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与实务_第十一章 计算机审计_2011年版
《审计理论与实务》讲义
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讲义全012年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串讲班讲义-全第一部分审计理论与方法前言各章要点讲解一、重点分布与复习要点站在考试的角度按照分值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将《审计理论与实务》全书的十九章内容划分为,重点章(应用知识)、一般章(基础知识)、一般章(独立知识)三个层次:前言考试题型与分值的分布:层次划分重要程度平均分值所属章节第1层次重点章(应用知识)10~16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2层次一般章(基础知识)3~5 第一部分第三、四、五、六、七、八章第3层次一般章(独立知识)3~5 第一部分第一、二、九、十、十一、十二章第二部分第四、五、七章第1层次重点章,集中在第二部分。
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每年分值高而且考题以案例题形式为主,涉及到审计实务环节,要求掌握程度最高,要达到应用程度。
但这一部分并不是独立的环节,需要结合一般章中属于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所以第2个层次一般章(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一般章节的独立知识部分可以在会判断的层次上理解记忆。
在冲刺班授课中,第3层次的知识点就不展开讲解了,仅点出知识点。
在复习中的时间需要合理安排,把精力集中在重点章节和重要的知识点上。
二、应试技巧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一共65道题,单选30题每题1分、多选20题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15小题每题2分。
在这三种题中,单选题是最简单的而且也是做的最快的,要尽量多得分;多选题难度稍大,多选和错选不得分少选得0.5分,对于基础知识考查的题目要掌握,对于没有足够把握的题目尽量不要多选,做到少失分;对于案例分析题,因为是不定向选择,而且要结合一些会计实务,难度最大,需要多花时间仔细推敲。
对于这三类题型有一个共同需注意的问题:(1)一定要认真读懂题干的要求,很多错选可能并不是因为不会,而是没有看清,或没有理解题目中叙述的意思。
(2)对于选项,是否能将选项分为两类,例如很常见的一类题型问什么是实质性审查(测试),只要会区分实质性审查和控制测试就可以选对。
2011年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1年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本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l.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的施行起始时问为:A.2010年3月1日B.2010年5月1日 C 2010年6月1日D.2011年1月1日2.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做出处理处罚决定,体现的审计职能是:A.经济监督B.经济鉴证C.经济评价D.经济服务3.传统内部审计发展到现代内部审计,其主要标志之一是:A.从抽样审计变为详细审计B.从财务审计扩展到效益审计C.从报送审计变为就地审计D.主要实施效益审计,财务审计全部由社会审计组织承担4.下列各项中,超出审计机关权限的是:A.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财务报表B.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情况c.制止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D.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政财务收支规定5.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范围的是:A.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B.代行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管理职能C.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D.对被审计单位违反会计准则的事项进行处罚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组织审计质量控制措施的是:A.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级复核B.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C.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D.对被审计单位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7.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审计特有的程序是:A.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B.进行内部控制测试C.进行实质性测试D.确定重要性水平8.下列有关实质性测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财务报表审计必须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B.实质性测试必须采用详查法C.分析性复核是实质性测试中必须使用的方法D.审汁人员只有在实质性测试时才需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9.F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方法的是:A.询问B.听证 c.函证 D.监盘10.下列有关审计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顺查法是指从检查原始凭证人手的审计方法B.顺查法一般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资料较少的被审计单位C.逆查法是指从分析检查财务报表人手的审计方法D.逆查法一般适用于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11.下列有关审计证据相关性的提法中,错误的是:A.审计证据应与审计事项的某一具体审计目标密切相关B.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要足以证明审计事项的真相以及支持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C.审计证据与证实某一审计目标的其他证据有相互印证关系时,能够产生联合证明力D.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或其他证据的内在联系越强,审计证据的质量越好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部控制调查方法的是:A.查阅被审计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相天文件B.询问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C.检查内部控制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和记录D.审查财务报表项目余额13.下列各项中,属于业务授权控制的是:A.客户赊销限额的批准B.表账证之间的定期核对C.原材料采购和会计记录职责的分离D.财产物资的专人保管制度14.下列抽样风险中,抽样结果表明总体金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是:A.信赖过度风险B.误拒风险C.误受风险D.信赖不足风险15.审计人员从总体规模为1000个、账面价值为300 000元的存货项目中选取200个项目(账面价值50 000元)进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 500元。
