . 应具备一定 的信 培训 , 并建立合理的评比、 奖惩制度体系, 切实提高教 I 作 为信 息化 教育 的新 一代学生 , 息认知和信 息技 术常识 , 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 的 师的信息素养, 避免培训的片面化 、 形式化。 l
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信息技术课可随意被占用, 6%的教师不能独立制作 C I l9 A 课件并且在课堂中软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 l 件操作不熟练, 还有些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控制不
习, 而其 他学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授课 也只是为 了举 好 课堂 的局面 , 一旦错误操作或设备 出现故障不知道
用的态度 。 然而 目前 中小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没 : 生只能走马观灯式地观看 ,根本没有时间来消化 、 理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l 解。这样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 () 1教育体制的影响。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许多 l 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势, 甚至适得其反。
校领导 只关心毕业优 秀率和升学率 , 认为信 息技术是 { ( ) 息技术水平较低 。 3信 调查数据表明 , 5 . 有 75 % 副科 , 对学生成绩没有影响 , 可上可不上 , 课表上安排 1 教师 表 示对 某 些 教 学软 件 学 习感 觉 很 困 难 , 的 有
农村小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小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往往导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许多农村小学无法吸引到优秀的教师前来任教,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2. 教育设施落后农村地区的小学往往缺乏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资源。
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等基础设施与城市小学相比十分有限,这使得孩子们无法获得良好的实践经验和全面发展。
3. 学生档案管理滞后由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推广较慢,许多农村小学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档案管理。
这样一来,容易造成文件丢失或混乱,给家长和老师查询、评估学生表现带来困难。
4. 来自社会环境方面压力大部分留守儿童或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在独自生活中可能遭受家庭环境不稳定、精神压力大的问题,这也对他们在学校的表现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农村小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1. 资源共享与合作建立乡村教育联盟或协作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城市优秀教师可定期为农村小学进行授课辅导,提供专业支持和培训。
2. 提高教育设施水平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企业社会责任投入。
同时,传统教具可以逐步转变为数字化工具,帮助农村小学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实践体验。
3. 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健全档案管理系统,在线查询和评估功能将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并能够及时了解每位孩子的表现情况。
此外,开展家校互动平台也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关怀服务针对留守儿童或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学校与社区、家长间密切合作。
建立完善的关怀体系,为这些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支持,并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结语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着众多挑战,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师资、设施和管理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学校要积极开展改革探索,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教育事业中来,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中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地差距加大。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多数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难以开设信息技术课。
这种由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与基础教育中的教育信息化不同步的落差,必然会客观地造成一批同龄人中的“新式文盲”,从而因基础教育的改革而不可避免地拉大了城乡与东西部教育的差异。
其次,信息技术教育存在只重视技术倾向。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教材统一更名为“信息技术教育”课本,遵照了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但是多数教材注重了对计算机这一信息重要载体的技术学习,而没有注意纲要中“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的要求,因此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生活、学习、劳动和娱乐相关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比例,在信息技术教材中相差甚远。
同时,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环境和现代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创新、协作和实践等重要环节也很难体现在新版教材中。
第三,信息技术教学多注重形式,少注重内容。
信息技术的运用多见于公开课、示范课,基本上属于评比示范的表演范畴,一节课要多人几周甚至几个月的精心准备,效果一般较好,但无法推广,实用性差。
同时,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演示很多,教师的中心地位没有改变,学生的主动性、自由度不够,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
第四,急需加强网络道德规范。
目前,学校中对于教师、学生,特别是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没有成熟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主要问题是学生在网上无拘无束(包括网上的操作、信息的内容、发表的言论、交友等)和网络虚拟的环境所形成的道德异化与学校的德育目标的差距甚至矛盾。
学生的日常行为规则等都没有网络道德方面内容,而网络道德的规范是比网络教学更紧迫的,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大问题。
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南疆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一直是南疆地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也在不断扩大。
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南疆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也影响着南疆地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深入研究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对促进南疆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升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南疆地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深入了解目前信息化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对策提供依据。
2. 分析影响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未来提高信息化水平提供思路和方向。
3. 提出针对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对策建议,包括制定具体措施和政策,以推动信息化发展。
4. 探讨对策实施的途径,包括资源调配、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实现信息化目标提供操作性建议。
