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2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三、贫血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患者疲乏、 困倦、软弱无力
2、呼吸及循环系统:心悸、气促 3、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 4、泌尿生殖系统:多尿、轻微蛋白尿;性欲改
变及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等 5、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
不集中、嗜睡等
贫血症状的有无和轻重,取决于产生贫血的原因、 发展速度、患者机体状况和造血代偿能力。
贫 2、根据形态学特点分类
血
的
类型
MCV(fl) MCH(pg) MCHC
分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94 26~32 0.31~0.35
类 大细胞性贫血
>94
>32 0.31~0.35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26 0.31~0.35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26
<0.31
3、根据骨髓幼红细胞的增生程度和形态分类
嗜碱性红细胞
低色素性小红细胞 嗜多色性红细胞
低色素性大红细胞
红细胞染色异常:可见嗜碱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 低色素性小红细胞、低色素性大红细胞
红细胞染色异常:高色素性小红细胞
(四)红细胞结构异常
1、豪-周小体(Howell-Jolly body)
2、卡波环(Cabot ring)
3、嗜碱性点彩
病 (1)红细胞内在异常(先天性)
实验诊断学之临床血液学检验
临床血液学检验
Ⅰ、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系统
一、红细胞生成起源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1、男:RBC>6.0×1012/L,Hb>170g/L
女:RBC>5.5×1012/L,Hb>160g/L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
⑴、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
⑵、尽对增多
①继发性:非造血系统疾病,要紧环节是EPO增多
代偿性增加:血氧饱和度低,组织缺氧所致
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
病理性:慢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
非代偿性增加:无血氧饱和度低和组织缺氧
肿瘤和肾病所致: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②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贫血:男<120g/L,女<110g/L
贫血程度:轻度:>90g/L
中度:90-60g/L
重度:60-30g/L
极重度:<30g/L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
⑴、生理性减少: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老人〔骨髓造血减少〕
⑵、病理性减少
①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障碍
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
骨髓浸润:急性白血病等
缘故不明或多种机制:慢性感染、肿瘤、肝病、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
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血红素合成障碍:IDA
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性贫血
②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遗球、红细胞酶缺陷的溶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PNH 红细胞外在缺陷〔获得性〕:免疫性、机械性
③失血
临床血液学检验
(3)嗜多色性 (多染色性):红细胞 呈淡灰蓝或紫 灰色, 称嗜多色性红细胞或多染色性红细胞。在正常 人外周血中可见到少量 ( 约占 1%)。 其增多反映骨髓 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 尤以溶血性贫血时最多见。
4.结构的异常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 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 的病情和预后。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 3 叶居多,但可见到少量杆状核粒细胞,杆状核与分 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 1:13 (约1%~5%) 。
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杆状核与分 叶核粒细胞的比值>1:13 时,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 幼稚阶段的粒细胞, 称为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如分叶 核粒细胞分叶过多,分叶在 5 叶以上的细胞超过 3 % 时称为核右移。
外周血中常见的红细胞形态异常有以下几种: 1.大小异常 2.形态异常 3.染色反应的异常 4.结构的异常
1.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 红细胞直径小于 6μm。见于低色 素性贫血、球形细胞。 (2)大红细胞 :直径大于10μm。见于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也可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3)巨红细胞 : 直径大于15μm。巨红细胞常呈椭 圆形,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4)红细胞大小不均 : 红细胞大小悬殊,这种现 象见于病理造血,反映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
