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主题的初探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指导初探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指导初探


创 设 问题情 景 。 是大 问题 , 都放手 让学生去 探 生 的能力水平 、 瞥识结构相 适? 。 不能超越 出结论 的应 鼓励 学生课余进行 探究 . 教 师
教 师在教学 中, 应根据教材 内容 的特 究 、 并加 以适 当 引导 。课 堂上 一时无 法得 学生 的现 有知识和 I 力。 教 师在指导学生 点。 指 导学 生从物 理现 象、 物理实验 、 对事 物 的观察 和 比较 中发现疑 问,提 出问题 。 行猜想 。学 生的好奇 心一旦被激发 出来 。
观察、 模拟、 实验、 调查、 文献研究来完成 ,
教 师应 为 学生 的探 究活 动提供足 够 的物
交流与合 作? 一个相 对完整的滑动 变阻器 质 条件 。如 研究照相机原 理时 , 教师可提 得 以“ 制作” 成 功。 在“ 制作 过程 中学生不 供 照相机 等实物 , 也可提供相应 的凸透镜

学 生在 合 作探 究 中轻松 的学会 了杠 杆 的
应 用原理。
学 中创 设一种 科 学研究 的情境 , 通过教 师 的引 导 , 学生 自主 、 独立地 发现问题 。 通过
段电阻 丝及一些 必要的材料 , 你如何 制 作一个简单 实用的变阻器? 学生对 这一 问
3 、 提供 一定 的物质条件 初 中物理课 的探究性 学习 , 主 要通过
丧失信心 , 失去探究 的热情 。 教 师应对 学 生 的探 究 方法 、实验 方 法、 信息 的获取 , 事 实 的 收集 、 数 据 的测 量, 数据 的分 析等探? 环节精心指 导 . 但又 不 能限制学生的灵活与 自由喧思想 。 当学
设疑 : “ 如何减 小有害摩擦? ” 。 引导学 生从 析 , 创设 一定 的情境 , 教师提出 问题 。 并 提 生活 中 的摩 擦现 象 出发 , 探究 出许 多切 实 供 一定的材 料 , 引导学生去分析 、 去探 究 .

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探

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探

3 铜 片 和 碳 棒 同 时 放 人 稀 硫 酸 中 , 之 间 连 接 一原理及形成条件” ‘ ‘ 实验 的探究
1提 出 问题 : 样 把 化 学 能 转 变 为 电 能 呢? 电 . 怎 池是 如 何 产 生 电能 的 ? 构 成一 个 电池 的基 本 条 件 又 是 什 么 呢? 2 问题 探 究 。 . () 电池 基 本 原 理 的 探 究 ( 铜 锌 原 电 池 为 1原 以 例 ) 。 [ 验 探 究 一 ] 否 设 计 一 个 实 验 , 铜 片 在 稀 实 能 使 硫酸 中在铜片上产生氢气 呢?教师将学生每 4人一 组 , 求 完 成 下 列 实 验 方 案 : 醒 学 生 注 意 观 察 现 要 提 象 , 在 实 验 完 成 后 汇 报 实 验 结 果 , 考 由实 验 所 得 并 思 到 的结 论 。 ( 案 1铜 片 和 锌 片 不 接 触 , 人 一 装 方 ) 放 稀 硫 酸 的烧 杯 中 ;方 案 2 铜 片 与 锌 片 接 触 , 入 一 ( ) 放 装 稀 硫 酸烧 杯 中 ;方 案 3 铜 片 与 锌 片 用 导 线 连 接 , ( ) 放人一装稀硫酸烧杯 中。 [ 实验探究 二] 片与锌 片用导线 连接 , 铜 放入稀 硫 酸 中 。思 考 : 导线 上是 否有 电流 通 过 , 如何 用 实验 证 明? 自行设计 实验 方案 : 方案 1 在 导线上 连接 ( ) 个电流计 ;方案 2 在导线上 连接一个小灯泡 。 ( ) 通 过 实 验 , 证 了导 线 上 有 电 流 产 生 。 由 此 引 验 出原 电池 的 概 念 。教 师 追 问 : 锌 原 电 池 装 置 为 何 铜 能 产 生 电… y 引 导 学 生 分 析 实 验 现 象 和 原 理 , 用 并 动 画演示“ 计算机模 拟铜锌原 电池装置 内部 电路 的 形成” 。动 画演 示 电 子 的 流 动 方 向 及 电 流 计 指 针 的 偏 转 , 时伴 随 锌 片 的 溶 解 , 原 子 失 去 电 子 , 子 同 锌 电 经 导 线 流 向铜 片 , 离 子 在 铜 片 上 得 到 电 子 产 生 氢 氢 气 。通过微观展示 , 学生对 C — z u n原电池有 了更 为 直 观 的 认识 和理 解 , 此 基 础 上 引 导 学 生 写 出 电 在 极 方 程式 。教 师 让 学 生 随 意 发 表 自己 的 见 解 , 后 然 由学 生 总 结得 出 : 原 电 池 是 将 化 学 能 转 变 为 电 能 ① 的装置。②原 电池装 置中 , 一般较 活泼 的金属作 负 极 , 极 失 去 电 子 , 生 氧 化 反 应 , 不 活 泼 的 金 属 负 发 较 或非金属 导体作 正 极 , 正极 得 到电子 , 发生还 原反

