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云教授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述评(郭立新)
许宏:青铜在哪?怎么就青铜时代了?——郭静云教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读后(7)
许宏:青铜在哪?怎么就青铜时代了?——郭静云教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读后(7)郭教授对“铜石并用时代”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她认为,“那些活动范围中没有铜料的族群,依然能进入所谓'铜石并用时代’的社会文明化阶段,而判定其是否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唯一标准,则在于石制器的精准度高低”(47-48页)。
由是我们知道,没有铜器的制造与使用,也可以进入“铜石并用时代”,而判定一种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还是铜石并用时代,指标在于石器而非铜器。
同时,以生产生活用具的质料为分野的考古学分期,被引申移用到了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范畴。
因而,“虽然在屈家岭遗址未发现红铜,但其早期国家的社会面貌以及石制器的发达程度,却符合铜石并用时代的文明”(48页)。
我们再看看作者是如何界定“青铜时代”和为具体遗存定性的:“在此之后,人们在发明青铜合金上的突破便是青铜时代的开始……虽然人们在发明青铜合金后,并不是立即以铜器取代石器……只是有少数器物开始以铜合金来铸造,尤以小型兵器为甚。
不过,此时合金的发明依然可视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之指标”。
由是,我们知道,在郭教授的概念界定中,只要青铜合金一出现,就是青铜时代的开始了。
“直至石家河时代,在离铜矿200-300公里的城址中已发现被磨碎的铜矿石(孔雀石)(注)、铜渣和小型红铜和青铜用具(注[1]),以及炼铜坩埚,这已无疑是青铜早期的国家文明。
期待湖北省考古界在推扬楚文化的同时,更要重视自己最古老的基础性文明,加强屈家岭、石家河城址的调查、发掘和研究,让学界知道,石家河文化其实是一个国家化程度很高的青铜早期文明”(48页)。
“青铜合金的出现,无庸置疑就是青铜文化的指标……虽然缺乏详细发掘、且未使用金属探测器,也没有进行筛土,但依然发现了冶铜的证据以及铅铜合金技术,这些数据足以将石家河认定为青铜文化时代,而屈家岭则应视为铜石并用文化”(49页)。
这两段论证性文字颇具深意。
严文明先生审慎地将石家河文化划为铜石并用时代的晚期[2],郭教授的新论,则又往前进了一大步。
许宏:比较材料大取舍——郭静云教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读后(8)
许宏:比较材料大取舍——郭静云教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读后(8)与对江汉地区信息网罗无遗的“发掘”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看作者是如何处理解释二里头等中原青铜文明的遗存的。
“偃师二里头较大的聚落约300公顷,但这大部分是普通居住区和农田,偃师二里头古城的面积只有12公顷(注[1]),所以石家河城内不包括壕沟已经比偃师二里头大十倍”(58页)。
作者这里引的是拙著《最早的中国》,那里占地广阔的中心区,宫城、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殿建筑群、纵横交错的主干道网、祭祀区、生产青铜礼器和绿松石器的围垣作坊区……这些不见于当时东亚大陆任何其他地点的遗存,郭教授只字不提;300万平方米的二里头遗址,至少从二期开始就是一个文化堆积连续分布的大聚落而非散布的聚落群,我们也更无缘在其间发现农田遗存,郭教授“大部分是普通居住区和农田”的论断不知何据。
10余万平方米是二里头宫室禁地的面积,郭教授把它和石家河含有普通居民点的大城相比较……“虽然二里头的两件玉戈时代较早,但目前仅发现两件,在二里冈时期也极少见到。
所以这种玉戈可能也是源自长江中游的礼器,只是目前尚未见于更早的地层中”(77-78页)。
“(二里头)璧戚形状也是三星堆类型,但目前未见于其他早期遗址(注[2]),来源不甚明确”(78页)。
注释为成都金沙遗址所出,年代已晚至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
“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铜牌……而三星堆前期的地层也有同类的铜牌(注[3])”(78页)。
此处三星堆遗址三件牌饰的地层关系被彻底破坏,系采集品,简报作者坦陈推断为“夏末至商代前期”,实属估测。
“三星堆前期的地层”?“前”到何时?“地层”在哪儿?聊作科普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无证据表明,在约当殷墟时代的1、2号祭祀坑之前,三星堆已存在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尽管二里头与他地同类遗存的早晚关系如此明确,但这些遗存在作者笔下,还是不可能从二里头传播至南方。
“直言之,时间、地理上的关联性,都足以否定二里头类型文化是由郑洛地区居民所创建。
夏商周史学经典著作解读
夏商周史学经典著作解读标题:夏商周史学经典著作解读引言:夏商周史学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瑰宝,它们记录并传承了夏、商、周三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本文将深入解读夏商周史学经典著作的意义、内涵和价值,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夏商文献的研究与价值夏商文献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遗产,包含了丰富的史料和文化信息。
对夏商文献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演变。
通过融入考古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还原夏商时期的历史面貌,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
第二部分:《尚书》的内容与意义《尚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夏商周三代历史的主要记载。
此部著作涵盖了政治、经济、礼仪、军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尚书》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国家治理与礼乐文化的发展。
其中,著名的《禹贡》、《虞夏之际》等篇章更是对夏商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详尽的描述,为我们研究和理解夏商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部分:《史记》的研究与影响《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它记录了从夏朝到汉朝的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也包括了夏商周时期的记载。
通过《史记》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夏商周时期君臣之间的政治斗争、社会风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史记》的方法论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史学的重要传统,对于理解和解读夏商周史学经典著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部分:夏商周史学经典著作的理解与观点夏商周史学经典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夏商周史学经典著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例如史书中的记载可能受到当时政治环境和史官的影响,需要结合其他史料和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有关夏商周考古学的研究著作
有关夏商周考古学的研究著作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朝代,其历史和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考古学是夏商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对于我们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变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著作。
1.《商代青铜器技术与文化》(杨洪磊著)《商代青铜器技术与文化》是杨洪磊教授所著的一本专门探讨商代青铜器技术和文化的研究著作。
该书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使用方式与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商代青铜器的特点和文化意义,为我们深入了解商代文明的科技和文化领域提供了重要参考。
2.《夏商青铜乐器研究》(刘文建著)3.《殷墟》(许久成著)《殷墟》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许久成教授所著的一本关于商代遗址的重要著作。
该书对中国商代遗址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从文物、实物、古代文字等方面对商周时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成为中国商代考古学研究中经典的著作之一。
4.《夏商考古基础问题研究》(李冶著)《夏商考古基础问题研究》是中国考古学家李冶教授所著的关于夏商考古学基础问题的研究著作。
该书从文化、遗址、器物等方面探讨了夏商时期的历史特点,并对夏商文明的文化、历史发展做出了紧密的剖析和解释,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夏商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商周时期的政治与社会》(梁启超著)《商周时期的政治与社会》是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所著的一本介绍商周时期政治和社会历史的著作。
该书详细地讲述了夏、商、周这三个时期中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等面貌,分析了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历史意义,成为中国商周时期历史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
