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电影文化的融合走向
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创作的融合之路
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创作的融合之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影视创作越来越多地涵盖了传统文化
元素。它们的融合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引领大众走向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然而,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创作的融合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
首先,传统文化和现代影视创作的融合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代影视创作中。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和文化的精髓。现代影视创作则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表现方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影视创作中的运用需要遵循现代审美观念,创造出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形式和内容,让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影视创作中。比如,从画面拍摄、音效设置、角色设定等方面来表现传统元素,使其美轮美奂,细致入微,形成现代影视作品的独特风格。
其次,传统文化和现代影视创作的融合需要考虑如何坚持自身特色,又不失现
代化。在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时,需要注意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的特色和韵味,同时也不失现代影视创作的原创性。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和意义,融合现代化的手法和表现方式,让这些元素拥有更深刻、更具现代意义的解读和发挥。比如,通过在原有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加入现代主题和现代审美元素的处理,让现代观众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达到一种深入人心的艺术效果。
最后,传统文化和现代影视创作的融合需要考虑如何提高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播
力和影响力。影视媒体的威力和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在这方面开展传统文化和现代影视创作的融合,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同时也提高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融合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影视媒体的特点和影响力,在传统文化中选取一些与影视受众沟通度更高的文化元素进行传播,以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近现代中日韩对文化的态度和影响
近现代中日韩对文化的态度和影响
在近代历史中,中日韩三国文化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
区别和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日韩三国对文化的态度和影响。
一、传统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在近代以前,中日韩三国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包括美术、哲学、诗词等,
这些文化一直被视为国家的精神财富。然而,在近代的战乱和政治动荡中,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地位和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三国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振兴。
在中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实用”,对传统文化持批
评态度,并试图推进一场文化革命。但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开始逐渐复兴和振兴,如“大潮”文学的崛起、传统文化艺术的复兴等。此外,中国运用“文化走
出去”战略,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到国际社会,获得良好的反响和影响。
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是以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拒
斥为基础。在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少,但是近年来,日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逐渐上升,一些文艺复兴运动也在发展中,例如和服、茶道、歌舞伎等。而日本动漫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也获得了全球人民的关注和热爱。
在韩国,经历了日治时期和战乱的阵痛后,韩国也开始进行传统文化的复兴和
振兴。例如,韩国建立了国立文化资产保存中心并推进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与发扬,朝鲜半岛的传统服装韩服也逐渐成为了韩国的文化符号,而韩国流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也逐渐得到了关注和认可。
二、文化输出和国际影响
在文化输出方面,中日韩三国对国际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流行音乐、电影、武术、太极等文化都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中国式武术、太极拳等气功类传统功夫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此外,中国电影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口碑,例如《英雄》、《功夫》等。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中日交流可以追溯到两国的古代时期,这种交流形式主要是通
过朝贡贸易和文化交流开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互
动逐渐变得更加紧密,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日关系更趋于
亲密。然而,在二战期间,中日两国发生了重大的战争,这对文
化交流造成了影响。现在,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中日文化交流
