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集体活动管理制度1.doc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导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学校集体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学校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学校制定了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二、目的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加强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时的人身安全和保障其合法权益,提升学校集体活动的组织水平和效果,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适用范围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校园运动会、社团活动、校外考察、戏剧表演等。
四、责任机构1.学校领导班子: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校园安全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安全教育等。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具体活动的实施,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五、安全策划1.活动策划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身体条件和特长,杜绝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
2.活动策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避免过分竞争和压力。
3.活动策划要合理安排时间和地点,确保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不受过多干扰。
六、活动组织1.活动组织前,必须对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活动组织时,要确保有足够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参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3.活动组织时要注意疏导学生的情绪,避免发生冲突和意外事故。
七、安全教育1.在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包括活动规则、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2.在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引导,教育学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3.在活动后,要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反馈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八、应急处理1.学校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规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步骤和责任人。
2.活动组织者要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的培训。
3.在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时,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集体活动_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参加集体活动的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活动、教职工集体活动以及其他各类集体活动。
三、安全责任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集体活动的总体安全管理工作,对活动的安全负总责。
2. 活动组织者负责活动的具体安全管理工作,对活动的安全直接负责。
3. 参加活动的师生员工应自觉遵守活动纪律,服从组织安排,确保自身安全。
四、安全措施1. 活动前安全检查(1)活动组织者应提前对活动场地、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2)对活动路线、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2. 活动过程中安全管理(1)活动组织者应指定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加强对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活动过程中,确保参与人员集中精力,不得擅自离场。
3. 活动结束后安全检查(1)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应对活动场地、设施设备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2)对活动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安全教育1. 活动组织者应定期对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 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讲座等形式,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
六、事故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及时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八、其他1.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2.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学校大型活动、集会安全要求:1.认真贯彻“谁主持,谁负责”的原则。
学校举办大型活动(运动会、外出实践活动、春游、秋游、看电影等)前,相关部门和年度部门应专门制定详细的活动安全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制定活动安全保障计划。
必要时,报教育局批准后施行。
2.召集人负责学校集会的统一指挥。
体育教师负责课间练习的统一指挥,团体辅导员负责周一升旗活动的统一指挥,以确保集会和练习的纪律和安全。
3.在课堂上开展学校集会、运动等大型活动。
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走指定楼梯,往右走。
不得拥挤,不得催促学生快跑。
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应组织学生前后,适当错开时间,由东往西走楼梯。
相应楼层值班教师负责疏散管理,严格防止挤压事故发生。
为了进出会场,到达活动场所,班主任会组织学生按指定位置安排座位或排队,防止学生乱跑,避免发生事故。
4.班主任是班级学生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领导、相关部门领导、科长、班主任必须全程监控大型活动、聚会的全过程。
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老师的监督,防止发生意外。
二、事故处理方法。
1.大型户外活动中遇到突发暴雨等情况时,容易引起骚动和混乱。
活动组织者应统一指挥、疏散,避免乱跑、碰撞拥挤、摔倒、踩踏、碾压等事故发生。
2.大型室内活动因电线短路等原因突然发生火灾时,活动组织者应坚持到场,冷静指挥,命令各班按指定通道出口疏散,待所有学生疏散后,活动组织者方可疏散。
