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绪论)1、教育学:(P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在我国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2、实验教育学:(P15)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

它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但它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惟一有效方法,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3、文化教育学:(P16)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

这种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既不能采用纯粹的概念思辨来研究,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方法来研究,而必须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

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4、制度教育学:(P17)制度教育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乌里、瓦斯凯等人。

认为教育制度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教育制度来完成社会的改革;其缺点在于过分地依赖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制度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显得不科学,缺乏说服力。

5、批判教育学:(P19)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新的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鲍尔斯、金蒂斯等人。

他们认为当代学校教育是造成社会不公平的根源,其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通过对他们进行“启蒙”来消除学校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第一章)1、教育:(P36)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简答题部分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特点主要包括哪几方面?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播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继承性4.教育的长期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教育的生产性7.教育的民族性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几方面?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4.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四.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1.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和无等级性(平等性)2.教育没有脱离生产劳动3.教育具有原始性五.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哪几方面?1.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阶级性3.等级性4.道统性5.专制性6.刻板性7.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六.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公立化)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法制化)七.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国际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八.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九.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十.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化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方法与手段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一.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十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十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2.环境3.教育(学校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十四.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十五.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十六.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十七.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1.导向作用(规范作用)2.激励作用3.调控作用4.评价作用5.选择作用十八.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十九.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十.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民族文化传统6.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二十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二十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二十三.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3.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二十四.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二十五.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二十六.教师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能力素养4.职业心理健康二十七.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有哪些?1.对待事业--终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二十八.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二十九.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3.专业能力的提高4.专业自我的形成三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同伴互助5.自我教育三十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阶段三十二.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该做的主观努力1.善于学习2.恒于研究3.勤于反思4.勇于实践三十三.学生的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4.学生是责权主体三十四.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那几个特点?1.可塑性2.依赖性3.向师性三十五.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表现1.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2.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形式3.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三十六.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十七.学生是发展的人表现在哪几方面?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三十八.学生是独特的人表现在哪里?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十九.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表现在哪几方面?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四十.师生关系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四十一.师生关系的内容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四十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人际关系--尊师爱生2.社会关系--民主平等3.教育关系--教学相长4.心理关系--心理相容四十三.课程类型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6.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7.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课程四十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四十五.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四十六.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7.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四十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的趋势2.由“双基”到“四基”的趋势3.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趋势4.加强课程综合化与实践性的趋势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趋势6.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7.课程法制化的趋势四十八.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四十九.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五十.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五十一.教学过程认识的特殊性体现在哪?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认识的引导性5.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五十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五十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五十四.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量力性原则8.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相统一原则五十五.班级授课制的特点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3.按时授课五十六.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3.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4.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5.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教育的作用6.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五十七.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过分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2.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实践性不强,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3.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五十八.当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五十九.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5.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六十.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教学的重难点3.课程性质和特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时间、设备、条件六十一.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1.备课2.上课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六十二.写好三种计划包括?1.学期(学年)教学计划2.单元或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即教案六十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求理论联系实际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六十四.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六十五.教学评价的类型1.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3.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六十六.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1.评价目的2.评价功能3.评价观念4.评价内容5.评价方式6.评价主体7.评价过程六十七.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4.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六十八.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与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六十九.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8.知行统一原则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七十.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员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七十一.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法2.榜样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5.品德评价法(奖惩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7.角色扮演法8.合作学习法七十二.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基本功能)2.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七十三.班级管理的模式1.班级常规管理2.班级平行管理3.班级民主管理4.班级目标管理七十四.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七十五.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七十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艺术家)七十七.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建立学生档案5.操行评定6.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7.个别教育工作8.班会活动的组织9.偶发事件的处理10.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11.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知道课余生活七十八.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1.自愿性2.自主性3.灵活性4.实践性5.广泛性七十九.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人活动八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3.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4.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论述题部分一.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部分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教育不是均衡教育,更不是削弱个性的教育。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和交流。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1)知识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2)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育机智等。

(3)道德素养,主要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心理素养,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1)智力。

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有利条件,但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但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可能具有较低的智商,但也可能有较高的智商;高创造性必须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智商。