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英文名称:clinical hematology and inspection
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122 学分:6.5 理论课学时:58 实验课学时:64
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性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物理学、电子学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检验技术促进了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不断前进。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应用血细胞生理学、血液生化学、血液免疫学、遗传血液学、血液流变学、实验血液学等学科的科学方法,检查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骨髓细胞及血栓与止血的各种凝血因子等。因此,临床血液学与检验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工作对象,创造了一个理论一检验一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是医学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学科,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
通过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弄清实验原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类造血细胞的生理、病理形态与各类常见血液病的临床基础及检验技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培养有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及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医学检验医师。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重点讲授造血检验、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各类贫血、白血病、出凝血疾病等疾病的检查原理、操作方法、评价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血液学检验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细胞形态的图示以启发式方法教学。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标本、挂图、图谱等,并结合电化教学、多媒体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细胞绘图等手段,强化记忆,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早到医学检验室轮流进行实习,更好地配合理论教学。
临床血液学:红细胞疾病应用3-2018
氨 苯 砜 (dapsone,diaminodiphenyl
sulfone) 硫氧二砜(sulfoxone)
6.其他 萘(naphthalene) 苯肼(phenylhydrazine) 水扬酰胺(salicylamide) 二巯基丙醇(2,3-mercaptopropanol)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维生素 K(vitamin K) 蚕豆素(favisin)
16
血红蛋白病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异常血红蛋白病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又名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一组遗传 性疾病,本病有种族或家族史。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缺陷,引 起血红蛋白中一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合成不平 衡所致。
18
1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α 地 贫 ( α-thalassemia ) , 是 由于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缺陷使α 链合成受到抑制所致,结果是β和γ 链形成四聚体(β4或γ4)。
Immune hemolytic anemia
由于红细胞表面有特异性抗体,损害
红细胞能量代谢和功能、ADCC、激 活补体使其存活期缩短进而破坏所致 的溶血性贫血。
分类
自身免疫性溶贫(AIHA) 同种免疫性溶贫 药物免疫性溶贫
分类 疾病
抗体类别
原发性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通常为温抗体,IgG为主
血液学第八章
2、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FA)诊断 年幼儿童(5-10岁);智 力低下;伴先天性畸形(身材矮小、小头畸形和骨骼畸形等);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不良,可考虑此病。往往其家庭中有此 类患者,染色体检查的结果(可见大量染色体断裂等)是诊断本 病的重要依据。 3、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AA与PMH不发作形 象型较困难,但本病出血及感染均较轻,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积分不增高;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常大于正常,骨髓中红系增生较 明显;细胞内、外铁均减少;经溶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AA与MDS中的难治性贫血 (RA)鉴别也较困难。但RA以病态造血为特征,外周血可见红 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大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幼稚白细胞及畸形 血小板等。
