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小结
班主任工作小结
>
燃烧与成长
又是一个紧张而忙碌的学期结束了。我整理好凌乱的思绪,静静地坐下来回顾这几个月的历程,不禁感慨颇深!
就像往常一样,结束了漫长的暑假生活准备迎接新的学期时,我接到了一个通知:接手七(7)班和七(11)的英语老师并兼任七(7)班的班主任工作。这意味着我将要建立起一个班集体,并和一帮毫无纪律意识的小家伙做相知相长的朋友,这又将是一场持久而艰巨的战役。与此同时,一些同事还将自己熟悉的孩子放在了我的班上,她们的这种信赖使我感到了肩膀上的担子如此沉重。在此基础上,我还将担任七年级英语的教研组长和外教的助手,这对一向显得稚嫩的我又是一些极大的挑战。想到这,我深深的吸了口气,竟有些害怕了!但我明白只有懦弱的人才会逃避,一个勇敢的人是会微笑着迎接生活中各种挑战的!为了能很好的胜任现在的工作,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在按计划实施的基础上,我还灵活机动,采取各种教学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争取能做到更好。
一、狠抓养成,培养良好习惯
教育工作千条万条,德育工作是第一条,这是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深刻体会。俗话说得好,玉不雕,不成器。学生的教育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针对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的特点,应该制订严密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特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基点。
新接初一发现许多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都不尽如人意。作为班主任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记得当初刚刚接手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我十分的茫然。曾经我认为德育工作无非就是一些琐碎的学生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天真的认为只要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多开展点活动就可以了。加上认为自己年轻,于是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不会统筹规划更加不会管理。这样的想法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自己累的半死可是工作还没有起色,自己忙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别人还不能理解,每天被琐碎的小事牵走了所有的经历哪里还有时间去思考问题。于是,那时的工作止步不前,没有起色,更没有突破。
直到期中考试结果出来,当领导问起来的时候才发现班级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领导们的批评让我流下了既难过又着急的眼泪,由于自己的简单使得工作出现了这么大的纰漏。虽然在大家的帮助与努力下,我班在八校联考中取得了点微小的进步。但是这件事情却成了我永远难以忘记的教训。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训,我明白了德育工作的职责和作用。
首先班主任应该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具有统筹规划、掌握大局的能力,在组织的过程中自己心中要有一盘棋,一根线,要有目标并带领着大家逐一实现,要全程关注、及时督促,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同时还应该给予科任老师及时的服务与帮助。于是我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向书本学习,从《德育报》、《班主任之友》上学习别人好的方法的经验、从管理学书籍中学习管理的方法,因为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掌握基本的德育理论知识,同时要不断的取经,用它山之石攻己之玉,以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时代性和实效性。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理论与经验,开拓德育工作思路,指导实际工作。另外,开会课上,我和学生共同制订了“三项根本制度”:即早餐制度、卫生制度、班费制度。通过全面的强化性的管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思想行为。又合理开展“每周文明之星”的评选,用奖励措施促进学生严格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既能及时给学生敲响了警钟,又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实施中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工作中,抓好班级制度的建设,强化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学生的过错行为,按照不同程度进行教育,做到一视同仁。如学生一开始不喜欢吃学校供应的早餐,我就以身示范每次都和同学们一起吃早餐,并要求他们也自带餐具,珍惜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于是,进餐的学生多了。当然,也有一些投机取巧用方便碗代替饭盒的学生,我们大家就用掌声对他的班费捐献行为表示欢迎。于是,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只要有违纪现象产生,同等对待,使他们增强了纪律观念,也为学生培养了良好行为习惯。
二、家校携手,共建良好班风
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又关系复杂,除了孩子,我们还经常要和家长打交道。家校关系是是德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德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必须让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情况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配合学校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实现家校互动。
因而,老师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七年级的家长,由于孩子刚升入初中,大多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再目睹现代社会升学竞争的残酷,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失之偏颇和急功近利,这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非常不利,对班级的班风也不好。
记得,为了开好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准备了好几个晚上。与家长第一次的交流很重要,在开学的家长会上,我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想与家长交流,并让大家畅谈对七年级孩子教育方式的看法,并提出一些需要年轻家长注意的地方,以避免他们走入教育的误区。还与家长交流应如何从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生理上、学习环境等为七年级新生习惯养成做物质的准备;再与家长交流习惯的培养: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高质量的学习习惯、培养益身心的行为习惯、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习惯的养成教育,需要学生校内、校外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家长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我还利用召开家长会的契机,给全体家长下放《七(7)班通讯联系册》,便于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与家长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孩子在学校与在家中表现截然不
同,为了能全面了解孩子,我经常打电话给家长,向他们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并把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及时的告知家长,从而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了共同体。我班的曾惠宇同学的妈妈,就曾多数打电话与我畅谈女儿在家庭生活中的细小变化;周煜炜同学的妈妈总喜欢为儿子一次次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而打电话向我报喜;魏炎昊同学的爸爸,总会就儿子的顽固的不良行为而提出宝贵的建议。
正如魏炎昊同学的家长所述,很多孩子在学习或是行为习惯上总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百般叮嘱却不见效果。为此,家长们伤透了脑筋。他们在孩子的《养成日志》上将自己的困惑或是孩子不好的表现写在本子上,我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养成日志》上写上不同的对策,配合家长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指正或表扬,一个小小的《养成日志》成了我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当然,学生的好习惯也为创建良好的班风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三、注重班干部的培养,调动学生自主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当然,班规的具体内容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做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1、建立值日生监督制。
班中的事由值日生全权负责,班干部共同协助工作。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纪律,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如果当日的值日生不能履行职责,当众免职,由班长替代;如果班长不能承担职责,由副班长替代……层层替代,相互监督,共同管理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