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中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振捣不到位等,会导致结构内部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2. 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品种不合适、钢筋质量不达标等,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韧性不足,从而产生裂缝。
3. 外部荷载作用: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荷载的作用,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超出了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产生裂缝。
4. 温度变化: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也会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
1.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符合要求。
2. 采用优质材料:选择优质水泥、砂子和石子,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钢
筋的质量符合标准。
3. 加强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中,考虑到外部荷载的作用,合理设置构造节点和转换节点,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
4. 加强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保温措施,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5. 加强维护管理: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裂缝,防止裂缝扩大影响结构的安全。
6.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裂性能,可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控制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控制和处理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因其优良的耐久性、强度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
然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对建筑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控制和处理混凝土构件裂缝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成因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形成是由于混凝土受到外力作用,如温度、干缩、荷载等,而产生的内部应力达到混凝土的强度极限,导致混凝土出现断裂。
具体来说,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热胀冷缩,这会导致构件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2.干缩变形: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发生干缩,干缩会产生内部应力并导致裂缝。
3.荷载作用:混凝土构件承受的荷载会导致其内部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4.施工质量: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不良,如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浇筑不均匀等,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控制方法为了控制混凝土构件裂缝的产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降低混凝土构件裂缝的风险。
具体来说,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混凝土的干缩变形混凝土干缩变形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干缩变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配合比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变形。
(2)采用缓凝剂: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释放出的水分减少,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变形。
(3)加入减水剂: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的流动性更好,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内部应力,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变形。
2.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热胀冷缩,这也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温度变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采用较低的混凝土温度:降低混凝土温度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内部应力。
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技术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和耐久性在工程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混凝土也会出现裂缝,如不加以控制和修补,这些裂缝可能会对结构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因此,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二、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混凝土裂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伸缩缝裂缝: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化(收缩或膨胀)而导致的裂缝,一般出现在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中,如桥梁、机场跑道等。
2.温度裂缝:由于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的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结构的边缘处。
3.荷载裂缝:由于混凝土受到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点或荷载集中处。
4.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所引起的收缩而产生的裂缝,一般出现在大型混凝土结构中。
三、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可以采用以下技术:1.伸缩缝伸缩缝是一种常见的裂缝控制技术,它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伸缩缝,使结构在体积变化时能够自由伸缩,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伸缩缝可分为直线型伸缩缝和曲线型伸缩缝两种,其设置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能够克服自身的收缩和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大型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混凝土中添加纤维将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添加的纤维种类有很多,如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应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行选择。
4.混凝土表面涂层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涂层防水涂料、耐久性涂料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渗透性和表面开裂,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5.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与修补混凝土结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出现裂缝和损坏,此时需要进行维护和修补。
具体的维护和修补方法应根据裂缝的情况和损坏程度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包括填补裂缝、涂刷防水涂料等。
混凝土施工中预防裂缝的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预防裂缝的方法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裂缝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结构损坏和使用寿命的缩短,而预防裂缝的方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施工中预防裂缝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准备工作1.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选择适当的水灰比和材料比例,并加入适量的抗裂剂。
2. 施工前的基础处理:确保基础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避免由于基础问题引起的裂缝。
二、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措施1. 浇筑前的充分浸水: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对基础进行充分地浸水,以提高基础的湿度。
这样可以避免基础过早干燥,导致混凝土收缩并产生裂缝。
2.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的温度是导致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a. 使用合适的混凝土中和剂:中和剂可以减缓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b. 使用遮阳网或湿棉被等覆盖材料进行遮阳保温,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温度升高。
