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整理)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整理)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一、基础基础应夯实、平整,宜高于地平面5cm设排水沟。

二、立杆1、每根立杆底部必须设置垫板和钢底座,垫板长度应不少于2根立杆的跨度、厚度不少于50mm的硬质木板,也可采用槽钢。

钢底座厚度不少于8mm,长宽为150×150mm。

2、立杆搭接必须用对接扣件,最顶部顶层杆件可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m,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

3、立杆间距应不大于2m,双排脚手架内立杆距墙距离一般在30—50cm,内外立杆中心距一般在1.05m。

4、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在同一步内,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应相互错开,距离应为50c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5、开始安装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做临时固定,待连墙杆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6、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高度1m,高出檐口上皮1.5m。

7、双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少于6m。

8、立杆搭设应垂直,跨距均匀,根据不同用途的脚手架选择立杆的间距(间距一般为2m,1.8m,1.5m,1.2m,不同高度脚手架最后验收时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0mm)。

三、扫地杆1、脚手架必须设纵、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3、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应不大于1米,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少于500mm。

四、大横杆(纵向杆)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少于三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3、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的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是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少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要求

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要求

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要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施工脚手架,它由多根钢管通过扣件连接而成,具有承载能力强、安装方便、灵活性好等优点。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有一系列的安全要求。

下面是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要求的详细介绍。

1. 设计要求:(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设计应考虑脚手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所承受的外力和荷载,确保其承载能力满足实际需求。

(3)设计应合理确定脚手架的尺寸、高度和横向间距,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材料要求:(1)脚手架所使用的钢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材质应优良,无明显腐蚀、损伤或变形。

(2)扣件应使用强度合格的合金钢材料,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和锈蚀,能够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脚手架所使用的木板应质量可靠,无损伤、变形或裂纹。

3. 施工要求:(1)脚手架应由专业人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设与拆除,严禁私自改变结构或增加或减少脚手架的分类和承载能力。

(2)脚手架应设有上下人员连通通道,便于人员通行和疏散。

(3)脚手架的横向和纵向连接应牢固可靠,连接点应设置在扣件的正面,并应具备防脱落和防锈蚀措施。

(4)脚手架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验收,并确保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 使用要求:(1)脚手架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了解脚手架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脚手架使用期间应每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出现断裂、变形或松动等现象。

(3)在脚手架上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并按规定使用安全绳索等保护措施。

(4)禁止在脚手架上乱堆材料或存放过重物品,保持脚手架的平稳和稳定。

(5)脚手架上的木板要整齐平放,无裂纹、变形、松动等缺陷,确保能承受工作荷载和人员的安全。

5. 检查与维护:(1)脚手架的检查应定期进行,包括外观检查和连接件的扭转力矩检验。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要求(三篇)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要求(三篇)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要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搭设工具,主要用于提供施工人员的工作平台和辅助材料的放置。

为确保施工安全,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需满足以下安全要求:1. 设备检查:在使用前必须对钢管、扣件和连接件进行检查,确保无裂纹、断裂、锈蚀等损坏现象,保持设备的完好和稳定性。

2. 基础稳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稳固,能够承受预计的荷载。

在不适宜铺设基础的情况下,可采用重型支撑脚来增加稳定性。

3. 断面尺寸:钢管的断面尺寸必须满足相关标准规定,以保证其承受力和使用寿命。

一般要求钢管的外径不小于48mm,壁厚不小于3.2mm。

4. 高度控制:脚手架的高度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不得超过规定限制。

同时,高度超过2米的脚手架必须设置安全护栏,确保工人的安全。

5. 承载能力: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必须符合预计荷载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

对于需要承受较大动荷载的脚手架,应采取加强措施,提高其承载能力。

6. 连接稳定:扣件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连接件的连接必须紧密,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扣件和连接件的松动会导致脚手架的不稳定,应及时调整和修复。

7. 施工检查:在脚手架搭设后,施工单位应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他们正确使用脚手架。

