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论(一)目标结构理论目标结构理论是多伊奇(M.Deutsch, 1949)在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在团体中,由于对个体达到目的奖励方式不同,导致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
多伊奇将这些方式分为三种:相互促进方式,相互对抗方式,相互独立方式。
这些不同的作用方式对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多伊奇认为目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指的是,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若团体中有一个人达不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
在这种条件下,团体成员之间必定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
竞争目标结构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
在团体中,只有当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时,某个个体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取得成功。
如果其他人成功了,则削弱了某个个体成功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对抗、消极的。
每个个体都只按一种对自己有益的方式活动,但对于其他个体来说则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以增加自己成功的可能性。
个体化目标结构指的是,个体是否达到目标与其他同伴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
因此,个体寻求一种对自我有益的结果,而并不在意其他个体是否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
个体之间形成的联系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
多伊奇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合作型目标结构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互相促进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一直被教育学界广泛研究和推崇,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合作学习的定义、优势以及如何有效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合作学习的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共同努力,通过交流和互动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互相帮助、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知识,相互促进和激励,最终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
2. 合作学习的优势合作学习相比于传统的个人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2.1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主动参与团队讨论和合作活动。
他们需要积极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对学习更感兴趣。
2.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学生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他们会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在团队中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2.3 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习得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知识,通过交流互助的方式习得新的知识。
这种知识共享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2.4 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能够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分析和评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团队中与他人讨论和协商。
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3. 如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要想有效实施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开始合作学习前,教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并向学生清晰地传达。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避免偏离主题。
3.2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教育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
教育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教育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是指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理论。
它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概念、原则、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概念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合作和互动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共同探索和共享知识的过程。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参与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扮演角色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团队合作和协作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原则1. 相互依赖原则: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们需要相互帮助、支持和鼓励,共同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2. 个体责任原则: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并为团队的目标和成果负责。
3. 合作交流原则: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互相问答、彼此解释等方式来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共享。
4. 相互教授原则: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可以通过相互教授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教授他人,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5. 组织管理原则: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到组织和管理的作用。
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和有效协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实施方法1. 小组合作:将学生组织成小组,每个小组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共同合作中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
2. 角色扮演: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演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们可以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讨论、辩论或表演,从而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深度。
3. 互助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和指导。
学生可以成对或小组间进行互帮互助,通过共同努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和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简述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简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讲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清楚表达、理性沟通与人际关系等重要社会技巧与观念。
1发展历程在很早以前,人类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互动与合作便已有所阐述,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进入二十世纪,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逐渐产生发展。
至于合作学习开始真正受到人们重视并实际应用在班级教学且有系统地发展成教学法,则是最近三十四年的事。