c. 采取适当的水泥掺量和水泥类型,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升。
3. 合理的浇注方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浇注方式,避免产生温度梯度和收缩应力。
可以采用分段浇筑的方法,控制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量和温度。
4.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干燥和自身水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从而产生裂缝。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a. 使用外加剂:添加一些收缩抑制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b. 使用合适的膨胀材料:适量添加膨胀剂可以通过膨胀抵消混凝土收缩带来的内部应力,减少裂缝的生成。
c. 控制水灰比:合理的水灰比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养护阶段的注意事项1. 及时进行保养:混凝土施工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导致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2. 湿润养护:可以通过喷水、铺设湿棉被等方式进行湿润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有助于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养护强度的提高。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1. 使用低收缩的混凝土:选择低收缩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在混凝土浇筑后,要注意控制浇水或使用覆盖物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以防止裂纹的发生。
3.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后,要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减少混凝土的热应力,可以采取降低浇筑温度、使用降温剂等措施。
4. 使用添加剂: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增强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等问题,从而降低裂纹的发生。
5. 控制施工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浇筑高度、振捣等施工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减少裂纹的产生。
这些仅仅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控制裂纹的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建议您在实施前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混凝土技术人员,以确保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第 1 页共 1 页。
混凝土的裂缝宽度控制原理
混凝土的裂缝宽度控制原理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中的建筑材料。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了混凝土的美观性,还可能会危及工程的安全性。
因此,混凝土裂缝宽度的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混凝土裂缝的成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这种收缩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的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低,因此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会出现温度差异,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3.荷载的作用。
工程中的荷载会使混凝土产生应力,如果这种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4.地震的作用。
地震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地震产生的振动会使混凝土内部的应力超过承载能力,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二、混凝土裂缝宽度控制的原则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控制裂缝的宽度来减少裂缝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混凝土裂缝宽度控制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添加适量的膨胀剂、缩微剂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可以采用保温措施、在混凝土中添加热稳定剂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控制荷载的作用。
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采用适当的支座形式等措施来控制荷载的作用,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控制地震的作用。
可以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如设置抗震支撑、增加构件截面等措施来控制地震的作用,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裂缝宽度控制的方法混凝土裂缝宽度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采用梁板分离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伸缩缝或分离缝,将结构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为题,本文将从原因和控制两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分析。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荷载作用:长期承受荷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
当荷载超过结构的承载能力时,会导致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2. 温度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会产生热胀冷缩现象,特别是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容易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3. 施工过程:不合理的施工操作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比如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均匀,或者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4. 材料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也会影响结构的裂缝产生。
如果混凝土中的骨料不合格,或者钢筋的质量不达标,都会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5. 地震作用:地震是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震的震动会使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控制措施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合理:在结构设计阶段,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确定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尺寸,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满足要求,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施工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操作。
比如混凝土的浇筑应注意振捣均匀,养护要到位,避免因施工不当而导致结构裂缝的产生。
3. 引入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通过在结构中引入预应力,可以减小结构的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使用优质材料:在施工中使用优质的混凝土骨料和钢筋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5. 加强监测和维护:对已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修复结构中的裂缝,防止其进一步扩大和加剧。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但通过合理的设计、规范的施工、优质的材料以及加强监测和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裂缝的产生。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1.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在设计道路时,应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预计的交通量,结合当地的气候、土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泥混凝土配方和路面结构。
设计时应考虑控制路面应力的分布,避免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控制浇筑温度和浇筑厚度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浇筑厚度。
浇筑温度过高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过早缩短和裂缝的产生,浇筑厚度过大会增加内部应力,也容易出现裂缝。
因此,要在适宜的温度和厚度范围内施工,以确保水泥混凝土的质量。
3.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
