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网络欺诈现状与电子商务消费者的救济途径
跨境电商诈骗分析及防范措施
跨境电商诈骗分析及防范措施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境电商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和发展,跨境电商诈骗也愈发猖獗,对消费者和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对跨境电商诈骗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跨境电商诈骗案例分析1.虚假商品信息欺诈虚假商品信息欺诈是跨境电商中最常见的一种诈骗类型,具体表现为商家虚构商品信息,通过低价销售、虚假优惠等手段骗取消费者资金。
据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消费者被跨境电商欺骗的资金损失超过10亿元,而虚假商品信息欺诈占比达到60%以上。
2.虚假客服电话诈骗通过虚假客服电话诈骗,诈骗者冒充跨境电商平台客服,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为名,让消费者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者进行支付,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
3.虚假物流信息欺诈虚假物流信息欺诈是跨境电商中常见的一种诈骗类型。
诈骗者通过虚假物流信息欺骗消费者,让其将商品发送至指定地址,诱骗消费者支付相关费用或者骗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
二、跨境电商诈骗防范措施1.提高警惕性,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在跨境电商平台购物时,消费者要保持警惕,注意核实商家和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尽量选购正规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商品。
对于一些具有诈骗嫌疑的信息,消费者应该及时举报,避免被骗。
2.保护个人隐私,妥善保管账户密码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特别是密码等重要信息,防止被诈骗者冒名顶替,去拨打虚假客服电话、发送虚假邮件,诱导消费者支付费用。
建议消费者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3.加强自我保护,注意支付安全跨境电商交易中,消费者要注意支付安全。
建议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平台,注意查看支付说明和保障措施,选择具有高度信誉的支付平台,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支付信息透露给陌生人,同时定期检查自己的交易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平台客服。
4.维护自身权益,妥善保管交易凭证跨境电商交易中,消费者应该保留交易凭证,例如订单号、支付凭证等,以便在出现纠纷时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电子商务纠纷解决办法
电子商务纠纷解决办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物、享受各种在线服务。
然而,这种便捷的交易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纠纷。
电子商务纠纷涉及到商品质量、售后服务、支付安全、物流配送等多个方面,给消费者和商家都带来了困扰。
那么,当遇到电子商务纠纷时,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一、协商和解协商和解是解决电子商务纠纷最常见、最便捷的方式。
当纠纷发生后,消费者和商家首先可以通过友好沟通,表达各自的诉求和关切,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保持冷静、理性和诚恳的态度,避免情绪化的争吵和指责。
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提供的在线客服、投诉渠道或者商家的客服电话、邮箱等方式与商家取得联系,详细说明自己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退货退款、换货、赔偿损失等。
商家在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后,应积极响应,认真核实情况,及时给予答复和处理。
如果商家能够积极解决问题,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往往能够化解纠纷,维护良好的商业信誉。
二、投诉调解如果协商和解无法达成一致,消费者可以向电商平台投诉,请求平台介入调解。
大多数电商平台都设有专门的投诉处理机制,对消费者的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
消费者在投诉时,应提供详细的订单信息、纠纷情况和相关证据,以便平台能够准确了解问题并进行公正的处理。
电商平台在接到投诉后,会根据平台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对纠纷进行调解。
平台可能会要求商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或者与双方进行沟通协调,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如果商家存在违规行为,平台可能会对其进行处罚,如扣分、限制店铺权限、下架商品等,以维护平台的交易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
消费者可以通过拨打 12315 热线电话或者登录消费者协会的官方网站进行投诉。
消费者协会在接到投诉后,会对纠纷进行调查和调解,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
美国政府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政策
美国政府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政策美国政府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政策简介在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旨在提供支持和鼓励创新。
本文将介绍美国政府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些有关政策,并探讨其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影响。
美国电子商务政策的背景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整个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主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来促进这一行业的成长。
政策1:数字经济税收政策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对数字产品和服务的税收政策存在一定的争议。
为了规范数字经济领域的税收问题,美国政府制定了数字经济税收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确保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公平竞争,并确保所有涉及电子商务的企业都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相应的税款。
政策2:电子商务创新基金为了鼓励电子商务行业的创新,美国政府设立了电子商务创新基金。
该基金为有潜力的电子商务创业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竞争。
政策3: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供更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持,美国政府制定了具体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宽带网络的建设,并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和速度,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好的交易环境。