2概念及特点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依照学生不同的能力、性别等特质,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异质分组,以进行各项学习的活动,并利用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互相分享经验和彼此支持等,再配合小组内的评核和组间的比赛,以增进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人际关系并完成共同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因此,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有:①采异质性分组的小组学习方式。
②团体目标与个人绩效责任并重。
③重视并建立组员间的积极相互依赖。
④强调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
⑤鼓励学生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3类型至于在合作学习的类型上,至今已衍生出数十种不同的学习策略。
其中,以下列四种类型较为世人熟知,也较具代表性:3.1学生小组学习(Student Team Learning,简称STL)。
STL主要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及同事研发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以往约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合作学习相关之实验研究,均以这种模式来进行,所以堪称为合作学习中的主要模式。
STL主要分成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①学生小组成就区分(STAD);②小组游戏竞赛(TGT);③小组辅助个别化学习(TAI)。
虽然STL 分成多种不同的设计,但均以“小组奖励”、“个人绩效责任”和“成功的机会均等”三个主要概念为核心。
名词解释合作学习的概念
名词解释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共同构建和共同发展。
该方法强调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合作、协调和支持,通过讨论、交流和共享资源来激发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单独学习的个体,而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进行学习。
合作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思想碰撞”,即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
通过组内讨论和互动,每个学生有机会提出问题、提供自己的见解、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接受反馈。
这样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深入的理解和知识结构,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同时,与传统的单向教学相比,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合作学习可以在各个学科和各个学习阶段中应用。
“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下,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技巧。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进行角色扮演,以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在数学和科学课堂上,学生可以一起思考和解决难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
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入思考,提高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分享对于学习成果的提升至关重要。
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可以轻松跨越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让学习成为一个更富有深度和灵活性的过程。
通过组内合作,学生可以彼此借鉴和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这种互助和合作也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和压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还能培养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包括分配任务、协调时间和资源,以及解决小组内部的冲突和困难。
然而,合作学习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有时会产生巨大差异,导致合作不如预期顺利进行。
一些学生可能会主导合作活动,而另一些学生可能会依赖于他人的工作。
此外,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受到学生之间的合作态度和组织的影响。
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2篇)合作学习篇1近几年,我校采用了“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它的应用不仅仅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模式,还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因此有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组织、操作不当,往往导致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为一名生物老师,用心响应学校的号召,在授课班级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着课堂效率向高效发展。
1.课堂出现冷场,学生合作不主动。
2.学生合作参与面不广,尤其表现为优等生参与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困生,学困生没有真正参与。
3.学生合作没有深度,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
由于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也同时出此刻师生双方的身上:(一)学生方面1.许多学生未经准备匆忙活动。
比如,主题一给出,有的同学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就匆忙地展开讨论,对组内的不同见解也无法提出赞同或反对,更无法构成自己的观点。
2.学生参与面不广,配合不用心。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很多时候沉默不语;有的学生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有的同学基础较好,但不善于争取机会,由此难以构成真正的合作。
(二)教师方面1.认识不足,应用失误在平时评课交流和教师访谈中,笔者了解到不少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应用存在着以下误区:(1)小组学习互动的目的就是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或教学高潮,甚至是为了吸引评委和听课教师而做秀的。
(2)小组学习互动是迎合新课标的精神而设置的。
公开课、优质课不得不用,平时大可不用,因为耗时费神。
(3)小组互动学习占用教师讲解时间,学生成绩很难提高。
(4)明白小组学习互动的好处和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则觉得无章可循,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
2.忽视学情,盲目设计不少教师把小组学习看作课堂教学的“万能钥匙”或“灵丹妙药”。
合作学习名词解释
合作学习名词解释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扮演着主动的角色,他们需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其他成员合作解决问题、探索知识、分享经验。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助,通过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优势,提高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的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它强调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习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共享:合作学习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通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目标的明确,可以增强学习动力和合作的意愿。
2. 责任分担: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任务,不能依赖于他人完成自己的任务。
通过分担责任,可以促进每个成员的参与和贡献,增强学习效果。
3. 互相支持:合作学习中的成员可以互相支持和帮助,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分享资源和经验。
这种互相支持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4. 互动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成员们可以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共同解决问题,澄清疑惑,获取新的知识和观点。
互动交流可以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更新,提升学习效果。
5. 共同评价:合作学习中的成员可以共同评价彼此的学习成果和表现,通过评价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共同评价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个体和集体的进步。
合作学习可以在各个阶段和各个层次的学习中应用,无论是在小组作业、实验研究、课堂讨论还是项目合作中,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与同学一起合作学习
与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学习是每个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与同学一起合作学习的好处和方法。