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伸长变形,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合理控制水灰比和骨料的粒径分布,选择适宜的粒径和砂石比例,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4.增加路面的伸缩缝伸缩缝是指沿着道路长度方向设置的间隙,可以允许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受到温度变化和变形应力作用时进行伸缩。
合理设置伸缩缝可以有效地减少路面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产生。
在实际施工中,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设置伸缩缝,并做好补偿材料的填充与维护。
5.增加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直接影响路面的抗裂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加强振动和压实,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此外,还可以选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6.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预防裂缝的关键措施。
在检查中,应及时发现和修复路面上的损坏和裂缝,按照维护方案进行养护和修补,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要做好路面清洁和排水工作,减少路面受到水、油污和杂物的侵蚀,防止泛碱反应等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包括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控制浇筑温度和浇筑厚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增加路面的伸缩缝、增加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裂缝的控制措施(一)设计方面1.设计中的'抗'与'放'。
在建筑设计中应处理好构件中'抗'与'放'的关系。
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
设计人员应灵活地运用'抗一放'结合、或以'抗'为主、或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来选择结构方案和使用的材料。
2.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
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
3.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
要解决由于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4.重视对构造钢筋的认识: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议在设计中考虑采用60天龄期混凝土强度值作为设计值,以减少混凝土单方用灰量,并积极采用各类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掺合料。
(二)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1.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
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已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4.正确掌握好?昆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
对膨胀剂应充发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
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掺量。
5.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结构体积较大、惯性力较大、变形能力较弱的混凝土结构。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自重大、应力集中、温度变形大等特点,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控制热应力和温度变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应力和温度变形,这是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热应力和温度变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合理安排浇筑顺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顺序,尽量避免大面积浇筑或连续浇筑,减少热应力的积累和温度变形的影响。
- 采取降温措施:在夏季高温或高热量条件下施工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覆盖遮阳网等,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减少温度变形和热应力。
- 控制混凝土温升速率:控制混凝土升温速率,避免过快的升温导致热应力和温度变形。
可以通过调整施工方法、混凝土配合比等来实现。
2. 加强结构连接和约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和变形能力上相对较弱,容易出现裂缝。
为了加强结构的连接和约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连接件和补强构件:在结构的关键部位或易裂缝部位设置连接件和补强构件,增强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减少裂缝的形成。
- 采用预应力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技术,增加结构的内部应力,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 设置伸缩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能由于温度变形而引起裂缝,可以在结构中设置伸缩缝,减少温度变形的传递和积累,控制裂缝的扩展。
3. 控制混凝土收缩和膨胀: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和膨胀,也是裂缝形成的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低收缩混凝土:在施工中选用低收缩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 使用控制收缩剂:在混凝土中添加控制收缩剂,减缓混凝土收缩速度,降低收缩引起的应力和裂缝。
- 采用膨胀剂: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促使混凝土发生膨胀,减轻收缩引起的应力和裂缝。
4.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规范要求与施工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规范要求与施工措施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问题,这对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规范要求在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来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和扩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控制裂缝的基础。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结构荷载和混凝土材料特性等因素,制定合适的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温度和收缩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温度变化和收缩现象,这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规范要求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考虑到温度效应和收缩特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形成,如添加合适的控制剂或采用预应力技术。
3. 应力控制: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向的荷载和力的作用,这些力会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裂缝的形成和扩展。
规范要求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到应力的分布和传递规律,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控制应力集中,如适当设置伸缩缝或添加钢筋等。
4. 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影响结构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
规范要求在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和养护等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抗渗性等性能。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为了满足规范要求,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和扩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措施:1. 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过快的浇筑速度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差,进而引起裂缝。
因此,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保持均匀的浇筑速度,避免快速干燥和温度差过大。
2. 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养护,以确保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见的养护方法包括及时浇水、覆盖湿布或喷洒养护剂等,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裂缝的形成。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施工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而且会影响其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发生。
一、裂缝的分类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热裂缝: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下的伸缩变形引起的裂缝。
