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执浩诗歌中的语言艺术
始于细节的写作茅草论张执浩
始于细节的写作茅草论张执浩始于细节的写作──试论张执浩诗歌写作的美学创新一张执浩上世纪60年代生人,小我三岁,但我一直称他为老师。
在中国诗坛,尤其是在湖北诗坛,这么称他的不止我一个。
这里说的老师不是指称谓,而是指张执浩所独创的写作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到了当代的诗歌写作者,尽管有些诗人比张执浩先出名、至今仍然不比他的影响力弱,虽然口里不会称他为老师,可是他们的写作变化、他们的诗作无法不违背主人的意志,也在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喊张执浩为“老师”。
张执浩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还是让诗自身说话——写诗是干一件你从来没有干过的活工具是现成的,以前你都见过写诗是小儿初见棺木,他不知道这么笨拙的木头有什么用女孩子们在树下荡秋千女人们把毛线缠绕在两膝之间写诗是你一个人爬上了跷跷板那一端坐着一个看不见的大家伙写诗是囚犯放风的时间到了天地一窟窿,烈日当头照写诗是五岁那年我随哥哥去抓乌龟他用一根铁钩从泥洞里掏出了一团蛇至今还记得我的尖叫声写诗是记忆里的尖叫声和回忆时的心跳(《写诗是……》)在另一首《诗歌的诞生》里,张执浩写道:小鸡钻出蛋壳的那一瞬那一滴脆生生的鸣叫我在年幼时曾经驻足谛听母牛在反复踩踏过草甸后站定扭头看着人们从它身后拽出一只脚两条腿,然后是胞衣中半跪半立的牛犊……这是一种很怪异的表达。
在读到张执浩之前,我确实没有读到过这样的诗,更没有见过这么论诗的。
诗不止是在古人那里听到的,也不止是在教科书里读到的:诗言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等,诗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小孩遇到棺椁时的零经验;女孩荡秋千时的自由;女人为自己心爱的人织一件毛衣的温暖;囚犯对生命的渴望;小鸡的新生;小牛来到人间的姿态……而这一切都是“一根铁钩从泥洞里掏出了一团蛇”般的“尖叫”,是如此地出乎意外,令人“心跳”,正是这种如此具体而又真实的“尖叫”使我们“至今还记得”。
作为诗论,从概念回归到现场,诗作为一种情绪更加有了硬度和温度,词找到了物。
张执浩诗选《高原上的野花》探议
4●主持人语张执浩诗选《高原上的野花》探议■霍俊明张执浩是这个时代深备诗学观念和精神禀赋并予以突出的诗歌实践的代表性诗人。
对于张执浩的“诗人形象”、诗歌风貌(收入诗选集《高原上的野花》的近三十年的代表作)以及诗学征候,此次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予以了有力揭示和深入辨析。
江雪的《困境与美德:示弱者的诗歌发声学》从诗人的精神困境和时代焦虑出发,深入探究了张执浩作为一个“示弱者”“地下工作者”(理想主义者)的独特音色和辨识度,从方言、美声、“爱的秩序”“和解”等“声音自觉”的角度讨论了张执浩的“诗歌发声学”(诗学伦理),凸显出诗人的人性之爱与诗性之爱,彰显了诗人的正义诗学和语言自律。
江雪在文章中还点到了张执浩诗歌中“父亲”“母亲”形象的差异和内蕴。
魏天无、陈欣然合写的《现代汉诗的发生与发声》一文,则通过归纳、统计和总结的方式对张执浩不同时期的以“父亲”“母亲”为抒写对象的诗作进行了学理上的辨析,并对不同时期代表性文本进行了细读,从而在文本的内在关联和精神谱系的层面揭示出一个诗人的精神动向和命运背景。
这篇文章是从诗歌的“发生学”(本体论)和诗人的“发声学”(个体主体性)两个互为表里的方向讨论了一个诗人的文体自觉以及写作和生活、现实的真诚关系。
该文还对诗人的现代性语言意识、写作理想、众生关怀、现实体验进行了较为可信的分析。
艾先则在《同一首诗的演变与渐进》一文中从“所有的诗人一辈子其实都是在写同一首诗”的立论出发,从“一直在写的是一首个人声音的诗”的完备意义上的诗歌范本的角度将张执浩近三十年的诗歌划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阶段,并将这三个阶段概括为“美声”阶段、言说阶段以及从“能写的诗”向“想写的诗”转变的阶段。
而总体上,艾先将这三个阶段的诗歌实践上升为“新乡土诗”,对湖北“乡土”诗歌的传统和当下进行了比较,对张执浩对传统题材的突破、更新,对乡村经验的重新审视进行了分析。
林东林《词语、声音与诗学》则对张执浩的“声音诗学”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解析,而“同代人”批评的体温和知人论世的在场感在这篇近乎随笔性的文字中得到了有力地印证。
困境与美德:示弱者的诗歌发声学
困境与美德:示弱者的诗歌发声学■江 雪新世纪十年以来,中国当代重要诗人、湖北诗歌领军人物张执浩的诗歌创作进入又一个高峰期。
他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同时先后出版了《撞身取暖》(2010)《宽阔》(2013)《欢迎来到岩子河》(2016)等重要诗选集,屡获全国大奖,其中《高原上的野花》是最新出版的诗选集。
张执浩说这部诗集是他个人完整意义上的一部诗歌精选集,收录的作品前后跨度达30年,基本上囊括了他各个时期创作特点和水准的重要诗篇。
张执浩是一位不甘于诗学复制的诗人,他一直在求变,试图在不同的时期进行自我突破与精神审视,正如诗人最近在诗歌随笔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优秀的诗人必然有独特的音色,这能让他在喧嚣中保持相对稳定的辨识度”。
张执浩的诗学表达,让我又想起他多次在访谈和对话中提及的一个重要诗学观点:“诗歌发声学”。
张执浩在《诗歌发声学》一文中,谈及诗人的“方言”与“诗教”,其本质均可归结为诗人的“声音自觉”:一个是身体语言的声音自觉,对诗歌写作中普遍存在的方言之母语认同与基因识别;一个是灵魂语言的声音自觉,诗人如何培养个体独立的诗学主张,该如何在诗歌中就日常伦理发声,就人类情感与自然奥秘的认知发声,等等。