一、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好处1.促进学习兴趣: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提供一个积极、互动和愉快的学习环境。
在与同学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激发彼此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动力。
2.加深理解记忆: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通过讨论和互相解答问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相互提出问题,一起思考解决方法,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
3.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与同学合作学习是一种团队合作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沟通、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拓宽知识视野: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学习到新的知识和见解,开阔自己的视野。
二、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方法1.组建学习小组:学生可以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可以定期聚在一起讨论学习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可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2.互相扶持:在学习中,同学们可以互相扶持和帮助。
当一个同学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其他同学寻求帮助和解答。
同学们可以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分享学习资源:同学们可以分享彼此的学习资源。
例如,可以相互借阅教材、笔记等学习资料,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通过分享学习资源,同学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互相评价:同学们可以互相评价和反馈。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互相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帮助对方发现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在当今教育领域,学生合作学习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学生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深入理解。
本文将探讨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实施方式以及其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
一、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1.促进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发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他们被迫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沟通技巧和能力。
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解释概念,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这种沟通与交流的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鼓励思维的多样性: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思维环境,不同的学生可以共同解决问题,提供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这种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特思维方式,并推动他们寻找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学生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学会扶持他人并接受别人的帮助。
他们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培养了一种强烈的互助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加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解释和表述自己的理解,这有助于巩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广度。
二、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施方式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讨论问题、分享观点,并共同解决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并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可以模拟真实场景,理解各种角色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培养合作和沟通技巧。
例如,模拟社会情景中的法庭辩论,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辩论。
3.小组项目:给学生一个共同的项目任务,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这可以提供学生用实际操作来应用所学知识并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学生合作学习对学习成就的影响学生合作学习对学习成就有积极的影响。
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增加学习动力和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简述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简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讲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清楚表达、理性沟通与人际关系等重要社会技巧与观念。
1发展历程在很早以前,人类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互动与合作便已有所阐述,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进入二十世纪,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逐渐产生发展。
至于合作学习开始真正受到人们重视并实际应用在班级教学且有系统地发展成教学法,则是最近三十四年的事。
2概念及特点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依照学生不同的能力、性别等特质,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异质分组,以进行各项学习的活动,并利用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互相分享经验和彼此支持等,再配合小组内的评核和组间的比赛,以增进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人际关系并完成共同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因此,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有:①采异质性分组的小组学习方式。
②团体目标与个人绩效责任并重。
③重视并建立组员间的积极相互依赖。
④强调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
⑤鼓励学生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3类型至于在合作学习的类型上,至今已衍生出数十种不同的学习策略。
其中,以下列四种类型较为世人熟知,也较具代表性:3.1学生小组学习(Student Team Learning,简称STL)。
STL主要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及同事研发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以往约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合作学习相关之实验研究,均以这种模式来进行,所以堪称为合作学习中的主要模式。
STL主要分成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①学生小组成就区分(STAD);②小组游戏竞赛(TGT);③小组辅助个别化学习(TAI)。
虽然STL 分成多种不同的设计,但均以“小组奖励”、“个人绩效责任”和“成功的机会均等”三个主要概念为核心。
关于合作学习
七、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
1. 讨论交流出现“冷场”怎么办? 2. 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怎么办? 3.小组互助学习活动难以持久怎么办? 4.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不一致怎么办? 5. 学生不注意听其他小组或本组其他成员报告怎 么办? 6.个别组员老是控制小组活动怎么办? 7.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能深入思考怎么办? 8.课堂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不一致怎么办?
对策: (1)在开始合作前就宣布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期 限,让平时比较拖啦的小组更有时间观念; (2)允许先完成合作任务的组做与学业内容有关 的事情,如课外读物、家庭作业、复习巩固、新 课预习等,但不要再布臵额外练习; (3)让先完成任务的几个小组先相互交流学习成 果与方法等; (4)让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帮助有困难的学习小组。
2
二、合作学习的特征
