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地理科学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章气候

合集下载

渭南师范地理科学中国自然地理四川盆地

渭南师范地理科学中国自然地理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
(一)地貌形态
紫色砂页岩为主的舄湖相岩系 ——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
盆西沉降带 成都平原区 盆中穹窿带 盆中方山丘陵区 川东褶皱带 盆东平行岭谷区
盆东平行岭谷区: 28条北东向平行的褶皱背斜,向斜谷地 盆中方山丘陵区: 红岩丘陵,方山 成都平原区: 山前冲击扇形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 倾斜
(二)区域特征
不甚充裕的水资源 ——盆中小于盆缘 ——区内水系纷纭——国内河航运较发达 的地区之一 具有特色的矿产资源 ——天然气:盆南和盆东 ——岩盐,井盐(储量大,岩层厚):自 贡(盐城),威远,南充
(三)区域开发与整治
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 盆西平原——粮食,油菜,生猪 治水治旱,改造低产田
以丘陵山地为主:丘陵占64.1%,盆东与盆 缘山地占31.5%,成都平原是仅有的平原, 只占4.4%. 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年降水量900—1200mm,50—60%集中 在夏季 。(“峨眉天漏”) ——水热季节分配不够协调 ——空气湿度大,多云雾天 ,日照少
Hale Waihona Puke 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 历史上的重要农耕区—天然植被和 野生动物资源锐减 ——珍稀植物:水杉,银杉,桫椤 ——珍稀动物:熊猫,金丝猴,鸳鸯 ——名贵渔产资源:中华鲟,白鲟,胭脂 鱼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影响
大陆性气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 于降水较少,主要依靠灌溉,农业生产和布局受水资源限制 较大。同时,大陆性气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问题 。
大陆性气候的利弊分析
优势
大陆性气候下的夏季日照时间长,太 阳辐射强,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 生长;冬季寒冷干燥,有利于杀死病 虫害和减少农业害虫的繁殖。
劣势
由于降水较少且集中,容易造成春旱 和夏涝等自然灾害;同时,大陆性气 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等问题 ,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04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与特点
形成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和山地地区的地 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大,导致气候的多样性。
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日照时间短、风力强等。在高原地区 ,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昼夜温差大;在山地地区,由于地形 复杂,气候变化多端,垂直气候差异明显。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总结词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详细描述
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 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公转、太 阳辐射等天文因素,以及台风、厄尔尼诺等 自然灾害。而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等。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季风气候的分布与影响
季风气候的分布
中国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此外,在南部沿海地区 和东北地区也有季风气候分布。
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 此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的重要种植区 。同时,季风气候也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为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然而,季 风气候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如洪涝、干旱等自然 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风险。

2.2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2.2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3、我国气候的特征是_①__气__ 候__复__杂__多__样___②__季__风__气__候__显__著__ _③__大__陆__性__气__候__显__著__________ 。 4、说我一国说南我北国跨气纬候度复大杂,多地样 原形因复_杂__多__样__,__加__上__各__地__距__海_ 远__近__不__一__,__所__以__气__候__复__杂__多___ _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小组展示
3、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早_, 比北方_长___。夏季风与雨带进退 的“失常”,往往会造成_旱__涝__灾 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 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 ;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 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 ”的局面。
小组展示
4、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 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而中国 的气候也有显著的_大__陆___性___特 征。
中国的气候 (第三课时)
视频导入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冬季0℃等温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等降水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及气候特征。 2、能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东西部降水产生的影响。 3、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 。 4、能针对某一气象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5、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安全防护技能。
检测反馈东Biblioteka 西北季节 夏年际
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西 北内陆距海远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 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
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有的年份夏季风强,有 的年份夏季风弱
检测反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C )