张执浩提出“诗歌发声学”的原因大抵与三个方面有关:方言、美声和诗学。
无论是哪一方面,张执浩始终在强调他个人化的发声经验,即:“目击成诗,脱口而出”,因此他多次强调,他反对计划性写作。
关于一个诗人应该如何“发声”,张执浩坦言道:“我们所有的‘复述’,都不过是各种各样的幻听和幻觉,我们的每一次发声都有可能陷入自以为是的境地:你以为你听见了,其实那是幻听;你以为你复述出来了,其实那是你个人一厢情愿的表述。
”诗人低调而谦虚地说:“我没有思想,我只有想法”,换一句哲学性较强的话说,那就是“我不思,但我想。
”事实上,作为历史系毕业的诗人张执浩,他不可能对这个时代没有产生长久思考,相反,他对一个时代有着深刻的反思与见证,但是诗人为什么会说自己“没有思想”而“只有想法”呢?在我看来,诗人不想让自己扮演一个形而上的思想者,被理性与现实的桎梏所捆绑,也就是说他的诗学重点不是“我思”,而是“我说”,他更愿意做一个独立的“行吟者”,行吟者则是诗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自由状态。
论张执浩诗歌的语言策略
新 认识 自己的 过程 , 语 言 既 是诗 歌 表 意 的手 段 也 是 目的。不 同于 形 式 主义 的技你 是 我 的 白内 障” 、 “ 我靠败笔为生 , 居 然 乐 此
不彼 ” 、 “ 原 谅 我这 么 老 了 , 还在长智齿” 这 样 经 典
足 生活 的本 真书写 , 从最 基本 的修辞 人 手 , 以语 言
正 好打 通 了二 者 的交 往 之 门 , 将 语 言 与 经 验 串 联
起来。
、
方法与机制 : 在“ 梦话"
中发 酵 的 词 语
今 生我 无 法克 服 梦 游 症/ 来 世 我 要 当 木 匠, 走遍 世 界/ 只 为找 一截 马 桑木 / 打 一 副 舒
对于 一个 优 秀 的 诗 人 而 言 , 精 通 语 言 如 同 精 通一 门古 老的技 艺 , 也就 把握 了某 种 言说 的“ 可 能 性” 。但 当下 的先 锋 诗 歌 似 乎 又 重 新 面 临着 语 言
一
歌产量 较 高 , 而 且佳 作频 出 , 时常 给文 坛 带来 意想 不 到 的惊喜 , 其 诗 歌 的 独 特 之处 就 在 于其 对 语 言
的精到 把握 , 在他 眼 中 , 语 言是 诗人 必 须不 断 面 临 的“ 永远 崭 新 ” 的 问题 _ 1 ] , 诗 歌 写作 既是 一 个 不 断
但翅 膀是 我借 给他们 的” 这 一 句看 似 不合 逻辑 , 其
实 是诗人 充分 发 挥 想 像 的结 果 , 让 外部 事 物 随着 主观意 志 自由奔跑 。诗人 通过 这首 诗 反思 了 自己 的写作 过程 , 并探 讨 了生 活 与 写 作 之 间 的微 妙 关
之 间 的关 系 为 基 本 手 段 来 实 现 对 诗 歌 世 界 的 建 构 。总 的来说 , 张 执浩是 一个 “ 智 慧型 ” 的诗 人 , 他 有一 套独 特 的语 言 运 用 法 则 , 能 够 通 过 语 言 的桥 梁, 让形 而下 的生 活与形 而上 的诗 歌完 成对接 。
历史声音语言: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论诗
历史声音语言: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论诗泰辛巴·杰斯和张执浩是两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诗人,他们的诗歌将声音语言作为基础元素,通过对语言的敏锐刻画和塑造,创造出独特的诗意格调,引领着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本文将从泰辛巴·杰斯和张执浩的诗歌作品中探讨声音语言在诗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泰辛巴·杰斯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以写作中国当代文学为主,曾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项。
他的诗歌以独特的声音效果为特征,富有现代派诗歌的个性特点。
他的诗歌体现了对自身生存与社会历史的探寻,以及对语言本身的反思和审视。
如他的《九九》一诗,用极简的语言描绘了不同时期的内蒙古草原,构成了一段独特的艺术体验。
其中,“九九数完,风嗖森林,人来便送首风,马去便引新月”,通过重复结构的句子和音韵的变化,刻画出广袤草原的自然景象和人马奔腾的声音,形成了几何般的鲜明形象。
泰辛巴·杰斯的诗歌对于声音语言的运用非常巧妙,经过加工和提炼,将声音作为诗歌的有效载体,带给读者独特的艺术体验。
张执浩是一位中国现代诗歌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常常以感性的方式描绘生命的真实本质,深入到人性的深处。
他的诗歌着眼于生命的存在与意义,将复杂的思维过程以直观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展现出极强的诗意魅力。
例如,他的《几多悲欢》一诗中,以悠扬唯美的声音,描绘了深刻而蕴含着哲学思考的人类之痛。
其中,“世界应该比宇宙大,孤寂应该比生命凄美”,通过对反差的塑造和语言节奏的变化,呈现出人类的沧桑感和孤独感,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张执浩的诗歌中常常有着悠扬的音乐节奏和节拍感,以及声音语言独特的韵律节律,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之,泰辛巴·杰斯和张执浩的诗歌涉及声音语言表达技巧的多元化,彰显了中国现代诗歌在语言和形式上的开拓和创新。
