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_OK
是否需考P 虑 效应?(一些软件二者均考虑)
现行方法: l0 法仅适用于有侧移框架结构,其他结构中的柱 如何考虑? ▼解决方法:两种二阶效应分开考虑
P 效应:计算机计算 “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弹性有限元法”
手算“层增大系数法”或“整体增大系数法”
和附加内力(也称结构侧移引发的二阶效应)。 用结构分析解决{有限元分析(计算机分析);增大系数法}
▼ P 效应:轴压力在产生了挠曲的杆件中引起的附加挠度和
附加内力 (杆件自身挠曲引起的二阶效应)
5
13 偏心受压构件的二阶效应—基本概念
▼基本方法:属于结构分析问题, 应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 的非线性有限元法”
2
c
c
0.5 fc A N
当 C小m于ns1.0时,取 =1.0C;mns
对剪力墙类构件,可取 C=m1.0ns。
注:此法与ACI规范基本相同,仅此处系数用曲率表达。 16
P 效应
等代柱的端弯矩
Cm
M
* 2
小于b和d铰支柱中的较大端弯矩,系数
Cm
的
定义即为等代柱端弯矩的折减系数,且系数总不会大于1.0
M
M0 1
Cm N/
Nc
CmnsM 2
Cm
0.7
0.3
M1 M2
0.7
15
计算方法:偏心受压构件,在其偏心方向上考虑杆件 自身挠曲影响的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M Cm ns M 2
等代柱端弯矩的折减系数 :
Cm
0.7
0.3
M1 M2
ns
1
1300(M 2
1 /N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50010-2018-(2927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引用标准名录1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93 基本设计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传力途径和构件布置;2 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3 结构构件截面配筋计算或验算;4 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5 对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6 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3.1.2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1.3 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结构的连续倒塌;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3.1.4 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确定。
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条件确定。
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
对现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
3.1.5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
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件(新规范GB50010-2010)第6章受压构件-20141124
第6章 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
6.3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受力性能与承载力计算
(a)
轴心受压
(b) 单向偏心受压
(c) 双向偏心受压
▲轴心受压承载力是正截 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
焊接 环式箍筋
第6章 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
第6章 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
6.4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受力性能
e0
N
N
M=N e 0
等效
e0
As
N N A's
M
偏压构件 等效
压弯构件
第6章 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
e01 N
等效
N
M 1 =N e 01
e02 N
N
M 2 =N e 02
上下端截面偏心距、或弯矩不相等,
此时,端截面尚存在剪力。
▲当As' >0.03A时,公式中的A改用A- A's 。
▲0.9是考虑与偏心受压构件具有相同的可靠度。
第6章 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
3、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也有截面设计与截面复核两个方面。
设计例题见P55 【例3-2】
第6章 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
6.3.2 配螺旋箍筋或焊接环式箍筋柱 1、配螺旋箍筋柱的受力性能
6.7 Ⅰ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6.8 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相关曲线 6.9 偏心受压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第6章 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
学习目标 ▲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及其承载 力计算方法; ▲熟悉螺旋箍筋柱的原理; ▲掌握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两种破坏形
态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hns
1.135
x
0.674
As=As′/mm2 1599.67
实配As/mm2 1599.67
N0400/kN 3146.74
0.8
0.8 0.8 0.9 0.9 0.9 0.9 0.95 0.95 0.95 0.95
1830.40
◆ 用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235MPa级光圆钢筋,将其规 格限于直径6mm~14mm,主要用于小规格梁柱的箍筋 与其他混凝土构件的构造配筋。对既有结构进行再设计 时, 235MPa级光圆钢筋的设计值仍可按原规范取值; ◆ 取消HRBF335牌号钢筋; ◆ 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抗拉强度设计 值发挥受到限制(360MPa),不宜采用强度高于400MPa 级的钢筋。当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 配箍或封闭焊接箍等)时,钢筋的高强度可以得到充分 发挥,采用500MPa级钢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牌号 HPB300 HRB335 HRB400、HRBF400、RRB400 HRB500、HRBF500 抗拉强度设计值f y 270 300 360 435 抗压强度设计值f y′ 270 300 360 435(原410)
◆局部修订中将500MPa级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从
410N/mm2调整到435N/mm2,保持与抗拉强度设计值一致; 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受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2的限制, 当采用500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 400N/mm2。
1.911
