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3~5课知识点总结(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

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能量、力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帮助我们

理解并解释世界的运作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下面将整理一份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学。

一、运动与力

1.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将保持不变,除非外力作用

于其上。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4. 牛顿第三定律:所有的动作都会有一个同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合成为合力,合力能够分解为多个力。

6. 弹力和重力:弹簧的弹力和地球上物体所受的重力。

二、能量与功率

1. 功和功率:物体受力时所做的工作称为功,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

2. 势能:位置与物体的能量之间存在着关联。

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才保持不变。

6. 热能与温度: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形成的能量称为热能。

三、光学

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2. 等倾斜原理: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 凸透镜和凹透镜: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规律。

4. 光的颜色: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不同波长的光呈现不同的颜色。

5.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交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初中物理笔记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笔记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笔记总结归纳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点的一些总结归纳。

一、运动与力

1. 运动的描述与判断

运动可以通过物体位置的改变来描述,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可以通过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来判断。

2. 力的概念与作用

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接触力、重力、弹力等。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方向。

3.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外力使其发生改变。这表明物体具有惯性,即物体保持现有状态的倾向。

4. 牛顿第二定律与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它包括了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及加速度的关系,即F=ma。

5. 牛顿第三定律与作用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物体上两个不同物体之间的力。

二、能量与能量转化

1. 能量的概念与单位

能量是物体产生变化的原因,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等。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2. 动能与功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动能定理计算。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功的大小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3. 势能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机械能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4. 能量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相互转化,例如动能转化为势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等。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完整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

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两侧分开,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5.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等大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

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 =3×108m/s(8为次方)

8.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矫正要戴凹透镜,远视矫正要戴凸透镜,老花镜要用凸透镜。

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非晶体熔点:温度不断上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ƒ)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

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

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热力学温度(T)也称绝对温度:符号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T=t+273。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量程。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3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再度;读数过程玻璃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体凸处平行。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共涉及了以下几个章节:

1.运动和力

-运动的概念和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力的概念和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加速度的产生;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质量和重量的区别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合成与分解、惯性与质量、力的平衡与不平衡)

-力的测量(弹簧秤、天平、测量仪器)

2.压强

-压强的概念(压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分布)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力÷面积)

-压强与液体压力(压力差、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3.浮力

-浮力的概念和性质(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受力物体的体积有关

-离心力和重力的比较

4.能量与功

-能量的概念和分类(机械能、势能、动能、热能、电能等)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守恒定律)

- 功的概念和计算(功=力×位移×cosθ)

-功与能量的关系

5.电学基础

-历史和电学现象的发现(静电现象、导体和绝缘体、电场、电流等)-电荷的基本单位(元电荷)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压和电阻(电压的概念和计算、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6.热学基础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和计量、热量的概念和计算)

-热学性质(热膨胀、热传导、热对流、辐射等)

-物质的内能和相变

7.光学基础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全反射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X10、Pa 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而把水的沸腾温

度规定为 100 度,把 0 度到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 摄氏度,用符号笆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 35?42 笆,分度值为 0. 1 笆。

8、焰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焰点即焰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矶、石英、冰等非

晶体:没有一定的焰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部分:声学部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发生的条件: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生也就停止。

2.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播。

3.传播的速度: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υ = 340 m/s ( υ

固 > υ液 > υ气 )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三要素)(乐音:和谐悦耳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发声体的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3.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

三、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等级及危害:等级用分贝(dB)来划分

3.减弱噪声的途径: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四、声音的应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医用听诊器、回声定位(测距)、医用“B 超”等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眼镜;用声波击碎人体的结石等

第二部分:光学部分

一、光的传播规律:光直、光反、光折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2.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物理研究方法:

模型法);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3×10 5 km/s)。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5.应用:激光引直挖掘隧道;“三点一线”射击瞄准;把队伍站直等。

(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 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

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运动的快慢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通过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物体的相互作用。下面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和运动

1.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力的合成与分解: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

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5.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力,都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二、热学与热能

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反映,热量是物体热能的传递方式。

2.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物质的热膨胀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4. 热与机械能的转化: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也可以由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三、光学与光

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以直线方式传播。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反射面后会改变传播方向。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

4. 光的色散: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5. 光的反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可以将光线反射成像。

四、电学与电能

1.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2.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阻碍电流通过,单位是欧姆。

3.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不均;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不均。

物理初中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物理初中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物理初中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其他科学领域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将对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和运动

1. 力的概念和分类

- 力是一种使物体发生变化或改变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单位是牛顿(N)。

-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2. 质量和重力

-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性质,决定了物体的惯性,单位是千克(kg)。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质量作用于物体上的力。

