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历史教案第七学习主题.docx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2新人教版
教学反思与总结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他人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2.时空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空观念,理解战国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
6.实践活动资源: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活动、历史事件讨论会、历史知识竞赛、战国时期文化体验活动。
7.作业与评估资源: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历史知识小测试、学生表现评估表、历史学习成长记录袋。
8.学术资源:历史学术期刊、历史研究书籍、历史学家观点资料、历史学术会议论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战国时期社会变化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第7课教学设计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吗?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把世界各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唐装。
【生2】唐人。
【生3】唐人街。
【生4】因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人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设置悬念,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讲述:唐朝时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共同努力创立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今天我们就将学习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讲授新课】总体构思: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高超的建筑水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首先让我们一同学习高超的建筑水平。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有何特点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隋唐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在哪方面有突出成就?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1.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指出图中桥的名称、设计者,什么时候建造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是隋朝时期一个叫李春的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原名叫安济桥,现在叫“赵州桥”。
【提出问题】请欣赏赵州桥,指出桥的外观造型有何特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出特点:1.科学性:桥跨度大,弧形平。
上平过车马,下阔可通船。
四小拱瘦身省材,水大泄洪。
两端的小拱加大泄洪面积,减小对桥身的冲击。
2.艺术性:大小拱相配,轻盈匀称。
多媒体展示:教师小结:赵州桥在建造上有其独到的特点:桥身跨度大,而弧形平缓,既节约石料,又便于行人和四辆行走;平拱大跨度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排水面积,减少了水流阻力,而且又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的稳定性;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每道拱券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节约木材,又便于单独修补等。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教案)
第7课《百家争鸣》教案一、新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的产生。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老子和《道德经》、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三个子目即三部分之间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1.了解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史料实证)2.通过分析史料和阅读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含义和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树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百家争鸣》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视频当中你能够感受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是怎样的一个时代?生机勃勃,群星荟萃,繁荣璀璨。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看来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一时期虽然动荡,但也孕育出了一批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学者以及众多异彩纷呈的思想,很多思想至今都在影响着我们。
那么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的学派?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百家争鸣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和社会影响?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第7课《百家争鸣》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1.老子和《道德经》【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完成老子的资料卡。
初中下学期历史第七课教案
初中下学期历史第七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2. 使学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的理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引起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了解和疑问。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 教师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包括开国大典等重要事件。
3. 教师通过展示历史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如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等。
三、课堂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对他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伟大意义。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对未来的展望。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自己的思考,撰写一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短文。
2. 学生通过访问长辈或查阅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发展变化,并在课堂上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历史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对他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新人教版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历史分析的实践。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反思与总结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策略、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然而,在实施这些教学方法时,我发现自己在时间和节奏的把握上还有待提高,有时课堂活动时间过长,导致讲解知识点的时间不足。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我认为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收获和进步。学生对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思想文化的活跃局面、科技发展等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然而,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课堂活动时间过长、对学生学习进度的监控不及时、处理学生违纪行为过于宽容等,都值得我认真反思和改进。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如果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古代农业工具的使用,可以准备一些仿制的古代农业工具,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古代农业劳动的过程。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例如,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小组讨论区,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设置实验操作台,准备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空间。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7课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7课教案1. 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变迁。
2. 了解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及其特点。
3. 了解封建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
4. 了解乡土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变迁。
2.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及其特点。
3. 封建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乡土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课件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引发学生对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变迁和封建制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介绍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变迁,让学生了解三代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背景。
2. 讲解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和阶级关系。
3. 探讨封建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方式。
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乡土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乡土社会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课堂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乡土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深入思考。
五、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编写一篇关于夏商周的发展历程和封建制度特点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导入、呈现、分析、讨论和总结等教学环节,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夏商周的兴衰变迁和封建制度的特点,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掌握商鞅变法、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重要历史事件,并从中领略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可能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掌握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古文史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2.掌握商鞅变法、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重要历史事件。
3.认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提高学生对于古文史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2.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3.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概括和归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商鞅变法、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历史事件。
2.对比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于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认识。
4.史料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古文史料,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古文史料等相关阅读材料。
3.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呈现(10分钟)讲解商鞅变法、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实。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组讨论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对比法:引导学生对比战国时期与其他时期的社会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史料阅读法:让学生阅读古文史料,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时空观念: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战国时期的时间范围,理解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位置。
2. 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学生能够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重要历史事件。
3. 历史理解: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4. 历史解释: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5. 人文素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理解多元文化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
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括历史地图、战国时期文物图片、历史文献摘要等)。
教材配套的历史小故事和案例。
网络资源(如相关纪录片片段、学术讲座视频)。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战国时期的历史地图或文物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问题探究法: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重要历史事件。
3.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分析史料,总结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
4. 讲解与讨论结合法: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历史地图:通过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的历史地图,简要介绍该时期的政治格局。
提出问题:战国时期相比春秋时期有哪些显著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新课教学1.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政治变革:讲解战国七雄的崛起和兼并战争,以及封建制度的逐渐确立。
结构图示:`战国时期政治变革> 战国七雄> 兼并战争> 封建制度确立`经济变革:分析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
结构图示:`战国时期经济变革> 铁器、牛耕> 农业生产> 商业繁荣> 城市发展`文化变革:介绍百家争鸣的继续和发展,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的主张。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改革是时代的需要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学会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都江堰的修建。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展示改革开放深圳的变化得出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讲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人们都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石制工具、磨制骨工具和铜制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到了春秋中期,我国出现了铁制农具,战国时期,我国的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自主预习】利用材料引入知识(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了解战国时期铁矿山的分布,和战国时期冶铁中心。
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图片,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分布图,指出铁农具的出现是我生产工具的重大的变革。
因此,铁农具的经广泛使用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细作成为可能。
此外,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牛耕,到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出现了用两头牛牵引的耕作方式。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它促进了耕作方法的改进,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而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更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著名的都江堰师出示李冰的幻灯片及民言提出问题: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2024.七年级历史7课教案
1、孔子生平
教师: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无人不晓。你对孔子知道多少?
