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育人工作的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为例
基于胜任力模型下的高校资助育人途径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表现出了保障有余而育人不足的特点 ,高校资助工 生活的后顾之忧后 ,学业和其他 方面的能力却没有 作还未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 得到很好的提升 。 高校资助工作的最终 目的是育人 ,
有效的帮助 ,资助和育人未能形成相交统一 。在当 除解决他们生活上 的困境外 ,还应 当努力促进学生
力的定义理论界有着许多不 同的解释 ,但是它们 的 展 的角度着眼 , 确定所培育人才需要具备 哪些必须 共性还是十分明显 的:都强调工作情景 中员工的知 的胜任力要素 , 如学生学 习能力、沟通 能力、创 新
分解 育人战略 ,确定家庭经济 困难 识、能力、技 能、 内驱 力、价值观等 ,而这几者都 能力等。其次 ,
企业间竞争最重要 的因素之一 。企业通过激励、培 分 ,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在 申请和接受资助的时候 ,
训等手段和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而高校 除 日常 自卑 心 理和 依 赖 心理 很 容 易让 他 们 产生 消极 逃 避 的 的教学外 ,社会实践、学术竞赛、文体活动等项 目 情绪 。同时,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只需填写相应表格 的开展 ,有利于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高等教育人力 通过认定即可获得经济资助 ,后续无需进行考核 , 资源开发体系。从这个角度看 ,企业 的人力资源管 理和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前国家巨大的资助经费投入下 ,如何从原有单一的 的综合素质达到全面提高 ,为社会输送高层次 的人 经济资助 ,转 向人文资助 ,将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一 才 。因此 ,资助工作必须同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
个非常值得研究 的课题 。 笔者将 以一个全新的视角 , 授人鱼不如授人 以渔 ,育人工作 才是真正的授人 以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中,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 从企业人力资源理论来看 ,当前高校的资助育人工 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校非毕业班最重要的 作还 存 在一 些 问题 。 “ 民生工程”。当前 ,各高校通过各种经济资助 , 第一 ,资助和育人未能统一。当前 ,我 国大部 已经相对有效地保证每一位高校学子不会 因为家庭 分高校 的资助工作还 是侧重在对 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 经济 困难的原 因而辍学 ,极大地促进了我 国教育公 的经济资助上 ,主要解 决他们的 日常生活 问题 。但 平的发展 。但是 ,当前 的资助体系还在一定程度上 是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于学校和社会 ,解决了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和帮助,解决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问题,推动其接受优质教育和融入社会。
近年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由简单的经济资助逐渐向综合保障转变,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的精准配置和规范使用。
在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可以有以下研究内容和方向:一、建立精准资助体系。
通过梳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需求,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生资助数据库,实现对学生资助信息的准确流转和梳理,确保资助对象的精准识别。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精准资助体系,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经济资助和帮助。
二、加强家庭贫困调研。
通过深入调研学生家庭贫困状况,了解其生活和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资助措施和服务。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发现贫困学生家庭的共性问题和存在的困难,为后续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三、提供全方位支持措施。
除了提供经济资助外,高校还应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措施,如就业创业指导、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等,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探索农村学生资助工作。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资助工作。
农村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针对其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资助政策和措施。
五、加强资助育人政策研究。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不断加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总结和分析资助工作的经验和问题,不断优化政策措施,提高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的重要途径。
在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资助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资助工作,同时加强相关政策的研究和优化,以助力贫困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案例研究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案例研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指高校通过经济援助等形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通过资助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下面以某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该高校设立了“助学金”项目,每年为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
该项目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档次,金额分别为5000元、3000元和1000元。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成绩情况申请,并通过经济审核和学业审核后获得资助。
该高校还开展了“双创金”项目,旨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项目通过评审筛选出一批有创意和潜力的项目,给予资金和资源支持。
学校还组织了创新创业讲座、比赛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
该高校还开展了“志愿者云”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
学校提供志愿服务培训,并与社区、企业等合作,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可以获得志愿服务学分,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该高校还设立了“学术科研资助”和“社团活动资助”等项目,为学生提供科研和社团活动的经费支持。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社团活动,并提供指导和培训。
在资助育人工作中,该高校注意以下几点:项目设置要有针对性。
