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
2010中国经济走势及2011年经济展望
第三,从地方财政来说中国很多的地方财政是土地财政,卖地的收入是财政很重要的构成。那么如果房地产投资下降意味着土地购置,这会对给地方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房地产不是说大家经营好房产的问题,实际是各方面的问题。
这种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到宏观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经济转型更重要的是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培养。那么人力资本会在未来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于是,在座各位的事业是大有前途的。不仅是劳动力的管理,而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素质的培养,这才能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第一,中国的出口是增长的,因此房地产投资的必要性是在下降的。也就是说维持GDP的增长并不一定要放松投资。
第二,房地产又在金融部门非常地重要,而不得不促进发展。大家都意识到应多投入保障性住房。那么对当前的房地产我想说三个理由。
第一,从当前来看我们的房地产政策是从管理到需求的支持,就抑制短期房价是有意义的。但从长期来看应该是多投入保障性住房。我们看到,假如说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对钢材、对水泥、对家电、对家具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房地产投资出现问题只不过这个投资不再是企业性的而是政策性的。它可以稳定需求。这种经济适用房或者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就变成了稳定需求。大家关心的问题是房价,其实在房地产中间土地价格是占了房地产成本的重要一部分。如果地价降下来房地产的价格就降下来了。无论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商品房所用的土地是一样的。建筑成本是2000-3000块钱。如果保证建筑面积就能稳定上下游的产业链,房价就可以快速回落了。这里说一下重庆市,重庆市在未来的五年中会提供400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而且今年一次开通1200万平方米,投资750亿。通过这样一种办法既稳定了需求同时也解决了居民住房的问题。因此,我感觉第二个意见是,未来的房子走势完全取决于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投资。
2010-2011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1.标题:2010-2011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时间:2011-4-11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3期正文:一、2010年社会建设总体形势2010年中国带领亚洲新兴经济体率先迈出低谷走向复苏,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经济回暖的带动下,城镇化进程加快,民生问题得到改善,居民消费快速增长。
(一)经济增长稳步回升,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10%左右的高位增长态势。
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将突破37万亿元,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左右。
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减少,最终消费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外贸出口基本恢复,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趋于合理。
2010年粮食再获丰收,总产10800亿斤左右,实现连续第7年增产。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439万吨,同比增长2.6%。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这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政策的逐步淡出;另一方面是因为2010年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的调控措施,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既定目标。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政府主动加强经济运行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的结果。
总的来说,2010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资产泡沫与通胀预期管理都顺利实现。
但是,扩大内需、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物价上涨趋势需要警惕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快于城镇居民。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4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69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年增长预期超过8%,有望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
中国经济2010年回顾与2011年展望
中国经济2010年回顾与2011年展望齐建国,张涛2011-03-02摘要: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高速平稳、前松后紧”的局面。
2011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预计GDP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10%左右。
“稳中求进,难中求解”将成为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基调。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预测,房地产,人均钢铁一、2010年经济形势回顾(一)工业化进程继续推进、经济结构仍然处于重型化阶段分析短期经济形势必须把握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清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图1表明,1990年以前,我国工业化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虽略高于GDP增长速度,但二者差别很小。
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增长速度,表明1990年以后我国进入了加速工业化时期。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工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随着中国经济率先实现全面恢复,工业增长再次回复到较高的增长水平。
这说明,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尚未达到高峰期,这就决定了工业增长依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图1:改革开放32年经济总量增长与工业增长比较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制作。
2010年1-11月份的数据表明,在工业增长快于GDP增长的同时,重工业增长仍然快于轻工业。
11月份,规模以上重工业增长13.6%,轻工业增长12.7%。
这种趋势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同。
发达国家工业化实践表明,钢铁作为重化工产品的代表,在工业化进入基本完成阶段时,人均年消费钢铁将会达到顶峰,然后出现拐点,转为下降。
图2中列出了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在工业化达到顶峰时人均每年钢铁消费量。
其中呈现出的基本规律是,工业化开始越晚的国家,工业化持续时间越短,工业化高峰时人均年钢铁消费量就越高。