(2)个性。

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心理倾向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是创造性的驱动力。

较高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创造性高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1-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1-2、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3、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5、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6、《学论》中表达的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7、科举制j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什么?1-8、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的"产婆术"的特点是什么?1-9、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在《理想国》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1-10、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1、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2、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3、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4、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1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1-16、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1、试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2、试论"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2-3、简述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2-4、论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5、简述新科技革命改变人的教育观念的主要表现。

2-6、论述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2-7、为什么说教育具有创新文化的功能?2-8、传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9、请阅读以下案例,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加以分析。

案例一:深圳市南山区绿色校园建设。

2000年6月,深圳市"绿色学校"评估组对南山外国语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评估,2001年3月,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组也对该校建校六年来在创建一流学校的学习化环境,精心营造学校高品位的环境文化以及具有前卫意识的环境教育和研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该校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绿色学校"。

该校从1999年9月起,结合环境教育活动,全面实施整治校园环境的"ST。

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教育学全题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都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2、遗传素质:是人在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3、环境:指的是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4、教育制度:是批一个国家各级种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5、义务教育: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6、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7、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发展的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8、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首先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简称师德。

10、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11、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聘用制度。

12、课程:是在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由具体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组成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育人计划性能,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育人方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13、显示课程:是人们精心设计的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又称正式课程。

14、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它是在学校情境中由隐性的校文化组成的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a)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b)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c)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d)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高等教育的结构2.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论述)a)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b)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这项职能从古就有,沿袭至今。

培养专门人才是早期大学创办的宗旨,也是大学作为社会特定机构之所以能够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依据。

在现代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依旧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c)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发展科学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活动中,开展科研活动是现代高校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期提出的客观要求;d)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高校在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基础上,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简答)a)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b)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c)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d)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4.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论述)a)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所谓“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平等”,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二是指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做符合现实的努力。

b)为了提高效率,高校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其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流。

c)另一方面,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与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水平。

d)(最后结合平等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实际来论述)5.我国成人高等学校系统有哪些形式?(简答)a)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b)广播电视大学c)函授大学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d)普通高校的夜大学e)其它f)自学考试制度6.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简答)a)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b)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勤工俭学制度;c)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

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1)人的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

(2)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教育中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非常必要;教育受成熟所制约,对人的发展又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4)格塞尔提出的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夸大了成熟的作用。

39.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哪些?(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0.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智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的统一。

(1)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

每题10分,共20分)。

41.“传递—接受教学”和“问题—发现教学”各有何长处与局限性?42.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时甚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满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与提高,可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李老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7.简述现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兵重视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参透的方向发展(3)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4)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4)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8.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过程和理论的学科,其中有许多论述题涉及到教育的不同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学论述题:
1.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论述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什么?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它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
2.学习理论:分析和比较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等。

探讨这些理论对于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影响。

3.教育制度和改革:论述当前教育制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可能的改革方向。

思考教育体系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

4.教育心理学:探讨学生的发展、动机、认知过程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如何影响教学和学习。

5.教育技术:论述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角色和影响。

讨论在线学习、远程教育和数字化教学的挑战和机遇。

6.多元文化教育:探讨教育如何更好地应对不同文化、种族和背景的学生。

讨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和实践。

7.教育伦理:论述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伦理标准,包括教育公平、学术诚信、师德等方面的问题。

8.教育评估:探讨教育评估的目的、方法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学生和教学质量。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答题: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开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教育学:一、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

1)研究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研究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性;(4)研究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4)教师应正确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9、中国教师角色行动中的文化传统: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小我本位。

(3)自我涵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基本要素包孕: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

(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根据。

教育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课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学的基本概念?A. 教育B. 学习C. 教授D. 教学答案:C. 教授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教育教学过程B. 教育思想理论C. 教育制度与政策D. 以上所有选项答案:D. 以上所有选项3. 儿童早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儿童的:A. 物质发展B. 思维发展C. 语言发展D. 全面发展答案:D. 全面发展4.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哪一时期被称为“教育的黄金时代”?A. 古希腊时期B. 工业革命时期C. 文艺复兴时期D. 当代时期答案:A. 古希腊时期5. 基于教育学理论,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A. 讲授式教学B. 互动式教学C. 传统教育D. 听课模式答案:B. 互动式教学二、填空题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1)和(2)的学科。

