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先生有感
读胡适先生《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感
读胡适先生《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感在读完胡适先生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后,我深受启发,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慨和思考。
胡适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和辛辣的文字向大学毕业生发出了一声耳提面命的警示,希望他们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勇往直前的态度。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展开对这篇文章的感悟和一些个人的思考。
首先,胡适先生在文章中强调了毕业生要有规划和目标。
他指出,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学术背景上过于浅薄,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但却自以为是地去追求很高的目标,如出国读博、获得高薪工作等。
胡适先生认为,这种盲目追求目标而不顾实际条件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他告诫毕业生应该理性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目标。
这让我深受启发,意识到在制定人生目标时,应该站在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努力。
其次,胡适先生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指出,大学毕业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结束,相反,这只是学习的起点。
他呼吁毕业生要持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胡适先生认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此,我深表认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迅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不被淘汰,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再次,胡适先生在文章中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他指出,职业道德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必须坚守的底线,而不是因为现实的诱惑而放弃的东西。
胡适先生强调道德可以引导人们获得尊重,同时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
这一点让我感到深深的赞同。
在现实的社会中,诱惑层出不穷,人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了对道德的坚守。
然而,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标准,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最后,胡适先生在文章中对毕业生的人生态度提出了警示。
他指出,很多人在大学期间满怀希望和激情,但却因为现实的磨砺而放弃了自己曾经拥有的梦想和热情。
胡适先生希望毕业生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被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所左右,坚持走自己的路。
胡 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在翻开《胡适为什么读书》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入地思考过读书这件看似平常却又蕴含无尽深意的事儿。
胡适先生对于读书的见解,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求知路上的迷茫角落。
他说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是为了提升自我。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曾经那些懵懵懂懂的读书时光。
记得小时候,我最初接触书籍,完全是出于好奇。
那一本本有着五颜六色封面的童话书,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宝藏,吸引着我去探索。
我会为了白雪公主的遭遇而揪心,也会为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
那时候的读书,纯粹是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跟着主人公们经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冒险。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对于我来说,不再仅仅是有趣的故事。
我开始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试图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有一段时间,我对宇宙充满了好奇,于是读了好多关于天文的书籍。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本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各个星座的特点和它们背后的神话故事。
我常常在夜晚,仰望着星空,试图找到那些书中提到的星座,想象着那些遥远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
读着胡适先生关于读书能够帮助我们开阔视野的观点,我深有感触。
就像那次我读了一本关于不同国家文化的书,里面介绍了各个国家独特的风俗习惯、美食和传统艺术。
我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领略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
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读书是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让我们能够在小小的房间里,就能了解到地球另一端的精彩。
而且,读书还让我学会了思考。
以前,我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想当然,从未深入去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自觉地开始思考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