政策4:电子商务法律框架为了确保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权益保护,美国政府制定了电子商务法律框架。
这一框架规定了电子商务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要求,并明确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措施和企业的责任。
这些法律框架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并促进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政策5: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国际性的过程,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贸易。
从欧美国家电子商务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中得到的启示
从欧盟、美国电子商务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中得到的启示编者按:当前,我国对传统商业活动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因为电子商务的网络化等特殊原因,我国法律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不足。
本文从欧盟、美国的电子商务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中得到几点启示,供参考。
一、欧盟、美国电子商务法律的相关规定(一)欧盟、美国电子商务法律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按照欧盟《电子商务指令》的规定,信息服务供应商应披露的信息包括: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名称、地址、联络方式、注册证号,涉及经主管机关许可的经营内容的,应说明经许可的经营范围,属于专业管理的应说明其专业资格,以及纳税号码、价格条件和内容、各项附加收费等。
美国《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签名法》、《统一计算机交易法》也都专门规定了消费者知情权的行驶和保护。
(二)欧盟、美国电子商务法律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欧盟1995年通过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规定:个人数据所涉及的个人为该数据的主体,个人数据归其所有;禁止未经该主体许可披露个人数据;数据用户对数据的使用仅限于主体许可的用途,未经许可,不得向他人转让该许可的使用权等。
该指令最重要的精神是将隐私权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并将之延伸到个人数据的保护。
美国负责消费者保护事宜的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曾经列出了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被广泛遵循的隐私权保护5大具体规则:一是告知。
消费者应在任何个人信息被征集之前被告知有关实体的信息做法;二是选择。
消费者应被给予机会对信息的任何第二手(除交易所使用之外)使用表示同意或拒绝;三是查阅。
消费者应能不迟延地查阅其个人数据,同时应能方便地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信息;四是完整与安全。
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处理应保证准确。
同时,有关实体在传输、处理和存储信息时应予以保密;五是实施。
违反上述规则的,消费者应有得到救济的渠道。
(三)欧美国家电子商务法律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保护。
浅析跨境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跨境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跨境电子商务可以跨区域、跨国别进行商品的贸易交易,它主要是依托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完成货物的交易与支付,利用物流企业实现货物的跨国际运输。
这种方式的出现为我国企业外贸出口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增添了新的助力。
一、跨境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1、跨境支付得不到消费者的信任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贸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由于全球货物交易往来密切,跨境电子商务支付数额相对较大,从而使得参与交易的双方对跨境支付产生了疑虑,进而让跨境电子商务受到了大家的质疑。
通过相关的资料研究发现,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在发展的时候最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跨境支付获得消费者的绝对信任”。
在数据分析中发现,有近三成的被采访者经常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行购物,但是这一数据普遍低于各国销售新人比例。
在对跨境电子商务是否盈利的调查中发现,有九成以上的人都认为会盈利。
在对相关的支付服务单位调查时发现,有四成左右的企业会选择提供跨境电子商务支付服务。
由此,可以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实际上是盈利的,它能够大范围内推广使用的关键就是能够得到消费者对其使用的信任与认可。
2、全球语言、习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阻遏作用全球经济贸易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改革,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正在全球各地加以使用,不过在不同地区及国家质检的发展使用状况依旧存在差异。
通过研究发现,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在2016年已经突破万亿,并且欧洲市场已经成为最大的电商跨境贸易市场,其每年的增长份额都在不断的提升。
在中国经济的强劲带动下,亚太地区的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正在不断地提升,并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每年的交易额已经突破万亿大关。
跨境电子贸易流通速度快、交易量大、增长持续的地区主要以文化、语言、习俗相同的地区为主。
在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中发现,约70.3%的受调查企业认为有共同的语言是跨境电子商务强大的内因,其次才是有共同边境的邻国,大约6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有着相同语言的合作伙伴以及销售团队能够理解当地文化,并将为跨境电子商务带来更多的利润,语言是一个能够增加跨境电子商务利润的强大的商业驱动力。
电子商务相关政策美国的经验
电子商务相关政策: 美国的经验1.介绍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
各国在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制定方面也各有不同的经验和做法。
本文将以美国为例,介绍其在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方面的经验与做法。
2.电子商务法律和法规2.1 电子签名法美国在1999年通过了电子签名法,明确了电子签名在法律上的有效性。
该法案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法律保护,使得电子签名在合同签署和交易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
2.2 电子隐私法美国有一系列关于电子隐私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如《电子通信隐私法》,《网络隐私法》等。
这些法律和法规保护了个人的电子隐私,禁止未经许可的数据收集和滥用,从而增强了消费者对于电子商务的信任和安全感。