渭南师范地理科学中国自然地理华南

渭南师范地理科学中国自然地理华南
(3)气候:大部分地区年温差小,终年皆夏。降水丰富 ,风力强劲,蒸发旺盛。 (4)土壤和植被:主要为珊瑚岛和沙岛。珊瑚岛由珊瑚 砾岩、珊瑚砂岩和珊瑚灰岩组成。植物主要为肉质的 耐旱植物。 (5)资源:鸟类资源丰富,形成许多鸟粪磷矿,海生生 物大量繁殖。
南沙群岛
岭南丘陵和平原(一)


分布在华南大陆的闽粤桂南部。闽粤多为 花岗岩丘陵。广西盆地多为石灰岩丘陵。 河谷一带和沿海河口处,分布有大小不一 的冲积平原或三角洲,是华南的“鱼米之 乡” 气温较高,台风和暴雨频繁。 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种类多,优势种 不明显,层次结构复杂。


地理位置:是我国最南的疆域,北回归线横贯 华南,南北纬度差达5个纬距,气候上跨亚热 带、热带和赤道带;面临“一洋两海” 地貌:境内地形复杂,气候类型众多 环流:副热带西风、赤道西风和热带东风 海流:黑潮、沿岸流
气候要素特征· 温度


温度(热量丰富,夏长冬暖) 年平均气温大部在18-24°C之间,居全国之 冠。一月平均气温仍在10 °C以上,南沙群 岛的太平岛一月平均气温26.1 °C,是我国冬 季最暖的地方。等温线除海岛外,基本成纬向 分布。 四季气温特点是:冬季温暖,夏季漫长,春季气 温回升早,秋季降温迟。
台风


华南地区是西太平洋(包括南海)台风活 动最频繁的地区 原因 1、南面和东面是广阔的热带海洋,为台 风积 雨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和能 量基础 2、离赤道5个纬距以上的地区能获得一定 量的地转偏向力,有利于气旋涡流的产生
暴雨


华南纬度低,面临海洋,有充足的水汽来 源和适宜的流场条件,再加特定的地形、 地势,因而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同时也是暴雨最为频繁,季节最长,强度 最大的地区。 华南暴雨特点:1 有两个暴雨季节,构成 两个洪汛时期;2 雨强居全国之冠;3 连 续暴雨多见;

中国分区地理之中国气候

中国分区地理之中国气候
对农业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但需注意防涝和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
定义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特点。
形成原因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 交汇,形成降雨集中的梅雨季节;冬季则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较为温和。
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考虑气候因素。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 区。
气候特点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方面, 需要合理安排作物种植和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降水 主要集中在夏季。
干旱气候
02
中国东部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定义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出现在中国东北部、华北和华东地区,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 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
形成原因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北上与北方南下的冷空 气交汇,形成降雨集中的梅雨季节;冬季则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的沙漠地区。
气候特点
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 风力强。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干旱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 现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方面,需 要采取节水措施和保护生态环境。
04
中国特殊地区气候
青藏高原气候
01
青藏高原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 高寒气候。该地区气温低,日温差大 ,降水较少且集中,风力强劲。
02
青藏高原气候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地理导学案中国的气候地理

地理导学案中国的气候地理

地理导学案中国的气候地理地理导学案:中国的气候地理一、中国的气候概述中国位于东亚,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国家,自然地理条件多样。

其气候特征也因此呈现出多样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气候分区及其地理特点。

二、东部地区的气候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降水充沛。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1.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北方平原。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农业发展,赋予中国农业丰收的基石。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如广东、福建等省份。

这一地区夏季湿热,冬季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较大。

这种气候条件对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三、西部地区的气候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高原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1. 高原季风气候高原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

这一地区地势较高,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干燥寒冷。

2.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包括西藏、青海等地。

这些地区气温低,有严寒的冬季和短暂凉爽的夏季。

由于海拔高度较大,气候特点是干旱,降水不足。

3.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主要出现在西北地区,如新疆、内蒙古等。

这一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并且降水稀少。

由于地处内陆,受到大陆蓄热效应的影响,温差较大。

四、南部地区的气候中国南部地区气候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1.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南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等。

