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C 【解析】偷换概念,原文“站在其边缘地带”的“其”指代“在场语言”。
2.(3分)B 【解析】强加因果。
3.(3分)D 【解析】“一千个读者……”的解读错误。
4.(3分)D5.(3分)B 【解析】一个皇帝的年号可以有一个乃至多个。
6.(3分)D 【解析】“每次出战”不准确,“识者多之”的“多”为“赞许”之意。
7.(10分)翻译:(1)(5分)马芳了解敌人诡计,用一百骑兵迫近敌军埋伏的地方,将精兵分成三部分,依次攻击敌人。
(关键字词:“薄”、“军锐”、“以次”各1分,句子通畅2分)(2)(5分)马芳请求停止荫封自己的儿子,来赎二将的罪,被御史弹劾,皇帝下诏告诫训谕他。
(关键字词:“寝”、“荫”、“敕”各1分,句子通畅2分)8.(5分)①从视觉上看:感受到春风拂面的同时,作者眼中的色彩是多样的——碧绿的春水和垂柳,艳丽的春花,迷蒙的烟雨,浓淡相宜,使景物画面色彩丰富。
②乐景衬哀情:词中所描写的春景是多姿多彩的,反衬了下片作者对人生的哀叹。
③动静结合:作者所见的烟雨中被春水春花环绕的城池是静止的,而随风飘动的杨柳给整个画面增加了动态美。
④由近及远:由眼前的柳树,到登高后所见全城之景。
(答对一点给3分,两点5分)9.(6分)“诗酒趁年华”的意思是,作者欲趁着年华未老来抓紧时机以诗酒自娱,必须超然物外,忘却世间的一切,这是“超然”的最高境界,(2分)也暗合了题目“超然台作”。
(1分)“试上超然台上看”引起了作者的相思,但欲归而不得,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休对故人思故国”,表达出作者苦涩无奈的情绪,“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自我排遣。
“诗酒趁年华”作为全词的词眼,表达出作者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3分)10.(每空1分,共6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1.(25分)(1)(5分)D A E (依次得分为3分、2分、1分。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B 【解析】原文是有转移的可能性。
2.(3分)B 【解析】不符合题干要求。
3.(3分)D 【解析】强加因果,从原因难以得出这个结果。
4.(3分)D 【解析】除:迁任,任职。
5.(3分)B6.(3分)C 【解析】“因此郁郁不得志”错,见原文“希崇叹曰:‘我应老于边城,赋分无所逃也’”;“被月亮遮住”错,原文是“月再掩之”。
7.(10分)翻译:(1)(5分)等到消息传去,契丹国主再调兵,十天以后才能到达这里,那时我们已经进入汉人地界很远了,哪里用得着因敌众我寡而担忧!(得分点有:“征兵”,调兵;“逾旬”,十天以后;“深”,远;“病”,担忧。
每词1分,句意通顺1分)(2)(5分)清泰年间,张希崇因不喜欢这里的民俗杂乱,连连上表请求入京朝见,皇上准许了他的请求。
(得分点有:“频”,多次,连连;“表”,上书,上表;“觐”,入京朝见。
每词1分,句意通顺2分)8.(5分)颔联通过景色的烘托或渲染,写出了“愁”最易潜入的时机;(2分)春天归去后遗下满地落花狼藉,最能勾起满腹愁绪;沉醉中醒来,瞥见残月斜照窗棂,愁意油然而生。
(3分)(如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可酌情给分)9.(6分)诗歌先写了“愁”袭来容易、挥之难去以及常停留在人们眉间心上的特点,紧接着点出“愁”产生的时间并具体描绘了愁思弥漫、铺天盖地的情状,最后又慨叹“愁”随处皆在。
(4分)整首诗内容无一“愁”字,却处处着意展现“愁”,正如前人所谓“有神无迹”。
(2分)10.(每空1分,共6分)(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11.(25分)(1)(5分)ED (选E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A、C不得分。
)【解析】B项错在没有心理描写。
A项裁缝老婆在批斗会上的表现是源于她嫉妒与落井下石的阴暗心理。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双向细目表
实用类
文本阅读
12⑵
主观题
6分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中
12⑶
主观题
6分
筛选整合信息
中
12⑷
主观题
8分
探究人物的精神品格
中
13
选择题
3分
近义成语辨析
易
语言基础
14
选择题
3分
病句辨析
中
15
选择题
3分
句子的衔接
易
16
主观题
5分
语段补写
中
语言运用
17
主观题
6分
图文转换
中
18
主观题
60分
命题作文
中
写作
I、II两卷合计150分,易中难比例约为3:6:1
命
题
思
想
达成
目标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15%±5%
96%±5%
110±5
按照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Ⅱ卷的形式与要求命题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中
8
主观题
5分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中
古诗鉴赏
9
主观题
6分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中
10
主观题
6分名句Biblioteka 篇默写易背诵11⑴
选择题
5分
小说内容的分析概括
中
文学类
文本阅读
11⑵
主观题
6分
小说的人物形象
中
11⑶
主观题
6分
小说的细节描写
易
11⑷
主观题
8分
探究小说的艺术构思
难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
• 1.(3分)B 【解析】原文信息“在孔子时,士 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阶级”,选择项“成为中国 社会一个特殊的阶级”,时间范围扩大,概念有 误。 • 2.(3分)C 【解析】原文信息“大多数士为了 生计,不得不形成对君主的人身依附,而那些入 仕的士,在权力腐蚀下,不能知行合一,产生了 对价值观的背离,腐败变质”,选项表述为“那 些为了生计不得不入仕,从而成为君主人身依附 的士”,概念混乱。 • 3.(3分)C 【解析】原文信息“如果没有独立 人格,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主 干支持,或者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延续,因 为中国文化会在一团软泥似的士的身上断裂湮 灭”,选择项因果关系混乱。
• (3)(6分)①献身科学,积极探索,研 究成果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多年。晚年研 究科学史,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 研究科学史的样板;②虚怀若谷,无私奉 献,团结同事,聘请了一批优秀学者到清 华物理系任教;③关爱学生,悉心教导, 鼓励帮助,为学生成才铺路;④热爱祖国, 在国难期间,用实际行动和侵略者进行战 斗。(每答对一点•