总体来说,夏商周考古学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多个学科和领域的深度融合,并在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过程中进行细致、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有识之士的加入,深入挖掘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革,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史做出更多的贡献。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是郭静云所著书籍。
该书运用不同的史料。
从各种角度观察夏商周神话所隐藏及不予刊载的史实。
作者着重于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
将出土资料和传世史料相互对照。
重新思考早期国家形成的历程。
上编多元文明与集权之滥觞。
由考古事实探求中国集权政体的形成。
包括殷商之前的中国记忆殷商建国的情形。
并分析殷商王族的属性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中编政权承前启后:殷周王室的关系。
从考古与传世文献探讨商周王室和两国历史阶段之间的关系;下编商周文献中历史观念形成脉络考。
着重讨论古代历史观念的形成脉络。
书名,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作者,郭静云。
ISBN,9787532567591。
页数,537。
定价, 148。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该书摒弃传统的关于中国上古文明与夏商周历史观的既有成见和大一统的意识形态。
夏商周本着考古材料。
历史史实和神话资料给出的线索。
提出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见解。
重新建构了中国上古史发展的脉络与纲要。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认为。
盘龙城是代表殷商之前的本土古国。
其诸多文化因素在被殷商征服后融入到殷商文化的脉络里古云梦大泽周边之洞庭澧阳和汉北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早期文明的摇篮。
从屈家岭到盘龙城是一脉相承的先楚文明。
其地位类似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
郭氏认为。
从世界史的背景来看。
亚非地区早期原生文明的发生地。
都在北纬26——32度之间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而32度以北地区的文明化时间则较晚;同时。
农作的发祥地与大文明的发生地。
皆是在同一个大的自然区域内。
以此观之。
主要流经温带地区的黄河流域不太可能是原生文明的发生地。
而更象是文明扩展时代不同生活方式族群来往的交通要道。
文献所载之中原。
反映的是周秦汉唐之际人们的地理观念;若溯及更早时代。
从纯粹自然地理而言。
中国之中原。
应指以大巴山和大别山为西。
东界的宽阔平原地。
郭静云:中国上古文明的历史脉络
郭静云:中国上古文明的历史脉络2016-09-23 郭静云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笔者经过多年搜集、对照考古、文献以及其它学科所提供的资料,对中国上古史,尤其是“商文明”的历史得出新的理解。
此研究成果较详细见于拙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中。
因为对精神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认识,在着重于讨论古人信仰之前,下面拟简略描述笔者对于上古史基本框架的认识。
目前已知中国青铜文明主要有三。
第一是长江流域,是当时文明化、国家化程度最高的农耕文明,殷商之前已成为先蜀、先楚、先吴、先越等国家文明的基础,其中以先楚文明所在空间最为宽阔、丰腴,国家化程度也最高(不宜以熊氏王朝的楚来理解其更早的历史阶段)。
从地理与考古情况来看,很多颛顼、尧舜和夏禹的故事较符合长江中游的环境。
第二是东北辽河流域,自红山文化以来即为纯熟独特的文明,到了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因与草原交界,明显具有以军权治理社会的特点,在历史上成为殷商集权最关键之基础。
第三是西北齐家青铜文化,族群流动率很高,文明化、国家化的过程直至商周才明显,但最后成为周与秦政权的发祥地,掌握了大规模的政治权力。
这三地各有金属矿床,所以各依靠其本土矿床发展,矿料的差异性也影响到早期青铜技术的差异。
在这三区中,长江流域的矿床最丰富,肥沃土地也成为文明发展理想的条件。
此地区幅员最宽广,是稻作文化的故乡,上、中、下游均成为不同文明的发源地。
从距今五千多年以来,长江文明的社会分化、国家化过程很明确。
笔者分析考古资料,认为长江流域文明的形成和孕育,相当于蜀、楚、吴、越的文明起源,且从新石器中晚期到战国汉代,其间发展一脉相承,并无中断。
因长江金属矿的位置在先楚与先吴之间,这导致楚、吴是发展最快最丰富的文明。
相比较而言,在殷商之前,长江中游、汉水流域的先楚文明,是空间最广、人口密度与国家化程度最高的文明,很多早期的神话似乎都源自楚地——长江中游地区。
按照考古所得,长江中游地区是稻作的发祥地,自旧石器晚期以来,至新石器时代,其文化发展一脉相承至青铜时代,从未断绝:从彭头山文化(大约距今10400─7800年,含早期的宋家岗、杉龙岗、华垱和晚期的八十垱等遗址)到皂市下层文化(大约距今8200─7000年)、汤家岗文化(大约距今7000─6000年)、大溪文化(大约距今6300─5300 年)、屈家岭文化(大约距今5500─4600年)、石家河文化(大约距今4800─3800年,含后石家河文化)[1],最后发展到盘龙城文化(距今3900─3300年)。
夏商周史学著作
夏商周史学著作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这段历史时期的研究被称为夏商周史学。
在夏商周史学领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和著作。
首先,要提到的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所写的《夏商两代考》。
这本书是夏商周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钱大昕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该书系统地考察了夏商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对传世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对后来的夏商周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还有清代学者郭沫若所写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该书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朝时期的中国历史,其中对于夏商周三个朝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郭沫若先生在此书中提出了“三统一”(政治统一、经济统一、文化统一)和“五种制度”(土地制度、宗法制度、礼仪制度、军事制度、金属货币制度)的概念,对夏商周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还有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写的《论夏商时期的社会结构》,该书从社会结构角度出发,对夏商两代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陈寅恪先生认为,夏商时期的社会结构是一种“贵族制”,并对贵族阶层、奴隶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著名学者所写的夏商周史学著作,如清代学者谷懋循所写的《中国封建社会史》,该书对封建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夏商周三个朝代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还有民国时期历史学家黄宗羲所写的《明儒学案》中关于夏商周三代历史和文化方面的论述等等。
总之,夏商周史学是中国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其中涌现出了众多杰出学者和重要著作,这些著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论学丨张惟捷:从古文字角度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若干问题(上)
论学丨张惟捷:从古文字角度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若干问题(上)一、问题的提出2013年11月,中山大学珠江学者郭静云教授(Olga Gorodetskaya)出版了巨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以下简称“本书”),[1]随即引起学界高度瞩目,这是因为不同于往昔著作多根据传世文献立论的传统色彩,本书探讨上古“中国”民族血缘、地域与认同形成此一大命题,主要是根据考古发掘成果、出土古文字等新材料,并结合传世文献,形成满足所谓“三重证据法”的完整论述体系。
[2]此外,作者擅长数种外文工具,有能力直接引用外国原典或论文,这是大部分华人学者所不具备的条件,间接也提升了本书的影响力。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中下三编,包含“余论”共17章,内容主题虽各有偏重,然稍作审视,可知其论述主体是中国学者向来关切的“中华民族╱文化”之起源问题,尤其是郭女士透过旁征博引出土材料,提出若干迥异于传统观点的新说,更使学界掀起一波反省、争议的浪潮。
目前看来,对本书学术价值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似乎为数较多,例如南开大学朱彦民教授认为本书“资料翔实,结构宏阔,观点新颖,论说别致,是一部先秦史研究近年罕见的令人瞩目的大作”;陕西师范大学王晖教授也对其表示全面肯定;[3]湖南大学姜广辉教授亦不吝给予高度推崇:“虽然这些观点大胆而惊人,但并不是异想天开之论,而是由一部在我看来严肃而又严谨的学术著作提出来的。
此书出版后,难免会受到批评或责难,甚至也可能会被批得‘遍体鳞伤’,但我相信此书必将成为一部不朽的历史名著。
”[4]可见本书虽出版不久,却已取得很大正面回响,对一位学者而言是极为难得的成就,令人钦佩。
不过,凡事有正有反,在获得肯定的同时,此书亦迅即受到一些质疑──虽然形诸文字者绝不如赞赏者为多。