他们的诗歌作品,是对声音语言的最好诠释,其有别于传统的文学形式,更加接近现代视觉艺术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展现了诗歌语言语音特性和情感表达的无限展开空间,并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借鉴和启示。
介入的愿望与向死而生的眼光——张执浩近年来诗歌研究
8一、诗与生活:打成一片张执浩“对生活的态度经历了从最初的梦想‘在远方’到‘继续下潜’进入生活内部的转变”[1]。
与此相应他的写作与生活间的关系也经历了矛盾冲突、直面和解并最终深入内在的阶段性过程。
诗人最终选择了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找寻诗意,同时在诗歌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美的理解和认识。
随着诗人生命体介入的愿望与向死而生的眼光彭 仙彭仙(1995-),女,汉族,湖北黄冈人,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张执浩近年来诗歌研究验与生活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创作观念上的转变,其笔下的诗歌情境也由最初的浮于生活之上的童话世界逐渐下潜到现世生活内部,并逐步意识到好的诗人应当与生活打成一片,而不是脱离生活。
诗人终于在天真美好的童话世界与严峻的现实世界间找到了平衡的契合,将诗歌的激情与生活的热情相融合,将诗歌的触角伸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生活中的爱和欢喜,也抚摸到生活的温暖和疼痛。
(一)介入的愿望与不止于“平行者”的眼光张执浩早年的诗歌风格轻盈甜美,用一种近乎孩童般纯真的视角来打量这个世界,发现与感叹这个世界的新奇美好。
代表性诗作有《糖纸》《三个小女孩和一只雏鸡》《蜻蜓》《撒落的苹果》《苹果堆》等。
在这类诗作中,诗人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小女孩、春天、苹果等自然万物的溢美和赞叹,阳光透过糖纸折射出斑斓炫目的光芒,诗歌中弥漫着糖果的甜香。
诗人这一时期的写作饱含着激情,然而这种全力以赴的歌唱热情并没能持续很久,诗人很快便看清了生活的真实一面,在丰富美好而温暖的表象下内蕴着其实更多的是残酷和无奈,痛苦与迷茫。
《倒塌的花架》中“生活”作为一种之前未有的“异质”介入到了张执浩的诗歌中,小女孩的童话世界里开始出现“外来人”:我退出来 让时间喊疼我 陷得太深如同血液中的血液 也像是海洋里的水滴……如果今夜有月 我将把它端出大海如果朝霞出来88我将从中取出 滚烫的髓岩献给四周沉默的石雕(《拔》)在诗中,诗人相信自己遇到的是“重”,或者他把“轻”转化为“重”,因为生活本身就不能称得上轻盈,真正的诗人是能看清生活的这份沉重,并向着生活和内心的深处去找寻答案凝聚成诗的一群人。
张执浩:目击成诗,脱口而出
张执浩:目击成诗,脱口而出
《高原上的野花》是我个人真正的诗歌精选集,选了我从1990年至2017年近30年的诗,以近3年为主。
我近几年提出诗歌创作理念是“目击成诗,脱口而出”,这个理念在这本诗集中得到较好的呈现,强调对日常生活的即时反映,将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入诗。
其次要找到有别于其他作者的独特语调。
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讲究词语间的咬合力,要把诗歌当作语言艺术来创作,不简单是思想的载体。
诗歌要充满召唤的力量,把对诗歌陌生的人也召唤来,有亲和力。
诗歌如清水洗尘,看上去轻松,其实与生活有水乳交融的联系。
语言要准确,好的诗歌要有鲜活、准确的表达。
如何在全球化、同质化的时代
发出自己异质的声音,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工作。
中国新诗才百年,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我已年过半百,中国许多新诗诗人写到50岁就写不动了,而欧美的经典诗人越到晚年写作越成熟,如何延长自己的写作寿命,保持对生活的感受力,是我要努力的。
(本文由杨鸥采访整理)。
“找到我要的各种生活”——张执浩诗歌读记
这既是日常物象自身又是精神的还原和提 升,是精神能动的时刻,是存在意识之下时间和 记忆之真的凝视。
2
张执浩的诗是“精神事件”式的话语方式。物 象、表象、细节、场景因为诗人精神能力的参与而 转换成了诗人的意象、心象、原型和象征,这既是 具体的诗又是元素的诗,这既是个人所见所闻 又是唤醒旁人的特殊结构。比如《有些花不开也 罢》,该诗由两部分组成,而很多诗人能完成的只 是第一部分,即立足于生活现场的此刻观感和 即时性的描述—— —
们叫可有可无之物”(《命名之年》)。
细节凝视来完成诗歌的精神共时体构造。这要
张执浩的近作基本是小诗,几乎与任何大 求诗人具备深度描写和情感唤醒、惊动人心的
词、大诗无关。这印证了张执浩强调的诗歌是个 能力,具备里尔克式的“球形经验”。由此,诗歌
“小东西”而诗人是个“大家伙”。
更类似于心灵的投石器,在短暂的沉寂和同样短
让我们在一个个日常细节、生活情境和生存现 必须把书反扣在台灯下 / 才能重新回到现实生
场中遭逢和直击了与众不同的现实感和细微不 活中”(《漫长的邀约》)。这又回到了诗歌的效力
意义上的
需要注意的是,张执浩近期的诗歌越来越频
托付,恰如谢默斯·希尼的“普通事物的味道变 繁地呈现出宽宥与纠结并置的声音。这是不彻
“无花果的叶子就是无花果的花。” — ——我忘了这是毛子还是东林说的 也忘了是在张家界还是在涠洲岛 此刻我一边吃无花果一边上网查— —— “无花果并非不开花,而是花小 藏于花托内,故又名隐花果……”
很多诗人基本会就此止步,实则这都是“未 完成的诗”和诗歌残次品,因为这些浅层观感和 实用性描述完全属于常识和惯见,而诗人必须 是具备发现意识和精神能力的人,否则他就辜 负了“诗”这一汉字的本意以及诗人的职责。