比如在读历史书籍时,我会思考为什么某个朝代会兴起,又为什么会衰落;在读小说时,我会思考人物的行为动机和他们所面临的选择。
胡适先生说读书可以让人变得更有判断力,这点我也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了深刻的体会。
曾经,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健康养生的文章,说得头头是道。
胡适纪录片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胡适纪录片观后感篇一:《先生》胡适观后感《先生胡适》观后感看了《先生胡适》我深刻的感受到文化是不应当和政治牵扯到一起的,一个文人,思想巨匠,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遭到莫须有的曲解与责难。
人们很喜欢带着政治立场去看一个人,只要政治观点不同,其思想,人格,文化便全盘否定,不留余地。
我一直不太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做选择题,连人都是要非此即彼,鲁迅还是胡适,一看这样的文字,我就异常郁闷,就如非让我选择是吃萝卜还是白菜一样。
在鲁迅所有文字中我最推崇的是《死后》,鲁迅生前即想到了死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尴尬与耻辱,那些任意歪曲和篡改着他文字的人,是他死后所不能控制的,生前尚且有申辩的可能,死后是断无申辩的机会了。
我常常以为他们是很悲剧的,如胡适,如鲁迅,尽管内心是多么的不情愿,他们丝毫不能阻挠死后被人利用,而且被利用得如此彻底,如此纯粹。
有时他们的一句话,就可以被无限上纲上线,就可以作为养活别人的工具,杀死对手的利器。
胡适教导学生,不要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他人的信仰为信仰。
这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论调。
当大部分人教你应当如何如何时,胡适教你不应如何如何。
当别人强调某某主义,某某路线时,他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有人认为这是他的局限性,不重视世界观的建立。
我却要说,这正是胡适的高人之处:不灌输教条,只教你独立思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需要的是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这样的论调,在今天看来,非常的理性而温和。
这就是胡适先生。
胡适是爱国的,胡适报效之国,并非所谓的某个政府掌控之国,而是中华民众之国。
当这个国家遭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候,个人的政治观点与哲学理念是要和国家当时的环境相靠近或者暂时妥协的,因此一个一向坚持自由之灵魂的胡适接受了蒋介石政府的驻美大使之职。
为国家存亡行路万里,演讲百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样的人格,又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胡适曾说我宁可保持我无力的思想,决不肯换取任何有力而不思想的宗教。
读胡适先生《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感
读胡适先生《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感第一篇:读胡适先生《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感读《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感偶幸读到胡适先生在1932年6月所作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演讲稿,(此文被收录于大学语文课程)深感胡适先生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学者,对那个年代中毕业大学生的殷切希望与教诲,虽说已经过去了八十余载,但这篇演讲对当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仍然具有着现实意义。
胡适先生在演讲中提到,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可能会出现两种堕落:其一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的欲望,其二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
结合自身想必这两种危险也是每一个走出校园初入社会的你我所面临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危险,胡适先生开出了三种防身的药方即“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这三种方法看似朴实无华,但仔细想来其中的奥秘让人感触良多。
这篇演讲稿中的"三法”,胡适先生从30年代到60年代一直推荐给晚辈后生,想必胡适先生对这三法也是很看重的,作为当今的后辈学子更是值得我们去重视。
文中胡适先生特别提到,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合理利用他的闲暇时间,我个人很是赞同,在闲暇的时间多培养非职业的兴趣,这样会使我们有一些精神寄托,最后使我们们有精力去施展能力,学到的那么点兴趣说不定会成为我们通向成功的垫脚石。
人生路上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空话,多培养点兴趣,带上点信心,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篇:读胡适先生《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感读胡适先生《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感对于胡适先生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虽然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有学习过,但是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总是有限,终于有时间认真坐下来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这篇与我们大学生有关的文章。
在认真看过这篇文字以后,不免会有一些感想和启发。
胡适先生在文章中提到,在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时候,容易失去求知欲、容易抛弃在学生时代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生活失去信心。
这些是对于我们这些大一学生来说好像很遥远的,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精选5篇)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3071字)最近在看蒋经国的传记,想起了蒋家偏安台湾后,胡适每次回台湾蒋经国必去机场迎接,名曰“代表父亲欢迎你”。