以笔者所见,目前似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研究员及台湾中正大学孙隆基教授有专文评论,前者针对本书所引据考古材料之不严谨处颇加议论,多发于网络平台;后者则聚焦于本书某些史料运用与史学方法相关问题加以评判,并已发表专文。
长江中游是东亚稻作原生文明的发祥地——郭静云教授著《夏商周:
在疑 古 派代表 顾颉 刚先 生 看来 , 历史 上存 在 过 一 其 说是 实证 的结 果 , 勿宁 说是 一 种 情 结 。 ” ¨ 3 既 然认 定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6—0 5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 郭立新 , 男, 中山大学人类学 系教授 。
利, 而是 由来 以久 , 源远 流 长 , 以致 于今 天 能 够 了解 到 体实 践 中 , 被搁 置 于一旁 。 的故事 , 大 多 已经 过 长 期 的 、 各 种 有 意 或 无 意 的加 工 甲骨文的发现 和解读 、 殷墟 的发 现和发掘 , 对上
与 再创 造 , 层 累地 造 就 , 或 早 已远离 历史 的真 相 。
古史 研究 和 中国考 古 学 的走 向有 很 大影 响 : 信 古 重 新 在 现代 考 古 学 出现 之 前 的长 达 二 千 多 年 的历 史 成为 主流 , 考古 学被 定 位 为 历史 研 究 提供 史 料 的辅 助 过程中, 中国 人 所 能 了解 到 的上 古 知 识 , 都 源 自传 世 学科 。 经 典文 献 。这些 文献 史 料 大 体定 型 于 战 国 秦汉 之 际 , 1 9 1 7年 , 王 国维利 用 小 屯 出土 甲骨 考 证 《 史记 ・ 往 前延 伸 到西周 晚期 , 往 后 下延 到两 汉 。如 何 看 待 这 殷本纪》 所记载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这一研究给后 些 传世 文 献 ? 它 们 产 生 于什 么 时代 ? 所 记 内容 是 否 世 留下 两项 重要 遗产 : 一 是 提 升 了 国人 认 定文 献 所 载 真实 可信 ? 围绕 这 些 问题 , 人 们 很 早 就对 传 世 文 献 进 三代 历史 为信 史 的信 心 , 二 是 其所 倡 导 的地下 材 料 与 行 考证 , 清代考 据学 的发 展更 是 将 先 秦传 世 文 献 之 间 史籍 记 载相结 合 的 二 重 证 据 法 大 行 其 道 。具 体 到 夏 的互 补考 证工 作 推 向一 个 高 峰 。2 0世 纪 初 在 西 学 东 商研 究 , 便 出现 以 文 献 为 主 导 、 考 古 材 料 相 配 合 的 学 渐 风气 和 五 四新 文 化 运 动 的氛 围下 , 发 生 了疑 古 与 信 术论 证 与认识 演 绎过 程 : “ 既然 商代 历 史 和《 史记 ・ 殷 古 的争 论 , 对现 代 中 国上 古史 研 究 的学科 走 向发 生 重 本 纪》 中的商 王世 系 已为安 阳殷 墟 发掘 和 甲骨文 所 证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单元解读)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社
兼并 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会
变
革
变法 图强
商鞅变法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课标解读 课时目标 单元概览
第7课 百家争鸣
铁农具牛耕 的出现推广
分封制瓦解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士阶层崛起
百家 争鸣
经济和政治变革促进 思想文化的繁荣。
源于春秋 盛于战国
老子 孔子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6
课标解读 课时目标
百家争鸣
①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 知道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 教育成就。(史料实证) ②知道各学派代表人物及 其思想主张,培养社会责 任感。(史料实证、家国 情怀) ③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及 其历史影响,认识社会变 革与思想发展的关系。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7
单元概览 内容建构
先秦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4
动荡变化中 的春秋时期
①了解王室衰微的表现 和结果。(历史解释) ②知道春秋时期的主要 霸主,认识诸侯争霸的 影响。(时空观念、历 史解释) ③知道春秋时期经济发 展的表现及其原因,理 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 的关系。(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5
战国时期的 社会变革
①知道战国七雄的地理位 置,兼并战争等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知道商鞅变法的内容及 意义,认识到改革是社会 发展、国家强大的动力。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③知道战国时期经济发展 的表现,了解都江堰水利 工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的智慧。(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课时目标
地处山西 河南一带
内单容元梳概理览
分封制
课内时容安建排构
兼并战 争频繁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郭静云;-先秦易学的_神明_概念与荀子的_神明_观
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总第八十九期) 先秦易学的“神明”概念与荀子的“神明”观郭静云(中山大学历史人类中心、历史系,广东广州510275)摘要:“神明”是《易传》关键概念之一,亦在先秦两汉思想范畴中被广泛使用。
各家“神明”概念都与“天地”有关,并涉及天地自然造化之过程,古代“神明”不是作为某种祭祀对象而存在,也不表示神祇和鬼神的意义。
笔者搜集归纳有关先秦两汉“神明”之资料,发现“神明”一词之用意牵涉天地万物之“德”概念。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之死生运行皆源自“德”,皆由神明之安排,但“神明”并不具备造物主身份,而是天地合德概念。
“神明之德”被视为万物造化的原因,若以两个字来表达“神明”的本质,则应是“生机”一词。
郭店《太一》阐明了“神明”体现天地的相辅,于是“神明”的作用即是天地之间的媒介、气化主宰者,故为“生机”。
荀子的“神明”观念,保留天地观的出发点,但同时集中于微观宇宙──“人”的核心概念。
荀子对“神明”的定义近于黄老学派,既将“神明”视为“道”的唯一产物,又看作知“道”的唯一依据。
只是黄老学派以神明论及天地观,而荀子藉此来探讨儒家的“君子养心”之议题。
荀子之外,养生学派也将“心”视为“神明出”的器官,然而养生学派的观点是在表达“神明”是人中的“生机”,而荀子藉此“神明”观,来探讨认识论的伦理问题。
荀子的神明观,被宋明理学所继承。
关键词:易学;荀子;天地;神明;德;心中图分类号:B221;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08)03-0052-10The Concept of Shen&M ing i n pre2Q i n Yi Trad iti onand tha t i n Xun Z i’s ThoughtG UO J ing2yun(Center for H ist orical Anthr opol ogy,Depart m ent of H ist ory,Sun Yat2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Abstract:Shen&M ing(the s p iritual and brightness)is one of the key concep ts in Yi Zhuan,and is put t o use comp rehensivly in the thoughts in p re2Q in peri od and Han dynasties.I n the theories of different schools,the concep t of Shen&M ing is related t o heaven &earth,involving in the p r ocess of creativity,neither is the sacrifice object nor the s p iritual being.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the con2 cep t of Shen&M ing relateswith the moral of heaven&earth in the materials of p re2Q in and Han dynasties.The ancient thinkers held that the running of the things bet w een heaven&earth originated fr om the moral and were arranged by the Shen&M ing.The moral of Shen&M ing is the cause of creativity,with the innate character is vatality.The concep t of Shen&M ing in Xun Zi’s thought keep s the idea of heaven&earth and centres in the key concep t of human being.Xun Zi regards the Shen&M ing as the unique p r oduct of Dao which is si m ilar t o the idea of the Daoist school of Yell ow E mper or and Lao Zi.Xun Zi discusses the issue of the way that the gen2 tl m en cultivate their m ind with the concep t of Shen&M ing which is used t o elaborate the idea of heaven&earth by the Daoist school of Yell ow Emper or and Lao Zi.Xun Zi researches the ethic with Shen&M ing which is succeeded by the neo2Confucinis m in the Song dynasty.Key words:Yi2ol ogy;Xun Zi;heaven&earth;Shen&M ing;moral;m ind收稿日期:2008-01-28作者简介:郭静云(1965-),生于莫斯科,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博士,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前任研究员,现任中山大学历史人类中心研究员、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静云教授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述评(郭立新)
