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地区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以阴那山为中心的考察
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招聘见习人员考试真题2023
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招聘见习人员考试真题2023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进行审核。
A.发文机关办公厅(室)B.业务主管领导C.秘书D.机关负责人【答案】:A2.中美关系是全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建交前后曾发生过以下事件:①邓小平访美②中美发布上海联合公报③尼克松总统访华④福特总统访华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B.③②④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B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除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外,还有()A.服务群众,公平公正B.办事公道,廉洁奉公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D.公平公正,廉洁奉公【答案】:C4.下列选项中关于意见的写作方法,表述错误的是()。
A.对某些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处理办法供上级决策参考,应用报告行文而不宜用意见行文1/ 13B.意见标题可在文种名称前加上“若干”“几点”“指导”等文字C.意见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D.“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部门执行”可作为意见的结语【答案】:A5.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C6.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其中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指()。
A.价值形成过程B.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过程【答案】:C7.在公元前8-6世纪的古代希腊,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村落B.城邦C.氏族D.部落【答案】:B8.关于我国教育及科举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博士在古代是官名B.“孝廉”是汉代察举科目之一C.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榜眼D.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答案】:C2/ 139.直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手段是()。
A.提高再贴现率B.提高法定准备金率C.增加政府采购D.购买国债【答案】:C10.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A.青铜器B.竹筒C.墓碑D.药材【答案】:D11.在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广东大埔阴那山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
项目名称:广东大埔阴那山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委托单位:广东省大埔县旅游局编制单位: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负责:吴楚材教授博导项目负责人:雷晓东参加人员:罗艳菊陈志微杨宇魏良春瞿康龙沈治乾刘明坤黄智亮1目录一、文本部分1、用地规划范围2、用地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3、规划依据4、规划的目标与原则5、规划用地布局6、道路交通与游线组织7、景观规划设计8、工程管线规划9、竖向设计10、旅游设施规划11、环境保育和历史古迹保护规划12、开发设计导则13、规划指标及投资估算二、图纸部分1、现状景观2、风景区规划图3、万福寺场地规划图4、度假村规划总平面5、度假村设计意向6、度假村剖面分析图广东大埔阴那山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阴那山地处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北角,界于梅县、大埔之间,梅江河弯曲环于山的西、北、东三面,属梅州市重点自然保护区。
根据大埔旅游局对阴那山旅游规划意向和梅州市特别是阴那山片区旅游发展趋势,将大埔阴那山旅游开发定位为“宗教旅游与观光度假风景区”,以宗教旅游为主。
主要为梅州市及周边居民服务,另外,海内外客家人是重要客源。
规划中充分尊重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将阴那山建设为深具宗教和地方客家文化内涵、独特自然风光和完好生态环境的旅游景区。
1. 用地规划范围阴那山宗教旅游度假区位于大埔县西南郊40公里,主峰五指峰海拔1297米,规划范围以万福寺宗教文化旅游区为中心,总面积3000亩。
规划开发重点为万福寺、五指峰、风围林与度假村部分,旅游资源相对集中。
2. 用地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2.1 用地现状规划用地范围内山林地为主。
万福寺附近多有山地园田,山地盛产茶叶、毛竹。
茶叶甘醇,竹笋脆嫩。
万福寺背倚高耸险峻的五指峰,寺右侧一条山溪由向南而下,寺前梯田层叠而出,乃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山谷中散布着农田、溪流、道路和民居。
山谷两侧山体竹林丰美,其中寺左侧约300m处有一客家村落,村子后面是大片客家聚居地特有的风围林,林木高大繁茂,环境幽美。
(413)怪穴破惑歌
(413)怪穴破惑歌怪穴破惑歌眞龙藏幸穴奇怪,俗眼何曾爱?天珍地秘鬼神司,指点待明师。
注藏者,晦而隐也。
幸者,谲而险也。