10.(每空1分,共6分) (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3)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12.(25分) • (1)(5分)DB (选D得3分,选B得2 分,选A得1分,选C、E不得分。) • 【解析】A项,材料只说他父亲是旧式文人, 看不出是“书香世家”;C项,“这对他自 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曲解文意;E项, 引文三句重点强调“我”以前不知道他的 遗憾,以及对先生不为人知原因的反思。
• • • •
16.(5分)①验证思维,依据于两点 ②虽然依然存在局限 ③反映的必须是客观世界的原则 (答对一句得1分,对两句得3分,对三句 得5分) •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 根据横线上下文确定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 (1)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在中国历史上,士本来是末等的贵族,但是在周代,它就已经向庶民的方向滑落。
在孔子时,士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阶级,游离摇摆于贵族与庶民之间,上可为贵族或为官,进入统治集团,下可为民,即成为被统治阶级。
最终它定位于民之首,所谓士农工商。
而这个士,在多数年代,得到了统治阶级和庶民的尊重,有着很大特权。
孔子本身是一个士。
儒家就是士的代表。
正是由孔子集成发扬,将此前就已经存在的士的人格特点,包括精神的、知识的、操守的,形成了体系的框架,最后在孟子那里,将它建成为一座辉煌的殿堂。
此后,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士,成为中国政治、社会、文化进程的价值主干和人格载体,道统在兹,文脉在兹。
可以将士的精神内涵、行为特征与人格特点简单地归纳如下:以天下为己任、救苍生保社稷的责任担当;尽心知命、天人合一的信仰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熟知经典与礼乐射御书数的知识技能;社会道德纲常的教化维护;诗文琴棋书画及优游山水的生活雅致。
而中国古代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大多是由士担任主角的,如秉笔直书的齐史,安贫乐道的颜回,含垢忍辱的司马迁,捐躯死国的颜真卿、文天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等。
以上这些士最重要的精神内涵、行为规范,有一个集中点,就是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之于士,就如其精气神和脊梁骨。
如果没有独立人格,那么士就不会成为一个独特的阶层,也就浑然泯灭于庶民之中。
如果没有独立人格,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主干支持,或者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延续,因为中国文化会在一团软泥似的士的身上断裂湮灭。
士也有自己种种的弱点和问题。
除了知识单一专业性较差外,作为专制制度下的一个群体,它从先秦的独立性人格,随着时序变迁,渐渐产生了人格分裂,大多数士为了生计,不得不形成对君主的人身依附,而那些入仕的士,在权力腐蚀下,不能知行合一,产生了对价值观的背离,腐败变质。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适应性月考试题(四)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适应性月考试题(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身的原初意义:中华古礼的原型文身是我国东夷南蛮百越的古俗,东夷南蛮进入华夏,其原来的文身与古礼和风俗的关联已在五帝时代与华夏的融和中渐渐消失。
而百越之地的吴在殷商末年,越在春秋末年仍以文身为俗。
《墨子•公孟》曰“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
这里“剪发文身”是用来治国的,不仅仅是风俗,而且是礼。
墨子讲越国的“剪发文身”,是与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晋文公用“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楚庄王的“鲜冠组缨,缝衣博袍”以治其国相比较的。
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
越国的“剪发文身”之礼,能与春秋时代的齐、晋、楚三国之礼并行且与之一样达到“其国治”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在于越国之礼虽然外在形式不同于三国,但在内在核心上却与之相同。
从内在核心上讲,“剪发文身”这一源远流长的古礼,具有与其它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第一、文身图案与氏族的根本观念紧密相关。
身之所文的,是类似于图腾理论所讲的图腾。
既是氏族部落之祖先,又是氏族成员的保护神。
《史记•周本纪》说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害。
”文身关系到百越诸族的根本观念。
第二、文身具有百越诸族的成人礼的作用。
《淮南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劗发。
”这是从冠笄之礼的角度讲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的不同。
冠笄之礼是中原诸族的成人礼。
男子成年行冠礼,头上戴冠,以冠束发。
女子成年行笄,用笄束发。
百越诸族则是剪断头发而形成符合越礼的发式。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B 【解析】原文只说有不利影响,后文提到“禁令执行困难”,不等于就“极大地限制了北宋初期海外贸易的发展”。
2.(3分)D 【解析】混淆时间,宋以前尚无东洋的称谓。
3.(3分)D 【解析】张冠李戴,泉州可直航东洋地区得益于指南针的应用。
4.(3分)A 【解析】“亲率”的主语是“公则”,宾语是“麾下”,“公则亲率麾下”不能分开。
5.(3分)C 【解析】胡床是一种坐具。
6.(3分)B 【解析】“坚决不降”与原文不一致,原文“公则伪许而图之”。
7.(10分)翻译:(1)(5分)江州被平定以后,又连续挥师东下,直指京邑。
(“既定”“连旌”“直造”各1分,语句通顺2分)(2)(5分)杨公则受命后身患疾病,他对亲人们说:“昔日廉颇、马援因年老而不被起用,仍极力自荐请求重用。
”(“遘疾”“以”“见遗”各1分,句子通顺2分)8.(5分)①语言生动形象,韵味隽永。
全篇没有使用一个“相思”之类的字眼,只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娓娓叙述与描写,便表现了十分深切的情意,产生了极大的艺术魅力;(2分)②文字明白浅显,口语化也极其鲜明,新鲜活泼,妙趣横生,有显著的民歌特色。
(3分)9.(6分)(1)“情无奇”指词作流露的情感是人人皆有的,大家都能理解的。
通篇表达“相思”之情,却没用一个“相思”之类的字眼,只是通过对雁儿的告语,娓娓叙述住所,便使人感到了深切的情意扑面而来,极富艺术的魅力。