于是就想写些关于胡适的东西。
胡适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建国前,在学术上,我对胡适是及其崇拜的,胡适及其时代的人能取得那样的成就,和他们的教育水,胡适一生坚持做无党派人士,国民党败逃台湾后,当然胡适先生还是国民党政府有头,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最近在看蒋经国的传记,想起了蒋家偏安台湾后,胡适每次回台湾蒋经国必去机场迎接,名曰“代表父亲欢迎你”。
于是就想写些关于胡适的东西。
胡适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建国前他应该是中国学术界当之无愧的领袖之一。
但胡适究竟是学术明星呢,还是政治明星呢?我想胡先生肯定坚持他是前者,而且是不承认后者。
其实我很想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想的,胡适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对美国应该是有很亲近的感情,属于我们所说的“亲美派”。
但我想如果他被美国普通人熟知的话,应该是在八年抗战期间作为中国驻美国大使的影响力吧。
那么,在美国普通人眼里应该是政治人物吧。
我所读的胡适传总的来说,就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中立的。
但是我还是有点疑问,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有没有遭受到钱学森等人遭受到的那样的白眼呢?作者没有说。
别处也没找到。
但我不认为胡适有什么不同于当时其他的在美中国人,那么胡适后来及其推崇美国的做法就让我有点费解了,人性使然吗?言归正传,对胡适一生的总结,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学术和政治了。
在学术上,我对胡适是及其崇拜的。
胡适回国后曾担任北大的教授,有人说胡适每开一门课,其上课的讲义就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
这一点我是很相信的,这从他的治学态度上是可以看出来的。
胡适当时在中国学术界的朋友,笔友,随便拿出一个到现在应该都是“国宝级”的人物吧。
那时候,貌似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有时候我在想,物以类聚,难道天才也是一样的吗?先秦的百家,唐代的诗人,宋代的词人,明代的小说家哲学家,近现代的学者,随便那个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
胡适论读书与人生读后感
胡适论读书与人生读后感读了胡适先生关于读书与人生的论述,就像跟一位亲切又睿智的长者聊了一场天,心里满是收获和感慨。
胡适先生对读书那可是推崇备至啊。
他一说,我就觉得读书这事儿可太重要了。
就好比我们在生活的这个大迷宫里乱转,读书就像是拿到了一把把神秘的钥匙。
每一本书都可能是打开一扇新门的钥匙,门后面藏着不一样的风景,可能是古代那些伟大思想家的智慧宝藏,也可能是远方陌生国度里奇妙的文化风情。
我以前读书呢,有点像小猫钓鱼,三心二意的。
看了胡适先生的话,才知道读书得有计划、有方法。
他说读书要博,就像吃饭不能挑食一样,啥知识都得往脑袋里装点儿。
不能只看那些轻松有趣的小说,什么历史、科学、哲学的书都得涉猎。
这就好比吃菜,光吃肉可不行,蔬菜、粗粮都得搭配着来,这样身体才健康,脑袋里的知识体系才全面呢。
说到人生,胡适先生的话也像一道光照进了我心里那些模模糊糊的角落。
他的意思好像是说,读书和人生就像一对分不开的好伙伴。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过人生,而人生的经历反过来又能让我们对书里的东西理解得更深。
以前我老是觉得人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呗,可胡适先生让我明白,读书能给人生指引方向。
那些从书里汲取的智慧就像指南针,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悄悄在耳边告诉我们该往哪儿走。
比如说,当我读到那些英雄人物的传记时,他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会激励我,要是我在生活里遇到了挫折,就会想:“人家那么难都挺过来了,我也能行!”而且啊,胡适先生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泉,清澈又充满活力。
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地给你讲大道理,而是像朋友一样,用很平实的话语把深刻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他让我觉得读书不是一件苦差事,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摆自己读了多少书,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想法。
胡适先生说的读书之道,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好像有点难做到了。
现在书太多了,网络上的信息更是像洪水一样涌来,要做到像他说的那样广泛而深入地读书,还真得有点定力。
胡适文章读后感(四篇)
十五岁,似乎还在徘徊,然而毛泽东于十六岁便发出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言,周恩来十三岁时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那么,是时候用我们的青春筑起通向梦的阶梯,在梦实现的地方,有你,有我……
去年,唐德刚先生故去,作为胡老夫子的关门弟子,他所有关于胡适的著作中没有粉饰老师为“圣人”,反而客观中肯,毫无隐晦之意,在今天漫天飞的传记里,怕是少有的极品了。唐德刚说胡适是“近代中国惟一没有枪杆子作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但是又说其:“搞政治胡适后天不足,在主观条件上,胡先生所缺乏的是:他没有大政治家的肩膀、中上级官僚的脸皮和政客与外交家的手腕;他甚至也没有足够作政论家的眼光”。这样的论断,胡适先生听了也许只是笑而不语,因为他说:“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何惧这点小小的评论?
虽然没有精读,通过课堂学习和一些资料翻阅也了解到胡适是一个注重个人独立,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人。个人首要的是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并且入世以实际行动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大声疾呼男女平等,反对愚忠愚孝,强烈反对伪善的表面文章。坚持无神论,反对迷信,崇尚西方自由、平等、宽容和科学主义精神,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教导的一味信天安命,只求诸思想以得安逸。
然而,却又是如此的熟悉,你信么?你我都离胡适很近。有几句话,你一定听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我们一定能够耳熟能详,但未必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胡适说的。“中国需要的是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这样的论调,在激情岁月远离的今天,又似乎有些现实的味道。这就是胡适先生,陌生而又熟悉。