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为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促进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南疆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一直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困境,而研究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而南疆地区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区,促进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南疆地区教育质量,更可以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如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如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国家的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然而,在我国的现状下,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还有待加强。
那么,如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呢?一、加强教育教育是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并学会运用,因此,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同时加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及初步应用技能培训,健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体系。
二、完善技术设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技术设施的配合,而技术设施的好坏、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对基础网络和移动信息技术的投资与发展。
并且,在技术设施的管理上,应该加强监管和维护,确保良好运行。
三、推动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持,只有推进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广信息技术。
政府应该为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同时鼓励市场力量和社会机构参与产业发展,增强各方合作和创新意识,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开发优质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功能、易用性对用户体验和应用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应用程序的开发与研究,尤其是开发出便于用户使用、体验良好的应用程序,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的应用体验。
五、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保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信息安全的教育,提高公民的信息安全意识,强化信息管理与保护,加强技术防护措施,预防网络安全问题发生,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六、推广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推广数字经济,可以更好地加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政府应该加强数字经济的背景建设,为民间数字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扶持更多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摘要:本文对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深入到了社会生产、生活之中,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计算机教育的不断深入,使得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各高校能够针对本校的特点,积极寻求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解决策略,从而使高校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适用社会要求。
1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1.1 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差异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不断推广,使得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非零起点,但是,也有一部分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甚至从未见过计算机,更别提操作了,因此,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
高校往往不加以区别对待这些学生,而采用“一刀切”的方法,结果造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基础好的学生,容易对授课内容产生倦怠,认为课程毫无意义;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感觉授课进度太快,对知识没有足够的理解和消化时间,从而对课程产生畏惧心理。
1.2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授课过于理论化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
在当前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一般是分开上的,通常是先学习理论,再进行实践,理论课时要比实践课时安排的多,最好的情形也是理论课与实践课1∶1的课时分配比例,这样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操作学习的需要。
1.3 计算机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相脱节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渗透,使得不同学科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
但是,目前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均采用一样的教材,并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本身的学习作为了重点,而与学生专业结合较少,从而使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与专业知识毫无关系,更加无法将其应用于专业领域中。
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在教育部所有关于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内容的文 l “ 上面” 着 来检查 , 评估 , 就是等着这些机器在流逝岁
件 中都 提到中小学的信息技术 教育是面 向中小 学师 一 月中不断 “ 贬值 ”!与前面形成对 比的是这种现象在
生的, 而在实际丁作中对 “ 教师” 的信息技术教育体 1 高中较少 见到 ,原因只有一个——信息技 术会考 , 它
性文件 , 但时隔六年, 我们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 l 这样 的 “ 主课 ”的学 习上 , 信息技术 》 为 “ 《 作 辅课 ” 怎么样 了呢?总览全局 , 形势不容乐观。 f 很难分到 “ 一杯羹”。即使在 { : 信息技术 》 被列为 “ 会
一
、
信 息技 术 基 础 教 育 的现 状
学( 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1 的机会。 并 触 目前 , 我国的整个教育 、 考试体系给学生带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 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 f 了很大的升学压力 。在这种重压之下 , 来 学生疲 于奔
命 有效时间用于语 、 、 数 外 跨越式 的发展。 这是关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纲领 J , 每天都把绝大多数学习的:
真正实现 “00 2 1年前全 国9 %以上独立建制 的中小 : 0 特别是在幼儿园 、 小学 、 中这种忽视信 息技 术教育 初 学校都能上 网” 目 的 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这其 中的 f 的现象尤 为突出。 家长经常会在学生杂费的交费清单 制约因素有很多, 师资和经费就是两大难题。相当一 l 中看到 “ 微机 费”的字样 , 可是有 的学校 一学期也让 部分中小学在开展信息技 术教育问题上被这 两大难 学生 “ 摸”不上几次微机 , 更有甚者学生连 学校的微 题所 闲扰 , 举步维艰 。 f 机长得什么样也没见过 , 却还要 为名存实亡的信息技 2教 育对 象定位 不准 . l 术教育付费 !这些学校把计算机往教室一放 , 除了等
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进入了21世纪,伴随“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建,国际上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其基本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
目前,信息化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但是什么是信息化教育?它能得到全世界如此的青睐,到底有什么魅力?本文就有关信息化教育的定义做了相关的论述,分析了目前我国信息化教育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是在上世纪末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