历史声音语言: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论诗
历史声音语言: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论诗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前卫性与传统性的结合,语言的清新与传统的精髓并行不悖。
张执浩是一位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语言充满了精髓和传统意义上的美感。
他的诗歌风格继承了唐诗自由的风格特征,而在语言的运用上,他则追求文学与诗学之间和谐的平衡点。
他在运用词汇方面十分讲究,善于将古典文化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诗意。
他的诗歌不拘泥于太多的现实主义,但是又不会脱离现实,虽然他的诗歌经常带有很深的思索性,但是诗歌的语言依然流畅自然。
两位诗人在语言的运用上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在尝试新的诗歌语言,并将文学语言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语言在诗歌中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有时是营造诗意的气氛,有时是表现诗人的情感。
两位诗人都做到了在诗歌与语言上的创新,把诗歌幻化为歌唱,把语言发挥到了极致。
张执浩的诗歌中有一首《水调歌头·37》让人印象深刻:“枸杞子用深蓝液煮,入口脆嫩有琼香。
陌上桑罗织纱女,却笑飞絮落花林。
近来府第访知音,斜竹东南有小巷。
夜雨壁声喧睫骨,老犬吠声冷清晨。
”这首诗歌的语言运用了许多古典的词汇和形容词,给人一种凄美的情怀。
用中古汉语诗意地诠释当代现实,这是张执浩的语言魅力。
杰斯的诗歌《夜行蟹》里,通过将螃蟹的身体颜色与人类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将人类的困惑与自由意志融入进去。
他在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想象性的措辞、异域词汇、口语化表述、成语典故等元素,通过词之间的藏晦和半暴露的姿态,形成了诗歌世界的而性特点:混沌、细腻、多变和拒人千里。
总的来说,两位诗人能够将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语言文化融合在一起,突破传统的语言韵律的限制,让诗歌语言变得更有趣和精彩。
他们的语言既具有当代性,又具有传统美感,让诗歌在语言上更具多元化的魅力。
历史声音语言: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论诗
历史声音语言: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论诗【摘要】本文研究了泰辛巴·杰斯和张执浩在诗歌领域的重要性及他们对诗的观点。
泰辛巴·杰斯强调诗歌的力量和情感表达,张执浩则注重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运用。
两人在诗歌的共识和分歧上展开讨论,同时对当代诗歌的启示也得到探讨。
结论部分总结了他们的理论贡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泰辛巴·杰斯和张执浩观点的比较和分析,本文呈现了不同声音语言对诗歌理解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为诗歌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
1. 引言1.1 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的论诗重要性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是当代诗歌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两位学者。
他们对诗歌的探讨不仅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更是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和视角。
泰辛巴·杰斯强调诗歌的语言美感和情感表达,认为诗歌是一种抒情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细腻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心真实感受。
而张执浩则注重诗歌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沉淀,认为诗歌是文化传统的表达和延续,承载着时代的思想和情感。
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的论诗重要性在于,他们的研究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诗歌的意义和作用,更深入探讨了诗歌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通过对诗歌的不同解读和理解,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为当代诗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拓展了我们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诗歌的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为当代诗歌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的论诗重要性不容忽视,将继续对诗歌研究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背景泰辛巴·杰斯和张执浩作为当代诗歌领域的重要学者,他们对诗歌的研究是值得关注的。