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初探

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初探
章 在表 现 手法 上 的异 同 , 而理 解 散文 赋 的特 点 。在 设计 问题 从
性的 知识 。 如 , 学 生 阅读鉴 赏小 说 与散 文 的教 学 时 , 师 可 例 在 教
时 , 师 要 充 分 考虑 到 学 生 的智 力 和知 识 水 平 , 教 既要 让 学 生有 探 究 的欲望 , 又要 让学 生 感 到 自己 只要 作 出一 定 的 努力 就 可以 达 到 , 终 让学 生处 在 兴致 勃 勃 、 情饱 满 的探 索 状态 , 始 激 既让 学
理解、 识记和掌握丰富的知识 。例如, 在小说《 祝福》 的教学中, 设计 问题 : 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是什么?请从祥林嫂的
命 运 看 旧 中 国劳 动妇 女 的命 运 。教 师要 指导 学 生 反 复 阅读 小
说 ,从对 祥 林嫂 的 悲惨 遭 遇 的举 例 与剖 析 中寻 找 问题 的答 案 。 学生 在 探 寻 问题 的过 程 中 , 反 复 阅 读 文 本 , 时还 要 阅 读 大 要 同 量 的学 习参 考资 料 ,要对 阅读 获 取 的信 息 进 行 筛选 、分析 、 比
材 教 法
培 养 探 究 性 学 习 能 力 初 探
。 尹瑞 林
( 山县职业教育 中心 ,江苏 徐州 2 1 1 ) 铜 2 16
高 中语 文新 课 程标 准 明确指 出 ,要 积 极倡 导 自主 、合 作 、 “ 探 究 的学 习方式 ”探究 性 学 习是在 感知 、 解 基 础之 上 进行 的 , 理 较 为复 杂 的思 维活 动 。与之 相伴 的是学 生 的学 习 兴趣 、 探究 精 神、 良好 的意志 品质 和教 师 在课 堂教 学 中体 现 的科 学有 效 的教 学 策略 。 究 性学 习 能力 是一 个学 生 终身 学 习需要 具 备 的 良好 探 素养, 如何 培 养 中学 生探 究 性 学 习能力 是 教 师 需要 思考 、 究 研