英国1765年开始进入工业化,到1973年人均钢铁消费达到高峰,年最高消费为477公斤,工业化过程持续了200多年。
完整版:2010年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2010年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国家能源局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实现回升向好后的平稳较快发展。
能源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经济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能源生产持续增长,在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能源需求增速稳中有降,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一、2010年能源供需形势及特点2010年全国GDP实现了10.3%的增长,增幅比上年加快 1.1个百分点,接近1978-2009年平均9.9%的长期增长趋势线,延续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
受宏观经济拉动,能源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消费持续回升,全年能源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煤炭产销快速增长,价格波动中调整2010年全国煤炭产销两旺。
铁路运煤干线加快扩能改造,煤炭调运能力显著增强,全年煤炭运量累计完成20亿吨,比上年增长14.2%;主要中转港口煤炭发运量5.6亿吨,增长21.5%。
年末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5607万吨,可用天数15天,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2010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价格走低,东南沿海电厂加大海外采购力度,带动全国煤炭进口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净进口煤炭1.46亿吨,增长40.9%。
1、煤炭价格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
2010年全国煤炭价格呈“W型”走势。
年初极端低温天气带动取暖负荷大幅上升、火电量快速增长,加之枯水期水电减发,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价格805元/吨左右。
春节过后气温回升,煤炭需求和价格逐渐回落,3月下旬降至年内最低675元/吨左右。
二季度,工矿企业生产持续复苏、高载能行业用能快速增加,西南地区干旱、火电满负荷运行,加之发电企业提前储煤迎峰度夏,拉动煤炭需求“淡季不淡”,5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价升至760元/吨。
2010-2011年中国经济描述
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经济运行趋于正常增长轨道,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本文认为,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物价涨幅趋稳,预计全年经济增长10%左右。
预计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可保持在9%左右,全年物价涨幅有望控制在4%以内。
建议2011年财政、货币政策应逐步实现由应对危机型向常规型的平稳过渡,并保持相对稳定,要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刘世锦■参加:侯云春卢中原蒋省三韩俊■报告执笔:刘世锦余斌李建伟陈昌胜张立群方晋杨建龙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全年达到9%左右。
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今年以来,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
2009年我国经济能迅速扭转增速下滑势头,主要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快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逐步下降,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中国经济前景预测
第22卷第1期Vol.22,No.1西部经济管理论坛West Forum on Economy and Management2011年3月Mar.2011收稿日期:2011-02-28作者简介:范剑平(1957—),男,经济学硕士,研究员,教授,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消费经济和收入分配研究。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中国经济前景预测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北京100045)摘要:2011年,“十二五”规划和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和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东、北非等局部地区局势紧张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模型测算,预计我国经济增长9.5%左右,速度略低于2010年,CPI 涨幅可控制在4%左右。
2011年宏观调控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总量矛盾,而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
要保证“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在开局之年落实到年度工作中,必须在深化改革方面给力,力争在调整结构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关键词:经济预测;宏观调控;经济复苏中图分类号:F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124(2011)01-0001-05一、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评价和全年经济走势(一)经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略高于1978-2009年9.9%的长期增长趋势线。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工业和建筑业恢复性增长最为明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2011年展望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2011年展望文 / 王静文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一)全球经济触底反弹,贸易投资逐渐恢复世界经济继2009年经历了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之后,2010年出现触底反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为4.8%,其中发达经济体为2.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为7.1%。
世界银行、OECD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分别为2.9%、4.6%和3.6%,较2009年均有较大回升。
国际贸易同样在2010年实现了触底反弹。
世界贸易组织(WTO)和OECD分别预测,2010年全球贸易额将同比增长13.5%和12.3%。
IMF预测为增长11.4%,并预计在贸易复苏的同时,个别国家经常项目失衡状况将出现反复。
其中,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将从2009年的2.7%略升至3.2%,英国从1.1%上升至2.2%,而德国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从4.9%升至6.1%,日本从2.8%升至3.1%,石油输出国从4.6%上升至6.7%。
但是,东亚“四小龙”顺差占比将从8.5%降至7.1%,中农村金融研究 23 January 2011封|面|文|章January 2011国将从6.0%降至4.7%(IMF,2010a)。