这一地区夏季湿热,冬季温暖。

降水丰富,热带季风气候为南方地区的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2. 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江苏、上海等。

这一地区夏季湿热,冬季温暖。

雨量充沛,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发展。

五、北部地区的气候中国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凉爽,降水量较少。

渭南师范地理科学中国自然地理西北地区

渭南师范地理科学中国自然地理西北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 第三、广阔的内陆流域
– 除额尔齐斯河属于北冰洋水系外,其余均属内 陆流域 – 向心水系 – 干旱区水文特点:
• • • • 河流分径流形成区和散失区 河流数量多,流程短,水量小 山前常有泉流河发育 多内陆湖泊。
第一节 区域特征
• 四、荒漠性植被与土壤 • 植被:
– 成分复杂 – 数量少、盖度小; – 耐旱、耐盐; – 小乔木、小灌丛
• 五、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 • 位置: • 地貌:低山丘陵,沙漠
第二十一章 西北地区
• 范围:
– 东到贺兰山、狼山,南以昆仑山、阿尔金山、 祁连山北麓为界,西部、北部均到国界。 – 包括甘肃、宁夏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 和新疆3省区。 – 面积218.04×104 km2,占全国的22.71%。
第一节 区域特征
• 一、干旱大陆性气候
– 成因:
• 深居内陆、盆地效应
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年平均气温达10~14℃, 较同纬度的辽南和京津地区为高。酷热日(最高气温≥40℃)数, 吐鲁番为38.2天,居全国之首。
早穿皮袄
围 着 午穿纱 火 炉 吃 西 瓜
干燥少雨
• 除过高山和北疆西部外,全年降水不足250mm。
• 甘肃南部年降水达600~800 mm,到甘肃中部降 至400 mm以下,至宁夏北部则减到200 mm,至 河西走廊东中段只有100~200 mm,而走廊西段, 乃至整个塔里木盆地几乎都在50 mm以下。位于 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有5.9 mm, 成为全国最少雨的地方。阿尔泰山、天山、祁连 山高山带都可达400~600 mm。
• 一、阿尔泰山及临近山地
– 西北-东南走向,海拔3200-3500,最高峰友谊 峰4374米。 – 地势向东南降低 – 两组山地

渭南师院自然地理学教案

渭南师院自然地理学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的概况、太阳系的基本特征,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及与地球的关系,明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掌握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并明确其各自的地理意义;
掌握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和外部圈层构造的组成特征,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及基本特征。
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第三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关于其地理意义的讨论应适当地多放点时间
常用的那几组概念对于非地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较难,应适当精简
这一部分在高中地理课本中已有过介绍,在上课中应该在此基础加以系统、条例地介绍,并作相应的扩展。
自然地理学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地壳
授课类型
讲授
授课时间
第3周至第4周
本章难点: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内容: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理坐标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方法:课堂讲述、讲解、学生讨论和实验室模型参观。
手段:多媒体演示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自然地理学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绪论
授课类型
讲授
授课时间
第1周第1、2节
教材分析:
第一章为绪论,着重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任务以及与其它学科间的关系等背景性、宏观内容,同时在最后结合学科任务简要说明了本书的章节安排。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明确其分科体系,知道它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并认识到自然地理学是一门跟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

渭南师范地理科学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章气候

渭南师范地理科学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章气候


三.
气1.分集候9别中类个型温出在复度现夏杂带在半多年7样2月.。4和个1水月分,区春温3.高垂于直秋分异温复,杂降性水
4.气候区划:9个气候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
季风
广义的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内盛行风向 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转换的现象;季风 指数越大,说明季风现象越明显。
狭义的季风是指海陆季风,是由于大陆 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 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 的风系 。
我国气象台一般用日均温的过程总降温高于10℃ 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5℃,或者过程总降温高于 7℃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3℃作为标准,根据寒 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 潮。在冬季,大约平均10天左右就有一次冷空气爆发 南下的过程。
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
第三节:气温与降水
一. 气温 夏季(7月): 20-28 0C, 南北温差小;
(三)春季环流 :冬、夏型的过渡
1.鞍形气压场: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印度低压
2.锋面与气旋: 寒潮冷锋、华南准静止锋、极锋,气旋活动频