主题探究式学习初探——以《保护生物资源》教学为例

主题探究式学习初探——以《保护生物资源》教学为例

什 么 要 保 护 生物 资 源 ” 从 而 意 识 , 到 保 护生 物 资源 的必 要性 , 利 地 顺 引 出 课 题 —— 《 护 生 物 资 源 》 保 。
恰 当 的 问 题 情 境 迅 速 吸 引 学 生 的
注 意力 , 激发 了他 们 的学 习兴 趣 。
三、 自主 探 究 。 作 交 流 合 自 主 探 究 和 合 作 交 流 是 探 究 式 学 习 的 重 要 环 节 。 在 课 堂 这 个
提 供 交流 的平 台上 , 生 可 以学 会 学
分 析 自己 的思 维过 程 和 思考 方 法 ,
提 高 分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 同 时 在 小 组 合 作 以及 班 级 交 流 的 过 程 中 , 看 到 问题 的不 同 侧 面 , 能 吸收 和学 习别 人 的观 点 , 并对 自己 的观 点进 行 思 考 , 同时 也 增强 了集 体 观 念 和 合 作 意 识 。 保 护 生 物 资 《 源》 堂 中 , 织 好 学 生 围 绕 本 课 课 组 的 4 小 主题 开 展 讨 论 交 流 尤 为 个
到行 动上 。 探 究 主 题 三 : 地 生 物 资 源 的 本
吃 的无 奈 表情 图 片 。接 着 , 我让 学 生说 说 自己 的感 受 , 后 出 示 问题 然
“ 川 卧 龙 是 什 么 保 护 区 ” 为 什 么 四 I “
学 生 思 考 、 论 “ 什 么 要 保 护 野 讨 为
生 动 植 物 ” 资 料 有 : 们 的 吃 穿 。 人
住 行 都 离不 开 动植 物 ; 些文 学 艺 一
能 提 高 课 堂教 学 的有 效 性 , 达到 较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所 谓 主 题 探 究 式 学 习 , 是让 学 生 围绕 一个 或多 个 就 经 过 结 构 化 的主 题 进 行 探 究 性 学 习 , 提 出 主题 , 集信 息 —— 创 即“ 搜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初探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初探
究。 题 的过程 。让 学生在 自主探 究的实践 中了解实际问题 中的各
二 、 自主探究 ,就是让 每个 学生根 据 自己的体验 ,用 自 成过程 。在新知识 学习过程 中 ,教师无法代 替学生 自己的思
种关系 ,这对 培养和提高学 习实践能力 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
己的思维方式 自由地、开放地 去探究 ,去发现物理知识 的形 意义。 例如 “ 次定 律 ” 的教学 中,用探 究性 学 习的方 法 , 楞
探 中表 现出的 自主性 、主动性 、
() 1 你猜一猜 出现这种 奇怪现象 的原 因是 什么? 2请分析 独创性等 主体 精神和 品质进 行评价 , 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 () 使
小球进入铝管后运 动状态 的变化过程 。() 3能否 用实验来验证 取知识 的情感 体验 ,增 强学生学 习的信 心和动力 ;二是要引
维 以方 向;同时产生强烈 的探 究欲望 ,给思维 以动力 。 例如 ,在进行 “ 导体 电阻与哪些 因素有关 ”的教学过程
中 。教 师 可 以这 样 来 设 计 :
例 如 ,在学 完 “ 量 ”一章 以后 ,学生 对火箭 的 内容 动 很感兴趣 ,由几个学 生 自发组成 了一 个 “ 研制水火箭 ”的研 究小组 。首先 研究小组集 体论证 ,研究 小组一致认为 ,制作
设 计实 验一探 索实验 ( 将演 示实验 改变 为学生 自己做探 索性 实验) 一分 析实验 现象 一得 出楞次 定律一 课堂讲 练一课 堂练
习。教学 中主要让学 生动脑 、动手 、动 口,引导他们 自己得
例如 ,研究 “ 管中磁性小球 的下落规律 ”实验 中,把 出楞次定律 。 铝 两只外形完全相 同的小球 分别从竖直 放置 的铝 管上端放下 ,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

