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光 2-3-3 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 姜组长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壱、课程分析(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课程标准解读: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由此可见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好课例。
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第三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前面《透镜》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又是学习《眼睛与眼镜》、《显微镜与望远镜》的理论基础,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意外发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探究活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对今后进一步探究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的重点章节,在前两节对透镜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由生活到物理,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达到对凸透镜更深层次的认识。
光的折射现象的学习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有一定的知识铺垫作用,本章节也是对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的延伸,可以再次认识理解光的折射现象,起到回顾巩固的作用。
通过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眼镜的学习起到了承接作用。
学生在透镜方面有一定的生活实践,学习起来较容易,并且有一定的兴趣,也想去进一步学习凸透镜的知识,这对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起到了铺垫作用。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在平行光入射到凸透镜上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按照一定规律形成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包括以下几点:
1. 光线从空气中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会发生折射。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越大,折射的角度越小。
2. 光线从凸透镜的光轴上入射时,折射后会通过凸透镜的焦点。
3. 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中心经过时,不会发生折射,即不改变方向。
4. 光线从凸透镜的焦点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成为平行光线。
5. 光线从凸透镜的顶点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沿与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射出。
6. 焦点离凸透镜越近,折射出来的光线越偏离光轴,并形成实像。
焦点离凸透镜越远,折射出来的光线越接近光轴,并形成虚像。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确定物体与凸透镜的位置关系,计算出成像的距离、大小和性质等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光学现象和设计光学设备。
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4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具准备:教师:彩粉笔、凸透镜、光具座、刻度尺、电源、电子蜡烛学生:研究凸透镜实验器材、记录卡一、教学引入:师:问大家一个事儿,谁使用过照相机拍过照?我们也学习过了,照相机能成什么样的像?生:缩小、倒立的实像。
师:很好,我自己造了一架非常先进的、多功能数码照相机,拍照快捷方便、立等可取,(拿出来,演示给学生看)现在我们利用它拍一张蜡烛的照片。
生:认真观察。
师:(拿出相片给学生看)怎么样?我这架相机还可以吧。
想知道它是怎么拍照的吗?(打开箱子给学生看)我这架相机够先进吧。
这还有一张相片呢。
这张相片是假的(拿下来,看到在光屏上出现像),但这个装置却反映了照相机的拍照过程,这个像是真的吧。
我这还有两张图片,现在请你认真观察,这两个图片上的像哪一个和光屏上的像一样的大小,你挑选出来。
一定要认真观察。
咱们看谁的眼力好,去选择图片时不能看像了。
谁来试试。
生:选择图片。
(师先让学生观察,然后顺势移动蜡烛改变像的大小)师:让学生拿着选择的图片来和光屏上的像对比。
师:你看看,我说让你认真观察吧,到底还是观察不细致弄错了吧,重来试试。
(师再移动蜡烛)。
师:他怎么两次都没找对。
生:是因为你动了。
师:原来错不在同学这。
刚才和这位同学开了点小小的玩笑,不是有意捉弄了你。
这位同学为我们继续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
大家用掌声表示感谢。
(生鼓掌)(6分)新课教学:1、提出问题:师:刚才其实这位同学已经找对了,只不过让我做了点手脚。
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凸透镜可以成像,而且成像特点可大可小、可倒可正还可虚可实。
看到过凸透镜成像的变化吗?下面给大家一次看的机会。
每个小组的桌上都一个凸透镜,先在纸上副一个箭头,然后拿着凸透镜由远及近观察箭头成像的变化。
生:学生实际操作。
师:好的。
我们刚才的小实验也让我们看到了凸透镜成像的变化。
那么同学根据刚才的小实验考虑一下: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生: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使它们的中心与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f、f<u<2f的位置,调整
到凸透镜的间隔,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明晰的像, 察看像的大小和倒正。
3〕把蜡烛放在u<f的位置,在光屏上 〔能、不 能〕察看到像,这时应从 〔蜡烛、光屏〕一侧
透过凸透镜进展察看,会看到一个 、 的
( )像
2.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实像吗?