2011年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解析-审计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审计机关依据年度对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预先作出的统一安排称为:A.审计策划B.审计方案C.审计项目计划D.定期审计项目2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有序、高效地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需要对审计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下哪项是审计管理的核心:A.档案管理B.审计计划管理C.审计风险管理D.审计质量管理3 从不同的影响因素考虑,可将审计风险划分为:A.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B.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C.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D.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4 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偏离了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但没引发追究审计责任的行为,说明审计风险是:A.可以控制的B.不可控制的C.具有潜在性的D.可转移的5 下列选项中,确定审计立卷主体的原则是:A.立项者立卷B.审计机构档案部门立卷C.审计组立卷D.审计组主管部门立卷6 审计管理要贯穿于:A.审计组织阶段B.审计实施阶段C.审计业务活动的始终D.审计计划阶段7 下列选项中,属于审计管理的目的是:A.制订有效的审计计划B.作出审计决策C.选择审计对象D.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8 审计人员因作出错误审计结论和表达错误审计意见。
从而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被称为:A.固有风险B.控制风险C.审计风险D.抽样风险9 审计人员通过提高业务水平来控制审计风险,属于风险控制方法中的:A.风险转移法B.风险承受法C.风险回避法D.自我保护法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审计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A.管理目的B.管理主体C.管理客体D.管理依据E.管理标准2 下列选项中,审计的质量包括:A.审计结论的质量B.审计报告的质量C.审计准则的质量D.审计过程的质量E.审计工作的质量3 下列选项中,属于审计的基础工作的有:A.审计效益管理B.审计人员的管理C.审计信息管理D.审计统计管理E.审计手段的开发与管理4 下列选项中,属于审计质量管理的方法有:A.全面管理B.关键点质量控制法C.质量检查控制法D.多层次管理E.分层次分阶段质量控制法5 下列各项中,不应归入项目审计档案的文件材料有:A.汇总性文件材料B.立项性文件材料C.结论性文件材料D.基础性文件材料E.建议性文件材料6 对于可以控制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主要的做法有:A.联合其他会计师事务所B.保持审计的独立性C.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D.加强审计质量控制E.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7 下列选项中,关于审计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审计管理包括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行政管理、审计组织管理等,不包括对审计人员的管理B.审计管理要服从审计目标C.审计管理仅限于审计实施阶段D.审计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E.审计风险管理是审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8 审计质量管理是审计管理的核心,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意义重大,审计质量管理的意义有:A.有利于保证年度计划的编制和计划的完成B.降低审计风险C.提高审计监督的权威性D.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信息E.有利于落实审计工作责任制9 下列选项中,从审计风险管理的角度将审计风险划分为:A.固有风险B.不可控风险C.检查风险D.可控风险E.控制风险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注意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方案的区别,一个是年度计划,另一个是具体项目的方案。
初级审计师(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第十一章 计算机审计题库大全
初级审计师(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第十一章计算机审计题库大全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在电子数据审计中,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存在类型不一致、格式不一致的情况,审计人员应该进行()A、数据采集B、数据清理C、数据转换D、数据验证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在电子数据审计中,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存在类型不一致、格式不一致的情况需要进行数据转换。
2、下列关于计算机技术对审计产生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审计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B、专门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越来越多C、在审计作业模式方面转变为账目基础审计模式D、信息系统成为审计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在审计作业模式方面,计算机审计更注重对电子数据和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评测,带着疑点进行审计,提高了审计的针对性,仍然属于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3、审计人员对所采集到的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以使之规范化的过程称为()。
A、数据清理B、数据转换C、数据验证D、数据分析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数据清理是指审计人员对所采集到的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以使之规范化的过程4、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机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是()。
A、了解计算机系统在组织机构内部的分布和应用B、根据审计目标和重要性程度确定应当详细调查的子系统C、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和验证D、基于所创建的审计中间表分析发现问题线索并进行核查取证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ABC选项均属于计算机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息系统审计内容的是()。
