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doc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8种D.9种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mol CaC2、KHSO4、Na2O2三种离子化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的总数均为3N AB.1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D.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有关信息X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Y 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Z 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W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W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相互反应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WC.向浓ZX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2SO3溶液,可产生大量沉淀和气体D.可用电解W与X形成的化合物来制取W单质5.黄铜矿(CuFeS2)常用于提炼金属铜.黄铜矿焙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2CuFeS2+O2═□+2FeS+SO2(已配平),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方框中的物质应为Cu2SB.该反应的部分产物可用于硫酸工业C.反应中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反应中若有1 mol SO2生成,则一定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6.已知两种弱酸的酸性:HA>HB,在常温下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①0.1mol/L HA溶液;②0.1mol/L H B溶液,分别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①<②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与NaB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液:2c(Na+)═(A﹣)+c(B﹣)+c (HA)+c(HB)C.pH=9的三种溶液①NaB;②NH3•H2O;③NaOH,由水电离出的c(OH﹣):①>②>③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A与NaB两溶液中:c(B﹣)>c(A﹣)7.下列图象表达正确的是()A.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 0.1mol•L﹣1氨水B.表示常温下,等量锌粉分别与两份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C.表示向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D.表示向盐酸溶液中滴入氨水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8.(14分)(2015秋•揭阳校级月考)硫酸亚铁晶体( FeSO4•7H2O)俗称绿矾,加热至高温会发生分解,为确定绿矾分解产生的非金属氧化物,进行如下探究.(1)假设1:非金属氧化物为SO2;假设2:非金属氧化物为SO3;假设3..(2)现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同学们观察到如下现象:装置现象结论A 固体呈红棕色,将其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B 无水硫酸铜变蓝C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结合实验现象,理论上分析可知绿矾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其理论依据是.(4)为证明反应产生了SO3,应在B、C之间补充一个装置,请你在下表中画出实验装置图(气流方向:左一右),注明药品的名称[可供选择的药品有1mol/L NaOH溶液、0.5mol/L BaCl2溶液、0.5mol/L Ba( N03)2溶液].装置示意图现象及结论说明分解产物SO3(5)根据上述实验,写出绿矾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9.(15分)(2015秋•揭阳校级月考)七铝十二钙(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gCO3)和废Al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1)煅粉主要含MgO和,用适量的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若溶液I中c(Mg2+)小于5×10﹣6mol•L﹣1,则溶液pH大于(Mg(OH)2的Ksp=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2)滤液I中的阴离子有(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I中仅通入CO2,会生成,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3)用NaOH溶液可除去废Al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5)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10.(14分)(2015秋•揭阳校级月考)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2NO(g)+O2(g)⇌2NO2(g)△H=﹣113.0kJ/mol;①则反应NO2(g)+SO2(g)⇌SO3(g)+NO(g)△H 的△H= kJ/mol.②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③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的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1.(15分)(2015•广东)有机锌试剂(R﹣ZnBr)与酰氯()偶联可用于制备药物Ⅱ:(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2)关于化合物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双选).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可与新制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C.可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D.可与热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反应(3)化合物Ⅲ含有3个碳原子,且可发生加聚反应,按照途径Ⅰ合成路线的表示方式.完成途径2中由Ⅲ到Ⅴ的合成路线:.(标明反应试剂,忽略反应条件).(4)化合物V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组数为.以H替代化合物Ⅵ中的ZnBr,所得化合物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共有种(不考虑手性异构).(5)化合物Ⅵ和Ⅶ反应可直接得到Ⅱ,则化合物Ⅶ的结构简式为.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8种D.9种【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根据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则该物质为戊醇,书写戊基﹣C5H11异构体,戊基异构数目等于戊醇的异构体数目.【解答】解: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该物质为戊醇,戊基﹣C5H11可能的结构有:﹣CH2CH2CH2CH2CH3、﹣CH(CH3)CH2CH2CH3、﹣CH (CH2CH3)2、﹣CHCH(CH3)CH2CH3、﹣C(CH3)2CH2CH3、﹣C(CH3)CH(CH3)2、﹣CH2CH2CH (CH3)2、﹣CH2C(CH3)3,所以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有8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难度中等,利用烃基异构判断,比书写戊醇的同分异构体容易.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亚硫酸氢盐;B、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C、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NO2溶液氧化;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时,碳酸氢钠全反应,氢氧化钡会剩余.【解答】解: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SO2+OH﹣═HSO3﹣,故A错误;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后,溶液中存在强氧化性的硝酸,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所以产物不会出现亚铁离子,故B错误;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2MnO4﹣+5NO2﹣+6H+═2Mn2++5NO3﹣+3H2O,故C正确;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HCO3﹣+Ba2++OH﹣═BaCO3↓+H2O,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知识题目,注意量的多少对反应的影响,难度不大.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mol CaC2、KHSO4、Na2O2三种离子化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的总数均为3N AB.1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D.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CaC2由Ca2+和C22﹣构成,KHSO4由K+和HSO42﹣构成,Na2O2由2个Na+和1个O22﹣构成;B、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C、根据反应后铁元素变为+价来分析;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解答】解:A、CaC2由Ca2+和C22﹣构成,KHSO4由K+和HSO42﹣构成,Na2O2由2个Na+和1个O22﹣构成,故1molCaC2和KHSO4中均只含2mol离子,则在1mol CaC2、KHSO4、Na2O2三种离子化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的总数介于2n A到3n A之间,故A错误;B、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生不成三氧化硫,故B错误;C、反应后铁元素变为+价,故3mol铁失去8mol电子即8n A个,故C正确;D、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即n A个,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有关信息X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Y 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Z 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W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W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相互反应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WC.向浓ZX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2SO3溶液,可产生大量沉淀和气体D.可用电解W与X形成的化合物来制取W单质【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X元素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X处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或第二周期第ⅥA族,为Cl或O,且X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则X为Cl元素;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则Y为Na元素;Z元素单质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则Z为Fe元素;W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W为Al元素,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X元素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X处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或第二周期第ⅥA族,为Cl或O,且X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则X为Cl元素;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则Y为Na元素;Z元素单质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则Z为Fe元素;W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W为Al元素,A.W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之间可相互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A正确;B.X、Y、W分别为Cl、Na、Al,三者原子的电子层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为:Na>Al>Cl,即:r Y>r W>r X,故B错误;C.ZX3为FeCl3,向浓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2SO3溶液,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亚铁,不会生成沉淀和气体,故C错误;D.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融融氯化铝不导电,无法通过电解融融氯化铝获得金属铝,通常通过电解融融氧化铝获得铝,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各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5.黄铜矿(CuFeS2)常用于提炼金属铜.黄铜矿焙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2CuFeS2+O2═□+2FeS+SO2(已配平),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方框中的物质应为Cu2SB.该反应的部分产物可用于硫酸工业C.反应中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反应中若有1 mol SO2生成,则一定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2CuFeS2+O2=□+2FeS+SO2中,O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2价升高为+4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方框中的物质应是Cu2S,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方框中的物质应是Cu2S,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则可用于硫酸工业,故B正确;C.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2价升高带+4价,则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C正确;D.若有1 mol SO2生成,由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可知,由﹣2价升高为+4价,则反应中有1mol×(4+2)=6mol电子转移,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6.已知两种弱酸的酸性:HA>HB,在常温下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①0.1mol/L HA溶液;②0.1mol/L HB溶液,分别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①<②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与NaB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液:2c(Na+)═(A﹣)+c(B﹣)+c (HA)+c(HB)C.pH=9的三种溶液①NaB;②NH3•H2O;③NaOH,由水电离出的c(OH﹣):①>②>③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A与NaB两溶液中:c(B﹣)>c(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从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角度分析;B.从物料守恒的角度分析;C.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从盐类水解的程度判断.【解答】解:A.0.3mol/L HA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的混合后生成c(HA)=0.1mol/L,c(A﹣)=0.05mol/L,②中c(A﹣)大于①,抑制HA的电离,则c(H+):①>②,故A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与NaB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液中存在:c(A﹣)+c(HA)=c(B﹣)+c(HB)=c(Na+),则有:2c(Na+)=c(A﹣)+c(B﹣)+c(HA)+c(HB),故B正确;C.pH=9的三种溶液①NaB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最大;②NH3•H2O和③NaOH都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相同,则有①>②=③,故C错误;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A与KB两溶液中,由于弱酸的酸性:HA>HB,A﹣的水解程度小于B﹣,所以c(A﹣)>c(B﹣),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问题,题目难度较大,本题注意B项为易错点,注意根据酸性的强弱判断盐类水解的程度.7.下列图象表达正确的是()A.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 0.1mol•L﹣1氨水B.表示常温下,等量锌粉分别与两份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C.表示向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D.表示向盐酸溶液中滴入氨水【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图像图表题.【分析】A、根据0.1mol•L﹣1氨水的PH小于13来判断;B、原电池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氢气的质量由锌粉的质量决定;C、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D、根据向盐酸溶液中滴入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来回答.【解答】解:A、滴定前0.1mol•L﹣1氨水的pH小于13,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B、锌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消耗了锌粉,锌粉、铜和盐酸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但产生的氢气减少,故B错误;C、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所以开始没有沉淀生成,盐酸反应完全后有碳酸钙沉淀生成,故C正确;D、向盐酸溶液中滴入氨水,生成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恰好反应后继续滴加,溶液相当于稀释,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中和滴定、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原电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涉及知识点较多,题目难度中等.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8.(14分)(2015秋•揭阳校级月考)硫酸亚铁晶体( FeSO4•7H2O)俗称绿矾,加热至高温会发生分解,为确定绿矾分解产生的非金属氧化物,进行如下探究.(1)假设1:非金属氧化物为SO2;假设2:非金属氧化物为SO3;假设3.非金属氧化物SO2、SO3.(2)现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同学们观察到如下现象:装置现象结论A 固体呈红棕色,将其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B 无水硫酸铜变蓝C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结合实验现象,理论上分析可知绿矾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其理论依据是每两个FeSO4分解生成1个Fe2O3后剩余S、O原子个数比为2:5不等于1:2,若只生成Fe2O3和SO2,S和O之比为1:3.5,元素不守恒,故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绿矾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4)为证明反应产生了SO3,应在B、C之间补充一个装置,请你在下表中画出实验装置图(气流方向:左一右),注明药品的名称[可供选择的药品有1mol/L NaOH溶液、0.5mol/L BaCl2溶液、0.5mol/L Ba( N03)2溶液].装置示意图现象及结论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分解产物SO3(5)根据上述实验,写出绿矾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1)猜想1:非金属氧化物为SO2猜想2:非金属氧化物SO3猜想3:非金属氧化物SO2、SO3(2)固体呈红棕色,生成了氧化铁,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变蓝,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是红棕色固体,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黄色物质来解答此题;(4)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瓶中物质应为氯化钡溶液;(5)绿矾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结合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书写.