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WXD2011.03.16-1远程)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不当的使用会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保护抗菌药物疗效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首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因素、感染临床表现、耐药情况和药物特点等因素。

应选择对目标病原体敏感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广谱抗菌药物,尽量选择狭谱抗菌药物。

此外,应优先选择已有临床试验证明疗效的抗菌药物,避免使用尚未经充分研究的新抗菌药物。

其次,考虑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抗菌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的药敏结果等因素进行调整。

合理的剂量可以确保足够的药物浓度达到杀菌或抑菌的作用,避免低剂量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另外,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情况选择给药途径,注重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

再次,合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

抗菌治疗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原菌的清除情况来确定。

过长的使用时间不仅无法提高治疗效果,还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因此,应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根据临床需要及时停止抗菌药物的使用。

此外,应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不仅包括治疗过程中的使用,还包括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在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相关指南,选择对手术切口感染常见菌株敏感的抗菌药物,并且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在医疗机构中,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卫生、设备消毒等方面的管理,减少感染的发生,从根本上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最后,加强监测和评估。

应建立监测系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耐药情况和感染疫情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并加强对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和水平。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保护抗菌药物疗效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考虑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控制使用时间、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加强监测和评估等是实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导致了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护人们的健康,各个国家都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首先,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需要建立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这些指南需要明确不同种类细菌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并且根据耐药菌株的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指南还需要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使用剂量和疗程的选择。

其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多学科合作的抗菌药物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由临床医生、药师、微生物学家等专业人员构成,通过制定临床用药指南、监测耐药性和病原菌分布情况、提供合理用药建议等方式,指导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做到科学、合理、规范。

此外,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还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包括建立抗菌药物的使用审查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开具和发放,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惩罚,同时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技能。

最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还需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

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抗菌药物的知识,告诉公众抗菌药物对治疗细菌感染的作用和限制,鼓励公众遵循医嘱使用抗菌药物,不滥用、不乱用。

总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是保护公众健康、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规范的使用指南、多学科合作的管理团队、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广泛的宣传教育,可以有效地指导和监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减少耐药菌株的发展。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的制度规定.doc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的制度规定.doc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为促进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本院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患者,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负责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相关工作。

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奖,并根据本科室本专业的特点制订年度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

三、医院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为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临床诊疗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完善工作制度和监管机制,每月分析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对科室和个人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

四、根据本院用药情况,制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药品分级目录。

医生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及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按规定履行程序,专家会诊意见必须在病历中记录。

对不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科室和个人按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五、检验科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工作,并及时将结果通报临床。

感染控制科定期对细菌耐药趋势进行分析,公布感染监测报告,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各临床科室要提高用药前微生物的送检率,接受限制使用级的必须≥50%;特殊使用级的必须≥80%,不达标者按规定处罚。

六、药剂科要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为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完整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完整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摘要: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这类药物在控制危害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尤其是细菌耐药性的传播与蔓延将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面临无药可医的严重局面,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呼吁,“控制细菌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威胁到了人类健康和生命。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一、抗菌药物的种类及特点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部分也可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的药物,其中抗生素指对某些微生物有杀灭或抑菌作用的微生物产物及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糖肽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类、硝咪唑类等十几类药物。

每类药物的抗菌谱以及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都各不相同,即使同类药物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所以抗菌药物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一)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烯类、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共同特性为:临床应用指征广,可用于各类细菌性感染;杀菌剂;多数品种半衰期短,需每日多次给药;多数品种不良反应少,必要时可大量给药;相同特性品种间存在交叉耐药。

1、青霉素类。

包括(1)不耐酶青霉素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 。

(2)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

(3)广谱青霉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其特点为杀菌作用强、毒性低、价格便宜、过敏反应率高,这类药物用前需做皮试。