A、信息系统产生的电子数据B、信息系统内部控制C、信息系统组成部分D、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组成部分和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6、下列各项中,属于专门的计算机审计方法的是()。
A、测试数据法B、监盘C、分析性复核D、检查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BCD在传统审计中比较常见。
2011年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讲义0101
第一章总论第一章介绍中外审计的起源,分类,作用等审计基础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需要有些记忆的知识点,每年考试都有所涉及。
分值一般占4分,都是在单选和多选的范围内。
1.掌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熟悉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产生与发展2.掌握审计概念:审计、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的基本含义3.掌握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独立性4.掌握审计的分类及其内容和特点第一节概述一、审计产生与发展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当人们把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理解为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时,应当进一步明确其含义:(1)受托经济责任是不断演进的,它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实施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记忆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最早,西周就出现了,带有审计性质的财政经济监察工作。
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l982年12月5日,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
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199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发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06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2011年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解析-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1 审计人员在审查样本项目后,如果必须以样本差错率代替预计总体差错率,重新确定样本规模。
则往往是由于:A.样本差错率与预计总体差错率大致相同B.样本差错率小于预计总体差错率C.样本差错率大于预计总体差错率D.样本审查中有个别重要问题2 属性抽样主要运用于:A.内部控制测试B.实质性审查C.非统计抽样D.判断抽样3 抽样风险指的是:A.审计程序可能不适应审计目标的要求B.审计人员不能发现样本中的错误C.审计人员无法得到被选为样本的凭证进行审查D.随机选取的样本在某特征方面不能代表总体4 在属性抽样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审计人员要求的精确限度增大,则所需的样本量:A.减少B.增大C.不变D.无法确定5 下列因素中,构成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区别的因素是:A.审计过程中运用职业判断B.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C.将抽样风险加以量化和控制D.存在抽样风险6 在实质性审查中,抽样结果表明总体金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是指:A.信赖不足风险B.误拒风险C.信赖过度风险D.误受风险7 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可能影响:A.审计效率B.审计效果C.样本的选择D.审计质量控制8 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程序设计和使用不当,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计人员工作疏忽等原因造成的审计风险属于:A.误拒风险B.误受风险C.非抽样风险D.信赖不足风险9 下列样本选择方法中,不符合随机原则的是:A.简单随机选样法B.系统选样法C.等距选样法D.随意选样法10 通过样本记录值与审计值的差异来推断总体记录值与审计值差异,进而对总体记录值做出评价的变量抽样方法为:A.单位均值法B.差异估计法C.比率估计法D.属性抽样法二、多项选择题1 审计人员在运用统计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确定样本规模一般应考虑的因素有:A.总体数量B.总体偏差水平C.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D.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E.以往类似审计项目的经验2 审计人员在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以形成审计结论时,具体的程序和内容包括:A.分析样本误差B.推断总体误差C.重估抽样风险D.形成审计结论E.撰写审计报告3 在审计统计抽样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A.总体容量B.总体项目差异C.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D.审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E.审计人员的数量4 下列关于样本规模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预计总体项目差异越大,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B.预计总体项目差异越小,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C.要求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D.要求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E.总体数量与样本规模成反比5 下列选项中,实质性审查中的抽样风险包括:A.信赖过度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拒风险D.误受风险E.重大错报风险6 下列选项中,分层选样法的优点包括: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B.将样本的选择与总体中的关键项目联系起来C.将相对同质的项目划为一类,可提高样本在其所在层次的代表性D.对于项目之间特征差异较大的总体的样本选择更具优越性E.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7 下列方法中属于统计抽样方法的有:A.随机选样B.分层选样C.属性抽样D.变量抽样E.系统选样8 下列选项中,运用属性抽样法的主要步骤包括:A.确定审查总体B.确定抽样参数C.确定样本量D.选取样本E.撰写审计报告9 下列选项中,变量抽样法的基本方法有:A.单位均值估计法B.比较分析法C.差异估计法D.比率估计法E.趋势分析法10 内部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A.误受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拒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E.重大错报风险11 下列属于统计抽样的优点有:A.使用方便灵活,能够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B.采用随机原则进行样本选择,减少了人为的偏见C.审计人员能够将抽样风险量化,并加以控制D.可以科学的确定样本量E.运用概率论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推断总体特征,所得出的审计结论具有科学的依据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样本差错率大于预计总体差错率,则必须以样本差错率代替预计总体差错率,重新确定样本规模。