FDI方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10》认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将从2009年的1.1万亿增至2010年的1.2万亿,2011年将进一步增至1.3万亿~1.5万亿,2012年则将达到1.6万亿~2万亿,初步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
由于跨国公司的财务状况持续改善、股票市值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微调等因素,跨国并购比绿地投资增长速度更快,新兴和转轨经济体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要目的地。
(二)通胀通缩全球并存,货币政策出现分化2009年世界各国在救市过程中向市场释放出了大量流动性,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这些流动性首先在物价上体现出来,但由于各国经济基本面不同及处于产业链的不同阶段,物价相应表现出不同的走势。
2010年美国经济金融运行形势分析以及2011年展望
一
美 国经济金融运行概况
( 一)经济增长加快 ,复苏动力略有恢复
21 00年四季度美国 G P D 增长初值 为 3 2 ( . % 经季
度调整后年率 ,无特殊说 明下同) ,环比加快 06 . 个百 分点 ,但低于早前 35 的市场预期。 0 0 . % 。2 1 年全年美 国 G P增长 2 9 ,比上年提高 55 D .% . 个百分点 .创过去 五年 来最高水平。从结构上看 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较大的是 消费和非住 宅投资 ,四季度个人消费支 出和
降 14 亿 美 元 。从 商 品构 成上 看 ,由于 能 源价 格 攀升 , 12
宜持谨慎 乐观态度 。
Ab ta t s rc
The US c omy wen h o gh l ge fu t t ns sn e te en ft i o d o ec s i .Dr en b ia e c s e on tt r u ar lcuai ic h d o hs r un fr e son o i y pr t on ump in an n n v v to d o — r ien i n esm en,te U. ec n esd t iv t al t h S o om y r gai d grwt e ne o h mOmen u i he s on h fo ,b tf t e on l m n t ec d al f201 0 u uur ec omi e v y i c rco er s
银行美洲 代表处首席代表
A to uh r
B oM ig o , if pe e tt e, o l’ Ba ko iaRe rs naieOfi r h a n y u Che Re rs nai Pe pes v n f Chn p e e tt fc f eAmeia v e o t r s c
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2011年展望
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2011年展望新闻作者: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新闻来源:日期:2011-6-27 10:05:16 浏览次数:2640摘要: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虽超预期,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在全球复苏步履维艰之时,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总结2010年的宏观调控,在强调保增长的同时,对调结构的重视稍嫌不足。
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时机稍晚,力度也不太够。
展望2011年,我国经济将步入政策紧缩期,适当的政策排序应该是抑通胀、调结构、稳增长。
我们预测,2011年我国GDP实际增长9.6%,CPI上涨4.3%。
关键词:宏观经济,回顾,展望,政策建议2007-2008年是我国经济周期的拐点。
在经历了长期的高位平稳运行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就在此时爆发。
金融危机和周期拐点叠加,使得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异常复杂的局面。
经过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低谷后,我国经济迅速复苏,并在2010年逐步走稳。
同时,通货膨胀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抬头,促使央行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就国内外形势变化而言,2010年是相当复杂的一年。
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多重两难,这也给宏观调控带来巨大挑战。
但总体上,2010年经济增长强劲;通胀虽超预期,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在全球复苏仍然步履艰难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下面,我们先对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回顾,接着集中探讨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这两个热点问题,然后预测和展望2011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最后是政策建议。
一、2010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经济增长趋稳,通货膨胀有所抬头;三大需求全面复苏,增长平稳;股市低迷,楼市历经调控依然坚挺。
(一)增长与物价如图1所示,2010年全年GDP同比增速高位回落至预期调控水平,GDP环比增速从三季度开始出现稳健回升态势。
中国经济在调整中回归稳健——2010年回顾及2011年展望
当 前 、 着 眼 长 远 ,综 合 施 策 、 重 点 治 理 , 好 过 。为 了更 好 地 应 对 内外 经 济 环 境 变 化 保 障 民生 、稳 定 预 期 ” 的 宏 观 调 控 原 则 , 带 来 的 挑 战 , 中国 经 济 对 结 构 进 行 了 适 应
以及 “ 极 稳 健 、审 慎 灵 活 ” 的 宏 观 调 控 性 调 整 ,并 在 调 整 中逐 渐 回归 到 平 稳 增 长 积 基 调 ,我 们 认 为 , 中国 经 济 仍 可 保 持 平 稳 的 轨道 ,总 体 运行 态 势 较 好 。 较快增长。
全年 居 民消费 价 格 指数 CP 将 会稍 环 境 仍 不 乐 观 。 作 为 新 的 五 年 规 融 危机 冲 击 后 的恢 复 时期 。 I 俗话 说 , 高于 3 %。 回 顾 历 史 ,l 7 - 0 9 划一 一 “ 二五 ”规 划 的开 局 之 年 , “ 来 如 山倒 ,病 去如 抽 丝 ” 受历 9 9 2 0 十 病 。 年 CP I的 年 均 上 涨 率 为 5. %I 5
骖
中国经济在
2 1 O
_ 郑京 平
过去 3 0多 年 审 国 经 济 之 所 以 能 够 持 续 较 快 发展 ,形成 了所 谓 “ 国发展 奇 中 迹” ,关 键 是 得 益 予 “ 大 红 五 利” ;朗 体 制 转 换 红 利 全球 化 红 剽 人 【结构 = 】 红 利 、靥发 展级 利 翻 县 级 政 府 阔 竞 争 发 展 模 式红幂。 唾
Hale Waihona Puke 也会 较 常 年 有所 差 别 。但 分析 推 动 史 罕见 金 融 危 机 的影 响 ,世界 经 济
l 9 -2 0 9 1 0 9年 的 年 均 上 涨 率 为 中 国 经 济 持 续 较 快 发 展 的 主 要 因 刚刚 经 历 了一 场 大 病 。尽 管 在 信息
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
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全年达到9%左右。
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今年以来,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
2009年我国经济能迅速扭转增速下滑势头,主要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快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逐步下降,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今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预算内资金和国有企业投资仅增长11.5%和20.33%,而去年同期则高达82.7%和49.72%;内资企业中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长29.63%,仅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30.5%);主要依靠市场驱动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6.7%,远远高于去年同期12.5%的增速。