盖眞龙融结,福量非常,故其为穴,亦殊常格。
潜踪闪迹,韬光敛华,而为诡异形穴,若有闭藏之状,不使时俗易识,故曰藏幸。
厉伯韶云:“天机好处从来秘,不教俗眼识其奇。
”然大地吉穴,人不易识。
若天地之有呵护以待厚德,不轻与人者。
苟非明师深契奥妙,何以发天地之隐,泄鬼神之机哉!陈氏名策,号灵泉,银邑人云“地出生成捉穴易,不须师管郭。
地逢怪异穴难扦,遂要遇神仙”是也。
但怪穴虽待明师而后扦,名师亦必积德而可致。
故积德为图地之本,良有以也。
苟使穴皆不怪,人皆可扦,则为恶之家亦可以得吉地,岂造化福善祸淫之微意哉!明师堪破玄机诀,秘密不敢说。
恐君缘福或轻微,指出反惊疑。
注天造地设,或好地丑形,或好形丑病。
如杜后无齿,侍周王则生;钩弋手拳,遇汉武则伸。
俟其人耳。
明师之识怪穴,怪穴之待明师,岂偶然哉!但此等大地,明师虽能识之,奈何形穴怪异,隐晦殊常,苟非阴功重厚,福人庆门,虽有曾杨之能,周孔之地,献之必不受,告之必不信,反致掩口胡卢,或惊骇疑怖,甚至讪谤诋毁而咎之。
若吴国师景鸾献中干地,而反遭禁锢者,世岂少哉!何也,诚以此等大地,非浅福薄德所宜受用。
苟不度德而妄献轻指,则天地鬼神加怒,而地师反遭祸害。
故明师虽遇此眞龙大地怪异之穴,必须珍重,毋得轻泄,以取祸愆。
赖氏云:“世降风移人少淳,大地相逢勿轻许。
”廖氏云:“世人将信又将疑,枉自泄天机。
”地有奇巧有丑拙,总名为怪穴。
巧是穴形美且奇,地位使人疑。
拙是穴形媸且丑,狐疑难下手。
高人造化蕴胸中,巧拙尽玄通。
注眞龙之融结,有处于非常之地者,谓之巧。
有结为诡丑之形者,谓之拙。
总名曰怪穴,惟高术之士能明之。
大凡怪穴有跷蹊,龙要十分奇。
认得龙神的的眞,怪穴始堪针。
注怪奇以龙为取舍,故必有十分美龙,方可下之。
不然则多谬戾,祸不旋踵。
《经》云:“龙若眞兮穴便眞,龙不眞兮少眞穴。
阴那山实习参考资料
实习参考资料:阴那山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持续利用阴那山位于粤东梅州市境内,自古以来为粤东名胜,1985年被批准建立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4.3平方公里。
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资源。
1989年批准为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资源主要以山岳风光、森林风光、宗教胜地和客家民俗风情为特色。
1阴那山自然生态环境1.1概况阴那山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北回归线附近,地理位置为24°30′~23°24′N,115°40′~116°25′E,地处梅县雁洋镇东北部,面积为6.6平方公里。
阴那山脉为一列北东—南西走向的山脉,相对高度差达1000m,海拔高达1297.2m。
阴那山为褶皱断陷山,大部分山峰在700m左右,超过千米的山峰有五指峰(1297m)和铜锣湖(1017m),其中五指峰为梅县最高峰。
阴那山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温暖,年平均气温为2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1.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1℃,冬有霜冻。
年降雨量1500mm,多集中夏半年,4~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5%,干湿季节比较明显。
阴那山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由于海拔较高,向上依次发育着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等类型。
土层厚度多为50~150cm,质地以中壤为主,PH值在4.5~5.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9.5%之间。
1.2阴那山地质地貌概况阴那山地区的主要岩石为长石岩、石英砂岩、泥板岩、千枚岩、粉砂岩、花岗岩等。
阴那山地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两组北东—西南走向的断裂构造,使阴那山形成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地,整个地势呈东陡西缓、东部的断崖陡坡,坡度可达70°以上、西部坡度多在30°~40°之间。
由于岩性复杂多样,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发育了多种地貌形态。
如东北端主峰——五指峰在600m的附近,山体形态有明显的转折变化,呈地垒式山地地貌特征,600m以上为厚层至巨厚层的变质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岩性坚硬,节理发育,山脊尖、坡地陡,地势险峻,悬崖峭壁,受剥蚀和侵蚀的作用强烈,而在600m 以下地势平缓,广泛分布着一定厚度的坡积物。
梅州旅游资源
人境庐,是清末爱国诗人黄遵宪的故居,建于1884年春。门楣上的“人境庐”三个字,为日本书法家大域成濑温所书。
票价:15
龙岩寺
龙岩寺距今已有400年。岩洞高约12米,宽约20余米,深达50米中间塑有“三宝大佛”及诸佛像;塑观音行天及十八罗汉,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票价:10
阴那山风景区
阴那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82公顷,位于梅县雁洋镇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内已知维管束植物814种,其中用材植物67种、药用植物401种,动物100多种。
成人票:30
学生证半票
神光山旅游区
神光山,海拔360米,山高100米,山上古迹甚丰,为历代文人墨客畅游之地。山南的墨池及石古大王、白沙大王、三山大王等庙坛,或经修葺,或经重建,均复原如初。
免费
黄蜂窝茶山旅游区
位于兴宁市东部20公里处,毗邻梅县。茶山种有优质单丛、奇兰、黄金桂等名茶8000多亩,还种有沙田柚、荔枝、青榄等优质水果3500亩。
千佛塔
简介
门票价格
灵光寺
灵光寺在梅县城南四十公里的阴那山麓。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其中最大的佛殿(又名波罗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七间,寺内香火盛时,寺外仍看不到一丝烟缕;殿后古木参天,殿顶亦不留一片落叶,可能与波罗顶有关,是建筑科学艺术上一大杰作。
成人票:40
儿童票:1.2米以上全票,1.2米以下免票