学校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设立不同档次的助学金,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注重全过程的培养。
学校在经济援助的通过组织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技能、丰富经历,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
学校通过评选、比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动力。
建立完善的评估和监控机制。
学校要定期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评估,了解工作的效果和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确保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四位一体”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
步发 展 的应 用 型地 方 本科 高 校 , 始终秉持“ 以学 生为 本 , 为 产业 服务 ”的办学理 念 ,积 极响应 “ 一带一 路 ” 、 “ 自贸 区建
设” 、 “ 中国制 造2 0 2 5 ” 、 “ 美丽 厦 门” 等 战 略规 划 , 围绕 国家 尤 其是 地方 产业 导 向和产业 价值 的实现 , 进 行人 才 培养 、 科 学
展方 式转变 和产 业结 构的 转型 升级 , 在 这 样 的背景 下 , 推进 产学研 合作 , 增 强 自主创 新 能力 显得 尤为 重要 和 紧迫 。《 国 家 中长 期 教 育改 革 和 发 展 规划 纲 要 ( 2 0 1 0 - - 2 0 2 0 年) 》 明确 提 出: 要创 立 高校 与 科研 院 所 、 行业 、 企 业 联合 培 养 人 才 的 新 机制 , 培养 大批 创新型 优秀拔尖 人才 ] 。当前 , 由于缺少相 关 法律 、 政 策保 障和 激励 措施 , 企 业 参与 高校 人才 培养 的积 极 性普 遍不 高 , 导致 很大 程度 上人 才 培养 与社会 需 求脱 节 、
摘 要 : 推进 产 学研 合作教 育 , 是提 升 高校人 才培 养质量 和 办学实力 的重要途 径。 构建“ 四位一体 ” 产 学研协 同育人模 式
需要 从 顶层设 计 、 机 制创 新、 平 台建设 、 路径 拓展等 多个 方面联 动推进 , 通 过构 建“ 亲产业 ” 育人体 系, 创 新全 方位 育人机 制 , 搭
建 立体化 育人 平 台, 拓展 多元化 育人路 径 , 创 新和 丰富产 学研 协 同育人 内涵 , 致知 力行提 高人 才培 养质量 。 关键词 : 四位 一体 产 学研 协 同育人 创 新 实践 近年来 , 国家加 快实 施创 新驱 动发 展 战略 , 推 动经 济发 基地 , 学校 所有 实验 室规 划建设 都邀 请 企业 、 行 业 和国 内同
助困与育人结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创新性研究
高校 函授教育工作者 ,应积极探 索药学函授教学与管理 的规律 ,根据药学 函授教育的特 点 ,进 行教学 改革 、科 学管理 ,提高药学 函授教育的质量,培养更 多适应社会
需求 的药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孙 华 英 . 于 提 高 函授 教 学 质 量 的 几 点 思 考 【】 试 周 刊 , 1, 0: 1 关 J考 . 2 0 2) 0 (
济 困两大 目标 。但在实 际工作 中,我们也确 实感觉到现 有助学济困体 系无论从其形式 、内容 ,还是具体的实施 过程 都存在不 同程度 的不完善 、不合理之处。尤其是 当 前在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 治工作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中,如何确实满足 更多对 资助 的需求 ,真正代 表广大学生的实际利 益,通过助学济 困体系的建立和 实 施 ,达到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 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 目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现行制度 。
的 自动化和 网络化 ,大大提高 了工作的效率 ,为学 生和 相关教务管理工作者提供方便地服 务 ;函授学生可 以 】 随时、随地通过 网络 ,进入教务管理系统查询 自己的学
223 加 强班 干部的管理 挑选 学习态度端正、能正确 ._ 处理工学矛盾,有 强烈的服务意识 的同学担任班干 部, 加强药学函授的班风、学风建设 。同时通过班干部组织 开展各种班级活动 ,增进 交流 ,相互学 习。作为药品行 业 的在职从业人员 ,大部分学生都有实 际的工作经验, 甚至有的学生是单位的业 务骨干 ,通过开展与专业有关 的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互为老师 ,相互学习,
关键 词 :贫 困生 ;工 作现 状;对 策
d i 03 6  ̄i n1 7 —7 92 1.1 1 o :1 . 9 .s .6 22 7 . 1 . 4 9 s 0 O0 文章 编号 : 17 —7 9 ( 0 1 O —0 40 6 22 7 2 1 )一 10 2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研究我国施行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几年来,如何将困难资助和育人结合在一起,是教育工作中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该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阐述,以其达到资助效果的最优化。
贫困资助育人困难学生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贫困造成上学困难,为了让这部分学生有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目前建立了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多种途径帮助他们完成大学教育。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未尽人意的地方,如何使资助政策的使用更合理,达到资助和育人的最优化,是目前政策执行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目的是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令每个人都可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也确实使很多贫困生受惠,但是该政策在执行的过程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资助工作认识简单。
政策执行工作人员在对这部分资金的认识中出现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这是“慈善资助”,只是完成一个将资金由国家或校方转交到贫困生手里的过程,时间长了,受资助人容易产生一种“应该资助”的心理。
二是认为这是“金钱资助”,觉得只要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就可以了,忽视了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这两种简单的认识都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而忽视了育人的初衷。
2.贫困认定存在困难。
助学金的发放需要对学生进行贫困认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没有计量依据,往往会出现贫困生不贫困现象。
由于利益驱动,贫富的同学们都参与申请,一般能否申请的标准取决于有没有地方贫困证明材料,因为学生面很广,工作人员很难了解到每名申请同学的具体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情况。
3.育人功能不突出。
国家建立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除了帮助大学生度过经济难关获得教育机会的目的外,更希望可以培养出自立自助的素质型人才,而不是让学生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贫困大学生依然面临着生活困难和学习压力,他们往往需要额外的资助和支持。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如何有效地进行贫困大学生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逐步走向成功,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究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作用及可行性,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是一项促进社会公平的工作。