逐渐恢复正常,两国在文化、经贸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更加活跃。
文艺交流是中日文化中比较传统的方式,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学作品不断的流传,尤其是近年来电影和
电视剧的合拍使中日文化交流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近些年来,中
日漫画、动画等文化形式在两国之间流行,两国之间的电子游戏
也逐步达到了各自市场的份额。
在现实中,中日文化交流也通过各种渠道得以实现,如,中日
文学交流、音乐会、艺术展览、田径比赛等活动。例如,中国和
日本的学校之间的交流日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的制度,这使得中日
两国的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更加浓厚。2019年,中日韩电影合作协
议也被签署,三个国家之间的电影合作将会进一步得到推动。
然而在文化交流领域内,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有些层次的文化交流可能受到语言障碍影响,对译文的满意程度受到挑战,译文质量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另外,由于对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的不同,双方在一些领域的交流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从中日文化交流的角度考虑,应该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打破各种壁垒,让更多的中日民众更好的了解和认知彼此的文化。
总体而言,中日两国在文化交流领域积极的互动表明了两国对于和平与合作的高度重视,两国的文化交流史和现状都说明,两国的发展需要各自不断学习和借鉴对方,从而共同进步。今后中日文化交流应该继续加强和扩大,同时也应该注重文化相互交流之前的准备和理解,让文化交流之路走得更加顺畅。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构建中日和谐同发的友好关系体系。
韩国电影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韩国电影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欢迎,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仅在电影产业上,更在许多方面对韩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探讨韩国电影对韩国文化影响的三个方面: 社会变革、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
一、社会变革
韩国电影的兴起,为韩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电影中对家庭、工作和社交生活的塑造,以及对话题的重心、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的改变,打破了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从电影年代变革开始,社会的许多层面便迎来了大幅转型。
在电影《深夜食堂》中,饰演馆長的申东泽演绎出自由单身的生活方式,掀起改变性别角色定位的风潮。此外,电影《渴望》等可以被称为首批引领“年少感性主义“运动的电影,通过刻画年轻人在情感、社会、家庭等方面的问题,鼓励观众大胆地接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矛盾。
二、文化传承
韩国电影是韩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穿越。它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从而传承和匠造出新的文化。例如,周期性制作《新娘是继承人》的电影是韩国婚礼传统的现代再创造,演绎着丰富的韩国传统仪式。
此外,电影《鬼怪》振奋韩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采用了“时空碰撞”的故事框架,注重故事背景的呈现和角色形象的表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新路线。
三、人才培养
韩国电影的兴起不仅在电影产业本身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韩国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韩国电影制作经验丰富,具备独特视角,对于制作新颖、深刻、有影响力的电影有着独特的优势。
另外,韩国的电影产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创新。对于如今的影视产业而言,人们对视觉效果、音效、音乐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影制作和电影技术势必要不断提高,创新将至关重要。韩国电影制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了行业的不断创新,帮助韩国电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024年2023年春节档电影_类型的融合互渗与演化升级》范文
《2023年春节档电影_类型的融合互渗与演化升级》篇一
2023年春节档电影_类型的融合互渗与演化升级随着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春节档期已经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要一环。在2023年的春节档期,我们见证了电影类型的融合互渗与演化升级,这一趋势为电影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与可能性。本文将探讨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具体表现及未来展望。
一、背后的原因
1. 市场需求:随着观众审美的多元化,单一类型的电影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春节档期作为全年最重要的档期之一,各电影制片方纷纷寻求创新,通过融合多种类型元素,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
2. 技术进步: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制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使得不同类型电影的融合成为现实。特效、音效、画面等方面的提升,为观众带来了更加震撼的观影体验。
3. 文化交流:春节档期的电影往往承载着文化交流的功能,融合多种类型元素有助于更好地传递文化内涵,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二、类型的融合互渗
1. 科幻与动作:科幻元素与动作场面的结合,为观众带来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如《未来战线:星际觉醒》将科幻的未来感与动作的激烈场面相融合,成为春节档期的热门之作。
2. 喜剧与剧情:喜剧元素与剧情的深度相结合,使得电影在轻松幽默的同时,也具有思考的价值。如《人生路不熟》以喜剧的方式探讨人生哲理,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3. 爱情与奇幻:爱情片与奇幻元素的融合,为观众带来了浪漫与神秘的观影体验。如《幻爱奇缘》将爱情与奇幻相互渗透,为春节档期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三、演化升级的表现