梅县华银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位于梅县雁洋镇福村,是在梅县华银垦殖场的基础上,由广东华银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兴建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养生健身于一体的梅县旅游度假胜地。各景区已建立的旅游设施主要有:酒店、山庄别墅、茶艺馆、滑草场、旅游池、童趣园、娱乐城、绿岛广场、紫烟瀑布、梅池、银湖庵、网球、羽毛球场、台球馆、玫瑰园、马车驿站、几十处亭台榭阁景点和配套服务设施,还将兴建跑马场、儿童乐园、森林公园、狩猎场等设施。
阴那山志校点前言
前言中山大學鍾東陰那山,位于粵東梅州市東南方約四十五公里,屬雁洋鎮境內。
此山秀甲潮、梅,名播閩、粵,古來與羅浮、南華鼎足而三。
陰那之偉勝,尤在五指峰,有詩曰:“五指峰巔極目舒,白雲深處望三洲”,三洲即指潮州、汀洲和梅州。
可見其地勢形勝。
《陰那山志》所載靈光寺,位于陰那山麓,今日猶存,為廣東省名寺之一。
所奉祖師,俗姓潘,別號慚愧,福建沙縣人,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年)三月二十五日生。
初生時,左手拳曲,因名拳。
自幼即有佛緣,長而每有異跡,尤因卓錫成井,禱雨即應諸事,而鄉人德之。
唐懿宗咸通六年(八六五年)了拳圓寂以後,村人感師顯異,因共捐金,建圣壽庵。
明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年),粵東監察御史梅鼎捐錢擴建,始更名靈光寺。
今寺門石匾“靈光寺”三字,相傳即為梅鼎手筆。
自建庵至今,歷經一千一百三十五年。
《陰那山志》,現僅存廣東中山圖書館藏本,另有梅州劍英圖書館藏殘本半部。
此志中山圖書館藏本,未知是何年刊刻。
卷首篆書題為《嘉應州陰那山志》,署“靈光寺藏板”,目錄前冠以天啟紀年歲次辛酉孟秋李士淳之序,則修志之至遲時間為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
卷首山圖前,有篆書題簽,并署“咸豐丁巳七年(一八五七年)仲秋月新增”“辛酉(十一年,一八六一年)翻刻”,書中卷二又有同治元年壬戌歲(一八六二年)秋七月雁里李閬中跋文。
李跋并未置諸全書之末,而跋後猶有許多文字,時間在同治元年壬戌歲之後者(如同治四年的匾額、告示,同治八年的告示,光緒六年十二月陰那山靈光寺山塲田租記等);李跋中有“改修山志,且為後待”語,則原跋當為卷一、卷二前志所跋;原書目錄,有上卷之名而無下卷之稱,又缺卷二;通觀全書,前後文字、版式、體例亦甚不統一。
依此數端推測,現存此本應先有前兩卷作為前志,後數卷為歷代遞修增補。
內容增多,規模擴大,碑文公牘,尤富歷史價值,加以名士騷人的題詠,為名山增色。
可見此碩果僅存之本,彌足珍貴。
今次校理,以中山圖書館藏本為底本,其中部分涉及陰那山小地名者,曾參考今人整理之《陰那山志》(程志遠增訂,廣東旅遊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张养浩《龙洞山记》高考试题原文及译文赏析
张养浩《龙洞山记》高考试题原文及译文赏析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尤为胜。
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
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
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
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
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象甚夥。
世兵,逃乱在多此焉。
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
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
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
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磐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
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
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
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
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
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
如是,仅里所。
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
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
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
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尝疑许事未必有。
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
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⑤。
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
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
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注】①胜国:前朝。
②劣:仅仅,才。
③磐折:弯腰。
④较然:明显的样子。
⑤吊:悲伤。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所导火灭会:适逢B、意其穴竟于是意:料想C、亦阳慑力殆慑:害怕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虞:欺骗【解析】选D。
梅州灵光寺:佛前分阴阳,千年生死树
梅州灵光寺:佛前分阴阳,千年生死树如果想要了解客家人的文化,看看客家人的建筑,我觉得广东梅州倒是值得一去。
但我没想到的是这块客家土地上除了文化建筑特殊不一般以外,就连佛门净地都显得不寻常。
这也是唯一让我产生困惑的千年古刹。
自古是天下名山僧占多,自然灵光寺也占了一座,就是被成为“粤东第一名山”的阴那山。