如“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告语”形象地表现出急切的心情,“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语气之柔软和缓,神态之恳切诚挚,触目可见,将游子深婉细腻的心理活动,表现得入木三分;下片游子对雁所说的话,看似絮叨,实是殷勤,不仅表现出对大雁的真切希望,又生动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分)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2)“景不丽”言所写之景为寻常秋景,不浓墨重彩,却又浓浓秋意。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月考试题(六)(扫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月考试题(六)(扫描版)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C 【解析】曲解文意。
原文说“一种将人的自由自觉实践发展和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方式,这就是‘生态支持’”,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的意思不符。
2.(3分)D 【解析】强加因果。
选项中“所以人们就会放弃……”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
3.(3分)C 【解析】“‘封山育林’和各种‘保护区’”不属于“生态支持”,因为这些做法是用隔绝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方法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4.(3分)C5.(3分)D 【解析】范晔的《后汉书》、班固的《汉书》。
6.(3分)B 【解析】“袁术不听,华歆当即离去投靠孙策”错,原文意为袁术不听,华歆想要离去。
恰逢马日磾征辟为掾,才离开。
7.(10分)翻译:(1)(5分)考虑到我独自远行,将因怀藏美玉而获罪(成为被杀的理由),希望各位宾客替我考虑。
(“单车”1分,“怀璧”1分,“愿”1分,句意2分)(2)(5分)如果有特异优秀的人才,可以特别征召使用。
担忧的是没有那些人才,哪里担忧有人才而不能得到呢?(“秀异”1分,“特征”1分,“何患不得哉”句式1分,句意2分)8.(6分)第一问:①“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②“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
(①②点各2分,其中写出诗人和诗句各1分)第二问:①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②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
(每一个要点给1分)9.(5分)感情:①尾联表达诗人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的内心的苦闷和怅惘的心情,②并露出欲学伯夷、叔齐隐居避世的意向。
(答出①的给2分,答出②的给1分)分析:①诗人登东皋远望安逸闲适的秋日晚景图,诗人油然而生的不是愉悦之情,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②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可见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百强校】2016届云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6届云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真正意义上的咏竹文学的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_____________。
其时,最具有代表性的咏竹文学当属南齐谢朓的《秋竹曲》。
在《秋竹曲》的后段中有云:“欲求枣下吹,别有江南枝,但能凌白雪,贞心荫曲池。
”诗中明理歌颂竹在严寒大雪中挺立不屈、忠贞不挠的品行,暗里表达了诗人忠直刚正,不屈不挠的情操。
A .我们称这一时期为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 C .这一时期被称为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 D .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就在这一时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今年云南虽然下了那么多雨,可是有的山区还是和去年前年干旱一样时常缺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试卷第2页,共13页B .局长一接到电话就马上行动,他统一安排了出发的时间、人员以及行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C .远征军在你敌人碉堡下方挖了两条地道,然后填充炸药同时起爆,将松山顶峰变成了日本侵略军的坟墓。
D .中韩两国首脑在北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双方同意共同致力于推进两国经济关系发展更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还城市蓝天,不是某个省、某个市可以独立完成的,必须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和治理环境的联系机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_________,才有可能解决整体环境污染问题。
②在“伊斯兰国”杀死大批难民后,政府于周四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但是政府相关人员对难民死亡数字却__________。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四)语文试题(扫描版)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B 【解析】原文“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B项把范围扩大到“百越”。
2.(3分)B 【解析】原文倒数第三段有在假设条件下把礼的功能演进分为三个层次,而“最初”的是“平等性的图腾观念”,而不是“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
3.(3分)C 【解析】曲解文意。
原文“文身作为礼的重要功能是对人的等级差别进行外观感性上的标识”,所以并不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仪式”。
4.(3分)B5.(3分)D 【解析】服丧一年称“期”。
6.(3分)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
B项错误在于李贤并未反对陈文入内阁。
7.(10分)翻译:(1)(5分)以前侍奉朕的编修,白皙而且高大的人在哪里?(文句通顺,意思正确得2分;“向”“皙”“安在”解释正确各1分)(2)(5分)陈文心中愧疚,暗地帮助李贤逐出罗伦,更加被当时的舆论所鄙薄。
(文句通顺,意思正确得2分;“阴”“为……所”“鄙”解释正确各1分)8.(6分)①以衬托手法(动静结合、寓情于景也可,1分)写出了行旅之人的旅途见闻之景与羁旅闲愁。