1. 制作水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电影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特效、音效、画面等方面的提升,使得电影的观感更加震撼。
从日韩电影中的细节看语言的美学运用
从日韩电影中的细节看语言的美学运用
[摘要] 日韩电影经常被国内外的电影分类放在一起,充分地说明了日韩电影在创作和表现手法上具有相似性,归根结底电影是一种文化浓缩的表达方式,它将各个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浓缩地表达出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日韩电影与欧美电影的“大场面”不同,日韩电影更加注重细节。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观点,试图通过日韩电影中的细节来探讨语言的美学运用,从而更加深刻地提炼其中的关于美学的价值。
[关键词] 日韩电影;细节;语言;美学
东亚文化圈中,以日韩特色为一大亮点。日韩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悲观艺术,悲观艺术的表现手法是以退为进,追求残缺美和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日韩电影中通过悲观的情绪、悲惨的结局、残缺的结果、惋惜的结尾以及虐心的情节来刺激观众的感受。通过这种表现手法来展现其所理解的世界和价值,尤其是展现其内在所感受到的独特的美学体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电影美学是通过画面、色彩、人物以及情节四个要素组成。然而,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能够更多地体会到语言艺术在电影美学展现中的作用。日韩电影在经历了20世纪初期的变革后,随着新一代电影导演的出现,也将语言这一急需功力的表现内容提升到了主要地位,让我们在电影院中切身体会到了一场精彩的电影革命。一部优秀的、精彩的电影不仅仅取决于其恢弘的场面、高端的技术支持或者丰富的画面色彩以及超级明星,而更多的是需要有情节的、有价值的、细腻而深刻的对白来支撑,通过语言获得电影发展的新动力。日韩电影正是这一方面的突出代表,其精彩而细腻的语言对白,为电影的内容平添了更深刻的含义,同时流露出的美学运用更是成为日韩电影的主流趋势。
《2024年2023年春节档电影_类型的融合互渗与演化升级》范文
《2023年春节档电影_类型的融合互渗与演化升级》篇一
2023年春节档电影_类型的融合互渗与演化升级随着春节档的临近,电影市场总是热闹非凡。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电影类型在不断的融合互渗与演化升级中,为观众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元的观影体验。本文将探讨2023年春节档电影的这一趋势,从类型融合、互渗和演化升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类型融合:跨界与创新
首先,类型融合是今年春节档电影的一大亮点。过去,我们常常看到各种类型的电影在各自的领域里独树一帜,而现在,电影人们开始尝试将不同类型进行融合,创造出全新的电影类型。例如,科幻与动作的结合,使得观众在欣赏高科技场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打斗场面;喜剧与悬疑的交融,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思考人生。这种类型的融合不仅拓宽了电影的表现形式,也丰富了观众的选择。
二、互渗:跨文化与跨媒介
其次,互渗是今年春节档电影的另一大特点。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电影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今年春节档的电影也不例外,许多作品在内容、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融入了不同文化的元素。此外,跨媒介的互渗也使得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例如,一些电影借鉴了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使得电影更加生动、有趣。
三、演化升级:技术进步与艺术创新
最后,演化升级是今年春节档电影不可忽视的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为电影的演化升级提供了可能。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的场景更加逼真、生动;特效技术的提升,让电影中的动作场面更加震撼、引人入胜。同时,艺术创新也是电影演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电影人们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新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日韩文化体验馆——中日韩跨文化交流的媒介
日韩文化体验馆——中日韩跨文化交流
的媒介
摘要:近年来,中日韩三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都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日韩文化在中国年轻一代掀起的热潮更是不容小觑。然而,由于中日
韩历史的特殊性,三国之间的文化共鸣不可避免地在各自民众之间滋生了不小的
矛盾与分歧。“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为尽可能地消除三国民众之间的隔阂,并
为中日韩的深入合作共赢打下坚实基础,面向大众文化知识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日韩文化体验馆致力于以尊重历史为前提,引领大众认识和挖掘流行的日韩文化
为目的,了解中国文化并建立自身文化自信为核心,促进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文化
交流与多元文化共生。
关键词:日韩流行;文化交流;多元文化共生
1.
创办日韩文化体验馆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一股股“韩流”,“日风”席卷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
并崇尚日韩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日韩文化已迅速融入了国人的日常生活。各种
类型的日韩影视剧,综艺节目以及偶像文化等占据着各大浏览器和播放器的首页。从大商场到小超市,五花八门的日韩进口商品随处可见。现代年轻人对日韩文化
的关注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日韩歌手、饮食以及服饰等在中国更是广受欢迎。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时刻都关注着日韩文化的变化,以便跟上时代的潮流,甚至许
多学生表示,相对于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底蕴的影视剧,他们更喜欢时尚流行的日
韩剧。
即使日韩文化在中国成为新潮流,但日韩文化的形成中,中国文化功不可没,这也导致了中日韩之间的文化冲突,如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孔子等。2005年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