【解答】解:(1)依据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结合电子守恒分析,猜想1:非金属氧化物为SO2猜想2:非金属氧化物SO3猜想3:非金属氧化物SO2、SO3故答案为:非金属氧化物SO2、SO3;(2)固体呈红棕色,生成了氧化铁,将其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为氯化铁溶液,据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变蓝,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否认猜想中的2,得到结论为:分解产生H2O、Fe2O3、SO2,故答案为:分解产生H2O、Fe2O3、SO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因每两个FeSO4分解生成1个Fe2O3后剩余S、O原子个数比为2:5不等于1:2,若只生成Fe2O3和SO2,S和O之比为1:3.5,元素不守恒,故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绿矾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故答案为:每两个FeSO4分解生成1个Fe2O3后剩余S、O原子个数比为2:5不等于1:2,若只生成Fe2O3和SO2,S和O之比为1:3.5,元素不守恒,故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绿矾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4)虚线方框装置中BaC12溶液的作用是为了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若含有该气体,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观察到的观象为溶液变浑浊,装置图为:瓶内为0.5mol/L的BaC12溶液,故答案为:瓶内为0.5mol/L的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5)绿矾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结合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书写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故答案为: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存在和性质的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水解的分析应用是解题关键.9.(15分)(2015秋•揭阳校级月考)七铝十二钙(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gCO3)和废Al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1)煅粉主要含MgO和CaO ,用适量的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若溶液I中c(Mg2+)小于5×10﹣6mol•L﹣1,则溶液pH大于11 (Mg(OH)2的Ksp=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CaSO4微溶于水,用(NH4)2SO4代替NH4NO3,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2)滤液I中的阴离子有NO3﹣、OH﹣(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I中仅通入CO2,会生成Ca(HCO3)2,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3)用NaOH溶液可除去废Al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4)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2Al+6H2O2Al(OH)3↓+3H2↑.(5)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1)锻粉是由白云石高温煅烧而来;用适量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即得Mg(OH)2的饱和溶液,根据Mg(OH)2的Ksp来计算;CaSO4微溶于水;(2)在锻粉中加入适量的NH4NO3溶液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由于NH4NO3溶液水解显酸性,与CaO反应生成Ca(NO3)2和NH3•H2O,故过滤后溶液中含Ca(NO3)2和NH3•H2O,将CO2和NH3通入滤液I中后发生反应:Ca(NO3)2+2NH3+CO2+H2O=CaCO3↓+2NH4NO3,据此分析滤液中的阴离子;若滤液Ⅰ中仅通入CO2,会造成CO2过量,据此分析产物;(3)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4)用Al片和石墨作电极来制备Al(OH)3,故Al做阳极,据此分析;(5)放电时负极电极本身Al放电,失电子,根据AlCl4﹣和Al2Cl7﹣中铝元素和氯元素的比例来确定做AlCl4﹣做反应物而生成Al2Cl7﹣;【解答】解:(1)锻粉是由白云石高温煅烧而来,在煅烧白云石时,发生反应:CaCO3CaO+CO2↑,MgCO3MgO+CO2↑,故所得锻粉主要含MgO和CaO;用适量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即得Mg(OH)2的饱和溶液,根据Mg(OH)2的K sp可知:K sp=c(Mg2+)•c2(OH﹣)=5×10﹣12,而c(Mg2+)小于5×10﹣6mol•L﹣1,故c(OH ﹣)大于10﹣3mol/L,则溶液中的c(H+)小于10﹣11mol/L,溶液的pH大于11;CaSO4微溶于水,如果用(NH4)2SO4代替NH4NO3,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故答案为:CaO;11;CaSO4微溶于水,用(NH4)2SO4代替NH4NO3,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2)在锻粉中加入适量的NH4NO3溶液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由于NH4NO3溶液水解显酸性,与CaO反应生成Ca(NO3)2和NH3•H2O,故过滤后溶液中含Ca(NO3)2和NH3•H2O,将CO2和NH3通入滤液I中后发生反应:Ca(NO3)2+2NH3+CO2+H2O=CaCO3↓+2NH4NO3,故滤液中的阴离子主要为NO3﹣,还含有OH﹣;若滤液Ⅰ中仅通入CO2,会造成CO2过量,则会生成Ca(HCO3)2,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故答案为:NO3﹣、OH﹣;Ca(HCO3)2;(3)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4)用Al片和石墨作电极来制备Al(OH)3,故Al做阳极,石墨做阴极,阳极反应为:Al ﹣3e﹣=Al3+①,阴极上是来自于水的H+放电:2H2O+2e﹣=2OH﹣+H2↑ ②将①×2+②×3可得总反应:2Al+6H2O2Al(OH)3↓+3H2↑,故答案为:2Al+6H2O2Al(OH)3↓+3H2↑;(5)放电时负极电极本身Al放电,失电子,由于AlCl4﹣中氯元素的含量高于Al2Cl7﹣中氯元素的含量,故AlCl4﹣做反应物而Al2Cl7﹣为生成物,由于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故电极反应为:Al﹣3e﹣+7AlCl4﹣=4Al2Cl7﹣,故答案为:Al﹣3e﹣+7AlCl4﹣=4Al2Cl7.【点评】本题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工艺流程图题,综合性较强,综合了元素化合物、电解池和原电池的知识考查,难度较大.10.(14分)(2015秋•揭阳校级月考)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6.72 L.(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2NO(g)+O2(g)⇌2NO2(g)△H=﹣113.0kJ/mol;①则反应NO2(g)+SO2(g)⇌SO3(g)+NO(g)△H 的△H=﹣41.8 kJ/mol.②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③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的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加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低.【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结合方程式计算;(2)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得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计算平衡常数;(3)从横坐标上一点,画一条平行于纵坐标的虚线,看相同压强下不同温度时CO的平衡转化率,温度越低转化率越低,说明,升温时平衡向逆向移动.【解答】解:(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反应6NO2+8NH37N2+12H2O中,6NO2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由+4价降低到0价,则6molNO2参加反应,转移24mol电子,所以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NO20.3mol,体积为6.72L,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6.72;(2)已知:①2SO2(g)+O2(g)⇌2SO3(g)△H=﹣196.6kJ•mol﹣1②2NO(g)+O2(g)⇌2NO2(g)△H=﹣113.0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得NO2(g)+SO2(g)⇌SO3(g)+NO(g)△H=×(﹣196.6kJ•mol﹣1)﹣×(﹣113.0kJ•mol﹣1)=﹣41.8kJ•mol﹣1,a.无论是否达到平衡,体系压强都保持不变,不能用于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SO3和NO的计量数之比为1:1,无论是否达到平衡,二者的体积比保持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揭阳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95届)段考2化学(理科)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OH+H2O HCOO-+H3O+B.CO2+H2O HCO3—+H+C.CO 32—+H2O HCO3—+OH-D.HS-+H2O S2-+H3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是强酸弱碱盐B.弱电解质溶液稀释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一定都减小C.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D.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3.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HCO-3、Al3+、Na+、SO2-4B.I-、NO-3、K+、NH+4C.MnO-4、Cl-、SO2-4、K+D.SiO2-3、OH-、Na+、Cl-4.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的碱过量 B.生成的盐发生水解C.混合前酸与碱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D.反应后溶液中c(A-)= c(M+)5.室温下,pH=13的强碱溶液和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A. 11:1 B. 9:1 C. 1:11 D. 1:96.右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7.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H+)增大,K 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8.10mL稀盐酸B.用pH计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D.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溶液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A.Na2CO3NaHCO3NaCl NH4Cl B.Na2CO3NaHCO3NH4Cl NaClC.(NH4)2SO4NH4Cl NaNO3Na2S D.NH4Cl (NH4)2SO4Na2S NaNO3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是强电解质,BaCO3是弱电解质B.c(H+)=1×10-7mol·L-1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将硫酸铝和氯化铝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后灼烧,得到的固体都是氧化铝D.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11.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CaO+H2O===Ca(OH)2 ΔH<0,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盐桥中为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中存在:c(OH-) = c(H+)+c(H2CO3)B.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存在:c(Na+)+c(H+)=c(A2-)+c(HA-)+c(OH-) C.CH3COONa和NaCl混合溶液中存在:c(Na+)=c(CH3COO-)+c(Cl-)D.常温下,10mL 0.02mol·L-1 HCl溶液与10mL 0.01mol·L-1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713.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一中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位于不同短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Cl3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2.等物质的量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B.C2H4C.C3H6D.C6H63.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A.丙烯 B.1﹣丁烯C.2﹣戊烯D.2﹣甲基﹣2﹣丁烯4.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羟基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7N A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 AC.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 N A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 A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B.乙二醇和丙三醇为同系物C.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D.2﹣甲基﹣2﹣丙醇不能被催化氧化成相应的醛7.某气态烃1mol跟2mol氯化氢加成,其加成产物又可被8mol氯气完全取代,该烃可能是()A.丙烯 B.乙烯 C.2﹣丁炔D.丙炔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8.(14分)(2015秋•普宁市校级期中)(1)已知某有机物A: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 ②如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③A的红外光谱图上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峰.④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请回答:(a)A的实验式(最简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b)A的结构简式为.(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9.(16分)(2015秋•普宁市校级期中)0.1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各0.6mo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若该烃不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属于烃,结构简式为,名称是.若该烃能使溴水褪色,且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烃属于烃,结构简式为,名称是.10.(13分)(2015秋•普宁市校级期中)请用下列仪器和药品组成一套由含有硫化钙杂质的电石进行乙炔气体的制备、净化、检验,并可通过计算确定乙炔产率的系列实验装置,溴水的浓度为0.1mol/L,体积是20mL,NaOH溶液足量.(1)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2)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进行实验时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A、B、…)接;接;接;接.(3)为了使实验中气流平稳,液体X通常用.(4)实验中盛溴水的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5)若在标准状况下进行上述实验,假定溴水(与乙炔)完全反应,生成C2H2Br4,用含amol 碳化钙的电石Wg与足量X反应,反应完全后,量筒内排入了VL溶液,则生成乙炔的产率为:(只需列出算式),如果不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会导致所测产率(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三、选考题[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1.(15分)(2015秋•普宁市校级期中)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图所示:(1)乙醇和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和.(2)B物质的结构简式为.(3)①、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反应.(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位于不同短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Cl3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根据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且三种元素位于不同的短周期,先判断含有的元素种类,再根据原子的成键类型判断元素,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类型,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中间的球最多能形成四条共价键,是碳原子,最大的球形成单键是第三周期的氯,所以该有机物化学式为C2HCl3,故A正确;B.这是一种结构类似烯烃的物质,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故B正确;C.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类似乙烯的结构,所以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正确;D.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得到氯乙烷,不能得到C2HCl3,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球棍模型和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能够根据成键类型判断所含的元素种类是解本题的关键.2.等物质的量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B.C2H4C.C3H6D.C6H6【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相同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完全燃烧,耗氧量取决于(x+),(x+)值越大,耗氧量越多,据此判断.【解答】解:A、CH4其x+=1+1=2,即1molCH4消耗氧气2mol;B、C2H4其(x+)=3,即1molC2H4消耗氧气3mol;C、C3H6其(x+)=3+1.5=4.5,即1molC3H6消耗氧气4.5mol;D、C6H6其(x+)=6+1.5=7.5,即1molC6H6消耗氧气7.5mol;相同物质的量消耗氧气最多的是C6H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烃完全燃烧耗氧量问题,难度不大,关键清楚相同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完全燃烧,耗氧量取决于(x+),注意规律的规律与总结.3.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A.丙烯 B.1﹣丁烯C.2﹣戊烯D.2﹣甲基﹣2﹣丁烯【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分析】具有顺反异构体的有机物中C=C应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解答】解:A.丙烯为CH3CH=CH2,其中C=C连接相同的H原子,不具有顺反异构,故A错误;B.1﹣丁烯为CH3CH2CH=CH2,其中C=C连接相同的H原子,不具有顺反异构,故B错误;C.2﹣戊烯为CH3CH=CHCH2CH3,其中C=C连接不同的H、﹣CH3、﹣CH2CH3,具有顺反异构,故C 正确;D.2﹣甲基﹣2﹣丁烯为CH3C(CH3)=CHCH3,其中C=C连接不同的H、﹣CH3,具有顺反异构,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顺反异构的结构要求.4.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采用蒸馏的方法;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解答】解:①乙酸乙酯和水不溶,所以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也不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②乙醇和丁醇是互溶的两种液体,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③向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后,溴单质会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而分层,然后分液即可实现二者的分离;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注意常用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以及适用对象,难度不大.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羟基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7N A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 AC.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 N A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羟基不显电性;B、求出乙烯的物质的量n=,然后根据1mol乙烯含6mol共用电子对来分析;C、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D、根据乙烯、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来计算.【解答】解:A、羟基不显电性,故1mol羟基含9mol电子,故A错误;B、28g乙烯的物质的量n===1mol,而1mol乙烯含6mol共用电子对,故B错误;C、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故C错误;D、乙烯、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n==1mol,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B.乙二醇和丙三醇为同系物C.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D.2﹣甲基﹣2﹣丙醇不能被催化氧化成相应的醛【考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醇类简介.【分析】A.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都是CH2;B.乙二醇和丙三醇含有羟基数目不相同;C.CH≡CH和C6H6的最简式均为CH;D.2﹣甲基﹣2﹣丙醇中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催化氧化.【解答】解:A.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都是CH2,二者最简式相同,故A正确;B.乙二醇和丙三醇含有羟基数目不相同,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C.CH≡CH和C6H6的最简式均为CH,二者碳的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D.2﹣甲基﹣2﹣丙醇中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催化氧化,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分数计算、同系物、醇的催化氧化,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7.某气态烃1mol跟2mol氯化氢加成,其加成产物又可被8mol氯气完全取代,该烃可能是()A.丙烯 B.乙烯 C.2﹣丁炔D.