(1分)②看那些商贾昼眠,由于心事,自己毫无睡意,连江水的静流都可以感知到;月夜“我”听到停泊的船中船家闲话更觉寂寥,连潮水的微动也能够感觉出。
(2分)③诗人将强烈的情感隐藏起来,曲折入微的绘景抒情,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寂寥。
(2分)9.(5分)①尾联表达了愁苦、厌战、伤老之情。
(2分)②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尾联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
(3分)10.(每空1分,共6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1.(25分)(1)(5分)EB (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D不得分。
【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语文试题第I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从人类成为地球万物生长的主宰之后,便开始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原始的植物世界进行干预,使植物界以极快的速度发生了变化。
可是,在人类出现的数十万年历史中,植物是否对人类的进化也产生影响制约呢?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能对各种环境形成适应能力,一旦适应能力建立起来后,就可遗传给后代,而且代代相传。
适应力可以遗传,但是否能转移呢?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学者卢伟成指出,如果这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转移给人类,那么转移的基础必须建立在植物和人类进化的同源性上,因为有了同源的一致性,就具备了转移的可能。
为了解释这种理论,卢伟成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如在一个有害微生物流行的地方,经过一段时期,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植物体内产生了有效的杀菌物质,也就是说产生了适应能力,而人类却没有这种能力。
可是,当人类经常食用当地的植物之后,往往也会具备这种抵抗微生物的能力。
实际上,这是一种适应能力转移的表现。
这个新奇的观点发表后,遭到了不少科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上面提到的“适应能力转移”,仅仅是物质之间的直接转移,一旦停止吃当地的植物,也就是停止从外界摄入这些物质后,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就会消失。
所以,植物对人类的进化很难产生真正的影响。
适应能力是否可以真正转移?卢伟成在他撰写的《中草药与人类进化》的论文中指出,在植物和人类之间,除了直接的转移,还存在一种间接的转移。
这种间接转移能通过某些遗传因子或核酸一类的遗传物质来完成。
关于间接转移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一个缺碘的环境中,植物和人类因为代谢类型一致,都会患缺碘的疾病。
如果因为某些因素,其中一种植物产生了抵抗缺碘的能力,人吃了这种植物,就有可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对缺碘的抵抗力。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植物不是为人体提供了碘,而是提高了人体对碘的利用能力,或者是使人体具有了利用其他物质来代替碘的能力。
2016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八)语文试题(图片版)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B 【解析】原文是“青年文化生成的特殊性”,并非“青年文化的特殊性”。
2.(3分)D 【解析】原文分析“青年政治文化的出现和兴起”的原因有两种:或者是因为政治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的主导内容,或者是青年主动地把政治诉求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3.(3分)B 【解析】原文是“青年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要淡一些,娱乐性、成长性和学习性的色彩要浓一些”,而并非指所有亚文化。
4.(3分)D5.(3分)D 【解析】前一位是辛巳。
6.(3分)A 【解析】是从会稽被迎回。
7.(10分)翻译:(1)(5分)古人创建国家,教育学习放在首要地位,以此导引民俗风情陶冶人物品性,为时代培养人才。
(“所以”1分,“治”1分,“器”1分,句意2分)(2)(5分)即使远古时代隆盛的教化,一时还不能达到,但汉文帝时期的升平景象,也许能够实现。
(“化”1分,“卒”1分,“庶几”1分,句意2分)8.(5分)一幅凄清孤寂的山馆晚景图。
(2分)“萧条”是景物的寂寥冷清,亦是诗人的情怀。
(1分)深秋的傍晚,凭栏远眺,树色苍苍,禽鸟归巢。
满眼所见,尽是深秋的寂寥、萧瑟。
(2分)9.(6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惆怅之情。
(2分)“远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是以乐景衬哀情。
(2分)“远岫穿云翠”是美丽而生动的景象,“畬田得雨肥”意味着丰收,用美好的景物反衬诗人黯然神伤的心情。
(2分)10.(每空1分,共6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1.(25分)(1)(5分)ED (答E得3分,答D得2分,答A得1分;答B、C不得分。
)【解析】A.还有直接描写;B.故意曲解;C.应是围绕“琴师——琴丐——琴侠”展开。
(2)(6分)概括介绍了旗镇乞丐的群体特点,与琴丐乞讨行为的特殊形成对比;(2分)描绘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为人物的出场做了必要的交代;(2分)为下文中人们对琴丐的误解作铺垫,为琴丐大义救城的行为埋下伏笔。
2016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卷(扫描版)汇总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B 【解析】“否则会受到法律的惩戒”说法不妥,原文是“否则还可能受到法律的惩戒”。
2.(3分)C 【解析】“因适应了国家理财需要,成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不朽之作”无因果关系。
3.(3分)B 【解析】“不是促进营造技术的创新,就是能真实记录、阐述儒家思想主导下营造法式制度”有误,应为并列关系。
4.(3分)B 5.(3分)C 【解析】“朔”是农历每月初一,“望”是农历每月十五。
6.(3分)B 【解析】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时曾弹劾蔡京。