2.731 1.256 1.443 1.863 2.640
0.809
0.897 0.690 0.748 0.821 0.9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第1.0.3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第2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1 混凝土第2.1.1条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注:混凝土强度等级用符号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当按本规范的各项规定进行设计但仍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的混凝土标号配置混凝土时,其相应的强度标准值和各项设计指标应按本规范附录一的规定采用。
第2.1.2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当采用Ⅱ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当采用Ⅲ级钢筋以及对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当采用碳素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注:当采用山砂混凝土及高炉矿渣混凝土时,尚应符合有关专门规程的规定。
第2.1.3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应按表2.1.3采用。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表2.1.3第2.1.4条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1.4采用。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表2.1.4第2.1.5条混凝土受压或受拉时的弹性模量E c应按表2.1.5采用。
混凝土弹性模量E c(N/mm2)表2.1.5第2.1.6条混凝土疲劳强度设计值(f f c,f f cm,f f t)应按表2.1.4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乘以相应的疲劳强度修正系数p确定。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本规范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一般混凝土房屋结构和 构筑物的设计,及部分防灾s设u 计的原则。随着技术发展,无 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用日渐广泛,本次修订纳入了相关 的内容。
对采用陶粒、浮石、煤矸石等为骨料的轻骨料混凝土结 构,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设计下列结构时,尚应符合专 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不能解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所有问题,更不能代替设计者创造
性的思维。设计者应根据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具
体应用,并努力实现技术创新和进步。
新增内容
1.0.3 本规范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 计统一标准》GB 50153及《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 标准》GB50068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构 设计提出的基本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 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structure 通过灌浆或与混凝土的直接接触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
相互粘结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1.17 结构缝 structural joint 根据结构功能需求而采取设计措施分割混凝土结构的间隔。 2.1.18 混凝土保护层 concrete cover 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 称保护层。 2.1.19 锚固长度 anchorage length 受力钢筋端部依靠其表面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或端部弯钩、锚头对 混凝土的挤压作用而达到设计所需应力的长度。 2.1.20 钢筋连接 splice of reinforcement 通过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等方法实现钢筋之间内力传递的构 造形式。
concrete structure 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规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在结构上 锚固而建立预 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1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8增加了板柱结构及现浇空心楼板的构造要求。
29在梁柱节点中引入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
30补充了多层房屋结构墙体配筋构造的基本要求。
31补充了二阶段成形的竖向叠合式受压构件(柱、墙)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
32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以及装配式楼板、粱、柱、墙的构造要求。
3.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8
3.4结构抗倒塌设计............................................................................................9
4.1混凝土..........................................................................................................16
4.2钢筋..........................................................................................................18
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2完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内容。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轴压比 0.8 0.8 0.8 0.8 0.9 0.9 0.9 0.9 0.95 0.95 0.95 0.95
N/kN 1830.40 1830.40 1830.40 1830.40 2059.20 2059.20 2059.20 2059.20 2173.60 2173.60 2173.60 2173.60
RRB400 5.0
预应力筋 3.5
4.2.5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s可(原应)按表4.2.5采用。
◆局部修订中,刪除了HRBF335钢筋脾牌号,取消了原表注, 正文中的”应”改为”可”。
◆由于制作偏差、基圆面积不同以及钢绞线捻紧程度差异的影 响,实际受力后的变形模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通常不同程 度地偏小。因此,必要时可通过试验测定钢筋的实际弹性模量, 用于设计计算。
实配As/mm2 1599.67 772.73 320.00 320.00 2037.98 1123.06 452.66 320.00 2260.99 1302.45 605.38 320.00