一、贫血的分类 (一)根据外周血检查结果对贫血进行分类 外周血常规检查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的检查,镜下对血涂片 上红细胞的形态认真观察,可发现红细胞有无形态、着色异常结 构,有无红细胞排列异常,有无有核红细胞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形 态异常等,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 二、贫血的诊断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形态观察、网织红细胞 计数、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因检查等。其诊断 过程为:*有无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的类型;*查清贫 血的病因,结合临床资料,明确诊断。
临床血液学检验 红细胞检验——医学检验资料文档
贫血(anemia):是指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应的年龄组、性别组和地域组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临床表现:
【分类】
【诊断】
以查明贫血的性质和病因最为重要,在确定贫血存在及其程度后,应分析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定贫血的类型,同时紧密你们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进一步的检查,寻找病因。
1、临床资料的收集及分析: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
2、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先进行血液学的一般检查,分析确定贫血的类型,结合临床资料,得出初步的诊断意见和明确进一步的检查方向,然后有的放矢的选择病因检查项目,查明病
因。
红细胞形态学特征对贫血的诊断非常重要,当某类异常形态红细胞出现较多时,对贫血的疾
贫血的诊断标准(海平面条件下):
Hb(g/L)/ Hct / RBC(×10^12/L)
成年男性:120 / 0.40 / 4.0
成年女性:110(孕妇低于100) / 0.35 / 3.5
10天内新生儿:145;1个月以上新生儿:90;4个月以上新生儿:100;6个月~6岁儿童:110;6岁~14岁儿童:120(这一组只有Hb指标)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简称再障,是因为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使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
特征是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和(或)造血微环境功能障碍,造血红髓被脂肪组织所替代(红髓脂肪变),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伴发热),罕有淋巴结核肝脾肿大。
临床检验主管技师 临床检验基础 第二章 红细胞检查
第二章红细胞检查
概要
红细胞生理RBC生成
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1.Hb分子结构和特点
(1)结构:由两对珠蛋白肽链和4个亚铁血红素构成。
①珠蛋白:4条肽链(α、β链)
②亚铁血红素:原卟啉、铁
(2)特点
①正常情况下,99%血红蛋白为还原血红蛋白,1%为高铁血红蛋白。
②只有Fe2+状态的血红蛋白才能与氧结合,称为氧合血红蛋白。
③出生后3个月,HbA占95%以上,而HbF<1%。
④血红蛋白合成受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调节。
⑤血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4458。
⑥血红蛋白降解产物为珠蛋白、血红素。
红细胞计数
【检测原理】
1.手工显微镜法: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
稀释→充池→计数→计算
2.血液分析仪法:用电阻抗和(或)光散射原理。【稀释液】
1.Hayem液
氯调渗,硫防聚,高汞防腐且有毒。
2.枸橼酸钠稀释液:
枸橼酸钠---抗凝和维持渗透压
甲醛---防腐和固定红细胞
氯化钠---调节渗透压
蒸馏水
3.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的生理盐水。
改良牛鲍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口诀】
改良牛鲍H型,上下两池容点1,
四角中央五大格,四角单线白细胞,
单线分成16中,中央双线红与血,
双线分成25中,每中单线16小。
【操作方法】
稀释液2ml+血10μl→混匀→充池→静止3~5min →镜检
【计算】
白细胞影响:
通常白细胞总数较少,仅相当于红细胞的1/500~1/1000,对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白细胞过高者(WBC>100 ×109/L),红细胞计数结果应进行校正。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贫血(MA)
• ③当巨幼细胞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时,巨幼红细胞形 态特征常被掩盖而不明显,但粒系细胞的巨形变不被 掩盖;
• 本病患者骨髓中粒系、红系、巨核系三系细胞 出现巨变为其特征,外周血表现为大细胞性贫 血并有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可同时有红细胞、 粒细胞、血小板三系细胞减少。
• 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分类:三大类
•
叶酸缺乏、
•
维生素B12缺乏
•
叶酸与维生素B12治疗无效的MA,
•
(详见表8-9)。
• 一、叶酸缺乏
临床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医学检验系 陈万新
第八章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 第四节 巨幼细胞贫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gA) 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或其他原 因导致DNA合成障碍,从而导致细胞核发育障 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
• 四、其他原因
• 先天性缺陷 Lesch-Nyhan综合征,遗传性乳清酸尿症 • 未能解释的疾病 对维生素B6、维生素B1反应性的巨幼
细胞贫血,MDS
巨幼细胞贫血的检验
• 1 . 血 象 大 细 胞 正 色 素 性 贫 血 , MCV、MCH 升 高 , MCHC正常,RDW升高。RBC和Hb的下降不平行,RBC 下降更明显。
临床医学检验红细胞的检查以及临床意义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贫血分类