在当代诗歌面临多样化、碎片化、传播速度加快等挑战的情况下,泰辛巴·杰斯和张执浩对诗歌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见解和观点。
通过对泰辛巴·杰斯和张执浩的研究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贡献,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评张执浩的《老伙计》
评张执浩的《老伙计》作者:伍明春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5期张执浩是当代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诗人。
在众声喧哗的当下汉语诗坛中,他的诗如同一曲曲低沉而优雅的“美声”,以其富有个人魅力的声线的展示和演绎,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艺术风格。
张执浩的近作《诗四首》,正为我们领略这种独特风格打开了一个窗口。
这组诗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诗歌情境的展开都是从一些日常生活的场景或意象(如旧鞋子、乡村妇女、菜园、羊群等)出发,在经过较为充分的铺陈、叙写之后,对诗意作适当的提升。
关于这一特点,张执浩新近的一篇诗学随笔里的一段话说得再清楚不过:“诗人与诗人的差距仅仅在于言说的准确性,因为世界尽管神秘,但并不深奥,任何一个常识被恰到好处地指认出来,都能使人惊心动魄。
诗人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缩短思想与言说的距离,在混沌、嘈杂的生活现场,一次次划亮火柴或者闪电。
” (《诗说》)准确地指认常识和明晰地照亮生活,显然是诗人关于写作的双重诉求。
阅读张执浩的这些诗,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诗歌的诗意其实不仅仅可以是风花雪月式的轻逸,更可以呈现为一种极具穿透力的思想锋芒。
面对一双旧鞋,诗人不仅亲昵地称之为“老伙计”,细述其无言而忠实地陪伴自己跋涉于山水之间的难忘经历,还发出这样的感慨:“前途渺茫.我们不离不弃/不像他们,每天都在更新/我恋旧、老东西、有些松垮的人”,这里所说的“恋旧”情结值得我们注意,事实上,它不仅仅表达了诗人对旧事故物的偏爱之心,更显示了他对于以“新”、“快”为重要指标的当代生活所流露出的某种警惕。
不仅如此,诗人还在这再常见不过的物象上,洞察到某种隐藏其中的人生哲学:“你原本不是你,而是你们/-一左右,配偶,阴阳或夫妻/生活的本质在于变形/老伙计,看看现在,你我都已无形可变/你是松散的,而我也被歪曲”(《老伙计》)。
而在《秋日即景》一诗里,诗人索性暂时忘却现在,撤退到遥远的童年时代:“我连退数步,回到儿时/那时,我也有妈妈/那时,我正含着一颗咸乳头,斜视秋阳/热浪掠过胎毛/并让我隐秘的胎记微微战栗”,这种以特写镜头呈现的回忆与上述恋旧情结可以说是互为表里的,它不是流水账式的昨日再现,而是对生命源头的深沉回望。
诗人从来不是转述者(访谈)
张执浩:我在习诗之初并不了解这种力量 的重要性,但随着对生活、对诗歌的理解逐渐深 入,才渐渐意识到,所有精神强健的诗人都是以 对自然的敬畏与忠诚为凭依的,顺应然后获取, 沉醉其中,夫复何求。一旦找到了这样的凭依,写 作者就可以无惧于其他因素的干扰。“帝力于我 何有哉”,大致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无旁骛的抗 干扰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则越能葆有我们内 心的静谧,越能体味生活的本义,即所谓的诗意, 因为除了自在、自为、自得、自乐、自生和自灭之 外,诗意不可能是其他那些天花乱坠、怪力乱神 的东西。《击壤歌》向我们呈示出来的正是这样一 种近乎天荒地老的原始蛮力,铿锵又平和,拙朴 而常新。没有人知道这首歌谣的作者是谁,甚至 连它原始的唱腔我们也无从知晓,但它传递出来 的声音,那种铿锵有力的节奏,却不会因岁月的 古旧而喑哑,初听让人震颤,再听依然如此。在所 有的艺术门类中,唯有“诗人”是被赋予了一种特 殊形象的人,不是那种外在的符号化过的形象, 而是与写作者个人的人生、阅历、志趣有关的血 肉之躯,如此真切,却如此难以描摹。我们经常能 从茫茫人海中把某一类人辨识出来,称之为“诗 人”,尽管他(她)也许从不写诗,但我们愿意将这 样一顶礼帽赠予他(她),因为他(她)具有我们想 象中的那般丰富而生动的诗意情怀。从这个角度
投石问路,不断擦拭出诗歌成色——张执浩访谈
件衣服会在兄弟之间轮流着穿,毫无音讯仍然相信有个人仍在原地方等着自己,只要保留信物就会等到诺言的实现,等等。
还包括方言、民谣、传说、俚语这类东西。
它们依然非常独特地作用在我的诗歌里,给我独特的气血与说话的方式,当这些“慢的东西”与现在的瞬间万变相遭遇时,所谓在故乡写作的问题,已变成了比其他时代更复杂,癖性更难违,人生来历更复杂的个人精神镜像与心灵宣泄方式相接应的文学依据。
所以我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个时代心存感激,是它让我以独特的“小地方人”的身份,关注着都市里人们内心普遍关心与相连的东西,却又让我以一个更偏僻的身份,为这个时代做“巡城人”。
在我的诗歌里,存在着一个我想去的人间,它一定比现在的好更好,它与自己的理想与向往相关。
一个内心里存放着诗意的人,也一定是心灵上具有洁癖感的人,一个更高更好的所在,是他在自己的诗歌里需要不断地趋近的愿望。