丙炔【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某气态烃1mol最多和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C≡C或2个C=C键,所得产物又能与8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后得到一种只含碳氯元素的化合物,说明加成产物中含有8个H原子,则该气态烃应含有6个H原子,由此确定该烃.【解答】解:某气态烃1mol最多和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C≡C或2个C=C键,所得产物又能与8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后得到一种只含碳氯元素的化合物,说明加成产物中含有8个H原子,则原气态烃应含有6个H原子,A.丙烯不含1个C≡C或2个C=C键,故A错误;B.乙烯分子中不含1个C≡C或2个C=C键,故B错误;C.2﹣丁炔分子式为C4H6,分子中含6个氢原子,满足条件,故C正确;D.丙炔分子式为C3H4,不满足条件,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根据题中信息确定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类型及H原子数目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8.(14分)(2015秋•普宁市校级期中)(1)已知某有机物A: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 ②如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③A的红外光谱图上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峰.④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请回答:(a)A的实验式(最简式)为C4H10O ,相对分子质量为74 .(b)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CH2=CH2+Br2→CH2Br﹣CH2Br ②nCH2=CH2③CH2=CH2+H2O CH3CH2OH ④CH2=CH2+3O22CO2+2H2O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1)(a)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C、H、O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从而得出其实验式;根据质谱图中数据判断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b)结合其实验式确定分子式,根据红外光谱图显示存在对称的甲基、对称的亚甲基和C﹣O ﹣C结构,结合分子式确定其结构简式;(2)①乙烯和溴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③一定条件下,乙烯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④乙烯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解:(1)(a)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氧元素质量分数是21.63%,则该物质中碳、氢、氧原子个数之比=::=4:10:1,所以其实验式为:C4H10O,根据质谱图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74,故答案为:C4H10O;74;(b)根据质谱图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74,故其分子式为C4H10O,红外光谱图显示存在对称的甲基、对称的亚甲基和C﹣O﹣C结构,可得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故答案为:CH3CH2OCH2CH3.(2)①、乙烯和溴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故答案为:nCH2=CH2;③一定条件下,乙烯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 CH3CH2OH,故答案为:CH2=CH2+H2O CH3CH2OH;④乙烯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2=CH2+3O22CO2+2H2O,故答案为:CH2=CH2+3O22CO2+2H2O.【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与结构的确定、乙烯的性质和制取,题目难度中等,能对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反应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有机方程的书写的符号和条件.9.(16分)(2015秋•普宁市校级期中)0.1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各0.6mo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C6H12.若该烃不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属于环烷烃,结构简式为,名称是环己烷.若该烃能使溴水褪色,且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烃属于烯烃,结构简式为(CH3)3C﹣CH=CH2,名称是3,3﹣二甲基﹣1﹣丁烯.【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C元素、H元素守恒确定该烃的分子式为C6H12,不饱和度为1,若该烃不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烃中不含不饱和键,该烃为环烷烃,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分子中只有一种H原子,该烃为环己烷;若该烃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C=C双键,该烃属于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CH2.【解答】解:n(烃):n(C):n(H)=n(烃):n(CO2):2n(H2O)=0.1mol:0.6mol:0.6mol×2=1:6:12,即1个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故该烃的分子式为C6H12;该烃的不饱和度为1,若该烃不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烃中不含不饱和键,故该烃为环烷烃,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分子中只有一种H原子,该烃为环己烷,结构简式为;若该烃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C=C双键,该烃属于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CH2,名称为:3,3﹣二甲基﹣1﹣丁烯,故答案为:C6H12;环烷烃;;环己烷;烯烃;(CH3)3C﹣CH=CH2; 3,3﹣二甲基﹣1﹣丁烯.【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侧重于分子式的确定、烯烃的性质与命名等,比较基础,注意掌握燃烧法根据原子守恒确定有机物分子式,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0.(13分)(2015秋•普宁市校级期中)请用下列仪器和药品组成一套由含有硫化钙杂质的电石进行乙炔气体的制备、净化、检验,并可通过计算确定乙炔产率的系列实验装置,溴水的浓度为0.1mol/L,体积是20mL,NaOH溶液足量.(1)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H≡CH↑(2)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进行实验时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A、B、…)A 接H ;G 接 E ; F 接 D ; C 接B .(3)为了使实验中气流平稳,液体X通常用饱和食盐水.(4)实验中盛溴水的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溴水褪色,(且容器底部有少量油状液体).(5)若在标准状况下进行上述实验,假定溴水(与乙炔)完全反应,生成C2H2Br4,用含amol 碳化钙的电石Wg与足量X反应,反应完全后,量筒内排入了VL溶液,则生成乙炔的产率为:×100%(只需列出算式),如果不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会导致所测产率偏高(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考点】乙炔炔烃.【分析】(1)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2)根据实现的步骤:制备、净化、检验、收集来确定装置的连接顺序;(3)实验室一般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进行实验,以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4)乙炔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5)根据溴单质的物质的量求出消耗的乙炔的量,再根据水的体积求出乙炔的体积,然后根据乙炔求出碳化钙的量,再求质量分数.【解答】解:(1)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H≡CH↑,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H≡CH↑;(2)通过A装置制备气体,接着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硫化氢,通过溴水检验是否生成乙炔,最后通过排水法收集气体,正确连接顺序是AHGEFDCB,故答案为:AHGEFDCB;(3)实验室一般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进行实验,以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4)乙炔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故答案为:溶液褪色;(5)溴水与乙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2H2Br4,溴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2L,消耗的乙炔为:,测得排入量筒内液体体积为VmL(标况),则乙炔的体积为VL,其物质的量为=mol,所以反应的乙炔的总物质的量为+mol,所以电石纯度可表示为×100%,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为实验题,考查了乙炔的制备,乙炔的性质,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熟悉实验过程和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三、选考题[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1.(15分)(2015秋•普宁市校级期中)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图所示:(1)乙醇和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羟基和羧基.(2)B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HO .(3)①、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2OH+2CH3COOH CH3COOCH2CH2OOCCH+2H2O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分析】由工艺流程图可知: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A为CH2ClCH2Cl,CH2ClCH2Cl 水解生成乙二醇;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得到物质B为CH3CHO,CH3CHO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二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H2CH2OOCCH3,(1)依据乙醇和乙酸的定义和结构解答;(2)乙醇含有醇羟基,在铜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3)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够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二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4)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乙二醇与乙酸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二乙酸乙二酯和水.【解答】解:由工艺流程图可知: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A为CH2ClCH2Cl,CH2ClCH2Cl 水解生成乙二醇;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得到物质B为CH3CHO,CH3CHO 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二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H2CH2OOCCH3,(1)乙醇结构简式为C2H5OH,含有官能团为羟基;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含有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为:CH3CHO,故答案为:CH3CHO;(3)反应①为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够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③为CH2ClCH2Cl水解生成乙二醇,反应④为乙二醇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水解反应;酯化;(4)反应④为乙二醇与乙酸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2OH+2CH3COOH CH3COOCH2CH2OOCCH+2H2O,故答案为:HOCH2CH2OH+2CH3COOH CH3COOCH2CH2OOCCH+2H2O.【点评】本题为有机推断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官能团名称、物质的结构简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的类型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熟悉各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11 -。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燃烧热为241.8 kJ•mol ﹣1C.己知2C(s)+2O2(g)═2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 ﹣1;则a>b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则含20.0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7kJ3.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性好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D.断裂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1.9 kJ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 B.②③④C.②⑤ D.①③⑤5.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100.0mL1.0mol/LH2SO4(aq)跟足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Na2CO3(s)B.3.0mol/LHNO3C.CH3COONa(aq)D.CuSO4(aq)7.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CH3OH(l)⇌CO(g)+2H2(g).以下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为()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C.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1:2不变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2B(g)⇌C(g)+3D(g)△H<0.如图为该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一时间、转化率一时间关系图,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可体现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乙可体现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丙可体现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I使用了催化剂D.图丙可体现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Ⅱ的温度较高9.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可判断可逆反应 A2(g)+3B2(g)⇌3C(g)+D(s)的△H>0B.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 (g)+2B (g)⇌2AB3(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是N2与H2合成氨的能量变化曲线,可确定该反应1 molN2和4mol H2充分反应时放热一定小于92kJ10.在25℃101kPa下,①2Na(s)+O2(g)═Na2O(s)△H1=﹣414kJ/mol,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0,随温度升高生成Na20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02(s)+2Na(s)═2Na20(s)△H=﹣317kJ/mol11.恒温下,将1mol N2和3mol H2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混合,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2s时测得NH3的体积分数为25%.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s时N2的转化率为40%B.2s时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3:9:4C.2s时NH3的浓度为0.4mol•L﹣1D.用N2浓度的减少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12.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1,2H2(g)+O2(g)═2H2O(g);△=﹣Q2kJ•mol﹣1,2H2(g)+O2(g)═2H2O(l);△H2=﹣Q3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05Q3B.0.4Q1+0.05Q2C.0.4Q1+0.1Q3D.0.4Q1+0.2Q2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3=△H2D.△H1+△H2=△H314.已知:P4(s)+6Cl2(g)=4PCl3(g),△H=a kJ•mol﹣1;P4(s)+10Cl2(g)=4PCl5(g),△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HC.Cl﹣Cl键的键能kJ•mol﹣1D.P﹣P键的键能为kJ•mol﹣115.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压强保持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16.(14分)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1)在25℃、101kPa下,1g液态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已知断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在298K下,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 kJ和b kJ.又知一定条件下,Al能将C从CO2置换出来,写出此置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0.1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216.5kJ 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又知:H2O(l)=H2O(g)△H=+44kJ•mol﹣1,则11.2L (标准状况下)B2H6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17.(12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S2O82﹣+2I﹣═2SO42﹣+I2(慢)I2+2S2O32﹣═2I﹣+S4O62﹣(快)(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x= mL,理由是.(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18.(15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2NO(g)+O2(g)⇌2NO2(g)△H=﹣113.0kJ•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示.该反应△H0(填“>”或“<”).工业上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不选择更高压强的理由是.(4)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CH4(g)+O2(g)⇌CO(g)+2H2O(g)△H=﹣519kJ/mol.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①X在75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②Y在60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③Z在44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5)请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如图2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19.(9分)反应:aA(g)+bB(g)c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2)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采取的措施是;(3)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T3(填“>”“<”或“=”),判断的理由是;(4)若αⅠ(B)、αⅡ(B)、αⅢ(B)分别表示B在Ⅰ、Ⅱ、Ⅲ各阶段的平衡转化率,则三者中最小的是,其值是(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0.(5分)利用如图(a)和(b)中的信息,按图(c)装置(连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Fe3+能催化H2O2分解)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填“深”或“浅”),其原因是.广东省揭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催化剂的作用.【分析】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解答】解: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错;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C错;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以图象体题的形式呈现,做题时要注意从图象中获取正确信息,正确判断某一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燃烧热为241.8 kJ•mol ﹣1C.