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1课《搭石》详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1课《搭石》详解

很( 麻烦、辛苦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默读课文第2至4段,画出让你感受 到“美”的地方,并在旁边作批注。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 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 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 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 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 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 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 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 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 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 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 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 协调有序
协调有序过搭石
前面的 抬起脚来 清波漾漾 后面的 人影绰绰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给人 像轻快的音乐画一般的美感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 一道风景。
相遇谦让过搭石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 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 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 才相背而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领课
21 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 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 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 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 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 人们出工就必须( 脱鞋挽裤 ) 人们收工就必须( 脱鞋挽裤 ) 人们赶集就必须( 脱鞋挽裤 ) 人们访友就必须( 脱鞋挽裤 )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挽裤)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 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 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 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 (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搭石》说课稿(12篇)

《搭石》说课稿(12篇)

《搭石》说课稿(12篇)《搭石》说课稿1说教材《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以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认识7个生字。

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定为: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讲授本课时我尝试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40分钟内高效紧张地学习。

说教学过程:我重点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堂课主要有三个主要环节。

根据教学实际我将第二课时具体安排安排为五个环节:一、板题示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要求我们语文课上导入语要简洁,最好能开门见山的引出新课,可以不再复习提问,不再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再解题,这一切都交给学生在自学中去完成。

但也可以有一两句富有激情的语言。

因此,我将这一节课的导入语设计为:上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刘章爷爷来到认识了搭石作用,今天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一下通过搭石展现的人性美。

接着板书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提出课题的板书也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不但要把字体写工整,笔画笔顺也要正确,板书的地点还要醒目。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搭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搭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课文原文】《搭石》作者:刘章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人们在小溪里摆上一排搭石,方便过河。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赏析】《搭石》这篇课文通过描绘乡村生活中平凡而又普通的搭石,展现了乡亲们淳朴自然、和谐互助的生活画面,体现了乡亲们默默奉献、互敬互爱的美好心灵。

首先,课文以“搭石”这一具体事物为切入点,讲述了人们如何在小溪中摆放搭石以供过河,既反映了乡民们面对生活困难时积极应对、智慧创造的精神风貌,又展示了他们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

其次,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人走搭石时的场景,如“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乡间生活的和谐与宁静之美,以及乡亲们之间的默契与友爱。

再次,文中对乡亲们礼让谦和、尊老爱幼的具体行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如当两人相遇时总会互相礼让,年轻人主动背老人过搭石等细节,深入浅出地展现出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伦理和深厚的道德风尚。

最后,“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 这句话寓意深远,既是对搭石实用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乡亲们善良品质和深厚情谊的赞美。

综上,《搭石》一文以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入手,寓深意于平实之中,将乡村社会的质朴、和谐、互助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搭石》教案优秀8篇

《搭石》教案优秀8篇

《搭石》教案优秀8篇搭石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萨特说过:“阅读就是自由的梦想”。

说明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

整节课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读书——想象——感悟,努力实现在充分的朗读中培养语感。

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从平凡的事例中感受到人性美。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

2.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围绕主题,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培养能力。

1、生字词学习情况。

(点拨学法)2、理解课题“搭石”的意思,并了解其特点。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搭石写了乡亲们的哪些事?2、交流。

相机点拨并板书:摆走四、品读体验,感受美。

(一)、默读课文,寻找美。

默读课文2—5自然段,并画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语句。

(二)、交流感受,感悟美。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教学:△语段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当你读着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语进行体验。

(2)、当这位上了年岁的人踩到不稳的搭石时,会怎样想?当他满意离去时,又会怎样想?(3)小结:从这位上了点年岁的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板书)“为人着想”。

让你从心底里油然而生出什么感觉?(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佩服他!赞美他!……)(4)、师引导用相应的感觉品读。

《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搭石》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搭石》说课稿1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搭石》。

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学生情况,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七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搭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拨动学生爱的心弦”的好课文。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三、说学生情况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四、说教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象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1、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想象画面,体会搭石上蕴含的人性美。

2、从重点段入手,联系上下文,加强字词句的理解。

3、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六、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我从精美图片“小山村”创设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随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学贵有疑:什么是搭石?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6单元第21课 搭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6单元第21课 搭石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理所当然”。

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

刘章: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主要作品:《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等诗文集27部。

谴 协 绰 俩 惰 涨zhǎnɡqiǎn xiéchuòliǎduò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遇到不懂的字或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释。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描绘了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