3.发生火灾时,避免开窗,以免加速空气对流,使火灾蔓延;如果空气中烟雾很浓,要教育学生以低姿态撤离,避免因烟雾窒息而晕倒或窒息。
立即拨打119求助消防专业人员。
消防队员到达前,学校应组织学校消防队进行救援。
4.有明显骨折和出血的学生应送医院检查治疗。
负责人应及时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到医院了解并参与治疗意见。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当天学校的值班领导要立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故原因、责任人和证明人,合理处理善后事宜,后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合法。
小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范本

小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范本一、活动前准备1.活动准备- 四季适宜的季节,有利于户外集体活动;- 活动所需的场地符合安全规范,如运动场、剧场等;- 活动中使用的器材完好,经过检查无缺损;- 活动日程安排合理,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
2.人员准备- 活动负责人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 活动负责人配备足够的教师和保健人员;- 活动成员应获得家长的书面同意,并核实学生的身体状况;- 活动参与人员熟悉活动规则和安全知识。
3.安全准备- 提前了解活动场地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 活动参与人员配备相应的急救包和急救培训知识;- 活动期间保留与学校或家长的沟通方式,确保能够及时联系。
二、活动进行中的安全措施1.出行安全- 提前组织好队伍和行动顺序,确保队伍紧凑有序;- 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过马路时要手挽手、红绿灯要遵守;- 交通工具乘坐时要系好安全带,不挤不闹。
2.场地安全- 严禁在运动场的草坪上奔跑或滚动,以免发生危险;- 遵守场地规则,不进入危险区域,不触碰高电压设备;- 活动过程中有大型器械使用时,配备相关专业人员指导。
3.食品安全- 负责人统一分发食物,确保食物卫生;- 食物储存和保温设施使用正确,确保食物品质;- 食物使用过程中遵守分餐制和个人卫生习惯。
4.急救措施- 活动现场设立急救点,并在明显位置标注;- 活动参与人员及时报告任何身体不适或意外情况;- 让具备急救知识的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并及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
三、活动后总结与评估1.活动总结- 结合活动目标,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记录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教训;- 学校和家长共同评估活动质量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2.安全评估- 对活动期间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和分析;-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完善安全制度;- 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四、紧急情况处理1.火灾- 发现火灾时,立即向负责人报告,按照现场指示撤离;- 尽量低姿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不乘坐电梯,使用紧急逃生通道或紧急出口。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二篇)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安全,提高学校组织集体活动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集体活动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类教育教学、文体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校外参观、考察等形式的集体活动。
第三条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原则: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管理。
第四条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目标:确保集体活动全程安全,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
第五条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职责:学校是主体责任单位,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第六条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安全规定、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安全预案第七条学校应制定与各类集体活动安全特点相适应的安全预案。
第八条安全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活动组织与安排:明确活动目的、内容、地点、时间、人员组成等;(二)活动环境与条件:评估活动场所的安全条件,如消防设施、卫生条件等;(三)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制定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包括火灾、意外事故等;(四)应急救援:确定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明确学校内外的救援机构和人员联系方式;(五)学生人身安全保障:制定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保障措施,如学生监护、饮食卫生、交通安全等;(六)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对活动组织者和责任人员进行问责。
第九条活动组织者应负责制定安全预案,并向参与活动的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宣贯。
第十条学校应将安全预案嵌入学生行为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务活动中,提高预案执行效率。
第三章安全保障第十一条学校应配备专门负责集体活动安全的管理人员,组织实施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活动组织者应对活动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条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防范。
第十三条活动组织者应积极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学生人数控制:根据活动场所和教师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二)活动场所检查:对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电气设备、救生装备等的安全可用;(三)风险辨识与防控: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四)救护物资准备:准备适量的急救物资,培训相应人员使用急救设备;(五)人身安全保障:做好学生的监护工作,加强饮食卫生管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学校集体活动制度

学校集体活动制度学校集体活动制度是学校组织为了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运动会、文化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