3.天气多变: 华北多大风和 沙尘天气, 江南丘陵多阴雨天气
(四) 秋季环流 :夏、冬型的过渡
1.气压场: 四个活动中心对峙 (同上)
中国自然地理
第三章
第三章: 气候
第一节:气候特征
一. 季风气候显著 广义季风与狭义季风

1. 主要特征:

2. 季风类型: 海陆季风、行星风带季风、高原季风

3. 季风区界线:大-阴-贺-乌-巴-唐-冈
二. 气候大陆性强
1. 大陆性气候特点 2. 大陆性、海洋性区划

渭南地图 (2)

渭南地图 (2)

渭南地图1. 基本信息渭南,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是陕西省的副省级城市。

渭南市地处秦岭山脉和黄河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34°- 35°,东经109°- 111°。

渭南市是陕西省的中心城市,也是陕西省秦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2. 行政区划渭南市辖9个区县,分别为:•临渭区•华州区•渭城区•阎良区•蓝田县•彬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3. 地理位置渭南市位于渭河中游的渭南盆地,地势东高西低,自北向南倾斜。

东部为秦岭山区,西南为关中平原。

渭南市北临宝鸡市,东北与铜川市相邻,东临西安市,南与汉中市接壤,西与宝鸡市、汉中市交界。

全境总面积约为1.04万平方公里。

4. 自然地理渭南市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250-900米之间。

市区位于渭河南岸,地势呈南北倾斜,南部较北部略低。

渭南市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温暖,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13℃-14℃,年降水量约为570-620毫米。

渭南市地处黄土高原和丘陵区,地质构造复杂,地下资源丰富。

主要矿产有煤炭、石灰石、石英砂、铁矿石等。

5. 交通运输5.1 铁路渭南市拥有多条铁路交通线路,包括京广铁路、西成高铁、渭南至眉县等。

5.2 公路渭南市内有陕西省绕渭高速公路、渭南至眉县高速公路、渭南至蓝田高速公路等。

5.3 民航渭南市拥有渭南机场,提供国内航线的服务,航班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

5.4 城市公共交通渭南市内有公交车、出租车等多种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市民出行。

6. 旅游景点6.1 华山华山,位于渭南市华阴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华山以险峻著称,被誉为“中国险山第一山”。

华山是著名的登山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6.2 渭河风景带渭河是渭南市的母亲河,河畔风景优美。

河畔设置了许多公园和休闲娱乐设施,如渭南公园、渭南水上乐园等,吸引着游客前来休闲娱乐。

6.3 渭南博物馆渭南博物馆位于渭南市渭城区,是一座以渭南地区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渭南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渭南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渭南渭南是我国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偏西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以下将为您介绍高一地理必修二相关的知识点,使您对渭南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渭南位于北纬33°55′至34°45′,东经108°42′至110°11′之间,处于黄河中游盆地和秦巴山地交汇的区域。

其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渭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秋季。

二、地理资源与经济发展渭南地处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盆地,黄土资源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渭南盆地境内还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磷矿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基地。

农业是渭南经济的支柱产业,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为主。

此外,果品、蔬菜、畜禽养殖等农副产品也在渭南有着很大的产量和市场需求。

工业方面,渭南的煤炭、化工、冶金等行业发展较快,尤其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三、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渭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资源。

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就位于渭南的西安市临潼区,是世界文化遗产。

此外,渭南还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古寺庙和文化古迹,如华山、潼关关隘等,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四、教育与科技发展渭南拥有多所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如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为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渭南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渭南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渭南加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工作,推动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总结起来,渭南作为陕西的一个重要地级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丰富,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与经济潜力。