7. (10分)翻译:(1)(5分)有几十个燕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私下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
(得分点:“附”“阴”各1分,定语后置1分,句意通顺2分)(2)(5分)(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答复。
(得分点:“间道”“言之朝”“不报”各1分,句意通顺2分)8.(5分)用典。
(1分)庄周梦蝶典故的本义是世事与梦境的真幻,颠倒难分。
(2分)词中表现的是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但诗人却沉迷梦中,难以自拔,深怀惆怅,“沉”字透露了作者的情绪。
(2分)9.(6分)本词下片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惆怅的情感。
(2分)下片“燕同吟”,与燕为伴,体现了“孤”字,写出了诗人的孤寂。
(2分)“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两句借景抒情,词人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依然阴沉,体现了“愁”字。
(2分)10.(每空1分,共6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11.(25分)(1)(5分)BD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得1分;答A、E不给分。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科综合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pdf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CBDCDAADBA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ACBCADCBABB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DCCBCBCAA 【解析】 1.A地为莺歌海盐场,因处于背风坡,晴天多,蒸发旺盛。
对于海南岛而言,纬度低,海水含盐量高和海岸线较平直具有普遍性,故A、B错;该岛西部不受典型的暖流影响,D错。
2.岛屿的中部山区为该岛的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应注意保护,避免过度开发,B对。
3.由图可知,西北区人口总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小。
4.由图可知,北方区人口总量、耕地面积、GDP比重均高,但水资源缺乏;西南区人口总量、耕地面积、GDP比重均低,但水资源总量丰富,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大。
5.读图可知横断山区冬、夏季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
6.据图可看出P地7月晴天出现频率大于20天,最可能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7.根据图中湖泊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线可知,④地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水位线之间距离最大,故地形最为平坦。
8.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湖泊水位低;甲处附近的陡崖之上为山脊地形,没有河流发育,不能形成瀑布;图中最高处位于西北方向,海拔为600~650米,乙地海拔为250米,相对高度为350~400米;黄麻主要产地在南亚。
9.由于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所以甲点所在的经线和B点所在的经线为两条日界线。
因为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S,所以B点所在的经线为零时经线,甲点所在的经线为180°经线,太阳直射45°E。
该日70°S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20°S。
【百强校】2016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四)语文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6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四)语文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问题化学习就是通过系列的问题来推动持续性学习行为的活动。
对一个学生学习来说,以往是要求“知道、理解”,今天我们要提的是“深入、深刻地理解”。
。
这些知识才能去用,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再通过解决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等。
A .因为只有深刻理解之后,那些公共性知识、文学性知识才会转化,并进一步建构成“我”的知识,B .因为进一步建构成“我”的知识,需要转化公共性知识、文学性知识,需要深刻理解C .因为只有那些转化公共性知识、文学性知识,并进一步建构成“我”的知识,我们才能深刻理解D .因为只有深刻理解之后,才能建构成“我”的知识,转化那些公共性知识、文学性知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试卷第2页,共13页A .印度龙与中国龙的共性较多,西方龙与中国龙差异较大,形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文化理念、经济生产、民族性格等不同造成的。
B .李雪芮的协调性和爆发力十分突出,在众多体校的孩子中出类拔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网球运动方面的天才。
C .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
D .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布的雨果奖的刘慈欣,被授予特级华语星云勋章和2015年度中央电视台科技创新人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第三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16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科语文试卷P
1.名句默写。
(15分)(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2)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4)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7)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8)?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9),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10)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