3.消费者权益保护3.1 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监管美国的电子商务相关政策重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对于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进行严格监管。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负责监管和打击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2 消费者投诉和争议解决机制美国设立了消费者投诉和争议解决机制,如消费者投诉中心和消费者仲裁机构等,帮助消费者解决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投诉和争议。
4.知识产权保护4.1 版权保护美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电子商务领域加强了版权保护力度。
通过法律和法规保护作品的版权,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促进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发展。
4.2 商标保护美国的商标保护制度完善,商标法对于商标在电子商务中的运用和保护有明确规定。
商标注册和维权机制有效地保护了商标所有人的权益。
5.税收政策5.1 电子商务征税美国在电子商务征税方面有一套完善的政策和机制,通过相关法律和法规,要求电子商务平台和在线商家按照规定向消费者所在地的州或地方政府缴纳销售税。
5.2 跨境电商税收美国对于跨境电商的税收也有相应的政策和规定。
根据个别情况,跨境电商可能需要缴纳相关的关税和进口税,以及按照规定向相关政府报告和纳税。
电子商务在美国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电子商务在美国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现状、战略布局、消费模式以及未来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的风向标。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电子商务市场销售额达到了3.9万亿美元,占总零售市场的比重超过10%。
亚马逊、沃尔玛等巨头企业牢牢掌握着市场份额,并且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战略布局亚马逊无疑是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巨头,其对供应链的掌控以及物流网络的完善为其占领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此之外,亚马逊还通过推出Prime会员计划来实现用户黏性的提高,通过优质的物流服务、视频、音乐等增值服务,吸引用户长期购物。
而沃尔玛作为传统零售业的巨头,也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沃尔玛通过与亚马逊的竞争,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并通过多渠道销售的模式,将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相互结合,实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消费模式美国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市场的消费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从传统的线下购物转向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而不再选择去实体店购物。
这种转变不仅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还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低的价格。
四、未来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美国电子商务市场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电子商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智能客服、商品推荐等。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进一步提升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购物,这将极大地促进市场的增长。
此外,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将对美国电子商务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云计算,商家可以提供更多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持业务的发展。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法律救济途径及策略研究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法律救济途径及策略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购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诈骗和犯罪问题。
本文围绕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法律问题展开探讨,分析了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总结了当前的法律救济途径和策略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认知度和应对能力。
关键词:网络购物、诈骗犯罪、法律救济、策略研究正文:一、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虚假宣传:诈骗分子通过造假的商品描述、图片、视频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实际上商品并不符合宣传内容和标准。
2. 非法收款:诈骗分子采用虚假公司、网站等手段进行非法收款,或者诱导消费者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个人信息,从而实施诈骗犯罪。
3. 耍无赖:一旦消费者发现诈骗行为,诈骗分子往往采用无赖的方式逃避赔付责任,或者以各种理由拖延赔付时间。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1. 假冒网站:诈骗分子通过虚假网站制定假冒的商品信息进行欺骗消费者。
2. 虚假商品信息:诈骗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手段,制造虚假的商品信息来诱导消费者购买。
3. 偷换包装:诈骗分子通过偷换、替换、换单等方式,将商品的指定规格、品质等进行掉包欺骗。
二、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法律救济途径1. 民事救济:当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发生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进行救济。
在诈骗分子未能履行合同或造成消费者损失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合同纠纷诉讼或侵权诉讼。
2. 刑事救济:对于严重的网络购物诈骗犯罪,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救济。
在刑事追诉时,消费者应当及时向警方报案,提供有效证据和线索。
3. 行政救济: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行政救济的方式进行维权。
在网络购物诈骗犯罪中,消费者可以向工商、质监等部门投诉举报,要求有关部门查处行业不正之风、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应对策略研究1. 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消费者应该提高安全观念和风险意识,谨慎购物,不轻信网络广告和优惠信息,保持警觉,提高防范能力。