8. 防止坠落:在脚手架上工作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并牢固固定,以防止坠落。

脚手架边缘应设置安全护栏,高度不低于1.2米,以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

9. 积水排除:脚手架上的积水应及时排除,以防止滑倒和材料受潮。

10. 风力控制: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或加固脚手架,以确保安全。

总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中的安全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人员必须注意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要求(二)1. 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所有组件完好无损,没有裂纹、变形和腐蚀等缺陷。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一、基础基础应夯实、平整,宜高于地平面5cm设排水沟。

二、立杆1、每根立杆底部必须设置垫板和钢底座,垫板长度应不少于2根立杆的跨度、厚度不少于50mm的硬质木板,也可采用槽钢。

钢底座厚度不少于8mm,长宽为150X 150mm。

2、立杆搭接必须用对接扣件,最顶部顶层杆件可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m,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

3、立杆间距应不大于2m,双排脚手架内立杆距墙距离一般在30—50cm,内外立杆中心距一般在1.05m。

4、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在同一步内,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应相互错开,距离应为50c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5、开始安装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做临时固定,待连墙杆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6、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高度1m,高出檐口上皮1.5m。

7、双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步,钢管长度不应少于6m。

8、立杆搭设应垂直,跨距均匀,根据不同用途的脚手架选择立杆的间距(间距一般为2m,1.8m,1.5m,1.2m,不同高度脚手架最后验收时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0mm)。

三、扫地杆1、脚手架必须设纵、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

3、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应不大于1米,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少于500mm。

四、大横杆(纵向杆)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少于三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3、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的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是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少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点1.脚手架设计:在搭设之前,需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脚手架的设计,包括工程布置、高度和尺寸等。

设计要满足安全、稳定、方便施工操作的要求。

2.脚手架要平稳:在搭设脚手架之前,需要确保地基承载力足够,能够承受脚手架和施工人员的重量。

地基要平整、坚实,确保脚手架稳定。

3.材料准备:准备足够的钢管、扣件和连接材料。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并对材料进行检查,避免使用损坏或弯曲的钢管和扣件。

4.控制脚手架高度:在搭设脚手架时,需要控制脚手架的高度。

一般情况下,脚手架高度不应超过4米,超过4米高度时,需要采取加固措施,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5.布置脚手架支架: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布置脚手架的主要支架,主要包括立杆、横杆和斜杆。

确保支架间距均匀,支架与支架之间的连接牢固。

6.搭设和连接:将钢管连接扣件与支架上的卡爪连接并固定。

在搭设脚手架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连接紧固,松动的连接会导致脚手架不稳定。

7.加固脚手架:对于较高的脚手架,需要加固措施,如加设水平拱撑、斜撑等,以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

8.平整脚手架:在搭设脚手架后,需要对脚手架进行调整和校正。

将脚手架的水平线调整到合适位置,确保整个脚手架平整稳固。

9.安装安全设施: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还需安装相应的安全设施,如脚手板、安全网、安全绳等,确保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工作时的安全。

10.定期检查和维护: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脚手架,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的钢管和扣件,保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点包括地基平稳、脚手架高度控制、材料准备、支架布置、搭设和连接、脚手架加固、平整调整、安装安全设施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

只有严格按照要点进行搭设,才能确保脚手架的稳定和安全,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一般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一般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一般要求
结构及装修施工阶段用作操作架,为双排双立杆扣件式脚手架,立杆纵距1.5m,立杆排距1.0m,横杆步距1.5m。

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搭设顺序,并在搭设外架子同时搭设连墙杆,与结构框架柱拉接牢固。

立杆要垂直,从首层开始立杆错开撂底。

随时控制立杆的纵向垂直度控制在1/200H架(架子高度)以内,即不超过5mm。

所有立杆间的对接扣件严禁遗漏,必须按照要求安装好,沿架子外立柱内侧设密目安全网立挂满封。

架子铺板:操作层架内设一道平网,架子尽头、外侧设180mm 高50mm厚木质挡脚板。

架子所需材料全部由楼层内进入,严禁从架子上上人、上料。

脚手架纵向水平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上下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应错开不小于500mm,同一步内内外两根纵向水平杆的接头应错开,并不在同跨内。