(11)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杜牧《赤壁》)(12)从嫦娥奔月到“神十”顺利升空,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飞天的梦想。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当怀着“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志向,奋发有为,报效祖国。
2.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四选三)。
(3分)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④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__________也。
(《<孟子>两章》)1. 读书与境遇罗建军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
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
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读书人不容回避的问题。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适应性月考6文科试卷(精较版)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科数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lg(2)A x y x ==-,集合1244x B x⎧⎫=≤≤⎨⎬⎩⎭,则A B ⋂=( ) A .{}2x x ≥- B .{}22x x -<< C .{}22x x -≤< D .{}2x x < 2.若复数22()1a ia R i+∈+是纯虚数,则复数22a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bx ax b ++=,若a 是从区间[]0,3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区间[]0,2任取的一个数,则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 ) A .13 B .23 C .16 D .564.设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离心率21=e ,右焦点)0,(c F ,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根分别为21,x x ,则点),(21x x 在( )A.圆222=+y x 上 B.圆222=+y x 内 C.圆222=+y x 外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 观察下列各式:553125=,6515625=,7578125=,85390625=,……,则20155的末四位数字为( )A .3125B .5625C .0625D .8125 6.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12 B .13C ..7.将函数()22f x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4π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则()12g π=( )A .0B .-1CD .28. 执行如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m ,n 分别为1848,936,则输出的m 等于( )A .168B .72C .36D .249.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与抛物线22(0)y px p =>相交于A ,B 两点,公共弦AB恰好过它们的公共焦点F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 .1+ C . D .210. 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BCD -的所有顶点均在球O 的球面上,E ,F ,G 分别为AB ,AD ,1AA 的中点,则平面EFG 截球O 所得圆的半径为( )A D 11.已知()y f x =是奇函数,当(0,2)x ∈时,1()ln ()2f x x ax a =->,当(2,0)x ∈-时,()f x 的最小值为1,则a 的值为( )A .1B .2C .-1D .3 12.已知12axx ≥对任意的(0,1)x ∈都成立,则实数a 的最小值为( ) A .e - B .ln 2e - C .1e - D .1ln 2e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x ,y 满足经束条件3602030x y x y y +-≥⎧⎪--≤⎨⎪-≤⎩,则2z y x =-的最大值是_____.14. 在如图3所标的矩形ABCD 中,2AB =,1AD =,E 为线段BC 上的点,则AE DE的最小值为_____.15.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sin()2cos()C A ππ-=-,则角A 等于_____. 16.已知()f x 是偶函数,且()f x 在[)+∞,0上是增函数,如果(1)(2)f ax f x +≤-在1,12x ⎡⎤∈⎢⎥⎣⎦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三、解答题 (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2()n n S a n N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满足2*()n T n n N =∈.(Ⅰ)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n D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4,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AB ⊥侧面11BB C C ,1BC =,12CC =,1BC =(Ⅰ)求证:1BC ⊥平面ABC ; (Ⅱ)当32AB =时,求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学校拟进行一次活动,对此,新闻媒体进行了网上调查,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中,持“支持”“保留”和“不支持”态度的人数如下表所示(Ⅰ)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n 个人,已知从持“不支持”态度的人中抽取了25人,求n 的值;(Ⅱ)在持“不支持”态度的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人看成一个总体,从这5人中任意选取2人,求至少有1人年龄在20岁以上的概率;(Ⅲ)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8人给这项活动打出的分数如下:9.4,8.6,9.2,9.6,8.7,9.3,9.0,8.2,把这8个人打出的分数看作一个总体,从中任取1个数,求该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超过0.6的概率.