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
消费增长依然强劲。
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政府实施的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显著。
在汽车、家电、家具、旅游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下,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商品零售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长16.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NT R RIS M N G M NT ,3■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一、对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2010年中国经济在2009年中期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向好。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再次达到10%以上的水平。
在一些人看来,这意味着200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调整已经结束,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
我们认为,经济增长率重回10%,并不是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源于以下两大短期因素:一是2008年底和2009年国家采取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的结果,特别是超量的货币发行和超强的信贷投放产生很强的短期刺激效应。
二是2010年全球各国经济均步入或强或弱的复苏期,拉动了我国出口的强劲回升,从前个月的经济运行看,年内需的实年展望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际增长是有所放慢的,因此,经济增长的加速主要是靠强劲的出口增长推动。
2009年中期以来经济强劲回升,并不是一种正常状态,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过程并没有结束,同时,我国经济面临诸多深层结构矛盾,因此,未来二三年中国经济增长适度调整、保持“调整型增长”态势,才是内在的趋势,也才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实现。
仍沉浸在金融危机前的高增长思维,对于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国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对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有两点基本判断:(1)2009年中期以来经济强劲回升属于“非常态”,回调到正常增长水平是内在要求。
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近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合适水平是7-9%,超过这个区间或是偏快或是偏慢。
(2)2010年不是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起始年。
经济的强劲增长是短期强力政策刺激的结果,不具有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自2008年步入调整期(长周期、中周期和短期的交汇点),调整过程被全球金融危机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所打断,未来仍需要“补调”,以此来解决新的内在增长动力问题。
二、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1.经济增长继续回升,但面临内在调整压力预计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E E P E A A E E 12011110201020109.22NT R RIS M N G M NT ,一、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2011年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不过,我国面临的出口环境会明显好于年。
02.2010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回顾与2011年展望
2010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回顾与2011年展望概述:2010年即将结尾,记得今年伊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指出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纵观今年的国内外形势,国际方面上半年的欧洲债务危机阴霾尚未散去,美国主导的量化宽松计划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掀起波澜。
国内今年正值“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给传统行业造成了不小压力。
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严厉“调控”以及进出口行业前景的不明朗,都显示出曾经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奔跑的马车显现出了疲态。
下半年面对通胀加剧和流动性泛滥的局面,随着央行一度加息二调准备金率,货币政策也逐渐回归。
明年,在海外情况复杂,国内传统行业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让内向型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动力成为了宏观调控的新问题。
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放缓通胀流动性问题堪忧1,CPI创25个月新高宏观调控保证物价稳定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创25个月来新高。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格同比上涨5.0%,涨幅比9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增速出现趋稳走高的势头,也再次向市场传达出通胀压力走强的信号。图1: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对比图在国家统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解读10月份CPI时表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比9月份扩大了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扩大了0.1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1.4%,比上个月还多了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3.0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除了创25个月新高的CPI,10月份 PPI涨幅超预期,这将给本来就“不轻松”的通胀局势再添了一丝新忧。今年5月,我国PPI同比涨幅摸高至7.1%,此后开始回落,8月和9月PPI增幅滞留于4.3%,近一段时间,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非常明显,从“糖高宗”到“豆你玩”,从“苹什么”到“蒜你狠”,棉花和糖价也连续上涨。价格未出现暴涨的农产品几乎“屈指可数”。连菜篮子都进入了“告别一元菜价时代”。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了确保市场供应、完善补贴制度、增强调控针对性、加强监管的4项政策措施。并指示在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再次出手稳定物价,被认为是研究部署稳定物价政策之后的具体化措施。这16项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从当前国家陆续出台旨在治理通胀压力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来看,宏观调控已从防止通胀悄然向治理通胀压力的重心转移。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特点、问题及2011年展望