2.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或水泥水化引起的裂缝。
3.变形缝:为了减少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形缝。
4.负载裂缝:由于混凝土结构受到负载作用而引起的裂缝。
二、裂缝控制技术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应采取以下措施:1.设计合理的结构: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合理确定结构的尺寸、截面形状和配筋,以减少结构的变形,从而降低裂缝的发生率。
2.合理安排变形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形缝,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减少裂缝的发生。
变形缝的设置应根据结构的变形特点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3.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混凝土的收缩率是引起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如加入收缩剂、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等。
4.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
例如,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控制混凝土的温度等。
5.采用适当的材料:采用适当的混凝土材料和钢筋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
例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筋等。
三、施工规范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施工: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骨料的含水率。
2.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和拆除根模时的残留物,确保模板表面光洁。
3.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适当的浇筑方法,避免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4.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干裂。
5.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形缝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一、材料选择方面:1.水泥选用:选择适当的水泥种类和等级,合理调整水泥用量,控制水胶比,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骨料选用:选用优质骨料,尽量减少含泥量和含有机物的骨料,以减小混凝土干缩和开裂的可能性。
3.添加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4.施工前处理: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如清洗、除铁锈、除尘等,以保证混凝土与纵向钢筋的粘结性能,并防止混凝土的膨胀和缩短。
二、施工工艺方面: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含量和掺合料用量等,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和干缩变形。
2.控制浇筑温度:浇筑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引起热裂和冷缩裂缝。
3.温度调控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如覆盖绝热材料或喷水降温等,以减缓混凝土的冷缩速度。
4.浇筑顺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下后上,先内后外,依次加固,以保证整体结构的一致变形。
三、结构设计方面:1.设计合理裂缝控制构造:合理设置伸缩缝、收缩缝、构造接缝等,以分隔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2.预应力布置:合理布置预应力筋和分布钢筋,通过预应力张拉和锚固,使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压应力,抵抗自重和温度变形引起的张应力,减小裂缝的宽度和数量。
3.跨径与支座分析:对大跨度结构,要进行跨径分析,控制竖向挠度和裂缝的产生,合理设计和布置支座,使混凝土结构产生适当的限制。
4.设计考虑施工缝:在设计中考虑施工缝的设置,避免混凝土结构一次性浇筑过大,导致开裂和变形。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施工工艺和合理设计结构。
通过科学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和扩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中的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中的裂缝控制技术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但由于其特性,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裂缝问题。
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裂缝控制技术是混凝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裂缝的分类1.按照裂缝的形态可分为:直线型裂缝、网状裂缝、环状裂缝等。
2.按照裂缝的产生原因可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荷载裂缝、结构缺陷裂缝等。
三、裂缝控制技术1.材料控制技术(1)增加混凝土强度:通过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使用控制收缩混凝土:控制收缩混凝土是一种添加剂,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使用纤维增强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2.施工控制技术(1)控制施工阶段的湿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湿度可以减少混凝土干缩,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的温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收缩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控制混凝土的浇注方式:混凝土的浇注方式也会影响裂缝的产生。
例如,采用层层浇筑的方式可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3.结构控制技术(1)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2)增加支撑点:在混凝土结构中增加支撑点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使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承载力和韧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四、裂缝处理技术1.填缝剂法:填缝剂可以填充裂缝,防止水和气体进入裂缝,同时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2.浸涂法:浸涂法是将浸涂材料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和气体进入混凝土,从而防止裂缝的扩大。
3.缝合法:缝合法是在裂缝两侧钻孔,然后将缝合材料缝合在一起,从而修复裂缝。
五、结论裂缝控制技术是混凝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裂缝的产生原因选择相应的技术,同时也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包括:1. 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少内部应力的集中和不均匀分布,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2.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确保其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以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
3.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和流动性,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振捣次数,避免水泥浆体分离和气泡的产生,防止裂缝的发生。
4. 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在收缩和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如预留伸缩缝、安装混凝土伸缩缝条等。
5.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和支撑:在结构的连接和支撑部位,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连接、增加支撑的数量和强度,以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裂能力。
6.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进行结构的检测和维护,及时修复和处理结构表面的裂缝和缺陷,防止其进一步扩展和影响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7. 控制外部荷载和环境影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合理控制外部荷载的引入,如挖掘、建筑物的上部荷载等,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因素对结构的影响,如水分渗透、冻融循环等。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方法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建设项目中,裂缝问题是非常常见的,因此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裂缝成因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1.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膨胀和收缩,导致结构中的应力变化,从而引起裂缝。
2. 湿度变化:混凝土的湿度变化也会导致结构中的应力变化,从而引起裂缝。
3. 荷载变化: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荷载变化时会发生应力变化,从而引起裂缝。