读胡适先生为什么要读书有感
读胡适先生“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有感
再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感触颇多。
在当今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实在是太需要宣传和传播胡适先生的文化理论和思想。
特别是我们的教育,更是要先教会年轻人为什么要读书,乃至读什么样的书,我们整个社会都太需要读书的氛围了。
国家强盛的根本在教育,教书育人,首先要教会如何读书,会读书方能会做人。
我们的社会只有多读书的人多了,才会有社会和谐和精神文明,才会有国家真正的强大和进步,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一定是崇尚读书的社会,“读书的目的在于读书,要读书越多才可以读书越多”。
我们常说“人才的培养”和“培养人才”,读了胡适先生的此文,才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称之为“学者”和“人才”。
胡适先生对学者的概括真的是入木三分,令人敬畏,“理想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
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无人能及”——胡适。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崇尚读书就先从自我做起,先从阅读胡适先生的“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篇文章开始我们的读书之旅,让书籍在传播给我们知识的同时,更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相信知识会帮助每一个人树立起人生的目标和生活的方向。
最近拜读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
最近拜读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不必拜倒在孔圣人脚下》,言语微(微妙)词之间却也是显得眼界开阔,不同凡响。
只是仔细读来略有对先生的不同之处,然胡适先生曾经却也说过学习要有怀疑之类的话,于是便发表一下个人感想。
国民时期,当执政府推出万世师表,在社会上大兴中国文化,加强礼教,形成一种浓厚的儒家气息。
然阴谋、意图是何等的明显,未免也脱不了“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在这里胡适先生是睿智的,思维是清晰的。
然对先生的《不必拜倒在孔圣人脚下》作为文章的题目却感到不为苟同。
第一点;考虑不当,圣人的思想历经千年是值得历史考究的,只是当时政府断章取义,统治思想,是妄人之举,是站不住脚的。
作为中华名族的文化财产,实为有所不当第二点;言语过于激烈,作为智者是不会如此极端的,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否认,是缺少创新的,与时俱进的。
更何况自己是名人,对新一代社会积极人士是有影响的。
在文章中先生谈到人格上的问题后,指出东林诸君子的慷慨献身不如革命青年的杀身成仁。
在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社会提倡的是人人平等,不分职业的高低。
为人生的理想而献身,为自己的正义而献身,何来高低比较之分,当然这是要排除那些无谓的牺牲,毕竟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毕竟胡适先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然如今社会不同了,在物质空前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精神文化支柱,用来增强名族的人文情怀,增强名族的精神厚土,文化底蕴。
如今海内外兴办起“孔子学院”是值得令人自豪与鼓舞的,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目前太需要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也是一条很长的路,此时的我期待着“文化振兴30年”
2013年9月24日
药学院值班室。
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
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先生的作品,这样的一本书,自然是有很多的感悟给读者的,在写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时需要写出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同时这些故事又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要注意的。
下面就是一些好的范文。
篇一: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今天,我读了作家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差不多先生传》。
这个题目十分有趣,我带着一丝好奇读完了全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差不多”的人,他看不清,听不明,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
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去帮妈妈买红糖,结果却买成了白糖,他妈骂他,他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上学时,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
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
”他说:“山西同陕西,不是差不多吗?”他长大后在店铺做伙计,做事总是不精细,“十”跟“千”常常写错。
掌柜的生气了,骂他不仔细。
他只是笑嘻嘻的赔小心道:“千与十只差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嘛!”有一次,他有事要外出,慢悠悠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开走了,他不满地说:”八点三十分开,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
谁知家人弄错了,喊来了西街的牛医王大夫。
他说:”汪大夫跟王大夫不是差不多吗?就让他试试吧!“王大夫走上前,用医牛的方法替他治病,不一会儿,他便一命呜呼了。
他临死前,说:”活人同死人也差。
差不多,。
凡事只要。
差。
差不多就。
就好,。
何。
何必太。
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说他看得破,想得开,于是,人人都象他学习,中国很快变成了一个”懒人国“。
读了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了懒惰和做事马虎的危害。