阴那山,这名字听起来有些怪异,也不明白这阴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因此这山上的灵光寺也就跟着“怪异”起来。
九月,梅州的天气还没有爽下来,似乎这广东的温度并没有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有所降温,它仍是火辣火辣的,但往寺庙的山门方向走去,便逐渐凉下来,顺着水溪,葱郁的茂林慢慢显露眼前,一座显目的“山门”的立于眼前,而在山门的右边的则是一座亭子,亭子四周苍松古柏,还真是有古人诗中的山水禅意之境。
过了山门,沿着石阶一直往上走去,会路过一座小桥,但站在桥上基本就能看见整个灵光寺了。
山林茂密下,一座不大的寺院就坐落在那里,红色砖墙尤为明显,但这与我在别处见过的寺庙院墙大不一样,它不是一墙红色,而是块块红瓷砖砌成,院墙门头的石雕以及砖画都很特别,看来这广式建筑的特色和魅力一样是运用在禅院,这一点在进了院门之后会更为显著。
虽说寺院不大,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名堂也不只是单单的茶禅一味,晨钟暮鼓。
让我印象深刻,也特别想写的就是入院门前的两棵苍劲而古老的柏树,与昔日见过的千年之木百年之树不一样的是这灵光寺前的柏树分一阴一阳,俗称“生死树”,也叫“雁洋生死柏”,左边的古柏凋零不生,右边的古柏苍翠有力,一枯一荣,鲜明对比,却已有四百年了。
面对右边古柏四百年的枯而不朽,却是铁骨铮铮,直指长空,倍感神秘。
我想这还没进佛门,就已被佛前的两棵树所吸引,必然是难得喜欢。
一生一死,一枯一荣,甚有阴阳两极之感,虽说一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但另一棵枯木孤立也不失古趣,相反还会给寺院添来生趣与神秘,万物自性平等,这在灵光寺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顶外无山,每闻佛殿钟声,都疑天籁;空中有月,试看佛门柏影,可悟禅机。
丹霞奇观五子石
丹霞奇观五子石作者:李程来源:《源流》2013年第05期五子石丹霞,千万年来默默地等待,直至公元1630年一位禅师结茅为庵,叩开神山秘境之门,其间水墨丹青、秀峰幽谷、脱俗仙境方渐为人所知。
清朝礼部尚书黄锦对五子石一见钟情,一声惊呼“石林高几许,金刹隐中峰”。
石林寺由此成为粤东四大名寺之一,“危蹬依长松”的五子奇观名噪闽粤赣三省,结茅建寺的无用和尚尊为开山鼻祖,其名字载入清嘉应25年编印的《平远县志》:“五子石在差干。
石峰矗立云际,而回合盘互,环拱掩映,称一邑胜。
崇祯三年,僧如愚辟径路,建梵刹。
上有宝鼎、罗汉、天竺、降龙、宝盖诸峰,有含珠、击磬、指迷、青霞、睡佛诸洞,又有大士岩、文殊台、熏风口、驯鹿径、浮翠桥种种奇胜。
峰顶最高处可数百寻,探胜者缘崖而上,则豫章、闽、粤之境在目睫焉。
”面对天空把五指伸出,这份爱让我紧紧握住。
形如五指的丹霞五子石林,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攀行丹峰翠谷,俯仰之间,感慨万千:雄奇险峻的迭影、千年寂寞的等待,相互撞击着,难以释怀。
我只好任思绪在时空隧道飘飘浮浮。
五子石典型的丹霞地貌,南台山的卧佛奇观,是上苍赐予客家梅州的瑰宝,成为平远省级地质公园代表园区。
天地有造化,天然去雕饰。
距今1亿多年前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波及包括五子石的武夷山脉,地域丹霞地貌盆地四周山地隆起,历经亿万年风雨侵蚀,鬼斧神工,天然雕刻,形成五子石方圆8平方公里的“雄、险、奇、秀、幽”的石峰、石缝、石岩等地质奇观。
五子石景区的诸多石峰,突兀于地面250米以上,形成了山体陡峭、穿缝发达、岩深洞幽、雄浑隽秀之典型丹霞地貌景观。
五子石的石林,比云南石林圆润,比丹霞石林秀气。
奇峰、奇缝、奇藤交缠在一起,沿石阶走,宛若走进绿色迷宫、绝壁险境、亚热带丛林。
主峰“大拇指”的罗汉峰海拔高度456.2米,从峰底下青云长亭处攀登,需经险峻的“青云路”扶摇直上,几乎垂直的石级让人心惊肉跳,相对高度达156米。
山顶黄杨、石斑木等林木蓊郁,白云出岫,红枫峡谷飘彩。
惭愧祖师身世法号塔号信仰性质诸问题及其在台湾传播的特点试析
惭愧祖师身世法号塔号信仰性质诸问题及其在台湾传播的特点试析惭愧祖师身世、法号、塔号、信仰性质诸问题及其在台湾传播的特点试析谢重光2013-3-5 16:40:46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京)2012年4期内容摘要:惭愧祖师本是粤东客家人的重要民间信仰。
祖师原型是唐代高僧潘了拳,来自福建汀州,至粤东阴那山行化,祖庙为梅县阴那山灵光寺,信仰圈主要涵盖梅县、大埔、兴宁等县,清代传至台湾。
但现在台湾的惭愧祖师庙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南投县,信众多是来自漳州的移民后裔,族群属性为福佬人。
台湾一般信众已不了解祖师的身世,产生了种种附会的说法。
祖师塑像为文武装,与阴那山祖庙的塑像迥异。
惭愧祖师信仰由客家原乡辗转传至台湾,祖师身世、功能、神性、形象乃至信众族群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与台湾南投等地拓垦初期的族群性质及自然环境、现实需要有深刻的内在关联,也反映了民间信仰因环境转变而移易混化的现象。
本文将对此作初步探讨,希图揭示客家文化在台湾传承和变迁的某些规律。
关键词:惭愧祖师信仰粤东南投客家福佬移易混化作者简介:谢重光,1947年生,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惭愧祖师信仰是海峡两岸颇有影响的一种民间信仰。
其神祇在粤东、闽西南广受崇奉,祖庙灵光寺坐落在梅县、大埔交界的阴那山上,信仰范围在粤东主要播及梅县、大埔、兴宁等县,在闽西南播及永定、南靖、平和等县,而在台湾,则以中部南投县为中心,稍稍扩及台中县等地。
比起妈祖、关圣帝君、保生大帝等大众信仰,惭愧祖师信仰属于小众信仰。
有关惭愧祖师的研究也比较薄弱,至今还有一些问题晦而不明,歧义迭出。
本文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襃集史料,梳理剖析,仅就这尊神祇的身世、法号、塔号及信仰性质诸问题,及其在台湾传播的特点,作一探析,以这个个案,说明客家民间信仰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在台湾的承传和变迁,藉以透视客家文化传播过程中某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一、惭愧祖师身世、法号、塔号及信仰性质新说关于惭愧祖师的身世和名号,流行的说法是祖师乃唐代福建沙县人,俗姓潘,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了拳”之名乃祖师初生时所得俗名,而“惭愧”是弟子们根据祖师遗命为先师起的塔号。
198,两个半钟登顶梅州阴那山玉皇顶,可惜没遇到好天气!