结构:左右组词:山洪 洪水造句:连续几天的大雨引起了山洪暴发。

音序:H 部首:氵书写指导:左下部的提与右下部撇相互迎让。

洪hónɡ书写指导:“共”的点变捺,且撇、捺要舒展有力。

结构:上中下组词:暴雨 暴发造句:暴雨持续下了一整天。

音序:B 部首:日暴bà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库”的撇宜舒展,末竖为悬针竖。

结构:左右组词:棉裤 短裤造句:去年的冬天特别冷,人们不得不穿上棉裤御寒。

音序:K 部首:衤裤kù书写指导:左中右结构,各笔画书写紧凑,右部比中部低。

结构:左中右音序:H 部首:彳造句: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他把双臂伸开了。

组词:平衡 衡量衡hénɡ书写指导:“广”的撇画宜舒展,里面笔画宜紧凑。

结构:半包围音序:X 部首:广造句:交作业时,我们都自觉按顺序排队。

组词:序号 顺序序xù风俗(sú shú )人影绰绰(chuò zhuó )猛涨(zhǎnɡ zhànɡ )间隔(jiàn jiān )联结(jié jiē ) 俩人(liǎ liǎnɡ )••••••√√√√√√涨zhǎnɡ(涨价 涨落)zhànɡ(涨红了脸)俩liǎ(俩人 咱俩)liǎnɡ(伎俩)汛期:暴发:间隔: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期。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1、《搭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1、《搭石》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1、《搭石》精品教案教材简要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的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十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情感目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1、是学生感受到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理解并主动积累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具准备1、刘章的诗歌《绿也无愁》2、轻松明快的音乐3、课本摆搭石示意图4、乡村美景图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感知美1、点击课件,伴着轻松明快的音乐,眼前出现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配以深情的语言:揭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同学们想听么?师配乐朗诵。

“绿也无愁,红也无怨,无愁无怨的农家院,不是不知愁苦,是愁苦都能咽!甜的是一树雪梨,辣的是紫皮大蒜,苦的是一畦莴苣,一架葡萄酿着酸……人生滋味万千般,农家品尝个最全!”这是刘章所写的诗歌《绿也无愁》,作者通过他的诗歌为土地、为山民纵情歌唱。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3、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

板书课题,读题。

(课堂伊始,一曲明快轻松的乐曲萦绕于教室之间,为整堂课奠定了“和谐”的基调;抬起头,几块形态不一的石头平整地跨过小溪──简笔画摆放在黑板上,不仅唤起学生对“搭石”的感知,也帮助他们理解“搭石”的含义。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21.搭石第二课时教案【正文】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走进著名乡土诗人刘章的这一篇散文,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没有铺陈,没有华丽;那样洗练,那么朴实。

犹如那铺于水中的一排排搭石,娓娓道着一个个平凡而又耐人寻味的画面。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捧读《搭石》,眼前清晰地浮现出那一幕一幕——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沉淀下来的是这样两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和“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以及“早早”、“一定会”、“总会”、“总要”、“协调有序”和“理所当然”这几个看似普通又分明不一般的词语——一如搭石外表平凡而内在丰富,又如文章朴实而意蕴深长。

城里的孩子对于搭石是陌生的事物,读悟、探究的兴趣较浓厚。

四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前六册书中学生已学会“抓关键词体会情感、边读边想象”等阅读方法。

教学本课,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画面,抓重点词句感悟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体会人与人的美好情感。

本课重点是:围绕一道风景层层深入的研读乡亲们走搭石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

2024人教版《搭石》四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4人教版《搭石》四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4人教版《搭石》四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际操作,了解搭石的步骤和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4.感受民间传统游戏的乐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搭石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2.图片素材3.实物道具(石头、绳子等)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石头和绳子,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物品可以用来做什么吗?(二)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读课文,巩固所学。

(三)学习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搭石的知识?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搭石技巧。

(四)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搭石的实物样子。

2.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搭石主题,用石头和绳子进行实际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搭石有什么特点?(三)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搭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应用场景,用石头和绳子进行实际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搭石有什么新的认识?五、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巩固所学。

2.收集有关搭石的其他资料,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搭石的步骤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搭石的乐趣。

同时,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民间传统游戏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搭石》说课稿(8分钟)

《搭石》说课稿(8分钟)