课外进行的. 让学 生 对 自己感 兴趣 的社 会 现 象 进 行 探究 。 它
的做法是 : 自主选择探究 目标。 自主选择探究内容。 ① ② ③
自主 选 择探 究 伙 伴 。
三 、 文 探 究性 学 习应 注 意 的 几个 问题 语
题 需要 研 究 , 题 如 何进 行也 需 要 研 究 , 决 课 题 本 身 的一 课 解 些 问题 更 需 要研 究 。因 而 。 究 就是 研 究 的过 程 。 探 二 、 文探 究 性 学 习模 式 语
学 采用 课 内向课 某个 方 面 , 而是 着 眼 于语 文学 科 的 整体 , 眼于 语 文 素 养 的 着 识 面 宽 的小 说 和 诗 歌 而言 的 。 习这 类 课 文 , 整体 提 高 。 因此 。 只要 与 语 文有 关 联 的 生 活 、 会 , 是 探 究 外 延 伸 、 内 外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种 探 究 性 学 习有 利 于 激 发 社 都 课 这 性 学 习 的 内容 。 2 自主性 。探究 性 学 习 强 调 的是 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活 动 , . 因此 ,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主 体 地 位 , 究 什 么 、 么 探 究 的 应 探 怎
1 设 情境 探 究 , 发 学 生 探 究 的 兴 趣 。情 境 教学 是 一 . 创 激 种 教学 艺 术 的 再 创造 , 能激 起 学 生 的 情 绪 . 学 生 全 身 心 它 让
模 式 不等 同于 模式 化 。课 堂 教 学 的 复 杂 性 和 灵 活 性 决 投 入到 课 堂 活 动 中去 . 轻松 愉 快 的氛 围 中 . 受 和 掌 握 知 在 接
料信息 , 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④按 照方案共同实施探
3实 践 性 。探 究 性 学 习 强 调 通 过 亲 身 实 践 体 验 获得 知 究活动 , . 整理记录探究的成果 。⑤ 汇报 、 展示探究 的过程和 师 识. 而不 是 将 结 论告 诉 学 生 。 实验 证 明 : 实践 中获 得 的 知 成 果 . 生 共 同反 思 和评 价 。 从 3“ 外 延 伸 探 究 性 ” 式 。这 种 探 究 性 学 习 完 全 是 在 .课 模 识 .学 生更 容 易 理 解 和记 忆 。实 践是 探 究 性 学 习 的基 本 要 求 . 是 培 养学 生创 新 精 神 和实 践 能 力 的 基本 途径 之 一 。 也 4研 究 性 。探 究性 学 习是 学 生 在 教 师 指 导 下 自主 确 定 . 研究 专 题 进 行 探 究 的学 习活 动 。 整个 活 动 中 , 在 探究 什 么 课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初探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初探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初探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的是主动参与,关注的是实现学生从“听数学”、“练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如下的策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形成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教学中,设计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探索性,要能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愿望,为学生参与探索提供能体现现实性、可探性、实践性、准确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1、创设揭题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当中,激发他们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和好奇心,形成探究意识。

在导入新知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每堂课一开始,教师揭示课题后,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或形象的画面等,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看着课题说,你想学什么呢?学生提出了:“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用处”等,再如,学习“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教师可出示;用一根绳子把牛拴到草地中的木桩上,演示牛边吃草边走,然后问学生:“看着这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十分踊跃,争相提出:牛走了一圈有多长?牛最多能吃到多少草?牛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学习起来也特别有劲。

2、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可以围绕每个教学目标,每个达成目标,创设一系列小问题,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使这些连续的阶段问题能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初探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初探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初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目标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进学习者卷入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促进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可能性”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从口袋里摸球,每人多摸几次,每次摸球后随即把结果记录下来。

交流的时候,由于各小组汇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怎么有的小组摸到的全是红球;有的小组一会儿摸到红球,一会儿摸到黄球;而有的小组一个红球都没有摸到?这里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他们想提的问题,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独立探究,获得思维方法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教师除给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背景材料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外,还要把学习与探索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

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自己,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例如:在“可能性”一课中,在交流第三种情况时(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全部放绿球,但是有两位学生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应该放很多绿球,放一个红球。

这时,我马上按照那两位学生的想法在口袋里放了15个绿球和1个红球,并让那两位学生亲自摸一摸。

事实胜于雄辩,最终那两位学生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深入探究和自主学习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在现代教育中拥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探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本篇文章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究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优势,进而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优势1. 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通常被要求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被鼓励主动参与学习,他们可以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或探讨,从而达到深刻理解的效果。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探究的精神。

2.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与思考能力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告诉学生如何实现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它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赋予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学习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术水平。

3. 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究性学习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机会进行创新性的探究和创造性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提出新的发展方向。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4. 探究性学习注重实践与应用探究性学习注重实践和应用,它可以启发学生对人类世界的运转和模式进行观察和总结,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学习实践。

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思路1. 设计前的思考过程在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先思考一下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安排课堂活动和评价方法,以便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还需要分析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需求,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技能,以便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参与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初探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初探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初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渐渐被摒弃,在其基础上,新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在这些新的教育当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被广泛认可和讨论。