郭立新
( 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 摘 《夏商周:从 要: 在疏理中国上古史研究方法与学术传统形成背景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郭静云教授新著 稻作文明; 长江中游
神话到史实》 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并简要评述各界对该书的关注与反响, 希望藉此推动中国上古史的研究。 ; 关键词: 郭静云;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中图分类号: K 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219 ( 2014 ) 05 - 0001 - 09
最终检验者的地位纵观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表现一方面受中国史学传统对史实的强调和近代中国对科学主义的追求的影响中国考古学话语实践表现出对经验观察与直接感知的重视和强调将所指意义固定在确定性程度高的方面而对不确定性所指的探讨则经常抱持怀疑和犹豫的态度所以在处理考古材料对具体材料进行解释时表现得极为谨慎和小心
[5 ]
多元和三代的一体似乎变成一种新的教条 。 此外, 考古类型学是考古界最经常使用的研究方 法。此种方法通过探讨同类器物或遗存之间的演化 逻辑, 籍以确定相对早晚关系。 从理论上讲, 如果没 有地层学依据作参考, 器物演化逻辑是完全可以颠倒 的, 即在一种视角下被视为最早的, 在另一种视角下 或可被看成是最晚的。 西南中国和越南有关铜鼓的 类型学研究即为著名的例子, 中国学界一般将万家坝 型视为铜鼓中最早的亦即最原始的类型, 而越南学者 则普遍将其视为东山铜鼓的衰退类型, 是一种晚出的 形式。所以, 在较小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类型学比较 , 时 可能有直接的地层学依据, 结论相对有效力。 当 在大范围内应用类型学进行比较, 且地层学的证据变 得薄弱时, 其结论往往很难令人信服而易走入误区 。 在三代研究中, 还有一种倾向: 动辄将考古材料 对标中原, 且以郑洛中原为中心而认定相似的文化因 素一定在郑洛中原出现早; 而在郑洛中原地区, 在一 元史观主导下一定要将可能同时并存的多元主体纳 入到先后有别的单线历史框架中。 这使得考古区系 类型学研究, 特别是年代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经常 带有意识形态和先定论色彩: 将郑洛中原地区考古遗 存的相对年代定得早, 而将周边地区同类遗存的相对 年代主动拉晚以配合中原中心观。 可是, 这种年代学 结论经常与碳十四测年数据相龃龌。 在这种情况下, 考古学界普遍更愿意相信类型学所做的年代分析, 而 无视通过科学方法测定的碳十四年代[6]; 或选择性应 用碳十四年代或简单否定之, 而不是细致深入讨论碳 十四年代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 应用规则等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pdf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pdf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是郭静云所著书籍。
该书运用不同的史料。
从各种角度观察夏商周神话所隐藏及不予刊载的史实。
作者着重于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
将出土资料和传世史料相互对照。
重新思考早期国家形成的历程。
上编“多元文明与集权之滥觞”。
由考古事实探求中国集权政体的形成。
包括殷商之前的中国记忆殷商建国的情形。
并分析殷商王族的属性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中编“政权承前启后:殷周王室的关系”。
从考古与传世文献探讨商周王室和两国历史阶段之间的关系;下编“商周文献中历史观念形成脉络考”。
着重讨论古代历史观念的形成脉络。
书名,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作者,郭静云。
ISBN,***-**********。
页数,537。
定价,nbsp;148。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XX 年-10。
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该书摒弃传统的关于中国上古文明与夏商周历史观的既有成见和大一统的意识形态。
夏商周本着考古材料。
历史史实和神话资料给出的线索。
提出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见解。
重新建构了中国上古史发展的脉络与纲要。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认为。
盘龙城是代表殷商之前的本土古国。
其诸多文化因素在被殷商征服后融入到殷商文化的脉络里古云梦大泽周边之洞庭澧阳和汉北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早期文明的摇篮。
从屈家岭到盘龙城是一脉相承的先楚文明。
其地位类似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
郭氏认为。
从世界史的背景来看。
亚非地区早期原生文明的发生地。
都在北纬26——32度之间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而32度以北地区的文明化时间则较晚;同时。
农作的发祥地与大文明的发生地。
皆是在同一个大的自然区域内。
以此观之。
主要流经温带地区的黄河流域不太可能是原生文明的发生地。
而更象是文明扩展时代不同生活方式族群来往的交通要道。
文献所载之“中原”。
反映的是周秦汉唐之际人们的地理观念;若溯及更早时代。
从纯粹自然地理而言。
论稻作萌生与成熟的时空问题 - 欢迎访问中华农业文明网
论稻作萌生与成熟的时空问题郭静云1,2郭立新2,3(1.中正大学历史系,台湾台北;2.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3.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摘要】本文依靠考古学和古代气候学、地质学、土壤学的资料,试图厘清稻作起源的发祥地以及早期发展的时空问题。
本文认为:广义上来说,我们应将江南冥岭北整个地带,全部视为人类开始食用稻谷的发祥地,然而,最早栽培水稻农作的发生地区并没有那么广大,且以澧阳平原作为核心。
本文内容主要在讨论彭头山文化之前稻作栽培的萌生,以及彭头山文化之后稻作形成与成熟的条件,并认为浙江上山文化不能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稻作发祥地”,而仅是一个与彭头山相类似的采集或初步栽培水稻之文化,但与彭头山不同的是,它后来并未形成一脉相承的农耕传统。
长江中游的农耕发展,从彭头山以降,经过皂市下层、汤家岗、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连续发展出来的文化,表现出了完整而一脉相承的进步过程,故而新石器中期的汤家岗文化,已表现出相当成熟的农业文明形态。
而长江下游则因其地域的自然条件不稳,在新石器中期时,虽有小黄山、跨湖桥、河姆渡等数度努力发展稻作的文化,但却仅仅是各自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精神,并未形成一脉相承的农耕技术,所以亦分别遭遇了被湮没、或是农耕技术绝传的情形。
因此,长江下游的发展,到了新石器晚期的马家浜文化后段,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农耕文明的进展,而渐次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农业文明。
马家浜、崧泽文化不但快速地吸收长江中游稻作栽培的丰富经验,并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创造了许多新技术与文化内涵,因此又回头重新影响了长江中游及其他地区。
之后,崧泽—良渚和屈家岭—石家河文明,则处于互相学习、促进且协同进展的情况。
在他们之间,还有颇为重要的北阴阳营、薛家岗等文化。
我们必须针对这些文化的稻作特点加以研究,才能更系统性地阐明长江流域早期农耕文明的发展轨迹。
在新石器晚期之前,澧阳平原上的先民早已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稻作农耕技术,因此本文认为,澧阳平原地区才应该被视为人类稻作的发祥地。
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下)
作者: 郭静云[1];郭立新[2]
作者机构: [1]中正大学历史系,台湾嘉义62102;[2]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版物刊名: 中国农史
页码: 3-1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摘要:(上接《中国农史》2020年第6期)五、湘西北澧阳平原彭头山文化的奇迹虽然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可以被称为是新石器时代稻作发展地带,但是考古学及古环境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生活方式最早产生且根深蒂固的发祥地并没有那么广大,而是以澧阳平原为核心地的彭头山文化地区.在彭头山文化之前,野生稻已进入华南地区初步定居人群的生活中;而彭头山文化晚期以来,稻作聚落多见于洞庭平原,且聚落结构趋向于稳定,遗址出土炭化的早期栽培稻种的概率非常高,并且出现萌芽形态的水田,如田块、田埂和排水沟等.也就是说,虽然人们早于彭头山文化时期就开始利用水稻,但其生活发生转折的关键期却是在彭头山文化时期.。
文学经典化问题的新探索--《隐逸诗人的历史影像--陶渊明经典化研究》读札