一、运动会1. 运动会是学校集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举办一次。
运动会包括田赛、径赛和团体项目三大类。
2. 田赛项目包括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等,径赛项目包括短跑、中长跑、接力等。
3. 团体项目包括广播操、跳大绳、拔河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运动会前,学校组织动员大会,向学生宣传运动会的意义和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5. 运动会期间,学校对参赛学生进行培训,确保比赛公平、安全。
6. 运动会结束后,学校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颁发奖品和证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文化节1. 文化节是学校集体活动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举办一次。
2. 文化节包括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歌唱、舞蹈、戏剧等众多艺术形式。
3. 学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积极参与。
4. 文化节前,学校组织动员大会,向学生宣传文化节的宗旨和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参与。
5. 文化节期间,学校对参赛学生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6. 文化节结束后,学校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颁发奖品和证书,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三、社会实践1. 社会实践是学校集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组织一次。
2. 社会实践包括参观、考察、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地域优势,选择合适的实践基地,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社会实践期间,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5. 社会实践结束后,学校组织学生总结经验,撰写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志愿服务1. 志愿服务是学校集体活动的重要内容,每月组织一次。
2. 志愿服务包括校内、校外两种形式。
校内志愿服务主要包括校园卫生、文明礼仪、助老助残等;校外志愿服务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环保活动、支教等。
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范本

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保障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安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制定本《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
二、活动组织与管理1.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集体活动必须具备合法、安全的条件,确保活动场所、设备和人员安全可靠。
2. 活动组织者应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内容、安全规范和措施。
3. 活动组织者应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有效应对措施。
三、人员安全1. 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前必须经过体检并获得家长同意。
2. 活动组织者和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学生的病史和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安排和措施。
3. 活动期间,学生应保持与集体同步,不得违规离队。
如需离队,必须事先向指导教师报备,并征得批准。
四、交通安全1. 学生参与活动的交通工具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驾驶员应具备驾驶要求。
2. 学生搭乘交通工具时应乘车有序,不得拥挤、抢座或从车窗伸出身体。
3. 活动期间,学生应听从交通指挥,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随意穿越马路或靠近交通路口。
五、食品安全1. 学校为学生提供集体活动的饮食,应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由专人负责,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期间,不得携带食品进入活动场所,不得摄入未经学校批准的外来食品。
六、安全意识培养1. 学校应定期开展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活动组织者和指导教师应在活动前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行为习惯。
七、紧急情况处理1. 活动组织者和指导教师应制定并向学生介绍紧急情况应对措施,包括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2.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安全隐患或意外情况时,应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并按照指导教师和相关人员的指示行动。
八、活动记录和总结1. 活动组织者应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包括活动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以供后续活动的改进和总结。
小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

小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1.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前,必须接受身体检查,并获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
学生如有慢性疾病或传染病,应立即报告班主任或负责老师,以便采取相应的安排和措施。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应注意保暖、防晒、饮食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不得擅自进食无法确认安全的食品或饮料。
2.制定应急预案学校应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学生转移和疏散的指引、紧急救护等内容。
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应熟悉并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妥善处理。
3.加强教师监督和管理教师是集体活动期间学生的主要监护人,必须始终保持警觉和责任心。
教师应定期进行防范意识培训,熟悉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特殊需要,并确保自己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教师在活动中应时刻注意学生的行为动向,防止学生离队、自行行动或违规行为。
4.确保交通安全学校集体活动通常需要外出,因此在交通安全方面需做好一系列的措施。