2024年亚洲电影产业的新时代
加强与国际电影节的合作, 提高亚洲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与国际电影产业的合作, 共同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
加强与国际电影人才的交流, 提高亚洲电影的制作水平和 创新能力
加强与国际电影市场的合作, 拓展亚洲电影的市场空间和 盈利能力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环节 鼓励创新和创意,为电影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和创意团队 提高电影产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亚洲电影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逐渐提升 加强与国际电影市场的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亚洲电影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电影制作和营销模式,吸引更多观众和投资者
版权保护:盗版问 题严重,影响电影 产业的健康发展
资金投入:电影制 作成本高,需要大 量资金支持
文化差异: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文化背 景不同,电影作品 需要适应不同市场 的需求
2024年亚洲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 新时代电影产业的特点: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 新时代电影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技术革新、市场变化、政策支持 新时代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创新、融合、共赢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 (AR)技术的应用
4K/8K超高清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 如智能剪辑、智能配音等
技术更新:电影制 作技术不断更新, 需要不断学习和创 新,以适应市场需 求
中日韩电影文化的融合走向
中日韩电影文化的融合走向
[摘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日韩在经济上的合作日益深入、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日韩在文化方面也出现了交流日益广泛、相互影响日益增长的局面。这一方面是全球化大气候影响下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中日韩三国共享儒家文化成果,文化相近、精神相通的结晶。电影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中日韩电影产业日益深入的合作加速了三国之间本已相互接近的电影文化的融合步伐。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共同体;电影;融合
一、中日韩电影的交流与合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中日韩的电影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三国之间电影文化的交流与电影产业的合作日益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自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三国间的电影产业合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1987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日本电影开始进入中国。《追捕》、《望乡》、《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等电影拉近了中国观众与战后日本的距离,让中国观众对日本电影文化有了初步了解。上世纪90年代,
随着各种家用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影视出版业的发展,中国观众欣赏到了越来越多的日本电影。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大量的韩国电影进入国内,其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丝毫不亚于日本电影,甚至有后来居上的势头。交流总是双向的,中国电影也逐渐进入到日韩观众的视野之中。上世纪90年代,《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为日韩观众了解中国电影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三国之间的电影产业由交流步入合作的新阶段,电影文化呈现出融合的走向。2002年,中日韩合拍电影
韩国电影在亚洲地区和全球的传播与影响分析
韩国电影在亚洲地区和全球的传播与影响分
析
韩国电影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亚洲地区流行,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获
得了广泛的认可。这一趋势的背后是韩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其独特的故事线,精美的摄影、音乐和人物塑造。本文将探讨韩国电影如何在亚洲和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影响。
一、亚洲市场的重要性
亚洲是韩国电影产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韩流的
兴起,韩国电影开始进驻亚洲国家,并成为当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日本、台湾等亚洲地区,韩国电影致力于打造与当地市场相适应的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韩国电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故事线,人物设定和美学风格。
韩国电影从传统的韩国文化中汲取灵感,通过创新的方式诠释和演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由此,韩国电影开始成为亚洲的一股文化现象,吸引了许多新的观众。
二、韩国电影的全球影响
随着韩国电影在亚洲地区的成功,其始终没有停歇脚步。韩国电影开始踏足全
球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韩国电影虽然并未在好莱坞电影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它在独立电影市场和影展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它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
韩国电影主要得益于其文化的独特性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无论是由金秉义导
演的《记忆》,彭海胜导演的《嫌疑人X的献身》,或徐允浩导演的《我们的夏天》,这些作品都着重描绘了个人和社会问题,以及人性中的冲突和矛盾,这些正