我们绝不能像文中的差不多先生一样,不求上进,马虎行事,这样只会让我们一事无成。
篇二: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前不久,我从三联出版社订购了一本《国文百八课》,并从中拜读了近代大文学家胡适先生的小品文《差不多先生传》,感慨万分。
胡适论读书与人生读后感
胡适论读书与人生读后感读了胡适先生关于读书与人生的论述,就像是在一个闷热的夏日里,突然喝到了一杯冰爽又透着茶香的凉茶,那叫一个通透畅快。
胡适先生说起读书,那可真是句句在理,又妙趣横生。
他就像一个特别热心的老大哥,拉着你的手说:“读书这事儿可不能马虎啊。
”他提到读书要博,这就像吃饭一样,不能只盯着一种菜吃,得什么菜都尝尝,这样营养才全面。
我就想到自己以前读书,净挑那些小说看,尤其是那种热血的冒险小说,其他的书就像被打入冷宫似的,碰都不碰。
读了胡适先生的话才明白,这就像吃饭只吃炸鸡腿,虽然过瘾,但时间长了肯定不健康。
读书也得广泛涉猎,历史、科学、哲学啥的都得沾沾边儿,这样自己的知识体系才不会是个“瘸腿”的。
而且啊,胡适先生强调读书要有怀疑的精神。
这就好比你去逛街买东西,不能摊主说啥你就信啥。
书里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要带着自己的小问号去看。
就像有些历史故事,以前书上怎么写,大家就怎么信,可现在随着更多考古发现和研究,才发现原来有些是被误传的。
要是没有这怀疑精神,咱们就只能一直被那些错误的信息牵着鼻子走,多傻呀。
再说说读书和人生的关系。
胡适先生把读书当成是塑造人生的一把神奇的刻刀。
每一本书就像一小片精致的材料,被这刻刀精心雕琢后,就融入到我们的生命里,让我们变得更加丰富、立体。
一个人要是读了很多好书,就像给自己穿上了一身绚丽又结实的铠甲,在人生的战场上,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诱惑,都能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
从他的话里我还感受到,读书不是那种为了完成任务的苦差事,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自己灵魂的滋养。
就像给一盆花浇水施肥一样,读书就是给我们的内心世界浇水施肥,让它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以前总觉得读书是为了考试,为了让爸妈高兴,现在才知道,读书真正的意义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是自己和这个世界上无数智慧灵魂的对话。
读完胡适先生关于读书与人生的这些话,我就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
我觉得我得重新审视我的读书计划了。
我可不能再让那些好玩的手机游戏、无聊的短视频把我的读书时间都抢走了。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胡适,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启蒙运动的倡导者。
他对知识和学习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胡适为什么读书以及他的读书心得。
1. 胡适的读书态度胡适非常重视读书,他认为读书是扩展自己思想和知识的最佳途径。
他坚持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才能充实自己的内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胡适鼓励每个人要保持求知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2. 道德修养与读书胡适相信,读书对于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和教诲,提高我们的人格素养,塑造我们的内在品质。
3. 学科知识与读书胡适还认为,读书是学习各种学科知识的基石。
他强调知识的广博性和综合性,鼓励人们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的阅读。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得不同学科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
4. 读书的影响力胡适深信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他相信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为我们的人生带来积极的改变。
5. 胡适的读后感胡适在读书后常常有着深深的感悟和思考。
他的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消化和理解。
通过读书,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种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
同时,他的读后感也让他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悟,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总结起来,胡适为什么读书的原因有很多。
对于他来说,读书是提升自己的途径,是拓展思想的舞台,是培养品质和修养的必经之路。
通过阅读,他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学术素养和思辨能力。
胡适的读书心得也让他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与启示。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修炼。
希望我们能像胡适一样,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的态度,用心去阅读,用心去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胡适《治学方法》感悟
胡适《治学方法》感悟
在我读到胡适先生的《治学方法》时,我深受启发,对于我的学术研究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胡适先生强调了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他认为,治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而应该深入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物。
这种思考方式对我影响很大,我开始更加注重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其次,胡适先生强调了实验和实证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验和实证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我对待学术
的态度,我开始更加注重实证和研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自己
的观点和想法。
此外,胡适先生还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深刻认识
