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_第2章_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总复习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案
班级:高二()班组别:第()组姓名:评价等级: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总复习考点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反射弧的5个基本环节和兴奋传导方向:→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感受器是指(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等。
(3)反射需要完整的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但在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和)完好的情况下能产生感觉,产生感觉不属于反射。
(3)反射弧中兴奋的单向传导,取决于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兴奋时,表现为。
(2)已兴奋的神经段与它相邻的未兴奋神经段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电流。
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都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3)传导特点:向传导(4)传导形式:(或神经冲动)。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突触:突触是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由(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含组织液)和(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三部分构成。
(2)突触类型①轴突——型突触②轴突——型突触或者(3)兴奋传递的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间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当兴奋传导到轴突末梢,即突触小体时,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质是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结合,产生的效应是或者。
(4)信号转换:电信号→→电信号(5)兴奋传递的特点①传递。
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单向传递的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释放,然后作用于上。
②突触延搁。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
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
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注: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有一层鞘,组成 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 神经。
(2)神经元的 功能: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并 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 调控效应。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 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低等动物 偉履虫,变描虫八 植呦反射:高等动物〔昆虫.鱼类.哺寻⑻輒爬行动物)及人J 非条件反射*先夭的,俺的,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膝跳反射,编手反射,排尿反肘) i 祭件反弗 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觥〔望梅止渴,惊弓之鸟,淡虎芭变)(2)反射的种类(3)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反射弧(1)反射弧组成:①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④ 传出神经;⑤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轴究}神经纤维早中绘未梢WE -3啓中蟆应激性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 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 答反应。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个神经元)(1) 传导方式: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神经冲动。
(2) 传导过程:声息状赣未受刺澈町 丁兴奋狀恋〔受至恻激后) 丁静息狀态:外正內贡K 外渝 U 1外頁內正1V 内療 U 1外正內貞Nf 外涼 管息电傥 謝作电住 欝息电傥 ■腿外|未先苗部位=> 兴奋部住局小电流[膜內:买奋部位 0 未兴奋咅附〔与传导方向相同)向不定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1、传递方式: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 突触实现的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到达突触间隙,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 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必修3课后练习答案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基础题 1.B。 2.大脑、小脑和脑干。 拓展题 1.b、c、d、e。 2.提示:都表现为电位差,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 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 电粒子的跨膜运动形成的。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基础题 1.C 、D。 2.
2.蜾蠃捕食螟蛉幼虫。
第4节 群落的演替基础题1.(1)×;(2)√。2. D。 3.C。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1.(1)×(2)×(3)√(4)√;(5)×。2.(1)D;(2)D;(3)C。 二、知识迁移 提示:1.(1)从图中可知,鸽的种群密度较小易受鹰的攻击,种群密度较大则 鹰的攻击成功率就较低。(2)起初出现数量增加,以后可能趋于稳定。 2.这是群落演替的结果。因为柳树较高大,占据更多的空间和阳光。与草莓相比, 它具有生长的优势,所以柳树能迅速繁殖起来,而草莓得不到生长所需的阳光, 难以成片生长。 三、技能应用
第3节 群落的结构〖提示〗一、基础题
1.B。 2.提示:屏障撤掉后,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由于种群A捕食种群 B,种群B的数量减少,而种群A的数量增加。但随着种群B的数量 减少,种群A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数量减少,种群B的数量又会 出现一定的增加。这样,假设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种 群A和种群B将出现此消彼长的相对稳定情况。 二、拓展题
必修3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目标】1、能解释反射弧各部分作用并对其异常进行分析2、阐述兴奋的神经纤维传导机制与特点3、区分突触传递及于神经传导的不同4、兴奋传导方向(电流表指针偏转)、特点的判断分析与探究设计5、能说出人脑高级功能【复习线索】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基本功能单位→神经系统的功能(兴奋传导)→神经元内部兴奋传导→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神经系统的分区、分级调节【复习过程】一、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 、 和 三种方式,其中 起主要作用。
问题 1.神经系统由什么细胞构成?与普通的体细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二、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1、结构 树突2、功能:能够接受刺激, ,并 。
问题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由什么结构来参与完成(结构基础)?与神经元的关系?(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的概念:它是指在 的参与下,动物和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提醒】 单细胞动物、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无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对应右图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1、 ,2、 ,3 ,4、 ,5、 。
思考:判断传入和传出神经的依据是什么?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身体的什么部位,有什么作用?问题3.写出反射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路径。
如果反射弧中某一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能否完成,为什么?小结:反射弧中各部分功能与受损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② ④③① 神经元典例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⑤*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有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 的形式传导,也叫 。
问题4. 神经纤维是什么?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如何传导?特点是什么?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活动:请在下面空白处画出箭头处接受刺激后,膜电位发生的变化,并注明兴奋传导方向。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复习学案
必修III《稳态与环境》复习(二)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广州市第83中学童丽琴 tongliqin@【复习重点】1.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夯实基础】1.神经调节的基本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2.兴奋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部位向部位传递,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部位向部位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____信号,也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传递。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___________。
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兴奋抑制。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的内,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
(P19页)4.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去示意图,在图中写出各标号名称,在方框用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