责任编辑邓年投石问路,不断擦拭出诗歌成色张执浩,王璐——张执浩访谈王璐:我们知道,作家通常会受到经典作品的影响,并从中汲取创作的资源与力量。
您曾经提道:年轻时期,受欧美的一些经典文学经典作家影响很大。
最近这些年,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也非常大。
请您具体谈谈您所接受较多的思想资源和美学资源有哪些?是什么的因素促成了近一些年的转变?张执浩:20世纪80年代是西方文化大批量进入中国的高峰期,各种思潮、观念、主义几无选择地涌入到了我们这一代正处于求知欲极其旺盛阶段的年轻人眼前,令人目不暇接。
我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接触欧美文学尤其是现代派诗歌的,用久旱逢甘霖或囫囵吞枣来形容我们的“吃相”毫不为过,兴奋与迷茫并存,如果你见过我们当时在图书馆抢占座位的壮观景象,就不难理解我们是在怎样一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阅读,模仿,借鉴,然后一点一点地寻找自我,这基本上构成了我早年的文学创作路径。
“吃狼奶长大”总比没奶吃好,更何况当时真心觉得“狼奶”好吃,这应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而作为一个写作者,关键在于他长大之后还有没有反思和觉悟的勇气和能力。
“诗人忘不了他的生存”——张执浩的日常诗学与当代经验
-048-诗刊改变我们的语言,首先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
——(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幻想一首终极的诗歌 ——张执浩《糖纸》西班牙的阿莱克桑德雷·梅洛(V i c e n t e Aleixandre Merlo 1898~1984)是张执浩所会心的诗人,他曾在《静待喧嚣过后》(2018)一文中援引这位诗人的话“像我这样的诗人就是我所谓的负有沟通使命的一类,这类诗人想要听到每个人的心声,而他本人的声音也包含在这个群体的声音中”,并升发出自我认知:“如果我真的能够像他一样‘内心怀着团结人类的渴求’,那么,我就觉得我至少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能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坦然呈现给这个世界的人,而我发出的声音也将源自一具真实的血肉之躯,真诚,勇敢,带着我天然的胎记,迎来明心见性的那一天。
”由张执浩的日常经验写作,我总是想到阿莱克桑德雷·梅洛的诗《诗人忘不了他的生存》。
“生存”这个词的精神载力一下子拉住了我们,而能够对生存空间的暗处甚至隐秘不察的部分予以个人发现且抵达他人内心而产生同感,在我看来这一定是“诗人中的诗人”,而这样的诗也就是阿莱克桑德雷·梅洛所说的“终极的诗”。
也许,一个诗人最伟大的使命或者情结就是做一个“诗人中的诗人”,从而在语言和精神上超越此刻、现实和肉体而得以永生,“我所谓的‘诗人内心的诗人’就是神魔的意思,即一个诗人潜在的不朽,也就是他的神性”(哈罗德·布鲁姆)。
多年来我的阅读期待也正是寻找当代汉语诗歌中的“终极的诗”和“诗人中的诗人”。
1在一个写作多年的诗人获得了更大范围内的认可之后,任何一个文本的“细读”都会因为格外放大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而引发“微言大义”的阅读效果。
这一“显微镜”式的阅读形成的效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精准的,也可能是误读的。
这种阅读难度和评价难度不只是在于文本内部的理解和对话存在的误差或者反差,还在于“同时代诗人”以及当代汉语诗歌都处于空前复杂的动态社会文化景观和认知装置之中。
张执浩诗歌的伦理情境与审美痛感
张执浩诗歌的伦理情境与审美痛感
邹茜;邹建军
【期刊名称】《写作》
【年(卷),期】2022(42)2
【摘要】张执浩诗歌直面中国社会的底层生活,以自我的角度观察人生百态,尤其注重表现对亲人以及自我与亲人之间的伦理情感,在思想和情感上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
每一首诗中都有自我的存在与生长,充分地表现和完整地表达了自我在生活和人生中的痛感,这成为其诗歌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直接来源。
关注真实的感觉、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命、真实的发现与真诚的表达,而非诗的形式与格律,正是张执浩诗歌创作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他对艾青一代诗人所开创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总页数】8页(P84-91)
【关键词】张执浩;诗歌;审美痛感;伦理情境;内在自由;外在形式
【作者】邹茜;邹建军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一株白菜引发的“突围”——解读张执浩诗歌《尾随一株白菜出城》
2.投石问路,不断擦拭出诗歌成色
——张执浩访谈3.从目击到脱口,从经验到语言
——张执浩诗歌辨析4.张执浩诗歌的对称形式与诗意构建5.诗歌里的时间——浅析张执浩诗歌两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诗友张执浩的诗
诗友张执浩的诗张执浩说:凡是能吸引人读下去的诗歌,一定是用具有亲和力的语气'说'出来的,讲究抑扬顿挫,有春风化雨般的渗透力,这声音一定是谦卑的,真诚的,当然必须是清晰甚至透彻的。