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初步探讨,旨在阐述探究性学习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探索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综合性应用。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探究性学习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问题为中心。

而问题则是产生于生活,贴近学生、现实并有教育意义的。

学生通过课堂活动来逐步探究问题的答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他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应该领着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梳理观点、加强分析、提高判断力以及表达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教育目的也就按照培养和发掘学生潜力的路径得到了实现。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探究和创新。

探究是一种探索性的探索,通过不断发现、研究,学生会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本质,不同的解决方法,不同的应用场景等等,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创新是对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解释、观点、方法等的能力,它需要学生具有跨界思考、从容自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我们教育中培养的一个重点。

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和创新为中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学科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二、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理论意义语文作为文化养成的重要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将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探究性学习背景及基本理念探究性学习是源于西方教育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教学是教师主导的,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探究性学习则是以学生为主导,师生共同探索和发现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法,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责任感。

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生产和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下面介绍几种实施方法:1、问题导向式教学。

教师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项目式学习。

教师制定一个或多个任务,让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并通过展示成果的方式进行交流。

项目式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不要给学生灌输知识。

2、教师要注重引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探究性学习,也被称为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等,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的教育方式。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学习新知识、拓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发现和探索,教师不是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同者,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在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问题或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需要明确问题或主题,让学生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问题或主题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同时还要能够和学科知识紧密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或社会热点来确定问题或主题,也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现象或实践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和探索。

(二)开展课前热身活动课前热身活动对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

通过适当的热身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学习主题、引发兴趣、预热思维、激发探究欲望。

热身活动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如: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讨论问题、观察现象等。

(三)提供必要的资源与工具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支持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这些资源可以是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程序、网络等。

同时,学生也需要经常运用各种工具,来搜集、整理、分析和表达信息。

(四)让学生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在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中,学生应该扮演着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主题和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包括研究的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和完成时间等。

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探究性学习。

(五)开展评估与反思评估与反思是探究性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评估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评估能力。

评估可以包括观察、记录、反馈、自我评价等。

同时,反思也是探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需要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探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发现性,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的纯讲授教学更灵活、更富有互动性,更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备受教育界的关注。

如何设计一节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呢?下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步骤:1. 课前准备: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事先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这可以通过课前作业、阅读材料、视频、实验等形式来完成。

例如,让学生阅读一段介绍某种科学现象的文章,或者观看一个与所要学的内容相关的实验视频等,以此引导学生预习。

2. 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它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建立连贯的知识结构,并从中发现问题。

问题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应该能够引导学生成为有效的学习者。

(2)问题应该是学生尚未解决的,具有探究的性质。

(3)问题应当关注现实中的问题,并且体现出实际应用价值。

(4)设计问题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学生所具有的基础知识水平,问题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物理学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估一架飞机的燃油效率?”3. 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按照问题的指导积极探究、实验、观察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材料辅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需发挥教师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或者疑问,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并鼓励学生自行发掘探究的可能性。

例如,在教授物理学时,这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项实验或者进行一系列观察,并需要学生分析和比较一组数据,来回答燃油效率的问题。

4. 回答问题和总结: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同时,学生也应该通过整理和总结的方式来确保他们掌握这些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或是小组活动来检查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探索等方式,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对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进行初探。

一、选题与目标确定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选取适合学生进行探索的主题。

选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兴趣,并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同时,选题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根据选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能力,明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同时要与课程标准相对应。

二、设计学习环境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所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工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教师还要在设计学习环境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实物模型、虚拟实验等工具,让学生在感官刺激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三、教师的角色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同时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教师要善于提问,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探究中的表现,及时给学生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学生的角色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角色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需要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愿意探索未知,勇于承担风险,面对困难不退缩。

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探究方向。

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要设立合理的实验和观察,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实际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实验、发现、研究、探讨、交流和合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主动进行思考、实验和讨论,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思辨和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适用性。

开展探究性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方法1.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验和发现。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进行思辨和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主动进行思考、实验和讨论,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3.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真实问题进行探究,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潜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构建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探讨探究性学习的初探。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既要涵盖学科知识的学习,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参考学科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适合的目标。

例如,在生物课程中,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探究性学习的任务应该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任务可以是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的步骤。