己知2C(s)+2O2(g)═2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 ﹣1;则a>b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则含20.0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7kJ【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焓变为负值;D、20.OgNaOH为0.5mol,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解答】解: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硫蒸气多,即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正确;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燃烧热<﹣241.8kJ•mol﹣1,故B错误;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焓变为负值,己知2C(s)+2O2(g)═2CO2(g)△H=a kJ•mol ﹣1;2C(s)+O﹣1;则a<b,故C错误;2(g)═2CO(g)△H=b kJ•mol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指1molNaOH和molHCl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为57.4 kJ,则0.5molNaOH与强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20.0g即0.5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28.7kJ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燃烧热、中和热的分析等,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性好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D.断裂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1.9 kJ 【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A.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 错误;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C正确;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 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断裂1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1.9 kJ,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 B.②③④C.②⑤ D.①③⑤【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故①错误;②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②正确;③浓H2SO4稀释是物理变化,故③错误;④固体NaOH溶于水是物理变化,故④错误;⑤H2在Cl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⑤正确;⑥弱酸电离是吸热过程,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5.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x射线、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等.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除体积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使反应速率加快.使用正催化剂,使反应物速率加快.【解答】解: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毫升3摩/升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Cl═CaCl2+CO2↑+H2O 要增大反应速率,则:①再加入30毫升3摩/升盐酸,盐酸浓度未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①错误;②改用30毫升6摩/升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加快.故②正确;③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固体大理石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③正确;④适当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能够影响,是解题的关键,平时学习需理解记忆.6. 100.0mL1.0mol/LH2SO4(aq)跟足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Na2CO3(s)B.3.0mol/LHNO3C.CH3COONa(aq)D.CuSO4(aq)【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的实质为Zn+2H+═Zn2++H2↑,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能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注意Zn过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故A不选;B.硝酸与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故B不选;C.加适量的醋酸钠,会和硫酸反应生成醋酸,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变小,则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C选;D.加入硫酸铜,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选项B为学生解答中的难点,注意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7.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CH3OH(l)⇌CO(g)+2H2(g).以下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为()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C.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1:2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根据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进行分析解答该题.【解答】解:A.在恒容容器中,体积不变,由CH3OH(l)⇌CO(g)+2H2(g)反应可得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在变,所以密度保持不变,证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B.由于甲醇为液体,气体的组成一直不变,CO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直是1:2,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不能证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B 错误;C.由于甲醇为液体,气体的组成一直不变,CO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直是1:2,所以CO 的体积分数一直不变,所以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不能证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C错误;D.由于甲醇为液体,气体的组成一直不变,CO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直是1:2,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反应前后不改变的物理量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2B(g)⇌C(g)+3D(g)△H<0.如图为该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一时间、转化率一时间关系图,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可体现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乙可体现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丙可体现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I使用了催化剂D.图丙可体现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Ⅱ的温度较高【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图甲在t0时,V逆、V正都增大,为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进行.结合可逆反应特征分析;B、图乙在t0时,V逆、V正都增大,且V逆=V正,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为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C、使用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时间,平衡不移动;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时间短.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解答】解:A、图甲在t0时,V逆、V正都增大,为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可逆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图象符合;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不可能为增大压强,故A正确;B、图乙在t0时,V逆、V正都增大,且V逆=V正,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速率同等程度增加,平衡不移动,故B正确;C、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时间,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图丙不能体现使用了催化剂,图象不符合,故C错误;D、若图丙体现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时间短,Ⅱ的温度较高.可逆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图象符合,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难度中等,掌握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9.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可判断可逆反应 A2(g)+3B2(g)⇌3C(g)+D(s)的△H>0B.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 (g)+2B (g)⇌2AB3(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是N2与H2合成氨的能量变化曲线,可确定该反应1 molN2和4mol H2充分反应时放热一定小于92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从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以此来判断反应热问题;B、从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图象中曲线斜率的大小判断压强大小,根据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判断反应物含量的变化;C、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从图象可知,乙曲线斜率大,乙反应到达平衡用得时间少,则乙反应速率快,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乙曲线压强大,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减小,而图中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在两种不同压强下相同,是不符合实际的,故B错误;C、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反应热为△H=﹣92 KJ/mol,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时放热一定小于92 KJ,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为图象题,做题时注意分析图象题中曲线的变化特点是做该类题型的关键,本题难度中.10.在25℃101kPa下,①2Na(s)+O2(g)═Na2O(s)△H1=﹣414kJ/mol,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0,随温度升高生成Na20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02(s)+2Na(s)═2Na20(s)△H=﹣317kJ/mol【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Na2O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B、由钠原子的个数及钠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转移的电子数;C、钠与氧气在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D、利用已知的两个反应和盖斯定律来分析.【解答】解:A、在Na2O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氧离子,Na2O2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因此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故A错误;B、由钠原子守恒可知,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时,钠元素的化合价都是由0升高到+1价,则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2,且速率逐渐加快,故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下:①2Na(s)+O2(g)═Na2O(s)△H=﹣414kJ•mol﹣1,②2Na(s)+O2(g)═Na2O2(s)△H=﹣511kJ•mol﹣1,①×2﹣②可得: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综合题,考查化学键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盖斯定律,考查了多个考点,设点全面,但难度适中,是一好题.11.恒温下,将1mol N2和3mol H2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混合,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2s时测得NH3的体积分数为25%.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s时N2的转化率为40%B.2s时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3:9:4C.2s时NH3的浓度为0.4mol•L﹣1D.用N2浓度的减少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化学平衡计算.【分析】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气体体积分数在相同条件下为气体物质的量分数,设反应氮气物质的量为xN2(g)+3H2(g)⇌2NH3(g)起始量(mol) 1 3 0变化量(mol) x 3x 2x2s量(mol) 1﹣x 3﹣3x 2x2s时测得NH3的体积分数=×100%=25%x=0.4mol;A、转化率=×100%B、依据上述分析计算判断;C、浓度c=计算;D、反应速率v=计算得到.【解答】解:气体体积分数在相同条件下为气体物质的量分数,设反应氮气物质的量为xN2(g)+3H2(g)⇌2NH3(g)起始量(mol) 1 3 0变化量(mol) x 3x 2x2s量(mol) 1﹣x 3﹣3x 2x2s时测得NH3的体积分数=×100%=25%,x=0.4mol;A、2 s时N2的转化率=×100%=40%,故A正确;B、2 s时混合气体中n(N2)(H2)(NH3)=(1﹣0.4):(3﹣3×0.4):2×0.4=3:9:4,故B正确;C、2 s 时NH3的浓度==0.4 mol•L﹣1,故C正确;D、用N2浓度的减少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1 mol•L﹣1•s﹣1,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计算应用,主要是反应速率、转化率、浓度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2.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1,2H2(g)+O2(g)═2H2O(g);△=﹣Q2kJ•mol﹣1,2H2(g)+O2(g)═2H2O(l);△H2=﹣Q3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05Q3B.0.4Q1+0.05Q2C.0.4Q1+0.1Q3D.0.4Q1+0.2Q2【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注意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应选择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解答】解: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由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由2H2(g)+O2(g)═2H2O(l);△H=﹣Q3kJ/mol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Q3kJ/mol=0.05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水的状态选择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3=△H2D.△H1+△H2=△H3【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 (l)△H1>0;CuSO4(s)=Cu2+(aq)+SO42﹣(aq)△H2;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3,根据盖斯定律确定之间的关系.【解答】解:①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1>0;②CuSO4(s)=Cu2+(aq)+SO42﹣(aq)△H2<0;③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3;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③,所以△H3=△H1﹣△H2;△H2<0,△H1>0,则△H3>0,A、上述分析可知△H2<△H3,故A错误;B、分析可知△H2=△H1﹣△H3,由于△H2<0,△H3>△H1 ,故B正确;C、△H3=△H1﹣△H2,故C错误;D、△H2<0,△H1>0、△H3>△H1+△H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溶解及物质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盖斯定律分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已知:P4(s)+6Cl2(g)=4PCl3(g),△H=a kJ•mol﹣1;P4(s)+10Cl2(g)=4PCl5(g),△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H。
广东省揭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7.《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
这里的“丹”是指A.氯化物B.合金C.硫化物D.氧化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土釜中加热Hg,金属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得到氧化汞,氧化汞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故选D.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8.金刚烷胺可用于治疗A型流感病毒,其结构简式及合成路线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尿素的分子式为CO(NH2)2]A.金刚烷是不饱和烃B.金刚烷胺的分子式为C10H16NC.上述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D.X与尿素反应的另一种生成物是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金刚烷中不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不是不饱和烃,金刚烷中只含有单键,属于饱和烃,故A错误;B.由金刚烷胺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7N,故B错误;C.金刚烷中H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X,X中溴原子被-NH2取代生成金刚烷胺,均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D.X与尿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金刚烷胺,另一种生成物是COBr2,故D错误.故选:C.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9.如右图,a、b是两根碳棒。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b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滴加酚酞试液,b极附近溶液颜色变红D.铜片上的电极反应式是:Cu2++2e = Cu【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铜-锌-稀硫酸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且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该装置是原电池;右边装置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电解池.A、a极接原电池的正极,所以a极是阳极,故A错误.B、b极接原电池的负极,所以b极是阴极,故B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a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b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b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呈碱性,滴加加酚酞试液,b极附近溶液颜色变红,故C正确.D、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D错误.考点:原电池原理10.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解析】试题分析:A、铁离子与硫氰化钾反应不能体现其氧化性,故错误;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遇到蔗糖,使其变黑,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海绵状物质,故正确;C、光导纤维不具有导电性,故错误;D、因为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太大,能实现硫酸钡变成碳酸钡,但不能说明溶度积的大小,故错误。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化学文).doc
揭阳一中~第一学期高二级(90届)文科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科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铋(Bi)被称为“绿色”金属,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