答案:(1)教育教学过程(2)教育思想理论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除了教育教学过程和教育思想理论外,还包括(1)和(2)。

答案:(1)教育制度与政策(2)教育实践与管理3. 特殊教育是为了满足(1)的教育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答案:(1)特殊儿童(残疾、天赋异禀等)4. 儿童早期教育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包括(1)、(2)、(3)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答案:(1)身体发展(2)智力发展(3)社会情感发展5. 互动式教学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1)和(2),提倡学生主体地参与课堂教学。

答案:(1)互动交流(2)合作学习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答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和分析教育的各个方面,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法,以提供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改进。

2. 请简要描述儿童早期教育的核心任务及其意义。

答案:儿童早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师范学院期末考试题库)

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师范学院期末考试题库)

1. 教育: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上说,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4.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5.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6、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8、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9、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0、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1、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1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5、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教育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教育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名词解释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2、必修课:指所以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为了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课。

3、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

它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言行)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

4、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换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者科学地运用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儿童(广义的)身心结构与功能,以达到全面提高公民素质质量的教育实践过程。

5、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6、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7、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8、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媒体的设计。

9、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的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某学校的几位老师在办公室闲聊,甲老师说:“我们班的张某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倒数真是没办法了,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乙老师说:“听说他爸爸是登板车的,也就是小学文化。

不像我们班的王某,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

”丙老师说:“就是嘛,这也不能怪我们教育得不好。

俗话不是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独生子会打洞’”。

运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几位老师的观点。

【参考答案】材料中的几位老师持的是“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最后,个体发展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它能有效的整合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身心发展。

所以,单纯强调遗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片面的。

更抹杀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影响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简述素质教育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基本内涵包括: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六、简答题1.教师的一般角色有哪些?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有哪些角色?【参考答案】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

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的新角色:(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育学课后简答论述题答案

教育学课后简答论述题答案

教育学课后简答论述题答案绪论教育与教育学简答题1、孔子得教育思想有哪些?①孔子得教育思想1•孔子关于教育作用得思想:1 、教育对国家稳定与社会得发展有作用。

2 、提出“ 庶、富、教” 得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就是立国得三要素;3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对教育对象得观点:1 、提出“ 有教无类” 得观点;2 、不包括社会底层得劳动人民。

②孔子得教育思想2•孔子教育目得得观点:1、培养一批“士”与“君子”;2、以完善得人格为教育首要目得。

•孔子得教育内容:四教:文(文化知识)、行(行为规范)、忠、信;•孔子教学原则与方法:1、因材施教原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2、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渄不发。

”3、学思结合得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谦虚笃实得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③孔子得教育思想3•孔子得德育思想1、立志有恒:确立人生远大志向;“志于仁”2、自省自克,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得自觉性;“躬自厚而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身体力行,“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4、改过迁善、“改而不改,视为过矣!”。

•孔子教师观: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得工作态度;2、热爱学生;3、以身作则,讲究教学方法。

2、夸美纽斯得主要教育观点就是什么?一、教育得作用与目得:1、教育就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得手段,能促进人得发展;2、教育得目得就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与信仰几方面与谐发展得人;二、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得原则;就是夸美纽斯思想体系得根本原则;三、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四、提出统一学制与学年制;五、为各级学校设置广泛得学科课程;六、建立教学原则体系。

3、杜威得主要教育观点就是什么?1、教育得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得改选与改组;2、关于教育得目得:使学生不断生长下去;3、论课程与教材:活动课程与“做中学”得教学原则;4、教学得五步骤5、儿童中心论;6、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活动作业中心。

教育学相关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相关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相关论述题及答案1. 问题:结合自己学科知识的教学,分析杜威上述教学思想的合理性。

杜威非常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教育意义的经验方法,鉴于此,他将思维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认为教学方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