操作层脚手板的铺设应满铺、铺稳。

脚手板对接铺设时,接头处设两根横向水平杆,搭接铺设的脚手板接头处必须在横向水平杆上。

不允许有探头板,脚手板的外挑长度不得超过150mm。

操作盘下方设平网。

脚手架使用功能,在施工阶段用作防护架。

架体外立杆内侧满封挂密眼安全网。

施工荷载不大于2kN/m2。

脚手架搭设完毕,由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负责人、专业工长等有关人员共同对脚手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脚手架设置连续剪刀撑(十字盖),保证整体结构不变形,宽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斜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

剪刀撑接头部位,双杆接头位置错开,单杆采用搭接方式。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检查与验收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检查与验收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检查与验收要求施工要求1、立杆垫板或底座地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

2、底座、垫板均应准确的放在定位线上;3、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5、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6、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检查与验收1、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本规范表8.1.8 的规定;5)钢管应涂有防锈漆。

2、旧钢管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本规范表8.1.8 序号3的规定。

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本规范表8.1.8 序号4的规定。

3、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纹、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内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内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内容1.脚手架设计:根据工程需要,脚手架的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荷载、高度、施工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脚手架的类型、结构和尺寸。

2.施工方案:在搭设脚手架之前,应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要详细描述脚手架的搭设步骤、用料情况、安全措施等内容。

施工方案需要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并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3.材料准备:搭设脚手架所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钢管、扣件、横杆、纵杆、脚轮等。

这些材料需要经过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材料的储存和保管要避免与其他材料混杂,防止受潮、损坏或者丢失。

4.基础处理:在搭设脚手架之前,需要对施工地基进行处理。

地基应平整、坚实,不得有明显的倾斜、松软或坍塌现象。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地基加固或者临时支撑。

5.搭设过程:搭设脚手架的过程中,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搭设立杆,然后安装横杆和纵杆,再根据需要添加支撑杆和斜杆。

在搭设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连接是否牢固,吊组件是否垂直和填充是否平整。

6.固定稳定:搭设脚手架后,要进行固定和稳定处理。

脚手架需要与建筑物或者结构物牢固连接,可以采用钢束、悬挂托架、抱杆、抱托等固定方法。

固定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7.搭设高度: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整。

在每层工作面上,应设置扶手、安全网、脚手板等保护装置,以防止人员坠落和物体滑落。

8.安全检查:在搭设脚手架之后,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脚手架的稳定性、连接件的是否松动、钢管的变形情况等。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和整改。

9.拆除脚手架:施工完成后,需要按照安全要求拆除脚手架。

拆除时要注意安全,进行逆序操作,先拆除顶部构件,然后逐层拆除。

拆除后的脚手架材料应分类归纳、储存,并及时进行清点和维修。

综上所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内容主要包括脚手架设计、施工方案、材料准备、基础处理、搭设过程、固定稳定、搭设高度、安全检查和拆除脚手架等方面。

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3.脚手架杆件搭设构造要求(1)脚手架技术参数脚手架宽900mm,内立柱离建筑物距离200mm,步距1800mm(首步1500mm)。

(2)搭设顺序搭设支撑梁、搭设纵向水平管、搭设横向水平管、搭设抛撑、搭设立柱搭设第二步纵向水平杆、搭设第二步横向水平管……脚手架排底的时候,首先必须在转角、门窗和开口处设置立杆并依次向其它位置展开。

(3)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节点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4)脚手架支撑的设置A 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支撑。

B 脚手架应按规范规定设置连续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为4~6根之间。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其斜杆与大横杆水平面的倾角宜在450~600之间。

由于建筑平面形状不同,脚手架一个立面总距大于3000mm小于6000mm的单独设置交叉剪刀撑,立面距离小于3000mm的设置之字型斜撑。

C 架中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支撑,支撑斜杆在1~2步内由底至上成之字型连续布置。

