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分享我院临床几种不常见菌的检测及心得体会_图文_1587021846.ppt.ppt
不常见细菌的快速鉴别方法
不常见细菌的快速鉴别方法一. 不常见革兰阴性菌1. 布氏杆菌属布氏杆菌属是一类革兰阴性细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
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
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
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
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
布氏杆菌属细菌为非抗酸性,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呈球杆状(见图1)。
血琼脂(BAP)上为透明或半透明、光滑且有光泽菌落。
此细菌不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
布氏杆菌属细菌尿素阳性,触酶、氧化酶阳性,而吲哚阴性。
由于该菌属细菌具有强的传染性,因此一旦怀疑应送往LRN B级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认。
2.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认为是引起全世界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其致病因素包括粘附、侵袭、产生毒素和分子模拟机制等四个方面,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可以引起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空肠弯曲菌可以通过产生细胞紧张性肠毒素、细胞毒素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而致病。
空肠弯曲菌对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但近年发现了不少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性菌株。
空肠弯曲菌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见图2)。
菌体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
有荚膜,不形成芽胞。
微需氧菌,在含2.5~5%氧和10% CO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42℃。
本菌在普通培养基上难以生长,在凝固血清和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36小时可见无色半透明毛玻璃样小菌落,单个菌落呈中心凸起,周边不规则,无溶血现象。
空肠弯曲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发酵糖类,不分解尿素。
可还原硝酸盐,氧化酶和触酶为阳性。
能产生微量或不产生硫化氢,甲基红和v-p试验阴性,枸椽酸盐培养基中不生长,在弯曲菌中马尿酸呈阳性反应具有重要鉴定价值。
临床微生物检验总结
G-
周鞭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
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迁徙生长,硫化氢、明胶液化酯酶均阳性,
普罗维登斯菌属
G-
周鞭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
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枸橼酸利用阳性
摩根菌属
G-
周鞭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
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枸橼酸利用阴性
副溶血弧菌
G-
单鞭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
生化反应培养基需加入NaCl30 g/L,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淀粉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以O抗原定群,OK抗原组合定型,靛基质实验甲基红阳性,VP H2S尿素酶阴性,使人或兔红细胞溶血,马RBC不溶血,称为神奈川现象
气单胞菌属
G-
单鞭毛
窄荚膜
需氧或兼性厌氧
G-
专性需氧
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磷酸酶阳性,菌落呈淡黄色,黄色或棕黄色
莫拉菌属பைடு நூலகம்
G-
专性需氧
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无动力
军团菌属
G-
鞭毛
需氧
常规不易着色,O抗原具有特异性
嗜血杆菌属
G-
荚膜
需氧
生长需要V、 X因子,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出现卫星现象,产生自溶酶,还原亚硝酸盐,可被胆汁溶解,
鲍特菌属
肺炎链球菌
G+
荚膜
需氧或兼性厌氧
产生自溶酶,分解菊糖,胆汁溶解阳性,荚膜肿胀阳性,奥普脱欣敏感
肠球菌属
G+
稀疏鞭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
触酶阴性,胆汁七叶苷可生长和6.5%NaCl可生长
脑膜炎奈瑟菌
微生物检测 实习总结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自2012年8月13日起至现在,我已在贵公司实习了4个月。
实习期间,我收获颇丰,现将我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实习内容:开展微生物检测项目,目前已完成4个检测项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1、菌落总数:食品、自来水、生活污水中的检测以及对实验室超净工作台操作环境的监控取样:保持无菌环境,贮藏及保存待测样品的容器需无菌处理。
食品分为固态和液态,液态可直接抽取25mL进行稀释,固态称取25g样品于225ml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捏碎食物,拍击混匀,吸取混匀样品进行检测时注意不要吸入食物颗粒,以免影响菌落总数的观察。
自来水取样时,需对水龙头进行无菌处理,火焰灼烧或75%酒精消毒,开放水龙头1-3min后再采集。
接种:事先将需要用到的器械或容器进行灭菌处理,整个操作环境要保持无菌,超净工作台及接种室用紫外灯灭菌30min以上,灭完菌30min后才能进入,避免吸入过多臭氧。
接种过程中避免带入手上及衣物上的杂菌,所以操作过程及需无菌的用具不要在手下方完成或放在手下方。
水样的稀释过程谨记一个原则-混匀。
倾倒的培养基要适量,过多容易粘在平皿壁和盖上,造成数据不准确。
影响实验成功或失败最为重要的一环节是水样和培养基一定要摇匀,摇匀过程中力度需控制好且一定要稳。
生活污水检测时,水样的稀释度要选对,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检测失败,这个需要经验的积累。
培养过程:避免杂菌的污染,尽量选用大小配套的平皿,且平皿需倒扣,严格按照国标的培养温度、时间进行培养。
2、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多管发酵法:乳糖初发酵试验——EMB划线分离——革兰氏染色实验——复发酵试验酶底物法:水样稀释——取100mL水样或稀释水样加入MMO-MUG粉末培养基——溶解、摇匀——倒入51孔无菌定量盘——24h后观察颜色变化检测过程中需注意不要混入杂菌,移液枪取液体的时候比较容易污染,需先把枪外部的裸露部分用酒精擦过,枪头灭菌,插枪头时先把枪内的空气排尽。
微生物检验心得
对于真菌,痰液和粪便只报菌名(显色),不做药敏。
显色培养基显色 绿色、翠绿色为白念念珠菌 蓝灰、铁蓝色为热带念珠菌
粉红色 为克柔念珠菌
紫色 为光滑念珠菌
粪便
粪便培养主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金葡
以及白念等。引起的疾病输分别入是文伤字寒、痢疾、霍乱、急性肠炎、化脓性肠炎,
酵则无色。培养基中的胆盐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SS平板 用于分离沙门菌和志贺菌。发酵乳糖的细菌呈粉红色,不发酵
则无色。产硫化氢的菌落中心呈黑色。
熟练掌握痰液、尿液、粪便、胸腹水、咽拭子、分泌物以及组织等各种细 菌的接种方法。
2.细菌涂片
⑴细菌数量的大致报告
<1个/油镜 偶见
1-5个 /油镜 少量
全视野3-9个 报+
全视野10-99个
报2+
每视野1-9个 报3+
每视野10个以上
报4+
掌握一般细菌涂片染色、真菌涂片染色、抗酸杆菌涂片染色、墨汁染 色,在镜下能够识别革兰氏阳性球菌、杆菌,革兰氏阴性球菌、杆菌以及真 菌孢子及菌丝等细菌形态。
3.细菌鉴定
细菌菌量的判断标准
级别 1+
划线区菌落输数 入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初步报告(二级报告)记录
涂片染色 镜检描述 敏试验