198,两个半钟登顶梅州阴那山玉皇顶,可惜没遇到好天气!梅州阴那山乃粤东名山,位于粤东莲花山脉东北部,主峰玉皇顶高达1298米。
时间:2021年3月地点:梅州大埔县和梅县交界处坐标:116°24'50"E,24°23'39"N海拔:1298米路线:08:00,西河镇横溪村坐上公交车10元车费09:30,大埔粤运客运站坐上公交车12元车费10:50,坐公交到大埔县**镇万福寺下车11:01,阴那山古道入口12:23,伯公龛12:53,海拔1057米善裕亭12:43,海拔1152米山顶售票处13:08,没买票走小路绕行到九九云梯13:25,登顶玉皇顶13:51,走台阶路下山到观音岩古道入口14:03,到达观音岩15:05,下山到灵光寺15:30,坐公交车离开灵光寺这里是梅州大埔县西河镇横溪村,爬阴那山的前天我爬了西河镇的飞天马,晚上下山到西河镇横溪村露营。
早上的西河中学曾经的岩上镇政府所在地,撤镇合并之后镇中心连一家早餐店都没有。
今天是周末,大埔县**镇万福寺看起来游人香客不少。
从大埔县来万福寺还是挺方便的,因为有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
当前海拔566m万福寺的后面有路上阴那山当前海拔566m当前海拔554m这是**镇阴那山古道的入口,也算是阴那山的一处登山口。
当前海拔554m当前海拔573m这段古道路况保持得不错当前海拔634m当前海拔645m古道右手边有栋老房子,已经成了危房了,会不会以前有人隐居在这里?有网友说,古时没有汽车,只有挑夫和马夫,路边老房用来煮水泡茶给过客用的,也称为驿站。
当前海拔679m古道左手边海拔约680米处的岔路口,从这里上去可以不用买门票上山顶,也可以爬另外两座千米山新顶和笠麻顶(我是后来才知道)。
当前海拔728m竹林中的古道,偶尔也会碰到几个下山的游客。
当前海拔759m当前海拔799m当前海拔946m古道边上的伯公龛当前海拔926m今天山上湿气很重,而我感觉状态也不是太好,慢慢爬吧,反正时间是足够的。
游九华记文言文翻译汇总一篇
游九华记文言文翻译汇总一篇游九华记文言文翻译 1《游九华记》原文及翻译原文:昔刘梦得尝爱终南、太华、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奇秀,及见九华,始自悔其失言。
是说也,尝窃疑之。
而李太白以山有莲花峰,改九子为九华。
予舟过江上,望数峰空翠可数,约略如八九仙人云。
其山,外峻中夷。
由青阳西南行,则峰攒岫复,环奇百出;而入其中,则旷以隐。
由山麓褰①裳,则寒泉数十百道,喷激沙石,碎玉哀弦;而入其中,则奥以静。
盖岩壑盘旋,白云蓊郁,道士之所族处者,是为化城。
一峰屹然,四山云合,若群龙之攫明珠者,是为金地藏塔。
循檐送目,虚白之气,远接江海。
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踵接角崩,叫号动山谷,若疾痛之呼父母,蹈汤火之求救援。
道士争缘为市,几以山为垄断矣,宁复知有云壑乎?于是择其可游者,曰东岩。
其上有堆云洞、狮子石,僧屋数间,刻王文成②手书。
文成聚徒讲学,游憩于斯,有《东岩燕坐诗》。
今求其讲堂,无复知者。
天柱峰最高,俯视化城为一盂。
绝壁矗立,乱山无数,所谓“九十九峰”者。
迷离莫辨,如海潮涌起,作层波巨浪。
青则结绿,紫则珊瑚,夕阳倒蒸,意眩目夺。
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
惜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招太白、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
游以甲午岁十月,从之者查子素先、徐子道林。
①褰(qiān):揭起,用手扯起。
②王文成: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谥号“文成”。
译文:以前刘禹锡曾经喜爱终南山、华山、女几山和荆山,认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神奇秀丽的(山峰了),等到看到九华山,才后悔自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
这种说法,我曾经有所怀疑。
而李白认为山上有莲花峰,改九子山为九华山。
我从江上乘船经过,远望群峰,高耸青翠可数,隐约像八九个仙女。
九华山外观山形峻峭,山中土地平坦。
从青阳县西南出发,峰峦聚集繁复,沿路环绕许多奇峰,纷纷出现。
进入其中,地势宽广而隐蔽。
沿着山麓撩起衣裳,涉水而行,几十几百道清凉的泉水,喷涌激射在沙石上,水珠雪白,飞溅如玉,发出哀伤如弦乐的声音。
进入其中,就显得幽深而静谧。
“仙人乘槎”形象的演变
“仙人乘槎”形象的演变作者:高超来源:《大众考古》2023年第07期苏州吴中博物馆藏有一件设计精巧、造型奇特的银槎杯,白银制,槎的背尾阴刻“至正乙酉朱碧山造”8字铭文,可知该器为1345年元代著名银工朱碧山所制。
槎杯以仙人乘槎游天河的神话故事为题材,将酒杯巧制成树槎形的一叶扁舟,槎上一老人背靠槎尾倚坐,长须髯髯,双目注视远方,一手抚膝,另一手撑于槎面,前部有一开口,以作盛酒之用。
该银槎杯出自清乾隆年间(1736—1795)刑部尚书、苏州人韩崶墓中,1974年被吴县文物工作者征集。
目前得到广泛公认的朱碧山作品仅4件,皆为银制槎杯,除了吴中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以外,其他3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吴中博物馆的这件朱碧山银槎是唯一一件出土品,尤显得珍贵。