D 剪刀撑钢管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80cm,且每一个搭接处使用的旋转扣件不得小于两个。

(5)铺设脚手板A 脚手架外侧设置挡脚笆,挡脚笆设置在脚手架钢管内侧,安全网外侧,竹榀与钢管必须用16#铁丝捆扎。

B 脚手板采用钢笆铺设,钢笆与钢管必须用16#铁丝捆扎,不得有探头板出现。

(6)卸料平台的搭设A 卸料平台的布置卸料平台应均匀布置,每一个卸料平台的辐射面积为200m2。

每一个面上卸料平台的个数不得超过两个。

B 卸料平台的卸荷卸料平台卸荷结构必须设置在建筑物上,不得作用于外架上。

C 卸料平台的结构卸料平台的宽度为1.8m,长度为2.0m,并悬挑1m作为防坠物屏蔽。

D 卸料平台的防护卸料平台应设置两道扶手,高度分别为1.2m和0.6m,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屏蔽,兜底采用双层安全网(一道平网、一道密网)。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一般要求(1)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允许施工荷载作用下,保证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2)脚手架搭设前要平整场地,基土夯实,做好排水。

根据脚手架专项职业健康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要求,基础验收合格后,放线定位混凝土垫层。

(3)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也可采用槽钢,底座要准确放在定位位置上,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

(4)在主节点处固定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斜撑等使用的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5)对接扣件开口要朝上或朝内。

(6)脚手板要铺满、平稳,离开墙面120~150mm。

脚手板探头要用直径3. 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7)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脚手板铺设脚手板的铺设要符合下列规定。

(8)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于板,要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9)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没高度不要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10)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要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2.立杆搭设施工安全技术要求(1)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截面内。

(3)搭设立杆时,要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才可视情况拆除。

(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要立即设置连墙件。

(5)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3.纵向水平杆搭设施工安全技术要求(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3)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要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4)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要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1、立杆设置(1)立杆采用对接接头连接,立杆与纵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位置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2)上部单立杆与下部双立杆交接处,采用单立杆与双立杆之中的一根对接连接。

主立杆与副立杆采用旋转扣件连接,扣件数量不应少于2个。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木,并且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

(3)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5)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2、纵、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要求如下:对接扣件应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上,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3、剪刀撑设置(1)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2)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内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内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内容
一、工程前期准备要求: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搭设,合理选用脚手架材料和配件。

3.保证施工现场地基坚实平整,不能有软弱地段和明显的坑洼。

二、搭设过程的要求:
1.严格按照搭设顺序进行施工,不能越级搭设。

2.扣件、管材、脚手板等材料应符合标准要求,不能使用损坏、变形和剧烈锈蚀的部件。

3.在搭设过程中,扣件连接应牢固可靠,螺栓应拉紧,无松动现象。

4.脚手架基础要求牢固、稳定,扣件连接件应均匀分布,并且有足够的数量和合理的间距。

5.脚手架梁板应平整,无明显凹凸、破损和变形。

三、使用过程的要求:
1.脚手架的台阶、梯头等升降设施应稳固可靠,承重能力满足作业人员需求。

2.脚手架周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网、警示牌等。

3.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堆放物品,严禁抛掷和抛撒杂物。

4.不得私拉乱接电线,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5.施工现场要定期巡查,及时清理垃圾,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四、脚手架拆除要求:
1.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脚手架,不得长期保留和占用公共场地。

2.拆除脚手架时,应按照搭设的逆序进行,防止失稳和坍塌。

3.拆除过程中,注意防护措施,避免脚手架部件对施工人员和周围环
境的伤害。

以上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一些要求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当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具体的规定。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施工脚手架,它由钢管、扣件和其他配件组成,可以根据需要搭建出不同高度和形状的工作平台。

在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需要遵循一些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安全、稳固和可靠。

