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变动与利率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克塞尔《利息与价格》读后记

陈敏昭


进入2008年,中国的物价就象吹足了气的气球一个劲的往上涨,其间部分商品的价格有所回落,但总的趋势仍然是上涨。对于通货膨胀,官方给出了比较温和的统计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约7%左右),而在下和普通大众的感受似乎要强烈的多(我相信您也有同感)。如何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那些有话语权的专家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喋喋不休,莫衷一是。有人说物价上涨源自结构性调整;有人说是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有人说是货币发行过多,流动性过剩,等等。而有决策权的领导人则采取了提高利率、抑制货币流通等策略。在下人微言轻,学识浅薄,只好回到自己的上阳书院里,翻阅旧纸堆,希冀从中淘出点金子来。还别说,真的淘出了闪闪反光的东西,这就是瑞典人古斯塔夫·克尼特·魏克赛尔的《利息与价格》(1898年出版瑞典语第一版,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蔡受百、程伯撝翻译的中文坂)。原来,在一百多年前,魏克赛尔先生就已经讨论过与我们今天的情形相似的物价与货币问题,并且有精确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对于克尼特·魏克赛尔(1851—1926)(Knut Wicksell,也有人译作“纳特·魏克赛尔”),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其学说在他活着的时候不为人所接受并受到刻意的冷遇,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瑞典经济学家米尔达尔、沃林、林达尔等人重新阐发了魏克赛尔的经济理论,建立宏观动态均衡学说,并且率先得出了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基本上相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结论后才大放异彩,成为一代宗师。此后,魏克赛尔的著作相继被译成英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广为流传。
魏克赛尔1851年出生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斯德哥尔摩一个小商人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喜欢数学和物理学,在乌普萨拉大学(北欧最古老的大学,成立于1477年)获得数学、物理学和法学学位。曾经广泛研究过社会问题。但是对于经济学,魏克赛尔直到三十多岁才开始接受较正规的训练。1887-1888年间,他四处求学,曾到斯特拉斯堡大学去听布伦塔诺的劳动经济学课,纳普的货币和信贷课,辛格 的经济分配课;并到维也纳听卡尔·门格尔的课,到柏林大学听阿道夫·瓦格纳的公共财政课。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布伦塔诺、纳普、辛格、卡尔·门格尔、阿道夫·瓦格纳等都是名重一时的经济学家)。魏克赛尔始终是个激进的改革主义者,积极主张进行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鼓

吹实行财产分配和收入分配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稳定货币价值的银行政策,消除工业化不良后果的社会政策,新马尔萨斯主义的人口政策(主张用避孕方法来限制人口增长的马尔萨斯主义者的人口理论。基本观点与马尔萨斯相同,认为人口增长有比生活资料增长得更快的趋势,是永恒的规律。工人的失业和贫困是人口增长不可避免的结果),积极支持扩大选举权、争取妇女权利、反对君主制、宣传无神论和裁减军备的斗争。魏克赛尔的激进主义的政治社会主张使他受到瑞典政府和学术界的冷遇。
在经济学渊源上,魏克赛尔深受到李嘉图学派和边际主义学派杰文斯、瓦尔拉和庞巴维克的影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1889 年,魏克赛尔在柏林一家书店里看到了庞巴维克新出版的《资本与利息》一书,这本书使他的思想最终地转向了理论经济学。他承袭了奥地利学派的基本观点,如边际效用价值论、迂回生产资本论、以时差利息论为中心的分配论等。
1893年魏克赛尔发表了第一部经济学著作《价值、资本和租金》,在这部倍受庞巴维克和瓦尔拉斯称道的著作中,魏克赛尔完成了一个伟大的综合:他把杰文斯、门格尔和马歇尔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应用于庞巴维克的资本分析,并把这种结果溶合到瓦尔拉斯的比较静态一般均衡框架中,从而成为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奠基人之一。1896年又发表了《财政理论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将边际效用理论应用于公共部门,进行公平税制的设计;同时提供一种定价方法(特别是边际成本定价), 应用于纯粹的和不完全纯粹的公共物品、公用事业服务、寡头产品或卡特尔(垄断)产品。此外他众多的理论成果中还有一项是所谓财政和税收的自愿交换理论。在处理公共物品上,魏克赛尔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没有简单沿用流行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讨论公共物品的供求,而是采用了一致同意的方法。布坎南声称,在这一点上,他深受魏克赛尔的启发。这也表明了公共选择学派与魏克赛尔的渊源。之后,魏克赛尔致力于货币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在1898年出版了《利息与价格》。《利息与价格》可以说是他的研究集大成者。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提出被称作“魏克赛尔主义的累积过程理论”,这一理论对萨伊的“货币面纱论”(这种理论认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不过是一种便利交换的手段,对经济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就象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当人们看不透这层面纱,认为货币本身也有价值时,就