3. 运动的描述

-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

- 平均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位移。

- 加速度: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4. 牛顿三定律

-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原状态,若有外力作用则会改变状态。

- 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与受到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对应的相等反作用力,且方向相反。

二、光与光学

1. 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光的折射和光的速度

-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计算出折射角。

- 不同介质中光速度的变化:光在光疏介质中速度增大,光在光密介质中速度减小。

3. 光的成像和透镜

- 光的成像方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及公式。

- 留意光的传播路径和光的成像特点。

三、电和磁

1. 电荷和电场

- 电荷的种类: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同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以下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路程等概念。

运动的测量:测量工具和方法,如米尺、秒表、打点计时器等。

2.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

力的种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张力等。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ma。

3. 能量和功

能量的概念: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功的概念:物体受到的力沿着位移方向所做的功。

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输入功。

4. 电路和电流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负载等。

电流的定义: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净电荷量。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5.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概念:磁铁、电流等产生的磁场。

安培力定律: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6. 光学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折射、反射等。

光的反射和折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概念。光的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等。

7. 声学

声音的传播: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等。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回声、混响等现象。

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

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小时(h) 、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

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1,1m/s =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

物理学(physics)的讨论对象:物理现象、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物质运动规律。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学校物理学问点归纳,盼望大家喜爱!

学校物理学问点归纳

一、参照物

1、定义:为讨论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看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⑴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⑴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依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⑴直线运动

⑴ 匀速直线运动:

第1页/共7页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换算:1m/s=3。6km/h 。

⑴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状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3~5课知识点总结

【黑体辐射】

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热辐射特性:热辐射的本质是物体向周围发射能量(称为辐射能),在一定时间内物体的辐射能量及这些能量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都跟温度有关。

3.黑体: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4.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随着温度

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1.物体热辐射发出的电磁波波是通过内部的带电谐振子向外辐射的,谐振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是某一最小能量ε的整数倍。这个最小能量ε叫做能量

子:h ε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 h 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 346.62610h J s -=⨯•。

2.意义:可以非常合理地解释某些电磁波的辐射和吸收的实验现象。

3.量子化现象:在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分立(不连续)取值的现象称为量子化现象。

4.量子化假设的意义: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能够很好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实验现象的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分布的公式,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光电效应】 [考纲要求:Ⅰ]

1.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尔发现,接收电路的间隙如果受到光照,就更容易产生电火花。这就是最早发现的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这个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这种电子常被称为光电子。

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存在着饱和电流

单位时间内从阴极的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在光照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稳定值),这个值就是饱和电流。

(2)存在着反向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①光电子具有的最大初动能212

e c m v 与反向电压c U (称为反向遏止电压)满足下列关系:212e c c m v eU =

反向遏止电压:若加上反向电压,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 接

电源负极,在光电管两极间形成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使电流减小到

0,此时的反向电压称为反向遏止电压。

②当人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c ν时,即使不施加反向电压也没有光电流(即0I =)。这就是说当入射光的频率c νν≤时,无论光的强度多么大、光照时间多么长,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c ν称为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不同金属的截止频率不同。

(3)电子的能量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

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这表明光电子的能量

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4)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光电效几乎瞬时发生的,时间不超过10-9s 。

4.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受普朗克量子化假设的启发)爱因斯坦认为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

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即E h ν=。

5.光电效应方程:0k E h W ν=-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在本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

律对应的方程: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h ν)后,除了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消耗一

部分能量外,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光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时的初动能。由于0W 是电子逸出金属

时要做的最小功,所以k E 实际上为电子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

6.对光电效应实验现象的解释:

①在此处键入公式。①当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能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能量后动能增加;当它的动能足够大时,它能克服金属内部原子对它的吸引而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这一过程时间很短,不需要长时间的能量积累;当它的动能不够大时,它仍然被束缚在金属内部。

②一个电子最多只能吸收一份光子。

③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由于路径不同,电子逃逸出来时损失的能量不同,从而它们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初动能不同,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逃逸出来的电子的初动能最大,这些光电子克服原子的引力所做的功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0W )。

④对于某一金属,逸出功是一定的,要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某一极限值0ν,即有极限频率00W h

ν=的存在,0ν的大小等于前面所说的截止频率c ν。 ⑤对同一频率(颜色)的入射光,光强越大,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上的光子数越多,吸收光子

的电子数和从金属中逸出的光电子数也越多,所以光电流强度就越大。

7.对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

①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

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子是果。

②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可能

向各个方向运动,需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一部分能量,剩余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的情况,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光电子的初动能小于等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③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

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④入射光强度与光子能量:入射光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

⑤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的规律是对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而言的,对于不同频率的光,由于每个光子的能量不同,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强度之

间没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图线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