学校应事先组织家长或监护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要求家长或监护人提供交通工具的许可书。
学校应雇佣专业司机,确保车辆的安全和驾驶的可靠性。
活动期间,学生必须系好安全带,不得在车内站立、喧哗或将身体部分伸出窗外。
5.严格管理户外活动学校进行户外活动时,应事先明确活动的目的、路线和时间。
学校应选择安全的活动场所,并启用专业人员对活动路线进行勘察和风险评估。
学生参与户外活动时,必须遵守规定的行为准则,不得离开活动范围、攀爬未经批准的设施或进行危险的游戏。
6.加强水上安全教育学校进行水上活动时,必须确保场地安全、水质清洁,并配备专业救生员。
学生参与水上活动前,应接受专业的水上安全教育和游泳培训,并穿着合适的泳衣。
在活动期间,学生应始终在教师或救生员的指导下进行活动,并禁止擅自进入未经教育机构许可的水域。
7.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学校在集体活动中提供食品时,必须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管理规定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管理规定为规范我校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管理,牢固树立“防范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一条学生外出活动是指因实习、见习、郊游、演出、社会实践等需到校外进行的活动。
原则上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必须指定专人或教师负责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坚持“谁组织、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第二条外出活动申报审批程序:(一)班级活动集体外出班主任签字,报专业科科长审批,并报教务科、责任科室、主管校长审批、保卫科备案。
(二)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由组织者提前3个工作日向专业科或主管部门提交以下相关材料:1.填写《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审批表》一式四份(审批后申请者自留一份,交专业科或负责部门一份、保卫科一份、教务科一份备案);2.外出活动具体方案(含安全管理人员的安排及职责,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设备情况);3.提供参加学生名单及指定组织人、带队老师、安全员名单及联系方式;4.所用车船租赁情况说明;5.通过旅行社组织集体外出活动的,提供双方签订的正式合同和安全责任协议书。
第四条外出活动要求:(一)集体外出活动前组织者要对学生进行至少一次以上的集中专项安全教育,要落实“定组织、定人数、定路线、定范围、定责任”五项措施。
并定时向审批部门汇报活动安全情况。
组织者不得擅自更改活动规定的内容。
(二)集体外出活动应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遵守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准则;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
(三)遵守集体外出活动的作息时间,按时返回驻地和学校。
不得擅自脱离队伍或外出。
否则由学生个人行为而造成的学生失散、意外伤害、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治安纠纷等事故一概由学生本人负责。
(四)严禁学生爬树、攀岩;严禁路过森林或有易燃物的地区使用明火;严禁追逐打闹;严禁到池塘、水库、江河、海滩等危险区域洗澡、戏水、游玩;严禁到传染疫区活动。
学生校外集体活动安全管理规定(5篇)

学生校外集体活动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活动学校学生进行校外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确保学生开展安全有益的活动,根据《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学校在籍学生。
第三条学校学生进行校外集体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的集体劳动、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除外),均应由活动的组织者按本办法中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
未经批准的活动均不得组织实施。
第二章规定细则第四条学生进行校外集体活动时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校外集体活动主题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容,能鼓舞学生积极进取、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奋发向上。
第五条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要注意安全,做好车船以及活动地点等的安全检查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精心组织,以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第六条外出实习班级,未经学校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到实习地附近风景或途中风景区参观、游玩。
第七条若遇雨天等恶劣天气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不准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游玩活动;已批准的,一律自动取消。
第八条经批准的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必须有教师亲自带队,一般以杭州市及其近郊为宜,当天往返,未经批准,不得在外住宿或露宿。
第九条学生不得擅自到江河、水库、池塘游泳,不得擅自组织观潮活动,不得擅自到荒山野岭游玩、野炊等活动,违者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厉处分,造成事故者一切后果自负。
第十条各年级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学生在外出活动时,要遵守国家法规法纪,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审批管理第十一条所有以集体名义组织的学生校外集体活动,都应按下列程序办理:(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活动,班长先提出申请,经班主任审查后由年级负责人审批。
(2)以年级为单位组织的活动,由年级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生处审查后报主管校领导审批。
(3)除一、二款以外的多人活动,均须征得班主任及年级负责人同意后方可组织,并由活动负责人向学生处备案。
学生团体管理规定

学生团体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成立和参加学生团体的权利,维护学生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学生团体的管理,促进学院的科学、人文氛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团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学生团体是我院在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需要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组织。
第三条成立学生团体,应当经学院审查同意,并依照本规定进行登记和管理。
下列团体不属于本规定登记的范围:(一)各级学生党团组织;(二)按照学生会章程组成的学生会组织;(三)班级组织。
