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态,不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态
李想
鲁迅先生说过,文人传播名声有两种途径,一是人以文传,二是文以人传。
人以文传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司马迁了,《史记》让他戴上了正史之祖的桂冠;文以人传的代表人物是司马相如,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使其出名,人们才认识了《子虚赋》等作品。
他们迥异的心态决定了他们的生前身后名,决定了他们肉体和精神上的天壤之别。
深夜人静孤灯之下,一个形容枯槁的人不时传来几声咳嗽,他正在用一手汉隶从容书写着波澜壮阔的历史。
他,就是司马迁。
这个以一人之力追寻中华民族根源的“刑余之人”,靠着他的坚强、信念、坚忍铸就了《史记》。
这种心态是他完成《史记》的唯一动力。
它源自哪里?源自他的内心、源自他叩问历史,重现历史的愿望。
他也想放弃《史记》,从容就死,但他的心态告诉他不可以,《史记》必须排在尊严之前,因为尊严属于个人,而《史记》属于中华民族。
在他被阉割后,他的心态又苦苦支撑着他羸弱的身躯和更加脆弱的内心,直到他为《史记》留下最后一个字。
《史记》诞生之日,便是司马迁倒下之时。
他的心态沟通了他与《史记》,让他能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钻进去打出来,用巨毫书写千钧重的民族史,让他有勇气用生命和尊严去交换“史家绝唱,无韵离骚”的《史记》。
相对司马迁的肉体阉割,却精气神十足,司马相如则在锦衣玉食中被武帝从精神上彻底阉割了。
司马相如的心态很简单,出人头地,仕途前程为重。
他的赋仅仅是歌功颂德,堆砌辞藻,却苍白无力。
但这却使武帝大为欢喜,《子虚赋》、《长门赋》、《大人赋》、封禅书等都是他的精神被武帝阉割后的产物。
他的思想被心态牵制着、羁绊着,却浑然不觉,乐此不疲,终究成为武帝手中会写字的玩偶,成为皇权的附庸。
他与卓文君的故事反而比他的妙笔生花舞文弄墨来得吸引人,这是他的心态使然。
他的心态拼命地想接近皇权,脱离民间,终于当皇权被时光所摧毁,他仅仅侥幸活在阴暗的角落。
他的堕落,心态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两个复姓司马的同时代男人,被迥然不同的心态引领着走向不同的极端。
一个为我们贡献了一粒明珠,镶嵌在文学史学的皇冠上,璀璨无比;一个留下了一堆无用空泛的华丽辞藻,成为文人中为数不多的反面人物。
这与其说是上天玩的游戏,不如说得现实一些,那是心态不同,导致结果不同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