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尽管电子商务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信任与安全问题1. 个人信息泄露:在进行在线交易时,用户需要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支付信息。
如果这些敏感数据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则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
解决方法:加强数据保护措施,包括使用有效的加密技术来保护用户信息,在服务器端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以修复漏洞等。
2. 交易纠纷与欺诈:在网络交易中,买家和卖家之间缺乏直接沟通渠道,容易出现交易纠纷或欺诈行为,如虚假宝贝、非法退款等。
解决方法:建立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并监管交易流程,对商家和买家进行身份验证,并设立专门的客服团队处理投诉和纠纷。
二、物流与配送问题1. 物流效率低下: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也大幅增加。
然而,传统的物流体系并不足以满足高效快速的物流服务要求。
解决方法:引入新技术来改善物流管理,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提升运输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更完善的仓储网络和配送渠道,优化供应链管理。
2. 区域限制与跨境贸易:由于国际贸易存在着不同的法律、税收、关税及海关检查等障碍,在进行跨境电商交易时面临各种挑战。
解决方法:推动国际间贸易政策的合作和规范化进程,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跨境电子支付体系建设,并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欺诈行为;加强国内外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1. 售后服务不到位:部分电商平台存在售后服务缺乏效率、消费者维权困难等问题,导致部分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解决方法: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并加大惩治侵权行为的力度。
同时,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有良好口碑和信誉的电商平台进行购物。
2. 不实广告与欺诈:一些不法商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布虚假广告或销售伪劣商品,误导消费者并损害其利益。
电子商务行业的网络诈骗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行业的网络诈骗问题及解决方案一、电子商务行业的网络诈骗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
然而,与之并行的是网络诈骗问题的不断增多,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下面将介绍一些当前电子商务行业中存在的网络诈骗问题。
1.虚假商品和假冒品牌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一些不法分子以低价引诱消费者购买所谓品牌商品或高端产品,然而实际上这些商品往往是假货或劣质产品。
此外,还有一些商家冒充知名品牌销售商品,欺骗消费者。
这种欺诈行为直接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并且对合法厂商形成了不正当竞争。
2.虚假广告和误导性信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一些商家故意发布虚假广告或提供误导性信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
比如,在产品描述中夸大其词、使用某种技巧性修饰照片等手段。
这些行为使消费者得出错误的购买决策,导致了用户权益受损。
3.非法访问和窃取个人信息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大量的个人和金融交易信息,黑客和诈骗团伙利用各种手段非法获取这些信息,并进行盗窃、篡改或滥用。
如通过网络钓鱼、病毒攻击、恶意软件等方式获取用户帐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4.虚假评价和刷单行为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一些商家会雇佣刷单团队或自己操作虚假评价,夸大商品的质量、服务或销售额。
这种刷单行为不仅欺骗消费者,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二、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网络诈骗。
1.加强监管与打击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净化市场环境,惩处违规商家和诈骗分子,增强公众对电子商务行业的信任。
2.加强平台审查和管理电子商务平台应该加强商品信息的审核工作,确保销售的商品可以得到质量和真实性的保证。
此外,平台应严格执行用户实名制度,防止虚假身份以及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诈骗活动。
3.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和知识水平教育和引导广大消费者提高网络购物风险意识,并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以便在遭遇可疑交易或信息时能够及时甄别并报警。
美国跨境电商市场的现状与机遇
美国跨境电商市场的现状与机遇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商市场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其中美国跨境电商市场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美国跨境电商市场的现状以及所蕴藏的机遇进行探讨。
一、美国跨境电商市场的现状1.市场规模庞大: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消费水平高、消费能力强,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销售额在2019年达到了6010亿美元,占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近一半。
2.消费者多元化: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拥有众多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的消费者群体。
这也意味着美国跨境电商市场面向的消费者群体非常庞大,需求多元化,给商家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3.购物习惯成熟:美国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的接受程度较高,网购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他们习惯于线上购物、价格比较、评论参考等消费行为,进一步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二、美国跨境电商市场的机遇1.产品多样化:美国消费者对于新奇、独特、优质的产品有着极高的追求。
对于那些独具特色的跨境商品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将其推向美国市场,并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2.品牌传播: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拥有许多知名的品牌,这些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也非常大。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将自己的品牌推广至美国市场,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销售额。
