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试论“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
生机 和活力 。全党 同志必须牢 固树 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 的 基本观点和 自觉性 ” 2 第呖 __ 4 。江泽 民同志在今年 “ ・ 1 ( 5 3 ”重 要讲 话 中再一 次强调 : 要 以完善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为 “ 目标 , 继续推 进市场 取 向的改革 , 从根 本上 消除束 缚生 产力 发展 的体制性 障碍 ,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 的活力。 ”以发展好先 进 生产力 、 展好先 进文 化 、 发 维护 和实 现好 最广 大人 民的根 本利益 。 七、 发展原则 : 必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 的原则 不 同 的发 展 目标 , 会选 择不 同的发展 道路 , 而发展 道路 的选择 , 首先要解决 的是发展 的原则 问题 。在党 的十四届 五 中全会 的闭幕 式上 , 江泽 民同志 作 了 《 正确处 理社会 主义 现 代 化建设 中的若干重 大关 系 》 的讲话 , 在这个讲 话 中的第二 条, 江泽 民同志就 明确 提 出了我 国2 世纪 是一种速度 与效益 l 相结合 的发 展原则 。 他认为 , 只有 “ 遵循 了速度与效益相结合 统 一的原则 , 正确处 理好两 者的关 系” 】靴 , __ 顶 使我 国走上 ( 条 “ 既有较 高速度 又有 较高效 益的 国民经济发展 路子”, 才 能切合我 国作 为发展 中国家的 国情 , 切合 我 国实 现现代化 的 目标 , 才能缩小 与发达 国家 的差距 。 速度与效益 , 直是经济学 研究 的中心 问题 。从马克思 一 主义政治经济学 到西方经 济学 , 这方面 的研 究成果 可谓是浩 如烟海 , 有很多种解 决速度与效 益矛盾 的经济方 法。江泽 民 同志的经济发展思想 , 吸收 了这些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 , 出 在 提 了 自己独特的看法 。 他认为 , 过去我们讲发展 , 难就难在把速度 和效益 有机地结合起来 , 问题往往 出在偏重 数量扩张 , 单纯追 求增长速度 , 而忽视经济质量 , 效益不理想 , 整体素质不 高。因 此, 从我国国情 出发 , 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 益的关系 , 这是我们 今 后经济工作中需要认 真解决的一个关键 问题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摘要: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鲜活的时代内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重大成果。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揭示了我们党搞好执政的力量源泉与未来的发展的方向及途径,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中要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关键词:三个代表;理论贡献;实践意义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创立了科学的理论,而且塑造了这一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品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品格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坚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普遍真理,揭示了共产党治国安邦的真谛,反映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推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其科学性的根本原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强调要善于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每个深刻变革的时代,都要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反映该时代本质要求的理论思考和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准确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并把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揭示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的系统理论,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三次理论创新 引发三次巨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主持开国大 典,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
站起来了!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在深圳登上20层 高的国际商业大厦楼顶,眺望罗湖新城区
浦东开发﹕ 邓小平理论伟大实践
2000年6月19日,《学习时报》以头版整版篇幅发表了署名本 报编辑部的文章《落日的辉煌――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 盛世”》。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 注。
在这篇文章基础上,《学 习时报》编辑部将《落日的辉 煌》编辑成书,增加了“见证 与文献”大量资料,以帮助读 者进一步了解有关这个时期的 情况,从中汲取历史教训,按 照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善 于把握世界大势,适应世界发 展进步潮流,坚持不懈地加强 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 革开放。
而不哀人谁世六以国也秦国呜 复鉴之不得可国拒各。者也呼 哀之;暇而至之秦爱嗟秦,! 后,后自族万人;其夫也非灭 人亦人哀灭世,使人!,秦六 也使哀而也而则秦, 非也国 。后之后?为递复则使天。者 人而人秦君三爱足六下族六
杜 牧 《 阿 房 宫 赋 》
--
党的历史经验的新总结
五大 辉煌
四大 挫折
战北伐争 抗日战争
(二)、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对政党先 进性的判断
对党员先 进性的判断
理论上判断先进 性的标准有两条
各项工作是否 体现先进性
一定要把 党建设好
要全面科学理解三句话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力: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 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分配 上层建筑:教育、科学、文化、体制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个层面: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 十种文化:神学、小学、子学、经学、玄学、 儒学、理学、朴学、新学、科学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把它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阐述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关系,论证了“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作用。
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我国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
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都对我们党的执政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新的伟大实践,需要新的伟大理论的指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这一理论成果,以其所具有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确立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作用。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项历史性的重大决策。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的有机统一。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国内国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化的最新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的。
深刻而全面地研究并回答实践所提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所在。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应对的时代课题是不同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刻体现。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创新及启示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创新及启示作者:张素芝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3年第7期文/张素芝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注重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这些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一、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一)党建理论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创立新理论,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如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一方面继承了党的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党建理论,另一方面又使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更加明确。
(二)党建理论的创新,是我们党对当前党建形势和任务的科学判断的结论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强调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究其原因,就是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作风不正和腐败行为。
解决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由此可见,我们党党建理论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征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三)党建理论的创新,为我们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党建理论的创新,来源于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同时又是指导我们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党课实际题目-第09章