是许多观众所喜欢的。同时,韩国电影还注重用镜头语言表达心理,摄影和音乐相得益彰,给人们带来了极致的欣赏体验。
总之,韩国电影在亚洲地区和全球的传播和影响力,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不仅
研究论文:中韩电影合拍新模式探索
64062 电视电影论文
中韩电影合拍新模式探索
一个剧本,两个版本,《奇怪的她》和《重返20岁》这两部电影是韩国希杰娱乐在中国和韩国同时开发的电影项目。《奇怪的她》20xx年年初在韩国上映之后,获得了票房和口碑双赢,而奇幻爱情喜剧《重返20岁》票房截至20xx年3月底已超过3亿,打破了曾在20xx年由《分手合约》创下的193亿中韩合拍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一、中韩合作搭桥不易
中国与韩国,一个拥有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一个则拥有全亚洲目前水平最高的电影制作技术,中韩电影其实早在2000年便开始了合作。韩国导演金荣俊执导的电影《飞天舞》在上影集团的牵头下,同韩方展开了合作,本片的女主角选用了当时无论在韩国还是在中国都极具人气的女演员金喜善,男主角则由中国演员王亚楠出演。由本片开始,中韩电影开始了更加频繁的合作,有中国演员张柏芝和章子怡分别参演的韩国电影《白兰》和《武士》,也有韩国演员全智贤和金喜善分别加盟的中国电影《神
话》和《雏菊》。这些明星艺人的跨国合作,一方面有利于演员自身曝光率的增加和知名度的提升,拓宽其演艺事业和国际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电影作品本身质量及影响力的提升,吸引更多的中、韩两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观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韩电影合作也只仅限于演员和导演等小范围的人员交流。另一方面,韩国本土电影进口中国电影市场情况也不容乐观。从2006年开始,仅有二十几部韩国电影进口到中国,其中票房最高的《雪国列车》虽然是韩国电影公司出品,但是却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制作。曾在韩国取得不错票房成绩和口碑的《开心家庭》和《狼少年》引入中国后票房也才三四百万。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每年进口电影的引进名额本就有限,加上好莱坞电影大片的票房号召力更强,因此韩国电影被引进的名额更少;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也使两国观众的接受度不同。比如,电影《鸣梁海战》作为韩国主旋律的爱国电影,在韩国创下了1700多万观影人次以及1357亿韩元的票房纪录,这个数字超过了《阿凡达》的纪录。但是这部电影引入中国后反响平平,中国观众对它的热情并不高。原因很简单,中国观众并不熟悉发生在朝鲜鸣梁海峡的这场战争,在韩国能唤起观影热情的元素在中国并不起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韩双方都希望能开拓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中韩合作之路。近几年来韩国在影视后
日本电影文旅融合路径与本土镜鉴之思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影视剧作品生产和消费 大国,但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尽管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包含一些旅游要素的影视作品, 例如《非诚勿扰》《泰囧》《少年的你》《乡村爱情》 《北京爱情故事》《我的前半生》等,但中国的影视作 品在带动旅游消费方面还有着巨大的潜力亟待挖掘。 尤其是在当前阶段,中国的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无论 在内涵外延方面还是在产业业态方面,都有了全新的 拓展和创新。影视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阶 段的新特征,如何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开创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学界业界普遍 关注的一个话题。分析日本影视作品与旅游文化融合 发展的经验,可以得到如下几方面的启示:
83
THE FILM CULTURE
电 影 文 化
游活动方面,日本影视作品的表现较为出色。而且,这 种对亚洲乃至全球观众赴日旅游需求的激发,并不是 生硬植入,而是一种故事与背景、情节与场景浑然天 成的有机结合,使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就产生 了一种想要去到故事发生现场的冲动,这种精心的旅 游要素植入,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刻意而为、没有急功 近利、没有矫揉造作,但却在无形之中将日本景观、日 本美学和日本文化挥洒得淋漓尽致。
一、日本影视中的旅游要素
(一)影视旅游概念的界定 影视旅游是一种以特定的影视作品及其中人物、 场景、故事情节等要素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催生或带动与影视作品相关的旅游需求和 旅游行动的文化现象。影视旅游现象早在20世纪中 叶就已经开始萌芽,195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落成的 世界上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和赫本主演的电影《罗马假 日》都是当时影视内容带动旅游文化的典型案例。 对于影 视 旅 游的概 念界定,早期国内外的研 究大部分 采 用了“电 影引致 旅 游”(fil m -i n d u c e d
中韩电影发展比较分析
声屏世界2023/10
传媒新思维
比较研究
中韩电影发展比较分析
阴陈科存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发展迅速,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影市场,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为中国电影复兴提供了保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发展应该了解和掌握其他国家电影的发展水平和趋势,才能紧跟国际电影的发展步伐。中韩两国电影都有着极强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虽同处在东亚儒学文化圈内,但两国的电影发展模式差异很大。21世纪以来,韩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发展模式、生产过程、思维方式都值得我国电影行业学习参考,有助于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比较研究中韩电影,对我国电影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韩电影电影发展好莱坞影视工业化韩国电影
中韩电影制作方向
好莱坞模式与本土化改造。从1999年颁布
《电影振兴法》后,韩国电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影视工业化道路,开始转向追求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韩国影视工业化的方式逐渐向好莱坞模式靠拢,