第四条学院提倡、鼓励、引导和支持学生团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文娱、体育等活动。
学院为学生团体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组织和参加学生团体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服从学院的领导和管理;(二)组织学生团体必须履行申报、审批、登记、注册等手续;参加学生团体按团体章程的要求履行入会手续,并服从该团体管理,履行相应义务;(三)不组织和参与“同乡会”、“老乡会”等类似的“学生团体”;(四)组织和参加学生团体不能影响学院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和自身的学业完成。
第六条院团委和各系部团总支是学生团体的管理部门。
学生团体必须在院团委进行登记、注册,未经登记和注册,任何人不得擅自成立学生团体或以学生团体的名义进行活动。
第二章学生团体的成立登记第七条成立学生团体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会员须达到20人以上;(二)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三)团体的名称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并与其活动性质、成员分布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四)学生团体应有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高、思想作风正并精通学生团体业务的指导老师。
第八条全院性的学生团体或者跨系部的学生团体,由院团委负责登记和管理;系部级的学生团体,由所在系部团总支提出意见,报院团委登记,系部团总支负责管理。
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一)集会、会操、军训等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学校集会、会操应由学校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保证集会、做操的纪律。
2、学校集会、会操应以班为单位,上下楼时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要有教师负责疏散管理,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
3、学校集会、会操应以班为单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队,由班主任负责,防止学生乱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学校领导及安全领导小组必须对集会、会操等活动实行全过程监控,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二)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春游、秋游、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参观访问等)要制定有周密的计划和安全措施,活动方案必须经校领导审阅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
组织到外地或较远活动的需经教育局分管安全局长审批。
2、每次活动应有具体的责任人,注意人员年龄、身体状况搭配。
3、活动的路线、地点,事前应进行实地勘查。
4、活动来往的交通工具应向专业运输部门租用,遵守乘车、乘船安全要求,行前要求营运部门对车(船)进行检修。
5、每次活动都要有安全、保卫、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6、野炊、爬山、野餐要注意防火、防食物中毒、防摔伤事故发生7、活动地附近有河流、水库的,没有具备安全条件的,不能让学生下水。
8、凡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学校领导及安全小组成员必须对活动全过程进行监控。
9、在活动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如遇安全事故,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学校集体活动突发事故处理标准1、发生事故后,保持镇静、沉着应付。
决不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
2、在抢救和组织疏散过程中,必须本着学生优先的原则进行,尤其在危急情况下,组织抢救者必须首先保证学生的安全,即使有领导在内,也应如此。
3、事故发生后,对于伤员来讲,时间就是生命。
在事故现场,首先要做的就是组织人力对伤员进行初步的抢救,如包扎止血、人工呼吸等。
4、立即报警、紧急救援。
事故一旦发生,就要立即安排专人向公安、医疗等部门求救,争取使医疗人员和公安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
学生活动与集会管理规定

学生活动与集会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学生活动与集会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创造良好、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1、学生有正常参加和组织各种合法的学生活动与集会的权利。
2、学生举行各种学生活动与集会,必须按法律和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各种学生活动与集会应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相应的法规,不得反对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不得干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3、学生举行大型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应当按法律程序和有关规定获得批准。
未经申请或经申请未获许可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为非法活动,学校应依法劝阻或制止。
学生不听劝阻或在学校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组织集会、游行、示威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接受学校的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在校内举行集会、讲演等公共活动,组织者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前向学校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中应当说明活动的目的、人数、时间、地点和负责人的姓名。
学校有关机构应当至迟在举行时间的四小时前许可或不许可的决定通知组织者。
逾期未通知的,视为许可。
5、学生活动与集会不得损害国家财产和侵害其他公民的权利。
过失损害国家财产的,学校有关机构可以责令其赔偿损失。
故意损害国家财产的,学校有关机构除责令其赔偿损失外,还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6、学生有权组织社团,但必须按照有关社团规定进行,报学校批准,否则,不能成立。
且社团活动不得违反法律和学校有关规定。
7、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种有益的学生活动(如学习竞赛、体育比赛、创业竞赛、社团活动、演讲和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8、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学生活动和集会,学生应积极、按时参加。
9、学生应按时参加晨会和班会。
确有急事不能参加者,必须事先请假,无故不参加者,给予批评教育。
10、学生应具有集体荣誉感,在国家、省市和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中,努力拼搏,为集体争得荣誉。
小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三篇)