以下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部位的规范要求。

1.钢管要求:钢管应为无腐蚀、无明显损伤的圆管。

应选用规格合格的无缝钢管,或质量达到相关标准的焊接钢管。

直径大于或等于48mm的钢管厚度不应小于3.5mm,直径小于48mm的钢管厚度不应小于3.0mm。

钢管应切割垂直,不得有沟槽和明显的刮削。

2.扣件要求:扣件应为可靠连接钢管的金属部件。

扣件应经过厂家质检合格,并标有厂家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

扣件应表面平整,不得有明显的裂缝、锈蚀和损伤。

扣件的安全可靠连接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连接应紧固,牢固。

3.支撑要求:支撑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重要部分,支撑应稳固可靠,能够承受负载。

支撑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支撑点的间距不应超过1.2m。

支撑点应设在地面或坚固的基础上,不得设置在沙地、软土地或不稳定的地面上。

支撑杆应使用具备良好机械性能的碳钢管或合金钢管,并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评估。

4.横向和纵向连接要求:横向和纵向的连接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另一个重要部分,用于增加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横向连接应完全连接每一个立杆和承载杆。

纵向连接应设置在每个立杆的高度约为2m处,连接应紧固可靠,不得有明显的松动。

5.工作平台要求:工作平台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上施工人员的工作区域,工作平台应设置在脚手架的每一工作台板上。

工作平台的长度和宽度应满足工作需求,不得小于0.5m。

工作平台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的高度不得低于1.2m,不得有明显的松动和缺陷。

总而言之,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需要注意钢管、扣件、支撑、横向和纵向连接、工作平台等各部分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安全、稳固和可靠。

在选择材料、搭建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
纵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应随立杆按步搭设,并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2、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
扫地杆
1、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2、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跟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脚手板
1、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对接铺设时,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mm-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安全通道
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手架应设爬梯,爬梯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0mm
二、拆除
1、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2、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3、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4、连墙件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5、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6、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
脚手架各部位名称
基本要求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搭设
普通脚手架
安装普通脚手架立杆间距必须小于2m;横杆间距必须小于1.8m,一般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300㎏/㎡
剪刀撑
1、高度在24m以下落地式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到顶连续设置,中间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2、高度在24m以上落地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沿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设置连续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3、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间;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5、剪刀撑的斜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与立杆接触部位应使用扣件扣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是指用于搭建钢管脚手架的规范和
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
1. 脚手架材料:脚手架应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优质钢管和
适配件,确保质量可靠。

2. 脚手架设计:脚手架应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进行设计,确保结构稳定和安全可靠。

3. 脚手架搭设:脚手架应由经过培训和持证上岗的工作人
员搭设,严格按照搭设方法和顺序进行操作。

4. 脚手架支撑:脚手架支撑应牢固稳定,支撑点应设置在
坚实的地面或者合格的支撑物上,确保承重能力符合要求。

5. 脚手架间距:脚手架横担(水平杆)的间距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一般不大于2米。

6. 脚手架平整度:脚手架应水平、垂直、平整,且不得有明显倾斜、晃动等现象。

7. 脚手架固定:脚手架应进行固定,特别是在高风区、台风等气候条件下,更要加强固定。

8. 脚手架安全设施:脚手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脚手板、扶手、防踏板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9. 脚手架使用期限:脚手架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超过期限需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具体的规范要求可能根据地区和行业的不同有所差异,使用脚手架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最新】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最新】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一般要求(1)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允许施工荷载作用下,保证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2)脚手架搭设前要平整场地,基土夯实,做好排水。

根据脚手架专项职业健康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要求,基础验收合格后,放线定位混凝土垫层。

(3)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也可采用槽钢,底座要准确放在定位位置上,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

(4)在主节点处固定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斜撑等使用的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5)对接扣件开口要朝上或朝内。

(6)脚手板要铺满、平稳,离开墙面120~150mm。

脚手板探头要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7)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脚手板铺设脚手板的铺设要符合下列规定。

(8)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于板,要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9)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没高度不要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10)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要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2.立杆搭设施工安全技术要求(1)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截面内。