高三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教案: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高三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教案: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高三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教案: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一、知识点概述1.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台湾;特点是降水充沛,温差小,季风明显,夏热冬凉。

2.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南部山地和西南部平原,包括华北平原、汉水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3.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国东部海滨地区和长江口以南,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特点是温和湿润,夏季较凉,冬季不太寒冷。

4.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中国北方大陆地区,包括中国北部和东北地区;特点是寒冷干燥,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5.高原季风气候:位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和西藏;特点是高原环境,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而夏季较为凉爽。

二、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掌握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3.能够简述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1.导入:利用地图和图片,让学生对中国的气候类型有基本认识。

2.阅读:让学生阅读相关课文,介绍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3.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影响,并找出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展示:鼓励学生制作海报或PPT等形式的展示作品,展示自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和了解。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影响,进一步加深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介绍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2.阅读:让学生自行阅读相关课文,理解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3.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气候的影响。

4.展示:鼓励学生制作展示作品,展示自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

五、教资源1.课本及相关教材资料。

2.图片、地图和PPT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六、教学评估1.考查学生对各气候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2.检查学生制作的展示作品的质量和内容。

3.参与小组讨论,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不足。

《地理中国气候》课件

《地理中国气候》课件

中国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气候类型多样: 中国拥有多种气 候类型,如热带、 亚热带、温带、 寒带等,为旅游 提供了丰富的选 择。
季节变化明显:中 国的四季分明,每 个季节都有其独特 的气候特点和旅游 景观,如春天的花 海、夏天的海滩、 秋天的红叶、冬天 的冰雪等。
气候与文化结合: 中国的气候与文化 紧密结合,如江南 水乡、西北沙漠、 青藏高原等,为旅 游提供了丰富的文 化体验。
中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 冷干燥
西南山地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西北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华南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
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 量适中
地理位置的影响
纬度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地貌:中国地貌丰富,包括沙漠、草原、森林、湖泊等,这些地貌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海拔:中国海拔高度差异大,从海平面到珠穆朗玛峰,这种高度差异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 响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这种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形成有 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的影响
季风: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北非 季风等
海陆位置:中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海洋性气候和内陆性气候并存
地形影响:中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不同地形对气候产生影响
季风影响:中国位于东亚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
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这些地形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 影响
探险旅游:如西藏、新疆等,四季 分明,适合探险旅游
汇报人:
病虫害:气候变化可能导致 病虫害的爆发和传播

地理教案:认识我国的气候和自然灾害

地理教案:认识我国的气候和自然灾害

地理教案:认识我国的气候和自然灾害一、认识我国的气候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多种气候类型。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差异,我国的气候分布相当复杂。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其特征。

1.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

这一地区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降雨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的降雨。

这种气候适宜植被的生长,因此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2. 华北平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华北平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

年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

这种气候类型下的华北平原地区通常被称为我国的“粮仓”,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闻名。

3. 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西北地区是我国的干旱气候区域。

这里的降水量非常少,年平均降水量仅为200毫米左右。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对干燥。

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这一地区的土地大多不适宜农业种植,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4. 青藏高原的高原气候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原气候区域。

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这里的气温较低,日温差大。

降水量较少,多为雨雪转化。

与其他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高原气候条件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有特殊的要求。

5. 华南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华南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温暖多雨。

全年降水量丰富,气温较为稳定。

这种气候类型下的植被生长茂盛,物种多样性丰富。

二、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我国地大物博,面临着多种自然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其特征。

1. 地震地震是指地壳快速释放储存的能量,引发地面摇晃和震动的现象。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地震频繁发生。

特别是四川、云南、青海等地的地震活动明显。

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还可能引发其他次生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

2. 水灾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地势低洼、多河流和高降雨量的因素,水灾在我国时有发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3 气候(三)》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3 气候(三)》精品教学课件
受季风影响,我国比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 冬季气温更低,夏季气温更高, 气温年较差更大。
春羌 风笛 不何 度须 玉怨 门杨 关柳 。,
季风对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随堂练习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东南季风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一般影响不到的地区是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3课时
新课导入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
温度带多种多样 干湿程度差异很大



