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学会比较大小,并能够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的顺序,对基本的数概念有所了解。
但他们还不太会运用比较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数的顺序,学会比较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数的顺序,学会比较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展示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3.学习单:为学生提供练习比较大小的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认识,对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学生在比较大小时,可能还不太能理解数的大小关系,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实例、游戏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
2.准备实物模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直观理解。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概念。
例如,讲述小熊和小兔子比赛摘果子,小熊摘的果子比小兔子多,让学生思考怎样比较他们摘的果子数量。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如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大小比较的实践活动。
每组发放一些卡片,卡片上写有不同整数,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比较方法,判断卡片上的整数大小关系。
4.巩固(10分钟)请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整数大小比较的问题,或者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比较价格等。
通过这些练习,巩固学生对整数比较大小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整数,其他类型的数如何比较大小。
例如,小数、分数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的顺序概念,能够正确快速地排列给定数字;2.能够准确比较数的大小,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形式;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的顺序概念的理解与运用;2.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3.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分数、小数之间大小比较的训练;2.多个数同时比较大小时的策略运用。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黑板、粉笔;3.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数的大小比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授课1.教师介绍数的顺序概念,讲解如何通过快速比较大小来排列数;2.示范整数、分数、小数之间大小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3.带领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掌握的知识。
3. 练习1.学生个人练习: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小组练习:学生相互比较答案,讨论解题方法;3.整个班级讨论:挑选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展示解题过程。
4.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强化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掌握。
六、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指定的练习题,并提交作业。
七、板书设计•数的顺序概念•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逻辑推理能力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例子引入数的大小比较的概念,结合不同形式的数进行大小比较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际情境的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做好课后作业。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数学技能。
人教版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的大小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但对于比较大小的方法可能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大小比较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数学技能。
3.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具:准备人教版数学一下第4.2节《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教材和相关的教具,如图片、卡片等。
2.教学环境:布置一个舒适、安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情境,如比较苹果和香蕉的数量,引出数的大小比较的主题。
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多哪个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师可以用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如用卡片比较数字的大小,用手指表示数字的大小等。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2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2一. 教材分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个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学会比较大小,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的读写能力,对数的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比较大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实例和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比较大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学会比较大小,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学会比较大小。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可能对比较大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游戏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比较大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图片等,用于展示和练习。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方便学生记录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引出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和课件,展示自然数的顺序,如1、2、3、4、5等,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规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认识数字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但是,他们对于抽象的数的大小比较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比较的概念,学会用比较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比较的概念,学会用比较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理解比较大小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图片和数学游戏道具。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数字卡片和一份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起学生对数的大小比较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两张数字卡片,让学生判断哪张卡片上的数字更大或者更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介绍数的大小比较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片上有3个苹果,另一张图片上有5个苹果,让学生判断哪张图片上的苹果更多。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知识点。
首先是数的顺序,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数的顺序,能够熟练的进行数数。
其次是比较大小,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熟练的进行比较大小的操作。
二. 学情分析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顺序,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倒数、重复数等,可能还不是很理解。
在比较大小时,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如何进行比较,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数的顺序,能够熟练的进行数数。
其次,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熟练的进行比较大小的操作。
最后,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主要是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数的顺序方面,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倒数、重复数等特殊情况。
比较大小时,学生需要清楚如何进行比较,如何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
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出本的课题,让学生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产生兴趣。
2.讲解:讲解数的顺序,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数的顺序。
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清楚如何进行比较,如何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3.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4.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两个部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进一步理解数的顺序。
这一节内容不仅巩固了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学生在数的概念和数的顺序上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自主地探究和发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够用语言和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和发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够用语言和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和发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自主地学习和发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观察和操作教具,发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通过观察数的大小关系排列数;
2.掌握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大小的技巧;