“槎”通“查”,意为“水中浮木”,因可载人而行,后被用作木筏的代称。
古代滨海地区水天相接的自然景观容易让人们误认为天上的天河与大海是相通的,因此海边的居民常有心寻找天河。
人们将这种奇异的能够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飞行物,称为浮槎、仙槎、海槎、星槎。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仙人乘槎”中的人物形象是汉代“凿空”西域的张骞,但是究竟何时“仙人乘槎”和“张骞穷河源”故事串联形成“张骞乘槎”典故,目前学界并没有定论。
“仙人乘槎”典故最早见于西晋张华(232—300年)的《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
近世有人居海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查(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
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
”记载的是海边一居民乘槎泛海漂去,遇牛郎织女的奇遇故事,“旧说云”说明该传说在书中记载之前就已经产生,但故事并未与“张骞”或者“穷河源”产生联系。
“张骞穷河源”一事最早见于《史记》,书中对张骞通西域到达黄河源头仅是一种事实描述,并未与乘槎遇牛郎织女相联系,谈不上任何神迹色彩。
祖师殿
探秘祖师殿 --- 吴建伟大约是2015年的初春的时候,和同事小潘去过梅城的祖师殿。
祖师殿在乌龙山正南面的半山腰,以前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大坝上可以看见,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小潘和我同名,年纪比我小得多,一副小伙子的样子,显得很年轻。
头发有点微卷,发际线又点退后,印堂光亮。
戴着眼镜,很典型的书生气。
如果让他看见我这样描写他,他可能会说我:撒负骚①。
小潘算是老梅城人,在梅城出生和长大。
对于古镇梅城的前尘旧事也有些了解,之前的三、四年前到过祖师殿。
他说那时候祖师殿还比较完好,有一个老人住在那里。
梅城是千年古镇,原为府治之地,有很多有名的地方。
历经几百年的没落,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是从梅城林场那里上去的,林场下面有个池塘,当时并不知道叫什么,也不知道它有名称。
后来才知道,应该名为回龙塘。
林场有条水泥路,随着山势弯弯曲曲,是通向玉泉寺的后山。
沿着水泥路,转过几个山坳,在一处较大的山坳处,有条清澈的小溪,小溪边有一条进山的山道。
山道比较大,是供林场伐木运输的需要,方便车子进场。
因为季节的原因,小溪的水不是很大。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水流潺潺的声音。
现在也不是伐木的季节,山上看不到人影。
我和小潘随手捡了根木棍,用于辅助登山。
开始的路比较平缓,容易行走。
路边不时有些痕迹,显示这里曾经有过人家。
那些整整齐齐的石坎,人工形成的池塘,池塘边错落有致的棕树。
而且,每隔一段距离,便有类似的布局。
可想当年这里人家沿溪而建,洗衣淘米,鸡犬相闻,炊烟袅袅。
然而时空变幻,一切不复存在,仅留下些许痕迹,残留至今。
不免心有感叹,人生一世,白驹过隙。
按当下《三体》小说所描述的那样,我们自认为漫长的一生,不过是别人(宇宙歌者)眼中的一瞬生灭。
就如我们目力难及的微观世界,有微生物,瞬息生灭。
殊不知,在它本身来看,度过的也可能几百春秋。
上山中途要经过一片丛林,这是一片落叶树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树,这个时节还没有一片树叶,干枯的灰白树枝变换着各种角度向上延伸,给人一种阴森怪异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地区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以阴那山为中心的考察周大鸣黄平芳【摘要]惭愧祖师是梅州客家人的守护神,也是闽台地区的重要神明。
惭愧祖师在梅州地区的神格形态是高僧模样的客家乡土神祗,其神格职能主要表现为祈雨救灾、御敌弭寇、助佑学业和灵签降示等。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阴那山的旅游开发,惭愧祖师祈雨救灾和御敌弭寇的职能基本褪化。
助佑学业的职能也有所转化,而灵签降示的职能得以强化,并成为重要的职能,同时其它职能也在不断被创化,并走向多样化。
[关键词]惭愧祖师神格形态阴那山[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890(2012)01—070—08神格形态是指俗民在对某个神明的认同和崇拜过程中所塑造成型的神格形象,以及围绕这种形象建立起来的神格职能。
惭愧祖师是梅州客家人的守护神,也是闽台地区的重要神明。
考察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及其变迁情况,是研究惭愧祖师信仰文化的基础课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梅州地区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及其变迁情况进行疏理和分析。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惭愧祖师信仰在原乡大陆并没有引起学者较多关注,有关惭愧祖师神格形态的研究则更难以见到,反而在台湾,近年来有关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受到了学者的重视而有所探讨。