5.据图完成以下题目(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代表传出神经B 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C M代表效应器D S代表感受器(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3)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7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必修三目录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的生活环境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与液体调节的关系第四节免疫调节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三节种群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人体生命活动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图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反射反射弧突触脑脊髓血糖平衡调节胰岛反馈调节分级调节内分泌腺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
次要:兴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神经冲动突触小体细胞体树突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丘脑大脑皮层脑干小脑言语区运动性失语症 W区 V区 S区 H区促胰液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靶器官靶细胞病原体艾滋病 T细胞 B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抗体抗原过敏反应疫苗器官移植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1.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1.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1.3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1.4 人脑的高级功能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2.2.1 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的发现
2.2.2 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2.3 激素调节的特点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3.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2.3.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
实例二:水盐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2.4.1 免疫系统的组成
2.4.2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4.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答案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四、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二)思考与讨论1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三)思考与讨论2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四)资料分析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
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五)思考与讨论3可能是H区出现了问题。
(六)旁栏思考题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
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被运用的。
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记忆。
(七)练习基础题 1.B。
2.大脑、小脑和脑干。
拓展题 1.b、c、d、e。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二章: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材分析《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神经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尤其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所以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知识还可与多个有关的知识如“细胞膜、细胞器、内环境的稳态”等联系紧密。
学好本节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其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2课时内容与动物的激素调节相辅相成,共同协调生命活动,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人脑的高级功能很复杂,教材选取了语言文字、学习和记忆两方面内容给予简单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⑵人脑的高级功能。
[解决方法]⑴引导学生分析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从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的动态过程。
⑵先让学生弄清楚突触的结构,设置相关问题讲解。
⑶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决方法] 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动态过程。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
六、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七、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1课时导入:利用教材P16[问题探讨]导入新课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教师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⑶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⑷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⑸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的一侧剥离出了一根神经,你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⑹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⑺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教师归纳和总结之。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6、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7、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章末归纳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二、人体内主要激素的比较
分泌腺 激素名称 抗利尿激素 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甲状腺 睾丸 甲状腺激素 雄性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固醇 蛋白质 全身 甲状腺 性腺 全身 全身 化学性质 多肽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肾小管、 肾小管、 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集合管 垂体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 促进生长, 骨的生长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激素的合 成和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 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孕激素 胰 岛 B细胞 细胞 A细胞 细胞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固醇 蛋白质 多肽 卵巢、 卵巢、 乳腺 全身 肝脏 免疫 器官
胸腺
胸腺激素
多肽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①蛋白质类、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使用,因其进入消 蛋白质类、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使用, 化道后能被消化酶降解而失去作用,氨基酸衍生物类、 化道后能被消化酶降解而失去作用,氨基酸衍生物类、 固醇类激素,可以口服使用。 固醇类激素,可以口服使用。 ②有的激素具有特异性,专门作用于一定的器官,对 有的激素具有特异性,专门作用于一定的器官, 其他器官不起作用,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专门作用于垂体, 其他器官不起作用,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专门作用于垂体, 抗利尿激素专门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抗利尿激素专门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有的激素没有 专门的靶器官,如生长激素、 专门的靶器官,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 各个细胞都起作用。 各个细胞都起作用。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必备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1.对体温调整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泌缺乏产热也将缺乏B.醛固酮通过影响盐的排泄调整体温C.胰高血糖素分泌缺乏时,血糖不能保证正常产热所需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产热上是拮抗的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3.下图能正确反映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TH)含量改变的是 ( )4.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整或神经调整的过程B.假如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假如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抗体不肯定是蛋白质,但吞噬细胞肯定是免疫细胞②抗原不肯定必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B细胞,但肯定须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T细胞③含有致病基因不肯定会患遗传病,但遗传病患者肯定含有致病基因④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肯定一样,但形态大小一样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不考虑变异)⑤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含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内肯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虑变异)⑥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肯定相等;但在一对亲本的杂交试验中,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相等,此病不肯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群体够大,无致死)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⑤⑥6.