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P a b a b >>为动点,1F ,2F 分别为椭圆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已知12F PF ∆为等腰三角形.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Ⅱ)过2F 的直线m :1x =与椭圆G 交于点M (M 点在第一象限),A 为左顶点,平行于AM 的直线l 与椭圆G 交于B ,C 两点,判断直线MB ,MC 是否关于直线m 对称,并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1()ln 1()af x x ax a R x-=-+-∈. (Ⅰ)当1a =-时,求曲线()y f x =在(2,(2))f 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102a ≤≤时,试讨论()f x 的单调性.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身的原初意义:中华古礼的原型文身是我国东夷南蛮百越的古俗,东夷南蛮进入华夏,其原来的文身与古礼和风俗的关联已在五帝时代与华夏的融和中渐渐消失。
而百越之地的吴在殷商末年,越在春秋末年仍以文身为俗。
《墨子•公孟》曰“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
这里“剪发文身”是用来治国的,不仅仅是风俗,而且是礼。
墨子讲越国的“剪发文身”,是与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晋文公用“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楚庄王的“鲜冠组缨,缝衣博袍”以治其国相比较的。
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
越国的“剪发文身”之礼,能与春秋时代的齐、晋、楚三国之礼并行且与之一样达到“其国治”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在于越国之礼虽然外在形式不同于三国,但在内在核心上却与之相同。
从内在核心上讲,“剪发文身”这一源远流长的古礼,具有与其它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第一、文身图案与氏族的根本观念紧密相关。
身之所文的,是类似于图腾理论所讲的图腾。
既是氏族部落之祖先,又是氏族成员的保护神。
《史记•周本纪》说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害。
”文身关系到百越诸族的根本观念。
第二、文身具有百越诸族的成人礼的作用。
《淮南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劗发。
”这是从冠笄之礼的角度讲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的不同。
冠笄之礼是中原诸族的成人礼。
男子成年行冠礼,头上戴冠,以冠束发。
女子成年行笄,用笄束发。
百越诸族则是剪断头发而形成符合越礼的发式。
中原成年之礼,不仅是冠笄,还有相应的服饰,同样百越的成人之礼,不仅要断发,还要拔牙、漆齿、文身。
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意味着将人的自然之躯,按社会、仪式、观念的要求加以改变,显示了自然人向社会(氏族、文化)人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只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第三,文身作为礼的重要功能是对人的等级差别进行外观感性上标识。
《墨子》讲的越王用“剪发文身”之礼以“治其国”,越礼与华夏之礼一样,其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
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黎族规定奴婢不得纹面:“惟婢获则不刺面。
”《礼记•乐记》讲,“礼”的最大功能在“别”(区分)。
《荀子•礼论》讲了“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如果说,文身作为一种古礼,最初是平等性的图腾观念,然后有从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社会的再进一步演化,就会提升到别贵贱的等级标志。
从越王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文身已经演进到别贵贱的功能了。
文,这种在身体上刻缕图像的行为,使自然之人变成社会之人和文化之人。
文身是在仪式(原始古礼)中进行的。
是仪式使文身具有了神圣性,同时文身之人在仪式中获得的神圣使之成为仪式的核心。
正是文身古礼内蕴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摘选自《新华文摘》2015.1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身古俗到殷商末年仍然在百越之地的吴、越流行,而且到春秋末年越王勾践还将它作为治国之礼用来治理国家。
B.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之时,南面的楚页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百越,仍以剪发文身为礼。
C.文身图案与氏族的根本观念紧密相关,往往既是氏族部落的祖先,又是氏族成员的保护神。
例如,常在水中的越人“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
D.百越诸族的文身古礼按照社会、文化、观念的要求将人的自然之躯作了改变,使自然之人变成社会之人和文化之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越的剪发文身之礼与中原华夏之礼都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
按照荀子所说,这种区分就是让“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B.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在那时越国的文身古礼已经从最初的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演进到贵贱的功能了。
C.古代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是成人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在那时只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D.因为文身古礼蕴涵着与后代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所以“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国的“剪发文身”之礼,与齐、晋、楚三国以衣冠为礼一样能达到“其国治”的政治效果,是因为两种礼的内在核心是相同的。