2.能正确比较给定数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下4.2;
2.所需教具:黑板、粉笔、教案、学生教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举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梳理知识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回顾如何使用大小符号“>”、“<”、“=”。
3. 讲解与练习
•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不同数字的大小关系;
•给学生展示一些数字,让他们尝试比较大小;
•让学生自主练习比较大小,进行课堂练习。
4. 拓展
•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数字大小比较;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5. 巩固与评价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数的大小比较,做到熟练掌握。
五、板书设计
•数的比较方法:“大于”、“小于”、“等于”
•举例说明不同数字的大小关系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这些知识。
下节课要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愿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节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而发现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数的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还不能熟练地运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并且在观察和比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2.引导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比较的能力,以及运用数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比较;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家校合作:家长积极配合,引导学生在家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2.设计有趣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3.准备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过程;4.布置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并数一数物体的数量。
让学生初步感受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排列这些数的顺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2)精编教案
教材与学情分析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 教育小学数学 教材安排先让学生利用实物(小棒)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再利用计数器比较所表示
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 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 教育小学数学 学生丙:根据数的组成来比,42 由 4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37 由 3 个十和 7 个一组成,所
以 42>37。 老师引导:如果没有这幅图,怎么来比较这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呢?能不能有一个比较方
便的比较方法呢?(如果学生在汇报时能说出下列方法,老师不必设此问,只需帮助学生弄 清思路,规范语言)
[来源:&*^中教%网#]
此外,上述概括的内容是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应鼓励学生有多种比较方法,并 且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教材第 42 页的“做一做”第 2 题。 [来%&#源:中教^~网]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脱离开实物、小棒、计数器等物,自己是怎样比较这几组数的 大小的。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里填上“>”“<”或“=”。
(4)38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5。 [中国@%教#育&出版网*]
(1)老师出示例 5 图,请学生回答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学生甲:根据小棒图来比,只看整捆的左边有 4 捆,右边有 3 捆。所以 42 大于 37。
学生乙: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 在 37 后面,所以 42 大于 37。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字的顺序,掌握数字1-10的顺序排列。
2.能够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重点1.数字的顺序排列。
2.数字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1.多个数字的顺序排列,如何进行正确的排序。
2.大小比较中注意多种情况的处理。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各若干个。
2.比较符号卡片: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卡片。
3.活动板书:绘制数轴,数字的大小比较示意图。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一起回顾1-10的数字,让学生依次说出这些数字。
2.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觉得这些数字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吗?第二步:探究1.讲解数字的顺序排列规律:数字从小到大依次增加。
2.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卡片,排列这些数字的顺序。
3.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板书上绘制数轴,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字的顺序排列。
第三步:拓展1.引导学生在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时,引入比较符号的概念。
2.讲解大于、小于、等于三种比较符号的意义。
3.让学生通过比较符号卡片的组合,完成数字大小的比较练习。
第四步:总结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数字的顺序排列和大小比较。
2.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课堂延伸1.给学生出示一段随机排列的数字,要求学生重新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利用游戏形式,让学生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竞赛,锻炼学生快速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
2.回家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大小关系,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数字的顺序排列和大小比较,为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学会比较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例题,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但对比较大小的方法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课堂上需要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数的规律,培养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合作、分享、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数数,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2.难点:学生能够发现数的规律,灵活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数数卡片。
2.学具:学生数数卡片、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
引导学生发现数的顺序,为比较大小做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数数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大小。
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比一比哪个小组数得快、数得准确。
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比较大小方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规律,如连续的两个数,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发现的结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数的规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书写0-20之间的数字。
2.能够按照给定的数字顺序排列数字。
3.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数字0-20的书写与顺序排列。
2.比较数字大小。
三、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0-20。
2.评价卡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20,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按顺序排列。
2. 讲解新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排列顺序,并进行说明: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3. 练习与巩固
•让学生相互交换卡片,练习快速排列数字。
4. 拓展练习
•给学生一些数字,让他们在纸上排列,然后相互比较大小。
5. 归纳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数字的顺序排列方法和比较大小的技巧。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数字0-20的书写练习。
2.完成给定数字的顺序排列练习。
3.比较大小练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数字的顺序排列和大小比较进行了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良好。
下节课需要继续巩固这部分内容,并引导学生应用到生活中。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2一. 教材分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数的顺序进行大小比较。
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进一步学习加减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并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顺序比较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数的顺序进行大小比较。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数的顺序进行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理解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字卡片、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和游戏。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入数字比较的概念。
例如,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中涉及数字的大小比较,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大小,并尝试进行比较。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发现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的顺序进行大小比较。
