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作者:黄晓望

来源:《新一代》2019年第18期

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任性蛮横,有的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并且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淡漠,这样的结果必将削弱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如果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学中,不仅能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文化传承,而且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使小学生德育教育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完美融合,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启蒙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也非常重视启蒙教育,因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说的孩子最初的本性是善良的,由于后天做事的习惯不同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孩子有了善恶之别。告诉我们应该及早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有利于孩子良好本性的建立,也就是孔子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由此可见先入为主,不可不慎的,乘小学阶段孩子知识、性情在还未定性之前,及早进行道德品质的陶冶和道德行为的修炼,这样才能牢固孩子的思想道德意识也为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固须早教,失机不可错也。“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经典充分体现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因儿童天真纯朴、求知欲强,他们的内心世界好比是一张空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心智发展阶段性进程来看,小学生正值思维能力弱、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之时,因而品德教育决不能一味地向孩子灌输大道理,而应该把大道理化为小道理,小道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坚持教、学、做三者有机统一,切实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改变。这里所谓的教可以从行为的养成入手,从生活常规、日常小事入手,长期反复强化并进行指导就形成习惯,进而为孩子良好品德形成夯实了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以德为先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往今来,儒家的教育思想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天何言哉,四时兴焉,百物兴焉,天何言哉”启迪人们向前向前,自强不息。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为教育界提供了为人师表的楷模;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社会事业态度以及“饭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生活常態,永远成为人们追求真理与成功的典范;孔子培养了

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是以“六艺”育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囊括了现代教育方针政策中的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其中以“礼”即育德为先。《论语学而》中道:“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是说学生学文识字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道德修养是第一位的。做人不能忘本,中国传统文化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家园。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教育作为小学教学阶段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能够将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并大量的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不仅弘扬了中国五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同时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作用,自然的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管理融为了一体,更加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我,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三观”教育

改革开放带来许多先进的科技、思想文化、生活理念的同时不良文化和思潮也悄无声息的侵蚀着善于接受新文化的未成年人,使他们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强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正确思想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课可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有一种本民族底气和自信,同时使得内心世界的更加充实,更有文化底蕴。当面对各种文化的侵蚀,才不会迷失方向,丧失中国人的本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无不体现出中华儿女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永不退缩、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因此,传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

传统文化对学生养成教育提供了强力的支撑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美称,礼仪一直被视为人生的重要课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仪发展史。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讲究礼仪,才能立足于社会。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加快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健康成长,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世。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文明礼仪之根本教育。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开展好仁爱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美德教育等,加强儿童德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将小学生道德教育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要求结合起来,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