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文献综述)
综述数控机床检测技术

综述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综述数控机床检测技术1.引言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其精度和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数控机床的正常运行和高精度加工,数控机床检测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综述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探讨其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2.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2.1 传统机床检测技术传统机床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直观经验,存在检测不准确、效率低下和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
由于制造工艺的特殊性,传统机床检测无法满足数控机床高精度加工的要求。
2.2 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的出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在数控机床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机床的各项参数,再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机床性能、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准确评估。
3.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的分类3.1 几何误差检测技术几何误差是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几何误差检测技术主要通过测量数控机床各轴移动的精度和定位误差,来对几何误差进行评估和调整。
3.2 动态特性检测技术动态特性检测技术主要通过测量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冲击和动态特性,来评估机床的稳定性和工作状态。
3.3 加工质量检测技术加工质量检测技术主要通过检测加工后的工件精度、表面质量和尺寸等指标,来评估数控机床的加工性能和加工质量。
4.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4.1 精密加工领域在需要高精度加工的领域,如航天器械、光学仪器和精密模具制造等,数控机床检测技术能够确保加工精度和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4.2 自动化生产领域数控机床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生产相结合,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
4.3 故障诊断与维护领域数控机床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机床的工作状态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减少机床维护和停机时间。
5.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的挑战与展望5.1 多参数综合评估技术目前数控机床检测技术主要以单一参数为基础进行评估,如何将多种参数综合评估,更全面地反映数控机床的性能和加工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献综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发展前景

郑州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题目立柜式四轴数控铣床培训装置主轴系统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级本科(6)班学号院(系)机械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邬宝寅助教完成时间 2012年 5 月 16 日文献综述前言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或地区经济的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
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国制造生产能力及机械制造装备的竞争。
机床是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而数控机床是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数控机床,顾名思义,是一类由数字程序实现控制的机床。
与人工操作的普通机床相比,它具有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柔性强、操作者劳动强度低、易于组成自动生产系统等优点。
目前,国内、外数控机床正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高自动化和模块化方向迅速发展。
尽管我国数控机床的制造、设计、检测等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差、应变能力差、产品开发周期长、设计手段落后等,这种差距尤其表现在高精度、高速度等尖端机床方面。
因此,我们必须紧跟国际机床技术发展的前沿,发展机床的设计、检测、制造等技术。
随着机械制造生产模式的演变,对机械制造装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50年代“刚性”生产模式下,通过提高效率,自动化程度,进行单一或少品种的大批量生产,以“规模经济”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从90年代开始,为了对世界生产进行快速响应,逐步实现社会制造资源的快速集成,要求机械制造装备的柔性化程度更高,采用拟实制造和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了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制造业,机械制造装备工业得到先发展。
对比之下,我国目前机械制造业的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表现在大部分工厂的机械制造装备基本上是通用机床加专用工艺装备,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装备中的比重还非常低,导致“刚性”强,更新产品速度慢,生产批量不宜太小,生产品种不宜过多;自动化程度基本上还是“一个工人,一把刀,一台机床”,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
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系目别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设计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07K3 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一年六月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设计摘要为了使数控机床加工过程安全、可靠、高效、高质量地进行,对加工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就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分析了数控机床状态监测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应用AT89C51 单片机测量数控车床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方法,论述了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状态监测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给出了数控机床状态监测系统实现的具体结构和系统的工作流程。
重点阐述了单片机实现连续自动采样、A/D 转换的方法。
给出了单片机测控系统的原理、结构及进行数据采集的部分程序。
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单片机、传感器、滤波装置、放大电路、程序存储器、静态数据存储器、A/D 转换芯片、I/O 接口的扩展以及键盘和LED 显示器接口。
系统工作的流程图主要包括总体流程图、A/D 转换流程图以及LED 显示器流程图。
关键词:AT89C51 单片机;数控机床;状态监控;传感器ICNC MACHINE TOOL CONDITIONMONITORING SYSTEM DESIGNAbstractCNC machining process in order to make safe, reliable, efficient and quality manner,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condition monitoring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CNC lathes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measuring cutting forces and cutting temperature method, analysis of CNC machine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main content, discusses the basic equipment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s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composed of key technologies, and for CNC machine tools process, gives CNC mach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s to achieve the specific structure and system workflow. SCM focuses on the continuous automatic sampling, A / D conversion method. Shows the principle of single-chip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and data collection part of the program.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the microcontroller, sensors, filtering device, amplifier, program memory, static memory, A / D conversion chip, I / O interface expansion and keyboard and LED display interface.Work flow system include the overall flow, A / D converter and LED displays flow chart flow chart.Keywords: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CNC mach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sensorsII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2)1.3 本课题所做的主要工作 (4)2.总体设计 (5)2.1 系统的工作原理 (5)2.2 系统的主要结构 (5)2.3 切削力的计算 (6)3.硬件设计 (10)3.1 系统硬件选型 (10)3.1.1 单片机选型 (10)3.1.2 单片机内存扩展选型 (13)3.1.3A/D 转换器选型 (16)3.1.4 显示器选型 (18)3.1.5 传感器选型 (19)3.1.6 通讯模块选型 (20)3.2.7 放大器电路设计 (24)3.1.7 其他元器件的选型 (25)4.软件设计 (29)4.1 系统的主流程图设计 (29)4.2 A/D 转换流程图设计 (29)4.3 LED 显示器流程图设计 (31)5.总结 (33)参考文献 (34)附录A 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总电路原理图 (35)致谢 (36)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绪论1.1 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研究背景机床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部分。
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综述