下列关于3Bi和21083Bi的说法正确的是A.3Bi和21083Bi互为同位素B.3Bi和21083Bi都含有83个中子C.3Bi和21083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3Bi和21083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2.下列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不会..造成污染的是A.Cl2B.N2C.NO2D.NO3.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酒精应选用的标志是A B C D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 + 2NH3 = N2 + 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生成1 mol N2有6 mol 电子转移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D.由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B.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7.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O2B.H2C.O2D.NO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发生酯化反应C.发生银镜反应D.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9.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水玻璃②水泥③普通玻璃④漂白粉⑤Na2CO3·10H2O ⑥氯水⑦液氯⑧纯净的盐酸A.①④B.①⑤⑦⑧C.①⑤⑥D.⑤⑦10.下列物质可用来刻蚀玻璃的是A.盐酸B.氨水C.氢氟酸D.纯碱11.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A.CO2B.Cl2C.HCl D.NH312.已知6.02×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64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请回答题。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段考试卷(含解析)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揭阳 一中高二(上)段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2.(2分)(2013春•广东期中)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 2SO 4稀释④固体NaOH 溶于水 ⑤H 2在Cl 2中燃烧)4.(2分)(2013秋•白城期末)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5.(2分)(2013•广东模拟)已知:①2C(s )+O 2(g )═2CO (g )△H=﹣221.0kJ/mol ②C(s )+O 2(g )═CO 2(g )△H=﹣393.51kJ/mol6.(2分)(2014•甘州区校级二模)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7.(2分)(2012秋•西华县校级期末)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H=﹣24.2kJ/mol;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1mol NH3•H2O在水中8.(2分)(2013•淇县校级四模)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O2(g)=H2O(l)△H=﹣285.8kJ/molCO(g)+O2(g)=CO2(g)△H=﹣282.6kJ/molC8H18(l)+O2(g)=8CO2(g)+9H2O(l)△H=﹣5472kJ/mol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9.(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用v(N2)、v(H2)、v(NH3)表示(单位均为mol•L﹣1•s﹣1)时,下列关系式中正10.(2分)(2012春•上海校级期末)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11.(2分)(2012秋•洪泽县校级期末)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12.(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 A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113.(2分)(2013春•仓山区校级期末)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15.(2分)(2014秋•邯郸校级期中)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共20分)16.(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一定条件下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平均反应速率υ(C)=2υ(B),且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不变,17.(4分)(2014春•海曙区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8.(4分)(2014春•江阴市期中)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 2H 2(g )+O 2(g )=2CO 2(g )+H 2O (l )△H=﹣1300kJ/mol 的说法正确的是19.(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已知反应:①101kPa 时,C (s )+O 2(g )=CO (g );△H 1=﹣110.5kJ/mol②稀溶液中,H +(aq )+OH ﹣(aq )=H 2O (1);△H 2=﹣57.3kJ/mol ,下列结20.(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在铁片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如下试剂或操作,可三、非选择题 21.(6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1)氨气催化氧化生产硝酸,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法处理尾气:催化剂存在时用H 2将NO 2还原为N 2.已知:2H 2(g )+O 2(g )=2H 2O (g )△H=﹣483.6kJ•mol ﹣1 N 2(g )+2O 2(g )=2NO 2(g )△H=+67.7kJ•mol ﹣1,则H 2还原NO 2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 2(g )+3H 2(g )⇌2NH 3(g )△H=﹣92kJ•mol ﹣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取1mol N 2(g )和3mol H 2(g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 92kJ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22.(8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1)在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c(B),从0~4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c(A)△c(B)(以上填“>”“<”或“=”).(2)从反应开始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12分)(2012秋•龙亭区校级期中)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表示;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降低,理由是;(2)图中△H=kJ•mol﹣1;(3)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mol•L﹣1•min﹣1,则υ(O2)= mol•L﹣1•min﹣1;(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 SO3(g)的△H=.24.(8分)(2012春•宁波期末)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C3H8),已知常温下1mol丙烷燃烧放出2220kJ 热量,1mol正丁烷燃烧放出2878kJ热量,1mol异丁烷燃烧放出2869.6kJ热量.试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正丁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燃烧时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相同条件下,正丁烷的热值比丙烷大C.正丁烷比异丁烷不稳定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3)已知1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是285.8kJ,现有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25.(16分)(2008•广东)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2.00mol/L,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2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HNO3═Ca(NO3)2+CO2↑+H2O,计算实验①在70~90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3)请在框图中,画出实验②和③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2013-2014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上)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2.(2分)(2013春•广东期中)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4.(2分)(2013秋•白城期末)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CO5.(2分)(2013•广东模拟)已知:①2C(s)+O2(g)═2CO(g)△H=﹣221.0kJ/mol②C(s)+O2(g)═CO2(g)△H=﹣393.51kJ/mol6.(2分)(2014•甘州区校级二模)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22H7.(2分)(2012秋•西华县校级期末)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H=﹣24.2kJ/mol;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1mol NH3•H2O在水中8.(2分)(2013•淇县校级四模)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O2(g)=H2O(l)△H=﹣285.8kJ/molCO(g)+O2(g)=CO2(g)△H=﹣282.6kJ/molC8H18(l)+O2(g)=8CO2(g)+9H2O(l)△H=﹣5472kJ/mol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9.(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用v(N2)、v(H2)、v(NH3)表示(单位均为mol•L﹣1•s﹣1)时,下列关系式中正===10.(2分)(2012春•上海校级期末)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11.(2分)(2012秋•洪泽县校级期末)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v×0.3mol/12.(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 A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L 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1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的浓度为13.(2分)(2013春•仓山区校级期末)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15.(2分)(2014秋•邯郸校级期中)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共20分)16.(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一定条件下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平均反应速率υ(C)=2υ(B),且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不变,17.(4分)(2014春•海曙区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0.079mol/=0.395mol/L×100%=9.5%,故18.(4分)(2014春•江阴市期中)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l)△H=﹣1300kJ/mol的说法正确的是参加反应的乙炔的物质的量为=1molO放出19.(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O2(g)=CO(g);△H1=﹣110.5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H2=﹣57.3kJ/mol,下列结20.(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在铁片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如下试剂或操作,可三、非选择题21.(6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1)氨气催化氧化生产硝酸,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法处理尾气:催化剂存在时用H 2将NO 2还原为N 2.已知:2H 2(g )+O 2(g )=2H 2O (g )△H=﹣483.6kJ•mol ﹣1 N 2(g )+2O 2(g )=2NO 2(g )△H=+67.7kJ•mol ﹣1,则H 2还原NO 2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H 2(g )+2NO 2(g )=N 2(g )+4H 2O (g )△H=﹣1034.9kJ•mol ﹣1 .(2)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 2(g )+3H 2(g )⇌2NH 3(g )△H=﹣92kJ•mol ﹣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取1mol N 2(g )和3mol H 2(g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 小于 92kJ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无法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22.(8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1)在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 c(B),从0~4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c(A)>△c(B)(以上填“>”“<”或“=”).(2)从反应开始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B .v==═0.05mol/(L•min)2A2A23.(12分)(2012秋•龙亭区校级期中)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表示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降低,理由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2)图中△H=﹣198 kJ•mol﹣1;(3)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mol•L﹣1•min﹣1,则υ(O2)= 0.025 mol•L﹣1•min﹣1;(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 SO3(g)的△H=﹣1185kJ/mol .24.(8分)(2012春•宁波期末)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C3H8),已知常温下1mol丙烷燃烧放出2220kJ 热量,1mol正丁烷燃烧放出2878kJ热量,1mol异丁烷燃烧放出2869.6kJ热量.试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正丁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4H10(正丁烷,g)+13/2O2(g)→4CO2(g)+5H2O (l)△H=﹣2878 kJ•mol﹣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 ;A.奥运火炬燃烧时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相同条件下,正丁烷的热值比丙烷大C.正丁烷比异丁烷不稳定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3)已知1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是285.8kJ,现有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3:1 .50.4525.(16分)(2008•广东)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2.00mol/L,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2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HNO3═Ca(NO3)2+CO2↑+H2O,计算实验①在70~90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0.01mol•L﹣1•S﹣1(忽略溶液体积变化).(3)请在框图中,画出实验②和③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CaCO Ca↑+H=0.01mol•L。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的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
揭阳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段考一化学科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的是A.乙醇B.浓硫酸C.NaCl D.HCl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NaCl中CaCl2、MgCl2等杂质D.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例如苯和水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4.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试管、硬质玻璃管、圆底烧瓶、量筒、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100 mL容量瓶、玻璃棒、药匙、火柴。
从缺少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该学生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①制取氢气②粗盐提纯③用氢气还原氧化铜④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00 mL 0.1 mol·L-1的氯化钠溶液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B.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 g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6.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10g氢气和10g氧气 B.5.6L氮气(标准状况)和22g二氧化碳C.9g水和0.5mol Br2 D.224ml氢气(标准状况)和0.1mol氮气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质量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相同条件下的CO气体和NO气体,若体积相等,则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8.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75 mL 2 m ol·L-1 CaCl2溶液C.150 mL 2 mol·L-1 KCl溶液 D.75 mL 1 mol·L-1 AlCl3溶液9.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8g H2O的体积是22.4LB、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C、标准状况下,22.4L NH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 AD、1 mo1·L-1 NaCl溶液中所含有的Na+离子数目为N A10.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11.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为了除去氯化钾固体中可能含有的少量K2SO4和CaCl2杂质,须进行下列六项操作,正确次序是①加水溶解;②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③加热蒸发得到晶体;④加入过量盐酸;⑤加入过量K 2CO 3; ⑥过滤。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揭阳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段考一化学科试命题人:林宝审肠人:吴泽彼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S:32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喊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2.在做中和热实验测定中和热时,应使用的仪器正确的组合是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温度计⑤试管⑥酒精灯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⑥D.全部3.已知,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途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的值与实验侧定中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_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4.在298K, 101kPa时,已知:则的关系正确的是5.己知反应:(D1O1kPa时②稀溶液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小于110.5 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山的热里小于57.3 kJ6.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在时,1 mol石墨和1mol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的反应热分别是kJ/mol和=-283 kJ/mol,下列说法成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B. 1 mol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混合气体时,放热504.0 kJC.在相同条件下D.已知金刚石不如墨稳定,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放热7.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D.降低温度8.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 mol/L和0.1mol/LH2SO4分别与等体积0.2 mol/L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体积1mol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最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I和0.1mol/LH2SO4与等且等表面积等品质的石灰石反应9·右图曲线表示反应:,在其它条件一定时,NO的最大转化率与沮度的关系.图上标有A、B、C、D、E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街状态.且的点是A.A或EB. CC. BD. D10.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是A.平衡正移B. a+b > c+dC. Z的体积分数变小D. X的转化率变大11·己知: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1 SO2和3molO2,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1.8QkJB.2QkJC.QkJD.0.9QkJ13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反应达平衡后在时分别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min内,B.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C.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此时以c(B)不变D.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此时c(B)不变14.已知:的平衡常数为,的平衡常数为则的关系为在密闭容15.某温度下,反应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压时(容器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D.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颇色变深二、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广东省揭东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Na 2SO 4B .CO 2C .Cl 2D .Cu【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自身电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化合物,酸碱盐都是电解质,故A 正确;CO 2是非电解质,故B 错误;Cl 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 错误;Cu 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电解质。