高原上的野花我愿意为任何人生养如此众多的小美女我愿意将我的祖国搬迁到这里,在这里,我愿意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以此表达我真的愿意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2003年夏天《雨夹雪》文/ 张执浩春雷响了三声冷雨下了一夜好几次我走到窗前看那些慌张的雪片以为它们是世上最无足轻重的人那样飘过,斜着身体触地即死它们也有改变现实的愿望,也有无力改变的悲戚如同你我认识这么久了仍然需要一道又一道闪电才能看清彼此的处境。
有些悲哀你不能克服暴雨把蚯蚓冲出了泥土无助地蠕动在地表太阳暴晒的鱼塘里花鲢浮在水面上你无法帮它们呼吸被蚊子咬过脖颈的甲鱼半夜死了发臭的空气中桐花自落一个人记得回家的路却回不了家雾霾如衣,穿上了就脱不下来我看见了你永远看不清你我看见我消逝在了你渐渐变冷的心肠中秋日即景○张执浩原野扁平。
穿夹袄的妇女边走边解纽扣婴儿的啼哭声越来越近了她终于跑动起来,夸张的双臂蛮横地抽打空气。
阳光明艳,照见这个一清二白的下午一群觅食的雏鸡走出竹园一头猪獾在红薯地里刨出碎骨一堆最后几片柏桦树叶掉下来了一只蝉壳落在脚边我连退数步,回到儿时那时,我也有妈妈那时,我正含着一颗咸乳头,斜视秋阳热浪掠过胎毛并让我隐秘的胎记微微颤栗。
作家关心则乱赏析
作家关心则乱赏析摘要:一、引言:简要介绍作家关心则乱及其作品二、关心则乱的写作特点1.内容丰富,题材多样2.文字优美,具有文学性3.关注社会现象,反映现实生活三、关心则乱作品的可读性1.人物塑造:生动鲜明,引人入胜2.情节设计:紧凑严谨,跌宕起伏3.主题思想:具有时代意义,引人深思四、关心则乱作品的实用性1.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2.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3.深入剖析社会问题,提供启示和反思五、结论:总结关心则乱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对其未来创作表示期待正文:【引言】关心则乱,原名张执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多样且内容丰富,既有小说、散文,也有诗歌、评论。
他的文字优美,充满文学气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也能感受到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
【关心则乱的写作特点】关心则乱的写作特点之一是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他的作品涵盖了各个领域,既有描绘乡村生活的《夜色忧伤》,也有反映城市生活的《都市之窗》;既有讲述人间百态的《人间世》,也有抒发人生感悟的《岁月神偷》。
其次,关心则乱的文字优美,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他的作品行文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文学底蕴。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再次,关心则乱关注社会现象,反映现实生活。
他的作品紧密贴合时代背景,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既有对真善美的弘扬,也有对假丑恶的揭露。
【关心则乱作品的可读性】关心则乱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首先,他的人物塑造生动鲜明,引人入胜。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饱满,性格各异。
如《夜色忧伤》中的农村少年小石头,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又如《都市之窗》中的白领丽人林雨,独立自信,充满智慧。
其次,关心则乱的情节设计紧凑严谨,跌宕起伏。
他的作品悬念迭起,令人欲罢不能。
如《人间世》中主人公的人生抉择,让人感慨万千;又如《岁月神偷》中时光荏苒,岁月如梦,让人回味无穷。
再次,关心则乱的作品主题思想具有时代意义,引人深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张执浩诗歌中的语言艺术
作者:孙梦嘉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5期
摘要:张执浩在诗歌创作中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策略,他在继承传统古典诗歌写作手法的基础上,又将个人情感寄托在自然意象中,进而寻找动植物与人之间在生命状态与情绪表达上的内在联系与共同点。
除此之外,张执浩也一直践行着“目击成诗、脱口而出”的创作主张,将生活视为诗的现场。
而以“梦话”作为诗歌的语言生成机制与突破口,也为诗人寻找到了关于语言的更多一种的“可能性”。
关键词:张执浩;语言;艺术特点
张执浩于1990年凭借获奖处女作《糖纸》正式步入诗坛,特别是其诗歌集《高原上的野花》自从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后,这位坚持诗歌写作多年,一直致力于推广诗歌运动的湖北诗人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张执浩的诗不仅凭借着一股认真而决绝、质朴又生动的生命激情与现世热情震撼着世人的心,其诗歌在语言艺术上的魅力也是十分突出的,经常成为学者们着意研究和考察的关键点。
一、万物有灵,由身及彼
张执浩诗歌中惯常使用简洁的修辞手法,比如在传统诗歌中更为常见的比拟。
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方法经由诗人诗笔的点染和改造后焕然一新,显示出强大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其中自然界的动植物意象则作为诗人拟人修辞的本体对象频繁出现。