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采取有利措施,加大投入,以加快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信息化教育浪潮,信息化教育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一、信息化教育的概念信息化教育是电化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是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网络教育的兴起,在我国出现的,最早是由内蒙古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李龙教授于2001年初提出的,并创建了一个中国化的英文词组来表达:信息化教育—Informationalized Education ,简称 I-Education或IE[1]。
它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紧随科技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
因为当今世界上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使人们还来不及规范和统一某些新的概念,更新的东西又涌现了出来。
日前,笔者在查阅有关信息化教育的相关资料时,陆续见到了若干条有关信息化教育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所谓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缺乏全面性: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还主要侧重于基础应用软
件的操作,而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 缺乏趣味性: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过于枯燥,缺乏趣味
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缺乏实践性: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往往
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师水平不一: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改进措施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2. 引入互动教学:采用互动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研究、游戏
化教学等,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强调实践应用: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入实
践性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知识。
4. 多样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引入多媒体教学、在线教
育平台等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和教学方式。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
会的发展需求。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信息技术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的阻力。
为适应新一轮改革的新形势,笔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谈谈自己初浅认识。
1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1信息技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从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来看,主要有两大投入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必须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设备,而要配置好这些硬件设施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一方面,虽然学校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拿不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投入,从我们本地农村中小学来看,大部分学校基本上都是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在开展这项工作,购置了极少的信息教育设施设备,很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包括上千人的学校都只有一个微机教室,多则五、六十台电脑,少则只有二、三十台电脑,上信息技术课时都是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根本接触不到电脑,更不用谈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农村家庭为中小学生配备电脑几乎为零,更谈不上网络。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了它必备的最基本的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是师资力量投入严重不足。
一方面,从目前农村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看,大多专业教师未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还没有达到知识标准化、技能专业化的要求,现在学校由计算机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极少,绝大部分都是由其它学科教师转行经过培训或从社会上招聘而来,他们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教学水平与专业教师相差较大,并且许多人还是兼职,因此,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半路出家,自产自销的教师队伍,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都是”半桶水”,即使有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毕业的人才,他们理论方面能力很强,但在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方面还比较薄弱。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分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制度等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自我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工作本位能力。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问题对策进入21世纪,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高职学生的求职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和动手能力。
因此,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高职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职院校的扩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各异。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高中生、中职生。
中职生在校接受了少量的非计算机课程,而高中生虽然也接受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但由于高中学习和升学压力过大,他们的计算机水平比中职生要差不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来自城市的大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操作水平。
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学生受条件制约,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要比城市学生差。
据不完全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中会上网的人数逐年上升,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甚至个别学生已经获得了计算机操作员等级证书或计算机应用考试一级证书。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过计算机。
可喜的是这部分人数在逐年下降。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有的学生甚至是计算机简单的操作都不会,但近年来这部分人数也在快速下降。
然而,由上述问题带来的另一影响是,一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另一部分学生迷恋上网聊天、玩游戏,对本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一无所知感到深奥难懂。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
23 ・
陈 涛 吴青青 :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家庭接入互联 网, 家庭 的信息设备要远远优于学校 的 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的整合 , I 以 信息设备 , 与此形成对 比的则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硬件 此更新教学观念, I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 设备建设上的保障不足 ; 主要是缺乏政策上 的支持 和 方式, l 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工作重心。在大力提倡 资金上的保障 。近些年 , 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 内的投 有效 教学的过程 中 , 优化 教育手段 , 将信 息技术 在教