正常细胞性 大细胞性
MCV MCH MCHC
常见病因
正常 正常
正常
再障、急性失血、急 性溶血、白血病
增高 增高 正常
巨幼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 减低 减低 正常 慢性感染、尿毒症
小细胞低色素性 减低 减低
减低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 贫血、慢性失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BC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
遗传性或获得性 遗传性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C病 遗传性 异常血红蛋白S(HbS) 遗传性或获得性β-脂蛋白缺乏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贫血、骨髓纤维化症 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增高 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spherocyte
Elliptocyte
人 为 假 椭 圆 红 细 胞
目视比色
沙利法、测铁法、测氧法、比重法、折射仪法、光谱分析法
仪器法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HiCN)
为国际标准参考方法 步骤: 取样 加转化液(溶血、转化) 比色
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血 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再 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通过比色根据吸光度测得血红蛋白的浓度。
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检查(临床检验课件)
血红蛋白结构 血红蛋白组成 血红蛋白测定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 血红蛋白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 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 每个Hb分子含有4条珠蛋白肽链,每条肽链结合1个亚铁血红素, 形成具有四级空间结构的四聚体,以利于结合O2和CO2。
ຫໍສະໝຸດ Baidu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三、红细胞染色异常
1. 染色过浅 指红细胞中央淡染区
明显扩大,甚至呈环状, 又称为低色素性红细胞。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2.染色过深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
消失,着色较深,整个 红细胞均染成红色,又 称为高色素性红细胞。 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
• 1克Hb:3.47mg Fe2+ , 结合1.39ml O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 在生理条件下,99%Hb的铁呈Fe2+,称为还原血 红蛋白(Hbred); Fe2+状态的Hb与氧结合称氧 合血红蛋白(HbO2);
• 1%Hb的铁呈Fe3+,称为高铁血红蛋白(Hi); • 如与氧结合的配位键被CO或S占据,则变为碳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兽医临床病理学血液学检验(第二章)课件
基来自百度文库项目
1 血细胞计数
2 血红蛋白浓度
血细胞计数是一种基本的血液学检验项目, 用于测量动物体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板的数量。
血红蛋白浓度是衡量动物贫血程度的一个指 标,它反映了血液中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
3 血小板计数
4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动物的止血功能,它能 够告诉我们动物的凝血能力是否正常。
1
样本采集和保存
正确的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血液学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2
方法的选择和准确性
不同的血液学检验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正确选择方法并确保准确性是保证结果 可靠的关键。
3
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准确解读血液学检验结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动物的临床症状、病 史等因素。
应用举例
应用领域 疾病诊断 治疗监测 预防保健
白细胞计数是检测动物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 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动物是否感染或 存在炎症。
5 分类计数
6 血液流变学检验
分类计数是一种定量评估动物不同类型白细 胞数量和比例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 免疫系统功能信息。
血液流变学检验是一项衡量动物血液流动性 能的指标,它可以评估动物的微循环和血管 功能。
其他常用项目
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功能检测被广泛用于评 估动物的止血功能是否正常, 以及识别血液凝块相关的疾 病。
临床血液学检验:8 检验本科红细胞检验2
参考值
正常人血红蛋白液为阴性(30分钟内不沉淀)
临床评价
不稳定血红蛋白存在时,常于5分钟时出现沉淀,20 分钟开始出现绒毛状沉淀。
血液中含有较多HbF、HbH、HbE时也可出现阳性结 果。本试验特异性差,为不稳定血红蛋白的过筛试 验。
注意事项:
(1)异丙醇溶液浓度(17%)及温度(37℃)应 严格控制,PH只不得低于7.2; (2)血红蛋白浓度应控制在70-130g/L之间,最 好为100g/L; (3)血红蛋白液需新鲜配置,久置可变为高铁血 红蛋白,造成假阳性。
(六)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
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血红蛋白电泳检测 抗碱血红蛋白检测 HbF酸洗脱法检测 异丙醇沉淀试验 热变性试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尿素裂解试验 高压电泳检测 血红蛋白基因PCR技术检测