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我开始更加注重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观点
和证据,以避免陷入盲目相信和盲从的境地。
最后,胡适先生还强调了学习和求知的态度。
他认为,学习应该是积极的、探索性的、谦虚的。
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我对待学习的
态度,我开始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同时也保持谦虚和
谨慎的态度。
总之,胡适先生的《治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实验、实证、批判性思维和积极求知的态度,我们才能真正地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生活质量。
胡适先生二三事读后感
胡适先生二三事读后感1. 读了 《胡适先生二三事》,我就寻思,胡适先生那么有学问,是不是像我们班的学霸小辉呀?小辉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大家有不会的题都去问他。
我问小辉:“你咋啥都懂呢?”小辉挠挠头说:“我就是平时爱看书,多琢磨。
”胡适先生肯定也是天天钻研学问,才那么厉害,这是不是告诉咱,只要肯努力,就能变聪明呢?2. 胡适先生倡导白话文,他是不是心里想着,要让所有人都能轻松读懂文章呢?就像我给奶奶讲故事,奶奶年纪大了,听不懂那些文绉绉的话。
我就用大白话讲,奶奶听得可开心了,一个劲儿夸我讲得好。
胡适先生推广白话文,是不是也想看到大家都能愉快地交流知识,没有隔阂呢?这让我明白,说话做事简单点,大家都轻松。
3. 我在想胡适先生面对困难时,会不会像我学跳绳那样?一开始我怎么也跳不好,急得都快哭了。
我对自己说:“我就不信我学不会!”然后不停地练。
胡适先生说不定也有这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是学术上的难题,还是生活里的困境,都不退缩。
难道我们不应该像他这样,遇到困难勇敢向前吗?4. 胡适先生和朋友们交流学问的时候,是不是像我们小组讨论作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有次我们讨论一道数学题,小明说一种解法,小红又提出另一种。
胡适先生和他的朋友们肯定也争得面红耳赤过,但都是为了把事情弄明白。
这说明有交流才有进步呀。
5. 胡适先生写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像我写作文一样,有时候灵感突然就来了?我写作文时,正发愁没啥可写,看到窗外的小鸟,一下子就有了思路。
胡适先生的那些好文章,是不是也是某个瞬间灵机一动,然后赶紧写下来的呢?这告诉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哦。
6. 我好奇胡适先生对待不同观点的人,是啥态度呢?就像我和小刚下棋,小刚总爱用一些怪招,我开始很生气,觉得他不按套路出牌。
后来我想,他有他的想法嘛。
胡适先生肯定也能包容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让思想碰撞出火花。
要是大家都只听一种声音,世界不就太单调了吗?7. 胡适先生做演讲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有激情?我在学校演讲比赛时,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同学,心里可紧张了,但又想把自己的想法大声说出来。
《先生》胡适 观后感
《先生》胡适观后感《先生胡适》看了《先生胡适》我深刻的感受到文化是不应当和政治牵扯到一起的,一个文人,思想巨匠,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遭到莫须有的曲解与责难。
人们很喜欢带着政治立场去看一个人,只要政治观点不同,其思想,人格,文化便全盘否定,不留余地。
我一直不太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做选择题,连人都是要非此即彼,鲁迅还是胡适,一看这样的文字,我就异常郁闷,就如非让我选择是吃萝卜还是白菜一样。
在鲁迅所有文字中我最推崇的是《死后》,鲁迅生前即想到了死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尴尬与耻辱,那些任意歪曲和篡改着他文字的人,是他死后所不能控制的,生前尚且有申辩的可能,死后是断无申辩的机会了。
我常常以为他们是很悲剧的,如胡适,如鲁迅,尽管内心是多么的不情愿,他们丝毫不能阻挠死后被人利用,而且被利用得如此彻底,如此纯粹。
有时他们的一句话,就可以被无限上纲上线,就可以作为养活别人的工具,杀死对手的利器。
胡适教导学生,不要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他人的信仰为信仰。
这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论调。
当大部分人教你应当如何如何时,胡适教你不应如何如何。
当别人强调某某主义,某某路线时,他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有人认为这是他的局限性,不重视世界观的建立。
我却要说,这正是胡适的高人之处:不灌输教条,只教你独立思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需要的是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这样的论调,在今天看来,非常的理性而温和。
这就是胡适先生。
胡适是爱国的,胡适报效之国,并非所谓的某个政府掌控之国,而是中华民众之国。
当这个国家遭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候,个人的政治观点与理念是要和国家当时的环境相靠近或者暂时妥协的,因此一个一向坚持自由之灵魂的胡适接受了蒋介石政府的驻美大使之职。
为国家存亡行路万里,演讲百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样的人格,又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胡适曾说我宁可保持我无力的思想,决不肯换取任何有力而不思想的宗教。
只有超越了党派的隔阂,在坚持自己信仰和主张的同时,尊重别人的信仰和主张,并努力捍卫别人的自由,这样的人才是把自由实践的人,胡适便是这样的人。
胡适先生带给我的启示
读胡适先生文章有感
偶获一本胡适先生谈治学的书籍,正在读中,颇有感慨。
民国时期,胡适先生已经谈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
在材料与方法一文中,提到新材料及新工具的重要性。
正如先生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用于治学,还可以用于解决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然而,为何如我,也算接受过中国的一流教育,九十年代初接受了一流大学本科的教育,后又读过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但,在处理事情时,却往往是提出假设,然后直接把假设当作结论呢?而在我周围,像我这样的人很多。
这种现象可能是有以下原因所造成:1)首先,原因可能还是在自己。
虽好读书,但多喜欢读轻松的书。
日常生活中,不爱思考,虽喜欢提出问题,但不爱深究答案。
2)其次,尚无法确定目前的教育体系如何,但九十年代我所受到的教育好像没有足够