这些要素是: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材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个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这几个阶段的顺序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两个阶段可以合并为一个阶段,有时候需要特别强调某一个阶段,怎样处理要素完全凭借个人的机巧和敏感性。

杜威做这种强调,意在使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使之不至于像赫尔巴特教学法那样成为呆板机械的程式。

【参考答案】1、结合自己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分析。

(1)杜威的教学五步法显然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教学步骤,学生通过思维提出和解决问题,在‚做‛中验证所获经验的有效性。

杜威认为,传统教学失之于不能给学生‚引起思维‛的情境,不能让学生从事主动的活动,而只会让他们被动地死读书本知识,这样势必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

他指出,儿童生来就有一个自然的愿望,要做事,要工作,对作业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通过发现式的学习,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满足需求的方法,不仅使学校施加于学生的影响更加生动和持久,而且使儿童能够在社会和个人两方面之间保持一种协调。

2. 试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遗传与社会环境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养。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汇总(权威)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汇总(权威)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汇总(权威)1. 简述教育的外部规律。

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产生反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它对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起决定作用;反过来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还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

但是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不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决定性作用。

(2)生产力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教育结构变化、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专业设置等起到制约作用;教育可以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3)科学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质量、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教育技术等;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可以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它既可以传播文化,又构成文化本体。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文化发展可以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其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教育可以传承、改造、传播交流融合、更新和创造文化。

(5)人口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可以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和有助于人口迁移。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可以传递、保存文化,活化文化。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整理、提升文化。

(3)教育可以传播、交流、融合文化。

(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规范(即学校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2)学校教育可以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简答题: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4.作业练习及布置批改5.课外辅导2.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的分类和运用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形态分为: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以学生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 2.参观法 3.欣赏法;以学生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法3.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一.明确直观的三种手段(实物直观,摸象直观,语言直观)及其运用的针对情况:1.教材过于复杂,仅用语言讲述,学生不容易了解的2.学生知识水平对所学教材,要有困难3.使学生对所学教材要有更明晰更精确印象,学生对所学教材缺少应有的感性经验。

二.直观手段的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结合1.教师要用语言调节学生的注意力2.教师用语言向学生提出合理观察程序3.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观察结果三.明确直观教学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效果的手段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

这是因为:环境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提供了人社会交往的场所;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心理源泉。

当然,人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的作用。

3.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什么?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

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重视个别差异。

4.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他们受过专业训练,有丰富的育人经验。

5.简答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2)健全组织,提高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五、论述题:1.论述教学的五大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规律教学的双边规律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辨证统一规律教学的规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辨证统一规律2.“A”是全国优秀班主任。

他在总结自己工作的经验时特别强调两点:第一,建立好班集体,他认为班集体建立好了,就会带动全班同学一齐进步。

第二,教育好每一个人,不放过每一件小事,特别不能放过对集体产生影响的“小事”。

请以德育原则作分析。

3.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理论部分:(1)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①能够进行劳动力的再生产②能够进行科技知识的再生产③能够生产新的科技知识(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①维护和革新作为经济集中体现的政治制度。

a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革新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b教育培养成批的统治人才,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

)②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联系实际部分)(要求展开论述,若论述不足,酌情扣5-7分)4.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所谓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3分)首先,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4分)其次,道德活动是促使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3分)再次,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3分)(要求展开论述,若论述不足,酌情扣5-7分)1、怎样理解教师劳动的价值?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1分)(1)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1分)。

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2分)。

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分)(2)教师的劳动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美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1分)(3)教师的劳动虽然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明显的隐含性。

(2分)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1分)(1)教师劳动有助于教师个人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2分)(2)教师劳动能使教师个人的价值得以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能促进教师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能得到一般劳动所享受不到的乐趣(2分)(要求展开论述,若论述不足,酌情扣5-7分)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并评价自己的实践结果,以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

(3分)之所以把德育过程看成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是因为:1、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

(5分)2、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

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学生从缺乏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独立自主地接人待物的社会成员。

(5分)(要求展开论述,若论述不足,酌情扣5-7分)绪论论述: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试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3、简评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4、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哪里?5、简述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四、问答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有哪些?2、试比较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3、试述三种历史形态教育的主要特点。