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综述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精度和性能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影响。
为了保证数控机床的稳定运行和高精度加工,检测技术在数控机床的制造、安装、调试和使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综述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常用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1. 传统检测方法传统的数控机床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测量和简单工具测量。
人工测量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且效率低下。
简单工具测量主要通过使用划线尺、游标卡尺等简单仪器进行线性尺寸的测量,但对于复杂曲面和非线性尺寸的测量效果较差。
2. 光学检测技术光学检测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零件形貌、表面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常用的光学检测技术包括激光干涉仪、激光三角测量仪、视觉系统等。
这些技术在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工件形状复原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3. 电子检测技术电子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子信号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尺寸、位置、形状等多个方面进行精确测量。
常用的电子检测技术包括激光干涉仪、位移传感器、编码器等。
这些技术在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检测、轴向误差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4. 智能化检测技术智能化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主要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控机床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监控与诊断。
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数控机床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二、数控机床常用的检测方法1. 几何精度检测几何精度是衡量数控机床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几何精度检测方法包括坐标系误差检测、直线度检测、平面度检测、圆度检测等。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光学或电子检测技术对机床的几何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以评估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2. 动态性能测试动态性能测试是评估数控机床动态响应能力和运动轨迹精度的重要手段。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述论文

前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产品提出了高精度、高复杂性的要求,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这对机床设备不仅提出了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而且也对其提出了通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数控机床就是针对这种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
数控机床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伺服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于一体,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
它本身又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机床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数控机床体现了当前世界机床技术进步的主流,是衡量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柔性生产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核心作用。
因此,如何更好的使用数控机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由于数控机床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精密设备,因此,其维护更是不容忽视。
1.数控技术谈到维修,首先必须从总体上了解我们的维修对象。
1.1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述数据输入装置将指令信息和各种应用数据输入数控系统的必要装置。
它可以是穿孔带阅读机(已很少使用),3.5in软盘驱动器,CNC键盘(一般输入操作),数控系统配备的硬盘与驱动装置(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保护)、磁带机(较少使用)、PC计算机等等。
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中枢,它将接到的全部功能指令进行解码、运算,然后有序地发出各种需要的运动指令和各种机床功能的控制指令,直至运动和功能结束。
数控系统都有很完善的自诊断能力,日常使用中更多地是要注意严格按规定操作,而日常的维护则主要是对硬件使用环境的保护和防止系统软件的破坏。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机床各项功能的逻辑控制中心。
它将来自CNC的各种运动与功能指令进行逻辑排序,使它们能够准确地、协调有序地安全运行;同时将来自机床的各种信息与工作状态传送给CNC,使CNC能与时准确地发出进一步的控制指令,如此实现对整个机床的控制,当代PLC多集成于数控系统中,这主要是指控制软件的集成化,而PLC硬件则在规模较大的系统中往往采取分布式结构。
PLC与CNC的集成是采取软件接口实现的,一般系统都是将二者间各种通信信息分别指定其固定的存放地址,由系统对所有地址的信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各接口信号的现时状态加以分析判断,据此作出进一步的控制命令,完成对运动或功能的控制,不同厂商的PLC有不同的PLC语言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力求熟悉某一机床PLC程序的前提是先熟悉该机床的PLC语言。
基于电动机电流的数控机床主轴状态监测系统研究