通过资助贫困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从而缩小社会阶层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提升。
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他们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较差,如果得不到资助,将难以顺利完成学业。
而通过资助育人工作,可以鼓励更多有潜力的学生进入大学,为高校引入更多的优秀学生,提升了教育质量。
这也是一项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关怀。
贫困大学生身处困境,面对生活和学业的双重压力。
通过资助育人工作,大学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的资助机制。
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助学金、贷款、勤工俭学等资助机制,确保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帮助。
二是建立完善的资助评估体系。
需要对每一个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资助资源能够真正帮助到需要的学生。
三是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资助政策,引导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力量参与到资助育人工作中来。
四是建立资助跟踪和帮扶机制。
资助工作不应该止步于资金发放,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跟踪和帮扶机制,确保资助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促进社会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关爱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
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作者:林春燕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享受到了这一民心、暖心工程带来的温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视。
本文就高校如何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构成自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逐步建立起了“奖、助、勤、补、免、贷”等多种形式的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
除此以外,各高校还积极寻求如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多种形式的资助,充分利用国家、社会、团体及个人等的力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入学,是国家保障学生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必须将资助育人工作上升到全局上。
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资助的类型和途径的不一样会有不同的育人功能。
加上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特殊性及政策性,要求资助工作必须要和育人工作密切结合,实现资助育人的作用;此外,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还要找准心理疏导、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种资助政策的不同育人功能,不仅要实现对高校贫困学生物质上的帮扶,更要通过心理疏导、开展资助育人教育、形式多样的育人教育主题活动,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诚信、自立、自强、感恩等优秀品质的人,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助困”与“育人”的作用。
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了许多资助办法,笔者所在的省市及学校的资助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案例研究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案例研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提供经济资助和提供各种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下面将介绍两个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某高校积极推行勤工助学计划。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通过参与校内或校外的工作来获取一定的经济补贴,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该高校设立了勤工助学中心,负责管理和组织勤工助学工作。
中心在校内和校外提供了各种勤工助学岗位,包括图书馆助理、实验室助理、教师助理等,同时与校外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兼职岗位。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并通过工作获取经济收入。
该案例的优势在于既解决了部分学生经济困难的问题,又提供了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工作能力。
第二个案例是某高校设立专项资助项目。
该高校设立了“人才培养专项资助项目”,对在学业、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资助和奖励。
该项目设立了不同层次的奖励和资助,包括学业奖学金、优秀科研项目资助、社会实践资助等。
通过评选和申请程序,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资助和奖励。
该案例的优势在于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资助,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性。
该案例还可以通过树立典型榜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人生态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勤工助学、专项资助等方式来实施。
这些方式都能够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提供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案例研究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案例研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资助来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学生成长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以某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为案例,探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及其效果。
一、背景介绍该高校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多个学科门类和专业。
学校学生总数约为2万余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
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资助育人工作,通过设立奖学金、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开展志愿活动等方式来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1. 奖学金制度学校设立了多种类型的奖学金,包括综合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覆盖范围广,涵盖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