关于人体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B细胞缺陷,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器官移植产生免疫排挤反响B.一个白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都须要巨噬细胞D.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中,第二、第三道防线都属于特异性免疫7.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病症是()A.生长发育马上停顿B.血糖浓度明显上升C.消化不良D.尿量削减,体温偏高8.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A.胰岛、肝、消化腺 B.胰岛、唾液腺、垂体、肝C.胰岛、门静脉、肝 D.胰岛、肝、肾小管9.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干脆联络的活动是( )A.边看电视边吃零食B.运发动长跑竞赛中,听到“加油”声,加速冲刺C.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挚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10.由细胞分泌的只能作用于特定靶细胞的化合物是( )A.消化酶 B.抗体C.抗利尿激素 D.神经递质11.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 处赐予相宜刺激,测得电位改变如图乙所示。
2021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复习必修3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其次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整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学问点一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1)结构(如下图所示)神经元{细胞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起{树突:短儿多。
将兴奋传向细胞轴突:长而少。
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其中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称为髓鞘。
髓鞘与这些突起共同组成了神经纤维;很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了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就像是细铜丝与导线的关系。
2.神经调整的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更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
②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
【提示】 1.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无反射,但具有应激性,如草履虫。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分(如下表)获得刺激参加反射的中枢反射弧是否需强化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刺激(干脆刺激)脑干和脊髓固定不变不须要条件反射通过学习获得,是后天性的条件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不固定,可变需不断强化叫干脆刺激,即这种刺激是一些详细的事物,与反射之间有干脆的关系;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条件刺激,也叫信号刺激,这种刺激是某些事物的一些信号,这种刺激与反射之间没有干脆的关系,而必需经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才能引起反射。
3.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1)组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传向效应器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兴奋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活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图所示。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 • 实验现象
+
+
a
b
(1)
-
+
a
b
(2)
+
-
a
b
(3)
+
+
a
b
(4)
现象:受刺激后,ab之间的电流表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 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相关知识
(1)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不同 膜外:Na+ Cl-浓度远高于膜内;膜内:K+ A-浓度远高于膜外 (2)细胞膜上有Na+ ,K+ 等离子通道 以及Na+/K+泵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 未受刺激时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受刺激时: 受刺激兴奋部位 产生电位差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临近的未兴奋部位 (外正内负)
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邻部位:电位变化 产生电位差 局部电流
(兴奋传导)
….
总结: 刺激→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 邻未兴奋部位→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六、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书写性 言语区
视觉性 言语区
运动性 言语区
听觉性 言语区
思考讨论: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 H 区出现问题?
S区:运动性失语症 (Speak)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言
(Hear)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 的联系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高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中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C摆布(一般不超过1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一般机体经由进程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举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举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根蒂根基:神经系统细胞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突起轴突神经纤维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进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尺度。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2.4 免疫调节
四、免疫功能与功能异常 将有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①癌细胞的清除 ②杀死机体内的细菌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 ④艾滋病 a.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免疫功能过高 c.免疫系统的监控及清除功能
d.免疫功能过低
对外来物质的清除,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 能,清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病变细胞、癌变的细胞,属于免 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一、1.免疫细胞 2.吞噬 3.抗体 淋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免疫活性物质 胸腺 骨髓
淋巴因子
二、1.吞噬细胞
B 细胞
浆细胞
抗体
2.B 细胞或记忆 B 细胞 3.浆细胞 4.抗体 抗体 T 细胞 淋巴因子
沉淀或细胞集团 2.不能
三、1.效应 T 细胞
3.T 细胞或记忆 T 细胞 4.效应 T 抗原 病原体 ③—b 吞噬、消灭 ④ —d
四、①—c ②—a
回扣教材
1.教材 35 页[问题探讨],明确免疫对内环境稳态的重 要性。 2.教材 35 页最下面免疫系统的组成。 3.教材 36 页[资料分析]和教材 41 页[科学· 技术· 社会] 有关艾滋病及其病毒相关知识。
4.教材 37 页图 2—15 和图 2—16,理解体液免疫和细 胞免疫的过程及关系。 5.教材 38 页左边“想像空间”、“相关信息”及最 下面思考题,加强对知识理解。 6. 教材 39~40 页[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有关热点问 题。
答案:D
考点2
巧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知识必备 1.体液免疫的过程
2.细胞免疫的过程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免疫 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 作用 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 原 细胞、自身突变细 胞和来自异体的移 植组织器官 免疫 细胞 主要是 B 细胞 主要是 T 细胞
om生物:复习课件(必修3第2章)
饮水过多,
盐分丢失过多
产生渴觉
大脑皮层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
+
-
垂体后叶
+
-
抗利尿激素
+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 第25页,共41页。
+ 尿量
1、水盐平衡是在神经和激素调节下通过肾脏来实现的
(最终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由重吸收作用实现)。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
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3)化学成分:蛋白质或糖蛋白
2、抗体: 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的 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 抗体的化学本质: 球蛋白
• 抗体的性质: • 抗体的分布:
特异性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的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第27页,共41页。
(二)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来源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功能
处理、呈递抗原, 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呈递抗原,
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 组织胺,从 而引发过敏 反应
使抗原沉淀 或形成细胞 集团