此时在美国留学学习电影的韩国导演及长期在国外和好莱坞导演合作的韩国导演陆续回国,为韩国影视工业化注入了强大的引擎,助力韩国电影创造“汉江奇迹”。在一众韩国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奉俊昊,
从他的作品《寄生虫》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不难看出这是一部
“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奉俊昊尝试将好莱坞模式运用在韩国电影创作中,他在2006年的《汉江怪物》中尝试将科幻、生态环境、国际关系等多元素混合融入叙事中,使其渐渐有了好莱坞电影的影子。该影片获得了韩国电影新时期最大的资本支持,这也是其与好莱坞进行的第一次合作。2013年,奉俊昊推出《雪国列车》,这是他真正意义上征战好莱坞的影片,从制作和形式上看该影片已经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莱坞电影,他以反传统的叙事模式,向好莱坞界进军。《汉江怪物》和《雪国列车》的成功探索奠定了2019年《寄生虫》的成功,该影片打破韩国电影史记录,是第一部获得金棕榈奖的韩国电影。毫不夸张地说,奉俊昊的成功直接影响了韩国电影创作方式与电影资本市场。
中日韩三国文化的比较与交流
中日韩三国文化的比较与交流
随着亚洲国家的崛起,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已经
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三国之间的文化有相似之处,也有截然不同之处。本文将探讨中日韩三国文化的异同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文化异同点
在文化上,中日韩三国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由于三国地理位置相邻,同
属东亚文化圈的结果。例如,三国文化都体现了尊重长辈和敬重他人的价值观。家庭观念也特别重要,在中国,日本和韩国,家庭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社会单位。
此外,三国的饮食文化也十分相似,在饮食习惯上都非常注重健康和营养均衡,以米为主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但是,在细节上仍然存在差异。中国人普遍喜欢吃米饭和面食,而日本韩国则更喜欢吃海鲜和烤肉。
此外,三国在艺术和文学领域也有不同的特点。对于音乐,中国更倾向于中华
音乐(古琴、笛子、二胡等),日本更喜欢动感的嘻哈音乐以及流行音乐。而韩国则在流行音乐领域上更具特色,例如韩流(K-pop、K-drama)。在书法艺术方面,中国的书法被视为三国之中的代表,而日本和韩国则更喜欢色彩明亮、细节丰富的手工艺品。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和国家之间相互了解的一种方式,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积
极推广的事情。由于亚洲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近几年来,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包括:
1.三国电影节
三国之间的电影节增加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元素,并为描述三国文化提供了不错的方式。例如,2019年中国南京电影节展示了许多凸显中国文化的影片,而日本东京电影节涵盖了众多展示该国电影历史和文化的精品影片。
中日韩自贸区筹建背景下三国文化产业及文化贸易
促进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及文化贸易的发展需要 大量高素质人才。中日韩三国应 加强人才联合培养,通过学术交 流、人才互换等方式,提高文化 产业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推动创新发展
创新是文化产业及文化贸易的核 心竞争力。中日韩三国应加强创 新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在文化产 业领域的应用,提高三国文化产 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日韩自贸区筹建背景下三国文 化产业及文化贸易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中日韩自贸区筹建背景介绍 • 中日韩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日韩文化贸易现状及发展前景 • 中日韩自贸区筹建对文化产业及文化贸易的影
响 • 中日韩文化产业及文化贸易的合作与展望
01
中日韩自贸区筹建背景介绍
中日韩自贸区的提出
中日韩自贸区的筹建将促进三国的文 化产业及文化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资源整合 等方式,三国的文化产业将具备更强 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文化贸易 将具备更强的开放度和市场适应性。 这将有助于三国在全球文化产业及文 化贸易中占据更有影响力的地位。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和文化交流
中日韩自贸区的筹建不仅有助于促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将推动三国之间 的文化交流和互动。通过文化产业及 文化贸易的合作和发展,三国的文化 交流将更加密切和深入,有助于增进 相互理解和友谊,促进区域文化的多 元化和繁荣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韩电影文化的融合走向
[摘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日韩在经济上的合作日益深入、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日韩在文化方面也出现了交流日益广泛、相互影响日益增长的局面。这一方面是全球化大气候影响下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中日韩三国共享儒家文化成果,文化相近、精神相通的结晶。电影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中日韩电影产业日益深入的合作加速了三国之间本已相互接近的电影文化的融合步伐。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共同体;电影;融合
一、中日韩电影的交流与合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中日韩的电影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三国之间电影文化的交流与电影产业的合作日益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三国间的电影产业合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1987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日本电影开始进入中国。《追捕》、《望乡》、《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等电影拉近了中国观众与战后日本的距离,让中国观众对日本电影文化有了初步了解。上世纪90年代,随