学校还会根据家庭经济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学金资助,以满足每位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勤工助学学校开设了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如图书馆管理员、实验室助理、学生宿舍管理员等,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岗位来获取一定的报酬,并且在生活和工作中积累经验和锻炼能力。
3. 志愿活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助残活动、环保活动等。
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还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 改善了学生的经济状况通过奖学金、勤工助学等方式,学校有效地帮助了经济困难学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业和发展。
2.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
通过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互动,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培养了自己的公民意识。
3. 促进了学生成长和发展通过资助育人工作,学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可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些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他们的子女面临着高校教育的负担。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有效资助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圆梦高校,成为栋梁之才,是当前高校教育界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文章将就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探究。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
对于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能够顺利进入高校就读是他们的梦想。
而如果这个梦想因金钱问题而难以实现,不仅会给他们的学业和人生带来挫折,也会影响到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发展。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一项社会责任,也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体现。
只有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多方合作。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自然是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保证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高校还可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和辅导,助其在学业和生活上获得更多的支持。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也需要积极参与到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岗位、就业机会等支持;社会各界可以捐助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圆梦高校。
只有多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还需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
贫困大学生资助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应当建立长效机制,为贫困学生提供持续的资助和关爱。
高校可以建立健全的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位有需要的贫困学生都能够获得资助;高校还可以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定期跟踪他们的学业和生活状况,及时对他们的困难进行帮助和支持;高校还可以积极寻求社会资源,建立协同机制,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来。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实现子女受教育的梦想的选择。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给子女提供足够的教育资金支持,这就需要高校为这部分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保障他们能够完成学业。
而高校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也需要通过相应的育人工作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高校资助贫困大学生在保障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也需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制定更为符合实际的资助政策。
高校可以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贫困学生的经济状况、生活状态以及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等,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资助。
高校可以设立相应的资助部门或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与贫困学生的衔接和对接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高校可以设立相关的奖助学金和助教制度,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和发展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和锻炼能力。
除了经济资助外,高校还需通过育人工作,帮助贫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培训、讲座和实践活动等,帮助贫困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就业能力。
开展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培训,帮助贫困学生了解就业市场需求,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高校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企业代表,进行就业面试模拟和求职指导,帮助贫困学生提高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培养贫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还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经济困难常常会给贫困学生带来压力和焦虑,因此高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贫困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高校还可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沟通和关爱,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自信心和对未来的信心。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对于提高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提升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应该通过加强与贫困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制定更为符合实际的资助政策。