第9章党的最高理想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第1遍-得分:25错题:0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丰富创新和发展继承和发展继承与创新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精神自爱、自尊和自强自爱、自信和自尊自尊、自爱和自强自尊、自信和自强(只要不“自爱”即可)3.党章总纲指出,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 )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教育兴国科教兴国执政兴国国防兴国4.党章总纲指出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式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 )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进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第2遍-得分:25错题:06.党的团结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组织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党的纲领科学发展观7.我们党必须坚持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群众基础党的执政能力工人阶级力量8.中国要搞现代化,在思想政治方面必须坚持( )“一个中心”原则“两个基本点”原则四项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一切从实际出发10.党章总纲中提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基本上要求三项四项五项六项第3遍-得分:50错题:010.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发展和谐、11.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结构合理社会和谐12.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路线,一切为了(),一切依靠(),从()中来,到()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的自觉行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时间:2002-7-16 11:29:57 来源:酒泉水利网阅读44次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
他在“七一”讲话中,又以丰富的内容和精辟的观点,进一步集中论述了“三个代表”问题,从多方面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新世纪,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总纲,统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各项工作。
把这个指导思想牢固确立起来了,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建设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进步。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经受新考验、赢得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既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
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这一政治图谋相继在苏联、东欧、南斯拉夫得手以后,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
所谓“西化”,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企图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谓“分化”,就是企图分裂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
必须看到,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使我们党内的一部分同志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了种种疑虑。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乘机滋生蔓延起来。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引进吸收国外有益东西的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也乘隙而入。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特别是利用信息网络化等高科技手段,千方百计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相当激烈。
“法轮功”邪教的出现和不断进行捣乱破坏活动,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长期性。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广大党员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的主流是好的,但也确有一些党员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任危机”和这样那样的思想困惑。
“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发展的新境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全面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
时代的变化,新的考验和挑战,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内涵、特别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政治意义,空前地凸现出来。
“三个代表”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变化条件下“我们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在复杂局面中统揽全局的内在要求,使党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列。
“三个代表”全面阐发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标准和途径,是衡量党的建设得失的根本标准。
【正文】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等进行了新的精辟的概括,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时代课题,指明了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奋斗目标、衡量标准和基本途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个代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发展的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总是立足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围绕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实践和任务,不断回答党的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把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全面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
在新的世纪,我们党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肩负的艰巨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估计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聚精会神抓党建”,继续推进执政党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 1 3卷 第 1 期
试 论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重 大 理 论 创 新
王瑗 萍 张干军 贺 志 明 403 ) 11 1 ( 南省司法警官学校 , 南 长沙 湖 湖
[ 摘
献
要 ] 江 泽 民 为 核 心 的 第 三 代 中 央领 导 集 体提 出的 “ 个代 表 ” 以 三 重要 思 想 ,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第 三 次 重 大理 论 创 新 , 是
义 中 国化 、 代 化 , 断 进 行 理论 创 新 相 统 一 的 八 十 年 。 现 不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实 现 中 国化 、现 代 化 的历 史 发 展 进 程
创 新理 论 的 指 引下 ,开 创 了 建 设有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事
业 的崭 新 局 面 马 克 思 主义 在 中 国又 一 次达 到 了较 大 的丰 富 和
“ 三个 代表”重要 思想是我们治党 、治 国、治军的伟大纲
领 。它 的 提 出 对我 们 党 能 否 经受 2 世 纪 各种 风 险 的 考 验 , 1 国家 能 否 保持 长 治久 安 ,民族 能否 尽 快 地 达 到振 兴 ,不仅 有 着 重 大
的 现 实 意义 和深 远 的 历 史 意 义 , 且有 着 重 大 的 理论 意义 。“ 而 三
发展。
马 克 思 主 义本 质 上 是 开 放 的 发展 的学 说 。社 会 在 发 展 ,时
代 在前 进 ,马 克思 主义 的创 新 与 发 展永 远 不 会 停止 。我 们 党 是
执 政党 , 肩 负 的振 兴 中华 , 设 有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伟 大 事 党所 建 业 的 历史 任 务 还 远 远 没 有完 成 ,党 在 实 现这 一 伟 大 历 史 使 命 的 进 程 中 , 面 临着 各 种 各 样 的 困难 和挑 战 。为 此 , 还 以江 泽 民为 核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理论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现实意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毛概3000字课题论文(2)
毛概3000字课题论文(2)毛概3000字课题论文篇二《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特征》[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本质的先进性,理论的创新性,内容的完整性,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
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些基本特征,对提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个代表”基本特征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观察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根据我们党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从新的历史高度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新觉醒,标志着我们党的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的精华,理论的创新,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全面、准确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这一思想的精髓,提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变化和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党面临的环境、条件、形势、任务的变化,党的自身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怎样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抵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对党的肌体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怎样在对外开放,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适应形势的新要求,迎接时代的新挑战,经受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提高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能力;怎样在利益关系调整带来复杂矛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防止和克服政令不通、各行其是的现象,等等。