2、头孢菌素类。

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分为四代。

(1)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差、对肾具有一定毒性。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大环内酯类
新大环内酯类 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等活 性增强;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给药剂量减小;不 良反应少;临床适应症有所扩大。
阿奇霉素
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所致社区获得性呼 吸道感染,与其他药物联用于鸟分枝杆菌复合群感 染的防治和治疗。
克拉霉素
与其他药物联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ß-内酰胺酶抑制剂
临床应用主要产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 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洛西 林钠舒巴坦钠。
抑酶作用:他唑巴坦>克拉维酸>>舒巴坦 适用于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需氧 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舒巴坦可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
碳青霉烯类
头孢菌素类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比第一代略差,部分革兰阴性杆
菌具抗菌活性如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有 效。几乎无肾毒性,可通过血脑屏障。 众多权威指南推荐用于大多数Ⅰ类、Ⅱ类切口手术常用药物。
头孢克洛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93%,在中耳脓液中可达足够浓
度,唾液和泪液中浓度高,脑组织浓度低。口服宜空腹。
青霉素类 广谱青霉素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
抗菌谱较青霉素G为广,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与青霉 素相仿,对部份阴性菌也有抗菌活性。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 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血流感染、心内膜 炎等。
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李斯特菌感染的首选。
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菌素
头孢唑啉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16.01-2017-02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避免滥用:避免在没有明确指征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明确诊断,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选择药物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考虑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尽量选择窄谱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01
03
02
04
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01
避免盲目加大用药剂量,以免产生耐药性
02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调整用药疗程,避免过度治疗
03
定期监测患者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04
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
根据病原菌选择药物
01
02
03
04
根据病原菌的种类选择药物: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抗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需要根据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的不良反应,需要根据药物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抗菌谱:不同抗菌药物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效果不同,需要根据感染细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演讲人
01.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02.
03.
目录
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策略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遵循用药指征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病原菌的种类、药敏试验结果等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等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应用抗菌药物时,需根据病人所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即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选择性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应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3、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综合考虑感染的病原体、药物敏感实验和药物的抗菌谱进行选择。

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即尽量使用抗菌谱窄、老一代的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口服制剂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针剂,肌肉注射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静脉滴注。

4、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通常原则是,病原体未明确的严重感染;已应用或考虑应用单一抗菌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机体深部感染或抗菌药物不易渗透部位的感染;慢性难愈的感染。

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可将各药剂量适当减少。

5、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疾病多为一种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及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疾病。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日益严重,对公共卫生安全和患者治疗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制定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十分必要。

二、临床应用管理的原则1.合理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例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3.综合施策:在临床上结合抗菌药物使用方案,配合手术、物理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4.科学管理: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临床应用管理的具体措施1.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小组的设立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审核和监督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和指南。

小组成员包括临床专家、药师、临床微生物学专家等。

2.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审核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审核标准,明确抗菌药物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用药疗程等内容。

要求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前必须参考指南并进行审核。

3.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体系,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登记和统计、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等。

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向相关部门、医务人员进行反馈。

4.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教育组织医院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病原体的基本知识、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和方法等。

5.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查和反馈对医生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查,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对临床使用不当的抗菌药物进行严肃处理,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警示和教育。

6.抗菌药物的存储和配送抗菌药物的存储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保存,防止受潮和变质。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定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其滥用与不合理使用也是存在的问题。

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减少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临床上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规定和指导。

1. 适应症的明确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病原体类型,抗菌药物的作用谱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合理的药物选择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除了考虑病原体的敏感性外,还要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用药。

3. 限制使用时间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反应随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定期评估疗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可以根据病原体的培养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

4. 预防交叉感染在医院环境中,预防交叉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对于存在传染风险的患者,及时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消毒措施,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5.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对于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抗菌药物,必要时进行过敏试验,避免严重的过敏反应的发生。

总的来说,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规定是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性,预防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

医护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守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滥用,耐药性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实现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有效治疗感染疾病的同时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加,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止耐药性出现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该进行规范的抗菌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原体种类、药物毒副作用等因素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避免盲目使用强效抗菌药物,尽可能选择对特定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临床应用时要遵循适当的使用剂量、使用频率和疗程,不可随意中断或延长治疗期,以确保疗效和减少耐药性发展。