发挥资助工作服务育人功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厦门市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调研报告
V0I 3 NO. .3 2
21 0 2年 6月
Jn 2 1 u.02
发 挥 资 助 工 作 服 务 育 人 功 能 增 强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实效 性
— —
厦 门市 贫 困大 学 生资助 工作 调研 报 告
吴 薇
( 美大 学 学生 处 , 建 厦 门 3 1 2 ) 集 福 6 0 1
亭 号 学 校 贫 困生 人 占在 校 生 数( ) 人 1 2 3 4 5 厦 门 大学 华 侨 大学 集 美 大学 厦 门 理 工 学 院 厦 门 海 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50 27 34 97 6 9 49 3 0 60 1 0 30 比例 ( ) 2 5 1.8 7 2 2 7 2 O 2 0
健 全 普 通 本 科 高 校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和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家 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 资 助 政 策 体 系 的 意 见 》 有 关 规 定 , 帮 扶 贫 困 学 的 将 生作为关心学生 、 实施 德 育 、 护 学 校 和谐 稳 定 的 一 项 重 要 维 工 作 , 属 、 属 院 校 都 成 立 了“ 生 资 助 管 理 办公 室 ” 在 厦 部 省 学 ,
二 、 门 市 贫 困 大 学 生 资 助 工 作 经 验 做 法 厦
教 育 的重 要途 径 和 有 效 载 体 , 何 在 新 形 势 下 , 加 强 和 改 如 以
进 大 学 生 思想 政 治 教 育 为 落 脚 点 , 大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为 目 以 标 , 实 解 决 这 一 让 家 长 揪 心 、 校 担 心 、 生 忧 心 的 问 题 成 切 学 学 为 了各 高 校 学 生工 作 者 面 临 的新 课题 。
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工作探索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3 . 0 7 . 1 6 8
高校 教育 的快速发 展 , 导致了高校贫 困生人数 的急速 增长 , 这给高 校贫困生资 助工作带来 了前所 未有 的挑 战。国家逐年地 完善资助体系 , 目的是保证 学生J l  ̄ , N 入学 、 完成学业 , 让 困难 家庭 切实减 轻经济负担 , 让他们感 受到党和政府 的关怀 , 感受到社会 主义 大家庭 的温 暖 , 是保 障和改善 民生 的重要举 措 。刘 延东在 2 0 0 7 ~ 2 0 0 8 学 年度 国家奖学金 颁奖 大会上 强调 : “ 无论 遇到多 么 大 的困难 , 国家促进教育公 平的决心不会改 变 , 扶助经济 困难学 生 的政策措施不会改变 , 保 障每一个 孩子 不因家庭 经济 困难 而失 学 的承诺 不会改变 。 ” 国家不断地完善 资助体系 , 扩大 资助 范围 , 提高资助金额 , 最 终就是为了不让家庭经 济困难 的学生失去 上学 成才 的机会 。 目前 国家将力气主要放在解决经济 困难方面 , 忽略 了资助 的最根本 目的是为 了让贫 困生在 国家 、 高校 和社会 的帮助 下成才 。大力加强对学 生的教育 与引导 , 促 进学生 的全 面发展 , 满足 困难学 生长远 的深 层发展需 要才是 资助 工作 的终极 目标 。 u 因此 , 高校需要 将资 助与育人 紧密结 合在一 起 , 不能单 纯 的只 是提供经济上 的帮助 。 1 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 的问题 2 0 0 7 年5 月, 国务院出台《 关 于建立健全 全普通本科高校 、 高 等职业 学校和 中等 职业 学校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 资助政策体 系的 意见 》 ( 国发[ 2 0 0 7 1 1 3 号) , 进一 步完善我 国高校 家庭经 济困难学 生资助政策体系 。一是改革原 国家奖学金制度 , 设立 国家奖学金 和 国家励 志奖学金 ; 二是扩 大国家助学金 资助范 围、 提高资助标 准; 三是完善 国家 助学 贷款 制度 , 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 四是 规定高校从事业 收入 中提取 4 %一 6 %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 困 难学生 ; 五是鼓励 捐资助学 ; 六是在 教育部直属 师范大学实行师 范生免 费教育 ; 七 是实行 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政策 。 目前 , 在普通 高校建立 了以国家奖助学金 、 国家助学贷款 、 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 勤工助学 、 校 内奖助学金 、 困难补助 、 伙食补 贴 、 学 费减免等多种 方式并举 的资助政策体 系 , 同时实施家庭经 济困难新生入 学“ 绿 色通道 ” 。这些举 措基本解决 了高校贫 困生入 学难 、 就读难 的困 境 。近年来 , 高校 学生资助经费支 出总额不断增长 。2 0 1 0 年, 全 国高 校学生 资助经 费支 出总额 4 3 7 . 3 亿元 , 比2 0 0 9 年增 加 6 7 . 6 5 亿元, 增幅1 8 . 3 %。[ 2 1 相对 的 , 在资 助政策体 系 日益完善 的同时 , 资助 工作 中却 出 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 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大学生争 当贫 困生 的现象 。国家不断扩大 国家助学金 的资助范 围 、 提高 资助标准 , 很多高校 内部也实行 了很 多对贫 困 生帮扶的政策 , 这让一些学生看到 了“ 商机” , 觉得“ 不拿 白不拿 ” , 认 为 国家 、 高校 和社会 有义务帮 助他们解决经济 困境 , 对国家和 学 校产生了依赖 心理 ; 有些学生通过一些办法开具到与 自己家庭 情况 不相符 的家庭 贫困证 明 , 参与到争抢各项评奖评助学金 的活 动中, 抢 占本不属于 自己的资助名额 。 第二 , 高校贫 困生逐渐 出现诚信缺失 的现象 。有些学生刚入 学 时不知道一 张贫 困证 明可以带来如此 多的“ 方便” , 在下一学年 申请 贫困生 时通过一些手段开具到贫 困证 明 , 上报虚假的家庭经 济情况 ; 还有部分的贫困生将资助得来的钱物用来满足 自己的虚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当前,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地方,也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尤其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更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精准扶贫的视角出发,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经验,谈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
1.1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精准扶贫下的重要性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要环节。
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资助育人工作,可以帮助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解决他们的学习经济困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中,主要采取了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免费师范生等多种形式。
奖学金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资助方式,通过评定学业成绩等级、综合素质等级和评定家庭经济困难等级等方式,来确定资助对象和资助额度。
助学贷款则是采取贷款方式,为学生提供学费贷款和生活费贷款,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勤工助学则是通过学生在校内外劳动赚取一部分资金用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免费师范生则是为了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鼓励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和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1.3 现存的问题和挑战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资助政策不够完善,导致一些需要资助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资助。