的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
教学课程往往还是以记忆类为多,思考训练类为少。
这可能是教育界人士能力问题。
民国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大家,可惜这些大家或去了台湾,或留下来但无法再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过右派、牛棚这些事情,留存下来的教育界人士或人云亦云,或有能力但不再发挥。
当然,也可能是政治上的原因,或许并不希望高校培养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学生,因而在教材的设计上思考训练类的课程较少。
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做事情的结果有很大差异。
公司中有一同事,很优秀,从小在美国受教育,虽然很年轻,但是适应环境能力很强,情商也很高,面对困境能够挣扎出一个新的局面。
这位同事所表现出来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又岂能与他从小所受的训练没有关系呢?。
2024年胡适家书读后感
2024年胡适家书读后感胡适(1891-1962)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其著作涉及哲学、文学、教育、翻译等多个领域,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他的《胡适家书》是他晚年时写给父母、儿女和朋友的一系列家书集合,内容涵盖了他的家庭生活、工作心得、人生感悟等方方面面。
读完这本书,我对胡适更加敬佩和钦佩,他的思想和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胡适家书中展现出的对家庭的深情厚意让我感动。
胡适的父母和妻子都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对他们的爱和关怀溢于言表。
他在信中经常提及他对父母的思念和敬意,对妻子的关心和倾听,对儿女的爱护和教育。
在他的笔下,他家庭的幸福和团结大家都十分可感知。
他和父亲的思想互动,他和母亲的温情交流,他和妻子的默契合作,他和儿女的教育培养,无不展现出胡适作为一个家庭人的责任感和爱心。
我深深被他对家庭的热爱所打动,也让我明白了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其次,胡适家书中体现出的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我受益匪浅。
胡适是一位极富学术热情和使命感的人,他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许多。
他致力于推动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主义和民主化,对中国文化进行创新和解放。
在家书中,他带着对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醒自己要坚守初心,追求学术进步和国家进步。
他讲述了自己在学术上的思考和实践,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启发和引领。
他抱怨了在这个时代的许多困扰和束缚,但从未停下对进步的追求。
这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明白了事业的意义和追求。
此外,胡适家书中体现出的对人生境遇的理性思考令我深思。
胡适的人生经历颇多坎坷,他历经战乱和流亡,面对许多困难和压力。
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始终保持着理性和乐观的态度。
他在信中谈及了自己对人生意义、成功和幸福的理解,对困境和挫折的思考,对品质和人格的要求。
他清醒地认识到人生的不易和无常,但他始终秉持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一个人对于境遇的理性思考和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读胡适有感
最近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很是有些低迷,恰巧看到胡适先生于1932年在北大的演讲,后发表于《独立评论》的一篇文章,颇有感触,我现在的困惑胡适先生于近百年前就有了答案,大师就是大师,暗自庆幸,对历史有了更深感激,遂忍不住分享,希望有相同困惑的人读完能有所获得。
人从学校一毕业,就面临很多跟学校不一样的问题,面对的人群、承担的责任等等都与学生有着天壤之别。
但是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有堕落的危险。
当然不是说学生就没有堕落的可能,现在的大学生可能也是最堕落的人群。
工作后的堕落不大一样,大概有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
到了社会以后,往往会发现自己学生时代所学的完全用不上,自己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又往往在学校里不曾学过,还有很多人在岗位上完全用不着什么学问,一样可以混吃混喝,风生水起。
在这样的环境里,温水煮青蛙,让人难免心灰意懒,你学或者不学,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于你的生活似乎没有半点帮助,况且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和闲暇的时间,而现代人又有那么多诱惑,追剧、闲聊、王者荣耀和吃鸡等等,所以我们抛弃学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追求。
大学刚毕业的人刚与社会接触,会感觉理想和现实的严重脱节,会发现小人往往得志,学校和儒家教我们的那一套好像完全失灵了,容易产生悲观和失望的情绪。
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忱,奋斗的勇气,此刻似乎都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
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仍然保留学习的热忱和年少时的勇气?胡适认为有三个方法是值得一试的。
一是“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解决问题是知识学问的根本需要,人类的祖先亿万年来所积累的知识学问,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
读《先生》有感
读《先生》有感读《先生》有感1何为“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卷隽永,他们的背影,我们民族的正面。
蔡元培,北大永远的校长,将北大由原来的官二代升官发财之地变成了中国现在文化的起源地,从中走出了罗家伦,蒋梦麟这样的校长,也成为我国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当时的北大是各种文化的交流地,每种思想都可以在其中进行讨论。
还有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和陶行知,按照现在的标准看他们都是名校的海归,更不用说当时的情况了,他们走入基层,探讨平民教育的可能性,通过自己不断的探索,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国的路线。