《审计理论与实务》计算机审计
【目录】01 考情分析02 内容介绍03 内容讲解【考情分析】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审计越来越成为审计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本章与其他章节关系不大,属于非重点章节,分值3分左右。
初级资格仅要求第一节,但历年考试内容也可能涉及一些第三节知识。
【内容介绍】第一节计算机审计概述第二节电子数据审计第三节信息系统审计第一节计算机审计概述一、计算机审计的含义(2020改写)从广义上来看,计算机审计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发展的审计技术方法的总称;从狭义上来看,计算机审计可以包括对计算机产生的电子数据的审计以及对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和大数据审计。
电子数据审计:电子数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利用被审计单位财务和业务数据,以及相关外部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突出问题,发现风险隐患,促进体制机制完善。
信息系统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审计,揭示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保障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大数据审计:审计机关遵循大数据理念,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和工具,利用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经济社会运行数据,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深人挖掘与分析,提升审计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计算机对审计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既有对审计对象的影响,又有对审计自身的影响。
二、计算机审计的过程但每一阶段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这些内容的不同源于审计对象形式的不同。
三、计算机审计技术计算机审计技术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信息系统的审计技术,在信息系统审计中广泛使用,另一类是面向数据的审计技术,在电子数据审计和大数据审计中广泛使用。
面向信息系统:程序代码检查法、平行模拟法、测试数据法、嵌入审计模块法等。
面向数据: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数值分析等方法。
常见的工具包括Excel、Access等通用类工具,也包括SQL Server、Oracle等专用的数据库工具,还包括ACL、IDEA等专业分析工具。
2011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1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备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本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对我国审计监督制度作出规定的最高层次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在现代审计实务中,最能体现审计经济评价职能的是:A.财务审计B.效益审计C.财政审计D.财经法纪审计3.下列有关审计独立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不包括经费来源上的独立性B.内部审计人员不需要保持独立性C.社会审计的独立性要求适用于其所从事的所有业务D.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4.下列有关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A.内部审计人员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B.判定社会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不包括刑法和公司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D.《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5.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B.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C.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D.审计准则是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是:A.不得从事损害所在组织利益的活动B.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C.在履行职责时,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D.在审计报告中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意愿披露相关事项7.财务审计项目的一般审计目标中,真实性指的是:A.记录或列报的金额是实际存在或发生的B.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金额均已记录或列报C.各类业务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D.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确属本单位所有或所欠8.下列有关审计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国家审计才需要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B.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社会审计特有的审计程序C.国家审计应在审计实施阶段编制审计工作方案D.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可在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做出处理处罚决定9.审计证据接其来源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和口头证据B.环境证据、鉴定和勘验证据C.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D.基本证据和辅助证据10.下列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表述,错误的是:A.