带大


候季 气风

高原山地气候

秦岭 淮河
上海
中国气候类 型的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 风气候
探究新知
漠河
温带季风气候
漠河
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探究新知
北京
温带季风气候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D.夏季风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课堂小结
我 国
复杂多样 气候主要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气候类型名 称、分布及特点
的 气
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
候 冬、夏季风:源地、风向、特征及其影响
【回顾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十一 里山 不有 同四 天季
雨林
探究新知
我国的气候特点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探究新知

第3讲中国的天气和气候-PPT资料16页

第3讲中国的天气和气候-PPT资料16页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 甘薯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双季 稻、冬油菜或冬小麦
滇、粤、台的 热带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1.降水: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⑴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
吐鲁番盆地
漠河
青藏高原
海南岛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不大.
形成原因:此时太阳直射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北方 虽然比南方小.但日照时间 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辐 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因此 南北温差不大.
漠河均温16℃.海南岛均温为28℃.南北温差 为12℃左右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吐鲁番盆地
漠河
⑷东部锋雨带的移动规律:图P139
南移
北移
①四-五月份在华南沿海一带: ②六月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③七.八月在华北.东北一带: ④九月份南移.十月份雨季结束
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兰 阴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唐古拉山
④影响我国的三种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⑴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干湿地区:
⑵四类干湿地区:
干旱地区
200㎜
半干旱区
400㎜
半湿润区
800㎜
湿润地区
练习: 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 原因是受__来__自__大__西__洋_气_ 流影响
降水量>蒸发量: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区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仓颉中学中图版高中地理一: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导学案)版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仓颉中学中图版高中地理一: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导学案)版

第三章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使用说明】1、课前根据预习自学勾划标注课本根底知识 ,扎实掌握根底知识;在此根底上 ,认真完成学案中的预习案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堂重点突破 .3、课堂或课后认真、限时完成学案中的检测局部内容 ,标准书写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常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和分布区域 .2、会根据气候柱状图判断常见的几种气候类型 .【重点难点】1、常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2、常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和分布区域 .【预习案】(自主阅读课本第63 -65页 ,独立解决以下问题 ) .一、气候的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 - -太阳辐射在地球外表不同纬度地带的分布是 ,表现为地球上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高而 .太阳辐射这种纬度差异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 .2、大气环流 - -大气环流促进了上下纬度地区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的交换 .例如 ,在副热带大陆西岸形成的 ,而在与其纬度相近的大陆东岸却形成了夏季、冬季温和湿润的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3、下垫面因素(1 )海陆差异的影响 -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影响气温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 ,一般陆地上比海洋上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 .另一方面影响降水 ,海洋上水分的蒸发总量陆地 ,空气湿度、降水量一般也比陆地上大 .根据海陆水热特征的不同 ,可将气候分为大陆性气候和气候两种类型 .(2 )洋流的影响 -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3 )地形的影响 - -高度每增加100米 ,气温降低0.6°C .迎风坡气流上升 ,多降水;背风坡气流下沉 ,少降水 .(4 )其他因素的影响 - -岩石、土壤、冰面、水面 .例如: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 ,就与南极冰盖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作用有关 .4、人类活动 - -释放废热、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 .二、全球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区域及其成因三、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以亚欧大陆为例)及气候降水量分布图二、综合练习题.以下列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答复以下问题.(1 )在以下列图中各序号上填出气候类型名称.(2 )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的特点是;成因是.(3 )气候类型⑥的特点是,成因是.(4 )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成因是.A.(4 )以下列图为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气候类型名称号填入括号内.( ) ( )【反思案】学到的和不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划分:天文学:二分四至; 古代:四立 民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
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 气候统计: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 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 侯平均法: 春10-220C,夏>220C, 秋22-100C,冬 <220C 各气候带四季分配 (P.39 表3-3)
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
第三节:气温与降水
一. 气温
夏季(7月): 20-28 0C, 南北温差小; 大部分比同纬高(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极端最高 气温都在35℃以上,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均温偏高1.3~2.5℃。) 等温线: 东疏, NE-SW, -0.2 0C /+1; 西密, 与等 高线一致; 高温中心;沿海8月,西南干季(5、6月)
中国自然地理
第三章
第三章: 气候
第一节:气候特征
一. 季风气候显著
广义季风与狭义季风
1. 主要特征: 2. 季风类型: 海陆季风、行星风带季风、高原季风 3. 季风区界线:大-阴-贺-乌-巴-唐-冈 二. 气候大陆性强