资助金额不够,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对资助政策的了解不够充分,导致一些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没有及时申请资助。
一些学生在资助后对学业、生活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业发展。
2.1 健全资助政策,确保资助对象覆盖面为了解决资助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完善资助政策,建立多元化的资助体系,确保资助对象的覆盖面。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表现、家庭经济情况、身体状况等方面制定多种资助政策,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为孩子提供高等教育。
然而,教育成本逐渐增加,导致许多家庭无法负担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对此,国家及各地政府不断加大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但是,单纯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真正探究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则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构建完善的资助体系随着资助政策的不断进步,大学生资助体系愈加完善。
首先,要实现对贫困大学生的全面资助,根据不同家庭经济条件划分档次,给予不同的资金支持。
其次,要积极建立本校的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还需要建立校内勤工俭学制度,让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来增加自己的经济来源。
这些资助措施的设立,旨在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让他们能够更专注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二、建立导师制度,积极开展心理辅导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不如其他同学。
此时,需要建立导师制度,导师要积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通过交谈、探讨等方式严格要求学生,同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使得贫困大学生在校园内形成适应环境的能力。
此外,对于跟导师沟通不方便的学生,需要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随时为他们提供帮助,在确保他们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完成学业。
三、组织志愿者力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大学生活中,富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志愿者能够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需要组织大量志愿者力量,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如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引导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等。
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意识。
四、积极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学不只是一个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因此,需要通过开办各种创新活动,如比赛、讲座、论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话剧演出、体育比赛等方式,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助推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发展。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案例研究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案例研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资助学生并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以下是一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方式的案例研究。
1. 新冠疫情期间的资助育人疫情期间,许多家庭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高校可以通过资助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某高校设立了“疫情特别助学金”,致力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通过公示、申请审核等程序,资助对象确定后,高校将及时发放经济援助,帮助学生渡过困难时期。
2. 奖学金评选和设立高校设立各类奖学金是一种常见的资助育人方式。
某高校通过评选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等多种奖项,并将奖励颁发给在学业、科研、创新创业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
这些奖项既激励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3. 建立学生勤工俭学制度某高校建立了学生勤工俭学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其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勤工俭学岗位,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助教等,使学生既可以赚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又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4. 开展志愿者活动某高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志愿者活动,如义务教育支教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既可以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5. 结合实践教学某高校将实践教学与资助育人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还通过设立研究项目基金,资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多样化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些方式不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需求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精准扶贫视角下也得到了持续的关注和重视。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应当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积极响应国家的扶贫政策,注重培养贫困地区的人才,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本文将从实践与思考两个方面,探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扶贫视角。