三要素定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来文强调合作 学习有三个要素 —— 小组奖励、个人责任、人人 成功机会均等。 五要素定义:戴维 · 约翰逊和罗杰 · 约翰逊兄弟认 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在 共同活动。具有五个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 促进性互动、个人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 反思。这五个要素都必不可少。 中国学者的定义:积极互赖、个人责任、异质分 组、社会技能、小组反思。认为只有完成具备了 这五个特征的学习方式,才能称为合作学习。
13
3.教师角色(是促进) 教师的作用:观察、倾听、指导、示范、合作讨 论。最重要的和核心的角色就是学习的促进者。 (1)应成为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创设者,为学生 提供信任、安全、平等和自由的学习氛围; (2)应成为合作学习课程和情境的设计者、学习 资源的提供者、合作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3)应成为帮助小组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 源、发现和解决社会性互动中存在问题、评价小 组学习情况等的指导者,并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 观察者、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
合作学习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组内合作学习 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 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根据教师的要求或 者借助学习菜单,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者借助学习菜单,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完成学习 任务。这一阶段, 任务。这一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讨论, 习,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随机进行点 拨指导。 拨指导。
基本理念:
一、互动观: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强调师 师互动的前导地位,师生间的互动也不可少。 二、目标观 :不仅强调学术性目标,更注 重合作技能目标。 三、师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 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指导一参与”的关 系。
四、形式观:组内异质,成员互补,组间同 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 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 五、情境观 “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小 组成员相互依赖 ,相互鼓励。 六、评价观 :合作达标,把小组总体成绩作 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 人进步 。
合作学习
背景 定义 特征 核心 基本理念 存在问题 影响 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背景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 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 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 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 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 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 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 革。
评价可分层次进行: 评价可分层次进行: (1)学生的自我评价:个人的收获、经验或教训, (1)学生的自我评价:个人的收获、经验或教训, ; 学生的自我评价 (2)小组成员相互评价, (2)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个人从组员相互的评价中发 小组成员相互评价 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用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用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3)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 (3)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组内的合作与 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 组际之间的合理竞争; 组际之间的合理竞争; (4)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的评价。 (4)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的评价。一般以小组评价为 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的评价 个体评价为辅;评分可以分为“达标分” 主,个体评价为辅;评分可以分为“达标分”和 进步分”两种,重在发展性的评价导向, “进步分”两种,重在发展性的评价导向,鼓励人 人达标,组组夺标成功。 人达标,组组夺标成功。
学习与他人合作
学习与他人合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与别人合作,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
与他人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论述学习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并探讨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习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与他人合作可以使我们拓宽知识面,分享经验。
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有限,和他人合作可以互相借鉴经验、技巧,快速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另外,与别人讨论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思维更清晰,发现自己疏忽的地方并及时改正。
合作还可以鼓励互相学习,因此是在学习过程中高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学习与他人合作可以提高我们的社交技能。
合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相互尊重、负责任地完成任务,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交经验和交友机会。
合作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领导能力和沟通技巧,因为我们需要有条不紊地与他人交流,从而达到共同目标。
最后,学习与他人合作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意识。
在学习中,合作不但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知识,还可以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工作是基于团队努力实现的。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因此,合作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合作学习的方式1.组队学习学习可以组成一个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学习。
组长需要组织学习内容和进度,并督促成员按时完成任务。
成员可以相互讨论困难、交流已经学到的以及补充知识。
组员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彼此,及时处理分歧。
2.交流学习学习可以通过不断交流来实现。
交流学习通常是指在课堂上的讨论形式。
通过讨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互动和思考水平。
交流需要充分的准备,明确讨论的话题和目的,同时发扬个人主见,尊重他人观点,讨论的过程需要确定主题、规则,严谨地讨论问题,并在讨论结束后总结。
3.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方法,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实际问题,学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10篇完美版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小组合作学习案例(一):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李世民?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课堂上学生组成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热闹非凡,但细细观察时我发现,每个组中会有一、两个学生主导着讨论,频频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学生要么在听,要么根本就不参与进去,而是自己看书,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
讨论停止后,老师提出那位同学起来发表一下见解?起来回答问题的也是学习潜力强、表现欲望较强的某几个学生,当学生没有回答全面时,教师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将答案说出,整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完全参与进去。
分析:这是一种所谓的包场现象,即在合作学习中,全员参与性不够,往往让小组优秀者包揽全场,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