可以说意象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呈现方式,诗人的创作灵感与对生活、生命的体验都凝聚于意象中,诗人与读者主要靠意象交流情感,沟通心灵。
而张执浩在诗歌中使用动植物意象这一方面源自诗人的乡村记忆和童年书写,另一方面也是诗人主观情感投射的一种途径:诗人常将自我情感投射于植物之上,将植物写得既饱含丰富的情感,又具有深刻的思想,从而深深打动每一个读者。
在《植物的爱情》这首描写植物间爱情的诗篇中,诗人对假想中的植物间发生爱情时情态的描摹细腻而温馨,这何尝不是诗人对世俗生活中男女之爱的理解和诗意表达,一种对自然界万事万物和人世间美好情感的真诚讴歌。
这种将主观情感投射于客观物象上,为自己的诗情在自然界中找到与之相切合的“对应物”的表达方式承袭了中国几千年来的诗歌传统。
二、目击成诗,脱口而出
谈到张执浩诗歌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就必定绕不开他“目击成诗、脱口而出”的创作主张。
“目击成诗”是一种几近醇熟的理想的写作状态,同时也是一种需要将反复打磨的观照书写与不断深化的生命体验交融于一体才可实现的创作能力的突破性表征,意即“培养一种重新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眼光”,然后“用全新的语言激活它们”。
[1]
张执浩的许多诗歌只由一个节次构成,独节成诗由此成为了张执浩诗歌独具特色的形式表征。
收入张执浩诗集《欢迎来到岩子河》中的所有诗作均为独节诗,“这些独节诗充分展现出简明凝练、整体感强、出乎本心的真切感鲜明、不事雕琢的自然性凸显等美学魅力” [2]。
张德明在《平原上空的闪电——读张执浩诗集<欢迎来到岩子河>》这篇新书评介中提出,诗人张执浩创作的独节诗其实近于近来诗人蒋一谈力倡的截句书写,原因就在于张执浩所作的独节诗与蒋一谈所提出的截句在内涵上如出一辙,是“融合了截拳道大师李小龙‘简洁、直接、非传统性’的美学理念,强调诗意的瞬间生发” [3]的体现。
在《无题》这首诗中,诗人既有将十余行的文字以一个节次的篇幅呈现出来的类似《正午的素描》的长的独节诗,也有形式短小但生动完整如上《无题》的短的独节诗。
不论是描写正午“热闹”的荷塘,还是聚焦花上的蝴蝶一朵,诗歌的画面都是完整且流畅的,同时不乏艺术的韵味与美学的张力。
可以说张执浩的诗永远都在试图与生活溶解到一处,他的生活是先于诗的。
三、“梦呓”与“胡说”:为语言蓄势
从来“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自不必说。
从张执浩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即可看出诗人是一个愿一头扎进生活的深海里潜泳且不喜凌空蹈虚的人,但诗人也乐意说自己是一个喜欢做梦又“常常胡说八道”的人。
杨东伟在《论张执浩诗歌的语言策略》一文中就对张执浩诗歌语言的这一特色表征做了精当的总结与品评。
并将诗人的这些“梦呓”形象地概括为“在‘梦话’中发酵的词语”。
诗人喜欢“做梦”,也是一个善于做梦的呓语者。
对于一个优秀的诗人而言,精通语言如同精通一门古老的技艺,以“梦话”作为诗歌的语言生成机制与突破口,也就把握了一种新的言说途径,寻找到关于语言的更多一种“可能性”。
当下的诗歌写作重新面临着语言的瓶颈,这种难题不在于如何运用语言,而在于诗人如何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或者说如何通过语言的言说恰如其分地表达自我与进入世界,让语言与个人经验、与时代发生更为有效的关系。
在《有贈》这首诗中,一种“非逻辑”的“因为……所以”结构在语法学意义上是讲不通的,因为二者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
但在诗歌中恰恰正是诗意的生长点,张执浩故意省略了这因果关系中的其他线索,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迫使读者去思考,去补充其中的意义。
这样的梦话并非漫无目的,而是诗人想象、联想、潜意识的汇聚与喷发,看似是胡说八道,实际上颇具哲理,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参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四、结语
李健吾曾说:“诗把灵魂给我。
诗把一个真我给我。
诗把一个世界给我,里面有现实在憧憬,却没有生活的渣滓。
人家拿诗来做装饰品。
我用它修补我的生命”。
被视作近年来湖北新诗崛起领军人物的张执浩,其诗歌创作最早可追溯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在经历了时间的积淀打磨以及生命体验的逐渐充盈后,诗人的诗歌形态与诗学观念日臻纯熟,其诗歌成就也越
发为评论界学者所重视。
张执浩曾说道:“诗歌是一种声音”[4],他也一直用自己的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他在诗歌中体现出的语言艺术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及时抓住乍现的灵感,用充满张力的词句表达,突显出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写作手法。
参考文献:
[1]雪女、张执浩.张执浩:守住我们的精气神[J].诗歌月刊:2018(02):25.
[2] [3]张德明.平原上空的闪电——读张执浩诗集《欢迎来到岩子河》[J].社会科学动态:2017(04):126.
[4]张执浩.诗歌是一种声音[EB/OL].( 2015-04-19).http:
///s/blog_412bc34f0102vpp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