通胀压力持续上升经济增长趋于稳定——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特点、问题及2011年展望2010-12-14,作者:于春树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0年第6期总体来看,今年前10个月,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良好,整体经济呈现增速较快、运行质量较高、新增就业较多、物价总体温和可控、国际收支情况改善的运行格局。
但经济生活中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进入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最引人关注并忧虑的事情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节节攀升,7月份同比上涨3.3%,8月份同比上涨3.5%,9月份同比上涨3.6%,10月份同比上涨4.4%,居民消费价格的持续上涨使通货膨胀预期不断被强化,再加上国际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通胀压力持续上升。
展望明年,中国经济存在一些促进增长的有利条件,世界经济仍处在复苏之路上,需求仍可保持较快增长,但世界经济复苏仍将是缓慢曲折的过程,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国内经济依然存在一些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通货膨胀形势发展及应对措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综合起来看,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可能低于今年;居民消费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高于今年涨幅的可能性很大。
一、前10个月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呈逐步回落态势前10个月,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基本符合宏观调控预期,呈现“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温和上涨、就业稳定增长”的态势。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实现了高位起步,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60亿元,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趋于巩固。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29325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13725亿元,增长9.5%。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预1
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预测安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十二五”规划之年。
过去的一年,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市委、市政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把握经济运行规律,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方法措施,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使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顺利完成了预期发展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认真分析去年的经济形势,对于规划和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311亿元,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2.5万元,增长12%。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5.1亿元、支出140.7亿元,分别增长17.9﹪和15.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5亿元,增长20.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增长22.1%。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增长18.9%。
进出口总额15.7亿美元,增长66.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8亿元,增长19.7%,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8.5%。
实现利润183亿元,增长34%。
粮食总产334万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4元,增长10.7%。
农民人均纯收入6359元,增长13.7%,城乡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2010年经济运行态势(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提升,增速加快。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311亿元,增长13.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人均生产总值2.5万元,增长12%。
(二)投资消费快速增长。
通过投资规模的扩大,消费政策的完善落实,外贸空间的不断拓展。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95亿元,增长20.8%;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增长22.1%。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45亿元,增长18.9%。
进出口总额完成15.7亿美元,增长66.9%。
(三)工业经济明显提升。
大力实施的“工业振兴工程”,使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48亿元,增长19.7%,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8。
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一、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及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二、2011年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三、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分析预测•四、政策基本走向•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展望2011年,增长率将比2010年有所回调,经济增长预计为9.5%左右,居民消费物价指数3%-4%。
(总理报告:GDP增8%;居民消费物价指数4%;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一、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及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继续下行的压力较大。
据测算,如果保持目前的环比增长水平,2011年1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将降至7.5%左右(9.7%),明显低于合理的潜在增长水平。
•二是通胀预期并未完全消除。
尽管总体价格形势基本保持平稳,但在货币供应增长较快、货币存量较高和工资、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胀预期仍然居高不下。