《搭石》第二课时说课稿教科院陈白莲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一篇精读课文《搭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123探求。

三、说学法阅读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

新课标强调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朗读、思考、交流、练习,从而解读课文,感悟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搭石图片,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刘章爷爷家乡的搭石,知道了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那么,搭石究竟美在哪里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刘章爷爷的家乡,感受搭石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二)自主寻美,深入体验通过课件出示文中最后一段文字(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提问学生“为什么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我以一个问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朗读、思考、交流等方法自主挖掘搭石的“美”,1(1(2离去)体会2(1起脚来,)(2)温馨画面①播放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画面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②让学生找出文段中的动作细节描写(走到溪边——止步——招手示意——让……先走——等——说上——相背而行——伏下——背),提问学生:这样的动作细节描写得好不好?为什么?我会在尊重学生个性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谦让美和敬老美的写作方法。

《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搭石》说课稿《搭石》说课稿(实用12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搭石》说课稿(实用12篇)以供借鉴。

《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
举例: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操作中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小组合作搭石过程中,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举例:设置明确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分享经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在搭石活动中发挥想象,尝试创新,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举例:提供多种石头和辅助材料,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独特的搭石作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搭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衡和稳定的场景?”比如,搭积木时如何让积木塔保持不倒。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搭石的奥秘。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可以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信息技术、游戏化学习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加强课堂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搭石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协调,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5.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搭石活动中发挥想象,尝试创新,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重点学习“搭、石、桥、平衡”等生字词,确保学生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热烈的讨论。但在引导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时,我发现部分问题设置可能还不够开放,导致学生的思维受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会进一步优化问题设置,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引入更多与搭石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搭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搭石的兴趣。同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如力学、几何等,让学生在学习搭石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知识。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本文作者(刘章)写了自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篇1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工具书(字典)文具(钢笔铅笔)生字本练习簿等。

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常规课堂布置。

3.教具的设计和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⒈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⒉生据题质疑。

【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⒈讨论商定自学方法。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深入局部,探究体验该环节是本课时的中心环节,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安排教学,有效引导,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本环节将采用朗读默读圈划思考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研读内容预设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顺序将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安排。

具体教学内容视学情和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处理。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研读重点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反思《搭石》教学反思1《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

紧扣这一主题,这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述了爱的哲理。

我所执教的是《搭石》的第一课时。

重点是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课后静心反思,感触颇多。

现将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在教学预设时,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首先,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过自由的朗读,思考、勾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__的思想感情。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__中的角色,真正感受到家乡人走搭石的美,家乡人的淳朴善良,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其次,在教学中我注重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

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把词语放到句子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再次,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追求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

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比如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渗透。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勤劳是美、助人是美、谦让是美、和谐是美、美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奉献了爱,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美。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虽然预设时考虑比较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

静心思索,感觉课堂中存在以下不足: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不是十分清楚,因而不能兼顾优等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忽视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
——教学案例与反思
十堰市房县军店小学龙翠云
【内容摘要】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关键词】自主研读用心感受交流互动
【案例背景】
课文语言质朴,以“美”为主线,朗读感悟文本,以“寻找美”统领全文,以“发现美”、“感悟美”贯穿课堂,以“寻找美”延伸课文。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起眼的事物中所蕴涵的美,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拍摄搭石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风景美
1、听写词语,检查纠正。

2、有感请地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

从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从这首赞歌中你感受到了乡亲们怎样的美好情感呢?讨论交流。

(板书: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

3、小结出示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4、读后说说理解。


让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会搭石所联结的那些美好情感。

二、自主研读,体会心灵美
1、自由阅读课文,深入体会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把它们划出来,反复读读,把你体会到的美好情感用一两个词写在旁边,然后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互动、评议,有感情地朗读。

(1)第二自然段:感受乡亲们“助人无私”和家乡纯朴正直的乡风民风。

相机出示:“上了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特别是哪些词语让你有这样的体会?(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
②是呀,乡亲们如此助人为乐,(板书:助人为乐)咱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上了点年纪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哦,你们就是急着赶路的人,急着去干什么呀?
③引读:你急着去集市买东西,走过这儿,发现有块搭石不平稳——(生接读)
你急着去做买卖,只要发现哪块搭石平稳—
你们都是赶路人哪,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了,——
你又是怎么踏上几个来回的?可是你在赶时间呀?
④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大家很会读书,让我们再通过朗读把我们的体会表达出来。