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最热月和最冷月 三.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春温高于秋温,降水 1. 9个温度带 2. 4个水分区 3. 垂直分异复杂性 集中在夏半年。
季风类型
季风类型---行星季风
在表面均匀的地球,行星风带基本上是纬向的。 即热带为东风带,中高纬是西风带。
冬夏之间,这些行星风带有显著的南北位移,
强度也有很大变化。在两支行星风带交替的区 域,行星环流发生季节转移。盛行风往往近于 相反。这种现象称为行星季风。 这种现象在低纬区30度N~30度S之间最为显著。
(四) 秋季环流 :夏、冬 (同上) 2.天气与转化: 9月 “秋高气爽”、“华南秋雨” 10月中旬转为冬季环流

第三节:气温与降水
一. 气温
1. 气温分布: 总特点---- 冬冷夏热, 北冷南热, 高冷低热 冬季(1月): 等温线: 大致与纬线平行, 密集; -1.5 0C /+1; 比同纬低
第二章 自然结构

降水的季节分配和雨型关系密切
冬末春初(2月份)南北方气流交汇于南岭一带,形成具有稳定降水的准静止 锋,使粤北和南岭发生低温阴雨。 3~4月准静止锋跃迁至温州和南岭北面的江南丘陵一带,并可波及长江中下 游两岸,形成这一带的春季连绵阴雨。 6月中旬开始,准静止锋迅速移至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梅雨。 7月中旬以后,锋面又跃进到淮河平原和鄂西北山地,在这些地方形成较短 期的阴雨。自此以后,雨带移至北方,具有过境锋性质,形成北方的夏末秋初雨 季,不具有连阴雨特点。 7月中旬开始,江南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东南沿海因常受台风侵袭,降 水相当丰富,而江南丘陵出现伏旱,形成短期的旱季。

第三节:气温与降水
春季(4月): 大陆普遍增温,除纬度和海 拔较高地区,气温普遍大于0℃; -0.6 0C /+1, 受干湿度影响大
秋季(10月): 等温线似4月,沿海向北 弯曲 北方秋温<春温, 南方秋温>春温
第三节:气温与降水
2. 气温年变化与四季划分 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标志 随纬度增高而加大, 与同纬度比偏大
三. 大气环流


气压
气团 锋面、气旋 流场 中国气候特征
四季环流
(一 ) 冬 季 环 流 气 压 场 气 锋 与 气 旋 高 空 流 场 天 气 团 面
蒙 古 低 压 新 鲜 NPC 寒 潮 华 南 昆 明 天 山 西 风 青 高
( 10~3 月 )
(二 ) 夏 季 环 流
( 6~8 月 )
•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
华北为“春旱夏雨型”,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春雨、梅雨、伏旱型”,青海 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大部及华南为“冬春旱夏秋雨型”,青藏高原 西部为“夏雨集中型”,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为“全年多雨型”, 东北东部地区为“夏秋雨型”,西北内陆为“全年干旱型”。
气 流 , 影 响 : 南 支 、 北 支 急 流
寒 冷 、 干 燥 、 晴 朗 , W N 、 EN、 N 风 , 时 冷 时 暖 , 寒 潮
(三)春季环流 :冬、夏型的过渡