会产生货币幻觉。货币只是随着实物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本身不是经济变化的动力,考察经济力量的活动必须揭掉遮盖在实物经济上的面纱:货币)提出质疑,第一次打破传统的两分法,将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结合起来,指出货币对经济过程的实质性影响,成为凯恩斯以及后来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直接渊源。
上述三本书的发表使魏克赛尔开创了宏观经济理论先河,不仅成为瑞典学派的鼻祖,而且成为凯恩斯主义的先驱,从而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当时魏克赛尔的理论并不为世人所接受,因而使他在谋求瑞典隆德大学的一个编外教授职位时,不得不和他人竞争。凭借法学学位他才获得此教职并长期执教,直到退休(1916年)。在隆德大学期间,他出版了《国民经济学讲义》第一卷(1901年)和第二卷(1906年)。在这本书中,他对自己以前的学术思想作了总结,将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揉合起来,自成体系,堪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当时最流行的教科书)相媲美。熊彼特曾经讲:“还没有掌握魏克赛尔《国民经济学讲义》第一卷全部理论的人,不能说已经完成了经济系学生应受的训练。” 并称魏克赛尔是“斯堪的纳维亚的马歇尔”。 退休后不久(1917年),斯德哥尔摩成立经济学会,魏克赛尔担任了该学会的第一任会长。
《利息与价格》的内容分为十二章及序和附录共14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1、价格理论的使命;2、对以往的货币理论的评论;3、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4、经济政策主张;5、国际价格理论和建立国际新金融制度的建议。
关于商品价格的变化,魏克赛尔认为,价格变动有相对价格变动和一般价格水平变动之分。相对价格变动是由于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并且通过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调节。而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起因则暧昧而复杂,并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价格普遍上涨不仅使大多数居民蒙受损失,而且使投机活动猖獗、信用过度膨胀,造成经济生活的混乱和危机,而价格水平的下降则会造成萧条和失业。由于相对价格变动决定于自然的原因,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用人为的办法干预相对价格变动,其结果必然会破坏相对价格变动的自然秩序,使社会受到损害(例如受季节变化影响的农副产品、燃煤等)。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则不然,这纯粹是一个价格标准的选择问题,是人力所能加以控制的。因此,最理想的局面,是在不干预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的前提下,使一般价格水

平保持稳定。价格理论的使命就在于此。
在货币价格变动问题上,有传统两种理论,一是货币生产成本论,二是货币数量论。货币生产成本论认为商品货币价格变动的原因取决于商品生产成本和做为货币的黄金的生产成本的相对变动。对于这种理论,魏克赛尔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一是货币做为交换媒介,其价值取决于其能购买商品这样一种主观边际效用,而非决定于客观的生产成本;二是黄金生产费用的变动是缓慢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而在价格问题上,重要的是短期的变动。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增多或减少,其购买力就要同比例地下降或上升,从而引起物价水平相应地上涨或下跌。维克塞尔评价说,在所有货币理论中,相对而言,货币数量论比较科学,但即便如此,它的问题也很明显。如它只注意到货币数量会影响价格,但完全无视利率的作用。魏克赛尔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论存在两个重要的缺陷因而不能说明货币价格变动的原因:一是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不变的量,二是强调硬币和纸币在交换中的作用,低估了信用票据的巨大效能。他详尽地分析了各种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特别是着重分析了现代信用经济和银行制度,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具有巨大弹性的量,在高度发展的现代信用制度下,商品价格的调节者不可能简单地是货币的数量。货币数量论充其量只适用于由贵金属充当货币的非信用经济。
与旧货币数量论不同的是,魏克塞尔特别强调利率的重要性,并明确地将利率划分为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他指出,决定价格水平的,不在于这两种利率水平的绝对高低,而在于二者之间的差异如何。 所谓“货币利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借贷利率。自然利率说起来则比较复杂,魏克塞尔先假定存在这么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存在货币,一切借贷和交换都以实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借来的资本是实物,支付的工资和地租也是实物,生产结束后,还是用实物来还债。但生产出来的产品,扣掉消耗之后,还会有剩余。这样,企业家除了还本外,还得向资本家付息。因为没有人会把钱借给别人发财,而丝毫不图回报,除非他是傻瓜。所以,要是得不到利息,精明的资本家宁愿自己投资,也不愿冒着风险把资本贷给别人。企业家付的利息与所借资本之比,就是自然利率,按维克塞尔的说法,它实际上就是资本的预期收益率,或者叫做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魏克塞尔指出,当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时,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处于均衡状态,这时,生产既不会扩大,也不会缩小,物价保持稳定。但正如世上没有