基 于 电动 机 电 流 的数 控 机 床 主 轴 状 态 监 测 系 统 研 究
周 玉 清① 孙 挪 刚② 黎 玉 刚① 母 勇 民①
( 西 安 现代控 制技 术研 究所 , ① 陕西 西安 7 0 4 ; 1 0 9
② 西安 交通 大学机 械 工程 学 院 , 西 西安 70 6 ) 陕 10 9
供 了技术 支撑 。 关 键词 : 数控 机床 电动机 电流 状态监 测
中图分 类号 : P 7 T 23
文 献标志码 : A
NC ma hn o l p n l o dt n m o i ig s se b s d o t rc r n c ie t o ide c n io nt n y t m a e n mo o u r t s i or e
命等 提 出了很 高 的要 求 。在 高速 、 加 速 度 和 大 载 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 等工 况下 , 动 、 振 冲击 等 因素常会 对 数控 机 床 的主轴 系 统 等产 生重 大影 响 , 易 导致轴 承 、 轮等 部件发 生 故 并 齿 障 , 响到工 件 的加: 质量 , 影 并造 成 数控 机床 的意 外停
v si ae . F n l e tg t d ial y,t e me s rn y t m sc nsr ce h a u ig s se i o tu t d. Th e ul ft e e p rm e s s o t a ti e r s t o h x e i nt h w h ti s s smp e, a c a e,ef ci e a d c e p t s h trc re tf rs i d e c n iin m o io i g i l c urt f tv n h a o u e t e moo u r n o p n l o d t n trn . e o Ke ywo d r s:NC M a h n o ; Mo o re t Co i o o t rn c i e To l tr Cu r n ; nd t n M ni i g i o
数控机床改造的文献综

前言机床数控化改造,是指在原有的普通机床的基础上,顺应市场需求而设计配置上数控系统,并对机床的某些机械、电气部位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其具有数控加工能力,机械制造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普通机床已经不能适应高效、多变的市场要求,所以数控机床已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对机床实施数控化改造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网络化、绿色化生产的基础。
我国目前机床总量380余万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11.34万台,数控化率不到3%。
近10年来,数控机床年产量为0.6~0.8万台,年产值约为18亿元。
机床的年产量数控化率为6%。
我国机床役龄10年以上的占60%以上,10年以下的机床中,自动/半自动机床不到20%,FMC/FMS等自动化生产线更屈指可数(美国和日本自动和半自动机床占60%以上)。
可见大多数制造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装备绝大数是传统的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
用这种装备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档次低、成本高、供货期长,从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效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必须大力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机床设备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198年,全国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就有18446项,大约165.8亿美元。
这些项目中,大部分项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但是有的引进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没有创造财富,反而消耗着财富,有的设备或生产线不能正常运转,使企业的效益受到影响,陷入困境。
这些不能使用的机床设备、生产线是一批很大的存量资产,修好了就是财富。
只要找出主要的技术难点,通过数控化改造提高技术性能和装备水平,就可以最小的投资盘活最大的存量资产,争取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数控系统发展的趋势基于PC所具有的开放性、低成本、高可靠性、软硬件资源丰富等特点,更多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家继续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群远程监控系统