其次,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测和评估至关重要。

建立一个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包括感染病的发病率、耐药菌株的检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评估,可以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还应该鼓励全球范围内的监测和共享,以便及时检测到新型耐药菌株的出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三,推动研究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多药耐药菌株,许多传统抗菌药物已经失去了疗效。

因此,我们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和人力,推动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这可以包括改进已有抗菌药物的结构与性质,研发新的化合物,或者探索其他治疗感染的创新方法,如利用免疫疗法等。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耐药性问题。

最后,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是至关重要的。

公众应该了解使用抗菌药物的正确方法和适应症,避免自行购买和滥用抗菌药物。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和公众普及抗菌药物相关的知识,包括抗菌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合理使用等,提高公众的抗菌药物意识和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解决耐药性问题的关键。

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监测和评估、推动研究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并确保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起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半衰期 1小时
T>MIC(小时)
• β-内酰胺类具有最低浓度依赖的杀菌特性,高血药浓度对病原菌的杀灭效果并不 明显高于相对较低的血药浓度,因此给药方案目标在于延长T>MIC的时间
• 将4次剂量q2h给予和1次大剂量给药相比,其Cmax有所下降,但T>MIC的时间 明显延长
舒普深推荐剂量3g Q8h,细菌清 除率在中介时也可保证疗效
国家层面抗菌药物相关文件
2012年3月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卫生部
2012年4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2013年5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卫办医政发〔2013〕 37号
2015年8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卫计委、 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年)》
•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 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 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国卫办医发【2015】43号 颁布时间:2015年7月24日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Sub Department
药学
感染
医务
微生物 护理 、信息
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合作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非限制使用级: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依临床需 要使用。管理措施:临床医师处方
限制使用:疗效好、但毒副反应相对较大或价格比较昂贵的抗 菌药物,属控制使用。管理措施:主治医师以上处方
特殊使用级
碳青霉烯类 头孢菌素类 抗真菌类
喹诺酮 其他β -内酰胺 类 其他类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介绍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

但随着长期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和使用效果不断降低,抗菌药物耐药性也在不断加剧,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理念和方法。

合理使用的理念强调抗菌药物的特殊性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特殊药物,在药物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特殊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包括:抗菌药物的杀菌和抑菌作用、病菌的耐药性和药物的副作用等。

严格控制使用权在医院中,需要建立合理的药物管理制度,保证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药师和医师应负责抗菌药物的配药、使用和监控。

对于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需要完善的评估体系和使用原则。

强化医学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医学从业人员和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在医院和社会中,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药物知识水平。

合理使用的方法根据病原菌选择药物不同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需要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应根据临床特点、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药物和剂量,避免过度或不足用药。

确定治疗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在治疗时间方面加以注意。

需确定治疗时限,并在过期后及时停药。

通常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的短期使用对于防止耐药性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增强病人免疫力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辅助用药增加患者的免疫力,防止感染的复发和加速治愈。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尤其要注意增加病人的免疫力。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在使用中要注意其特殊性、控制使用权和强化医学宣传,并在使用方法上注意根据病原菌选择药物、确定治疗时间和增强病人免疫力。

这些方法将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展,提高距离。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问题已成为全球健康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如何在临床应用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医生、病人和药物监管部门面临的共同问题。

首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基于准确的诊断。

只有通过正确的病原体检测和细菌培养,才能明确病原体的种类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不可否认,在快节奏的临床实践中,有时候诊断时间比较紧张,医生为了快速治疗可能会根据经验进行药物选择,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因此,加强临床诊断技术和设备的提升,健全规范的医疗流程,提高临床医生的药物选择能力和知识水平,是有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前提。

其次,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科学的用药方案。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味着在选择药物的基础上,精确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

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一方面,保证药物剂量达到有效浓度,杀灭细菌;另一方面,避免用药过量,降低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疗程可以避免用药过长或过短,从而减少细菌耐药的风险。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再次,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注重抗菌药物的选择。

在临床应用中,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病原体的耐药性、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评估。

目前,广谱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但由于它们的广谱性,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尽量选择窄谱抗生素,以避免对人体的副作用和促进耐药菌株的产生。