数据对比:
f=10cm
物距 像的性质 /cm 30 倒立、缩小、实像 25 倒立、缩小、实像 21 倒立、缩小、实像 20 倒立、等大、实像 13 倒立、放大、实像 11 倒立、放大、实像
f=5cm
物距 像的性质 /cm 18 倒立、缩小、实像 15 倒立、缩小、实像 12 倒立、缩小、实像 10 倒立、等大、实像 8 倒立、放大、实像 6 倒立、放大、实像
附近,光屏上的像消逝了,此时将光屏去
掉,眼睛在光屏的一侧透过透镜察看,会
看到一个〔
〕的像。
规律总结:
物距 (U) 倒正
像的性质 运用
缩放 真假
U>2f f<U<2f
倒立 减少 实像 照相机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课堂检测:
1〕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
置 、 、 ,并调整 、 的高度,
规律总结:
• 物体到凸透镜间隔大于两倍焦距成倒 立、减少的实像。
• 简写作:U>2f 成倒立、减少的实像
轻松练习:
· ·2f· · · ·
ABCD
F F2 f 如下图,某同窗将物体分别放在A、B、
C三点 放在〔 〕点时成倒立、减少的 实像,放在〔 〕点像最大。
探求发现:
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教学内容及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指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其核心是学生对实验的设计以及学生完成实验探究过程,教学的关键就是组织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得出像的大小、虚实、倒正等特点与物距的关系。
学生已经学过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生活中的透镜、实像与虚像等知识,本节课的内容就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是了解《眼睛与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础,所以在本学科中有核心的地位,并有重要的作用,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适当指引完成。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目标:1、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目标分析:1、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就是指学生通过实验能得出像的大小、虚实、倒正等特点与物距的关系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等过程。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实验设计不知道如何去设计实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物理以来经历完整探究活动太少,不熟悉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以至于无从入手,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得从每个环节逐一启发、引导,并让学生自己有一定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解决,其关键是启发、引导。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能会用到的仪器有:光具座、凸透镜、蜡烛、打火机、凸透镜、光屏。
五、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演示实验:使用凸透镜在墙上成像,改变物距使像发生变化。
问题一:凸透镜成像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呢?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探究凸透镜成像!2、复习: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照相机、投影仪以及放大镜成的像是怎么样的,比较它们三者的物距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师生活动:分别找两到三位同学回答问题。
2.3透镜成像 第3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
沪教版八上物理光 2.3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1. 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2.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A.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3. 小明用若干个二极管组成形状如图甲所示的发光物体,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光屏一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如图乙所示。
如果只将发光物体换成“”形,在同一位置观察,则屏上的像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图中哪一组A. 照相机B. 放大镜C. 平面镜D. 投影仪4. 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B. C. D.5. 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B.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D.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6. 用手机看视频,图象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看到放大了的图象,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B. C. D.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 照相机B. 潜望镜C. 放映机D. 放大镜8. 某同学从侧面透过球形玻璃缸欣赏水中游动的金鱼,他所看到的“金鱼”是A. 缩小了的金鱼的虚像B. 放大了的金鱼的虚像C. 缩小了的金鱼的实像D. 放大了的金鱼的实像9.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三倍焦距处逐渐向凸透镜焦点处靠近时,则所成的像的变化是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10.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的照片。
初二物理 光 复习凸透镜成像 姜组长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照相机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 幻灯机u<f 正立放大虚象|v|>u 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⑸成虚像时: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专题训练】1、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 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离凸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D离凸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小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中一侧离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3、由于下雨,一透明塑料薄膜的顶棚积满了水,形状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它的讨论正确的有()A.这些水构成一个凸透镜,它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透镜必须是固体,水不可能成为凸透镜C.水的下表面虽然近似于球面,但上表面却是平的,所以它不可能起凸透镜的作用D.只要是透明物质,就有可能构成透镜。
初二物理 光 2-3-1 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 姜组长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或其他发光物)、光屏、光具座等。