收稿日期:2014-09-20作者简介:邓新华,男,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㊂刘传清,女,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㊂2014年11月第36卷㊀第6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Nov.2014Vol.36㊀No.6文学经典化问题的新探索‘隐逸诗人的历史影像 陶渊明经典化研究“读札邓新华㊀刘传清(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㊀443002)中图分类号:I 20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6219(2014)06-0115-02㊀㊀文学经典问题是近三十年来全球学术界讨论热烈的一个重要话题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文学经典理论主要面临着两大 挑战 ㊂其一,文学经典本身面临被 解构 的危机㊂事实上,那些早已被传统认可的经典,在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面前,都会遇到挑战㊂如在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学顷刻被打倒; 文革 期间,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经典都被当成 毒草 而遭到横扫㊂而在当下,视觉文化㊁新媒体文化与消费文化完全占据了文化传播的中心,文学经典则退居边缘,似乎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㊂其二,文学经典存在的合法性也屡屡受到质疑和批判㊂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就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思想蕴涵和审美蕴涵,这也是文学经典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㊂但是,某些激进的文学经典论者则认为,文学经典不过是一种审美幻像㊂这种文学经典虚无主义的观念,误导人们从理论上怀疑文学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㊂如果进一步观察国内学界有关文学经典问题的学术探讨,还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另一个方面的问题,这就是理论层面的考察明显多于个案的研究㊂其实,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 经典形成的真实过程从来就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张力 经典的形成是一个包含了极多复杂因素的过程,有些因素却被我们忽略了 (周宪语)㊂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学经典问题的探讨,不应该一味纠缠于纯粹的概念分析和理论思辨,而应该回到经典本身,应该更加关切经典形成过程中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通过系统㊁细致㊁深入的个案研究来揭橥文学经典问题的理论实质㊂边利丰博士新近出版的‘陶渊明经典化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就是期望通过对陶渊明经典化过程的个案研究,来呈现文学经典问题的丰富性㊁生动性㊁深刻性和复杂性,进而揭示其发生发展的本质和规律㊂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经典作家之一似不为过,但事实上他的人格境界与文学价值,即其经典性的确认,却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发现㊁认识甚至 发明 ㊁再造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因此对陶渊明经典化问题的研究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㊂但作者敏锐地把握了陶渊明经典性问题研究的重心所在:这就是后世的文学接受活动和阐释活动对陶渊明经典性形成所产生的影响㊂究竟是哪些人,通过哪些活动,怎样将陶渊明一步一步地加以塑造,从而使陶渊明从六朝时期的一名默默无闻的隐士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㊁重要的文化人物乃至中国文化别具意义的某种象征㊂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还自觉意识到,文学经典主要是一种关系性存在,经典化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这种独特性甚至会表现为无中生有的 发明 或再造)的结合,并以一种 效果历史 呈现出来 不断发现新的东西,接受新的认识,产生新的意义,这就是意义的再生成过程,实际上也是经典的再生成过程㊂而陶渊明经典性的关键点正在于,其作品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意义再生成过程㊂基于此种认识,作者提出这样一种理论预设: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事实上是作家㊁作品等因素不断获得命名的历史㊂在作者看来,所谓 命名 ,就是批评家对作家和作品 对话 的一种方式㊂后世的阅读者和批评家总是从自己特定的立场和现实需要出发,去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总是要以个人化的方式去对陶渊明进行重新塑造,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以个人的方式对陶渊明进行重新 命名 ㊂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学史对陶渊明的每一次重新 命名 ,都意味着特定历史语境下新问题㊁新视角的出现,而这种重新 命名 的过程,无疑已经融入了阐释主体对陶渊明经典化的选择㊁参与和创造㊂在作者看来,既然 命名 是陶渊明经典性得以显现的一种重要方式,那么, 释名 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边著的理论切入点㊂按着作者上述对陶渊明文学经典性问题的基本理解,边著分三个时期具体深入地探讨了陶渊明的经典化历程㊂六朝是陶渊明经典性的奠基期,边著首先关注的是陶渊明诗文创作中的自我形象问题㊂作者以陶渊明自己作品所描绘的历史人物为材料依据,分析了陶渊明笔下的 自我 形象㊂作者认为是这种具有自我期待性质的 自我形象 为陶渊明经511典形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㊂在此基础上,边著深入探讨了 陶彭泽体 的原创性问题,钟嵘‘诗品“称陶渊明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的首次命名问题,以及萧统对陶渊明作品的选录及阐释使陶渊明作为诗人的历史地位初次显豁化等问题,从而较为清晰地揭示出此期陶渊明的经典性是如何得以初步显现的㊂需要指出的是,边著对此期间陶渊明经典性的探究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出发,根据人类学借助对他者的理解绕道来理解自我的思想,通过全面梳理㊁细致分析陶渊明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对陶渊明的自我期待与自我建构进行了分析和阐释㊂我以为这十分有利于我们准确㊁全面地理解更为真实的陶渊明历史形象㊂陶渊明与颜延之的关系也是边著用力较勤的一部分㊂颜延之与陶渊明有密切交往,是陶渊明生平的重要见证者,也是其事迹的最早记录者㊂边著对陶渊明与颜延之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初步廓清,从家族传承㊁伦理观念和文学潮流等角度分析了颜延之与陶渊明交往密切但对其创作评价甚低的原因㊂唐朝是陶渊明经典性的形成期,边著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㊂首先,作者指出,作为田园创作的 艺术先行者 ,陶渊明开创的山水田园诗体也即 陶彭泽体 ,对唐代颇具声势的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起了一种先导作用㊂不仅如此,陶诗表现的田园情趣,也在唐代蔚为大观的山水田园诗中得到了发扬光大,作者把这称为 诗歌情趣的经典化 ㊂总之,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大规模涌现使原本势力单薄的一 体 发展成了蔚为壮观的一 派 ,这对陶渊明经典化极具促进之作用;其次,作者认为陶渊明创造的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审美意象,如 东篱菊 ㊁ 五柳 ㊁ 桃源 等,已经较大规模地渗透到唐诗创作中,这些凝聚着陶渊明风神意趣的诗歌审美意象,开始由普通的 个人意象 衍化为极富蕴藉的 公共意象 ㊂也因于此,作者将这种现象命名为 诗歌意象的经典化 ;第三,作者通过考察陶渊明典故在唐代诗歌中的使用情况,勾勒了诗人在这个时期的经典形象:隐士-饮士-诗人,这一现象作者称之为 诗人形象的经典化 ㊂关于陶渊明经典在唐代的基本地位问题,作者的研究与既往不同:时代风貌和社会心理的巨大差异基本决定了唐代并不是一个十分利于陶渊明经典性显现和形成的历史时期㊂以李白为代表的唐代诗人与陶渊明的关系以及李白对其 龌龊 的评价历来就是一个难以绕过的学术迷案㊂边著通过系统梳理 龌龊 词意的历史演变,借助详实的资料分析,得到了更为可信的结论㊂陶渊明诗歌情趣㊁意象经典化问题的提出在我看来完全是一种学术创见,从 艺术先行者 的角度来定位陶渊明与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关系自然也就包含有较多学术创新的成份㊂自宋代起,陶渊明开始被人称为 诗人之冠冕 ,这是陶渊明经典性的确立期㊂边著对于这个时期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用力更勤㊂特别对于宋人评陶渊明 耻事二姓 的政治气节, 安贫乐道 的 孔颜乐处 ,评陶诗表现出来的理性精神,评陶渊明的 哲人 形象,评陶诗 自然 ㊁ 平淡 的格调等,都极为细致深入㊂显然,作者如此全面深入的论证意在说明,此期诗人陶渊明的经典化得以确立,与宋代社会文化的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尤其与当时文坛领袖苏轼对陶渊明的极赏分不开㊂目前国内外学界的文学经典化研究有两条不同的路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㊂边著对陶渊明的经典化研究在方法论上则注重这两条不同路径的有机结合㊂在作者看来,陶渊明至高无上的文学经典地位的获取与两宋意识形态和政治伦理的重新建构密切相关:士风的重建事实上是由政治统治 重整纲常 的现实需要产生的,而 重整纲常 恰恰需要树立特定的 示范性经典 ㊂从 神化 现象入手,作者进一步明确界定了陶渊明经典具有被 发明 ㊁再造的性质,这与学界既往研究中单纯的 发现 观念完全不同㊂边著对苏轼与陶渊明的经典化关系的梳理极为细致深入,作者通过系统㊁深入研究‘饮酒“(其五)的效果历史,借助哈罗德㊃布鲁姆 影响的焦虑 和霍布斯鲍姆 发明的传统 的理论框架,指出苏轼改造陶诗实际是将自己的审美理想投射到古代诗人身上,是要通过 自觉不自觉 地修正前人的创作来建构新的诗学规范㊂而‘饮酒“(其五)经过苏轼的改造㊁ 发明 最终 神化 成为中国文学的理想和 神话 ㊂另一方面,后人所熟悉的所谓 超脱人世 的陶渊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苏轼这样的话语权威 塑造 出来的㊂从这个角度来看,陶渊明经典的确具有 发明 ㊁再造的历史属性㊂而这种 发明 ㊁再造的陶渊明经典对中国文学史和文学理论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㊂[责任编辑:杨㊀勇]6112014年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枠总 