4. 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如混凝土的浇注不均匀、振捣不充分等,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
三、裂缝控制方法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设计时的裂缝控制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考虑到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
具体措施包括:(1)控制混凝土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以避免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荷载变化引起的应力变形。
(2)采用合适的布置和尺寸的钢筋来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3)在混凝土结构中采用合适的预应力,从而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2. 施工时的裂缝控制在施工混凝土结构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1)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先对基础进行充分的加固和处理,以避免基础的沉降和变形。
(2)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先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检查和修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浇注均匀。
(3)在混凝土浇注时,应采用合适的振捣方法和工具,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在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和保养,以避免混凝土的干缩和开裂。
3. 养护时的裂缝控制混凝土结构养护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1)在混凝土浇注后,应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保养,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以避免混凝土的干燥和开裂。
(3)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及时进行养护和保养,以避免混凝土的干缩和开裂。
解决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的方法
解决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的方法
解决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收缩过大,因此控制水灰比在适当范围内可以减小收缩裂缝的产生。
2. 使用减水剂:添加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减少表面收缩裂缝的产生。
3. 添加收缩剂:收缩剂通过减缓混凝土的收缩速度来减少裂缝的产生。
一般收缩剂包括有机收缩剂和无机收缩剂两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收缩剂。
4. 控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如覆盖湿布、喷水湿养等,以减少混凝土的表面收缩。
5. 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来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如降低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冷却混凝土等。
6. 采用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合理设置伸缩缝,可以有效缓解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收缩应力,减少裂缝的产生。
7. 加强混凝土的抗张性能:通过添加适量的纤维增强材料或使用钢筋等方法来增强混凝土的抗张能力,减少收缩裂缝的扩展。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上述方法的组合应用,以达到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的目的。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还会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采取施工工艺措施(1)合理搅拌混凝土:采用合理的搅拌设备和搅拌工艺,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石子分布均匀,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2)适当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过高的坍落度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松散,易发生裂缝;过低的坍落度则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浇筑到位,裂缝也会增加。
在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干燥和过快升温,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相应的裂缝。
2. 合理设计结构和施工缝(1)合理设置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2)合理设置构造缝: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特点,合理设置构造缝,分开承受荷载的不同部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传播。
3.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方和材料(1)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易产生裂缝;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干燥困难,易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2)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混凝土中存在大量微孔和毛细孔,这些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吸湿性和渗透性增加,易产生裂缝。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的数量和尺寸。
(3)使用外加剂和添加剂:合理选用适宜的外加剂和添加剂,如延缓剂、减水剂、抗裂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
4. 做好施工过程监控(1)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工艺可控性,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参数:及时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数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如何控制裂缝产生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如何控制裂缝产生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材料。
然而,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是一个较为常见且棘手的问题。
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还可能降低其结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裂缝的产生,是建筑行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要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裂缝的产生,首先需要了解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材料因素。
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对裂缝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水泥的品种、标号、用量以及水泥的安定性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如果使用的水泥标号过高、用量过大,或者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都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此外,骨料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等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骨料粒径过小、级配不良或者含泥量过大,都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是施工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是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如果搅拌不均匀,或者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从而增加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在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速度过快、振捣不密实或者振捣过度,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孔洞等缺陷,从而引发裂缝。
此外,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不牢固、拆除模板过早等也会导致混凝土在早期承受过大的荷载,从而产生裂缝。
三是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也有很大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硬化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如果环境湿度较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会导致混凝土收缩过大,从而产生收缩裂缝。