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摘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贯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学习经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深受鼓舞和教育。
这次党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指导我们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并教育我们如何为人处事,具体教授我们怎样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与人相处。
并且与我们当前的形势相联系,使我们接触到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感觉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党课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党的历史,党的政策及党的规章制度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后,形成的重要战略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其主要的依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老祖宗没有丢。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包含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部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它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最普遍的原理、最核心的观点、最本质的理论相一致,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一脉相承;“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属于社会的亡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先进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的基本原理一脉相承;“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一脉相承。
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一个很大的片面性,或者说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凡是上了书本的、才是马克思主义,至于现今管用不管用,能不能指导现实,则是无关紧要的。
而对于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如有些同志在大革命时期对待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待邓小平理论和现在对待“三个代表”一样,不屑一顾。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本本主义”。
而“本本主义”的危害则是窒息了人们的思想,使充满生机的活生生的现实成为僵死的教条。
列宁说过:“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谁按旧方式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问题、谁就是为死教条而牺牲活的马克思主义。
”实际生活是生动的、复杂的、多变的,这就要求理论根据变化丁的客观条件作出新的判断和新的结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新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新发展中国卷烟销售公司总经理田忠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创新史。
马克思主义是在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历史前进中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不断创新的;是在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中实现飞跃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武器。
正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哲学基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并必定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新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哲学基础。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正是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为科学。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个论断,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既坚持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又强调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更突出了人民利益的最高价值取向,从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党的创新精神解读
党的创新精神解读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把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同当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创新,谋划发展,开辟发展新途径,突破常规,出奇制胜,以创新促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3篇党的创新精神解读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创新精神解读范文一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把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同当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创新,谋划发展,开辟发展新途径,突破常规,出奇制胜,以创新促发展。
在学习中创新。
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把加强学习作为政治责任、精神追求、思想境界,把理论学习与探索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学以创新。
牢固树立学习的观念,排除种种干扰,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主动转变作风,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典范。
在改革中创新。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统一起来,抓改革,促发展。
要用宽广的眼界、战略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维分析判断形势,正确处理矛盾,理顺不同利益间关系。
要严格依法办事,主动转变职能,依法行政,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在实干中创新。
创新之要,重在实干。
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要发扬实干精神,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上,大胆地想,勇敢地试,坚决地干,特别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上要出实招,使绝招,用新招,创造特色,培育典型,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在总结中创新。
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要在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要全面总结成功的经验,更要汲取失误的教训,不能凭经验办事、想当然办事,不能故步自封、裹足不前。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内容提要】文章首先指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
文章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本身就是一门创新的科学,任何一个阶级、一个政党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抛弃,党的学说更是一门与时代并存的学科,时代对传统的党建理论提出了挑战。
“三个代表”赋予了党的学说以生机和活力,并指出,党建理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研究新的时代课题。
文章最后提出必须认真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当前要着重研究党的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党的领导规律、党的活动规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前进。
【关键词】三个代表/党的学说/理论创新【正文】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一论断揭示了理论与时代的密切关系。
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甚至超过了马克思所说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
在创新作为社会进步标志的时代,党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其它创新具有导向作用,不仅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更重要的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作为执政党,只有党的理论创新,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党,也只有建设一个好的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
江泽民同志站在新世纪的时代的高度提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党的建设实践提出了研究课题和内容。
一、时代对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提出了挑战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到现在,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它在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上,从组织阶级、组织政党,从建立世界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到在各民族国家建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领导无产阶级闹革命到夺取政权,从一国革命获得成功到多国获得革命成功,从探索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