能称之为先生的,都是一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当这些人面对中国残破的现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救中国,他们没有革命,没有变法,他们求的就是将更多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人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国家,让这些人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他们提供了条件。
我认为先生,要有责任感,要知识,有激情,还要有梦想,剩下不怕苦不怕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国家,奉献了一生。
读《先生》有感2约克先生不是一个人,它是一只猪,一只可爱的、善良的、大智若愚的猪,可能就有的人要问了,猪都是胖胖的、傻傻的,整天只知道吃和睡觉,还能可爱、善良、大智若愚?可是在朱奎爷爷笔下的这只猪——约克先生,它就是一只不平凡的猪,它打了几个喷嚏,朋友们说它感冒了,为了吃到朋友们口中所谓的“好吃的”,它就装病,结果真的吃到了,没想到那是苦苦的药。
为了当爸爸,它偷偷地把小咯咯哒的鸡蛋放到自己的身下,没想到却压坏了鸡蛋。
为了减肥,它只吃大米变成了瘦肉型的猪,得了奖牌。
为了朋友它下过水井里,为了保护麻雀喳喳,它努力学飞,与老鹰搏斗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约克先生为了朋友可以付出一切。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但学到了许多的成语,还学习到了约克先生帮助他人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约克先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学习他人的优点,做一个可爱的、善良的、大智若愚的人,不要向小索普太太和小索普先生那样自私自利。
《先生》胡适 观后感
《先生》胡适观后感《先生胡适》看了《先生胡适》我深刻的感受到文化是不应当和政治牵扯到一起的,一个文人,思想巨匠,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遭到莫须有的曲解与责难。
人们很喜欢带着政治立场去看一个人,只要政治观点不同,其思想,人格,文化便全盘否定,不留余地。
我一直不太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做选择题,连人都是要非此即彼,鲁迅还是胡适,一看这样的文字,我就异常郁闷,就如非让我选择是吃萝卜还是白菜一样。
在鲁迅所有文字中我最推崇的是《死后》,鲁迅生前即想到了死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尴尬与耻辱,那些任意歪曲和篡改着他文字的人,是他死后所不能控制的,生前尚且有申辩的可能,死后是断无申辩的机会了。
我常常以为他们是很悲剧的,如胡适,如鲁迅,尽管内心是多么的不情愿,他们丝毫不能阻挠死后被人利用,而且被利用得如此彻底,如此纯粹。
有时他们的一句话,就可以被无限上纲上线,就可以作为养活别人的工具,杀死对手的利器。
胡适教导学生,不要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他人的信仰为信仰。
这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论调。
当大部分人教你应当如何如何时,胡适教你不应如何如何。
当别人强调某某主义,某某路线时,他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有人认为这是他的局限性,不重视世界观的建立。
我却要说,这正是胡适的高人之处:不灌输教条,只教你独立思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需要的是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这样的论调,在今天看来,非常的理性而温和。
这就是胡适先生。
胡适是爱国的,胡适报效之国,并非所谓的某个政府掌控之国,而是中华民众之国。
当这个国家遭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候,个人的政治观点与理念是要和国家当时的环境相靠近或者暂时妥协的,因此一个一向坚持自由之灵魂的胡适接受了蒋介石政府的驻美大使之职。
为国家存亡行路万里,演讲百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样的人格,又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胡适曾说我宁可保持我无力的思想,决不肯换取任何有力而不思想的宗教。
只有超越了党派的隔阂,在坚持自己信仰和主张的同时,尊重别人的信仰和主张,并努力捍卫别人的自由,这样的人才是把自由实践的人,胡适便是这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获一本胡适先生谈治学的书籍,正在读中,颇有感慨。
民国时期,胡适先生已经谈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
在材料与方法一文中,提到新材料及新工具的重要性。
正如先生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用于治学,还可以用于解决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然而,为何如我,也算接受过中国的一流教育,九十年代初接受了一流大学本科的教育,后又读过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但,在处理事情时,却往往是提出假设,然后直接把假设当作结论呢?而在我周围,像我这样的人很多。
这种现象可能是有以下原因所造成:1)首先,原因可能还是在自己。
虽好读书,但多喜欢读轻松的书。
日常生活中,不爱思考,虽喜欢提出问题,但不爱深究答案。
2)其次,尚无法确定目前的教育体系如何,但九十年代我所受到的教育好像没有足够的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
教学课程往往还是以记忆类为多,思考训练类为少。
这可能是教育界人士能力问题。
民国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大家,可惜这些大家或去了台湾,或留下来但无法再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过右派、牛棚这些事情,留存下来的教育界人士或人云亦云,或有能力但不再发挥。
当然,也可能是政治上的原因,或许并不希望高校培养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学生,因而在教材的设计上思考训练类的课程较少。
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做事情的结果有很大差异。
公司中有一同事,很优秀,从小在美国受教育,虽然很年轻,但是适应环境能力很强,情商也很高,面对困境能够挣扎出一个新的局面。
这位同事所表现出来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又岂能与他从小所受的训练没有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