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1122
(4)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一定健 康。( × )
(5)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器官和 系统的活动。( × )
1133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选 D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神经—
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
液 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3355
解析:选 C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 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 pH 变 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 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使血浆 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66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77
3.稳态的失调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 8 _一__定__限__度___的。
① 9 _外__界__环__境___的变化过于剧烈时 原因②某种器官的功能 10 _出__现__障__碍___时
88
4.稳态的意义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11 _正_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__的必要条件。 (2)实例: ①只有 12 __血__糖__含量和血液中的 13 __含__氧__量__保持在正常范 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②适宜的 14 _温__度___和 15 _p_H__等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 本条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2.了解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3.掌握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4.能够描述和解释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2.理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体健康与卫生教材。

2.多媒体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

3.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图示介绍生物体内部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如何保持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2.概念解释(10分钟)讲解人体内环境的概念,即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所包括的水和溶质,以及它们的温度、酸碱度、氧浓度和营养物质浓度的相对恒定的状态。

同时,解释稳态的概念,即指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状态。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示,解释内环境稳态对人体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以及各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所依赖的稳定环境。

4.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作业:阅读相关教材,准备下节课的课前小测。

第二课时: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1.课前小测(10分钟)对上节课内容进行课前小测,检查学生对内环境和稳态概念的掌握情况。

2.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包括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两种机制,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原理。

3.实验展示(20分钟)通过进行实验展示,让学生了解负反馈调节的原理和过程。

可以选择一种实验,例如通过测量学生体温的变化来观察体温调节的过程,强调体温升高时的降温调节机制。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与负反馈调节的原理进行对比和分析。

4.总结与讨论(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能想到哪些其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正反馈调节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5.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区别,并列举出人体中至少两个负反馈调节的例子。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设计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设计
二、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作用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结合病例,说明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四、教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共案
个案
导入
【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3.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调节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共案
个案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正常人体温有个范围,变化一般不超过1℃。个人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6点最低,12-20点最高)。
2、体温随年龄及性别差异,一般年轻者较高、女性较高。
3、气温变化对人体温有一定影响。
2、温度、PH的相对稳定——维持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
3、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正常——保证极体的能力供应;
共案
防止机体中毒;
(五)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 2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习导读学习准备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尽管周围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状态,。

正常机体通过叫做稳态。

,使各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人体各器官、系统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

( 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的调节。

( 2)美国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和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而实现的。

( 3)免疫系统曾一直被认为是机体的防御系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并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 4)目前普遍认为,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例如,细胞代谢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有和血液中的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等因素的影响。

只有这些因素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破疑解难一、内环境与稳态(1)稳态的概念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不断变化的。

但内环境却能维持相节的稳定。

这种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并不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如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变化范围为36. 5~37. 5℃;血液的 pH 变化范围为7.35~ 7.45;血浆渗透压一般为770kPa(37 ℃时 ) ;血糖正常水平为80~120mg/ dL 等,而不是某一恒定值。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2.理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3.掌握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是指存在于人体细胞外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液和组织液等。

内环境与细胞的生存和正常功能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

2.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人体内环境由各种生理平衡参数构成,如酸碱平衡、水分平衡、温度平衡、电解质平衡等。

3.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恒定,有利于细胞正常生长和代谢。

4.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例如,大脑通过神经信号控制心脏收缩和舒张,使心脏维持正常节律。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又分为神经体液调节和体液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通过神经调节内分泌器官的分泌,以达到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目的。

体液体液调节指的是通过体液中的溶质浓度、压力等变化,来调节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之间的平衡。

(3)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体液血流来调节内环境稳态,包括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导来实现。

三、教学活动设计:1.导入:通过举例引起学生对内环境的兴趣,如引导学生思考体力劳动后出汗是为什么,为什么在运动后会口渴等。

2.讲解人体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内环境与细胞生存的关系。

3.呈现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讨论一下如果内环境失去稳态会对人体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4.讲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三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

5.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感受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6.总结:通过回顾讲解内容,让学生总结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以及调节机制。

四、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的表现。

2.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_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_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内环境的稳态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关注相关健康问题,增强自我保健并关爱他人的意识。

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稳态,认同生命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及动态平衡等特点。