同时,任务还应该具有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来。

三、组织学习环境和资源探究性学习需要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充分的学习资源。

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室布置应该灵活多样,为学生的合作和讨论提供便利。

此外,教师还应该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资料、实验设备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究。

四、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引导者。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但不干预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举例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维和创新的思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思考能力,而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听取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以及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展示和口头表达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还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笔记和作业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全面发展。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近年来,教育界对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自主性的发展。

其中,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探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相关原则,并提出一套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

一、探究性学习的定义及特点1.定义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可以自由选择问题和方法,并通过experiment实验、observation观察、analysis分析等方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2.特点(1)以学生为主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权和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以问题为核心: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和终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解决问题。

(3)强调实践与合作: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原则1.建立合作学习氛围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针对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3.提供资源和引导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改进学习策略。

4.注重学习评价与反思在探究性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探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式。

事实上,探究性学习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思考和实践,从而深刻地理解知识。

但是,为了有效地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教学,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等。

接下来,将逐一分析如何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教学。

一、教育背景教育背景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不同教育背景和学生的必备知识结构不同,对于教学方式、难易度、教学角色等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时,需要先考虑到学生的教育背景。

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的教育背景,尽量避免学生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在发布新的任务或活动时,教师应先调查学生的事先知识结构,然后提示或给予建议,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信息处理能力。

为了缩短学生的成长时间,相应的教学资源也应准备齐全。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之一。

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希望辛苦设计出来的探究性学习教学不达成预期目标。

因此,为了确保教学目标能够落实出来,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就制定好教学目标。

首先,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生活背景、学习阶段以及课程目标。

其次,在教学当中,要明确教学进程,及时调整教学。

此外,还需注意探究性学习本身具有较强的可遮盖性。

教学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探索知识内容,教学时风险和担忧是不能忽视的。

三、教学活动在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将探究性学习融入到教学活动和实践中。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自我探究,这样他们就可以深入研究课件并更好地理解掌握。

首先,教学活动须具有丰富性,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和多样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另外,要适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行发掘并发挥自己最大潜力。

同时,还要坚持小组建议,提供日常的支持,让学生之间更好地相互合作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主题的初探
义堂中学柯富生
探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暗含时代对人的要求,也响应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无论是课程标准、教材,还是与之相关的教辅材料,见不把探究性学习提到相当的高度,使之处于教学最前沿.于是,探究便成了教师所热衷的教学形式.
探究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探究获得.探究更是一种思维形式.我们采用探究的形式展开教学,不是为了形成热闹的气氛,也不是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到底选择什么样的主题让学生探究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从以下几方面设置探究性学习主题.
一、研究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学生设计志趣相投的探究主题
学生是有经历、有经验的人,寻找与学生主体经历和经验相贴近的活动主题,学生必然感兴趣、愿意参加。

这就是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强调以学生的经验增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动力,把知识的学习与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属于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把每个人的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它十分注重学习和个人的关系.因此,在选择探究性学习主题时,应从学生的主体经验和人生经历中寻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主题.
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通过光在水、空气、玻璃中的传播情况揭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物理规律后,再让学生检索自己的生活经验,哪些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学生列出了“影子的形成”、“植树成行及排队时向前看”、“小孔成像”……,这些现象可能是学生曾经的体验,也可能是来自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或教材、图片的暗示,但不是每一同学对每一个现象都感兴趣.此时,让学生自行选择研究主题展开探究比教师一条线式的依次讲解要好得多.研究“小孔成像”的同学自选器材,根据自已的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了再创造,再通过老师的引导,深入到对物像关系的探索;研究影子形成的同学居然走出教室。

享受起阳光,在阳光下。

无需巨尺,也不用上楼,亦能测出楼高…….学生的研究可能显得单一,但那是自己的,深刻的,收获的是探究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探究后的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对探究主题的触类旁通。