通胀预期较高加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也限制了政策运用空间,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
•三是保持和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难度较大。
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缺少长效机制,当前调控主要依靠短期和行政措施,现有调控成果并不稳定,存在着反弹的可能。
此外,受开发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控对经济增长的一些不利影响也未完全显现。
•四是结构调整和短期增长的矛盾比较尖锐。
由于2009年以来重工业增长明显加快,单位GDP能耗和排放水平有所上升,导致2010年特别是下半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任务异常繁重。
•五是货币信贷增长存在着结构性问题。
一方面是货币信贷增长仍处于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资金紧张程度却趋上升。
信贷宽松与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很大。
二、2011年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一)有利条件•首先,2011年世界经济仍可维持温和复苏态势;•其次,全球通胀压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第三,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第四,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
2010年经济形势与2011年预测
2010年经济形势与2011年预测文岳国强程选一、2010年经济形势(一)投资、消费与净出口贡献估计2010年1季度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GDP增速达到11.9%,随后的2个季度增速逐渐回落。
根据2010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情况,初步估计2010年4季度增速在8%左右,全年GDP增速将达到9.9%,比2009年略有加快,其中消费增长贡献约43.5%,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与2009年基本持平,资本形成贡献56.5%,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比2009年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见表)。
1、投资刺激政策效应明显弱化,民间自发投资显著复苏,但基础不稳2010年是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的第二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现三个特点:第一,与2009年相比,投资增速大幅回落,投资刺激政策的增长效应明显弱化。
2010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24%,扣除价格因素(前三季度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实际增长20.4%,比2009年同期(37.4%)大幅下降17个百分点。
2010年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实际增长21.3%,比2009年同期降低了14.3个百分点。
“刺激政策的增长效应明显弱化”完全印证了我们2009年底的预计。
第二,国有及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作为刺激政策的具体载体,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以下简称国有)投资迅猛增加,城镇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38.5%)比2008年(12.8%)上升了25.7个百分点。
2010年城镇国有投资增速大幅回落,1—11月累计实际增速下降到15%,比2009年下降了23.5个百分点,基本回落到了2008年水平。
与国有投资走势相似,2010年非国有(民间)投资增速也出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要比国有小很多。
2010年1—11月城镇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为25.1%,比2009年(31.2%)仅降低6.1个百分点,但高出2008年(18.5%)6.5个百分点,对2010年的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贡献显著(见图1)。
黑龙江省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形势展望
2010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主线,突出抓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一、2010年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1.农业经济总量稳步增加。
2010年,我省继续加大实施《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和《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力度,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6.3亿元,按可比价格同比增长5.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02.9亿元,按可比价格同比增长6.2%(下同),其中,农业增加值876.3亿元,增长7.1%,林业增加值44.3亿元,增长9.3%,牧业增加值335.7亿元,增长3.2%,渔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0.2%。
2.粮食生产创历史新水平。
在2010年的农业生产中,面对春播农时拖后,近5000万亩耕地无法耕种的严峻形势,全省把抗灾保种作为再夺丰收的第一战役来打,及时抢排田间积水,除雪散墒,为适时播种创造条件;投入3000多万元,调换玉米种子4000多万斤,确保了一、二积温带适时适地适种播种;采取机械精播、人工播种、育苗移栽等措施,全力抢播快种。
通过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取得了抗灾保种的全面胜利。
在整个粮食生产期,全省实施了防病保粮、虫口夺粮、促熟增粮等一系列保增产措施。
粮食生产喜获大丰收。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千亿斤。
全省粮食总产量为1002.6亿斤,比上年增加132.0亿斤,增长15.2%,增量占全国的42%,是继河南省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粮食产量超过千亿斤的省份。
分作物看,呈“三增两减”特点。
三增,即水稻产量368.8亿斤,比上年增加53.9亿斤,增长17.1%;玉米产量464.9亿斤,比上年增加80.9亿斤,增长21.1%;其他粮食作物产量33.4亿斤,比上年增加3.4亿斤,增长11.3%。
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对策建议
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对策建议2010年三季度以来,受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隐忧。
这一现象的发生将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提出迫切要求,也将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年终专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2010年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重大的情况和变化。
这些新情况将对今后一段时期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一)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工作会议明确未来的政策导向2010年7月5—6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会议系统总结了西部大开发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任务。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将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这意味着6月初实施的针对新疆地区的资源税改革政策将推广到西部12个省份。