目 录(作者姓名后面括号内的数字自左至右的顺序为本刊期数、页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党内生活科学化视野下的苏共亡党原因探析何克祥 丁俊萍(1.1)…………………………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和时代内涵全家悦(1.7)……雷锋精神践行的路径思考王亚娟(1.12)……………毛泽东对当代中国的遗产和启示俞思念 陈沛岳(2.1)…………………………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弘扬王越芬 丁莹莹(2.5)…………………毛泽东屯垦思想发展史略与逻辑理路肖志远 郭凡良(4.1)…………………………意识形态的统一: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与党的思想建设王海峰(4.7)………………………………………三个维度透视毛泽东榜样教育洪 涛 申芳芳(4.13)…………………………三峡文化研究白鹤梁题刻数及题刻收录考察曾 超(1.16)………白鹤梁题刻中北宋涪州知州吴革考辨王晓晖(1.25)……………………………………20世纪前半期三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考察李 鹏(2.8)……………………………………三峡民间歌谣与民俗文化研究———以重庆市巫溪五句子歌为例傅国群(2.14)……………………………………影响容美土司国家认同的因素分析葛政委(3.1)…唐崖土司城的土家族文化剖析李军明(3.6)………明代三峡地区方志地图的地理要素考释王 毅(4.17)……………………………………枟三峡通志枠所见宋人佚诗文三则李成晴(4.22)……枟三峡通志枠初探罗小华(4.23)………………………长江中游是东亚稻作原生文明的发祥地———郭静云教授著枟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枠述评郭立新(5.1)………………………………………牙璋起源刍议———兼谈陕北玉器之谜郭静云(5.10)…………长江中游史前毁器葬邱诗萤(5.17)…………………三峡库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的变迁蔡靖泉(5.22)……………………………………巴式编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朱世学(5.29)…………一枝独秀领风骚推陈出新占鳌头———评王安石枟明妃曲枠及其唱和诗邓莹辉 邓艳华(5.36)…………………………说不尽的王昭君———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昭君题材小说杨建兵(5.41)……………………………………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地域文化———简论“湖北三峡城市群”的文化资源及其价值王前程(6.1)…………………………韦庄三峡诗文考论李建中(6.6)……………………移民研究水库移民社会稳定管理的思考及对策梁福庆(1.29)……………………………………明代三峡移民与地域社会变迁裴一璞(1.32)………宁夏生态移民地区社会稳定评估研究聂 君 范建荣 刘学武(2.17)………………水库移民补偿权利保障困境的制度追溯胡大伟(3.11)……………………………………水库移民生计资本对安稳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孙海兵(6.25)……………………………………旅游研究文化遗产地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李庆雷 张丹宇(1.37)…………………………西安市旅游产业集群判定和识别研究暴向平 李庆雷 郭瑞斌(1.42)………………中国房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向富华(1.46)……………………………………我国水利旅游供需分析丘 萍(3.32)………………基于营销视角论居民在旅游目的地中的作用李海娥(3.38)……………………………………困境与突围:神农架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田 强 屈巧丹(3.43)…………………………Ⅰ导游服务中的人际信任冯耕耘(5.76)………………基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阚如良 秦朝钧 郑宇飞(6.29)………………妇女研究刍议农村传统性别文化变革的可行路径———基于河南省登封市三个村庄的实地调研陈菊红(1.52)……………………………………家庭离散:农村留守妇女非正常生存问题归因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17县市34村庄的调查发现汪 超(1.55)……………………………………女性主位、成年礼与文化认同———对土家族哭嫁歌的文化人类学解释黎 帅 郭玲珍(1.59)…………………………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汤普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研究李 勇(2.23)……………………………………利益与公共权力的博弈———基于马克思枟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枠的分析蒋维兵(2.29)………………………………………正义该如何选择———论罗尔斯枟正义论枠刘晓璐 洪巧英(2.33)…………………………论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三个维度刘明君 高 睿(2.37)…………………………美国南海政策困局浅析李永强 赵 远(3.16)……美国外交政策的宗教缘起李亚丽(3.21)……………美国热点警务模式:经验、教训和启示吴 玲(3.26)……………………………………党的群众路线的属性分析蒋维兵(4.25)……………社会正能量传播现状评析马 露 刘利才(4.28)…………………………论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社会发展代价的成因郭广平(5.45)……………………………………批判马克斯·韦伯历史观的四重维度———基于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的分析冯旺舟 陈红军(5.49)…………………………斯金纳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评析李见顺(5.54)……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高校党建科学化的永恒动力覃好君(5.59)……………………………………试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根基陈 翔(5.62)……………………………………农村社区多元参与治理中政府行为研究———以湖北“三万”活动为例赵丽江 穆 霖(5.67)…………………………美国的人才强国之路及其启示秦剑军(5.72)………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意识陈金明 唐祖琴(6.9)………………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举措与经验黎见春 陈静静(6.13)…………………………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探析王 进 王优喜(6.17)…………………………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宜昌社会治理模式宋仕平 徐 静(6.21)…………………………城镇化研究有效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机制研究陈金田 余碧岩(3.47)…………………………宜昌新一轮城镇化模式选择苏发金 熊 珊(3.52)…………………………生态文明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朱国庆 覃 聪(3.57)…………………………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判———基于熵和AHP的组合赋权吴赐联(3.60)……………………………………文学研究太阳循环神话再论贾雯鹤 杜觐位(1.64)…………论清谈活动对诗社形成所起的作用及其诗学意义郭 鹏(1.69)……………………………………互文、典故与女性抒情———从枟预言枠一诗看何其芳早期诗歌创作的三种手法杨宁宁(1.75)…………………………………混沌创世神话研究述评张开焱(2.50)………………对赵逵夫枟再论“牛郎织女”传说的孕育、形成与早期分化枠的商榷杨德春(2.55)………………在语言中诗意存在:论明“七子派”的文辞模拟观闫 霞(2.61)……………………………………讲求文法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变革郭 勇 李爱林(3.76)…………………………冲突的诗意化:古典戏曲的人物关系易勤华 邓莹辉(3.80)…………………………现当代文学史视阈下的作家文学白蛇传书写高艳芳(3.84)……………………………………辨伪与论证———枟远游枠与枟大人赋枠的关系考辨张 伟(4.31)……………………………………Ⅱ人文领域研究路向的反思———以“对普遍性的概括与追寻”研究路向为例袁 晶(4.38)……………………………………中国古装历史电视剧的及物性叙事分析———以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枟苏东坡枠为例王冬冬(4.44)……………………………………选本与现当代小说经典的建构王 蕾(4.48)………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现代性胡 健(5.99)…………论斯威夫特小说枟愿你在此枠的创伤内涵赵雪娇 田祥斌(5.105)………………………中华文化氛围观照下的纳兰词试析张兆勇 张彩云(6.34)…………………………从“不羁”到“逍遥”———试论向秀山阳之行及枟思旧赋枠的心态史价值余 霞(6.38)………………………………另一种创作———略论新时期中国当代小说家的文论自觉及其体验性的言说方式余 锐 乔秀玲(6.43)…………………………贾府子孙悖礼违法败家———论枟红楼梦枠贾府没落的根源夏 航 夏桂霞(6.47)…………………………语言文字研究先秦时间词形成发展的文化动力吴 芳(1.80)……枟汉语典故大辞典枠基于石刻语料的义项补充及释义、来源商榷徐志学(1.84)…………………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影视字幕翻译中幽默的传达———以热播美剧枟灵书妙探枠为例覃芳芳(1.90)……………………………………宜昌方言熟语述略(上)王作新 李方春(4.54)……再论枟集韵枠重出小韵雷 励(4.58)…………………枟尔雅诂林·叙录枠中书目提要的文献价值胡 涛(4.62)……………………………………大学校园负面语现状的调查分析———以三峡大学为个案刘传清 魏清倩(6.52)…………………………从目的论视角看城市公示语英译———以湖北宜昌市公示语英译为例石新华(6.57)……………………………………经济研究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调查研究曹大明 