在实践方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全面的资助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可以通过设立特殊助学金,针对贫困学生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解决他们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问题。
高校还可以组织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学业辅导,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提供学习指导,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贫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改变命运,走出贫困。
在思考方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当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了解和支持,积极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高校可以组织师生到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当地的需求和问题,为当地提供精准的资助支持。
高校还可以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施精准扶贫的项目和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
通过与贫困地区的互动和合作,高校可以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加精准的扶贫帮扶。
非贫困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可忽视的群体
非贫困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可忽视的群体
纪书燕;李大章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非贫困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可忽视的群体。
他们的参与,可以减少"伪贫困生"的出现,可以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动态,是全员参与资助模式的应有之意,有利于全过程资助模式的顺利实施,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顺利实现。
【总页数】2页(P262-263)
【作者】纪书燕;李大章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高校贫困生育人工作的研究r——以厦门理工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为例 [J], 孟玲
2.非贫困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可忽视的群体 [J], 纪书燕;李大章
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资助育人工作为例[J], 张园
4.贫困生群体的资助育人工作探索——基于河南省某高校下属工科学院的研究 [J], 刘旭
5.新媒体时代高校资助工作宣传教育路径创新——基于民族地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案例分析 [J], 邓军彪;郑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贫困生育人工作的研究收稿日期:2018-01-05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
200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央和地方政府大约每学年投入100余亿元,用于建立国家奖助学金。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在此基础上,如何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就成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关键。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支援中心自成立以来,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培育工作,做出多种探索,力图将资助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在丰富资助育人活动形式,深化资助育人工作内涵,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资助方式动态发展,资助育人工作与学生成长环节相联系近年来,学校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贯穿学生的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和毕业时,分阶段多环节地开展资助工作。
1.报到之前关怀做到位。
学校采取媒体宣传,设立咨询电话,发放政策介绍材料等举措,让即将报考的家庭经济困难生提早知晓国家资助政策。
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学校会同时寄送国家学校对经济困难生的资助政策宣讲材料以及家庭经济调查表等申请资助的相关表格,以确保学生能安心来校报到,并方便学生日后办理申请资助的手续。
2.报道之时开通“绿色长廊”。
学校每年都会开辟迎新绿色长廊通道,通过发放成长大礼包的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较快适应大学生活。
以最近的2018届新生为例,爱心礼包学生每人保底补贴990元(生活补贴500元、军训服补贴250元、耳机补贴40元、通讯补贴200元),绿色长廊的学生享受生活补贴300元;报销学生的路费(卧铺、一等座除外),并为其免费办理大学四年价值200元的商业人身意外保险。
在报到之后,对需要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学校会安排辅导员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填写指导,确保学生能顺利申贷。
3.就读期间提供成长帮扶。
学校对本科一年级学生,以各类助学金、助学贷款资助和学业帮扶为主,让他们尽快调整状态,适应大学生活。
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在提供各类资助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工作,参加国家励志奖学金、ABB 助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
4.就业之时提供起飞平台。
受助学生能就业、就好业是学生培养工作的最后目标和考量指标。
学校越来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毕业发展情况。
对大四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学校提供“四个到人”的就业指导,包括简历制作指导到人,模拟面试体验到人,心理辅导到人,就业情况跟踪到人。
考虑到学生需要到外地参加招聘会,学校启动就业资助专项项目,根据票面发票给予相应的路费补贴。
二、资助育人工作静态深挖,育人内容由基础性意识培养到素质养成、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工作内容上不仅包含全过程的动态资助,更需要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培养内容,以达到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目标。
在日常工作中有层次性、有系统性地开展素质教育,包括自立自强意识培养、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等。
1.自立自强意识。
“唯有自立自强者,才能拥有尊严和财富。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
在当前资助工作中,有部分学生存在“坐、等、靠”思想。