2010年8月17日,国务院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的汇报。
明确提出开展东北地区“十二五”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将对新形势下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区域规划的实施出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2010年以来,国家批复的区域规划与2009年相比明显减少,区域规划处于加快推进实施阶段。
目前,区域规划实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区域政策针对性不明显。
规划区域的范围不是以类型区为标准划分的,而是以行政区为标准划分的,导致区域政策的针对性不明显,地区之间的政策大同小异。
二是区域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够。
从区域规划实施的情况看,各省市区积极要求将本行政辖区或辖区内一部分上升到国家战略,主要是解决加快发展的问题,而不是加强生态保护,某种程度上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一定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2010-11-04【摘要】本文认为,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物价涨幅趋稳,预计全年经济增长10%左右。
预计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可保持在9%左右,全年物价涨幅有望控制在4%以内。
建议2011年财政、货币政策应逐步实现由应对危机型向常规型的平稳过渡,并保持相对稳定,要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全年达到9%左右。
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今年以来,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
2009年我国经济能迅速扭转增速下滑势头,主要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快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逐步下降,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今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预算内资金和国有企业投资仅增长11.5%和20.33%,而去年同期则高达82.7%和49.72%;内资企业中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长29.63%,仅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30.5%);主要依靠市场驱动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6.7%,远远高于去年同期12.5%的增速。
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
消费增长依然强劲。
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政府实施的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显著。
在汽车、家电、家具、旅游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下,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商品零售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长16.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以来,政策刺激力度和效应有所减弱,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同比降幅较大,消费实际增长有所回落,但居民自主消费动力依然较强。
2月份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稳定在15.2%左右的较高水平。
(二)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在世界经济复苏、外部需求恢复较快增长的拉动下,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长超出预期。
2月份以后单月出口值达到1100亿美元,前8个月累计出口9897亿美元,同比增长35.45%,高出金融危机发生前的2008年同期504亿美元。
我国出口占全球比重不断提高。
2008年我国出口占比为8.9%。
2009年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但降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占比不降反升,达到9.7%。
今年有望突破10%,接近德国、日本曾经占全球出口比重的峰值。
我国出口恢复高速增长、出口规模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一是占我国出口市场50%以上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经济复苏较快,进口增速高于发达经济体;二是民营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明显,今年以来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其他性质企业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我国政府采取的上调出口退税率、增加出口信贷、为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多种政策措施,减轻了金融危机对外向型企业生产能力的冲击,多数企业生产恢复迅速,部分订单转移到我国。
(三)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受倒春寒、洪涝灾害等特殊天气和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前8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呈波动上升趋势,8月份达到3.5%,但目前已出现趋稳迹象。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轻。
从国内看,今年粮食产量较去年略有减产,但储备充裕、调控能力强,部分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6月以来猪肉价格在淡季出现止跌回升,猪粮比达到盈亏平衡点以上。
四季度猪肉价格虽看涨,但对居民消费价格的拉动应不会超过翘尾因素的减小幅度。
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抑制。
目前部分城市成交量和房价出现一定幅度回升,但5月份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持续负增长,部分开发商资金链趋紧,库存明显增加,预计年底前后房价水平可能松动,有一定幅度回调。
此外,货币信贷已回归适度增长区间,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匀,经济过热和通胀预期下降,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综合看,今年以来,内需增长动力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出口恢复快速增长,显示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
增长速度高位回调有内在要求,也受到政策主动调整的影响。
鉴于房地产投资增幅呈现下降趋势,将带动整体投资增长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出口增速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减缓的影响,5月份以后已逐月下降,三、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呈现逐季、小幅回调趋势。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10%左右。