学生回答。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幅有关孔子的图片,简要介绍孔子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教师:近年来,在我们国内每年都要举行纪念孔圣人诞辰的盛大活动,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尊称孔子为“圣人”吗?他有哪些主要的历史贡献?
1、老子
出示图片《道德经》
教师:大家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老子。
教师:如果我们要为老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
学生: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
教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悟出了怎样的一个道理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教师姓名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
课题
7、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定时期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面貌的反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并对比诸子百家的思想理念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影响。
3.家国情怀: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不仅促进当时社会的进步,而且对当今时代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众多思想家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担当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之间有何联系?
四、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思想家,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增添了灿烂不朽的精神财富,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我们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文化成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引导学生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教学重点】1.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1.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意义。
2.商鞅变法与秦国崛起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在进行改革,那么秦国是如何进行改革的呢?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1)背景:战国时期,秦国国内矛盾重重,外部压力巨大,急需改革。
(2)过程:商鞅任秦孝公相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3)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讲解1.商鞅变法的背景讲解战国时期秦国的内外矛盾,以及商鞅变法的必要性。
2.商鞅变法的过程(1)废除井田制,实行阡陌制。
(2)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位制。
(3)改革法律,严惩腐败。
(4)发展经济,增加国库收入。
3.商鞅变法的影响(1)提高了秦国的农业生产水平。
(2)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
(3)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
四、案例分析1.让学生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秦孝公的支持。
(2)商鞅的才干和决心。
(3)改革措施得力。
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对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六、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商鞅变法的知识。
2.查找资料,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崛起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商鞅这个人吗?他在秦国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对,商鞅是秦国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让秦国走向了强盛。
初中历史七上第七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上第七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2. 掌握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和对社会的影响;
3. 能够分析秦始皇的统一成就和矛盾。
教学重点:
1.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2. 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和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秦始皇的统一成就和矛盾。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上册;
2.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入秦朝建立的背景,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
1. 介绍秦始皇的生平和事迹,重点讲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2. 分析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和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三、讨论:
1. 分组讨论秦始皇的统一成就和矛盾,并总结各组讨论结果。
四、展示:
1. 学生展示各自对秦始皇的评价和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分析。
五、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
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和看法的文章。
七、课堂反思:
1. 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为下节课的改进做准备。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战国时期的背景、各国的变法、经济的发展、兼并战争的兴起以及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的变化,认识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也容易注意力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经济发展、兼并战争以及文化成就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战国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及其历史地位。
2.教学难点:各国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以及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战国时期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战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战国时期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背景,包括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各国的情况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各国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7课 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第7课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掌握战国时期各国的兴衰变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增强对历史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与热情。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
2. 掌握战国时期各国的兴衰变迁。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15分钟)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
包括战国七雄的兴起与争霸,诸侯割据的局面,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等。
同时,讲解各个国家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动向。
3. 分组研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战国时期的国家,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讨论,了解该国家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并总结归纳出该国家的兴衰变迁。
4. 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介绍所选择的战国时期国家的政治变化,包括该国家的主要政治制度、君主的执政策略等。
5. 总结提问(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并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思考。
四、教学设计本课通过引入、讲解、小组研究和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入部分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讲解部分向学生介绍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并重点讲解各个国家的特点。
小组研究部分让学生深入研究某个战国国家的政治变化,并进行总结归纳。
小组展示部分让学生通过展示向同学们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最后,通过总结提问,让学生加深对战国时期政治变化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小组研究和展示,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对战国时期政治变化的掌握情况。
历史初一上册第七章教学方案
历史初一上册第七章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理解石器时代的特征和生活方式;3. 掌握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内容;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石器时代的概念;2. 掌握石器时代的分类和特征;3. 了解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内容1. 石器时代的概念和特征1.1 石器时代的定义1.2 石器时代的分类1.3 石器时代的特征2. 旧石器时代2.1 旧石器时代的介绍2.2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石器工具的制作和使用- 大型猎捕和食物采集- 圈居生活和火的使用2.3 旧石器时代的活动区域3. 中石器时代3.1 中石器时代的介绍3.2 中石器时代的文化- 石器工具的制作和使用- 渔猎和采集农业的出现- 聚落的形成和部落社会3.3 中石器时代的活动区域4. 新石器时代4.1 新石器时代的介绍4.2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石器工具的制作和使用- 农业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形成- 部落社会的繁荣和祭祀活动4.3 新石器时代的活动区域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展示具体实物和图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2. 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信息交流和合作学习;3.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提炼出石器时代的特征和文化内容;4. 图示法:运用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石器时代的历史内容。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对石器时代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2. 自主探究(15分钟)- 分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石器工具的图片,并要求学生观察、研究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和区别。