建党80年来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求实 2001.5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 本刊按: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第一个纪念日。
为了突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及其丰功伟绩,歌颂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贡献,突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和巨大贡献,本刊特开辟“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专栏。
旨在通过回顾历史,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党28年的浴血奋战,50多年的艰苦奋斗,20多年的艰辛改革,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繁荣富强,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欢迎作者赐稿。
建党80年来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王海军(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北京 100872) [摘 要]中国共产党诞生80年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创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章简要介绍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1)05-0015-03[收稿日期]2001-02-20[作者简介]王海军,男,山东青岛人,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博士生。
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诞生,经历了20世纪的创新与发展,在崭新的21世纪,仍然显示了它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把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全世界不同国家的革命实践时,必须将其民族化,可以说,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日起,就开始了它中国化的历程。
我们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三代共产党人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突出贡献是: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特别强调创新。
那么我们有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各个领域都存在一个创新问题。
对于我们党的事业发展来说,在各种创新之中,其中理论创新是居于核心地位,理论创新的深度、广度也决定着其他各个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今天我们要重点学习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一、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含义我们首先来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什么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也就是说,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是对什么进行创新。
那么我们大家知道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样一个过程。
也就是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过去我们是把马克思中国化理解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又增加了一个内容,就是时代特征。
我们大家可能会问,马克思主义来自于德国,我们现在反对西化,反对全盘西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那是不是西化呢?所以我们在探讨中国理论创新的时候,我们首先就应该把这一点弄清楚,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西化是具有特定的内涵,它需要辩证地看待,是要做具体地分析。
比如说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就讲:“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有一般性,因为它强调的是资源配置,所以我们学习和借鉴市场经济的经验,我们国家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啊,当然它不是西化的。
也就是说,我们反对全盘西化,但西化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西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也有人类共同文明的成果。
第二点,为什么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西化的内容?这就要从马克思主义当时怎么传入中国的情况来看。
因为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前后传入中国的,但是那个时候马克思主义是德国的,也就是源自西方。
但是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占统治地位,也就是说它不是指导思想。
也就是说,它不是指导思想不是主流的思想。
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2002-11-07 14:09:53南方网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重大成果。
它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认为,这种一脉相承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它们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的理论主题、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
一、共同的哲学基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那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以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从而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发展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生形态,但其哲学基础是一脉相承的。
列宁曾经说过: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最大成果。
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
列宁主义正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
毛泽东思想也不例外。
他所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路线,以及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等,都无不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
而且毛泽东始终把辩证法作为认识方法、认识工具来使用,使辩证精神渗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具体领域。
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权”的基本路线,“一国两制”以及“两手抓”思想也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他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思想。
同样,“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
首先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内容提要】文章首先指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
文章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本身就是一门创新的科学,任何一个阶级、一个政党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抛弃,党的学说更是一门与时代并存的学科,时代对传统的党建理论提出了挑战。
“三个代表”赋予了党的学说以生机和活力,并指出,党建理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研究新的时代课题。
文章最后提出必须认真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当前要着重研究党的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党的领导规律、党的活动规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前进。
【关键词】三个代表/党的学说/理论创新【正文】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一论断揭示了理论与时代的密切关系。
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甚至超过了马克思所说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
在创新作为社会进步标志的时代,党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其它创新具有导向作用,不仅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更重要的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作为执政党,只有党的理论创新,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党,也只有建设一个好的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
江泽民同志站在新世纪的时代的高度提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党的建设实践提出了研究课题和内容。
一、时代对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提出了挑战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到现在,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它在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上,从组织阶级、组织政党,从建立世界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到在各民族国家建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领导无产阶级闹革命到夺取政权,从一国革命获得成功到多国获得革命成功,从探索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
无产阶级的政党理论也总是随时代的前进而前进,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是一门创新的科学。
它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党的建设理论落后了,党的先进性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这种挑战不仅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