2.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 +、Cl -、NO 3-、SiO 32-B .Ag +、Fe 3+、Cl -、SO 42- C .K +、SO 42-、Cu 2+、NO 3- D .NH 4+、OH -、Cl -、HCO 3-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H ++SiO 32-= H 2SiO 3↓,故A 错误;Ag ++Cl -= AgCl↓,故B 错误;K +、SO 42-、Cu 2+、NO 3-不反应,故C 正确;NH 4++OH -+HCO 3-=32NH H O ⋅+ CO 32-+H 2O ,故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 .①分离出BaSO 4浊液中的BaSO 4B .②除去CO 2中少量HCl 气体C .③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D .④排水法收集NO【答案】D试题分析:BaSO4是固体,分离出BaSO4浊液中的BaSO4用过滤的方法,不能用分液法,故A错误;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要用饱和碳酸氢钠,故B错误;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NO不溶于,用排水法收集NO,故D正确。
广东省揭阳市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扫描版)
广东省揭阳市2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理科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类第一次用无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A.乙醇B.食醋C.甲烷D.尿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乙烯、聚乙烯、苯乙炔都是不饱和烃B.苯能与溴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有利于降低空气中PM2.5(直径2.5μm以下细颗粒物)的含量D.乙烯、苯、甲苯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态下,1L庚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NAB.1mol碳正离子CH5+所含的电子数为11NAC.标准状态下,16g甲烷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的分子数为2NAD.0.5molC3H8分子中含C—H共价键2NA4.化合物的“”中的“—OH”被卤原子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酰卤,下列化合物中可以看作酰卤的是A.CHBr=CHCH3 B.CCl4 C.COCl2 D.CH2ClCOOH 5.下列各组物质中既不是同分异构体又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系物或同位素的是7.“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标定为100,以下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A.1,1,3,3-四甲基丁烷B.2-甲基庚烷C.2,4,4-三甲基戊烷D.2,2,4-三甲基戊烷8.早在40年前,科学大师Heibronner经过理论研究预测,应当有可能合成“莫比乌斯”形状的芳香族(大环)轮烯分子,这一预测2003年被德国化学家证实。
[18]-轮烯是一种大环轮烯,其结构简式为如下图所示,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18]-轮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1mol[18]-轮烯最多可与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C.[18]-轮烯的分子式为:C18H12D.[18]-轮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9.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高,但受热容易分解。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段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上)段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B.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C.限制使用电动车D.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2.(2分)(2013春•广东期中)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3.(2分)(2013秋•淮安期末)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B.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D.Fe+S=FeS△H=﹣95.6kJ/mol(反应热)4.(2分)(2013秋•白城期末)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测定中和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蒸馏石油配制溶液中转移溶液CO2A B C DA.A B.B C.C D.D5.(2分)(2013•广东模拟)已知:①2C(s)+O2(g)═2CO(g)△H=﹣221.0kJ/mol②C(s)+O2(g)═CO2(g)△H=﹣393.51kJ/mol计算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热△H为()A.+172.51 kJ/mol B.﹣283.01 kJ/molC.+283.01 kJ/mol D.+504.00 kJ/mol6.(2分)(2014•甘州区校级二模)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7.(2分)(2012秋•西华县校级期末)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H=﹣24.2kJ/mol;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1mol NH3•H2O在水中电离的△H等于()A.﹣69.4kJ/mol B. +45.2kJ/mol C.+69.4kJ/mol D.﹣45.2kJ/mol 8.(2分)(2013•淇县校级四模)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O2(g)=H2O(l)△H=﹣285.8kJ/molCO(g)+O2(g)=CO2(g)△H=﹣282.6kJ/molC8H18(l)+O2(g)=8CO2(g)+9H2O(l)△H=﹣5472kJ/mol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g)B.CO(g)C.C8H18(l)D.CH4(g)9.(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用v(N2)、v(H2)、v(NH3)表示(单位均为mol•L﹣1•s﹣1)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v(H2)=3v(N2)B.v(N2)=2v(NH3)C.v(NH3)=v(H2)D.v(H2)=v(NH3)10.(2分)(2012春•上海校级期末)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V(NH3)=0.1mol/(L•min)B.V(N2)=0.1mol/(L•min)C.V(N2)=0.2mol/(L•min)D.V(H2)=0.3mol/(L•min)11.(2分)(2012秋•洪泽县校级期末)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 的浓度减少了0.6mol/L.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用C表示的速率是0.2mol/(L•min)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用D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2mol/(L•min)12.(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 A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 物质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B.在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C.该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增大D.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13.(2分)(2013春•仓山区校级期末)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14.(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B.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C.升高温度时,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15.(2分)(2014秋•邯郸校级期中)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A.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B.增加C的量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D.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共20分)16.(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一定条件下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平均反应速率υ(C)=2υ(B),且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不变,则m、n、p、q的数值是()A.2、1、2、1 B.3、1、2、2 C.2、6、3、5 D.1、3、2、217.(4分)(2014春•海曙区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达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分数为:9.5%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18.(4分)(2014春•江阴市期中)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l)△H=﹣1300kJ/mol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10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B.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有2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19.(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O2(g)=CO(g);△H1=﹣110.5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H2=﹣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若碳的燃烧热用△H 3来表示,则△H 3<△H 1B . 若碳的燃烧热用△H 3来表示,则△H 3>△H 1C . 稀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D . 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放出57.3kJ 热量20.(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在铁片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如下试剂或操作,可使生成氢气速率加快但生成氢气的量不变的是( )A . 硫酸钠晶体B .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 .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D . 加热三、非选择题21.(6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1)氨气催化氧化生产硝酸,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法处理尾气:催化剂存在时用H 2将NO 2还原为N 2.已知:2H 2(g )+O 2(g )=2H 2O (g )△H=﹣483.6kJ•mol ﹣1 N 2(g )+2O 2(g )=2NO 2(g )△H=+67.7kJ•mol ﹣1,则H 2还原NO 2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 2(g )+3H 2(g )⇌2NH 3(g )△H=﹣92kJ•mol ﹣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取1mol N 2(g )和3mol H 2(g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 92kJ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22.(8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某温度时,在2L 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 、B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1)在4min 末时,A 、B 的物质的量浓度c (A ) c (B ),从0~4min 内A 、B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c(A ) △c(B )(以上填“>”“<”或“=”).(2)从反应开始至4min 时,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12分)(2012秋•龙亭区校级期中)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表示;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降低,理由是;(2)图中△H=kJ•mol﹣1;(3)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mol•L﹣1•min﹣1,则υ(O2)= mol•L﹣1•min﹣1;(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 SO3(g)的△H=.24.(8分)(2012春•宁波期末)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C3H8),已知常温下1mol丙烷燃烧放出2220kJ 热量,1mol正丁烷燃烧放出2878kJ热量,1mol异丁烷燃烧放出2869.6kJ热量.试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正丁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燃烧时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相同条件下,正丁烷的热值比丙烷大C .正丁烷比异丁烷不稳定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3)已知1mol H 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是285.8kJ ,现有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 ,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 .25.(16分)(2008•广东)某探究小组用HNO 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 3浓度为1.00mol/L 、2.00mol/L ,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 、308K ,每次实验HNO 3的用量为25.0mL 、大理石用量为10.00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HNO 3浓度 实验目的①298 粗颗粒 2.00mol/L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 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Ⅲ)实验①和 探究大理石规格 (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②③④ (2)实验①中CO 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图: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 3+HNO 3═Ca (NO 3)2+CO 2↑+H 2O ,计算实验①在70~90s 范围内HNO 3的平均反应速率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3)请在框图中,画出实验②和③中CO 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2013-2014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上)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B.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C.限制使用电动车D.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应用.分析:改善环境质量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减少废气、废水、废渣,减少C02的排放等,多使用清洁能源,少使用化石能源.解答:解: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会严重污染大气,应少用私家车,故A 错误;B、以煤作为主要生活燃料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C0、C02、S02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温室效应、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故B错误;C、使用电动车不会产生污染,故限制使用电动车不能改善空气质量,故C错误;D、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解决能源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开发新能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问题,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2分)(2013春•广东期中)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故①错误;②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②正确;③浓H2SO4稀释是物理变化,故③错误;④固体NaOH溶于水是物理变化,故④错误;⑤H2在Cl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⑤正确;⑥弱酸电离是吸热过程,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3.(2分)(2013秋•淮安期末)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B.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D.Fe+S=FeS△H=﹣95.6kJ/mol(反应热)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要标明物质聚集状态;C、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D、热化学方程式要标明物质聚集状态.解答: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反应中生成的水为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A错误;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热,选项符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故B正确;C、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焓变是负值,故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未标注物质聚集状态,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主要是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理解和判断,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和原则,题目难度中等.4.(2分)(2013秋•白城期末)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测定中和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蒸馏石油配制溶液中转移溶液A B C D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测定中和热时应该用玻璃棒搅拌混合溶液;B.块状固体跟液体起反应、反应不需加热、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的实验就可用启普发生器;C.蒸馏石油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冷凝管中上口为出水口下口为进水口;D.配制溶液中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解答:解:A.为了使反应物充分反应、溶液各部分温度相同,所以用玻璃棒搅拌混合溶液,故A错误;B.石灰石是块状固体且稀盐酸是溶液、该反应不需加热、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小,所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可以用启普发生器,故B正确;C.蒸馏石油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位于烧瓶支管口处,为防止炸裂冷凝管,冷凝管中的水为下进上出,故C错误;D.配制溶液中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溅出溶液导致配制溶液浓度降低,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案评价,明确基本操作的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其实验原理,C中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易错点.5.