审计工作底稿是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手段B.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作为追究审计人员责任的依据C.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全过程D.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的基础11.从检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人手,根据内部控制测评结果,确定实质性审查的范围、数量和重点的审计取证模式是:A.账目基础审计B.制度基础审计C.风险基础审计D.数据基础审计12.下列有关审计分析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分析仅运用于审计实施阶段B.分析仅包括财务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C.分析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异常变动项目D.重新计算是财务审计常用的分析方法13.社会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进行初评后,认为应该测试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情况是:A.内部控制的设置极不健全B.且内部控制风险较低C.内部控制风险很高D.难以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作出评价14.信赖不足风险影响的是:A.审计效率B.审计效果C.审计结果D.审计质量15.某企业的存货项目为1500个,账面总金额为拿3600000元,审计人员在考虑了预计总体标准差、可容忍误差、预计总体误差及可靠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确定的样本量为300个。
2011年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解析-计算机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中间表的特点是:A.面向主题和面向现实B.面向目标和面向现实C.面向目标和面向历史D.面向主题和面向历史2 计算机审计作为一种审计技术方法的总称,其发展的环境是:A.网络空间信息技术B.信息技术C.程序设计技术D.网络技术3 对所采集的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使之规范化的过程称为:A.数据整理B.数据转换C.数据整合D.数据清理4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数据清理的方法:A.利用通用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清理B.通过SQL语句进行清理C.利用审计及办公软件提供的进行清理D.使用程序语句进行清理5 关于信息系统测试的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平行模拟法的优点是不会干扰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运行B.测试数据法和受控处理法所测试的数据都是虚拟的业务数据C.虚拟实体法是对测试数据法的改良D.虚拟实体法在测试结束后需要妥善清理虚拟实体产生的数据6 下列选项中,在信息系统的测试方法中,平行模拟法的优点是:A.能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测试B.不必设计虚拟数据,也不会对信息系统产生C.测试不会干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运行D.能获得未经加工的数据,并为审计人员提供实时的审计,弥补事后审计的不足7 通过加密技术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机密数据和文件属于:A.组织控制B.输入控制C.安全控制D.信息系统开发维护控制8 在信息系统审计的技术方法中,最后须对内容或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方法是:A.询问法和检查法B.检查法和观察法C.询问法和观察法D.描述法和观察法9 信息系统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不属于信息系统测试方法的是:A.测试数据法B.平行模拟法C.时间序列分析法D.受控处理法10 以下属于专门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的是:A.嵌入审计模块法B.分析性复核C.监盘D.检查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审计适用的专业领域的不同,审计软件可分为:A.非联网审计软件B.专业审计软件C.联网审计软件D.通用审计软件E.审计全过程管理软件2 数据采集是电子数据审计的基础工作,数据采集的特征有:A.多样性B.灵活性C.目的性D.随机性E.选择性3 以下属于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的一般控制措施的有:A.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B.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机密数据和文件C.系统开发时编制系统说明书D.建立数据输入和审核制度E.定期或在重要操作前对数据进行备份4 下列情况中需要进行数据清理的有:A.值缺失B.事先设定的代码C.数据格式不一致D.冗余数据E.数据类型不一致5 中间表可分为:A.综合性中间表B.总结性中间表C.基础性中间表D.分析性中间表E.逻辑性中间表6 从狭义上来看,计算机审计包括:A.数据库的审计B.电子数据的审计C.应用程序的审计D.计算机辅助审计E.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7 下列属于信息系统测试方法的有:A.程序代码检查法B.受控再处理法C.受控处理法D.测试数据法E.询问法8 计算机审计的过程包括:A.后续跟踪阶段B.审计实施阶段C.审计立项阶段D.审计终结阶段E.审计准备阶段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中间表有两大特点,一是“面向主题”,即中间表需要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的主题来创建。
10-11(2)《审计理论与实务》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第一学期《审计理论与实务》(C卷)(适用于会计30907班)(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3页)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5分)1.鉴证业务:2.职业怀疑态度:3.管理层认定:4.重要性水平:二.简答题(共32分,每小题8分)1.简述审计方法的分类2.简述审计证据的类型和特征3.简述风险应对的总体措施?4. 审计工作底稿主要编制的目的三、论述题(共18分,每小题9分)1.试简要说明被审计单位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2.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D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项目,D公司向M单位原投资额为150万元,占M单位的股权比例为30%,计价方法采用权益法,由于以前年度M单位亏损600万元,D公司已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至为0。
本期M单位实现净利润200万元,经审验发现D公司未作任何会计处理。
请问:张雷应如何进行处理?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1. XYZ公司是一定专营商品零售的股份公司。
ABC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其审计委托后,派L注册会计师担任该审计的项目外勤负责人,并将签署审计报告。