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也不可能完全吻合,而一旦发生背离,投资和储蓄就会失去平衡,经济生活和经济规律就会发生紊乱,导致经济危机。
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人们会觉得有利可图,于是原来的企业家纷纷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新的投资者也蜂拥而入,争相创办企业,购买原材料和机器设备、雇佣工人、租用土地,使得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随之水涨船高。口袋鼓起来后,消费必然增加,消费品由于需求拉动,价格也开始上涨。另外,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人们储蓄动机减弱,消费欲望增强,也使消费品价格上扬。当这种价格上涨势头,由局部地区扩展到全国,由少数商品波及到全部商品时,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就普遍上升了。维克塞尔认为,由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引起的物价上涨,并不是一次就完,而是累积性的。因为消费品价格上涨后,企业家的乐观预期犹如火上烧油,使得生产继续扩大,生产要素价格进一步上涨,如此不断旧戏重演,整个价格水平就会螺旋般上升。 即便是狂奔的野马,也有筋疲力尽,伏地歇息的时候。物价的上涨也是如此,它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下去。因为:一方面,生产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生产要素价格必然上涨,引起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致使自然利率逐渐下降,最后与货币利率达到相等。与此同时,由于自然利率下降,货币利率较之自然利率,相对上涨,从而刺激储蓄,抑制投资,最终使资本供求达到平衡,物价重新趋向稳定。
当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投资就会无利可图,甚至赔本,企业家会因此减少贷款,压缩投资,降低产量,同时,为降低成本,他们还会下调工人工资,结果人们支付能力下降,需求萎缩,物价必定随之下降,这是一个向下的累积过程,一直到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生产成本下降,从而自然利率等于货币利率时,才会停下来。
魏克塞尔的累积过程原理,视角独到,颇为启人心智,为制定物价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一个社会来说,物价稳定至关重要,物价波动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都会造成经济秩序紊乱,极大地危害社会。而按魏克塞尔的积累过程原理,物价波动的根源,在于两种利率的背离,因此,关键在于调整两种利率,使之趋于一致。由于自然利率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非人力所能及,而货币利率则是由银行自主决定的,所以,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由中央银行调整信贷利率,使之与自然利率相等,从而使物价稳定不变。同时,由于货币利率与物价成反向变动,当物价高居不下

,就要提高货币利率使之降低;反之,当物价低迷需要拉升时,则要降低货币利率。
魏克塞尔不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在他看来,货币对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两种利率的差异,就是价格波动和经济失衡的根源。他认为,除非两种利率相等,否则资本供给和需求不可能一致,经济也不会平稳增长,而是时而扩张时而收缩,否定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观点。同时,维克塞尔把微观静态均衡分析,改为宏观动态非均衡分析,认为调节利率可以实现宏观经济均衡,也是对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的一大冲击,成为向国家干预主义过渡的重要标志。
此外,魏克赛尔根据利率同价格之间的关系,提出变更银行利率以调节经济发展进程的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他认为,银行利率对生产、物价水平的调节作用是自发的、盲目的,因而其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核心在于银行自觉地不断地使实际利率同自然利率保持一致。但事先确定自然利率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必要的。实际上,价格水平的变动状况,乃是实际利率同自然利率吻合与否的一个指示器,银行只要根据价格的变动情况,灵活地变更利率,在价格上涨时提高利率,在价格下跌时降低利率,即可达到目的。而利率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灵敏,则其稳定效果越好。
在国际价格理论问题上,魏克赛尔认同“一国的价格水平,不能同有贸易关系的外国的价格水平毫无瓜葛。当国内价格水平上升时,则外贸地位恶化,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贵金属外流,结果外国贷币增加,价格水平上升,而国内货币减少,价格水平下降,从而恢夏到原来的均衡水平。”不过,魏克赛尔认为国际价格平衡的恢复比上述论断要迅速得多,直接得多。因为外货进口供给的增加和出口需求的降低本身即直接间接地构成一种压力,迫使价格水平向原来的水平回复,而与贵金属的国际移动无关。他主张废止金本位制,取消黄金作为国际货币的资格。他设想的国际金融制度,既无须建立某种世界银行,也无须发行某种国际纸币。各个国家可以实行自己的纸币制度,各国的纸币可以在该国中央银行按平价汇兑,但只限于在本国流通。各国银行的中心任务在于控制利率,各国银行对利率的控制既有其相对独立性,以便有效地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同时又要互相协调,以便调节国际收支关系,使国际价格水平保持稳定。
从1898年瑞典语第一版《利息与价格》的出版至今已经110年过去了。当我们重读这本经典,是否会有事过境迁之感?还是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新的启示?是否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还是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罢!毕竟,魏克赛尔为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2008年4月8日星期二,三门峡上阳书院

查看 陈敏昭 的所有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