B.从《淮南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劗发。
”我们看到古代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成人礼的不同。
中原各族男子成年行冠礼,女子成年行笄礼。
C.百越地区古代的成人礼要断发、拔牙、漆齿、文身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
D.到了宋代,诗人范成大还在《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惟婢获则不刺面。
”这也说明了“文身”有对人进行等级区分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文,字安简,庐陵人。
乡试第一,正统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
十二年,命进学东阁。
秩满,迁侍讲。
景泰二年,阁臣高谷荐文才,遂擢云南右布政使。
贵州比岁用兵,资饷云南,民困转输。
文令商贾代输,而民倍偿其费,皆称便。
云南产银,民间用银贸易,视内地三倍。
隶在官者免役,纳银亦三之,纳者不为病。
文曰:“虽如是,得无伤廉乎?”损之,复令减隶额三之一。
名誉日起,迁广东左布政使,母忧未赴。
英宗即复位,一日谓左右曰:“向侍朕编修,皙而长者安在?”左右以文对,即召为詹事。
乞终制。
不允。
入侍东宫讲读。
学士吕原卒,帝问李贤谁可代者,曰:“柯潜可。
”出告王翱,翱曰:“陈文以次当及,奈何抑之?”明日,贤入见,如翱言。
七年二月,进礼部右侍郎兼学士,入内阁。
文既入,数挠贤以自异,曰:“吾非若所荐也。
”侍读学士钱溥与文比舍居,交甚欢。
溥尝授内侍书。
其徒多贵幸,来谒,必邀文共饮。
英宗大渐,东宫内侍王纶私诣溥计事,不召文。
文密觇之。
纶言:“帝不豫,东宫纳妃,如何?”溥谓:“当奉遗诏行事。
”已而英宗崩,贤当草诏。
文起夺其笔曰:“无庸,已有草者。
”因言纶、溥定计,欲逐贤以溥代之,而以兵部侍郎韩雍代尚书马昂。
贤怒,发其事。
是时宪宗初立纶自谓当得司礼气张甚英宗大殓纶衰服袭貂帝见而恶之太监牛玉恐其轧己因数纶罪逐之去。
成化元年,进礼部尚书。
罗伦论贤夺情。
文内愧,阴助贤逐伦,益为时论所鄙。
三年春,帝命户部尚书马昂、副都御史林聪及给事中潘礼、陈越清理京营。
文奏必得内臣共事,始可铲除宿弊,因荐太监怀恩。
帝从之。
《英宗实录》成,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
四年卒。
赠少傅,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陈文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宪宗初立纶自谓当得/司礼气张甚/英宗大殓/纶衰服袭貂/帝见而恶之/太监牛玉/恐其轧己/因数纶/罪逐之去/B.是时宪宗初立/纶自谓当得司礼/气张甚/英宗大殓/纶衰服袭貂/帝见而恶之/太监牛玉恐其轧己/因数纶罪/逐之去/C.是时/宪宗初立/纶自谓当得司礼/气张甚/英宗大殓/纶衰服/袭貂/帝见而恶之/太监牛玉恐其轧己/因数纶罪/逐之去/D.是时宪宗初立/纶自谓当得/司礼气张甚/英宗大殓/纶衰服袭貂/帝见而恶/之太监牛玉/恐其轧己/因数纶罪/逐之去/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又称为秋试、秋闱。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每三年举行一次。
明代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
B.“母忧”即母亲去世而持丧。
古代父母去世,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称“丁忧”。
有时朝廷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称“夺情”。
C.“终制”既可指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又可指死者生前对丧葬礼制的嘱咐。
文中用的是第一个意思。
D.“衰服”指丧服。
李密《陈情表》中说到“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功”即指按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三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文,颇负才学,科考顺利。
因内阁大臣高谷举荐,被提升为云南右布政使。
任职期间百姓被运输打仗所需物资所困扰,于是他命令商人代替百姓运输,而百姓加倍补偿商人的运费,深得人心。
B.陈文在学士吕原死后,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任学士。
因为当初李贤反对他入内阁,所以陈文入内阁后,声称自己并非李贤所荐,并多次阻挠、反对李贤,而与侍读学士钱溥交往过密,常一同饮酒。
C.陈文借住处之便秘密监视了钱溥与王纶,知道他们定下了想逐出李贤用钱溥代替,还要用兵部侍郎韩雍代替尚书马昂的计划。
英宗病逝之后,陈文说出了王纶与钱溥的阴谋,李贤愤而高发其事。
D.陈文认为一定要有内臣参与清理京营一事,才能够铲除长期以来的弊病。
他推荐太监怀恩,与户部尚书马昂、副都御使林聪和给事中潘礼、陈越一起共同处理此事,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向侍朕编修,皙而长者安在?(2)文内愧,阴助贤逐伦,益为时论所鄙。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②。
估客①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②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③。
【注解】①估客:同行的贩货的行商。
②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在今湖南境内。
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三湘”地区是舜帝的客死之地,也是湘妃自殉之处,还是屈原杯流放和投江之处。
③鼓鼙声:停泊地防范敌人的鼓角声。
8.“”这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6分)9.此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两句,展现了想象中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
(2)《卫风·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亮丽容颜的两句诗是“,”。
(3)杜甫《登高》中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老病孤愁生活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能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