(2)第四自然段:感受乡亲们“谦让”、“尊老”的美好情感。

⑤相机出示第四自然段: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A、这样的举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谦让”)
B、这事情是不是经常发生?你从哪里读懂的?(经常、大概)
C、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但这平常的小事却感动了我们。

你们会怎么去读呢?指名读。

(同时、总会、让、才)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A、这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尊老”)
B、“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说就是“应该”。

C、“尊老”联系“爱幼”,展开想象:假如遇上小孩子来走搭石,()总要(),人们把这也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D、小结:是啊,这就是家乡的搭石,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它美在——(交流),有感情地连起来朗读。

三、小结全文,提升情感
1、通过我们的用心体会,朗读体会,我们感受到了乡亲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的情感,那么乡亲们的美好情感仅仅是这些吗?讨论交流。

(相亲相爱、无私奉献……)
2、我们用双眼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也用心体会到了很多美丽;……最美的是这一块块搭石联结的乡亲们最纯朴的——(用一个字来说)爱。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四、练习延伸,拓展情感
1、在这美丽的山村,清澈的小溪中那一块块,一排排的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到处都洋溢着美好的情感,传递着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体会到了爱。

你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2、请用自己的笔表现出平凡事物中的美,完成小练笔。

3、展示交流。

4、总结课文:曾经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让我们学会发现美,传递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
搭石
热爱生活
正直纯朴
助人无私心灵美
相互谦让
尊老爱幼
……
【教学反思】
一堂课我们并不是要上得很完美,才是好课。

叶澜教授提出我们的课堂要做到“五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心胸也才会随之变得博大起来,同时,教师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所带来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搭石》研讨课的教学研讨,就是这样一个追求提高的过程,让我踏着一块块搭石,走过一段迷茫的小语的小河,对小语又
走进了一步。

阅读教学中的点、线、面的结合,对于整堂课,换句话说,点就是切入点,线就是课文要重点抓住进行品悟的几个句子,面也就是通过着几个重点句子要达到的三个维度上的一些目标。

同时它也存在于各个小环节中,比如引导学生对一个句子的品读,往往我们会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这就是句子中的点。

其他环节也同理。

而这个点应该是个活点,要让这个点散发出五彩的光芒。

因为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我们不能把自己事先所预设的点,定位一个死点,牵着学生只能往这个点钻。

比如在《搭石》一课中,在引导体会人们早出晚归过搭石时那种音乐美,在美妙的配乐中,引导想像,学生已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了,而为了让学生体会说出这是一首勤劳的赞歌(预设的死点),而打破美好氛围,引导说“人们这么早出晚归,这是一首赞美什么的歌?”费劲地把学生往点上引,如果当时自己心中没有一个预设答案,让学生在美境中自然说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歌?那精彩就会呈现:团结之歌、劳动之歌、欢乐之歌……课堂怎样生成精彩,预设活点,留给生成的空间。

语文课堂中,少不了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朗读句子课文,正所谓的读书写字任务,但我们不能只为读而读,只为写而写,比如《搭石》一课生字词语的理解,并不是读读就算数,而可以采用说近义词、反义词,配画面选词理解,联系实际在语境中运用等等方法,同样可以让单调的生字词的学习具有生命的色彩,对一个词进行立体的学习,就如一个生字就是一个点,沿着点能做很多有效的面上的学习。

而读在语文课中更是一种简单而又重要的学习形式。

常说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要有朗朗的读书声,但这同样也不能为了读而读,读要讲究“时效性”,每一次的读要有“增量”。

一篇课文,每一次读都要有目的,都要有一个侧重点,老师要提不同的要求。

或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或要求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读,或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一个句子,从读通,读懂,读得有感情,引导学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提升的过程。

这节课上还不是做得很好,但明白了这一点,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努力。

也许我们该从多个角度去钻研教材,才会有惊喜的新发现。

正如应秀芳老师所说,拿到一篇课文,应该什么参考资料都不看,一遍又一遍的去读课文,尝试进行自己的一些大胆创意,然后在查看资料,吸取精华,完善自己的创意。

否则
一旦别人的东西先入为主,自己的思维就容易定势,想不出更多的方法。

手段有很多,点、线、面的结合也只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之一,而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这将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为之努力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设计》2013年第8期。

2、《湖北教育》2012年第9期。

3、《十堰教育》2013年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