而成绩不好、腼腆拘谨、性格内向的学生成了看客。
他们常常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参与活跃的学生中获得信息。
这样就挫伤了整个小组的学习用心性,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这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只关心小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体的学习状况。
造成这种现象的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活动小组的划分不合理。
学习小组的编排太随意,一般是按照座位随意组成,没有充分思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往往会出现单纯的优秀生组或学困生组;分工不明确,使部分学生滋长依靠心理,产生反正小组中有人去想,有人带好材料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
分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生生互动的效果。
注意一下几点:1、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人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用心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设立了小组目标,学生的努力就不再是以个人为单位了,每个人都为了小组的共同利益而全力以赴。
在合作学习中往往是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
不仅仅每个组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且各组员之间还务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透过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也能有所进步。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分析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互动、参与和合作的学习方法。
它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让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共同面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通过与其他成员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解决问题。
在小组中,学生可以互相辅导和讨论,相互学习和分享知识。
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成就感,提高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这些团队合作的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至关重要。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方法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设计合适的合作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于合作学习的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小组讨论、小组实验、小组项目等。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自主组织、分工合作。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立目标和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2.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比如在线协作工具、教学软件等。
3.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改进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进展和困难,针对性地给出指导和建议。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者项目。
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社交交往,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下文将从合作学习的定义,合作学习的种类,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鼓励和引导合作学习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合作学习是从学习者的学习和交往需求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和方法手段,使学习者在一个合作互助、情感融洽的小组中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任务,以改进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在于通过学习者与学习者互相支持和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建构和学习目标的共同达成。
同时,因为学习者在合作学习中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学习者共同享有,学习成功的喜悦也会因为与其他人分享而倍感快乐。
二、合作学习的种类1. 合作探究型学习合作探究型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一个问题或者主题。
在这种学习中,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启发彼此的智慧,共同发掘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合作学习型作业合作学习型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较为广泛、复杂的作业。
在完成这种作业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调动各自的能力和特长,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学习,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型考试合作学习型考试是指教师将考试的内容分散在小组内进行,每个小组内部成员相互之间可以联系、互相讨论答案。
通过调动小组内部成员的智慧和协作能力,以期更好地完成考试目标。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鼓励和引导合作学习1. 确定合理的小组大小小组大小合适是促进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常四人或五人的小组大小比较适宜。
小组过大,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会降低;小组过小,合作学习的效果可能不明显。
2. 提供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规则对于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师应该提供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规则,确保学生对于任务的要求有清晰的认识,进而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
同时,规则也是保证学生安全和秩序的关键之一。
1什么是合作学习
1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科学性评价能力,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针对这样的群体而进行教学的一种学习模式。
1.2合作学习不是“放羊式”学习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意识,需要教师的启发、点拨和引导,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这种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科学的质量观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
2. 合作学习的策略2.1互动策略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屑其互动观。
由于合作学习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互动观,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
与传统的教学互动观相比,合作学习的互动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
反观教学实践,我们目前教学所提倡和采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至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则始终未能受到重视,因而教学中少有或根本没有多向型的互动方式。
甚至不少人还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视为非建设性的消极因素或破坏力量。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理论误导的影响不可忽视。
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通过共同探究、讨论和分享知识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促进,并从彼此的经验和观点中获益。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合作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团队合作来提高学习成果。
一、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一种常见的合作学习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问题,分享观点和意见。