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经不起这种挑战而丢掉了社会主义,一些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失去信心,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党的建设理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一个重要原因。
任何一个阶级、一个政党,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要脱离时代、脱离社会,被历史所抛弃。
前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它们的历史上有过辉煌,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有过光辉的篇章,在世界上起过重大作用,然而,实践却把它们抛弃了。
原因何在呢?最重要的是脱离时代、脱离社会、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违背人民的意愿。
这一深刻教训必须吸取,我们党不允许它在中国重演。
我们党的建设理论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到列宁创建新政党,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运用于中国党的建设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很少但战斗力很强,农民小资产阶级像汪洋大海一样包围着无产阶级的环境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问题,进而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到邓小平果断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他们的建党理论,适应了当时那个时代条件的需要,创造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辉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和创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独创性贡献。
他果断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把阶级斗争局限在一定范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要抓住这个中心不放;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工作重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他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等等。
从毛泽东围绕阶级斗争为纲来建设党到邓小平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建设党;从毛泽东把阶级、阶级斗争作为党的建设动力到邓小平把整顿、改革作为党的建设动力;从毛泽东通过批判对立面,调动本阶级的积极性到邓小平通过团结合作,调动全党、全社会的积极性,这是党建理论的重大的划时代创新。
没有这种创新,党就要脱离社会、脱离时代,被历史所抛弃。
邓小平党建理论,开创了党的建设理论的新时代。
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是在世纪之交,党面临新世纪、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的时代条件下提出来的一个重大课题。
他以高度的战略眼光,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作出的精辟论断,是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密切联系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状,作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党建理论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武器。
如何抓住机遇把握新世纪党的建设规律,这是时代给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必须要解决的新问题。
因此,对党的建设理论必须推陈出新,围绕时代特点和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创新性研究,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党的建设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赋予了党建理论新的时代内容和研究课题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具有国际国内的背景和条件。
对“三个代表”的研究也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
“三个代表”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指导作用。
“三个代表”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时代性;有强烈的现实指导作用,具有实践性;是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水平之源,具有价值性;反应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价值,具有民族性;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符合时代潮流,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源泉。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先进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二者是推进社会文明的基本条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社会的文明、进步,使人民获得最大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的享受,反过来又促进人的思想的解放,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条件下,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强党建理论的研究,这是时代要求、社会进步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要适应中国先进先进力的发展要求,这是社会发展赋予共产党的历史责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任何社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建设现代文明。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基础,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这个基础。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对党的思想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它要求我们党要有创新意识,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开拓新的文化价值领域;既要继承和拓展中国的,又要吸收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新成果,逐步把党从人治文化、党治文化的价值观向法治文化的价值观转化,从党的集中运作方式向民主、法治的运作方式转化,从而把党建设成为具有丰富的现代文化内涵的先锋队组织。
党要始终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时代规定性。
时代不同了,党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和方式也不同。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为人民服务的途径和手段是大不一样的。
用过去为人民服务的途径、方式、内容和手段,在今天,人民群众不一定会接受。
新的时代,要有新的为人民服务的途径、方式、内容和手段,更重要的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创造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跟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研究党的建设理论,不仅要研究党的建设本身,而且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作用,在世界格局中的作用,从世界政党的时代走向中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之路,从而建立有世界影响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党理论,把党建设得既有生机又有活力。
党的建设理论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党的领导体制、国家政治体制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为执政党,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推进党的建设,通过推进党的建设来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当前,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围绕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来进行研究,要把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时代特色作为重点并对此进行展开,以此来加强党的自身改革和创新。
第一、要研究时代对党的先进性提出的挑战。
包括、党的先进性面临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世界格局多样化、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挑战,同时,党的先进性面临权力腐败和制约机制失衡的挑战。
这是时代和现实提出的新课题,需要作出新的回答。
第二、要研究新时代对党的先进性提出的理论课题。
任何时代都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理论。
时代创新理论,时代检验理论,推陈出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党的建设理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前党建理论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包括、时代与党的自我完善和改革问题研究;党的思想建设与当代思潮问题研究;党的建设目标与经济建设目标关系问题研究;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问题研究;领导干部权力与监督制约机制问题研究;党内民主与集中问题研究;党的执政方式与依法治国方略问题研究;党的领导体制与国家领导体制研究以及共产党员所关心的所有新问题。
只有把这些理论问题搞清楚了,党的建设才有所依归和发展。
第三、要研究时代对共产党人先进性提出的实践问题。
毛泽东指出,实践出真知。
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党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其中包括、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与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关系问题;党的阶级性与社会性问题;新时代党员的入党条件和共产党员标准问题;党员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问题;党员活跃的思想观念与旧的教育方式问题;就业方式多样化与党的基层组织形式、活动方式问题;党员的权力、义务和党员的民主意识与纪律问题;党员数量与质量问题;党的组织作用与党员个人作用问题等。
这些问题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予以解决,否则党的基层组织就难以正常运转。
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探索党的建设规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