4、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5、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其地位作用如何?五、论述:1、从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来阐述教育的本质特征。

2、比较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异同。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四、问答:1、你认为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起什么作用?为什么?2、王安石的《伤仲永》给我们什么启示?3、为什么说让刚出生的孩子学走路,幼儿园的孩子学高等数学是徒劳无益的?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5、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五、论述:1、为什么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教育应怎样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3、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怎样产生的,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四、问答:1、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2、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3、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4、为什么说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如何推动“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的?6、教育通过什么来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五、论述:1、结合时代的发展变革,谈谈你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认识。

2、为什么说教育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的改革?3、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四章教育目的四、问答:1、什么是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是否需要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为什么?3、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否对立,为什么?五、论述:1、试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查阅资料,列举出5种以上“素质教育”的定义,结合你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试作评析。

3、阐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四、问答:1、建立学制的依据有哪些,其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为什么?2、简述中国近代学制的历史沿革。

3、阐述当前世界学制改革的趋向。

五、论述1、评述1951年的新学制。

2、根据我国实际及世界学制改革的趋势,你认为我国的学制应如何改革?3、你认为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第六章课程四、问答1、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什么?2、我国课程编订有哪些原则?3、教材编写有哪些基本原则?4、认真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有什么重要意义?五、论述1、教育史上出现过哪几种课程理论?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2、请你结合所学专业谈谈本门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特点。

第七章教学(上)四、问答1、教学有哪些意义?2、教学有哪些任务?3、你对教学过程的性质是怎样认识的?五、论述1、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它们之间有何联系?2、何谓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在教学中两者有何必然联系?3、在教学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有何必然联系?4、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有何联系?由知识转化为思想有何条件?5、何谓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在教学中两者有何必然联系?6、怎样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第八章教学(中)四、问答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贯彻这些原则?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在教学中怎样运用这些教学方法?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主要有哪些依据?4、程序教学有哪些优缺点?五、论述1、试比较传授——接受教学与问题——发现教学的特点、优点及缺点?2、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对峙的焦点在哪里?第九章教学(下)四、问答1、进行教学评价有何重要意义?2、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评价上有何重要作用?3、评教有何意义?进行评教应注意哪些要求?五、论述1、为什么班组上课今天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有何优缺点?应作哪些改进?2、备课有何重要意义?教师应怎样备课?3、为什么说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4、观摩本专业的一堂课,并进行评价。

第十五章班主任四、简答、论述题:1、简答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群体与集体有何区别?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有何区别?3、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无积极的一面?应当怎样对待它?4、班主任应当怎样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参照群体?5、为何在抓好学生集体教育的同时还要抓好个别教育?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个别教育工作?6、简答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7、试述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健全的班集体。

第十六章教师四、简答题、论述题:1、教师劳动为什么具有示范性、创造性?其表现如何?2、简答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简答教师的义务。

4、试述教师劳动的价值。

第十章德育(上)四、问答1、德育与智育有何区别与联系?2、德育应完成哪些基本任务?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4、怎样进行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5、怎样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6、怎样进行劳动教育?7、怎样进行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8、怎样进行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五、论述1、德育有哪些功能?请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说明为什么要加强中小学的德育?2、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有哪些特点?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对德育有何意义?3、对学生进行德育应当怎样来选择和编排德育的内容?第十二章德育(下)四、简答、论述题:1、简答德育过程的规律。

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3、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4、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按性质划分表现在哪些方面?应当如何解决?5、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6、为什么德育过程要遵循疏导原则?7、什么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8、为什么德育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为什么不是对立的?有没有一些问题是只能进行个别教育,而不能让其他学生知道,更不能发动集体讨论的?10、有人说“胳膊扭不过大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抵不过社会影响,应如何认识?11、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有哪些方法?各种方法有何特点?12、思想品德教育为什么必须采取以说服为主的方法?仅仅强调说服行不行?13、怎样才能发挥榜样的作用?第十三章美育四、简答论述题:1、为什么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2、简答美育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