N0400/kN 3146.74 2563.25 2243.81 2243.81 3456.01 2810.45 2337.41 2243.81 3613.37 2937.02 2445.17 2243.81
4.2.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δgt不应小 于表4.2.4规定的数值。
表4.2.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限值
钢筋 品种
δgt(%)
HPB300 10.0
普通钢筋
HRB335、(删去HRBF335) HRB400、HRBF400、 HRB500、HRBF500
7.5
1630.07
1630.0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
γRd——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对静力设计,一般结构构件取1.0,
重要结构构件或不确定性较大的结构构件根据具体情况取大于1.0
的数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抗震设计,采用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代替γRd的表达
形式;
fc、fs——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根据本规范第4.1.4条及第4.2.3条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范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
定”或“应按……执行”。
1总则
3
1.0.1为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
经济,保证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
土结构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1.0.3本规范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及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
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规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在结构上锚固而建立预
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1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与混凝土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的专用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后张法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
2.1.16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6章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N
fyAs
f'yA's
fyAs
f'yA's
M较大,N较小 较大, 较小 较大 As配筋合适
偏心距e 偏心距 0较大
较大, ①发生条件:相对偏心距( e0 / h0 )较大,且受拉一侧 发生条件:相对偏心距( 钢筋不过多; 钢筋不过多; ②破坏特点:截面部分受拉、部分受压;首先在受拉区出 破坏特点:截面部分受拉、部分受压; 现横向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向受压一侧发展; 现横向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向受压一侧发展;临 近破坏时,受拉一侧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 近破坏时,受拉一侧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当受压区边 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 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 *破坏特点类似于适筋梁,临近破坏时有明显的预兆。 *破坏特点类似于适筋梁,临近破坏时有明显的预兆。 破坏特点类似于适筋梁
6.3.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基本计算公式 基本计算公式
′ N ≤ 0.9ϕ ( f c A + f y′ As )
*当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 时,式中 A 应改为 Ac , 当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 当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 ′ Ac = A − As 。 2.截面的设计与复核 截面的设计与复核
2. 构件的稳定系数
试验研究表明, 试验研究表明,长柱的承载力 低于其他条件相同的短 Nlu 规范》 柱承载力 ,《规范》采用构件的稳定系数来表示长柱承 N su 载力降低的程度: 载力降低的程度: 3. 柱的计算长度 *构件的计算长度 构件的计算长度
ϕ
ϕ=
l0
l0
N lu N su
与构件两端支承情况有关: 与构件两端支承情况有关:
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规范
新规范中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改由环境类别和结 构类型确定,与旧规范按构件类型、钢筋品种和室内外环境分 类的规定不同。
修订经过 修订原则 修订内容 试设计分析
2024/1/23
返回
2
第一节 修订经过
规范的修订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所主持,参加修订 工作的单位17个,成员27名,主编李明顺,副主编 徐有邻;
修订工作历时四年半,召开全体会议七次,大小专 题研讨会五十五次,与相关规范协调会八次,参与 结构设计可靠度研讨会四次;
2024/1/23
返回20
与国际接轨
目前,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都没有“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的概念,一般均用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参数进行正截面承载 力设计。混凝土弯曲抗压时的一些特征,完全可以 用系数进行调整,新规范取消了我国特有的“混凝 土弯曲抗压强度”这个设计参数,对于我国设计规 范与国际接轨,遵从国际惯例是必要的。
如果考虑为控制温度和收缩而增加的构造配筋,总 用钢量可能增加10-15%;
采用强度价格比高的HRB400级钢筋可控制材料价格 上升不超过5%。
2024/1/23
返回 6
第二章 术语与符号
术语 符号
2024/1/23
返回
7
第一节 术语
新规范定义了在规范中常用的24个专用术语,其 中要重点理解深受弯构件、深梁、基本组合、标 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的概念;
2024/1/23
返回
22
简化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参考文档
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混凝土应变e c
素混凝 土试件
◆以往教科书:
e 纵筋配
筋率
f y′ =Es× 0
0.89% =200000×0.002
纵筋配 筋率
=400MPa
2.5%
◆混凝土内配有纵向钢筋也可使混凝土的变形能力有一定提高, 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变化不大,但峰值 应变有较明显增大,由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很好的粘结,当 混凝土应力接近或达到峰值时,纵筋起到了一定的卸载和约束 作用。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徐变,变形增大(1.25) ◆欧美等国的规范取 f y′ = f y