四是设计因素。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结构的受力不合理、构件的截面尺寸过小、配筋不足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承受过大的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针对以上裂缝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裂缝的产生: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和标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5
-
工程科技
用塑料毛刷均匀扫毛,保证面层
纹路均匀,混凝土达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
(3)无缝混凝土养护。
对膨胀混凝土而言,及时湿水养护是消除收缩裂缝的重要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后开始养护。
常温下采取浇水养护,每次混凝土拆模后,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
用水管向混凝土表面喷洒,保证不脱水。
本施工工法因编写前考虑全面,计算准确,施工工序安排合理,在施工中达到了预期效果,做到了施工方案所追求的效果。
实践证明,该超长结构混凝土工程采用无缝施工法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鲁艳
(上接282页)谈如何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徐洪亮
1
李俊
2
(1、大连文路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2、大连正大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目前的土木建筑工程,以混凝土结构占主导地位,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裂缝,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
能力、
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裂缝一般有三种状态:静止裂缝,活动裂缝,正在发展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的选择一般要考虑的因素:判断裂缝是活动的还是静止的;修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否是要减少过多的渗漏、使裂缝处不渗水;是否需要加固处理;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裂缝未来的变化如何。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的,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形式多样,不少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是从裂缝开始的,有的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降低结构的刚度,影响结构的承载
能力,如悬挑结构固定端处的明显裂缝。
有的虽对承载力无多大影响,但会引起钢筋的锈蚀,降低耐久性或发生渗漏,影响使用功能,如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
裂缝的产生,必然会对工程造成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因此,混凝土的二次抹压工艺是指在混凝土刚振捣完毕,为控制其沉陷及收水作用产生的非结构性表面裂缝和面层平整,保证表观质量。
在混凝土初凝前及终凝前,两个不同时期采取的对结构或构件面层混凝土进行压实抹平,防止开裂的技术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开展,在众多的工程实践中得到证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混凝土表面裂缝
控制的好坏。
在天面及地下防水工程中,最有效的措施,还是如何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防水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表面不开裂。
如果混凝土表面已经开裂,无论采取何种柔性防水材料补救,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一线技术工人都很有必要掌握混凝土的二次抹压工艺,运用它来控制混凝土的表面裂缝。
1施工原则
根据所浇筑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本身的具体特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外界环境因素,在混凝土浇筑中,安排适量人员,掌握好较准确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二次抹压工艺,以获得较理想的施工效果。
2应用范围
需抹压平整的外露混凝土结构上面均要做二次抹压工作,如各类预制板、屋面板、梁、屋面梁、大型桥梁等构件,以及现浇结构的基础底板、楼板、设备基础、厂区及交通用的混凝土路面等。
3人员安排
根据所浇筑混凝土平面面积的大小、浇筑速度、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天气、温度状况、混凝土初凝及终凝时间确定所需的具体人数。
4施工机具
平板振捣器1~2台,2m 长木刮杆(基本刨光)或为铝合金方3~4根,
木抹子(抹面基本刨光)4~5个,铁抹子(抹面为光面)4~5个。
5抹压时间
对所浇筑的结构或构件,在混凝土初凝前做完找平工作,在混凝土终凝前做完压平或压光工作。
在抹压时,一定要根据天气温度状况掌握好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初凝或终凝的具体时间,力求抹压后,混凝土表面效果理想。
6抹压工艺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Z04-92)第4·4·10条对采用不同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浇筑层厚度的规定。
6.1厚度≤200mm 的结构或构件。
此厚度范围内的结构或构件多为预制楼板、屋面板、屋面梁及现浇楼板,厂区及一般的交通道路,水池等构筑物的基础底板等,其特点是结构或构件承受的荷载不是很大,本身厚度较小,配筋率不高,且钢筋直径较小,多为单层网片,甚至为素混凝土结构,浇筑时一般采用平板振捣器即可满足要求。
此种结构产生表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初凝和终凝过程中的收水作用。
结合该类结构混凝土振捣的具体方法与特点,其二次抹压工艺按下列要求进行3遍抹压。
6.2厚度大于200mm 的结构或构件。
此厚度范围内的结构或构件,多数为较特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用的结构或构件,如重型现浇厂房和核电站用厂房的基础底板,大型设备基础、大
型预制桥梁、
大型预应力构件等,其特点为结构所承受的荷载较大,其本身厚度较大,属于典型的厚大结构类,甚至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筋率较高且钢筋直径较粗、较密,多数为双层钢筋网片,甚至为多层钢筋网片,且顶面与底面钢筋设有拉接进行连接。
混凝土浇筑多数为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故此种厚度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浇筑时,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棒。
此种结构其表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初凝和终凝过程中的沉陷及收水共同作用所致,其中以沉陷作用为主,其二次抹压工艺可按下列要求进行表面的二次振捣与三遍抹压。
表面的二次振捣是指根据平板振捣器的有
效作用深度(一般为20cm
),插入式振捣棒刚振捣完毕,即用木刮杆将混凝土表面刮到基本平整,再用平板振捣一遍,以保证混凝土内部及表面均充分密实,不致于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孔洞,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保证振捣后的混凝土面标高应比实际标高稍高,具体高出值应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总厚度等特征值确定,一般可按经验取值。
在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时,其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部分边缘,前后位置搭接3~5cm ,在每一位置上连续振动的时间一般保持在25~40s ,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泛浆为准。
7注意事项
7.1混凝土浇筑时的虚铺厚度须稍大于所
浇筑混凝土的实际厚度,尤其对水灰比高、
坍落度大的混凝土,更应注意。
以保证混凝土收水作用后的实际厚度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7.2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抗渗性以及耐久性等一系列性质都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有关,所以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捣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对于大于200mm 厚度的混凝土,必须先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后才能使用平板振捣器对其面层进行振捣,在对面层进行振捣时,应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
7.3对厚度大于200mm 的结构或构件,应严格控制其上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否则会加大出现表面裂缝的可能性。
7.4遇与梁、柱混凝土一起浇筑的结构或构件时,须严格按有关规范间歇一定时间后再进
行浇筑(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
)。
7.5对掺外加剂(如缓凝剂、早强剂等)的混凝土,应掌握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7.6若所浇筑的结构或构件的表面为施工缝(如厚度相当大的基础底板、设备基础等,须分为几层浇筑),则混凝土表面只需一次振捣即可,不必再进行三遍抹压工艺。
7.7做完二次抹压工艺后,应及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 内)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养护。
7.8抹压时应注意各遍抹压用力的大小及力度均匀一致。
8质量标准
通过二次抹压的混凝土面(施工缝表面除
外),应密实、
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无裂纹、浮浆、
起砂等质量缺陷。
参考文献
[1]GB50Z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责任编辑:鲁艳
摘要:如何控制和处理混凝土裂缝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回避的一个技术问题。
以下将谈一下如何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