3.提供增值服务:除了商品本身,跨境电商商家还可以结合美国市场的需求,提供增值服务,如快速物流配送、本地化客服、售后服务等,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4.技术创新:美国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一直致力于电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跨境电商商家可以充分利用美国的技术优势,不断改进用户体验,提高销售转化率,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美国跨境电商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通过深入了解市场现状和消费者需求,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提供符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同时,结合技术创新和品牌传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将会使企业在美国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美国电子商务法律和法规
美国电子商务法律和法规在互联网的发展下,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为了规范电子商务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商家利益,美国政府也对电子商务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美国电子商务法律和法规的相关内容。
1. 网络安全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美国政府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将网络安全纳入了国家安全的范畴,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定:设立网络安全岗位、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强化数据保护措施等。
同时,该法规还规定了相关部门必须对重要基础设施实施安全监控和防范措施,如金融系统、运输系统等,以确保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 网络交易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庞大,不同于实体商店,网络交易面临着和实体店不同的风险,包括欺诈、诈骗等行为。
作为应对此类问题的一种措施,美国政府通过了《电子签名法》和《电子交易法》,旨在规范网络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权利。
其中,《电子签名法》规定了在网络交易中确认合同、协议等文件所需要的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并明确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
而《电子交易法》则规定了保护电子消费者的权益,严禁在网络交易中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广告等违法行为。
3. 数据保护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用户的个人和支付信息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不被不良分子窃取和滥用,美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
美国《信息安全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必须具备明确的数据保护政策,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进行保护。
同时,该法规提出对敏感数据、私人生活的侵犯进行了严格的惩处。
4. 合同纠纷虽然美国的电子签名和电子交易法规定了网络交易的规范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可能遇到合同纠纷。
在这种情况下,联邦贸易委员会提供了一种争端解决机制。
如果买方和卖方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方面出现分歧,他们可以要求联邦贸易委员会进行调解。
如果该机构的调解未能解决争端,其中一方可以将案件提交法院,寻求司法救济。
美元诈骗案例分析报告
美元诈骗案例分析报告美元诈骗案例分析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诈骗事件屡见不鲜。
其中,美元诈骗案件是一种常见的手法。
本报告将分析一起美元诈骗案例,并提供相关的防范措施。
该案例发生在一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上。
受害者名为小王,他是该平台上一名经验丰富的卖家,负责一家小型服装店的运营。
一天,小王在平台上接到一笔款项,买家号称要购买多件产品,并提供了小王的银行账号。
小王收到款项后,立即将货物配送给买家。
然而,几天后,小王发现他的银行账户被空了。
原来,这笔款项是由诈骗者转入小王的账户中,并立即申请了退款。
在该案例中,诈骗者利用了平台上的交易系统漏洞,通过虚假的支付手段转账给了小王,并在短时间内申请退款,最终从小王的账户中骗走了款项。
这种诈骗手法利用了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信任,给卖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种美元诈骗案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提高警惕:卖家在收到款项后,应仔细核对买家的信息,确认是否与订单信息一致。
如果有任何怀疑或不符合的地方,应及时与平台客服进行沟通。
2. 检查支付方式:卖家在接受支付前,应当详细了解不同支付方式的特点和使用规则。
如支付平台的退款规定、支付通道的安全性等。
避免使用不熟悉或不安全的支付方式。
3. 增加支付验证措施:卖家可以在收到款项后,采取一些额外的验证措施,如联系买家核实支付情况、向买家发送验证码等。
确保支付的真实性。
4. 加强平台安全:平台方应加强对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审查,尽量减少漏洞。
同时,加强对用户身份的验证,防止诈骗者利用虚假身份进行交易。
5. 及时报警:如果卖家发现有可疑交易或遭受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平台方提供相关证据,以加快诈骗者的抓捕。
通过以上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降低美元诈骗案件的发生概率,并保护卖家的合法权益。
同时,平台方也需要加强对用户的教育,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
综上所述,美元诈骗案件需要卖家和平台方共同努力防范。
浅谈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浅谈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领者,其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美国电子商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开始尝试在网络上开展商业活动。
早期的电子商务主要集中在图书、音乐和电子产品等易于数字化和配送的商品上。
亚马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从一家在线书店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
进入 21 世纪,美国电子商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网络购物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全,消费者对于在线购物的信任度逐渐提高。
同时,电子商务的范畴也不断扩大,涵盖了服装、家居用品、食品等几乎所有的商品类别。
不仅如此,服务类的电子商务也开始兴起,如旅游预订、金融服务、在线教育等。
如今,美国电子商务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逐年攀升,在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这得益于美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高度发达的物流体系以及消费者对在线购物的高度接受度。
其次,竞争激烈。
除了像亚马逊这样的巨头企业,还有众多的中小电商企业在市场中竞争。