加强农 村教育工作 的决定》 中提 出t 实施农村 中小学 : 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教师不多 , 时 学 平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04 20 年教育部颁布 了《 中小学教 l 上课教室里缺乏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设备 , 多学科的主 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 0 年启动了《 》2 5 0 全国 I 题研究整合模式没有涉及 。 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 中小学教 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0 0年 , 。2 1 国家 l 评价方面 , 主要停 留在理论层面对基于研究 性学 习 也 发布 了 《 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l 国 的评价 、 向学 习过程 的档 案袋评 价上 等 。信息 化 面 (002 2 年),这些政策与指导性文件都为我国 l 21—00 》 环境 下 的课 堂教学 组织 与实施 , 总体上 处于 一个 较
《 教学与管理 》
21年 1 2 02 月 O日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南疆地区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一直是南疆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育在南疆基础教育中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南疆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在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
信息技术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制约了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南疆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也给信息化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建议加大对南疆地区的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
针对南疆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为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支持。
本文将通过对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分析、问题与挑战的探讨,以及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的提出,为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南疆基础教育信息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支持。
2. 正文2.1 信息化教育在南疆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信息化教育在南疆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南疆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教育能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资源。
通过互联网和电子书籍等数字化资源,学生可以轻松获取到各种学科的知识,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和开阔视野。
这对于南疆的基础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可以缩小与发达地区在知识储备上的差距。
信息化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软件,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化教育还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和资源均衡。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容进行演示和讲解 。 4 .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教 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水 平 , 信息时代召 唤 高素质 的教师 。信 息技术 课程是 一个 年
对 中小学一定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都认 同。
但是 , 仍有一些研讨文章对教育 目的及其依 据有不 同理解 , 特别是对信息技术教育概念
自从开展计 算机教育算起 , 我国的中小
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走 过近二 十个春秋 。 这
期间 , 颁 布了两个 大纲 、两个指导纲要 和一 个指导意见 , 并刚刚经历 了由计 算机教育转 向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性变革 。而今发展 的
现状如下 :
件 ,花大量的时 间在课件制作上 ,把 自己的
“ 怎么教”的逻辑起点。
育课程指导纲要 ( 试行 ) 》明确提 出, 信息技 术课程是要培养 中小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
培养学 生信 息能力 和信息 素养有 益 的教学 内容 , 采取 真正合理 、有效的教学方 法 , 让 各种 现代 教学媒体 在教学 中发 挥 出最 大 的
作用 。
数理化等知识类课程 ,在 内容和教学方式上 没有质 的区别 。究其根 源 ,是 由于对技术概 念缺乏必要 的关注 。
然后 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 息技术课程 ,掌握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手段 , 提高教育教 学效 率, 从而有效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
发展 。
化,微观物体宏观化 ,对教师讲授重点和难 点是有一定帮助的 , 但过多的多媒体展示会 造成 负面的影响。
决已 出现的问题 ,推进教 学制度 ,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发展 。 关键词:信 息技 术;教 学应 用
一
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失衡问题的思考
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失衡问题的思考【摘要】基础教育信息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各地区却存在着明显的失衡问题。
这种失衡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数字鸿沟的加剧、政策和投入不足、教师和家长素质的差异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增加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失衡、教育资源、数字鸿沟、政策投入、教师素质、家长素质、政府引导、教育投入、均衡发展。
1. 引言1.1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信息化可以拓展教育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均衡的分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信息化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推动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区域性失衡问题的存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在信息化进程中,一些地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失衡现象,这种区域性失衡问题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导致区域性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发达地区拥有先进的教育信息化设备和资源,而一些贫困地区却面临着资源匮乏的状况,导致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也是造成区域性失衡的关键问题。
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与世界其他 国家相 比,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尤为显著. 由于我国是一个 幅员辽阔、 经纬度的跨度比较大、 地理环境比较复杂、 口 人 众多的国家, 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 , 所 采取了“ 优 先发展城市” 的发展模式. 而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期 , 采取了“ 城市辐射农村” 的发展模式 , 即基础 教育信息化 的建设首先在大中型城市试点进行 , 然后再推广到小城市 , 最后是农村的中小学校. 这种模 式本身决定 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 为此 , 今后要改革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 即由原来 的“ 优先发展城市” 的模式和“ 城市辐射农村” 的模式向“ 重点扶植农村” 的模式转变.
和措施 , 促进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信息技术应用. 中央政府有计划地制定阶段性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 目 标, 并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上向西部地区倾斜 , 鼓励经济发达的城市与经济落后的城市之间开展各种 形式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援活动 , 并重点向西部地区中小学投放信息化方面的专项贷款或捐赠信息设
备等.