更意味着探究之花正群芳争妍.
再如,学生学习“音调”也可以从多方面人手.如今的学生从小学习音乐是很普遍的事情,不同种类的1乐、弦乐,甚至声乐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音调”学习的切人口.但老师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顾此失彼,有众口难调之感.如果让学生选择自己所热衷的乐器进行“音调”的探究,学生同样都可以弄清1、2、3、4、5、6、7、i各音阶的根本区别在于音调的不同,在于振动体振动的频率不同.这样“投其所好”的探究不仅没有使学生的知识面变得狭窄,反而会给学生以异曲同工的美感,甚至可能引出与“音色”有关的新问题,这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
二、聚焦学生的感性视野,为学生设计感性的探究主题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感性年龄阶段,他们已有的经验均来自于有形、有声的感性事物和感性过程.很多理性的东西若靠学生去想象,几乎无法做到。

即使能做到一点,也缺乏生命力.因此。

在为学生进行课堂预设时,必须给他们提供感性的实体,给他们展示感知的过程.若是学习“声音的产生”,不让学生看到物体的振动;学习“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不能让学生捕捉光的传播路径;学习“温度计”不能让学生感知到液体的热胀冷缩等,而靠“虚构”使学生向理性延伸,这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意愿.由此,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主题设置时,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感性成分,让过程富含感性,是对学生发展应予的物理关怀.曾经以为,“液化”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知道物质从气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不让学生“创造”自己的水珠呢?给学生提供足量的冰块、盛有热水的热水瓶、玻璃片、塑料薄膜、大小烧杯……,解决如何才能在玻璃片或塑料薄膜上获得小水珠,并尽可能收集到烧杯中.学生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都能用玻璃片作为冷热的屏障,在玻璃片温度高的一面收集到水珠.学生通过探究“找到水珠的过程就是液化”,无须进行过多的理性分析,通过冷热交汇形成水珠是那么
直接、顺理成章.老师只要略作引导,液化的生活场景便会浮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思维触角也会由此伸向生活.这便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过程来看,探究感性的环境与事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大自然往往总是捉弄着成年人.我们很快就忘记了做儿童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过分急于告诉他们应该如何,以至于来不及真实观察到要说什么和做什么.我们的行为是从一种假设出发,认为没有我们的讲解。

儿童就毫无办法……”.实际上,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当初我们也是以感性的方式获得的.三、重视学生的动手活动,为学生设计创作性的探究主题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创作中学习,从而体会物理过程和物理原理,在新教材中体现得很充分,如制作万花筒,自制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先沿着教材的路线给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再让学生在此框架内进行创作.学生学完了天平再做天平,学完了弹簧测力计再做测力计.这样的创作只能是加工,是重复机械的工作,是纯手工劳动。

不具有创造性.但是,无论是从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与价值上来讲,还是从教材设计这些活动的目标上讲,都倾向于让学生的制作过程带有自己的思想,倾向于让制作过程变成探索的过程,不仅要把知识的获取寓于其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过程中创新,超越自己.笔者在“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学生对天平的创作源于对生活经验的不满.当在“等臂杠杆”的支架下,让学生用5g、10g、20g、50g的砝码称未知物体的质量时,学生感到了现有装备的不足①稳定性不好②水平平衡的判断标准不明确,不能仅凭肉眼进行判断③测量不够准确,若是物体的质量小于5g,将无法进行测量④支架转轴容易出现摆动或扭动,不同定.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也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原动力.于是,支架得到了改进,并且有的还将支架变成了底座;类似于刀口,目的在于托住横梁的“Y”形撑架也生成了;平衡指针出现了;甚至游码的想法也有了.学生的行动是创作符合自身需要的“天平”的过程,它高于让学生反复机械地使用天平.如此创作后,再为作品草拟说明书。

使学生走向理性。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此时,再给学生分发“成品天平”及其说明书,学生会为自己的作品自豪。

若还能对“老师的天平”说“若是怎么样”就更好了.这就是创造的动机,是由创作性探究引发的.学生在以创作为主题的探究中,获取了知识,拓展了经验,也发展了思维.让学生养成求知习惯,这正是科学教育的理想追求.探究的主题是丰富多样的,其设置是否合理,关键在于针对主题进行的活动过程与方法是否能体现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学生只有在探究活动中思考、感悟,才能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形成对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如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合作态度、感受和欣赏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品质等.杜威说“使一个不惯于思考的人只能感到沮丧烦恼的事,……对于有训练的探究者来说,是动力和指针…….它或是能披露新问题,或是有助于解释和阐明新问题.”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能成为训练有素的探究者.
2014年10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