为了吸引消费者,企业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用户体验。
例如,提供快速的配送服务、丰富的产品选择、个性化的推荐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等。
再者,移动端购物成为主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使用手机进行购物。
电商企业纷纷优化自己的移动端应用,以提供更加便捷和流畅的购物体验。
然而,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个人信息泄露、支付安全等问题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
物流配送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尤其是在购物旺季,如圣诞节期间,物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配送压力,可能导致包裹延迟送达,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另外,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电子商务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案例分析与启示
电子商务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案例分析与启示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用户数据泄露事件频繁发生,给用户个人隐私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电子商务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启示与建议。
一、事件案例分析1. 2013年,美国零售巨头Target遭遇了一起大规模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
黑客入侵了Target的网络系统,窃取了近1亿名用户的信用卡信息和个人资料。
这次泄露事件给Target造成了巨额损失,也使用户们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2. 2017年,中国知名电商平台京东曝出了一起用户数据泄露事件。
黑客通过攻击京东的供应链系统,获取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
京东随后公开道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但事件仍然对其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2019年,印度电商巨头Flipkart也发生了用户数据泄露事件。
黑客攻击了Flipkart的数据库,窃取了数百万用户的个人信息。
Flipkart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但事件仍然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二、事件原因分析1. 安全意识不足: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对用户数据的安全保护意识不够强烈,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来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他们往往将数据安全问题视为次要问题,忽视了黑客攻击的威胁。
2. 技术漏洞存在:电子商务平台通常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但在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漏洞。
黑客利用这些漏洞,轻易地侵入系统并窃取用户数据。
3. 第三方合作风险: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共享用户数据,但对这些合作伙伴的数据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黑客可以通过攻击这些合作伙伴的系统,获取用户数据。
三、启示与建议1.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电子商务企业应提高对用户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投入足够的资源:电子商务企业应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来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包括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安全设备的购置和更新等。
电子商务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电子商务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引言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交易形式,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 安全性问题在进行在线支付和交易时,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是电子商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不法分子可能通过黑客攻击、网络病毒或其他手段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账户密码等敏感数据。
解决办法:(1)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电子商务平台应加大对服务器、数据库等重要系统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防火墙和安全监测措施。
(2)加密技术:采用SSL(Secure Socket Layer)等安全协议来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有效防止信息被窃取。
(3)用户教育:提高用户意识,引导他们使用复杂且不易破解的密码,并定期更新密码。
3. 售后服务问题在线购物结束后,消费者可能会遇到产品质量问题、退换货困难等售后服务问题。
一些不诚信的商家可能存在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规范等情况。
解决办法:(1)加强监管: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市场监管机制,对商家的宣传、售后服务进行监管,并及时处罚违规行为。
(2)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建立独立的消费者维权机构,帮助消费者解决投诉纠纷,并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
(3)评价系统完善:电商平台应建立可靠的评价体系,让用户可以准确了解其他消费者对商家和产品的评价,避免购买到低质量或欺诈性商品。
4. 物流配送问题在线购物后,购买者普遍关注商品的配送速度和是否能按时到达。
由于物流系统不完善或混乱,可能导致延误和丢失包裹的情况发生。
解决办法:(1)优化物流网络:加大投入,改善物流设施和运输工具,提高快递员配送效率。
(2)信息追踪技术:通过物流追踪系统,提供实时的包裹跟踪信息,使消费者能够及时知晓配送情况。
(3)建立售后服务机制:对于延误或丢失的包裹,电商平台应积极与快递公司合作解决问题,并及时赔偿消费者。
5. 诚信问题电子商务市场上存在一些不诚信行为,如虚假宣传、造假评论等。
电商平台网络诈骗法律救济
电商平台网络诈骗法律救济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网络诈骗也随之而来,给人们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合法的网络诈骗法律救济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电商平台网络诈骗的法律救济途径,并给予相关建议。
1. 网络诈骗的定义和类型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欺诈行为,通过虚假宣传或其他手段骗取他人财产或个人信息。
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包括虚假商品销售、虚假投资理财、虚假彩票中奖等。