今后很 长一段 时间内要 重点解决 的问题. 文对我 国基础教 育信 息化 的现状和存在 的 问题 以及 对策进行 本 了论述 , 并得 出 了以下结论 : 利用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改变不均衡现状 ; 改革基础教 育信 息化发展 的模式 ; 充 分发挥教 育信 息化优 秀试点 学校 的示 范效应 ; 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 , 高其信 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 关键词 : 基础教 育; 信息化 ; 发展 不均衡 ; 应用效 率
上没 有得 到充分 利用 J .
3 提升我 国基础教育信息化 水平的措施
为了解决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和应用效率低的问题 , 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 3 1 利 用 国家 宏观调 控 政策改 变不均衡 现状 .
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与对策
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与对策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形态和方式。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寻找有效的对策。
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虽然许多地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高速的网络,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则可能面临设备短缺、网络不畅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推广。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实施者,但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有限。
他们可能缺乏相关的培训和实践经验,无法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教学创新,导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佳。
3、教育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随着网络的普及,大量的教育资源涌现出来。
然而,这些资源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内容不准确、不完整,有的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教师和学生在选择和使用资源时往往感到困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不够深入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展示工具,而没有真正将其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这种表面化的应用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5、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教育信息化涉及大量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以及教学数据,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这些数据泄露或被滥用,将对师生的权益造成严重损害。
6、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目前,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效果还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如何衡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二、解决教育信息化问题的对策1、加大投入,促进基础设施均衡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尤其是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志 .是 促 进社 会 生 产 力 发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 实 现 。智能 化 使 得 系统 能够 做 到 教 学行 为 问 题 诊 断 、 习任 务 分 配 等 功 能 。最 近 的 学 L a n ot n . 世 界 各 国 对 信 息 化 的 发 展 已 给予 了前 所 人 性 化 、 机 通 讯 自然 化 、 杂 任 务 代 理 发 展 趋 向是 建 立 电 子 学 档 ( e rigP r 人 繁 未 有 的 关注 。
内容 的 结构 化 、 动态 化 、 象化 表 示 。 形
理 空 间 时 间 的限 制 . 是 电 子 网络 化 教 育 这 的重 要 特 征 。现代 已经 涌 现 出 一 系 列 虚拟
( ) 源 全 球 化 。 利 用 网 络 , 别 是 2资 特
包 虚 在 教 育 领 域 全 面深 入 地 运 用 现 代 信 息 技 It t可 以 使全 世界 的教 育资 源 连 成 一 化 的 教 育 环 境 , 括 虚 拟 教 室 、 拟 实 验 n me, e
信 息技 术 是 当今 最 活 跃 ,发 展 最 迅 跨 越 式 发展 的必 然选 择 。
学 习 活 动 也 是 当前 国 际 教 育 的 发 展方 向 。 信 息 技 术 在 支 持 合 作 学 习 方 面 可 以 起 重
速 , 响 最 广 泛 . 透 力 最 强 的 科 学 技 术 影 渗 领 域 之 一 。 信 息化 是 一 场 深 刻 的 革 命 , 在
维普资讯
_
教育信息化 l 探 索
浅谈 基础教 育信 息化 发展 问题 与 对策研究
林青 青 浙 江省 平阳县 萧江镇 第二小 学
一 ,
引 言
培 养 创 新 人 才具 有深 远 意 义 , 实 现 教 育 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存有问题对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的影响及其对策摘要本篇文章提出了在当今这个充满变革、充满竞争、充满机遇、危机四伏而又诡谲多变的时代,谁抓住了信息,谁就抢占有了先机,谁就控制了未来。
作为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不能在这方面置身事外,而应紧跟时代,顺应潮流,加快变更步伐,以更超前的眼光、更积极的心态、更实际情况的行动、更大胆的步伐,参与其中、把握其中。
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能越来越被动,越来越落伍,越来越难以立足的观点。
分析了当前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现状和存有的问题;比较了中西方教育模式存有的差异及其结果;指出了多年难以培养大师级人物的根源;揭示了基础教育存有问题对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提出了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应采取的对策;得出实现上述方案既可贯彻科学发展观,又能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还巩固中国移动信息运营商上地位,在经济可行,在现有条件下比较容易实现,互利共赢的结论。