2.社会责任——分析人体稳态失调的实例,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关注人体健康。

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知识点(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内环境动态变化的内容和原因(1)变化的内容: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2)变化原因⎩⎪⎨⎪⎧ 外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内因: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模拟生物体维持pH 的稳定(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如HPO 2-4/H 2PO -4等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 的变化减弱)、肝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 不同变化,说明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 相对稳定的机制。

(2)实验步骤①画记录表:设计一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②测自来水pH 的变化③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②中步骤,记录结果。

④充分冲洗烧杯,用肝匀浆代替自来水,并重复②中步骤,记录结果。

⑤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画出各次实验中pH变化的曲线。

⑥尝试用不同生物材料(如动物血浆、用2~5倍水稀释的鸡蛋清或马铃薯匀浆)代替肝匀浆完成实验。

(3)实验结果与结论材料图示结果自来水滴加HCl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缓冲液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生物材料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1)内容: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高中生物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o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重要性。

o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内环境稳态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难点: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内环境稳态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内环境的组成、稳态调节机制等。

•相关的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细胞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o引入内环境的概念,强调内环境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新课讲解o讲解内环境的组成,包括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细胞内液。

o阐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o介绍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等。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o讲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

o分析不同调节机制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分析o展示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如酸碱平衡失调、血糖调节失衡等。

o学生根据案例资料,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5.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6.总结与提升o总结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o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内环境稳态,以及内环境稳态失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7.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内环境稳态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具体如何做?学生讨论,总结。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如边防战士注意保暖、炼钢工人注意降温、抗洪战士注意补充水盐等。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懂得如何关爱自身和他人。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关注健康问题,强化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七、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一、随堂问答评价,以期即时检测学生已有知识、新获知识
1.人的体温总能维持在什么范围内?人在寒冷与炎热的环境中如何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人静脉注射蒸馏水可能的后果?人血浆渗透压约为多少?人的血浆渗透压平衡是如何维持的?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江西师大附中朱延平
案例名称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科目
生物
课时
1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是继学习了“细胞生活的环境”之后,对内环境的进一步学习,将具体学习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本节既是第1节的延伸,也是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稳态的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正确理解稳态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且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中,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高等多细胞生物和人体在生长、发育、代谢、遗传和变异等各种活动中,都要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机体保持稳态,并作为一个整体去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会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本节知识属于了解层次。但为了更好的讲解“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此节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将第二章第3节中的两个具体实例“人体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提前到本节中讲解以便使知识的生成更流畅。当然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通过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理解概念,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

(精品人教版)2020版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精品人教版)2020版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重点)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难点)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

4.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2)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连线]①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a.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②美国生理学家坎农b.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③现代观点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提示:①—b ②—a ③—c3.意义(1)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①只有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②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2)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合作探讨]探讨1: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分析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提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由上表中数据可推测该人可能患有何种疾病?提示:该人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超标,说明该人可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

探讨2:很多同学都有过发高烧的体验,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1)为什么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提示:体温过高,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

(2)由此说明体温的稳定对机体有什么意义?提示:体温保持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思维升华]1.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理化性质⎩⎪⎨⎪⎧pH :7.35~7.45温度:37 ℃左右渗透压:770 kPa 左右时(2)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含量相对稳定。

高中生物高中 稳态与环境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高中 稳态与环境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体温调查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定义。

2、通过列举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和评价生活中的不当做法,认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情感目标:1、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3、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4、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上次课结束前布置作业: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的变化规律”的调查。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潜水运动员深海潜水的视频,让学生思考:情境一海面以下温度下降很快情境二水下缺氧,机体代谢产生了酸性物质情境三浸泡在高浓度的海水中,不慎呛入咸涩的海水遇到了上述情况,潜水员有危险吗?导入新课----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稳态的定义探究一:小组代表汇报“不同家庭成员体温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小组探究:①家庭不同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②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同学,同一年龄不同性别的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③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有变化吗?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教师收集数据画图整理,并补充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探究二:分析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讨论: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2.为什么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那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师生共同探讨还有哪些事实可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举例说明)通过以上几个典型实例可以看出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引入稳态的定义。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探究三:建立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阅读教材8页: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思考:1、科学家贝尔纳和坎农对这一机制分别是怎样解释的?2、现代人们普遍的观点是什么?指导学生归纳概括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失调?思考与讨论:(1)①谈谈你发高烧时的感受。

电子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1)

电子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1)

1.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一.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_______。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