t e me s e p r m ee s f t e h a ur d a a tr o h ma h n to s r u by u a ma h n i tra e I , mo e v r c n u o tc ly c i e o l g o p h m n— c i e n e fc . t r o e , a a t ma ia l
c nrl C ,0f . 1rf ] ot o .[ h 1 g 1 e. i
Ke y wor ds: c i e y;mo io i g s se ;vru li tu n ;S e n e ma h n r n trn y tm it a nsr me t MS r mid r
第 3 0卷 第 2期 2 1 4月 0 2年
轻工机械
Li htI u ty a h ne y g nd sr M c i r
V0 . 0 No 2 13 . Ap 0 2 r2 1
[ 自控 ・ 检测 ]
D I 036/.s. 0 — 9.020 .1 O : .99js 1 5 8521.202 1 in 0 2
( a u yo e h n a E g e r ga d Me h nc , i b nvri , ig o3 , h j n , hn ) F c l f c a i l n i ei n c a is N n oU i s y N n b 1 2 Z ei g C ia t M c n n g e t 1 5 1 a Ab t a t C mb n n t i u li s u n ai n a d ee tia o t l e h oo y,t e C c i e to sg o p c n b s r c : o i i g wi vr a n t me tt n l cr lc n r c n l g h t r o c o t h NC ma h n o l r u a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机床状态监控系统的设计
1.前言
为了使数控机床加工过程安全、可靠、高效、高质量地进行,对加工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就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分析了数控机床状态监测的主要内容,论述了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状态监测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总结数控机床状态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系统实现的具体结构。
2.主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机床监控系统属于专用系统,其开放性较差,已不能满足当今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属于工厂内部典型的“自动化孤岛”。
而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工厂自动化设备的互联成为可能。
机床信息采集与监测技术研究已经得到许多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数控机床多用PLC控制,同时计算机网络是快捷、高效、广普的信息传递媒介。
PC—PLC网络因而成为数控机床数据采集与监控的主要研究方向。
但是一方面由于数控机床的封闭性,实际应用中很难直接从PLC读取机床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一些数控机床厂商如SIEMENS,FANUC等开发有针对自己机床数据采集与监测的软件,但是大多价格昂贵[1~5]。
随着技术的进步,制造业设备的复杂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复杂设备因其结构的复杂性,而使其在提高功能或性能时,给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难题,系统发生故障或失效的潜在可能性也越来越大[6]。
对设备自动化加工过程进行状态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加工系统的安全运行,合理并优化使用自动化设备,避免设备故障,保证加工工件质量,减少额外的辅助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同时,设备的状态监测也是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基础[7]。
数控机床状态监测是指对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的某些工作状态数据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将实际特征参数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而掌握数控机床的实际工作状态,了解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合理,同时为故障诊断和预测提供依据。
主要包括机床状态监测、刀具状态监测、加工过程监测和加工工件质量监测等4个方面。
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对其进行状态监测涉及很多相关技术。
一般的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包括信息获取、特征提取和状态识别3个主要方面。
其实无论是状态监测还是故障诊断与预测,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是基础。
设计一个状态监测系统,其关键是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来实现状态监测。
信息获取是状态监测系统的首要一步。
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反应过程状态的信号很多,包括切削力、电机功率、声发射信号、振动信号、切削温度、切削参数、切削扭矩等。
这些信号需要通过若干相关的传感器来进行检测,信号检测直接决定监测系统的成败。
特征提取是对检测信号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主要是指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从大量信号中提取出与加工状态变化相关的参数,目的在于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提取的特征参数的品质对监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特征提取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最为关键、核心、难度最大、理论性也最强的一个环节[8]。
状态识别实质上是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根据特征提取所获得的特征参数对加工过程的状态进行分类判断。
该过程的关键是模型的建立,当前建模的方法主要有统计方法、模式识别、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等。
但是现有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和神经网络识别方法不太适用于加工过程状态的识别。
特征提取之后,需要根据特征提取结果来分析和判断设备系统的运行状态,其实质就是模式识别。
其主要针对识别对象本身的模糊性或识别要求上的模糊性[9]。
实现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种,目前主要有隶属原则、择近原则、模糊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10]。
其在加工过程监测系统中都有过具体的应用,如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切削过程进行识别,对刀具磨损状态进行识别等[11]。
典型的状态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包含了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传输、特征提取、数据融合和状态监测等环节[12]。
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目前的发展体现在传感器的高精度、小型化、集成化、严酷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应比被监测对象更可靠)、低能耗、健壮与高速率传输的传感器网络等方面[13,14]。
设计数控机床状态监测系统时,一定要考虑到系统的针对性、可靠性和扩展性,即在充分分析数控机床的运行状态和常见故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特征信号的分析与传感器类型的选择,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以使系统能够可靠地运行[15]。
不同的子系统在数控机床的状态监测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特征信号采集子系统以特定的频率采集机床运行过程中的特征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和传输后,通过网络智能学习子系统学习机床的工作状态,目的是监测数控机床当前的运行状态,最后通过运行状态分析显示模块,给出特征信号的分析以及数控机床当前运行状态的评价。
3.总结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制造业市场的需求,是保证自动化加工顺利进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阻止并预防加工过程出现故障的有力保障。
虽然目前的状态监测系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随着智能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新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决策方法的出现,数控机床的状态监测系统将向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第.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2]黄强,焦立,李滟泽.柴油机故障诊断中振动信号测点位置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5):102—104.
[3]魏瑞轩,韩崇昭,张剑峰.基于CAN总线构建大型复杂工业现场的实时测控网络.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09(6)120-123.
[4]尹如海,王明秋.功率、切削力、AE组合刀具监控系统的研究[J].成都工具研究所,2006,7(40)37-39.
[5]孙宝元,钱敏,张军.压电式传感器与测力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大连理工学报,2001.41(2):127-132.
[6]李允公.机械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特征提取中的若干典型问题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
[7]邱静.FMS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述评[J].中国机械工程.1999,10(7):810—815.
[8]陈国金, 王召鹏.数控设备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机电工程,2005( 6) :29-32.
[9]张晓丹.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在水电仿真考核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5,31(6):22—24.
[10]徐阳.模式模式识别及其应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1]胡广书.数字信号处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2]曾声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航空学报.2005,26(5):626—632.
[13]孙博.PHM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与PS数据传输技术[J].测控技术.2007,26(7):12-14.
[14]HessA,Fila L,etca1.The jaint strike fighter(JSF)PHM concept potential impact on aging aircraft problems[A].Aerospace Comference Proceedings[C].Piscataway:IEEE Inc,2002:3021—3026.
[15]张华德.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