(3)搭设立杆时,要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才可视情况拆除。

(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要立即设置连墙件。

(5)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3.纵向水平杆搭设施工安全技术要求(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3)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要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4)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要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要求(三篇)

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要求(三篇)

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要求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按其搭设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立杆排数分为单排、双排脚手架;按高度分为一般、高层脚手架,以及分为结构、装修脚手架,具体搭设的操作规定,其基本要求如下:1.1脚手架应由立杆(冲天)、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顺水杆)、横向水平杆(小横杆)、剪刀撑(十字盖)、抛撑(压栏子)、纵、横扫地杆和拉接点等组成,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允许施工荷载作用下,确保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1.2脚手架搭设前应清除障碍物、平整场地、夯实基土、排水畅通,根据脚手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要求,基础验收合格后,放线定位。

1.3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也可采用槽钢,底座应准确放在定位位置上。

2搭设结构承重的单、双排脚手架的安全操作2.1搭设高度不超过20m的脚手架,构造主要参数见表2。

2.2立杆应纵成线、横成方,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架高1/200。

立杆接长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的两根立杆接头应错开500mm,不得在同一步架内。

立杆下脚应设纵、横向扫地杆。

2.3纵向水平杆在同一步架内纵向水平高差不得超过全长的1/300,局部高差不得超过50mm。

纵向水平杆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的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500mm,不得在同一跨内。

2.4横向水平杆应设在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的交点处,与纵向水平杆垂直。

横向水平杆端头伸出外立杆应大于lOOmm,伸出里立杆为450mm。

2.5架高20m以上时,从两端每7根立杆(一组)从下到上设连续式的剪刀撑,架高20m以下可设间断式剪刀撑(斜支撑),即从架子两端转角处开始(每7根立杆为一组)从下到上连续设置。

剪刀撑钢管接长应用两只旋转扣件搭接,接头长度不小于500m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挕?0挕<舻冻琶拷诹蕉擞眯奂肓⒏嘶蚝嵯蛩礁丝劾巍?2.6脚手架与在建建筑物拉结点必须用双股8号铅丝或伞6.1级钢筋与结构拉紧牢固,拉结点之间水平距离不大于6m,垂直距离不大于4m。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高度超过50m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

1、构件1)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3.6,材质Q235焊接钢管。

每根钢管的最大重量不应大于25.8kg。

2)扣件应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作;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3)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制作,单块脚手板的质量不宜大于30kg;木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宜各设置直径不小于4mm 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4)可调托撑梯型螺纹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不得小于30 mm;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不应小于40 kN,支托板厚不应小5mm。

2、构造要求1)大横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大横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大横杆连接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小横杆:主节点处的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3)脚手板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图7-2);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OO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基本规定第一章脚手架的分类1. 吊兰脚手架它的基本构件是用51×3的钢管焊成矩形框架,并以3~4榀框架为一组,在屋面上设置吊点,用钢丝绳吊挂框架,主要是用于外装修工程。

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在建筑物的外围,可以自行升降的脚手架。

3. 悬挂脚手架将脚手架挂在墙上或柱上事先预埋的挂钩上,在挂架上铺以脚手板而成。

4. 悬挑脚手架它不直接从地面搭设,而是采用在楼板、墙面或框架柱上设悬挑构件,以悬挑形式搭设。

按悬挑杆件的不同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48×3.5的钢管,一端固定在楼板上,另一端悬出,在这个悬挑杆上搭设脚手架,它的高度应不超过6步架;另一种是用型钢做悬挑杆件,搭设高度应不超过20步架。

5. 落地式脚手架(重点讲解房屋施工及桥梁满堂脚手架)分单排、双排和满堂脚手架。

第二章脚手架的使用范围1.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规定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1)墙体厚度等于或小于180mm。

(2)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4)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