HRBF400、HRBF500、HRB335、RRB400、HPB300钢筋; 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 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
2 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RB335、HPB300、 HRB500、HRBF500钢筋。
3 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 筋。 (原4款合并为3款)
极限强度标准值 f ptk 800 970 1270 1470 1570 1860 1570 1720 1860 1960 980 1080 1230
抗拉强度设计值 f py 510 650 810 1040
1110 1320 1110 1220 1320 1390 650 770 900
抗压强度设计值 f py′ 410
410N/mm2调整到435N/mm2,保持与抗拉强度设计值一致; 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受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2的限制, 当采用500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 3.3 施工质量与安全 • 3.3.1 各工序的施工,应在前一道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 3.3.2 应及时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其质量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有关规定。 • 3.3.3 对隐蔽工程应进行验收,对重要工序和关键部位应加强质量检查或进行 测试,并应作出详细记录,同时宜留存图像资料。 • 3.3.4 使用的材料、产品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设计文件和施工 方案的规定。 • 3.3.5 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场时,应对其规格、型号、外观和质量证明文 件进行检查,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等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 3.3.6 材料进场后,应按种类、规格、批次分开贮存与堆放,并应标识明晰。 贮存与堆放条件不应影响材料品质。 • 3.3.7 施工单位应制订检测和试验计划,并应经监理(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监理(建设)单位应根据检测和试验计划制定见证计划。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第二章、术语
• • • • • • • •
• •
2.0.1 混凝土结构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可分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2.0.2 现浇混凝土结构 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现浇结构。 2.0.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式结构。 2.0.4 混凝土工作性 在一定施工条件下,便于施工操作且能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混凝土拌 合物应具备的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2.0.5 自密实混凝土 无需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并密实的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六章-课堂笔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六章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课堂笔记♦主要内容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两种破坏形态及英判别偏心受压构件的N厂血关系曲线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汁算♦学习要求1.深入理解轴心受压短柱在受力过程中,截而应力重分布的概念以及螺旋箍筋柱间接配筋的概念。
2.深入理解偏心受压构件正截而的两种破坏形式并熟练掌握其判别方法。
3.深入理解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关系曲线。
4.熟练掌握对称配筋和不对称配筋矩形截而偏心受压构件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5.掌握受压构件的主要构造要求和规定。
♦重点难点偏心受压构件正截而的破坏形态及其判别;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对称配筋和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关系曲线;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
6.1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结构中常用的柱子是典型的受压构件。
6.1.1材料强度混凝上: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混凝丄强度,一般应采用强度等级较髙的混凝上,目前我国一般结构中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常用C30-C40,在髙层建筑中,C50-C60级混凝上也经常使用。
6.1.2截面形状和尺寸柱常见截面形式有圆形、环形和方形和矩形。
单层工业厂房的预制柱常采用工字形截面。
圆形截面主要用于桥墩、桩和公共建筑中的柱。
柱的截面尺寸不宜过小,一般应控制在lo/b^30及l°/hW25°当柱截面的边长在800mm以下时,一般以50mm为模数,边长在800mm以上时,以100mm为模数。
6.1.3纵向钢筋构造纵向钢筋配筋率过小时,纵筋对柱的承载力影响很小,接近于素混凝土柱,纵筋不能起到防止混凝上受压脆性破坏的缓冲作用。
同时考虑到实际结构中存在偶然附加弯矩的作用(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以及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拉应力,规定了受压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10-2002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0-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8、3.2.1、4.1.3、4.1.4、4.2.2、4.2.3、6.1.1、9.2.1、9.5.1、10.9.3、10.9.8、11.1.2、11.1.4、11.3.1、11.3.6、11.4.12、11.7.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2月20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