关键词: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应用推广一、概述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真实反映。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能够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技术是现代生活的神经。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个既处处蕴含机遇、而又危机四伏变化诡谲的时代、谁先抓住了信息,谁就抢占有了先机,谁就掌控了未来。
在这个重大的时代变更面前,作为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没有可能置身事外,继续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春梦。
而应紧跟时代,顺应潮流,加快变更步伐,以更超前的眼光,以更积极的心态,以更实际情况的行动,以更大胆的步伐,适合变化,参与其中,把握其中,得益其中。
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只能越来越被动、越来越落伍、越来越难以立足、越来越不适合社会发展要求和期望。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既是血淋淋的事实,也是生物界不变的法则,人类社会更不例外。
我们需要保持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更需要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去拼搏、去迎接新的更大挑战。
为了让我们的后代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能够站得更高,在世界强国之林有更大发言权;为了让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历史不再重演;为了让我们的后代享受到我们的成果、感受到我们今天的付出,除了顺应潮流,加快变更,勇往直前我们已别无选择。
今天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学小学老师论文大赛,就此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课题,令人深思。
二、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在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和存有的几个问题如果单纯以硬件比较,我们国家基础教育设施的硬件水平也许并不比其他很多国家逊色,不过就像很多有光鲜外衣而徒有其表的人一样,其对硬件及设备的应用和在人才素质培养,以及创新型人才教育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情况不容乐观。
今年5月在参加全国金属加工学术会议时,中国金属学会的权威人士讲到在国外钢铁冶金行业流传这样一句话:要想看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冶金设备就到中国来,中国钢铁企业当前已经购买拥有、正在使用全世界最先进的冶金设备;不过我们用这些国际先进设备所生产的优质钢品种数量和质量却不敢令人恭维。
而别人却在使用我们早已淘汰的设备生产世界最高质量的钢材。
当前我们国家很多中学小学校,对信息技术及设备的应用上也存有上述问题。
在有些地方,有的学校高价购买的设备仅仅是作为一种华丽的摆设,被供奉在装有空调和地毯房间。
仅仅在上级检查,验收达标的时候才偶然会显出真容,失去了其为教学服务的应有价值。
我们很多老师和学校对信息技术以及自己拥有的设备还知之甚微,对信息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大影响了解不够,对信息技术促动教育发展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有问题更多。
在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担任老师的大多都是师范院校毕业,以文史哲经类文科专业,及数,理、化、生物等专业的理科毕业生为主。
他们大多都具有本专业渊博的基础科学理论及教育学理论知识,不过不具备现代工程技术的熏陶。
很多人,很多学校至今不甚明白科学和技术的差别,误以为科学就是技术。
实际情况上科学和技术(实为工程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前者以理论为主,后者以实际情况应用为主。
有科学理论的人未必通晓工程技术,未必就能将科学理论实用化;而工程技术却能将科学理论实用化。
爱因斯坦这个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精通物理学理论并可预见核武器的威力,不过最终武器化还是依赖工程技术人员实现;爱迪生这个小学毕业生没有雄厚的科学理论却用工程技术原理完成一系发明。
我们当前的基础教育阶段恰恰仅仅注重了基础科学理论的讲述,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行这些科学理论实际情况应用的教学;注重了科学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行工程技术水平的培养。
我们忽视了培养他们使用科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每当我们的老师实行本专业基础科学理论讲述时都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当面对很多相关怎样应用科学理论详细分析和解决实际情况问题的时候,都束手无策、哑然失语。
这与其说是老师知识结构存有的问题,毋宁说是师范教育和学校老师配制以及教科书设计的误点。
国外很多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要求是具有多专、多能,而我们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大多则是具有一专、一能。
有的人更是从这个校门出,又从那个校门进,不具备任何的社会经验和实际情况工程技术领域从业的经历,而走上老师的职位,开始了为人之师的职业生涯;有的老师除了只会讲述本专业基础科学理论知识之外,对其他专业知识一窍不通。
这也是创新型人才教育多年失败以及科学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难以展开和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仅仅侧重于教,而忽视育;侧重于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而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以及对知识的实际情况使用。
学生们每天只知道按部就班学习、学习、再学习,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应付五花八门的考试之外,很少有自己的空闲时间来对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实行独立的思考,分析,更没有时间思考怎样使用这些知识来实现个人的设想(如怎样用这些知识实行发明创造)。