电商平台作为网络交易的中介,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电商平台的责任根据我国《电子商务法》,电商平台在网络诈骗问题上承担相应责任。
首先,电商平台应当加强对商家的资质审查,严禁未取得合法资质的商家进入平台销售。
其次,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商品信息的审核,杜绝虚假宣传和虚假销售行为。
最后,电商平台应提供便捷的投诉渠道,及时解决用户的投诉问题。
3. 消费者的权利和救济途径消费者在网络诈骗中享有多项权利。
首先,消费者有权查看商品的真实信息,包括价格、产地、质量等,并可以通过消费者评价来了解其他用户的购买体验。
其次,消费者可以向电商平台提交投诉,要求平台解决争议或追究商家责任。
如果经过协商仍无法解决,消费者可以将纠纷诉诸司法机关,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在网络诈骗案件中,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寻求法律救济。
首先,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并配合调查。
其次,消费者可以联系电商平台,寻求平台的帮助和协助。
如果电商平台未能提供有效救济,消费者可以考虑起诉商家或电商平台,通过法院途径来解决纠纷。
此外,一些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也可以给予帮助和指导。
5. 加强网络诈骗预防与警示除了寻求法律救济以外,我们还应加强网络诈骗的预防与警示工作。
首先,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虚假信息,并根据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评级来进行选择。
电子商务安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子商务安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线上商店购物。
尽管电子商务的便捷性和方便性被广泛赞誉,但安全问题也应该得到重视。
本文将讨论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并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身份诈骗身份诈骗是电子商务安全的首要问题之一。
诈骗者可以通过假冒银行或信用卡机构的邮件或网站欺骗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如信用卡号码、地址、社会保险号、联系电话等。
一旦提供这些信息,诈骗者就可以在没有消费者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信用卡或贷款。
解决方法: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包括信用卡号码、社会保险号、地址以及收入情况等等。
不要随意将这些信息透露给任何人,特别是陌生人。
此外,您可以使用信用卡过滤器来保护您的信息。
信用卡过滤器可以识别欺诈的活动,以发现不同的消费模式可能会暴露您的信息。
二、电子邮件欺诈电子邮件欺诈是指诈骗者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虚假信息或让您打开包含恶意软件的链接。
诈骗电子邮件通常装扮成真实机构的电子邮件,如银行或在线商店。
一旦您打开了链接或附件,诈骗者就可以访问您的电脑或手机,并获取您的私人信息。
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电子商务的身份盗窃或其他形式的欺诈。
解决方法:避免打开来源不明的附件和链接。
此外,使用防病毒软件和反间谍软件来保护您的电脑或手机。
不要使用不安全的Wi-Fi网络,并确保您的电脑和手机上都安装了最新的软件和更新。
三、不安全的网站不安全的网站会导致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安全问题。
这些网站可能会含有恶意代码、木马病毒和其他病毒或恶意软件,这些恶意代码会拦截您的个人信息,或者使您的计算机或手机暴露在网络攻击者的攻击下。
解决方法:使用可信的网站进行电子商务购物。
配置防病毒并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以保护您的计算机或手机。
另外,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和安全套接字层(SSL)协议也有助于保护您的在线交易。
四、物流和供应链风险电子商务交易的另一个安全问题是物流和供应链风险,包括劣质商品、配送延迟、包裹失踪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美国网络欺诈现状与电子商务消费者的救济途径[摘要]每年有成百上千万的美国消费者成为网络欺诈的受害者。
通常来说,网络欺诈通过两个方面影响消费者。
第一,受欺诈的消费者遭受个人财产的流失。
第二,消费者作为纳税人间接地在为欺诈行为付钱,因为是纳税人的钱资助了旨在纠正和防止网络诈骗的美国政府项目但最后却并无作用。
随着虚拟电子商务的爆发,美国政府才逐渐意识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必要性,但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
[关键词]网络欺诈;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救济一、引言无论在哪个国家,电子商务消费者都非常容易受到互联网欺诈,因为卖家提供的是一个“要么接受要么放弃(take it or leave it)”的交易,买家无法跟网络卖家进行讨价还价。
为了获得他们所寻求的商品或服务,买家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意一些令人不快的条件。
而且,大多数购买交易值很低。
消费者通常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更多的钱来挽救一个小额的金钱损失。
网络欺诈通过各种方式损害消费者利益,包括传统的信用卡盗窃、身份盗窃,还有新的“网络绑架”,即登陆一个网站后,自动将消费者带到另一个网站,通常是一个非法网站,使消费者的网络浏览器不能使用。
本文通过讨论美国现行的影响电子商务消费者一般日常购买行为可用的救济措施,发现即使在美国,这些救济措施要想要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是困难重重。
二、美国网络欺诈现状从广义上来说,网络欺诈也包括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不道德”(wrongdoing)的行为,当然,除了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更多的网络欺诈应该指的是不法行为。
这时,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就需要证明一个行为上升到欺诈或欺骗的程度,并且已经有了使欺诈的目的得以实现并造成损失。
联邦贸易委员会证明一个成功的网络欺诈行为有三个要素:首先,可能会误导行为;其次,在当时的情况下消费者行为是合理的;最后,有确切事实。
这几点要素帮助联邦贸易委员会区分一个行为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还是应受法律谴责的不法行为。
虽然各种欺诈行为大多包含以上三个元素,但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欺诈行为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卖家没有发送商品给买家,或者卖家发送假冒商品给买家。
在美国,消费者通常在三个地方遇到这种类型的欺诈行为:互联网拍卖网站、电商购物网和电子邮箱。
(一)网上拍卖商品的欺诈网上拍卖欺诈是美国最经常被报道的报道网络欺诈类型。
网上拍卖欺诈有很多形式,但一般分为两种:第一,卖家歪曲的描述物品,这样的话买家就会收到假冒商品或与他订购的完全不同的商品。
第二,一些卖家只是要拿到钱,并没有交付产品。
这样的在线拍卖欺诈大概占所有互联网欺诈的10%。
当商品的买卖发生在没有一点政府监管和调控的地方时,欺诈肯定会产生并且越来越多,特别是因为互联网还是虚拟的匿名制度。
(二)一般买卖商品欺诈非拍卖的一般商品索赔在欺诈投诉中数量是占最多的。
非拍卖的一般商品投诉,像拍卖投诉一样,可能是欺诈行为造成的,也可能仅仅是失误造成的。
与拍卖中的欺诈行为不同的是,非拍卖性欺诈可能表现为服务要价过高,或者是交货日期不真实或不切实际。
1.陌生网站。
消费者其实是不太会在陌生的网站交易的。
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陌生网站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一对夫妇用信用卡在返利网()购买了价值超过86000美元的商品,却从来没有收到相应的回扣。