小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1. 活动前的准备:在每次活动前,要确定活动地点、时间和内容。
如果是户外活动,要查看天气情况,确保安全。
2. 活动安全守则:制定一套适合小学生的活动安全守则,包括禁止离开集体、禁止随意跑动、禁止攀爬危险设施等。
3. 师生管理:活动中要有相应的师生配备,确保每个小学生都有照顾。
每个小学生都应该知道活动负责人和老师的联系方式,确保能及时找到他们。
4. 交通安全:如果有需要出行的活动,要确保使用安全的交通工具,尽量避免交通拥堵的时间段。
5. 防护措施:根据活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上安全帽、戴上口罩等。
6. 紧急情况处理:制定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包括如何疏散、如何报警等。
7. 活动记录:每次活动结束后,要做好活动记录,记录活动的情况和安全状况,为后续活动提供参考。
8. 家长配合:活动前要与家长沟通,告知活动的安全事项,让家长配合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9. 定期检查和改进: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活动的安全性。
总之,小学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制度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保障学生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通过制定明确的安全守则、加强师生管理、采取防护措施等,可以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小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二)1. 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应有专人负责,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2. 在集体活动前,应对活动场所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场地的安全。
3. 活动组织者应确保学生参加活动前有足够的准备,包括了解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处理等。
4. 活动期间,每位学生应有特定的责任人负责照顾和监管,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纪律。
5. 在野外或户外活动中,学生参与者必须遵守规定的行为准则和安全指南,禁止脱离集体和擅自离队。
6. 集体活动时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如刀具、火柴、打火机等。
7. 集体活动期间,学生应遵守动身、归队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或走散。
8. 学生必须听从活动组织者和指导教师的指示,不得随意离开或探索陌生地区。
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学校大型集体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举办的所有大型集体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文艺演出、社会实践、校际交流等活动。
第三条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学校设立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大型集体活动的安全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督。
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第二章安全管理工作内容第五条活动策划阶段:(一)活动策划部门应充分评估活动的安全风险,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规模、参与人员等。
(二)活动方案应明确安全措施,包括现场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
(三)活动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批,未经批准的活动不得举办。
第六条活动筹备阶段:(一)活动筹备组负责具体落实活动方案中的安全措施,确保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等符合安全要求。
(二)活动筹备组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三)活动筹备组负责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第七条活动实施阶段:(一)活动现场设置安全警戒线,明确分工,确保活动现场秩序井然。
(二)活动期间,应有专人负责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三)活动期间,应有专业人员负责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等工作。
(四)活动期间,应有医务人员待命,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救治伤病人员。
第八条活动结束阶段:(一)活动结束后,活动筹备组应组织人员对活动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场地安全。
(二)活动筹备组应及时对活动安全情况进行总结,向领导小组报告。
(三)领导小组对活动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校园群体性活动规章制度

校园群体性活动规章制度第一条總則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增進校園文化建設,保障教育教學秩序,營造學習、生活和娛樂場所,提高學校整體素質,加強學生集體主體性,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条定義1. 校園群體性活動:學校組織的有序、安全、文明的群體性活動,包括但不限於聯歡會、運動會、文藝晚會、社團活動等。
2. 群體性活動組織者:包括學校教職員、學生幹部、社團幹部等。
第三條活動申請1. 學校內部活動申請:學校教職員應提前向相關部門提交活動申請,經批準後方可組織活動。
2. 社團活動申請:社團幹部應提前向學校相關部門提交活動申請,經批準後方可組織活動。
3. 外部機構活動申請:外部機構應提前向學校相關部門提交活動申請,經批準後方可舉辦活動。
第四條活動場地1. 學校內部活動場地:學校應提供適合的場地供活動使用,場地應維護整潔,保證安全。
2. 社團活動場地:社團活動應在指定場地內進行,不得擅自更換場地。
3. 外部機構活動場地:外部機構活動場地應經學校批準,確保場地符合活動要求。
第五條活動安全1. 學校應加強對活動的安全監管,確保活動期間無安全事故發生。
2. 活動組織者應提前做好安全預防工作,建立應急預案,嚴格執行安全措施。
3. 活動參與者應遵守活動紀律,不得有酗酒、打鬥、躁動等危險行為。
第六條活動秩序1. 活動組織者應監督活動進行,保持活動秩序。
2. 活動參與者應保持文明禮貌,不得有破壞活動秩序的行為。
3. 如有破壞活動秩序的行為,應立即制止,並向相關部門報告處理。
第七條活動后勤1. 活動組織者應提前做好后勤準備工作,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2. 活動參與者應自覺遵守后勤管理規定,不得有浪費食物、物資等行為。
3. 活動后應及時清理現場,保持整潔,確保場地恢復原樣。
第八條活動獎懲1. 活動組織者應根據活動情況給予參與者相應獎勵,激勵積極參與。
2. 如有破壞活動秩序、違反規定的行為,應給予相應處罰,以示警戒。
第九條其他1. 本規定未規定的事項,由學校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5则范文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5则范文一、总则为确保我校师生在校期间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学校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必须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师生安全。