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开阔思维,解决问题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小组讨论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互助学习法互助学习法是一种通过互相帮助和分享知识来提高学习效果的合作学习方法。
在互助学习中,学生们可以相互解答问题、讨论难点,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互助学习,学生们可以在相互交流和互相解惑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理解水平。
三、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扮演角色来模拟真实情境的合作学习方法。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们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和表演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四、项目合作法项目合作法是一种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合作学习方法。
在项目合作中,学生们可以合理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并负责相应的任务。
通过项目合作,学生们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对等互助法对等互助法是一种在学习中互相辅导和反馈的合作学习方法。
在对等互助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对方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对等互助,学生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互动、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无论是小组讨论、互助学习、角色扮演、项目合作还是对等互助,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学习、互相进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合作学习
谢谢观赏
THANKS
BUSINESS
个人责任
实现自我定位
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
小组目标
分工合作
小组自评
总结经验
承担责任
相互沟通
相互合作 达到共同目标
资源共享
角色轮换
分Hale Waihona Puke 问题及原因确定未来发展
集体奖励
评价
个人成绩加上全组人都达到标准时的奖 励分数 1.个人成绩加上奖励分数(视组内最低 分而定) 2.个人成绩加小组平均成绩 3.个人成绩加上奖励分数(视组内各成 员进步而定) 4.将每个成员的单个成绩相加 5.将每个成员的单个成绩平均一下 6。小组整个计分 7.随机抽取组内某一成员的问卷进行评 分 8.随机抽取组内某一成员测验进行评分 组内最低成绩为全组成员成绩 9.全组的学术平均分加上合作技巧分数 10.学业与非学业的双重奖励
问题式 讨论式 学科式 论文式 表演式
问题式作学习
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 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友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 又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抢答式 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实施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学 习心理特征设置问题。
问题式合作学习指的是所有统一研究一个问题, 或者不同的小组研 究不同的问题。小组成员针对问 题在组内各抒己见, 对问题进行分 析和讨论,总 结出自己的答案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对答案进行修正 和 补充,然后在课堂上组织所有的小组派代表进行 发言。这是合作学习模式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又倾听了别 人的观点, 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和统一,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 提高。
表演式合作学习即通过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或作为课 堂的小结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表演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比较生动有趣,是较受学 生们欢迎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 。老师可以在分组之 后给每个小组相同或者不同的主题,让小组成员们一 起讨论如何编成一个情景对话,最后用表演的形 式 来展示合作成果。要求做到重点突出,有基本的故事 情节还需要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尽可能多的运用到所 学过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科学课的大多数科学探究都不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应分组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纳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提倡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在创造和成功中学习。
合作学习则是学习活动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它集听、说、想、做、探究、比较、反思等一系列的心智活动于一体。
而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则又不仅是学好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也应被看成是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和学习方式的一种。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就应该注意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一、在科学合作学习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1. 在比较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水平不同会导致认知偏差,通过不同的比较就能更好地提高认识,进一步地掌握知识。
教师应创设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开展问题解决方法的比较,启发自己发现新的规律和方法,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实现创新性地突破和重组。
例如:在《杠杆》教学中,学生通过比较生活中的杠杆得出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省距离杠杆,哪些是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的杠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是搜集信息的主人,又是愉快的合作者。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对其产生不同认识的题目,此时,借助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往往能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使学生不仅知识得到了拓展,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集体合作学习中加深了。
2 .在辩论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知识都有多面性,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可创设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开展问题正确与错误的比较,启发自己发现正确的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实现创新性地突破和重组。
如在学习《能量守恒》中,老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分成正反二组进行辩论,能量到底守不守恒,学生收集证据进行辩论。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也可养成用现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和习惯,使掌握的知识更具科学性,更有效。
3 .在小组调查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组调查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在小组中运用合作性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性设计展开学习活动。
在这一方法中,各小组在从整个班级都学习的单元中选出一个小课题之后,各小组在将小课题分割成个人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上,并开展必须的活动以准备小组报告。
最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作介绍或展览,交流他们的发现。
如在学习《杠杆》中,同样可以以杠杆的类型特点为课题。
然后,又将其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三个子课题。
各小组选择相应子课题完成合作学习。
然后,各小组有的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有的以小论文的形式向全班其他学生作介绍和展览。
科学教学内容涉及调查与交流活动类的教学:如调查太阳能热水器、吸尘器的结构与使用、土壤使用情况的调查、水对生命体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类教学时:如探究自行车上用到的物理原理、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等,都可以用该方法尝试。
这种合作学习,将会丰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面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使学习对所学知识印象更深刻,可以会很好地提高学习有效性,。