纯培养物做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或者手工鉴定及药 最终的阳性鉴定结果即为三级报告
增菌瓶中报阳性的胸腹水无一级、二级报告,其他流程一样。
痰液
上菌呼 、吸奈道瑟正菌常(菌致群病菌:除外α输)、入、γ嗜链文血球字杆菌菌、(微致球病菌菌、除表外皮)葡萄球菌、拟杆菌、梭杆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基层医院常见细菌耐药菌株的监测与分析
菌, 本 院资料显示 , 肺炎克雷伯菌 、 大肠埃 希菌在肠杆菌科 中占优势 , 铜绿假单胞 菌 在非发酵菌 中占优势 , 需进 一步加强对这
G 菌 1 2 0 9株 ( 2 6 . 6 %) , 主要 为金黄
当前 , 耐 药 菌 感 染 已 成 为 全 球 临 床 治
色 葡萄 球 菌 、 表 皮 葡 萄球 菌 、 粪 肠 球 菌。
真菌 3 1 3株 ( 6 . 9 %) , 主 要 为 光 滑 念 株 菌、 白色 念 株 菌 。在 3 2 8株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超广谱 B 内酰 胺 酶 ( E S B L S ) 检测 :
2 0 0 9年 始 按 C I S I 标 准采 用 肉 汤 微 量 稀 释
4 5 4 8株 , 前 3位 病 原 茵 依 次 是 肺 炎 克 雷 伯 茵( 1 7 . 3 %) , 大肠埃希 菌 ( 1 2 . 3 %) , 铜 绿假 单胞 菌( 1 0 . 3 %) 。E S B L S的 检 出 率
三菌的监测 。
摘
要 目的 : 了 解基 层 医院 临 床 分 离 的
病 原 茵群 分 布 及 对 抗 生 素 耐 药 性 变 化 趋
势, 为 临床 合 理 选 用抗 生 素提 供 依 据 。 方
法: 对 临床 分 离 的病 原 茵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F E P ) 、 复方磺 胺 甲恶 唑 ( S X T) 、 庆 大 霉 素( G E N) 、 妥布霉 素( T O B) 、 亚 胺 培 南
我院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变化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变化及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常见非发酵菌(NFB)的检出率、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分离的三种NFB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0~2013年NFB的检出率依次为:7.0%、7.5%、9.8%、11.3%,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45.4%)、鲍曼不动杆菌(23.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为主。
感染主要分布:ICU,呼吸科,外科和骨科。
痰和分泌物是检出率较高的标本。
三种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且耐药率较高,部分药物耐药性有下降趋势。
结论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
标签:非发酵菌;抗菌药物;耐药性非发酵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耐药性日益严重,甚至出现泛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代表的非发酵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
笔者对四年来常见非发酵菌的检出率、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及了解非发酵菌的临床变化。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所分离非发酵菌1029株为研究材料。
男性感染者603例,女性感染者426例;年龄17~83岁,平均51岁。
标本种类主要有痰液、创口分泌物、尿液、血液、胸腹腔液等。
1.2 培养方法、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送检标本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两种培养基后放入培养箱35℃培养18~24 h 分离病原菌;菌株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配套试剂及药敏复合板(16种抗菌药物)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判断标准:中介的细菌计入耐药。
铜绿假单胞质控菌株为ATCC27853。
试验均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严格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妇科炎症感染检验的效果观察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妇科炎症感染检验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7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将采集的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随机分为两份,选取其中一份标本进行培养法检验,A组患者的另一份标本进行干化学酶法检验,B组患者的另一份标本进行镜检法,两组患者都以培养法作为检验结果的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阳性率、符合率及菌丝检出数量。
结果:A组患者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和干化学酶法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培养法的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则高于干化学酶法(P<0.05)。
B组患者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和镜检法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培养法的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则高于镜检法(P<0.05)。
A组患者干化学酶法的阳性检出率、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与B组患者镜检法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检验中效率和准确率有所差异,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验方法。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妇科;炎症;应用效果妇科炎症感染是临床较为高发的妇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增多、痛经、月经周期异常及阴道分泌物异味等,上述临床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导致不孕,而导致妇科炎症感染的主因是阴道内致病微生物数量增多,通过检验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对症用药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将几种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97例炎症感染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前2d内未有性生活,入院表现为阴部瘙痒、白带增多、阴道分泌物异味等症状,本次入院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抗生素,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7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51例,平均年龄(41.5±2.2)岁,未婚18例,已婚30例,丧偶2例,B组46例,平均年龄(40.7±2.6)岁,未婚16例,已婚29例,丧偶1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乳制品企业产品微生物检测工作心得
乳制品企业产品微生物检测工作心得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我在乳制品企业产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心得体会。
这个工作可不简单,我们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打交道,确保我们的乳制品是安全、健康的。
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开始吧!我要说的是,我们在检测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