2. 单管立杆扣件式双排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

3. 分段悬挑脚手架每段高度不宜超过25m。

第三章脚手架组成的基本要求扣件式脚手架是由立杆,纵向、横向水平杆用扣件连接组成的钢构架,其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1. 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杆和立杆,三杆交汇处用直角扣件相互连接(此三杆紧靠的扣接点称为扣件式脚手架的主节点),并应尽量紧靠。

2. 扣件螺栓拧紧扭矩应在40~65N.m。

3. 在脚手架和建筑物之间,必须按设计计算要求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连墙件,此连墙件应能起到约束脚手架在横向(垂直于建筑物墙面方向)产生变形。

4. 脚手架立杆基础必须坚实,并具有足够承载力,以防止不均匀或过大的沉降。

5. 应设置纵向剪刀撑和横向斜撑,以使脚手架具有足够的纵向和横向整体刚度。

第四章构配件质量与检验1. 钢管(1)扣件式脚手架杆件宜采用焊接钢管。

(2)钢管钢材牌号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质量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3)扣件式脚手架钢管截面几何尺寸表(mm)表1(4)新管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钢管材质检验报告,必须进行防锈处理;旧钢管锈蚀程度应每年检查一次(其锈蚀允许值见后面附表2)。

2. 扣件(1)扣件采用不低于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作(KTH330-08为可锻铸铁牌号,其抗拉强度不低于330MPa,延伸率8%)。

(2)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

(3)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4)旋转扣件的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5)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6)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7)扣件螺栓扭紧力矩70N.M时,可锻铸铁扣件不得破坏。

(8)新扣件必须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旧扣件不得有裂纹、变形。

3. 脚手板(1)脚手板有冲压式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板及竹笆脚手板,可根据所在地区就地取材使用。

(2)冲压式钢脚手板的钢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3)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松木制作,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的两端应采用直径4mm的镀锌钢丝各设两道箍。

(4)竹脚手板宜采用毛竹和楠竹制作。

(5)钢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新钢脚手板),不得有裂纹、开焊与硬弯,必须涂防锈漆;木脚手板宽度宜大于200mm,厚度不应小于50mm,不得开裂、腐朽或接疤。

(6)钢管、钢脚手板的允许偏差见下表表2第五章构造要求1. 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构造要满足下列要求:(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以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

2. 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满足下列要求:(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板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4)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板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3. 脚手板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

,严防倾翻。

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也可采用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大于100mm。

(3)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采用 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撑杆可靠地固定。

(5)附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示意图1:4. 立杆立杆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地坐下设置木垫板。

木垫板厚度应为5cm。

(2)脚手板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见下图2(3)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4)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已按下表采用。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表3(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立杆顶端宜高处女儿墙上皮1m,高处檐口上皮1.5m。

(7)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

5. 连墙件(1)连墙件设置的数量应满足立杆稳定要求(与立杆稳定计算有关)、连墙件的受力要求(连墙件的计算)外,尚应符合上表3的规定。

(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墙件应均匀布置且宜靠近主节点,片理化组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以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备注:一般建筑的外围脚手架沿建筑周圈连续布置,成一封闭整体,如山墙上的脚手架,不但与主体结构拉结,还在两端与正立面和背面脚手架连在一起。

但有时脚手架为“一”字型或“L”型,端部没有与其他方向脚手架相连,这类脚手架从整体上讲不是封闭的,被称为开口型脚手架,此类脚手架没有前述脚手架整体性好,需要增设横撑】。

(3)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也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4)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5)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板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6)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临时抛撑。

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7)架高超过40m,且有涡流作用时,应采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6.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1)双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

(2)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4的规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宜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表4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3)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3)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

2)一字形、开口形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3)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形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7. 门洞(1)单、双排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

门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1)当步距(h)小于纵距(l)时,应采用A型。

2)当步距(h)大于纵距(l)时,应采用B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h=1.8m时,纵距不应大于1.5m。

②h=2.0m时,纵距不应大于1.2m。

(2)单、双排脚手架门洞桁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双排脚手架门洞处,应在平面桁架(下图中ABCD)的每一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双排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每个平面内的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下图中1-1、2-2、3-3剖面)2)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