林翠凤对台湾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大陆原乡的惭愧祖师,是佛教高僧的俗世崇拜;台湾的惭愧信仰,基本上沿续其禅师崇拜,但由于台湾特有的艰困环境而衍生出来的生存需求,惭愧祖师信仰的功能化、世俗化趋势增强,其形象也就演变为“头戴王爷冠,身着文武装,跷足坐王位,举剑斩魍魉”的凶煞的武将造型,并将台湾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概括为移民守护神、防番之神、灵医天尊和灵占能神④。
黄素真则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边陲区域与惭愧祖师信仰之间的关联,认为惭愧祖师信仰源起于粤东韩江流域中游山区,其神祗性质为唐代佛教高僧转变而成的民间信仰俗神。
由于边陲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因素,当地成长的高僧变成了法力强大的祖师公神祗,能为地方救难解厄。
然而在信仰创化过程中,缺少国家力量提升神祗地位,故只停留为乡土型神祗②。
这些研究均对大陆原乡的惭愧祖师信仰进行了一定的关照,并对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进行了初步的判定,但由于他们的研究资料仅限于志书文献,缺少对原乡的田野调查,故对原乡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及其变迁没有进行深入的解释。
笔者于2010年7月至2011[作者简介]周大鸣(1958一),男,湖南湘潭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黄平芳(1975一),男,江西新余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09级博士生。
(广东广州,510275)①林翠凤:《台湾惭愧祖师神格论》,《台湾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新109期,第6l一75页。
②黄素真:《边陲区域与“惭愧祖师”信仰——以林屺埔大坪顶地区为例》,《地理研究》(台湾)2005年第42期,第73—103页。
年11月在惭愧祖师信仰的创化地——梅州阴那山开展田野调查,期间曾以阴那山为中心对梅州地区的惭愧祖师信仰进行了考察,本文的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的田野调查。
一、阴那山及惭愧祖师简况阴那山位于广东省梅县雁洋镇与大埔县英雅镇交界处,距梅州市区40多公里。
阴那山属莲花山脉,巍峨的莲花山脉,从梅州境内向西南一直延伸到揭西、惠东,梅州境内的这段,从梅县的松源向南至大埔、五华、丰顺,称为阴那山脉,其中五指峰一带一般称为阴那山。
阴那山山势雄奇,峰峦叠翠,其山巅五指峰,五峰并聚,形如人手,挺拔向上直插云霄,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298米,云雾散开时,可以望到潮州、汀州和梅州,故有“白云深处望三州”之说。
阴那山不仅是粤东地区的风景名山,还是蜚声海内外的宗教名山。
自惭愧祖师来此驻锡修禅之后,阴那山更充满了神奇和灵气。
五指峰东麓大埔县境内有万福寺,据说惭愧祖师从福建云游到此,垒石屋,刻苦参禅。
后人在此建立万福禅室,并不断扩建,亦称惭愧寺。
明天顺八年(1464),始名万福寺。
1934年,潮州开元寺方丈福来高僧到该寺主持时,扩建“福余精舍”。
改革开放以后,惟添法师住持万福寺,经多方努力,恢复和扩建了万福寺。
五指峰西麓有著名的灵光寺,是惭愧祖师开山驻锡之地,始建于唐朝咸通年间,初名“圣寿庵”,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明洪武十八年(1385),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资扩建,更名灵光寺。
从灵光寺后山十八折而上,又有圣寿寺,为祖师墓塔所在地,建于明朝初年,后由雁洋叶俊华及其后裔修复扩建。
在灵光寺左面的香炉峰下还有西竺寺(又名仙遇湖),传说是祖师曳杖履步之处,明成化年间重修,解放后倒塌夷为平地。
这些寺庙的主殿都供奉惭愧祖师,成为惭愧祖师信仰的重要场所。
改革开放后,阴那山由于逐步进行旅游开发,这些寺庙又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惭愧祖师俗姓潘,名了拳,福建沙县人氏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三月二十五日出生,懿宗咸通六年(865)九月二十五日圆寂,世寿四十九岁。
据《阴那山志》记载,潘了拳出生的时候,左手握拳不张,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他取名为潘拳。
三日之后,恰好有一位云游的高僧经过他家门口,他的父亲便抱着小潘拳出来给那高僧看,那高僧看了就问他小孩可有取名,他父亲说取了名叫潘拳,那高僧又说他名中少了一个字,“一了百了”的“了”,并拿笔沾水在他的左拳上写了个“了”字,他的拳瞬间张开了,他父亲甚为奇怪,正要谢过时,只见那高僧已经腾云驾雾般离开了,并留下了一句“十七年后见”的话。