1.鞍形气压场: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印度低压 2.锋面与气旋: 寒潮冷锋、华南准静止锋、极锋,气旋活动频 繁 3.天气多变: 华北多大风和 沙尘天气, 江南丘陵多阴雨天气
(与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相比,东北偏低14~18℃;黄河中 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华南沿海偏低5℃上下。)

00C等温线: 3/4陆地<00C
寒潮

界线温度: -280C, -80C, 00C, 80C, 160C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寒潮
寒潮是冬半年危害较大的大规模天气现象。它起 源于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当迅速南移时其前缘即为寒 潮冷锋,常使沿途地区剧烈降温、风速猛增、出现霜 冻,偶尔伴有雨雪天气。 我国气象台一般用日均温的过程总降温高于10℃ 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5℃,或者过程总降温高于 7℃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3℃作为标准,根据寒 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 潮。在冬季,大约平均10天左右就有一次冷空气爆发 南下的过程。
4.气候区划:9个气候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
1. 大陆性气候特点
2. 大陆性、海洋性区划
季风
广义的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内盛行风向
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转换的现象;季风 指数越大,说明季风现象越明显。 狭义的季风是指海陆季风,是由于大陆 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 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 的风系 。
全国大 部分地区四 季分明,仅 华南地区长 夏无冬,大、 小兴安岭和 青藏高原等 地无夏,藏 北地区西部 全年皆冬, 云南中部四 季如春。广 大四季分明 的地区,位 置越北,春 秋季节越短。
中国气温年较差
第三节:气温与降水
二. 降水 1. 降水量分布: 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50mm左右,自ES
第二节:气候的形成因素
二. 下垫面: 地面状况(地形)影响: 屏障作用,水热再分配 表现: 1. 地势:―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2. 山脉: ★ 3. 青藏高原:(1)高寒气候 (2)动力作用: A.分支作用 B.屏障作用 (3)热力作用: A.高原季风 B.对海陆季风的加强
向WN减少


地区间的不均匀性,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年际间 的不稳定性; 五个降水量带: >1600mm 800-1600mm 400-800mm 200-400mm <200mm
第三节:气温与降水
2. 降水季节分配



八个雨区: 华南春、秋雨区 江南丘陵春秋多雨的近似年雨区 北方广大区域的夏雨区 西北内陆盆地少雨区 西北山地年雨区 云南高原夏雨区 海南热带夏秋雨区 台湾东北部冬雨区
季风类型---高原季风
定义:高耸挺拔的大高原,由于它与周
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夏相 反的盛行风系,叫做高原季风。以青藏 高原为例:
1月份 东经90度
东经120度
7月份 东经90度
东经120度
第二节:气候的形成因素
一. 地理位置:
1. 纬度位置: – 北纬53°-4°,北回归线穿过华南地区 – ---理论辐射量的季节性变化(量,南北差异); – ——大气环流(西风环流,副热带反气旋环流) 2. 海陆位置:
高 压 、 阿 留 申 低 压 、( 赤 道 ), W N 、 E N 、 N 风 、 变 性 极 地 大 陆 气 团 ( PC、 )、 西 南 暖 流 冷 锋 --东 北 低 压 、 蒙 古 气 旋 准 静 止 锋 — 江 淮 、 东 海 气 旋 准 静 止 锋
准 静 止 锋
印 度 低 压 、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 东 南 季 风 、 西 南 季 风 热 带 海 洋 气 团 ( T m )、 赤 道 海 洋 气 团 (E m ), (冷 空 气 ) 极 锋 ----锋 面 气 旋 赤 道 锋 热 带 气 旋 1 0 0 m b : 3 5 0N — 北 部 : 西 风 气 流 南 部 : 东 风 气 流 500m b: N W 、 W S 气 流 辐 合 切 变 高 温 、 多 雨 , S 、 ES、 W S 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