二、2011年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通胀压力趋于增强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中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下半年通胀压力加大,各季度GDP增速也将呈前低后高走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指数显示,虽然8月份部分指标小幅逆转,但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和同步指数仍在下降,经济运行将延续短期下行态势。
同时,先行扩散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反弹,先行指数降幅缩小,筑底迹象比较明显。
根据历史经验和全球经济走势综合判断,本轮短期调整的底部有望出现在2011年一季度。
在经济增长企稳回升的同时,通胀压力趋于增强。
(一)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我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美、欧、日等经济体已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正增长,按照传统经济学定义,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并进入复苏状态。
但是,多数发达国家实体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以后,部分欧洲国家开始降低公务员工资和政府福利支出等,以削减财政赤字、化解债务风险,加上刺激性政策的力度和效果明显减弱,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仍存在反复的可能。
根据历次重大危机后各国经济复苏的一般特点,结合近期美、欧、日等经济指标的表现和政策取向,综合判断2011年发达经济体将保持温和复苏状态,出现二次探底或恢复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
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彼此之间经贸合作加强、对发达经济体依赖程度下降,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好于发达经济体。
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新兴经济体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局面。
总体上看,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略好于今年。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今年5月份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持续回落的趋势也将逐步止跌回稳,预计2011年其进口增长将维持在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在重启人民币汇率弹性机制以后升值压力不减,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出口增长产生冲击。
同时,2010年全年出口达到30%左右的高增长,是在上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
预计2011年我国出口增长将有一定幅度回落,月度出口增速呈前低后高走势,全年出口增长15%~20%。
(二)消费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2003年以来,我国居民实际收入保持较高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性财政支出快速扩张,消费预期改善,消费实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扣除商品零售价格因素)达到较高水平。
2009年下半年以来,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速有所回调,消费刺激政策效应减弱,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回落,消费实际增速也开始下降。
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仅增长7.5%,对下半年和明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将形成硬约束。
5月份以来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长有所加快,但仍明显低于2007年以来的平均水平。
受此影响,今年三季度以后消费实际增速将稳中有降,预计2011年消费实际增长略低于今年。
今年以来,投资增长回落,但降幅不大,全年仍将达到24%左右。
2011年,出口和消费实际增长水平可能有所降低,但仍处于正常、合理水平,为制造业投资增长提供了一定的需求基础。
同时,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各地重大规划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较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将形成重要支撑。
影响2011年投资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在于房地产投资。
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投资性需求明显回落,房价过快上涨和资产泡沫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但房地产成交量的持续负增长,意味着开发商从市场销售中获得的资金减少,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行为和严格控制开、竣工时间,又会刺激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开发进度。
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也会部分弥补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收缩对房地产投资增长的负面影响。
综合看,2011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将有所回落,但不会出现深度滑坡。
预计2011年投资增长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全年投资增长将达到20%以上。
(三)通胀压力趋于增强今年物价涨幅在达到一个高点后将趋稳,并有所回落。
2011年,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同时存在,物价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从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看:消费实际增速回调、货币供给回归适度增长区间,需求拉动因素趋于弱化;今年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部分农产品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明年再度大幅度上涨的空间不大;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输入型通胀压力。
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前期积累的大量流动性的消化仍需一个过程;二是目前肉、蛋产品价格已呈恢复性上涨,明年有可能继续保持上涨态势,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三是国内投机资金已介入部分农副产品炒作,会推动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三是工资上涨将逐步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传导,以及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等,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四是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美元等主要货币汇率存在贬值的可能,将推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再度上涨,输入型通胀因素不可忽视。
总体看,2011年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较多,特别是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企稳回升,物价上涨压力可能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