学生既没有时间思考,也不知道今天所学的这些知识对自己以后有什么用、更不清楚自己以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要干什么。
这样没有目的,不具备主动、不具备独立思考的机械往复运动式的学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和创造性都会带来及其不利的影响,怎么可能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创造性、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学生对自己特点不了解,对未来茫然一片,全凭老师的教导,而有些人以己之浑浑,焉能使人之昭昭。
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教育要面向未来”。
对我们来说教育要面向的未来是什么,未来就是社会对毕业后学生的水平需要,以及毕业后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和抱负,让学生具有实现其个人职业规划和从业意愿的基本水平,这就是我们教育所要面对的未来。
而我们的一些学校对自己教育要面向的未来是什么不清楚,稀里糊涂地对学生实行教育。
在学生对自己以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不清楚的情况下,谈何未来理想、谈何个人抱负。
难道就凭写几篇相关理想的作文,就能够解决众多学生迫切需要解决而困扰他们的问题吗?理想是什么?理想的核心是个人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以后自己要干什么,想干什么,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理想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分析现在是否具备了这个条件,如果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条件,那么通过什么方式去达成这些条件,也就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让不具备条件变成具备条件,也就是说怎样实现这些条件,这中间就需要学本领,但是学本领有过程和阶段,那些本领是必要的,那些本领是不必要的,那些本领是主要本领,那些是次要本领,哪些是必须学好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现阶段要学好的,哪些是后阶段要学好的,如此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一步一步地向着预定的方向努力,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然才有可能去实现理想,这就是实现理想的过程。
如果不对学生实行这样系统的理想教育,不教育他们每人对自己的未来实行规划,不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未来规划实行辅导,那么我们学生很多人恐怕这辈子都和理想无缘。
如果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未来规划实行辅导,解决众多迫切需要解决而困扰他们的问题,教育和协助他们通过学习必要的本领,协助他们实现个人理想,那么学生的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才能有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需要我们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并把其作为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持久课题来做。
我们的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才能从空而得以落实。
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现状是以强化训练的手段,实施日常的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
各科老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都对学生布置学校作业,家庭作业,假期作业,他们以为只有学生完成这些作业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更是从阶段考试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转学考试,升学考试。
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考结束,一个中国学生要经历过多少考试?难怪有人说中国培养的学生都是考试的高手。
试想,学生在这样情况下年复一年学习、学习、再学习;从课本、课外辅导书、再到强化训练;从学校作业,家庭作业、再到假期作业,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机械性的学习,怎么能有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空间、时间。
即使是具有创造力的天才也会被抹杀的。
这也难怪有很多学生在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之后忘情地撕书,以表达对这样学习生活的愤懑和不满。
这既是韩寒高中肄业却能在外逍遥自在地当作家,也是面对钱学森之问失语的原因。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他们早已知道这些问题,但当他们面对中考,高考时,面对教科书,面对各种考核,面对铺天盖地的考试时,他们能有选择吗?我不知道对老师来说是让更多的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让自己能通过各种考核,以得到更多的实惠重要,还是培养一个多刺的钱学森,常和老师过不去的爱迪生重要。
当学校和老师们把他的学子送到更高中一年级个层次学习的时候,个个如释重负,视乎这样就完成了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
但是我们是否想到当经过花费我们12年心血实行教育和培养的高中毕业生,在走向纷繁复杂而又多变的社会时仅仅是一张布满窟窿、粗糙不平的白纸。
在我们12年心血浇灌之下,他们除了具有高超的应付考试的水平之外几乎一无所长,“书生百无一用”就是现实社会对教育的最大不满和嘲讽。
当高中毕业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和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茫然无措、平日里所仰仗的师长爱莫能助的时候;当自己的高足无奈地听天由命,在大学毕业之后不得不抛弃所学的专业、重新反思、并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的时候,这其中耽误了多少时间、浪费了多少金钱、耗费了多少心血。
当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外出打工面对招聘提问低头无语的时候;当他们回到家乡渴望改变自身现状、希望发家致富的时候;当有的家长节衣缩食,含辛茹苦供养孩子学习的时候,经过我们12年心血浇灌,经过学生们十年寒窗之苦,他们在我们这里学到了那些适合社会需要的本领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