(2分)(2013•广东模拟)已知:①2C(s)+O2(g)═2CO(g)△H=﹣221.0kJ/mol②C(s)+O2(g)═CO2(g)△H=﹣393.51kJ/mol计算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热△H为()A.+172.51 kJ/mol B.﹣283.01 kJ/molC.+283.01 kJ/mol D.+504.00 kJ/mol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 C(s)+CO2(g)═2CO(g),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解答:解:①2C(s)+O2(g)═2CO(g)△H=﹣221.0kJ/mol②C(s)+O2(g)═CO2(g)△H=﹣393.51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 C(s)+CO2(g)═2CO(g)△H=﹣221.0kJ•mol﹣1+393.51kJ/mol=+172.51kJ/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运用,是现在考试的热点.6.(2分)(2014•甘州区校级二模)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解答:解: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K,根据方程式:2H2+O22H2O,则:4×121kJ=463kJ×4﹣(2K+496kJ),解得K=436KJ.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熟记教材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7.(2分)(2012秋•西华县校级期末)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H=﹣24.2kJ/mol;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1mol NH3•H2O在水中电离的△H等于()A.﹣69.4kJ/mol B.+45.2kJ/mol C.+69.4kJ/mol D.﹣45.2kJ/mol考点:中和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但是弱碱的电离吸热,据此来计算回答.解答:解:根据盖斯定律:2NH3•H2O(aq)+H2SO4(aq)=(NH4)2SO4(aq)+2H2O (l)△H=﹣24.2kJ/mol2NH3•H2O(aq)+2H+=2NH4+(aq)+2H2O(l)△H=﹣24.2kJ/mol NH3•H2O(aq)+H+=NH4+(aq)+H2O(l)△H=﹣12.1kJ/moL (1)H+(aq)+OH﹣(aq)=H2O (l)△H=﹣57.3kJ/mol (2)(1)﹣(2)可得:NH3•H2O(aq)=NH4+(aq)+OH﹣(aq),△H=+45.2kJ/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明确中和热是指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弱碱的电离吸热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8.(2分)(2013•淇县校级四模)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O2(g)=H2O(l)△H=﹣285.8kJ/molCO(g)+O2(g)=CO2(g)△H=﹣282.6kJ/molC8H18(l)+O2(g)=8CO2(g)+9H2O(l)△H=﹣5472kJ/mol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g)B.CO(g)C.C8H18(l)D.CH4(g)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H是焓变,其值为负值时,反应放热,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大,放出的热量就越大;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小,放出的热量就越小,并利用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来计算.解答:解:H2、CO、C8H18、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28、114、16,所以相同质量(假设均是1g)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7:4.07:1:7.125,燃烧放出热量之比为(57×285.8):(4.07×282.6):(1×5472):(7.125×889.6)=16256.4:1150.182:5472:6362.4,所以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氢气,最少的为CO.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熟悉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即可解答,难度不大.9.(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用v(N2)、v(H2)、v(NH3)表示(单位均为mol•L﹣1•s﹣1)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v(H2)=3v(N2)B.v(N2)=2v(NH3)C.v(NH3)=v(H2)D.v(H2)=v(NH3)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判断.解答:解:反应N2+3H2⇌2NH3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A.v(H2)=3v(N2),故A正确;B.v(N2)=v(NH3),故B错误;C.v(NH3)=v(H2),故C错误;D.v(H2)=v(NH3),故D错误,故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化学反应速率规律的理解掌握.10.(2分)(2012春•上海校级期末)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V(NH3)=0.1mol/(L•min)B.V(N2)=0.1mol/(L•min)C.V(N2)=0.2mol/(L•min)D.V(H2)=0.3mol/(L•min)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先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选项.解答:解:反应为N2(g)+3H2(g) 2NH3(g),以氢气的反应速率为标准进行判断.A、V(NH3)=0.1mol/(L•min),所以ν(H2)=1.5mol/(L•min);B、ν(N2)=0.1mol/(L•min),所以ν(H2)=0.3mol/(L•min);C、ν(N2)=0.2mol/(L•min),所以ν(H2)=0.6mol/(L•min);D、ν(H2)=0.3mol/(L•m in);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要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还要注意单位是否相同.11.(2分)(2012秋•洪泽县校级期末)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 的浓度减少了0.6mol/L.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用C表示的速率是0.2mol/(L•min)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用D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2mol/(L•min)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解答:解:v(B)==0.3mol/(L•min),A.A为固体,不能用于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B.v(C):v(B)=2:3,故v(C)=v(B)=×0.3mol/(L•min)=0.2mol/(L•min),故B正确;C.用B表示是0.3mol/(L•min)的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2min末的反应速率为瞬时速率,故C错误;D.v(D):v(C)=1:2,故v(D)=0.5v(C)=0.5×0.2mol/(L•min)=0.1mol/(L•min),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和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要注意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12.(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 A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L 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 物质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B.在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C.该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增大D.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则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为5L×0.2mol•L﹣1=1mol,则A(s)+2B(g)⇌C(g)+2D(g)起始:1mol 2mol 0 0转化:0.5mol 1mol 0.5mol 1mol平衡:0.5mol 1mol 0.5mol 1mol以此可解答该题.解答:解: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则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为5L×0.2mol•L﹣1=1mol,则A(s)+2B(g)⇌C(g)+2D(g)起始:1mol 2mol 0 0转化:0.5mol 1mol 0.5mol 1mol平衡:0.5mol 1mol 0.5mol 1mol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故A正确;B.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故B正确;C.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反应过程中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容器内压强逐渐增大,故C正确;D.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1mol=2.5mol,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三段式法计算较为直观,易错点为CD,注意A为固体的特征.13.(2分)(2013春•仓山区校级期末)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相同时间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越大,表明反应速率越快,据此结合图象判断;B、4min后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氢离子浓度降低;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由图象可知,2~4min反应速率最快,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0~4分钟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4min后反应速率又降低,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D、反应4分钟后,温度较高,但此时反应速率降低,可以想到是因为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解答:解:A、由图可知,2~4分钟时间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最多,故2~4min反应速率最快,故A错误;B、4min后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氢离子浓度降低,4分钟后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小,故B正确;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由图象可知,0~2分钟反应刚开始,温度较低此时反应速率由氢离子浓度决定,2~4min反应速率最快,2~4分钟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4min后反应速率又降低,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故C错误;D、反应4分钟后,温度较高,但此时反应速率降低,可以想到是因为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故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及有关图象,难度中等,注意根据速率定义式进行理解,注意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4.(2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B.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C.升高温度时,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一般来说,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碰撞生成新物质时的碰撞为有效碰撞,如增大压强,气体的浓度增大时,反应速率增大,否则反应速率不变,以此解答.解答:解:A.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碰撞,生成新物质时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故A错误;B.反应物发生有效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B错误;C.升高温度,更多的分子吸收能量,成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故C正确;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如通入惰性气体,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难度不大.15.(2分)(2014秋•邯郸校级期中)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A.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B.增加C的量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D.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反应中固有体参加,改变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而浓度、压强、温度以及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B.增加C的量,反应物的浓度不变,速率不变,故B错误;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D.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注意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原因的理解.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共20分)16.(4分)(2013秋•榕城区校级月考)一定条件下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平均反应速率υ(C)=2υ(B),且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不变,则m、n、p、q的数值是()。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
揭阳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醇类化合物 B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 . CH 3CH(CH 3)2属于链状化合物 D .属于脂环化合物8.下列化合物沸点比较错误的是A .丁烷>乙烷>甲烷B .1—氯戊烷<1—氯丙烷C . 一氯乙烷>一氟乙烷D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9.下列各组物质中,彼其间必然互为同系物的是A .C 4H 10和C 20H 42B .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C .C 4H 8和C 3H 6D .一溴乙烷和1,2—二溴乙烷 10.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① 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 ②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 2S ③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 ④苯和硝基苯混合物采纳分液的方式分离A .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 D.①②③④11.1mol 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 (标准状况下)。
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映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
该烃的结构简式是A .CH 3CH 2CH 2CH 2CH 3B .C .D . CH 3--CH 312.下列有机反映中,不属于取代反映的是A .+Cl 2――→光照+HClB .2CH 3CH 2OH +O 2――→Cu△2CH 3CHO +2H 2O C .ClCH 2CH===CH 2+ NaOH ――→H 2O △HOCH 2CH===CH 2+NaCl D .+HO —NO 2――→浓硫酸△+H 2OOHN =NCH 3CH 3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22.苏丹红是许多国家禁止用于食物生产的合成色素,其中“苏丹红Ⅱ号”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高考一轮复习揭阳市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揭阳市2016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可以降低雾霾的发生B.垃圾焚烧法已成为许多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发电或供热,能较充分地利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D.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 0.1mol/L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B.标准状况下,22.4L C2H4与C3H6混合气体所含有分子数为N AC.1mol 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18g NH+4所含的电子数11N A9.我国科研人员以传统中药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I,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I分子式为C19H24O5B.化合物I 和Ⅱ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C.化合物Ⅱ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D.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化合物I可用Br2的CCl4溶液10.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结论Br-还原性强于Cl-A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Ksp(AgI)D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NH4Cl固体可以升华有晶体凝结。
11.甲图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催化剂的作用.【分析】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解答】解: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错;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C错;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以图象体题的形式呈现,做题时要注意从图象中获取正确信息,正确判断某一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燃烧热为241.8 kJ•mol ﹣1C.己知2C(s)+2O2(g)═2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1;则a>b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则含20.0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7kJ【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焓变为负值;D、20.OgNaOH为0.5mol,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解答】解: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硫蒸气多,即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正确;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燃烧热<﹣241.8kJ•mol﹣1,故B错误;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焓变为负值,己知2C(s)+2O2(g)═2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1;则a<b,故C错误;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指1molNaOH 和molHCl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为57.4 kJ,则0.5molNaOH与强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20.0g即0.5mol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28.7kJ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燃烧热、中和热的分析等,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性好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D.断裂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1.9 kJ【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A.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C正确;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断裂1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1.9 kJ,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故①错误;②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②正确;③浓H2SO4稀释是物理变化,故③错误;④固体NaOH溶于水是物理变化,故④错误;⑤H2在Cl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⑤正确;⑥弱酸电离是吸热过程,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5.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x射线、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等.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除体积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使反应速率加快.使用正催化剂,使反应物速率加快.