1.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Heinz-body forming trest
原理
谷胱甘肽还原酶
NADPH
NADP+
参考值
GR荧光斑点试验:正常人荧光斑点15min内消失 GR活性定量: (7.17±1.09)U/gHb
临床评价
谷胱甘肽还原酶缺乏时,GR荧光斑点试验15分钟 以后还有荧光存在,GR活性定量试验活性低于 7.17U/gHb。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检验
8.血红蛋白基因PCR技术检测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课件
43.9 58.3 65.8 77.0 85.7 70.6
59.5 65.0 66.9 60.19 65.9 75.1
49.7 53.4 58.4 55.6 64.3 69.7
79.1 2.36,8.18
79.1 4.66,13.38
74.9 62.1 66.4 81.8
1.95,11.16 0.75,6.96 1.53,14.56 7.11,34.07
分子生物学仪
PCR扩增仪 核酸定量杂交技术 DNA测序仪 核酸合成仪 生物分子图象分析 生物芯片仪
23 2/9/2021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
实验的系统评价(举例DIC)
诊断DIC的效能 Sen% Spe% Acc% Ppv% Npv% 95%CI
PLT 82.7 PT 75.6 APTT 68.5 Fg 38.0 3P 37.2 D-D 80.0
集功能 1963年,提出血液凝固的“瀑布学说” 上世纪80年代,发现蛋白C(PC) 、蛋白S
(PS)和组织途径抑制物(TFPI) 近年,发现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
9
2/9/2021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
绪论
(五)对造血干细胞的认识 1958年,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1961年,Till等发现造血干细胞 1979年,体外培养组细胞成功 上世纪末,对造血调控有了新认识:SCF、G-
临床血液学检验 1 2 各系血细胞及检验
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训与教育:提高检验人员 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血液学检验的标准化与参考值设定
标准化:血液学检验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参考值设定:参考值是判断血液学检验结果的重要依据需要根据大量健康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设定
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围通常包括正常值范围和异常值范围用于判断检测结果是否正常 参考值更新: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参考值需要定期更新和调整
血浆黏度:血液 中血浆的黏稠度 影响血液流动
检测方法:旋转 黏度计、毛细管 黏度计等
检测指标:血浆黏 度、血浆纤维蛋白 原、血浆球蛋白等
临床意义:评估血 栓形成风险、预测 心血管疾病等
红细胞变形能力检测
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在血流中通过狭窄血管的能力 检测方法:微血管模型法、红细胞变形指数法等 临床意义:评估红细胞变形能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异常情况: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可能导致血流受阻引发血栓形成等疾病
血液学检验的临床意义
诊断疾病:通过血液学检验可以诊断出多种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监测治疗效果:血液学检验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如化疗、放疗等。 评估预后:血液学检验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如生存期、复发风险等。 指导治疗:血液学检验可以指导治疗如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等。
红细胞检验
红细胞计数与形态观察
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技术与临床应用
血小板异常报警:
URI:指 20~24fl 颗粒范围的血小板数超过正常标准(血 小板与红细胞之间),提示可能存在:大血小板、血 小板凝块、小红细胞、细胞碎片。
LRI:指 2~3fl 颗粒范围的血小板数超过了正常标准,表 示可能存在血小板碎片、冷球蛋白、电噪音干扰。
血小板异常直方图示例:
① 大血小板:峰右移,35fl 处接近横坐标,MPV 明显增高。 “大血小板”图 25。
常时,RDW 增大为早期缺铁的指征,补铁后,RDW 正常。
(2) 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IDA 时RDW升高,而轻型地中海贫血时,RDW正常。
(3) 对贫血分类(Bessmanff分类法):将MCV 与RDW结合对贫血分类更完善。
MCV
RDW
IDA
↓
↑
巨幼贫
↑
↑
溶贫
↑
↑
铁粒幼贫血
→
↑
② 血小板凝集:分布峰左侧起点高,离横坐标 0.6cm,右侧
在 20fl 处,离横坐标 0.4cm。与正常差别明显。血片上可
见 5~15 个聚集成堆血小板。图 26。
③ 小红细胞干扰:分布峰的右侧离横坐标较高,呈拖 尾状。图 27。
④ 小血小板:集中分布于 2~10fl,“小血小板”。图 28。
各种贫血时三项指数的变化
MCV
MC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机制
dUMP → dTMP → dTTP → DNA
CH3-B12是转甲基酶的辅酶, 起转移“ -CH3 ”的作用
FH4 →N5-CH3.FH4 -→CH3 →参与合成重要甲基化合 物
缺乏叶酸、 B12→ “-C” 传递障碍 → dTMP/ dTTP合成受 阻 → 影响DNA合成→使细胞体积增大而不分裂 → 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
kidneys
liver
metHb
haptoglobinhemoglobin
complex
globin ferriheme (Fe3+)
binds to hemopexin & albumin
27
3. 寻找溶血的原因
病史:性别、年龄、种族、职业、 遗传病、 旅行史等。
体检:贫血的程度、黄疸、肝、脾 大小等。
1.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 2.吸收障碍