3 第一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引言: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一、自主学习: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然后进行填写小组讨论相关问题,然后由学生给出答案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图③问题:稳态是怎样实现的?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稳态调节机制:④问题: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一致呢?答案:法国贝尔纳:神经系统美国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⑤问题: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分析图学生讲解,教师引导并纠正错误3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第二课时:实验: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生看视频,再进行重点知识3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3答案: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4、就加入HCl 或NaOH 后的pH 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答案:更像缓冲液5、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 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答案: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 的变化减弱. 三、变式训练:1、水对人类的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人体内的水约占人体总重的____,统称为_____,除一部分存在人体细胞内液外,其余的分别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外液内. (2)水在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3)人体血液的pH 浓度变化范围很小,显然人体的血液具有______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知识点讲解】1.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1)体温:健康人体温始终接近37℃,体温波动一般不超过1℃。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酶活性下降,影响酶正常催化作用,导致细胞代谢紊乱,机体不健康或发生疾病。

(2)PH:血浆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物质,以与酸性和碱性物质进行酸碱中和,维持血浆PH在7.35~7.45。

内环境PH过高或过低,一样会导致酶活性下降,细胞代谢紊乱,机体不健康或发生疾病。

(3)渗透压:人体血浆37℃时渗透压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细胞外液渗透压90﹪来源于Na+和Cl-。

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会引起细胞失水皱缩,下降则导致细胞吸收膨胀甚至破裂,影响细胞正常功能,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4)化学成分含量:内环境的成分如血糖、激素等含量总是在一定范围波动,如血糖正常范围在0.8~1.2g/L。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含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稳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稳态的特点:(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典型例题】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C.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D.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答案】C【解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麦芽糖会在人体消化道被水解成葡萄糖,而肠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内环境的稳态主要是指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达到相对稳定,B错误。

内环境pH 值的稳定与缓冲物质HCO3-和 HPO42-等离子有关,C正确。

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参与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D错误。

【变式训练】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水平保持相对稳定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C【答案】【知识点讲解】1.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这4个系统直接参加稳态的调节。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3.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外因)以及人体自身调节功能障碍(内因),会使内环境稳态被破坏,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发生。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稳态失调常见病例:(1)理化性质失调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②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③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2)化学成分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②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

③蛋白质含量过低——组织水肿。

④代谢废物过多——尿毒症。

⑤氧气缺乏——乳酸中毒【典型例题】如图是一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分别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答案】B【解析】分析概念图可知,A、B分别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A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使机体内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B错误;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也有关,C正确;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人体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

【方法点拨】1.人体维持内环境的调节能力有限,当外界环境保护过于剧烈,或者人体自身条件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2.除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免疫调节能够清除内环境异物、病原体等,也起到调节稳态作用。

【变式训练】(2012·上海高考)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答案】D三、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知识点讲解】1.实验目的和原理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加入酸碱后PH的变化,定向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推测生物体如何维持PH稳定。

2.实验流程(1)实验材料选择、分组: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2)检测并记录初始pH(3)滴入酸或碱溶液,测定pH并记录(4)模型构建:以pH变化为纵轴,以滴加处理液的滴数为横轴,将记录的数据转化为曲线(5)分析比较曲线变化,得出结论3.观察记录4.实验结果和结论①表示用NaOH对自来水的处理。

②表示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③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结果:无论滴加盐酸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因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

【思考讨论】①就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提示: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②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③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1)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时:①乳酸+NaHCO3―→乳酸钠+H2CO3 ;②H2CO3―→H2O+CO2↑结果:CO2由肺排出体外,缓冲了体内过多的酸。

(2)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Na2CO3+H2CO3―→2NaHCO3结果:过多的 NaHCO3由肾脏排出,缓冲了体内的碱性变化。

【特别提示】1.生物材料最好是一种植物材料,一种动物材料。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

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第二次和第三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防止不同的生物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

3.自来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生物材料组为实验组。

【典型例题】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不包括()①H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② B.③ C.④ D.⑤【答案】D【变式训练】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 降低、CO2、Na2CO3 B. 降低、乳酸、NaHCO3C. 升高、CO2、H2CO3D. 升高、乳酸、NaHCO3【答案】B【解析】人因为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可以缓冲血液pH变化,使之处于平衡状态,B正确。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知识点讲解】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3)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会使机体中毒【典型例题】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稳态正常,机体不一定能进行所有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A【变式训练】(2014课标Ⅰ卷改造)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Cl-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小结】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的概念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