同时,对于特定病情,如重症感染、危重病患者或已知感染的高危人群,合理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给医生和药师更全面、权威和及时的药物信息。

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中,除了医生和药师的合理用药外,患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培训导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细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

而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当,则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进而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危机。

因此,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成为当前医务人员亟需培训的重要内容。

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做到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1.抗菌药物的分类2.每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3.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1.合理选择抗菌药物2.合理使用剂量和疗程3.合理选择给药途径4.合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5.合理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三、根据临床感染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治疗方案1.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的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2.根据不同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3.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选择合适剂量和给药途径四、合理使用联合治疗和序贯治疗1.联合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序贯治疗的原理和方法3.联合治疗和序贯治疗的临床应用五、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1.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和原因分析2.如何预防抗菌药物滥用3.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机制4.耐药菌监测和控制策略六、抗菌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1.禁忌症的分类和具体内容2.注意事项的整理和总结七、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1.根据临床案例,分析和讨论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2.探讨可行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方法八、抗菌药物的未来发展1.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前景2.多学科合作防治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和挑战结语: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管理是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次培训使医务人员深入了解了抗菌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禁忌症等基本知识,学会了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的方法,并针对实际案例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医务人员能够做到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为临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与要求(一)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诉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附表1)。

一旦获得感染病原培养结果,则应根据该病原菌的固有耐药性与获得性耐药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附表2)。

(三)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因此十分重要,需认真对待。

在经验治疗前应尽快判断感染性质,对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一般抗菌药物。

对医院感染或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覆盖面广、抗菌活性强及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可以联合用药。

对导致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应用的抗菌药物应覆盖可能的致病菌。

(四)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评价其意义。

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尽快确定致病菌及其耐药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菌药。

无感染表现的阳性培养结果一般无临床意义,应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寄殖菌的可能。

(五)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限制无指征的抗菌药物使用,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者原则上不得使用抗菌药。

选用药物应以同疗效药物中的窄谱、价廉的药物为先。

力求选用对病原菌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品种,此外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患者的疾病状况: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管理
4
抗菌药物的处方管理
处方权限:医生需具备相应处方权方可开具抗菌药物
处方审核:药师需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合理使用
处方剂量: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合理确定处方剂量
处方期限: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合理确定处方期限
处方监控: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监控和干预
处方教育:加强医生和药师的抗菌药物处方教育,提高合理使用水平
3
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的原则:根据病情、病原体、抗菌药物特点、耐药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方案。
4
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的注意事项: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3
耐药性的产生原因
滥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基因突变:细菌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管理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1
抗菌药物的定义
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
1
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
2
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等。
3
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合理使用的原则,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公共卫生问题:耐药菌株的传播可能导致大规模疫情,影响公共卫生安全。
预防耐药性的措施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按照医生处方,按时按量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和疗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避免重复使用:避免多次使用同一种抗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根据病原体特征选择抗菌药物:根据细菌的种类、药敏试验和临床表现,选择对靶标病原体有效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菌药物使用。

2. 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方案:根据国家、地区或医院的指南和方案,遵循规定的抗菌药物选择、使用剂量和疗程,以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治疗。

3. 确认感染证据: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必须先确定患者是否真的存在细菌感染,以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抗菌药物滥用。

4.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免疫状态和肾功能等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5. 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对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较高,应该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广谱抗菌药物。

应当优先选择狭谱抗菌药物,除非有明确的临床指征需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6. 每日抗菌药物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抗菌药物疗效,根据临床情况调整药物选择、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时间无效使用。

7. 教育患者: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抗菌药物的使用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提醒他们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

总结起来,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可归纳为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确定感染证据、个体化治疗、限制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每日抗菌药物评估和教育患者等六个方面。

这些原则有助于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滥用和防止抗菌药物抗药性的发展。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临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临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临药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药品。

然而,由于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许多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调整用药意识、制定规范用药流程、做好药物监测等方面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策略。

调整用药意识坚持治“病”不治“菌”在诊治某种感染时,目标应是消除患者的症状,而不是完全消灭细菌。

因此,在开处方前,医生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病原学检查,确认诊断后再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