毕竟,食品安全可是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呢!所以,我们在检测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就像我们常说的,“宁可多检一次,也不能让一个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方法。
比如,我们会用到显微镜来观察细菌的形态;还会用到培养基来培养细菌,看看它们长什么样;还有就是可能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试剂,来检测细菌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
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乳制品是否合格。
当然了,我们在检测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有时候细菌的数量太少,我们很难在显微镜下看清楚它们的形态;有时候细菌会在培养基上形成一层厚厚的菌落,让我们费劲心思才能看清楚。
但是,我们都不会气馁。
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与同事们相互配合。
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有时候,我们需要分工合作,比如一个人负责取样,一个人负责培养,还有一个人负责观察结果。
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当然了,我们在检测过程中也会有一些趣事。
比如,有一次我们在检测一种牛奶样品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样品里的细菌数量比其他样品多得多!我们都很好奇,于是决定进一步调查。
我们发现原来是这个样品的生产日期过期了,所以细菌才会大量繁殖。
这件事让我们大家都开了眼界,也让我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这个问题。
我在乳制品企业产品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学会了如何严格把关,如何与同事们相互配合,还学会了如何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野生菌心得体会
野生菌心得体会野生菌心得体会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原因:误食有毒菌类。
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
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常常误采误食发生中毒。
加工环节失误。
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煮透煮熟防上l野生菌中毒心得体会两百字《关于加强野生菌等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的通知》,现就如何鉴别有毒野生菌及野生菌的加工食用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一、毒菌的鉴别1、看颜色: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此外,一是观外形。
一般的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
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用菌则有菌菇固有的香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说明有毒,反之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成黑色或褐色。
四是牛奶试验。
将少量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食用及加工方法1、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63386130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2、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
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法就是先煮熟一下,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3、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4、吃菌时不要喝酒。
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三、食用野生菌中毒症状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炎症真菌感染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三种不同检验方法对患者真菌感染情况进行检验,分别用镜检法、凝集法及培养法对患者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三种检验结果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
结果: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与镜检法、凝集法检出率相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性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法检出率与凝集法相对比,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针对妇科炎症真菌感染的患者,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微生物检查,培养法是检验妇科炎症最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该种检查方法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方法;妇科炎症;真菌感染妇科炎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能够对女性生殖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当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长期使用化学药物能够使患者产生耐药菌株,耐药菌株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耐药菌株的产生也是导致妇科炎症患病率相对较高的主要因素,妇科炎症能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且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需要承担较多的经济费用,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方向,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患妇科炎症主要是由于阴道念珠菌而导致的,通常存在于患者的阴道内,应将念珠菌检查作为妇科炎症的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探究对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患者中真菌感染检验的临床效果评价,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就诊的66例妇科炎症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实验主体,全部患者分别采用镜检法、凝集法及培养法对患者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阳性检出率进行诊断。
实验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48岁,最小年龄为2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65±3.15)岁。
妇科炎症感染中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检测效果的对比分析
妇科炎症感染中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检测效果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在妇科炎症感染中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检测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收治的300例妇科感染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为观察组执行培养法,为对照组执行镜检法,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及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的发现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阳性检出率上好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在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的发现情况上好于对照组,且均P<0.05。