3.实验步骤:(略)4.注意事项:(1)在调整实验装置时,要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2)在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3)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课 题 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知道凸透镜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中的应用。
4.学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所在范围的确定。
考点及考试要求1.凸透镜、凹透镜的概念及其对光线的作用(知道);2.透镜的相关概念(知道);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4.凸透镜的应用(知道);5.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会)。
物距 像的性质像距 应用 大小 正倒 虚实 u >2f 照相机 u =2f ——f <u <2f投影仪、幻灯机u =f 不成像舞台追光灯u <fv >u放大镜一、 基础知识练习1.下列各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填写其序号)。
2.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 )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C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3.把高2cm 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 高的像,则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7.5cm (B )12.5cm (C )4.5cm (D )10cm4.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2.3凸透镜成像 同步测试(3课时,含答案)
3__凸透镜成像__1.“用冰取火”时,首先要把冰块磨成(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2.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4.如图所示,AB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MN为透镜的主光轴,L为透镜。
由图可知( )A.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B.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C.若该透镜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D.若该透镜是凹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5.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 B.b C.c D.d6.如图所示,由于下雨,一透明塑料薄膜的顶棚积满了水,下面关于它的讨论正确的是( )A.这些水构成了一个凹透镜,它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B.透镜必须是固体,水是不可能形成透镜的C.水的下表面虽然近似为球面,但上表面是平的,所以不能起凸透镜的作用D.只要是透明物质,就可构成透镜,顶棚的积水构成凸透镜,应注意防止由于它对太阳光的会聚而引燃棚内物品的隐患7.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8.杭州某些路口装有语音自动提示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一旦行人或骑车者在闯红灯时,摄像头即拍下照片,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声音,提醒行人或骑车者。
摄像头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____镜。
图2-3-59.如图,已知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10.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是凸透镜的是( )A.a B.b、dC.c D.a、b、c、d11.一束平行光照射到某个透镜上,在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比透镜大,则这个透镜是( )A.一定是凸透镜B.一定是凹透镜C.凸透镜、凹透镜都有可能D.凸透镜、凹透镜都不可能12.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2024)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F F
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24
知识点 2 用凸透镜特殊光路解析成像规律
f<u<2f
2024
知识点 2 用凸透镜特殊光路解析成像规律
f<u<2f
F F
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24
知识点 2 用凸透镜特殊光路解析成像规律
u=f
F F
f
不成像,折射光线为平行光线
2024
知识点 2 用凸透镜特殊光路解析成像规律
2024
知识点 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
透镜的距离,观察是否成像,若成像,观察所成清晰像的大小和正
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f<u<2f,重复实验,分
别观察是否成像,若成像,观察所成清晰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
(4)u>2f 时成缩小实像,u=2f 时成等大实像, f<u<2f 时成放大实像,u<f 时成放大虚像
二倍焦距分大小
2024
知识点 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0.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 :
(1)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看不到像,可能是什么原因? 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光屏上无法看到 物距正好一倍焦距,不能成像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像未成在光屏上 光具座太短,小于光屏上能成像的调节范围
异侧 f
实像 放大 倒立 v >2f
<uu<=2ff
不成像
同侧 u < f 虚像 放大 正立 v > u
2024
知识点 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入新知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手持凸透 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将会观 察到不同大小的字体,而且有正立的也 有倒立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素养目标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 研究方法。
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B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
课堂小结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课后作业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实验准备
几个术语: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物距u、像距v
2F
F
物距(u)
F
2F
像距(v)
探究新知 实验准备
(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实验前的调节: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
2.3.3 凸透镜成像3(课件 30张PPT)
01STEP
显微镜
• 01 显微镜
目镜
靠近眼睛的叫 目镜 。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物镜 。
物镜
凸透镜
• 01 显微镜
• 01 显微镜
物体需要在1到2倍 焦距之间,所以物 镜焦距较小。
2f f
2f f O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幻灯机,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 01 显微镜
思考显微镜放大倍数怎么算? 思考显微镜所成像的情况
A.
B.
C.
D.