2. 分工负责,协同配合。
学校各部门、各班级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做好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3. 家校共育,社会参与。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社区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4. 依法依规,规范操作。
学校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
三、集体活动安全管理措施1. 活动前的安全管理(1)学校在组织集体活动前,必须对活动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确保活动安全可行。
(2)学校要提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等,并将活动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3)学校要提前对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学校要提前做好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活动场所安全。
2. 活动中的安全管理(1)学校要指派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活动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指导。
(2)学校要确保活动现场的安全设施齐全,应急通道畅通,便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3)学校要加强对参加活动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醒师生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4)学校要密切关注活动现场的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后的安全管理(1)学校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学校要加强对参加活动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3)学校要定期对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设施完好。
四、集体活动安全责任1. 学校校长是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集体活动的安全负总责。
校园群体活动的规章制度

校园群体活动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校园群体活动的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学校组织的各类群体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文艺演出、运动比赛、社团活动等。
第三条学生参加校园群体活动应当遵守校纪校规,听从组织安排,严禁违纪违规行为。
第四条学生参加校园群体活动期间,应当尊重他人,互相帮助,维护良好的活动氛围。
第五条学校将定期对各类群体活动进行评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六条学校设立群体活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各类群体活动。
第七条群体活动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辅导员、学生代表等组成,每学期选举产生一次。
第八条群体活动管理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活动的策划、执行和总结工作。
第九条群体活动管理委员会每学期制定一份活动计划,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内容。
第十条群体活动管理委员会每周组织一次活动例会,对即将举行的活动进行安排和布置。
第三章参与要求第十一条学生参加校园群体活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集体活动,具有团队精神;(二)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或兴趣爱好;(三)遵守活动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安排。
第十二条学生参加校园群体活动前应当进行报名登记,提交个人信息和参与意向,经组织审核后方可参加活动。
第十三条学生参加校园群体活动应当按时参加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提前请假。
第十四条学生参加校园群体活动应当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离场或影响活动秩序。
第四章活动安全第十五条学校组织的校园群体活动应当确保参与人员的安全,严禁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第十六条学生参加校园群体活动应当遵守活动场地秩序,不得随意跑动、打闹或破坏场地设施。
第十七条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类活动时应当做好热身准备,避免受伤,如有不适应当及时通知教练或工作人员。
第十八条学生参加校园群体活动时应当注意防范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必要时应及时疏散或转移。
学生集体活动管理规定

学生集体活动管理规定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学生集体活动是指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校内、校外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规范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行为,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二、活动的安全与保障1.活动前准备:学校要提前做好活动的策划和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的安全可行性。
安排专人进行场地检查和设备检修,确保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安全性。
2.活动期间:学校应派出专门负责活动的教师或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
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行为规范,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学生集体活动的监督,避免不良行为和不当言行的发生。
3.活动后的总结:学校要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通过总结及反思,进一步完善活动管理的措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活动的质量。
三、活动的主题和形式1.主题:活动主题应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相一致。
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又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
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专业特点,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