3. 讲解与讨论(2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讲解,对各个时期的石器时代进行介绍,并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深入理解石器时代的特征和文化。
4. 归纳总结(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总结石器时代的特征和文化内容,并将归纳结果呈现于黑板上。
历史初一上册第七章教学方案详解
历史初一上册第七章教学方案详解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第七章的教学内容,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发展他们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初一上册》第七章相关内容。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具:图片、PPT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张古代君主的画像或者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他们是谁?他们在古代的什么职位上?引出本章的学习内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个古代政治制度(如封建制度、奴隶制度、官僚制度等),讨论该制度的特点、运作方式及对社会的影响。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引导其他同学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古代社会案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2. 学生组内互动: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对案例的理解,思考该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四、讨论与扩展(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何影响?现代社会政治制度与古代相比有何优势和不足?2. 学生讨论与展示: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交流彼此不同看法。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历史事件的图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图片进行分析和解读。
2. 学生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用一两段话简要概括该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学习收获。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七章教学方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七章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2. 理解四大发明的重要性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3. 通过学习四大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造纸术的发明与应用;2. 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3.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4. 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造纸术的发明与应用1. 导入(10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的好奇心,引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话题。
2. 学习造纸术的发明与应用(30分钟)a. 介绍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及其发明的过程;b. 分析造纸术对书写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c. 通过展示实际的造纸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纸张的过程。
3.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学习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对造纸术的理解。
第二课时: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1. 导入(10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发明的兴趣。
2. 学习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30分钟)a. 介绍指南针的发明者及其发明的历史背景;b. 分析指南针在航海和导航中的重要性;c. 展示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指南针的指向性。
3.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学习内容,让学生思考指南针对古代航海的意义,并与现代导航工具进行对比。
第三课时:火药的发明与应用1. 导入(10分钟)复习前两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火药的发明与应用(30分钟)a. 介绍火药的发明历史及其起源;b. 分析火药在军事和生活中的应用;c. 进行简单的火药实验,展示火药的爆炸性。
3.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学习内容,让学生思考火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利弊。
第四课时: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1. 导入(10分钟)复习前三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30分钟)a. 介绍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及其对书籍传播的影响;b. 分析印刷术在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中的作用;c. 展示传统的木刻版印刷技艺。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
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
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
初中学生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
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
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1.教师可利用教材引言中的“立木为信”的故事,让学生阅读或讲述后,提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归纳为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
从此直接引入新课。
2.“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一目,可让学生利用教材“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提供的材料,自己归纳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历史教案第七学习主题
第七学习主题
1.916年,生活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在首领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定都上京。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3.11世纪初,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4.10 ,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5.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上京。
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军灭北宋。
1127年,赵构重建宋朝,以临安为都城,历史上称为“南宋”。
在众多的抗金雄师中,以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最为突出。
6.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我过南方的农业得到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到的提高②扩大了耕地面积③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和经济作物的大量栽培。
7.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此后,棉纺织业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
南方的制瓷业发展很快,xxx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8.北宋时期一种名叫“交子”的纸币在xxx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
南宋时,发行了纸币“会子”。
9.南宋都城临安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有xxx、泉洲等。
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进行管理。
10.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南方劳动力增多②带来先进的劳动工具、技术以及优良品种等③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④南方的
自然资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经济迅速发展。
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1.两宋时,麻布仍是主要衣料,不同的行业的人,穿着不同行业特征的服装,妇女服装样式变化最多。
12.两宋时,北方人仍以面食为主食,南方人仍以大米为主食。
13.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城内有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瓦子”。
“瓦子”里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勾栏”。
南宋都城临安也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城内供人民娱乐消遣的场所叫“瓦舍”。
14.12世纪时,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落。
12 ,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5.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第二年定都大京(今xxx)。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政权灭亡。
1279年,南宋残余势力最后被消灭,元朝统一中国。
在元军向南推进的过程中,遭到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
16.忽必烈的改革措施:元朝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大批汉族人士为谋士,推行汉制,进行改革。
①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增设宣政院,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度曲军政事务的管理。
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③元朝还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作为管理琉球(今xxx岛)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
④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下令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人民开荒种粮。
他向全国推广棉花种植技术,棉布开始成为百姓的主要衣料。
⑤忽必烈统治时期,政府还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使因年久失修,不能贯通的南北大运河又畅通了。
⑥意义:这些措施,巩固了元朝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城市。
17.民族关系的发展:①原因:元朝的统一,为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和
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融合②表现:原已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族、女真族人同当地汉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在一起,被统称为汉人。
一些由中亚、西亚迁到中国居住的各族人,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并且都信奉伊斯兰教的新民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