6.5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6.5.1 在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下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其受冲切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5.1):(a)局部荷载作用下;(b)集中反力作用下图6.5.1 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1-冲切破坏锥体的斜截面;2-计算截面;3-计算界面的周长;4-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线F l≤(0.7βh f t+0.25σpc,m)ηu m h0(6.5.1-1)公式(6.5.1-1)中的系数η,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较小值:η1=0.4+1.2/βs(6.5.1-2)(6.5.1-3)式中:F l——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板柱结构,取柱所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的层间差值减去柱顶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板所承受的荷载设计值;当有不平衡弯矩时,应按本规范第6.5.6 条的规定确定;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 不大于800mm 时,取βh为1.0;当h 不小于2000mm 时,取βh为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σpc,m——计算截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宜控制在1.0N/mm2~3.5N/mm2范围内;u m——计算截面的周长,取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2 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方向配筋的截面有效高度平均值;η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η2——计算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βs——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的比值,βs不宜大于4;当βs小于2 时取2;对圆形冲切面,βs取2;αs——柱位置影响系数:中柱,αs取40;边柱,αs取30;角柱,αs取20。
6.5.2 当板开有孔洞且孔洞至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边缘的距离不大于6h0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中取用的计算截面周长u m,应扣除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中心至开孔外边画出两条切线之间所包含的长度(图6.5.2)。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4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17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2条、第4章有4条、第6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2条、第11章有6条;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而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以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新规范第3.1.1条、第3.1.2条之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在设计时,荷载分项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用;对极限状态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确定。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基本设计规定”之强制性条文:第3.1.8条: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第3.2.1条: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3.2.1)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建筑物二级严重一般的建筑物三级不严重次要的建筑物注: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第4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4.1.3条: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ck、ftk应按表4.1.3采用。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强度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 C35 C40fck 10.0 13.4 16.7 20.1 23.4 26.8ftk 1.27 1.54 1.78 2.01 2.20 2.39第4.1.4条: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ft应按表4.1.4采用。
注:1。
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如截面的长变或直径<300mm,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oc 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oc 8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施工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必读条文与理解应用注意事项2002·12·28 上海(1)提高了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安全储备(2)调整了轴压比限值及抗震构造措施二针对许多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系统研习设计规范的实际,编撰了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必读条文与相关资讯”。
期望本文在帮助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学习理解和运用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方面有所帮助,正是编者所企盼的。
必读条文的选取主要是材料指标和基本构造要求及构件规定,这些个内容既是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又是施工验算规范没有给出的,也是这次修订的重头戏。
三凡例:条文前提示(普通)规范条文原文对条文的理解与应用注意事项凡例:条文前提示(强制性)规范条文原文对条文的理解与应用注意事项四限于编者水平,对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理解不一定能切中要义,也难免产生理解方面的偏差,这是需要读者批评指正的。
条文的正式解释,已随规范条文一起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专此说明。