有经济困难,学生就只想申请资助,而自身不够努力学孟玲(厦门理工学院,厦门361000)摘要: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培育工作中,关注学生动态发展,将资助方式与学生成长环节相联系,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工作内容静态多层次,从基础性意识培养到学生素质养成,实现育人目标;将资助育人点面结合,对特殊困难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以典型带整体,扩大受教育影响面,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资助育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素质养成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4-0083-02———以厦门理工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为例Research on Education of Government-Subsidized Students in Colleges—Taking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MENG Ling(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Fujian 361000,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students'dynamic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of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XMUT tries to combine the education with students'learning life process,work in multiple level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from cultivation of students'basic awareness to their verified qualities.XMUT also works towards a full coverage of students in such education step by step.Firstly,students with special economic difficulties will be helped to become strong and good,and then the rest of the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Key words:aid and education;family economic difficulties students;students'quality cultivation习,也不能积极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
对自身的贫困出身,学生有较强的自卑心理。
因而,资助育人工作应包含对贫困大学生加强自立自强教育,这样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困难,预防由于不稳定思想而诱发的精神贫困,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克服仅仅靠国家政府的经济资助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坚强自信,发奋成才。
厦门理工学院通过评选“自强之星”“海西励志人物”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向上,在逆境中勇敢前行。
2.感恩教育。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学校发放资助金要公平合理,与此同时,要教育学生感恩国家政府的支持,而不是认为拿资助是理所应当,与人无关的事。
厦门理工学院校团委把每年11月份的第一周定为“感恩周”,倡导学生回报父母,回报关爱他的人,回报整个社会。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接力活动,引导贫困生热爱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同时对于特殊助学金的颁发,学校会专门组织开展相应的颁发仪式,通过受助会的一系列活动宣传感恩受助、热心助人的中华美德。
3.诚信教育。
资助育人工作要培养学生的“德行养成”,诚信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内容。
学校以助学贷款工作为平台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
针对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现象,开展“感恩于心、诚信于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观看《贷款助学,诚信助人》教育宣传片,“感动生命的故事”征文活动,“感恩于心、诚信于行”漫画征集、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宣传勇于践行诚实守信品质,使学生的诚信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强化,有力促进了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为学生取得走向社会的“诚信”通行证和人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职业精神。
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毕业就好业是改变家庭现状和未来的重要途径。
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构建贫困生的就业支持和保障体系,是破解高校贫困生目标感不足、心理压力大的关键。
为培养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学校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同时,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还会开设日常礼仪培训,职业规划讲座,并在学生入学时就开设参与性强的学涯导航课程,指导学生在四年里综合发展,充实学习。
将职业规划训练引入资助工作,引导贫困生“自信就业”“理性就业”“阳光就业”。
三、重点关注,特别关爱,点面结合全员覆盖近年来,学校为实现整体覆盖、重点关注的资助育人目标做出积极探索,尝试构建学生集体成才模式,实现由“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资助育人目标转变。
1.汇聚爱心,团队共进,完善集体成长模式。
学校学生会中的资助部是运用同侪教育方法促进集体成长的有益平台。
实践证明,搭建同学互动、团队共进平台有利于消除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的胆怯心理,锻炼和增强受助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防止个体“掉队”问题的发生,促进集体成长局面的形成。
2.重点关注,特别关爱,创设特色育人项目。
学校对来自灾区、边远地区、孤儿等困难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困女生等群体分别给予重点关注和资助帮扶。
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给予特殊补助。
此外,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优秀典型,构建引起全体受助学生关注的表彰奖励体系是拓宽育人工作覆盖面,强化群体激励功效的重要方式。
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奖机制,海西励志大学生评选活动,大学生“自强之星”评奖活动,都是构建长效激励机制的重要探索。
实践表明,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发展,达到“培育有用之才”的目标,不仅包含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经济帮扶,而且应包括大学生成长成才涉及到的学习、心理、能力等各方面的资助。
高校贫困生的工作必须坚持以资助为基础,以育人为导向,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创建符合受助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资助育人工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1]李玉兰.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已从确保不辍学走向资人[N].光明日报,2011-03-04.[2]曹瑛,李萍.新资助政策背景下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3]黄军里,李德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资助工作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9).[4]赵贵臣.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方式创新研究—坚持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