防止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轻微症状时便要求医生开抗菌药物。

这种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应该得到遏制。

医生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告知他们感冒等症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愈,使用抗菌药物并不能奏效。

同时,医生也应时刻注意不要因为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药物耐药。

避免医疗机构之间的不良竞争在某些医疗机构之间,为了争夺患者,往往无意识地滥用抗菌药物,这是非常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各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科普和宣传,教育患者合理用药,防止滥用抗菌药物。

制定规范用药流程建立规范的用药审查流程医生应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审核,对不需要抗菌药物的情况,应及时劝阻,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并开具适当的药物处方。

对需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避免使用过度和错误的药物。

同时,医生也要对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审查,避免过度或错误使用药物。

加强医患沟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关键,医生应当及时告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注意事项、用药时机和剂量等信息,以免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出现问题。

遵循临床指南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实践积累,各国均已制定了相应的临床指南,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给出了指导意见。

医生应当遵循相应的指南,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做好药物监测加强对药物使用数据的监测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监测工作,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跟踪,发现不规范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药物滥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立抗菌药物管理 查成立文件、相关制 组织,职责分工明确, 按照《抗菌 度、职责、人员资质 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 和实施细则 药物临床应 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用指导原则》 查检查原始记录,干 及临床诊疗 *(2)对抗菌药物临床 预措施与落实情况。 指南,合理 132 合 理 应 用 进 行 监 督 检 随机抽查10例清洁手 使用药品, 查 , 落 实 各 类 手 术 术,10例使用喹诺酮 并有可行的 ( 特 别 是 Ⅰ 类 切 口 ) 类和特殊使用类别抗 监督机制, 预 防 性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菌药物,根据《指导 促进合理用 的规定,有干预和改 原 则 》 和 卫 生 部 药 进措施 〔2009〕38号文件是 否符合文件规定
本次等级医院评审特点
一类指标——否决指标,不能突破
二类指标——体现名副其实,与医院
等级相关 三类指标——体现同质化管理,不考
虑医院等级差别
浙江省第三次等级医院评审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二类指标——(六)药事质量
编 号
评审内容
准入标准
三级甲等:≤23% 三级乙等:≤25% 二级甲等:≤30% 二级乙等:≤33% 处方合格率≥95%
满足了患者的要求
根据药敏试验而选择的只占 14%
抗菌药物使用率居高不下
——抗生素滥用公共安全问题研究
住院病人抗素药物的费用占总药品费
用约 34.92% 抗生素使用率超过 70% (WHO调查结果平均值约为30%) 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高达 90% 联合用药比例超过 50%
美国2006年处方量最大的100个药品中 只有7个抗菌药物 • 阿莫西林(第3)
3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非典型β -内酰胺类
头孢美唑、安曲南、亚胺培 南、美罗培南、拉氧头孢、 氟氧头孢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结构分类
类 别
青霉烷类 头孢烯类 青霉烯类 碳青霉烯类
主要品种
青霉素类、舒巴坦、他唑巴坦 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 Faropenem
MIC
T>MIC
0
Time (hours)
AUC =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Cmax = Maximum plasma concentration
药效学参数(PK/PD)
Cmax:MIC
AUC:MIC Azithromycin Fluoroquinolones Ketolides Concentrationdependent
XDR
Pan-Drug Resistant Bacteria
PDR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超级细菌)
今年8月11日《Lancet-感染》杂志披露英国、印度、
巴基斯坦存在“超级细菌”以来,在不足三个月的时 间内,“超级耐药菌”疫情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 Ⅰ型新德里 金属β-内酰胺酶)。早期已发现的金属β-内酰胺酶包 括IMP、VIM、GIM、SIM、SPM等。 10月26日,我国发现三例“超级细菌”感染病例:在 宁夏的两名新生儿和福建的一名老年死亡病例者身上 ,分别检测出了三株“超级耐药菌”。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生 素。 6
抗生素耐药导致的临床问题
细 菌 耐药机制
MRSA、MRSCoN
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P)
耐药性
耐-内酰胺类等
耐青霉素、大环内酯