十七年后当潘了拳云游到阴那山时,看到五指峰森列如拳,方然醒悟:五指峰不正应了自己拳曲之兆吗?于是选胜五指峰西麓,开设道场,结茅为庵。
潘了拳在阴那山修道30年,为民祈福消灾,功德无量。
不想七七四十九岁就圆寂了,临终前内生惭愧之意,遂自号惭愧,后人尊称他为惭愧祖师。
惭愧祖师坐化后,屡显神迹,善信虔诚祈祷,无不应验,成为梅州客家人的守护神,后又逐渐传播到福建和台湾,成为闽台地区的重要神明。
二、梅州地区惭愧祖师的神格形象当走进灵光寺的大雄宝殿,就能看到正中间奉祀着一位面目慈善的斯文高僧,他头戴僧帽,身披黄袍,左手执拂尘,右手握扇子,安详地坐在木椅上,这就是惭愧祖师的檀木雕像。
笔者在梅州其它寺庙中见到的惭愧祖师神像与此几乎一样。
那么,历史上的惭愧祖师神格形象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阴那山志》的记载中管窥其一二。
据《惭愧祖师传》载:(惭愧祖师圆寂后),众为铸铁塔以藏其骸,复谋日:“师既圆寂,当明像以①关于惭愧祖师的本籍还有另一种说法,即认为是汀州上杭场山羊窠(今永定县下洋镇东洋村),参见张志相《惭愧祖师生卒、名号与本籍考论》,《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8年第16期,第159—181页。
信之。
”遂精备香木,请匠雕刻。
匠欲举器不能,忽一僧从门直入,问匠日:“当欲何为?”对日:“特刻师像,小匠前未亲师颜容,以是迟忧。
”僧日:“汝观我像即得。
”言讫忽隐,遂成师像。
有赞云:“惭愧阴那彰本像。
”,谓是也。
夸灵光寺大殿佛像其遗云。
越三年,师白化身往江西抄化,雨王府匠人立券造寺。
匠如期至,问守庵者,答日:“师已坐化三年矣。
”匠谒师,见师遗像宛若前僧,遂祷于师。
因寝于座下。
①另外,粤东监察御史梅鼎在过阴那山附近的蓬辣滩时遇险,被惭愧祖师所救,为感恩捐金重建了灵光寺,并写下了《重建灵光寺记》,该文则对惭愧祖师神格形象略有描述:(明洪武)庚中(1368)之岁,予奉天巡守粤东,时七月既望。
出巡韩城。
舟次程江蓬辣,遇滩水汹涌。
舟将覆溺。
忽然从天而降,有一神人,身披黄袍,手挥拂子,登舟救援,甚为骇异。
予即维舟滩头,讯之乡人。
者老告予日:“此中有一阴那圣寿庵,此去路隔一十余里。
先唐成通年问,有得道惭愧祖师,平日常显神通,灵应非常。
”予遂不惮跋涉,急命仆夫就道相访。
及至那山。
瞻谒师像,果与舟中相见者无异。
⑦尽管以上记载并未对惭愧祖师的神格形象进行细致描述,但至少从中可以看出:自唐代惭愧祖师殁后至明朝,灵光寺的祖师像是按其生前模样进行雕刻的,故有“惭愧阴那彰本像”之赞,而且是“身披黄袍,手挥拂子”的高僧形象。
那么,明代以后的惭愧祖师像是否延续了这一形象呢?阴那山有一位神像雕刻师廖师傅,他从事神像雕刻二十余年,为梅州地区的寺庙雕刻惭愧祖师像10多尊,他就说:“梅州的惭愧祖师像历来就是按其生前人像雕刻的,他的形象既不是佛,也不是菩萨,而是类似仙家的乡土神。
”他还为笔者展示了解放前的灵光寺惭愧祖师座像照,该照片是他从广东省博物馆翻拍来的,照片中的惭愧祖师也是“身披黄袍,手挥拂子”的高僧。
③可见,惭愧祖师历来就是人格神状貌,其神格形态为高僧模样的客家乡土神祗。
夏光寺正强内供●的惭愧祖师神像三、梅州地区惭愧祖师的神格职能由于惭愧祖师在梅州地区几乎一直仅限于乡土性的高僧角色,其神格职能也就不如定光古佛、三平祖师、清水祖师等闽粤地区其它祖师型神祗那样多样和神通。
检视惭愧祖师的历代显圣事迹。
其神格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祈雨救灾祈雨救灾是惭愧祖师神格职能的基本主题.仅《阴那山志》中就充斥了诸多祈雨灵迹(见表1)。
至迟于明代,惭愧祖师就以祈祷雨泽而著称,“每遇亢旱,迎其法身,祷雨辄应”。
明万历丙申(1596年)秋季,程乡县事郑廷思等酬立了“祷霖三应”的匾额,这是目前所见文献中最早记载惭愧祖师祈雨灵验事迹的。
李阈中在《阴那灵雨并引》中就对此进行了考证分析:①(明)李士淳撰,钟东点校《阴那山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页。
@(明)李士淳撰,钟东点枝《阴那山志》卷一。
第7—8页。
0廖师傅,55岁,阴那山村民.他的父亲曾在灵光寺当了30多年的和尚,做过副住持。
访谈时间:2010年11月6世传阴那祖师管三分水。
访诸耆老,云前明程乡县官,遇岁大旱,迎城隍像抵校场设坛,竭诚祈雨,夜梦神告日:“祈予无益,当迎阴那祖师,管三分水,可祈甘霖。
”即迎法驾,果符灵应。
余日:“异哉!其详始可得闻也。
”考《山志》,万历丙申秋季,知程乡县事郑廷思、教谕陆象贤、训导王宏道、主簿郭应科、典史周孔传酬匾日:“祷霖三应”,是前明丕著灵显,可征信也。
迄今每遇亢旱,相沿迎法驾抵州祈雨,可知佛法通灵,由来既久。
《礼》云:“山林川谷丘陵。
能出云为风雨。
”阴那为州属名山,诸峰撵翠,林木滋茂,尤高者五指峰,石峭摩天,烟云吞吐,斯亦山灵与佛灵有以感召欤!①在阴那山一带至今仍然流传着惭愧祖师这段早先祈雨灵验的故事:据说,祖师菩萨管了天上的三分水,所以只要向他求雨,没有不灵验的。
大概在明朝时期,有一年遇到了特大旱灾,地都开裂了,庄稼也干死了,县太爷就到城隍庙里把城隍老爷请出来,设坛求雨,苦苦求了十多天,结果一滴雨都未下,可把县太爷急坏了。
晚上,县太爷做了一个梦。
梦到有个神仙来告诉他:“你求城隍老爷是没用的,他不管雨水,你应该到阴那山去请惭愧祖师,他管了天上三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