黄柏权 刘冰清(1.93)………………新型城镇化建设需制度改革先行李玉华 葛翔宇 席丽娟(1.99)………………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基层政府职能研究苏玉娥(1.103)…………………………………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常规阻力与动力机制构建———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王守智(2.41)………研发投入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余子鹏 赵 玮(2.47)…………………………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绩效研究向玲凛 邓 翔(4.65)…………………………地方政府政治均衡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关系研究罗 芳 马卫民(4.69)…………………………地方政府助推区域产业政策趋同的机理探寻王 征(6.60)……………………………………三峡区域低碳经济环境下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彭卫民(6.65)…………………………电力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模型分析———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薛才玲(6.70)……………………………………法律研究论西方宪政基本价值的人性、人格基础段立章(2.66)……………………………………论非法占用已出让海域行为的私权救济和公权管控的边界———兼论枟海域使用管理法枠第42条和第44条的适用情形陈忠禹(2.71)……………………………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活动法律问题研究张 雪(2.75)……………………………………发表权论詹启智(3.65)………………………………保辜制度“被害救助”功能迁移中的因果关系构造谢 军(3.71)……………………………………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网络公共领域治理杨 峰(4.75)……………………………………最优交通政策及其连贯性与交通事故的变化轨迹张 俊 王艳芳(4.81)…………………………城市网格管理员的身份困境及其破解———以湖北省宜昌市网格化管理为例曾 鹏 汪 燕(4.87)…………………………我国构建强制起诉制度之理论探析叶 锐(5.80)……………………………………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实证研究———以S省3个基层司法机关为样本王 海(5.88)……………………………………论犯罪所得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代 杰(5.95)………论新枟民事诉讼法枠视野下的检察建议———基于重庆市某区检察院的调研与思考王 玲(6.73)……………………………………狭义计算机犯罪各罪研究侯 帅(6.79)……………Ⅲ试论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的完善贺江华 陈杨林(6.83)…………………………历史研究试析抗战时期共产党与农民、地主之间的关系———以三角形架构分析为视角梁丽辉 耿幸宏 李静体(2.78)………………政治文化视阈下的日本明治立宪刘 斌(2.82)……团结、教育和整顿———新中国成立前后整顿地下党组织工作述论赵 亮(2.86)……………………………………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陈运普 康 露(2.91)…………………………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差异性的理论辨析巴玉玺(2.95)……………………………………晚清留洋出身的驻外公使知识结构述论马 一(3.89)……………………………………孙中山先生不同时期的禁烟措施及原因分析蔡榕津(3.92)……………………………………百越文身历史及意义探析赵 桅(4.91)……………刘义康谋反事件探析左华明(4.95)…………………论出土资料所见的汉代少数民族职官郭俊然(4.99)……………………………………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以李提摩太、庄士敦为代表的观察仝瑞中(5.108)…………………………………乌江流域桐油资源与抗战之关系浅探———以乌江下游之渝东南地区为例周 妮 黄权生(5.113)………………………“三反”运动中的文艺宣传工作王欣媛(6.87)………中国古代社会救助事业中的民间力量陈 云(6.93)……………………………………论楚简书法的历史贡献罗海东(6.97)………………高等教育研究高校综合防治学术不端探索王耀辉 杜风琴(1.106)………………………机辅测试对普通话测试活动的影响及发展方向探讨朱丽红(1.109)…………………………………工程管理专业图书资料收藏与应用情况分析———以三峡大学为例史立慧(1.113)…………………………………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探微黄宇新 王校园(2.99)…………………………“后三峡工程时代”库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夏 青 谌 凯(2.10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高等岩石力学课程建设探讨王乐华 李建林(2.107)………………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分析徐铜柱 胡卫兵(3.96)…………………………微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 军 万 银(3.101)………………………影响因子对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适应性研究赵秀丽(3.105)…………………………………社会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维权问题研究刘 成(3.109)…………………………………地方高校研究生SCL-90测评分析———以三峡大学为例谢晓庆 周 琦 董惠玉(3.113)……………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中的标准制定与实施———以三峡大学图书馆为例潘彤声 望艳春(4.111)………………………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探寻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黄首晶 郑 畅(6.100)…………………………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类专业素质拓展教学研究———以三峡大学音乐类专业为例李晓艳(6.105)…………………………………认知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周德艳(6.108)…………………………………高校图书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研究———以三峡大学图书馆为例汪 青 唐文惠 赵惠婷(6.112)……………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激进的策略和乌托邦式的伦理:韦努蒂的翻译思想探究———兼评枟译者的隐身枠王春燕(2.110)………马克·吐温和欧·亨利短篇小说的幽默风格比较谢少华 王琛莹(2.113)………………………中国英语学习者外语听力焦虑研究邓巧玲 游桂兰(4.103)………………………俯仰之间的误读———评枟面纱枠中的中国形象盛春来(4.108)…书评踵武前贤,张皇新见———李建国枟隋代文学研究枠读后许连军(4.115)…………………………………古代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边利丰博士枟陶渊明经典化研究枠读札邓新华 刘传清(6.115)………………………Ⅳ。
从神话到史实
从神话到史实
岳海靠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教授郭静云的著作《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论
证了中国上古文明是首先发源于江汉淮流域、然后由南向北传播,这与学术界传统主流观点——中国上古文明首先发源于黄河流域、然后由北向南传播除恰相反。
【总页数】1页(P97-97)
【作者】岳海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从神话到史实——初探科尔基斯的金属生产与贸易 [J], 朱益民;
2.《从古文字角度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若r干问题》一文商榷 [J], 江俊伟
3.长江中游是东亚稻作原生文明的发祥地--郭静云教授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述评 [J], 郭立新
4.如何重建古史——从《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争议说起 [J], 陈民镇
5.介于文本与史实之间:鸾鸟神话的多元一体认知 [J], 何筱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上古史研究的背景与方法论的讨论
每一个国家, 都有自己的起源 几乎每一个民族、 故事。诸如早期国家与文明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历 史或神话故事, 对于群体身份认同、 政治道统与社会 秩序的建立, 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也因此而经常被 意识形态化。相应地, 对这类话题的关注和讨论远非 只是近现代以来历 史 学 家、 考古学家等研究者的专 利, 而是由来以久, 源远流长, 以致于今天能够了解到 的故事, 大多已经过长期的、 各种有意或无意的加工 与再创造, 层累地造就, 或早已远离历史的真相。 在现代考古学出现之前的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 过程中, 中国人所能了解到的上古知识, 都源自传世 经典文献。这些文献史料大体定型于战国秦汉之际, 往前延伸到西周晚期, 往后下延到两汉。 如何看待这 些传世文献? 它们产生于什么时代? 所记内容是否 真实可信? 围绕这些问题, 人们很早就对传世文献进 行考证, 清代考据学的发展更是将先秦传世文献之间 的互补考证工作推向一个高峰。20 世纪初在西学东 渐风气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氛围下, 发生了疑古与信 古的争论, 对现代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学科走向发生重 大影响。疑古派看到了上古历史传说之神话性的一 面, 而信古派则看到了上古历史文献所包含的历史真 实性