2.形式: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学术竞赛、文艺演出、户外拓展、志愿者服务等。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四、活动的组织和准备1.组织:学校应成立学生活动组织部门,负责学生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该部门应有相应的人员和经费支持,能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资源。
2.准备:学校要积极支持学生活动的准备工作。
包括活动场地的预定、器材的准备、文案的制作等。
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
五、活动的参与和选拔1.参与:学生集体活动应鼓励广泛参与,尊重学生的自愿原则。
学校要提供多样的活动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
同时,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和积极性。
2.选拔:对于一些需要选拔的活动,学校要明确选拔标准和程序,公正公平地进行选拔工作。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和参与者的需求,制定不同的选拔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集体活动管理制度1
学生集体活动管理制度
1、严格实行学生集体活动审批制度。
2、不得擅自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3、原则上不组织学生校外集体活动。
4、不组织未成年学生抢险、救灾等危险活动。
5、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等实验时相关教师应告知学生注意事项。
6、体育教师和学生应按照运动规则和有关项目开展体育活动,体育设施必须安全牢固。
卫生防疫制度
1、配合卫生部门建立好学生和幼儿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查。
2、制定卫生防疫安全工作预案,加强对学生常见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3、抓好学校饮水管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饮用水。
4、校内不得摆摊设点。
5、搞好厕所卫生,实行定期清扫制度,定期消毒消臭,保持清洁干净。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管理制度1 红星学校学生集体外出活动
管理制度
红星学校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管理制度
一、对学生外出活动严格管理,控制不必要的外出活动,一般不组织出勉县地界的春游、秋游和夏令营活动确需外出的,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明确活动的责任人,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二、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组织者必须做好活动前的踩点,必须充分考虑活动场所、线路、交通工具、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尽量以就近、小型、安全为原则。
要制定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发放书面家长通知。
能不动用交通工具的尽量不动用。
三、实行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申报审批制度。
学校组织的活动,要上报主管部门,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班级或年级组组织的活动要向学校申报,由校长审批后方可进行,并切实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和师生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周密计划,落实岗位责任。
组织学生出勉县地界的集体活动,必须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
活动结束后,组织者要及时向审批者汇报活动情况。
四、集体外出活动的报批手续和程序是:
①组织者的书面申请,包括外出活动的事由、地点、时间、组织形式,主要组织者和有关带队教师、交通工具、联系方式、住宿安排、安全措施、活动计划和应急预案。
②校长审核意见,然后按审批权限逐级上报。
③凡安全措施不得力或者班以上单位组织外出活动无教师带队,或有其他不妥之处时不予批准。
④外出活动结束后,活动组织者应及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或批准部门汇报活动情况。
五、活动组织者负责对班主任及全体学生进行事前安全教育,增强师生遵纪守法、遵章守规的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
六、外出活动前,班主任要集队清点人数并做好纪录,同时向学生宣布活动安排和注意事项,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到达目的地后要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不要随意“放羊”。
在分散活动时,要求学生按小组活动,不要个别行动,要教育学生不到危险和偏僻的地方玩耍,教育学生发现问题或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报告,班主任和带班教师要加强巡视,分管领导要做好监控,发生事故要采取应急措施。
活动结束后,要在规定的地点按时集中,清点人数并纪录,组织学生有秩序上下车,分管领导、班主任及带班老师要跟车回校。
七、组织学生活动若使用交通工具,.必须与承运单位共同落实交通安全措施,签订责任协议,租用的车辆必须是有正规的营运执照、证件齐全的客车和司机。
严禁车辆无照运行、带“病”
运行和超员运行。
学生活动组织者,要负责对交通工具安全性能的监督,严禁形成超载情况,副驾驶座不得坐学生。
每辆车配备教师人数不少于1人,要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上下车,告诫学生乘车时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八、到游览区、游乐场等地方活动,一定要注意其合理容量和场所、设施的安全性,防止挤压、倒塌、跌落、溺水等事故的发生。
到山区活动要防止山火、翻车、迷失、摔跌等事故。
室内活动要特别重视消防安全。
学校内组织的大型活动要做好场地的规划工作,疏通疏散通道,加强对学生
的组织管理,制定应急预案。
九、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必须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
要加强劳动组织,重视劳动保护,教育学生遵守劳动规则。
十、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其他各类社会庆祝活动原则上也不组织学生参与,个别确需在校生参加的,须经校长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严格控制人数,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十一、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的领导、教师要切实负起安全责任,学生应自始至终在领导、教师的带领和保护下开展活动。
如有突发情况,现场负责的领导、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控制事态的发展。
十二、寒暑假及节假日前要及时对学生进行专项安全教育,注意防火、防盗、防自然事故,注意游泳安全、爆竹安全、交通
安全。
十三、凡未经学校批准,私自组织外出活动的,学校要追究组织者的责任,对外出活动中出现意外事故的要视情节,给予组织者纪律处分,构成违法犯罪的交司法部门处理,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连带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