第一篇材料指标3.1.8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认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2.1 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4.1.1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4.1.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当采用HRB400和RRB400级钢筋以及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6.5.1 在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下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其受冲切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5.1):(a)局部荷载作用下;(b)集中反力作用下图6.5.1 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1-冲切破坏锥体的斜截面;2-计算截面;3-计算界面的周长;4-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线F l≤(0.7βh f t+0.25σpc,m)ηu m h0(6.5.1-1)公式(6.5.1-1)中的系数η,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较小值:η1=0.4+1.2/βs(6.5.1-2)(6.5.1-3)式中:F l——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板柱结构,取柱所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的层间差值减去柱顶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板所承受的荷载设计值;当有不平衡弯矩时,应按本规范第6.5.6 条的规定确定;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 不大于800mm 时,取βh为1.0;当h 不小于2000mm 时,取βh为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σpc,m——计算截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宜控制在1.0N/mm2~3.5N/mm2范围内;u m——计算截面的周长,取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2 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方向配筋的截面有效高度平均值;η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η2——计算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βs——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的比值,βs不宜大于4;当βs小于2 时取2;对圆形冲切面,βs取2;αs——柱位置影响系数:中柱,αs取40;边柱,αs取30;角柱,αs取20。
6.5.2 当板开有孔洞且孔洞至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边缘的距离不大于6h0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中取用的计算截面周长u m,应扣除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中心至开孔外边画出两条切线之间所包含的长度(图6.5.2)。
图6.5.2 邻近孔洞时的临界界面周长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2-计算截面周长;3-孔洞;4-应扣除的长度注:当图中l1大于l2时,孔洞边长l2用代替6.5.3 在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下,当受冲切承载力不满足本规范第6.5.1 条的要求且板厚受到限制时,可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
此时,受冲切截面及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条件:1 受冲切截面F l≤1.2f tηu m h0(6.5.3-1)2 配置箍筋、弯起钢筋时的受冲切承载力F l≤(0.5f t+0.25σpc,m)ηu m h0+0.8f yv A svu+0.8f y A sbu sinα(6.5.3-2)式中:f yv——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第4.2.3 条的规定采用;A svu——与呈45°冲切破坏锥体斜截面相交的全部箍筋截面面积;A sbu——与呈45°冲切破坏锥体斜截面相交的全部弯起钢筋截面面积;α——弯起钢筋与板底面的夹角。
注: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配置其他有效形式的抗冲切钢筋(如工字钢、槽钢、抗剪锚栓和扁钢U形箍等)。
6.5.4配置抗冲切钢筋的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截面,尚应按本规范第6.5.1 条的要求进行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此时,u m 应取配置抗冲切钢筋的冲切破坏锥体以外0.5h0 处的最不利周长。
6.5.5 对矩形截面柱的阶形基础,在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5.4):(a)柱与基础交接处(b)基础变阶处图6.5.5 计算阶形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截面位置1-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的斜截面;2-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线l h t m0F l=p s A(6.5.5-2)b m=b t+b b/2(6.5.5-3)式中:h0——柱与基础交接处或基础变阶处的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方向配筋的截面有效高度平均值;p s——按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计算并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可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当基础偏心受力时,可取用最大的地基反力设计值;A——考虑冲切荷载时取用的多边形面积(图6.5.5 中的阴影面积ABCDEF);b t——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当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阶宽;b b——柱与基础交接处或基础变阶处的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下边长,取b t+2h0。
6.5.6 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当考虑板柱节点计算截面上的剪应力传递不平衡弯矩时,其集中反力设计值F l应以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F l,eq代替,F l,eq可按本规范附录F 的规定计算。
6.6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6.6.1 配置间接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l c l c ln(6.6.1-2)式中:F l——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张拉阶段验算中,可根据相应阶段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值按本规范表4.1.4-1 的规定以线性内插法确定;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 条的规定取用;βl——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A 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 ln——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对后张法构件,应在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中扣除孔道、凹槽部分的面积;A 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 条确定。
6.6.2 局部受压的计算面积A b,可由局部受压面积与计算底面积按同心、对称的原则确定;对常用情况,可按图6.6.2 取用。