— — —郭静云教授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述评
郭立新
( 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 摘 《夏商周:从 要: 在疏理中国上古史研究方法与学术传统形成背景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郭静云教授新著 稻作文明; 长江中游
神话到史实》 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并简要评述各界对该书的关注与反响, 希望藉此推动中国上古史的研究。 ; 关键词: 郭静云;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中图分类号: K 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219 ( 2014 ) 05 - 0001 - 09
[1 ]
个长期对文献所载古代史进行系统造伪的过程, 所以 要破除对经典的迷信, 要对古书进行辩伪, 提出古史 、 “地域向来一统 ” 的观 研究要打破“民族出于一元” [2 ] “古代为黄金世界 ” 20 念, 打破 的观念 。 可惜的是, 世纪初的中国正好处于帝国崩溃、 国家积弱、 民族国 家重建的关键时期, 社会急需用古史的辉煌来重建国 人的信心。疑古派的这些真知灼见, 除了古书辩伪工 作一脉相承而屡有建树外, 其他主张则大多在信古的 意识形态中, 在走出疑古时代的呼吁中, 在释古的具 体实践中, 被搁置于一旁。 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 殷墟的发现和发掘, 对上 古史研究和中国考古学的走向有很大影响: 信古重新 成为主流, 考古学被定位为历史研究提供史料的辅助 学科。 1917 年, 王国维利用小屯出土甲骨考证《史记 · 殷本纪》 所记载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 这一研究给后 世留下两项重要遗产: 一是提升了国人认定文献所载 三代历史为信史的信心, 二是其所倡导的地下材料与 史籍记载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大行其道 。 具体到夏 商研究, 便出现以文献为主导、 考古材料相配合的学 :“既然商代历史和《史记 · 殷 术论证与认识演绎过程 本纪》 中的商王世系已为安阳殷墟发掘和甲骨文所证 《史记 · 已成为王国维以来熟谙中国历 史、 文化的国学研究者的共同信念 …… 这样的共识与 [3 ] ” 其说是实证的结果, 勿宁说是一种情结。 既然认定
[5 ]
多元和三代的一体似乎变成一种新的教条 。 此外, 考古类型学是考古界最经常使用的研究方 法。此种方法通过探讨同类器物或遗存之间的演化 逻辑, 籍以确定相对早晚关系。 从理论上讲, 如果没 有地层学依据作参考, 器物演化逻辑是完全可以颠倒 的, 即在一种视角下被视为最早的, 在另一种视角下 或可被看成是最晚的。 西南中国和越南有关铜鼓的 类型学研究即为著名的例子, 中国学界一般将万家坝 型视为铜鼓中最早的亦即最原始的类型, 而越南学者 则普遍将其视为东山铜鼓的衰退类型, 是一种晚出的 形式。所以, 在较小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类型学比较 , 时 可能有直接的地层学依据, 结论相对有效力。 当 在大范围内应用类型学进行比较, 且地层学的证据变 得薄弱时, 其结论往往很难令人信服而易走入误区 。 在三代研究中, 还有一种倾向: 动辄将考古材料 对标中原, 且以郑洛中原为中心而认定相似的文化因 素一定在郑洛中原出现早; 而在郑洛中原地区, 在一 元史观主导下一定要将可能同时并存的多元主体纳 入到先后有别的单线历史框架中。 这使得考古区系 类型学研究, 特别是年代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经常 带有意识形态和先定论色彩: 将郑洛中原地区考古遗 存的相对年代定得早, 而将周边地区同类遗存的相对 年代主动拉晚以配合中原中心观。 可是, 这种年代学 结论经常与碳十四测年数据相龃龌。 在这种情况下, 考古学界普遍更愿意相信类型学所做的年代分析, 而 无视通过科学方法测定的碳十四年代[6]; 或选择性应 用碳十四年代或简单否定之, 而不是细致深入讨论碳 十四年代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 应用规则等
古学界都熟知克里斯托弗 · 霍克斯那个著名的论断: 用考古材料解释人类行为存在一个递增的难度等级, 技术是最容易的领域, 而经济、 社会和政治结构、 乃至 意识形态则表现出急剧上升的难度 。 在考古学 家 以 物 说 人 的 时 候, 有两种基本的态 度。一种态度是事实第一, 经验和感知优先 ( 包括科 学分析结果) , 有什么才说什么, 随着所讨论主题所指 不确性程度的提高, 所能说的也就越来越少; 另一种 态度则强调逻辑实证, 认为个人经验是靠不住的, 如 果引入系统性思维, 再加上足够多的参照系统, 考古 学的所指将得到极大的丰富…… 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 作为考古学能指的物 质遗存, 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首先, 考古遗存只是过 去人类行为的极不完整的记录与反映, 为今人所发现 也只是偶然事件。也就是说, 考古学话语实践中的能 指体系是极不完整的, 所指则往往包含着想象、 补全 与推论的成份。表现在考古学话语实践中, 考古发现 与资料既被认为是归纳所指意义的出发点, 又被赋予 最终检验者的地位
[4 ]
。
纵观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表现, 一方面受中国史 学传统对史实的强调和近代中国对科学主义的追求 的影响, 中国考古学话语实践表现出对经验观察与直 接感知的重视和强调, 将所指意义固定在确定性程度 高的方面, 而对不确定性所指的探讨, 则经常抱持怀 疑和犹豫的态度, 所以在处理考古材料, 对具体材料 。 进行解释时表现得极为谨慎和小心 另一方面, 在将 考古材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方面, 或出于对历史文献 的信心, 或为急于对所发现的模棱两可的考古材料寻 求确定性解释的迫切心情所推动, 表现出相对激进的 态度, 倾向于将解释本就极具伸缩性的考古材料与较 为明确的文献记载进行直接关联, 以合理化、 明确化 对考古材料的解释, 阐明其意义。 所谓二重证据法, 在这种具体实践中演变成以意义相对明确的二手文 献为主导, 而以意义相对模糊、 可选解释余地大的一 手考古材料去附会、 辅证或补正文献。 若从认识论的角度反思, 在这种看起来矛盾的学 科话语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考古学, 其学科实践还 存在另外一种发展轨迹: 工作人员总是习惯性地将新 发现的材料与先前发现的同类材料进行类比, 以确定 。 这些材料的性质与归属 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天经地 义和无可厚非的。 但是, 这样一来, 无形中形成这样 一个认识与研究的逻辑过程: 即用先发现的材料和先 有的认识去定位和定义后发现的材料; 考古学的认识 史, 首先是一部发现史; 先有的发现和认识左右后来 的发现和研究, 这种状况极易使研究工作陷入教条的
。
在疑古派代表顾颉刚先生看来, 历史上存在过一
收稿日期:2014 - 06 - 05 作者简介:郭立新, 男,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
1
文献可信且夏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就可以依据文献所 载夏的活动范围来寻找到夏的遗存 。 虽然传世文献 并没有具体指出夏在何处, 但因后时代国家的中央地 点, 影响了后人对先秦传世文献的认识, 将“夏 ” 视为 “中原” 最早的以洛阳为中心的 王朝, 在这一地区发现 的相当于夏时期的遗存就应该是夏文化 。 在此背景 下, 看起来无论在时间与空间都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的 二里头遗址便被认定为“夏 ” 文化, 郑偃 ( 即通常所谓 郑州商城、 偃师商城 ) 则依据同样的逻辑被认定为早 中商都邑。 今天, 这样的观点已写进教科书, 深入人 心, 根深蒂固, 成为国人集体潜意识中的历史“情结 ” 和定见。 “二重证据法 ” 所谓 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美好的古 史解决方案, 笔者亦深以为然。 但是在其背后, 很少 有人深入思考, 所谓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配合使用与 补证, 这里面谁才是第一手的主证材料, 谁是经过后 人加工的带有后人意识形态痕迹的仅居于相对次要 位置的二手材料? 两种材料是否各有其内在的逻辑 和线索? 两种材料之间对比研究的重点是各自材料 碎片之间的直接类比, 还是在理清各自内在关系基础 上的结构性类比或关系类比, 即重在形似还是神似? 在学界长期将二重证据法奉为上古史研究圭臬的同 时, 这些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讨论和澄清。 相反, 在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各自特点和局限性的牵引下, 相关研究与历史真相和科学探索越行越远, 使上古史 研究变得类似于西方的圣经考古: 仅仅通过考古发现 和发掘来印证古史记载的正确性, 并丰富和补充相关 论述而已。 关于考古材料以及考古研究的特点, 笔者曾经指 :“在现代学术分工体系里, 出 考古学是这样来定位自 身的:透过古代物质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 不同于自 , ‘以物说 然科学可以专注探寻物质世界本身的秘密 ;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大多专注于理解人与社会本 物’ , ‘以人说人 ’ ; 考古学家却要以‘以物说人 ’ ” 。考 身 古学家必须经常面对和处理大量的物质性能指 。 一 方面, 与声音、 文字等能指符号相比, 考古学家所处理 的物质性能指, 具有残缺、 静态、 实在、 形象和直观的 特征, 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进行观察、 检测与分析; 另 一方面, 与历史学中的文献等能指的所指相比, 考古 , 学物质性遗存的所指更为丰富多样 其直观性在使某 些所指具有鲜明的确定性的同时, 又使更多的所指朦 胧含混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从可感知的实在的 物质形制与质地, 到可分析的类型与功能, 然后到相 关物质遗存的生命史, 再到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方面 的信息, 其所指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地增加。 所以, 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