缺乏内因子 小肠疾病 某些药物影响小肠内维生素B12的吸收 阔节裂头绦虫, 细菌繁殖 胃泌素瘤和慢性胰腺炎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3.利用障碍 、抗代谢药物
(二)叶酸缺乏症
1.摄入不足 2.肠道吸收不良 3.利用障碍 4.丢失过多、抗代谢药物
(三)维生素B12或叶酸治疗无效的DNA合成障碍
5
临床表现
1.慢性进行性贫血,并见有贫血 的一般症状。
2.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及舌炎。舌质红、乳头萎缩、舌面光滑。
3.神经系统症状:乏力,手足麻木、感觉 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
6
检验
血象:
最突出表现为大卵圆形RBC增多和N核分叶过多; MCV, MCH增大; 重症病例常呈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减少。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1
第四节 巨幼细胞贫血中的应用
2
巨幼细胞性贫血
Megaloblastic anemia, MgA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指由于叶酸及(或)维 生素B12缺乏等导致DNA合成障碍所致的 贫血。
特点
外周血RBC体积增大,N核右移, 可三少; 骨髓中出现巨幼细胞。
3
病因
(一)维生素B12缺乏症
检验:血、尿和粪便常规,末梢 血细胞形态学改变。
28
不同类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选择
29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脆性试验,自身溶血试验; G6PD筛检试验,PK检测; Hb 电 泳 检 测 , HbA2 、 HbF 、 HbH 、 HbBart试验; 热不稳定试验,异丙醇沉淀试验等。
30
获得性自身免疫性溶血:
有溶血,无贫血。
【溶贫临床分类】
一、RBC内部异常(先天性占多数)
1、遗传性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缺陷:HS、来自百度文库E
16
2、遗传性红细胞内酶缺乏:
G6PD缺乏、PK缺乏
3、遗传性血红蛋白病:
珠蛋白肽链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 珠蛋白肽链质的异常(异常HB病)
4、获得性红细胞膜锚连膜蛋白(GPI)异常:
PNH
12
鉴别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ANLL(M6) MDS 其它原因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
13
第五节 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
14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HA
溶血性贫血指RBC破坏增多、增速 (非自然衰老而破坏),并超过造血 补偿能力范围(6~8倍)而发生的一 种贫血。
15
溶血性疾病:
直接和间接Coombs试验; 冷凝集素检测; 冷热溶血素试验; 血清蛋白电泳。
31
获得性机械性损伤致溶血性贫血:
可见异常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 常见于 血管内溶血、肿瘤化疗、人工心瓣膜、 DIC和TTP。
参考值
溶血情况
≤1:20(+) 68~473 µmol / D
<40mg/L 0.5~1.5g /L
— — 104~245U/L 90~420µmol / L
25~32天
≥1:40(+) ↑ 血管内溶血↑ ↓ + + ↑ ↑
缩短
21
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有核RBC见于外周血涂片中
22
溶血性贫血骨髓象
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易见核分裂象,可见
Howell-Jolly小体,表明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23
2 明确场所
—确定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24
特征
血管内溶血 血管外溶血
病因 RBC破坏场所 病程
后天因素多见 血管内 急性多见
贫血、黄疸 肝、脾大
常见 少见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少见
遗传因素多见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常为慢性,可急性 加重 常见 常见
17
二、红细胞外部因素(后天获得性为主)
1、 物理与机械因素:
人工瓣膜、微血管病性溶血、行军性HB尿
2、 化学因素:
苯肼等
3、 免疫因素 4、 感染及PNH
18
诊断步骤:
1 确定是否为溶血
19
项目 网织红细胞
计数 绝对数
RPI 异形红细胞 嗜多色红细胞
骨髓 红系增生
粒红比例 总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7
巨RBC: Φ> 15µm
8
骨髓:
增生明显活跃; 老浆幼核; 巨幼红占10%~50%; 治疗开始6~24小时后即改善; N分叶过多要早于巨幼红细胞; 粒系巨型变治疗后恢复迟于巨幼红细胞; 巨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阴性。
9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
幼红细胞可见巨幼样改变,可见Howell-Jolly小体
10
常见
25
特征
血管内溶血
红细胞脆性改变 变化小
血红蛋白血症 >100mg / dl
血红蛋白尿 尿含铁血黄素 骨髓再障危象 LDH
常见 慢性可见 少见 增高
血管外溶血
多有改变 轻度增高
无或轻微 一般阴性 急性加重时可见 轻度增高
26
free Hb (a2b2 tetramers)
Hb dimers
Haptoglobin(Hp)
生化检验
血清叶酸<6.91nmol/L(<3ng/m1)、 红细胞叶酸<227nmol/L(<lOO ng/m1) 诊断为叶酸缺乏。
血清维生素B12 < 74pmol/L(<100 pg/m1)伴红细胞叶酸低于正常, 诊断为维生素B12缺乏。
11
诊断
临床表现:贫血,消化道,NS 血常规 骨髓检查 生化检测
溶血的实验室指标
参考值
0.5%~1.5% 24~84×109/L
2~3 0~0.6% 0%~0.6%
>20%
2~4:1 5.1~17.1μmol/L
1.7~10.2μmol/L
溶血情况
↑ ↑ ↑ ↑ ↑ 核分裂细胞增 多、核染色质 小体及卡 波环
↓或倒置 ↑↑
间胆为主
20
项目
尿胆原 粪胆原 血清游离Hb 血清结合珠蛋白 Hb尿 Rous试验 血清乳酸脱氢酶 尿酸 红细胞寿命 CrT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