图6.6.2 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A 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 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6.6.3 配置方格网式或螺旋式间接钢筋(图6.6.3)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F l≤0.9(βcβl f c+2αρvβcor f yv)A ln(6.6.3-1)当为方格网式配筋时(图6.6.3a),钢筋网两个方向上单位长度内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不宜大于1.5,其体积配筋率ρv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6.3-2)当为螺旋式配筋时(图6.6.3b),其体积配筋率ρv应按下列公式计算:ρv=4A ss1/(d cor s)(6.6.3-3)式中:βcor——配置间接钢筋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仍按本规范公式(6.6.1-2)计算,但公式中A b应代之以A cor,且当A cor大于A b 时,取A cor=A b;当A cor不大于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 l的1.25 倍时,βcor取1.0;α——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约束的折减系数,按本规范第6.2.16 条的规定取用;f yv——间接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2.3 条采用;A cor——方格网式或螺旋式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应大于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 l,其重心应与A l 的重心重合,计算中按同心、对称的原则取值;ρv——间接钢筋的体积配筋率;n1、A s1——分别为方格网沿l1 方向的钢筋根数、单根钢筋的截面面积;n2、A s2——分别为方格网沿l2 方向的钢筋根数、单根钢筋的截面面积;A ss1——单根螺旋式间接钢筋的截面面积;d cor——螺旋式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截面直径;s——方格网式或螺旋式间接钢筋的间距,宜取30mm~80mm。
间接钢筋应配置在图6.6.3 所规定的高度h 范围内,方格网式钢筋,不应少于4 片;螺旋式钢筋,不应少于4 圈。
柱接头,h 尚不应小于15d,d 为柱的纵向钢筋直径。
(a)方格网式配筋(b)螺旋式配筋图6.6.3 局部受压区的间接钢筋A 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 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A cor—方格网式或螺旋式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7.1 裂缝控制验算7.1.1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受拉边缘应力或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1一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在荷载标准效应组合下,受拉边缘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σck-σpc≤0 (7.1.1-1)2二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在荷载标准效应组合下,受拉边缘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σck-σpc≤f tk(7.1.1-2)3三级裂缝控制等级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效应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效应计算。
最大裂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ωmax≤ω1im(7.1.1-3)对环境类别为二a 类的有压力混凝土构件,在荷载准永久组合下,受拉边缘应力尚应符合下列规定:σcq-σpc≤f tk(7.1.1-4)式中:σck、σcq——荷载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下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σpc——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按本规范公式(10.1.6-1)或公式(10.1.6-4)计算;f tk——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本规范表4.1.3-2 采用;ωmax——按荷载的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按本规范第7.1.2 条计算;ω1im——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按本规范第3.4.5 条采用。
7.1.2在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构件中,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m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7.1.2-1)(7.1.2-2)(7.1.2-3)(7.1.2-4)式中:α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按表7.1.2-1 采用;ψ——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当ψ<0.2 时,取ψ=0.2;当ψ>1.0 时,取ψ=1.0;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ψ=1.0;σs——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或按标准组合计算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等效应力;E s——钢筋弹性模量,按本规范表4.2.4 采用;c s——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当c s<20 时,取c s=20;当c s>65 时,取c s=65;ρ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无粘结后张构件,仅取纵向受拉钢筋计算配筋率;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ρte<0.01 时,取ρte =0.01;A t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对轴心受拉构件,取构件截面面积;对受弯、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取A te=0.5bh+(b f-b)h f,此处,b f、h f 为受拉翼缘的宽度、高度;A s——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A p——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d eq——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mm);对无粘结后张构件,仅为受拉区纵向受拉构件的等效直径(mm);d i——受拉区第i 种纵向钢筋的公称直径;对于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束的直径取为;其中d p1为单根钢绞线的公称直径,n1为单束钢绞线根数;n i——受拉区第i 种纵向钢筋的根数;对于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取为钢绞线束数;υi——受拉区第i 种纵向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按表7.1.2-2 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