返利网以高价出售各种电子产品和一般商品,该网站之所以吸引顾客,是因为公司之后会向消费者送出高达100%的回扣。
最后,返利网在还有没向消费者支付了之前保证过的回扣之前,就根据破产法提出了破产保护申请。
这一案例就是返利诱惑以及消费者购买低价商品时可能碰到的欺诈行为的典型代表。
2.熟悉的网站。
之所以消费者会比较相信知名的购物网站,是因为这些知名零售商可能会对涉嫌欺诈感到不安。
要确定一个熟悉的网站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检验该行为在法律上是否达到欺诈,最明显的是“可能误导”以及“重大事实”。
因为零售商一般不愿明确误导或者欺骗顾客,或者大多数行为不会上升到欺骗或诈骗的层面。
一个在网上和现实中都有着可观数量的客户群的销售商,需要维护自己的好名声,真的有欺诈意图,通常也是以一种极其微小的,甚至不被察觉的形式。
例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了苹果电脑公司,不是因为它出售假冒产品,或者未能发货,而是由于它向顾客收取免费服务的费用。
苹果公司曾经宣传了一个叫“苹果保证”的项目,保证在苹果电脑使用期间向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
然而,在1997年10月,苹果公司开始向其用户收取35美元的技术支持费。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没有对苹果公司采取任何正式的制裁行动,因为苹果公司最后承诺终止为了其“苹果保证”项目向顾客收取费用,并赔偿那些为此项目付钱的顾客。
苹果公司的行为是否已构成了欺诈或欺骗无从得知,但无论何时一旦出现欺诈的迹象,至少像苹果这样的大公司能够平定事端,使顾客达到满意。
3.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
由于“垃圾邮件”的诞生,许多顾客每天会从陌生的发件人那里收到大量的邮件。
垃圾邮件是指一个出售产品或服务的卖家向不计其数的邮箱地址发出的一封地毯式邮件。
有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个卖家发出了一个群邮件,宣传了一个减价出售的全新的第二代游戏机。
一个正在寻找第二代游戏机的14岁男孩收到了这封邮件。
这个男孩为能以如此低的价格买到这个游戏系统感到兴奋不已。
在他的邮件里,那个男士自称是一个大学生,急需钱来交房租。
这个男孩和他妈妈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将420美元的购买价格汇给那个男士,男士承诺第二天就能将游戏机送达。
然而这个第二代游戏机没有寄达。
小男孩的妈妈联系了当地警察,想要追捕这个卖家。
但是这几乎不可能,更不可能要回那420.52美元。
如果欺诈行为继续在网上肆意横行,而消费者仍没有任何依赖和补救措施,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的信心将会大大降低。
三、可用的补救措施网络欺诈受害者个人可采取的补救措施几乎很少。
由于网络欺诈受害者数量庞大,而且许多此类交易涉及的金钱数目较小,几乎不存在通过法律机制来要回那部分钱的可能性。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采取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救济措施来惩治网络欺诈罪犯。
然而,那些已经被欺骗过的消费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投诉给联邦贸易委员会。
尽管联邦贸易委员会收到了所有的索赔要求,不过它却从没有给大部分人予回应。
在决定是否提出诉讼时,联邦贸易委员会考虑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是否对消费者损害巨大、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一种模式或惯例而不仅仅是一个独立事件、采取法律手段是否可行等等。
至于个人行为,被欺骗的消费者可能会在法庭上对卖家提起诉讼,以传统的法律手段来打击卖家。
然而,这一补救措施只能局限于以下情况:首先,知道卖家的联系方式;其次,卖家住在诉讼被提出的那个州或者与那个州有紧密联系的地方,这样那个州的法庭才会有权受理索赔要求;最后,买方可能需要一个律师来起草诉讼,这取决于索赔数额,因为对于小额索赔,也许不需要律师。
因此,甚至可能由于管辖权问题,无论是付律师费还是诉讼费,买方提出诉讼都要冒一定风险;买方最终损失的钱可能比刚开始还要多。
一种非传统的,解决欺诈索赔的手段是通过在线争端解决(“ODR”)机制,有很多在线争端解决网站可供挑选。
人们可以挑选公共的或者私人的,非营利性的或者营利性的项目。
而且,一些网站是免费或者低价的,而另一些网站是根据争端价值设定阶梯机制而运行的。
eBay使用一种在线调解服务——SquareTrade,作为一种解决争端的机制。
SquareTrade提供了一个论坛,双方可以一起解决贸易争端。
要开始这个过程,消费者首先要在SquareTrade上进行投诉。
然后SquareTrade会专门为这个争端建立一个新的页面,并通过邮件联系被投诉的一方。
被投诉的一方,可以通过邮件回复,或者在那个私密页面发送消息选择参与。
这种争端的解决叫做“直接协商”,不包含调解员,但是为双方提供了对话的机会。
这些交流可以澄清冲突,解除误会,甚至不用调解员帮助就能解决问题。
然而,如果双方仍存在分歧,可能就需要一个调解员,需要花费20美元,调解员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给出一个解决建议。
中介只是促进谈判,加快双方的调解,其没有权力作出裁判。
调解的定义是一种非约束性争端解决办法,有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帮助争执双方达到和解。
因此,调解员的任务就是帮助双方想出一种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如果调解失败,争执双方可以换一种选择,一种可实施的行为,比如在法庭上提出诉讼。
尽管在线争端解决表面上看似很符合消费者需要,但它存在三个重大弊端,大大降低了其作为补救措施的可行性。
第一,在线争端解决要求卖方的合作和参与。
如果卖方已经消失了,或者不可能追踪到,就像游戏机那个例子一样,在线争端解决机制就不能使用。
第二,许多受欺骗的消费者只是遭受了小额金钱损失。
因此,要参加在线争端解决所必须支付的费用阻止了许多消费者。
相反地,如果这些网站无法保证争端会得到成功解决,消费者便不会轻易为争端解决付钱。
第三,在线争端解决目前没有得到政府系统的管理,政府对互联网的控制一直是热门话题,在线争端解决机制也不例外。
传统法庭上的诉讼和最新的在线争端解决机制都没能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万无一失的补救方案。
只有创造出新的补救措施或者新的行动,网络欺诈才能得以减少。
四、结语现存的美国网络欺诈救济措施中,不存在能解决所有实际问题的救济方法,但是随着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比例日渐增大,必须采取行动减少网络欺诈,以建立起消费者对电商消费的信心。
然而,法律本身的滞后性决定了立法不可能跟上社会变化的脚步,并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消费者保护本来就是矛盾的,但是立法者要如何把握住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之后我们要思考的热点议题。
如果说之前立法者是站在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经济改革的角度去立法的话,那电商发展到了今天,也许正是到回归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本的立法模式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1]P.P.Polanski,Customary Law of the Internet,in the search for a supernational cyberspace law,T.M.CAsser Press(2007).[2]Mark F. Grady and Francesco Parisi,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Cybersecur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3]Natali Helberger,Digital Consumer and the Law,Wolters Kluwer(2013).[4]Lee A. Bygrave and Jon Bing,Internet Governance Infra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5]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6]张晔,张楚.美国电子商务法[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