结论: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的检验中有着不同的优势,其中培养法检出率好于镜检法,在妇科炎症感染的临床治疗中有着更好的准确性。
关键词:妇科炎症感染;不同微生物检验;检测效果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其主要包含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和卵巢疾病等等[1]。
妇科疾病是女性中的常见病也是多发病,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女性对于妇科疾病缺少必要的认知,加之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使得部分女性疾病缠身,给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较为常见的妇科炎症有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等,其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月经不调或者痛经等情况,严重或可造成不孕。
有大量的临床治疗表示,选择适合的检验方式对于治疗该种疾病有即为重要的意义[2]。
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妇科炎症感染中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深入研究,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收治的300例妇科感染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在21岁到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5.3)岁;其中未婚68例,已婚8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岁到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5.3)岁;未婚72例,已婚78例。
不常见非发酵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不常见非发酵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伯克霍尔德菌属、金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等不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性。
方法从2004年~2006年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检测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
结果两年中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18株,其中伯克霍尔德菌属47株(其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1株,皮氏伯克霍尔德菌6株),金色杆菌属44株(其中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17株,产吲哚金黄杆菌23株),产碱杆菌属27株(其中粪产碱杆菌13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12株)。
96.6%的菌株来源于痰标本。
对伯克霍尔德菌属有较强体外抗菌活性的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口恶唑(87.2%)、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7.0%)、左氧氟沙星(85.3%)、头孢吡肟(83.0%)、头孢他啶(78.6%)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8.3%)。
对金色杆菌属有较强体外抗菌活性以复方磺胺甲口恶唑(87.5%)最高。
对产碱杆菌属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4.6%)和美罗培南(77.8%)。
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三种非发酵菌都有较高体外抗菌活性。
常规实验室鉴定方法易将三种菌相互混淆,甚至与氧化酶阴性的非发酵菌混淆,这可能是造成各地报道药敏结果差异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伯克霍尔德菌属;金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敏感性;头孢哌酮/舒巴坦;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uncommon nonfermenting Gram-negative bacilli such as Burkholderi spp., Chryseobacterium spp. and Alcaligenes spp. from a hospital in Guangzhou from 2004 to 2006. Methods Disc diffusion test (KB methods)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WHONET 5.4 was applied for date analysis. Results In two years of study from 2004 to 2006, 118 strains were isolated firstly from each patient, including 44 strains of Burkholderia spp. (41 strains of Burkholderia cepacia), 41 strains of Chryseobacterium spp. (17 C. meningosepticum and 23 C.indologenes), 27 strains of Alcaligenes spp.(13 A.faecailis and 12 A.xylosoxidans), 96.6% of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sputum. The susceptibility rates of Burkholderia spp. to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SMZ/TMP), piperacillin/tazobactam, levofloxacin, cefepime, ceftazidime and cefoperazone/sulbactam were 87.2%, 87.0%, 85.3%, 83.0%, 78.6% and 78.3%, respectively. SMZ/TMP was the most active agent against Chryseobacterium spp. with the susceptible rates of 87.5%. Cefoperazone/sulbactam and meropenem had the most activity against Alcaligenes spp. with susceptible rates 84.6% and 77.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efoperazone/sulbactam was the better agent against the three species and these species were not distinguishal by routine laboratory test, oven so with oxydase-negativenon-fermenting Gram-negatine bactilli which may be one of reasons causing the different susceptible rates among various laboratories.KEY WORDS Burkholderi spp.; Chryseobacteriumspp.; Alcaligenes spp.; 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 Cefoperazone/sulbactam非发酵菌是指在厌氧条件下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机会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