• 03 练习
7.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C)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8.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望远镜的目镜可以是凸透镜,也可以是凹透镜 B.望远镜的目镜观察的是物体第二次成的像 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D.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之积
• 03 练习
5.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的焦距长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6.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
“ ”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 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 可能看到的是( C )
2.3.3 凸透镜成像3
——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 00
• 00
从眼睛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 线的夹角
视角
• 00
物体对眼睛的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物 体显得也就越大。
秋物理八上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2)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cm处,经透镜可得到 一个 倒立放大的实 像。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8cm处,经透镜可得到
一个正立放大的虚
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
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是 (A)
A、30cm B、15cm C、10cm D、5cm
自我评价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2023/10/25
作图究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23//25
作图究
F F
2023/10/25
f u=f 不成像
作图究
F F
2023/10/25
f u<f 倒立放大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
像
的
情
况
应用
大于2倍焦 距
倒立
等于2倍焦 距
倒立
在2倍焦距和 倒 立
4、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观 察能否成像。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质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新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
第一页,共四十页。
蝴蝶杯,古代饮器之一,以杯中“酒满蝶显,酒干蝶隐” 的奇特视觉效果而千古流传,被世人美誉为“千金之 宝”。注入酒后的蝴蝶杯为什么会显示出蝴蝶栩栩如生 的画面呢?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
2 【中考·泰州】某凸透镜焦距为15 cm,若将一物 体放在此透镜前25 cm 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
得到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知1-练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知2-导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用简要归纳成下面几句话:
第十页,共四十页。
知1-讲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分析归纳】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成像规律:
知1-讲
像的性质 物距(u) 正、倒 大、小 虚、实 位置 像距(v)
u>2f u=2f f<u<2f
倒立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异侧 异侧 异侧
f<v<2f v=2f v>2f
u=f 不成像,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
知1-导
第三页,共四十页。
问题
知1-讲
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提出猜想:物距大,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物距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更
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器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器材主要有光具
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
初二物理 光 2-3-3 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 姜组长
课题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4.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考点及考试要求光的反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一、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影子;(2)日食与月食;(3)小孔成像。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的概念当光从某种介质(如空气)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将改变原传播方向而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注: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反射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
4.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因此,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减小;反之,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注:(1)当光垂直于界面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
(2)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现象(1)斜插在盛水的碗里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了;(2)池里的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些;(3)海市蜃楼。
4.透镜成像(1)透镜的种类及其对光线的作用①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②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4.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考点及考试要求光的反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一、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影子;(2)日食与月食;(3)小孔成像。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的概念当光从某种介质(如空气)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将改变原传播方向而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注: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反射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
4.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因此,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减小;反之,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注:(1)当光垂直于界面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
(2)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现象(1)斜插在盛水的碗里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了;(2)池里的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些;(3)海市蜃楼。
4.透镜成像(1)透镜的种类及其对光线的作用①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②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大小正倒虚实u>2f 缩小倒立实像f<v<2f照相机u=2f 等大倒立实像v=2f——f<u<2f 放大倒立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 不成像舞台追光灯u<f 放大正立虚像v>u放大镜(四)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白光穿过三棱镜后,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2.单色光与复色光3.三原色光:红光、绿光和蓝光叫做三原色光。
(五)学生实验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实验器材:玻璃板、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
(3)实验步骤:(略)(4)注意事项:①为便于找到虚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且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为了便于观察到像,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②玻璃板要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支蜡烛也要竖直放置。
③实验时,将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移到点燃蜡烛像的位置,要求从玻璃板前面的不同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都好像点燃似的。
④研究蜡烛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可以去掉玻璃板后面的未点燃的蜡烛,在像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存在。
⑤实验时要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认真记录每一次实验时的玻璃板、两支蜡烛的位置,分别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比较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大小和物、像的连线与玻璃板的夹角关系。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或其他发光物)、光屏、光具座等。
(3)实验步骤:(略)(4)注意事项:①在调整实验装置时,要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②在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③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二、课堂练习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天在清溪底”——光的折射现象2.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图(a )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 )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 )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3.下图中画出了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a ) (b ) (c ) (d )A B CD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D.小孔成像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5.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右上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 _关系。
(4)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5)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6)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小明在实验中,测出一组物距和像距相等,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老师说这样得到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甲 乙(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如图乙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实验过程中,小丽使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则在此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逐渐(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小芳同学在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调(填“上”或“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
三、作业1.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D.白纸比较暗,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2.如图所示,小琦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3.如左下图所示,丹丹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m,像高是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这时她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m/s,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右上图为光从玻璃斜射人空气的光路图。
由图可知,反射角是度,折射角是度。
5.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当物体距该透镜16cm时,所成的像()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可能是倒立、等大的实像6.在下图所示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
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图: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