经过审计预备调查,L注册会计师确定存货项目为重点审计领域,同时决定根据会计报表认定确定存货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选择相应在的具体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要求:假定下列表格中的具体审计目标已经被L注册会计师选定,L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的与各具体审计目标最相关的会计报表认定和最恰当的审计程序分别是什么?(根据表后列示的会计报表认定及审计程序,分别选择一项,并将选择结果的编号填入答题下一页给定的表格中。
对每项会计报表认定和审计程序,可以选一次、多次或不选。
)答案:2.甲会计师事务所与乙会计师事务所同属丙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
甲会计师事务所在与其新、老客户A公司、B公司及C公司接洽的过程中,了解到以下情况。
(1)甲会计师事务所多年一直为A公司提供会计服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和方法
一、总论二、审计组织与审计法律责任三、审计准则、质量控制标准和职业道德四、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五、审计标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六、审计取证方法七、内部控制及其测评八、审计抽样九、审计报告十、效益审计1、效益审计的含义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
“有效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经济性:指以最低的投入达到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投入是否节约;效率性: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指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政策、经营目标和预期结果合规性:指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经营审计”【针对经营活动或项目开展的审计】和“管理审计”【针对管理当局管理职责履行情况开展的审计】经常在内部审计领域使用。
2、效益审计的特点与财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相比,差异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方向、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及所运营的审计方法3、效益审计程序效果审计的过程主要包括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与后续跟踪四个阶段。
【与财政财务审计不同的是,效益审计项目的准备阶段需要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标准。
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与后续跟踪的主要工作与财务审计没有大的差别】✧审计立项选择效益审计项目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预期的审计效果、资金规模、管理风险、影响力及审计成本与操作性。
这些因素与是否被选择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存在正向关系。
✧审计准备就单个效益审计项目而言,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初步调查了解审计事项;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重点;确定审计评价标准;设计审计方法体系;编制审计方案。
4、效益审计方法1)常用的数据(信息)收集方法:审阅、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及准试验法在进行结构化访谈【是常用的收集数据(信息)方法,是指利用数据采集工具DCI 通过电话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信息)的方法】时,访谈人员以准确的方式向很多个体或代表提出相同的问题,向受访者提供相同的答案选项。
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理论笔记
前言【例1·单选】(2010年)在效益审计中,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与管理先进的同类单位相比,并借鉴其实践经验的评价方法是(B.)。
A.评分法B.标杆法C.目标成果法D.目标评价法【例2·单选】(2009年)在效益审计中,根据实际产出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方法是(B)。
A.回归分析法B.目标成果法C.标杆法D.价值分析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审计产生与发展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82年12月5日,人大通过修改的《宪法》,规定我国设立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
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199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会通过《审计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2月28日,人大常务委员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审计法实施条例》。
2010年2月,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2010年5月1日起实施。
2010年7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内部审计是经营管理实行分权制的产物。
现代内部审计是20世纪40年代末才形成的。
主要标志:一是审计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二是审计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益审计【例1)。
A.从抽样审计变为详细审计B.从财务审计扩展到效益审计C.从报送审计变为就地审计D.主要实施效益审计,财务审计全部由社会审计组织承担【答案】B2、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85年审计署颁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下列各项中,属于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中应用控制审计的是:
A:A.输入控制审计
B:B.安全控制审计
C:C.处理控制审计
D:D.输出控制审计
E:E.组织控制审计
答案:A,C,D
2、2、下列各项中,属于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中一般控制审计的是:
A:A.输入控制审计
B:B.安全控制审计
C:C.处理控制审计
D:D.输出控制审计
E:E.组织控制审计
答案:B,E
3、3、在电子数据审计中,对采集到的被审计单位的原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使之适合审计分析的过程是:
A:A.数据采集
B:B.数据清理
C:C.数据转换
D:D.数据验证
E:
答案:C
4、4、下列方法中,属于信息系统测试方法的是:A:A.观察法
B:B.平行模拟法
C:C.虚拟实体法
D:D.受控在处理法
E:E.图形描述法
答案:B,C,D
5、5、下列选项中属于电子数据审计过程是:A:A.数据分析
B:B.数据清理
C:C.数据转换
D:D.数据验证
E:E.系统数据排序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