着各种家用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影视出版业的发展,中国观众欣赏到了越来越多的日本电影。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大量的韩国电影进入国内,其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丝毫不亚于日本电影,甚至有后来居上的势头。交流总是双向的,中国电影也逐渐进入到日韩观众的视野之中。上世纪90年代,《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为日韩观众了解中国电影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三国之间的电影产业由交流步入合作的新阶段,电影文化呈现出融合的走向。2002年,中日韩合拍电影《军火》。该片根据日本作家井上尚登的小说《T.R.Y》改编,以20世纪初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异国男人间的较量。该片是三国演员的首次合作。2004年,三国合拍影片《无极》,张东健、真田广之、谢霆锋、张柏芝、陈红、刘烨等三国影星齐聚。该片不俗的票房表现增强了中日韩电影产业进一步合作的信心。同年,中日韩共同投资三亿日元的动画影片《金玉凤凰》正式签约。该片首次集结了亚洲三大动画产业大国的各自优势,携手创作的同时也意味着将共享市场。《金玉凤凰》取材于中国藏族的民间传奇,导演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则共同发挥各自的技术强项,承担制作。2006年元旦,该片在中日韩三国同时上映。2006年12月7日,中日韩签署《电影技术交流与合作意向书》,标志着三国电影产业进入深度合作的新阶段。当年年底上映的《墨攻》为此做出了
绝佳的注解。由中、港、日、韩三国四地合作拍摄,投资达1500万美元的《墨攻》,根据日本漫画家森秀树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由中国导演张之亮执导。该片汇集了中日韩的顶尖电影制作人员和一批著名影视演员。该片在取材、脚本的选择、导演与演员的敲定以及拍援与制作的整个流程中体现出三国合作的巨大优势与潜力。2007年,三国合拍了《杨贵妃秘史》。2008年,影片《SABARU》在中日韩通力合作下投入拍摄,预计将于明年在日本首映,并陆续在亚洲各国上映。
二、中日韩电影文化的融合基础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中日韩三国的文化交流史源远流长。历史上,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达到高潮。公元7世纪日本的“大化革新”就是一次对唐朝文物典章制度的引进与消化运动。奈良时期,日本全面引进_中国的文学、艺术思想。日本的文字、典籍、社会制度与中国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中日的文化交流史主要是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并加以民族化的历史。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朝鲜半岛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展得更早,也更为频繁与深入。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文化交流就开始了。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两者的文化交流已经非常频繁。
隋唐时期则是这种交流的高峰期。在广泛而深入的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朝鲜半岛上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纵观中日韩三国的文化传统可以发现,三者(主要是中国)都大量的继承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同根同源为中日韩电影文化的融合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三者的文化交流影响深远,首先是促成了相近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产生,其次是奠定了儒家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主宰地位。中国的儒家文化分别从14世纪、15世纪开始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广为传播,儒家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已经融入东亚地区各民族的思想之中。漫长的文化交流史、相近的文化心理结构、共享的儒家文化精髓以及由此促成的非常接近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等条件使中日韩三国易于在思想上相互理解、达成一致,易于在文化上相互交流、产生共鸣。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也是一个文化事件。全球化的加速在推动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三国普遍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就漫长的历史过程而言,外来文化往往成为传统文化更新、发展的积极因素;就悠久历史文化的保存与传承而言,外来文化往往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对立面。中日韩三国的文化从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文化,中日韩三国的文化交流史就是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历史。三国对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的态度是如此,三国对彼此文化的态度
也是如此。同时,三国都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传统文化相近的缘故,使得中日韩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具备了全面合作的条件,“东亚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这种合作指明了一条路径。中日韩电影产业的紧密合作与中日韩电影文化的融合趋势是打造东亚文化共同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演员、导演、剧本、资金的合作平台,优化合作机制,针对三国电影观众文化心理结构的相同、相通之处,打造具有东方特色、东亚特色的优秀影片,就能够使我们有力宣传东方文化、有效抵御外来文化侵蚀,最终达到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吸收外来文化养料的目的。
三、中日韩电影文化融合的问题与出路
中日韩之间的电影产业合作与电影文化融合趋势有利
于三国人民的思想文化交流,丰富了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拓展了三国电影的国际发展空间。旦是,在合作、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首先要归因于中日韩电影的不均衡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电影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期,韩国电影处在探寻自身发展道路的困境之中,日本电影则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同电影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韩国电影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