G+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VRSA/VISA
耐万古霉素
耐万古霉素
抗生素耐药导致的临床问题
革兰阴性杆菌
细 菌 耐药机制 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白菌 产ESBLs 耐三、四代头孢, 质粒AmpC酶 安曲南 KPC2酶 耐碳青霉烯 金属酶(如NDM-1) 耐三代头孢、安 曲南、头霉素、 酶抑制剂 耐三、四代头孢, 耐碳青霉烯
“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 (2004年2月,试行)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与要求
医院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原则 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选药方案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原则
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2004年10月 全 国
抗生素临床使用 等级医院评审内容(1)
抗生素临床使用 等级医院评审内容(2)
随 机 抽 查 10 例 使用喹诺酮类 和 特 殊 使 用 (第三线)抗 菌药物,检查 适应症掌握及 分级管理执行 情况
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 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 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2. 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尽可能参照致病 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3.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 术期预防用药。 4. 严格按照《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规定(2009版)》执行。
抗真菌药
其他类
持续改进措施
培训、考试 实时监控
现住院病例抽查、反馈
案例点评 感染会诊时给予纠正和知识讲解
加强培训、考试
各级医生的分层培训,考试 内、外科医生分别培训、考试,外科以围术 期预防用药为重点
下科室针对性培训、考试。
全院考试:网上考试 登录方法:工号 密码:工号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 考完提交后即告知是否通过,如不通过,请 重新登录再考。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是否 达标
抗感染药 17 物 占 药 品 消耗比例 处方合格 率
通过HIS系统实时查药品 抗感染药物占 是□ 分类账中抗感染药物占药 药品消耗比例: 否□ 品消耗金额比例 % 查药剂科处方检查点评通 处方合格率: 报资料 % 是□ 否□
18
三类指标——
(十五)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 阿齐霉素(第7)
• 头孢氨苄(第19) 上海:
有4种抗生素(多为
头孢类抗生素)
• 左氧氟沙星(第25)
• 环丙沙星(第53)
排名第1、2、4、5

• 氟康唑(第62)
• 强力霉素(第69)
浙江省2004-2008年77家综合性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调查
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
耐药菌感染解决之途:
全院管理制度和评审要求的培训
全院合理使用知识的技术培训
抓好持续改进工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小组的职责
1. 认真贯彻国家、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面的法 2. 3. 4. 5. 6.
7. 8.
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结合医院等级要求及本院感染病原微生物耐药情况,制定本院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根据本院抗菌药物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组织 实施与监督; 定期组织开会,讨论前期工作情况和落实效果,制定下一步相关工作计 划和措施; 定期统计分析全院及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用量等,随时掌握异常 使用情况,并向药事委员会汇报;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微生物学、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滥 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等知识的宣教,提高全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 组织落实医院交予的其他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临时性任务;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小组的办公室设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具体 负责组织、监督有关措施的落实,负责收集、汇总、保存有关资料以及 专家小组的日常事务,有问题及时向小组成员反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 注意事项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 病原治疗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一、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Panipenem、Biapenem
氧青霉烷类
头霉素类
克拉维酸
头孢美唑、头孢西丁
氧头孢烯类 碳头孢烯类 单环菌素
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KT3777
安曲 南、卡芦莫南 、格洛莫南、替吉莫 南
药效学参数
(In Vivo Potency)
Concentration
Cmax:MIC AUC:MIC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严格掌握使用指征! 到位不越位!
一、熟悉抗菌药物
种类
抗菌谱
抗菌活性 药效学/药动学特性(PK/PD) 毒副作用 价格因素
2013-7-30
药品质量
29
抗菌药物种类





2013-7-30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 林可霉素类 糖肽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磺胺类 其它抗菌药物 抗真菌药
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Ⅰ类切口手术 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 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 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h或失血量大 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2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 可延长至48h。
AUC/MIC90>125
T>MIC
Examples
Aminoglycosides
Penicillins Cephalosporins Carbapenems Macrolides Time-dependent
三类指标
(二十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编 号 评审内容 检查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