例如,设置一个数字连线游戏,让学生将数字按照大小顺序进行连接。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数的顺序比较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理解自然数的顺序,以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材通过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数的顺序,以及如何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对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的顺序,以及比较大小,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加深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理解自然数的顺序,以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掌握数的顺序,以及如何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自然数的顺序,以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活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直观的演示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准备数轴图,数字卡片,以及小组合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数轴图,引导学生观察数的顺序,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2.呈现(10分钟)通过数字卡片,呈现两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比较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的活动。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更多的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四单元,具体包括第6页至第8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并能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 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并能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的比较。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比较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并能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实际情景,如水果店的水果排列、玩具店的玩具排列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顺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我出示一些例题,如“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23和17”,让学生观察并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然后,我解释比较符号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理解数的顺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我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题目包括比较符号的运用,如“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35和47”等。
4. 小组合作(10分钟)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卡片,卡片上写有不同的数字。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通过比较符号来确定卡片上数字的大小顺序。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比较结果,并解释比较符号的含义。
我会在黑板上板书设计,将学生的答案展示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的顺序:10 20 30 40 50比较符号:<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使用比较符号进行表示。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2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教学内容:教材38-40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100倒数到50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你是怎样想的?”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1、教学例七:(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
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
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2)十位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学案2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案2一、知识导引1.数的顺序是指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方法。
2.比较大小即根据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可以用符号“<”、“>”、“=”表示。
二、学习目标1.理解数的顺序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熟练使用“<”、“>”、“=”符号比较数字的大小。
三、学习过程A.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排列数字:1、2、3、4、5•从大到小排列数字:5、4、3、2、1B. 比较大小1.当两个数字不相等时:–若第一个数字小于第二个数字,用“<”表示,如:3 < 5–若第一个数字大于第二个数字,用“>”表示,如:7 > 42.当两个数字相等时,用“=”表示,如:2 = 2C. 练习1.请填入正确的符号:“<”、“>”、“=”。
– 3 ___ 7–9 ___ 6– 4 ___ 4–10 ___ 122.排列下列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6、9、3、1、5–11、8、14、6、9D. 拓展1.尝试用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张三有2支铅笔,李四有5支铅笔,谁有更多铅笔?–小明喝了3杯水,小华喝了5杯水,谁喝了更多的水?四、总结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们不仅掌握了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还培养了我们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学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单元第四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知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通过顺口溜,让学生牢记大于号、小于号。
3.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位再比较低位。
4.会用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2.能够熟练的运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比较出两数的关系。
3.能够通过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来判断数的大小。
知识目标 1.比较两数先看两数的位数,位数相同再从高位到低位进行比较。
2.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数的大小关系。
知道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及用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知道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及用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按要求,填一填。
1.63在()和()中间。
2.()29()31、32()。
学生活动6264283033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规律填数,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的同3.88前面连续的5个数是()()()878685时,导入新课几()()4.72和76中间有()个数。
追问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数的真棒,你们知道42和37谁大谁小吗?423784833十几的组成。
讲授新课(一)比一比1.应该怎样比较呢?看一看42和37里边分别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2里边有()个十和()个一;37里边有()个十和()个一。
追问:我们知道了它们里边分别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那么应该怎样比较呢?提示:通过摆小棒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进行比较,先比较十位的意义。
追问:还可以怎样来演示呢?4237摆小棒让学生自己通过熟悉的知识从中发现问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说42和37里边分别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摆出相应的小棒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小棒的10的个数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让学生思考,根据数位的顺序可以更明确的观察两个数的大小。
提示: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显示十位和个位的数字,让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十位上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感悟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对数量的估计,初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例 6 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 l 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 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 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 ) 。
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 37 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 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 43 页“做一做” 第 1 题:4 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说一句话。 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 3 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 17 45
四、布置作业
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 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 个)蓝球有几个? (15 个)黄球有几个?(10 个) 大家一起从 15 数到 58,数的过程体会到 15 到 58 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 比 15 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 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 10 数到 15,从中感受到 l0 到 15 比较接近,我们就可 以说 15 比 10 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 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 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 87 70 62 1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