1、抗原与过敏原:过敏原具个体差异性,而抗原不具 个体差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总复习考点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5个基本环节和兴奋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受器是指感觉(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等。
(3)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但在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完好的情况下能产生感觉,产生感觉不属于反射。
(3)反射弧中兴奋的单向传导,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表现为外负内正。
(2)已兴奋的神经段与它相邻的未兴奋神经段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
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都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4)传导形式: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突触:突触是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由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含组织液)和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三部分构成。
(2)突触类型①轴突——胞体型突触②轴突——树突型突触或者(3)兴奋传递的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间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当兴奋传导到轴突末梢,即突触小体时,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质是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是兴奋或者抑制。
(4)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兴奋传递的特点①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单向传递的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②突触延搁。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
(6)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特别提醒:(1)静息状态下,K+外流,直到膜内外电位差的大小能够阻止K+继续外流时达到平衡,此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受到刺激时,膜通透性发生改变,Na+内流,直至形成外负内正,阻止Na+继续内流,此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动作电位。
考点2 神经系统的调节1、各级神经中枢的调节2、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是人脑的高级功能,控制这些高级功能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W区、S区、V区和H区。
①大脑皮层的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②大脑皮层的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③大脑皮层的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④大脑皮层的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例题1、若支配左腿的传人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刺激感受器,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例题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例题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是()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例题4、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胸部段折断、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A.听觉丧失而听不懂他人讲话 B. 不能发生膝跳反射C.刺激下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D、大小便失禁例题5、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⑤内的液体是血浆D.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解析:本题考点主要是突触的结构。
根据突触的结构可知,①是受体、②是递质、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其效应是兴奋或者抑制,膜电位发生改变;突触间隙实质是神经细胞间隙,其中的液体为组织液;当效应器执行完成某种生理效应的时候,反射过程才算完成。
考点3 常见激素的的分泌部位、化学本质及生理作用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注:TRH 表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 表示 促甲状腺激素。
3、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考点5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 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的比较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血糖平衡调节(2)水盐平衡调节 见课本(3)体温平衡调节例题1、大剂量注射某种激素后,小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休克,该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解析:脑代谢活动所需能源物质直接靠血糖随时供应,一旦脑血糖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心慌、头晕甚至休克。
例题2、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3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代谢加快,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B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 、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 .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解析: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示意图是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一个变式图,根据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图解可以判断:图中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代表促甲状腺激素、③代表甲状腺激素。
图中只有2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相关变式图还有(如右图):例题3、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激素是有机分子 B 、激素是信息分子 C.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例题4、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血糖调节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分别是( )A 、下丘脑 下丘脑 大脑皮层 B.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C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 D. 大脑皮层 下丘脑 下丘脑例题5、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激素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B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C 、众多的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对所有细胞都起作用D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例题6、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不产卵,如取同种鱼的脑下垂体研碎注入鱼体内,可促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的( )A .性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C 、促性腺激素D .肾上腺素 例题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质的是( ) A 、唾液 B .生长激素 C .胰岛素 D .雌性激素例题8、下列哪一项不是胰岛素的功能( ) A .促进血糖转变成脂肪 B .促进肝糖原合成 C 、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 .抑制肝糖原分解 例题9、右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____ ,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__调节。
(2)当人体的血搪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__________和丁分泌___________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3)甲分泌的___________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作用。
(4)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_____。
考点6 免疫调节2、主要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功能、清除功能4、特异性免疫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类物质) 抗体:机体产生的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更快更强)3自身免疫病: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物质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过强过敏反应:相同抗原再次进入已免疫的机体时,机体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引起。
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例如花粉或粉尘过敏。
免疫过弱:如艾滋病(AIDS)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b、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c、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例题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 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C.效应T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使肿瘤细胞裂解 D.吸附于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与过敏原结合例题2、下图代表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I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