4 . 让学生在错误中开展反思式合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上不少显赫的成果都闪烁着人类的批判思维的熠熠光辉,许多前沿的科学理念正是在“批判”旧理念中确立的。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阶段经历一些“挫折”,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促进学生的进一步的反思,促使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个体和群体的合作学习中获得新的想法,从而去积极探求规律和方法。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活动,在一只500ml的烧杯中放有高低2支蜡烛,分别点燃,把一瓶250ml 的CO2气体倒入烧杯,问:哪支蜡烛先熄灭?学生根据主观感觉,一部分人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一部分人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
全班分10组,实验后统计如下:高的蜡烛先熄灭的有5组;低蜡烛先熄灭的有5组。
学生在分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各自找到了理论依据,哪支蜡烛先熄灭与倒CO2有关。
(1)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且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2从杯中央(甚至是朝高的蜡烛这边)倒下去,先接触的是上面的那支蜡烛,故高的蜡烛先熄灭。
(2)把CO2沿烧杯内壁(甚至朝低的蜡烛这边)倒下去,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CO2是从烧杯底部慢慢满上来,故低的蜡烛先接触到CO2而先熄。
因此,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要刻意地提醒学生在易犯错误处小心,而且应必要时让其体验错误,从而得到方法上的改进。
他们从错的教训中找到了解题的方法,完成了“合作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就牢不可破了。
这种合作学习,将会丰富学生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
二、在科学合作学习中应关注几个问题以防影响学习的有效性1、划分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合理搭配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是学习的关键,小组的划分很重要,关系着学习的成败。
因此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要把好、中、差的学生按比例搭配好,有时也可以把学习比较困难的几名学生编为一组,以便教师多加关心及时辅导。
同时,分组能有效地把个体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培养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如在《温度计的使用》教学中,学生用温度计测定一杯热水在相同时间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时,就应该按学生的能力结构来划分小组:有的学生手拿温度计测定水温,有的记录时间,有的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有的填写实验记录表等。
在这项活动中,需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并积极的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小组成员在共同分析记录数据时,多数小组得出的结论是:一杯热水在相同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是温度逐渐降低,有的小组则指出某一时刻水的温度出现升高的情况。
此时教师应引导小组内学生对共同活动的成效加以评估,分析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就会得出引起某一时刻水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由于温度计液泡在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引起的。
这样,既解决了小组成员的沟通问题,也有效的解决了小组内的冲突。
保证了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激励主动合作,实现理性竞争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能有效的把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转为小组团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在小组中的个人责任感和合作动机,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首先,在活动前提出目标,激励学生,看哪个小组配合的好,观察的现象多,最先得出实验结果;最后,请领先的小组汇报活动的过程、活动的发现以及结果。
教师还可以激励其他小组说出自己的不同发现。
例如:在《土壤中的生命》一课教学中,有一个寻找土壤中的生物活动,在小组的竞赛汇报中有个学生说道:我在学校的花园,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手摸、锄挖的方法,找到了蜗牛、蚯蚓、蚂蚁和凤仙花、月季、菊花的根。
还发现了有趣事情:一只蚊子正在小张同学的脸上吸血(小张与他同组的),蚊子是否土壤生物?有的小组说我们看到蚯蚓身子正在一拱一拱地松土。
有的小组说看到了很多蜗牛,而且排着队,(那天下小雨,的确有排队的蜗牛。
)还有小组说看到蚂蚁在洞口堆土等等。
对于这些真实的观察、有个性的表达,我给予了鼓励。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学习要尊重事实、观察细致、表达个性想法。
在此过程中,也使小组成员意识到:成绩的取得是靠大家合作的结果,每个人的努力都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关系到竞争的成功与失败。
竞争势必涉及到评价,评价时应该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有学生的自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等,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但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指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引领者、激励者,同时又是教学的调控者。
学生参与评价,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
评价的内容要涵盖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探究的科学素养。
3、提倡合作学习的民主性教师要创设好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话肯说,有话敢说。
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提供示范,尊重师生、生生间合作学习中彼此的想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例如:在《细胞》一课教学中。
有学生提出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那么能把细胞构成看成虫子吗?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又有何不可呢?(古代道家就称虫子的)而且把细胞构成看成虫子去讨论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
同时能引起小组中的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也帮助他们开展合作学习。
4 、要体现合作学习中的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浮力》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在水中上浮的物体,邀请学生实验,让学生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能够在水中上浮?(学生马上想到了水有浮力。
)接着我又出示了几种在水中下沉的物体(石头、铁、铝……)让学生说说“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呢?”当学生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光靠争论是得不出结论的,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请你们小组讨论讨论,准备怎么实验?”学生通过讨论以后,相互之间评议和补充,设计出了好多种实验方法,最后我结合实验室里面的仪器情况以及实验的可操作性,确定了两种实验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
师生双方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互动,彼此形成互帮、互教、互促、互联的“学习共同体”。
尤其是对这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通过相互提问与讨论、合作与交流,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5、合作学习中应多加鼓励在师生、生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各主体之间要展开互动式的评价。
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评价;既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
特别对教师而言要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教师可以故意犯错误,让学生指出错误,帮助老师更正,甚至允许学生插嘴。
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
”、“ 你的方法真好。
”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老师的评价能增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勤于解决问题的信心。
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更易形成师生间的教学合作、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