【解答】解: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毫升3摩/升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Cl═CaCl2+CO2↑+H2O 要增大反应速率,则:①再加入30毫升3摩/升盐酸,盐酸浓度未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①错误;②改用30毫升6摩/升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加快.故②正确;③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固体大理石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③正确;④适当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能够影响,是解题的关键,平时学习需理解记忆.6.100.0mL1.0mol/LH2SO4(aq)跟足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Na2CO3(s)B.3.0mol/LHNO3C.CH3COONa(aq)D.CuSO4(aq)【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的实质为Zn+2H+═Zn2++H2↑,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能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注意Zn过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故A不选;B.硝酸与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故B不选;C.加适量的醋酸钠,会和硫酸反应生成醋酸,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变小,则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C选;D.加入硫酸铜,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选项B 为学生解答中的难点,注意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7.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CH3OH(l)⇌CO(g)+2H2(g).以下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为()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C.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1:2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根据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进行分析解答该题.【解答】解:A.在恒容容器中,体积不变,由CH3OH(l)⇌CO(g)+2H2(g)反应可得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在变,所以密度保持不变,证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B.由于甲醇为液体,气体的组成一直不变,CO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直是1:2,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不能证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C.由于甲醇为液体,气体的组成一直不变,CO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直是1:2,所以CO的体积分数一直不变,所以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不能证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C错误;D.由于甲醇为液体,气体的组成一直不变,CO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直是1:2,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反应前后不改变的物理量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2B(g)⇌C(g)+3D(g)△H<0.如图为该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一时间、转化率一时间关系图,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可体现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乙可体现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丙可体现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I使用了催化剂D.图丙可体现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Ⅱ的温度较高【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图甲在t0时,V逆、V正都增大,为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进行.结合可逆反应特征分析;B、图乙在t0时,V逆、V正都增大,且V逆=V正,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为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C、使用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时间,平衡不移动;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时间短.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解答】解:A、图甲在t0时,V逆、V正都增大,为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可逆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图象符合;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不可能为增大压强,故A正确;B、图乙在t0时,V逆、V正都增大,且V逆=V正,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速率同等程度增加,平衡不移动,故B正确;C、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时间,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图丙不能体现使用了催化剂,图象不符合,故C错误;D、若图丙体现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时间短,Ⅱ的温度较高.可逆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图象符合,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难度中等,掌握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9.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3C(g)+D(s)的△H>0B.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 (g)+2B (g)⇌2AB3(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是N2与H2合成氨的能量变化曲线,可确定该反应1 molN2和4mol H2充分反应时放热一定小于92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从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以此来判断反应热问题;B、从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图象中曲线斜率的大小判断压强大小,根据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判断反应物含量的变化;C、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从图象可知,乙曲线斜率大,乙反应到达平衡用得时间少,则乙反应速率快,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乙曲线压强大,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减小,而图中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在两种不同压强下相同,是不符合实际的,故B错误;C、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反应热为△H=﹣92 KJ/mol,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时放热一定小于92 KJ,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为图象题,做题时注意分析图象题中曲线的变化特点是做该类题型的关键,本题难度中.10.在25℃101kPa下,①2Na(s)+O2(g)═Na2O(s)△H1=﹣414kJ/mol,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0,随温度升高生成Na20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02(s)+2Na(s)═2Na20(s)△H=﹣317kJ/mol【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Na2O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B、由钠原子的个数及钠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转移的电子数;C、钠与氧气在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D、利用已知的两个反应和盖斯定律来分析.【解答】解:A、在Na2O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氧离子,Na2O2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因此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故A错误;B、由钠原子守恒可知,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时,钠元素的化合价都是由0升高到+1价,则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2,且速率逐渐加快,故C 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下:①2Na(s)+O2(g)═Na2O(s)△H=﹣414kJ•mol﹣1,②2Na(s)+O2(g)═Na2O2(s)△H=﹣511kJ•mol﹣1,①×2﹣②可得:Na2O2(s)+2Na(s)═2N a2O(s)△H=﹣317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综合题,考查化学键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盖斯定律,考查了多个考点,设点全面,但难度适中,是一好题.11.恒温下,将1mol N2和3mol H2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混合,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2s时测得NH3的体积分数为25%.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s时N2的转化率为40%B.2s时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3:9:4C.2s时NH3的浓度为0.4mol•L﹣1D.用N2浓度的减少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化学平衡计算.【分析】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气体体积分数在相同条件下为气体物质的量分数,设反应氮气物质的量为xN2(g)+3H2(g)⇌2NH3(g)起始量(mol) 1 3 0变化量(mol)x 3x 2x2s量(mol)1﹣x 3﹣3x 2x2s时测得NH3的体积分数=×100%=25%x=0.4mol;A、转化率=×100%B、依据上述分析计算判断;C、浓度c=计算;D、反应速率v=计算得到.【解答】解:气体体积分数在相同条件下为气体物质的量分数,设反应氮气物质的量为xN2(g)+3H2(g)⇌2NH3(g)起始量(mol) 1 3 0变化量(mol)x 3x 2x2s量(mol)1﹣x 3﹣3x 2x2s时测得NH3的体积分数=×100%=25%,x=0.4mol;A、2 s时N2的转化率=×100%=40%,故A正确;B、2 s时混合气体中n(N2) n(H2) n(NH3)=(1﹣0.4):(3﹣3×0.4):2×0.4=3:9:4,故B正确;C、2 s 时NH3的浓度==0.4 mol•L﹣1,故C正确;D、用N2浓度的减少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1 mol•L﹣1•s﹣1,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计算应用,主要是反应速率、转化率、浓度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2.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1,2H2(g)+O2(g)═2H2O(g);△=﹣Q2kJ•mol﹣1,2H2(g)+O2(g)═2H2O(l);△H2=﹣Q3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05Q3B.0.4Q1+0.05Q2C.0.4Q1+0.1Q3D.0.4Q1+0.2Q2【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注意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应选择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解答】解: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由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由2H2(g)+O2(g)═2H2O(l);△H=﹣Q3kJ/mol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Q3kJ/mol=0.05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水的状态选择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 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3=△H2D.△H1+△H2=△H3【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1>0;CuSO4(s)=Cu2+(aq)+SO42﹣(aq)△H2;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3,根据盖斯定律确定之间的关系.【解答】解:①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O(l)△H1>0;2②CuSO4(s)=Cu2+(aq)+SO42﹣(aq)△H2<0;③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3;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③,所以△H3=△H1﹣△H2;△H2<0,△H1>0,则△H3>0,A、上述分析可知△H2<△H3,故A错误;B、分析可知△H2=△H1﹣△H3,由于△H2<0,△H3>△H1 ,故B正确;C、△H3=△H1﹣△H2,故C错误;D、△H2<0,△H1>0、△H3>△H1+△H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溶解及物质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盖斯定律分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已知:P4(s)+6Cl2(g)=4PCl3(g),△H=a kJ•mol﹣1;P4(s)+10Cl2(g)=4PCl5(g),△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HC.Cl﹣Cl键的键能kJ•mol﹣1D.P﹣P键的键能为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压轴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P和Cl原子半径大小比较键长得到键能大小,键长越长,键能越小;B、依据盖斯定律分析判断;C、依据焓变=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计算分析;D、由P4是正四面体可知P4中含有6个P﹣P键.依据焓变=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计算分析.【解答】解:A、原子半径P>Cl,因此P﹣P键键长大于P﹣Cl键键长,则P﹣P键键能小于P﹣Cl键键能,故A错误;B、利用“盖斯定律”,结合题中给出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求出Cl2(g)+PCl3(g)=PCl5(g)△H=KJ•mol﹣1,但不知PCl5(g)=PCl5(s)的△H,因此无法求出Cl2(g)+PCl3(g)=PCl5(s)的△H,故B错误;C、利用Cl2(g)+PCl3(g)=PCl5(g)△H=KJ•mol﹣1可得E(Cl﹣Cl)+3×1.2c﹣5c=,因此可得E(Cl﹣Cl)=kJ•mol﹣1,故C正确;D、由P4是正四面体可知P4中含有6个P﹣P键,由题意得6E(P﹣P)+10×﹣4×5c=b,解得E(P﹣P)=kJ•mol﹣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与焓变定量计算关系,物质结构的分析应用,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5.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压强保持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先假定甲、乙的体积都不变,达到平衡后再保持甲的压强不变,此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待等体积达平衡后,欲保持甲的压强不变,就需要缩小体积.缩小体积则甲相对于乙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解答】解:先假定甲、乙的体积都不变,达到平衡后再保持甲的压强不变,此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待等体积达平衡后,欲保持甲的压强不变,就需要缩小体积.缩小体积时,甲相对于乙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的SO2的转化率将小于甲的,即小于P%.故选C.【点评】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如此,先设为同等条件,平衡后再改变某一条件使之符合题设条件,分析变化.这样,问题就迎刃可解了.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16.(14分)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1)在25℃、101kPa下,1g液态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1.(2)已知断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3)在298K下,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 kJ和b kJ.又知一定条件下,Al能将C从CO2置换出来,写出此置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Al(s)+3CO2(g)═2Al2O3(s)+3C(s)△H=﹣(4b﹣3a)kJ/mol.(4)0.1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又知:H2O(l)=H2O(g)△H=+44kJ•mol﹣1,则11.2L (标准状况下)B2H6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016.5kJ.【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在25℃、101kPa 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725.8KJ;(2)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3)依据在298K下,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4)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 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根据盖斯定律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后根据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来解答.【解答】解:(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为22.68kJ×32=725.8KJ,所以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 ﹣1,故答案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1;(2)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N三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 ﹣2254kJ=92kJ,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1;(3)由题意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①C(s)+O2(g)═CO2(g)△H=﹣a kJ•mol﹣1,②4Al(s)+3O2(g)═2Al2O3(s)△H=﹣4b kJ•mol﹣1.高温下铝置换碳的反应为:4Al+3CO22Al2O3+3C,根据盖斯定律:②﹣①×3可得,4Al(s)+3CO2(g)═2Al2 O3(s)+3C(s)△H=﹣(4b ﹣3a)kJ/mol;故答案为:4Al(s)+3CO2(g)═2Al2 O3(s)+3C(s)△H=﹣(4b﹣3a)kJ/mol;(4)0.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 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①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②H2O(l)→H2O(g);△H=+44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3得:B2H6(g)+3O2(g)═B2O3(s)+3H2O(g)△H=﹣2033kJ/mol,11.2L(标准状况)即0.5mo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033kJ/mol×0.5mol=1016.5kJ,故答案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1016.5.【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焓变求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表示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明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热的正负号问题.17.(12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S2O82﹣+2I﹣═2SO42﹣+I2(慢)I2+2S2O32﹣═2I﹣+S4O62﹣(快)(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S2O32﹣或Na2S2O3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2:1.(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表中V x= 2.0mL,理由是保证溶液总体积不变,即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K2S2O8浓度,从而才达到对照实验目的.(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1)慢反应中有I2生成,使溶液变蓝色,而快反应中消耗I2,慢反应决定反应速率,慢反应中生成I2大于快反应中消耗的I2,可以观察到溶液变蓝色;(2)实验目的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表中数据可知,KI溶液、Na2S2O3溶液用量相等,应是探究K2S2O8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保持溶液总体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