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物质的溶解性

合集下载

3.2 溶液(讲)-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版)同步精品课题(上海专用)

3.2 溶液(讲)-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版)同步精品课题(上海专用)

解: c%
m(溶质) m(溶液)
100%
C%= S
=
100
9 ×100% =26.5%
34
9
S = 9 ×100 =36 (g/100g水)
34-9
34-9
答:这瓶食盐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26.5%,20℃时的溶 解度是36克/100克水。
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
例题3: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 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 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 硫 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
(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 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 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 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总结: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2.应明确溶质的种类:因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里形成的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这种物质,但还 能溶解其他溶质 3.饱和与不饱和溶液不是固定不变的,外界条件改变时, 溶液的饱和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有晶体存在 (过饱和)
饱和溶液的状态
无晶体存在 (刚刚饱和) 怎样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人们利用以上原理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得到含有大量化工 原料的母液(叫做苦卤),其大致过程如下:
海 水
贮 水 池






食盐 氯化钠
母液
多种化 工产品
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结晶。 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课题:沪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材及学情分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溶解现象》是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溶液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也是学生在上册的化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类物质(如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却缺乏深入的了解,也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

所以让学生集中和系统的学习一些溶液和溶解现象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对溶液和溶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是很必要的,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有关溶液的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本节内容包括了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结晶现象及其应用等知识;各1课时教学时间,共分3课时。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能力,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电教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实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液是否饱和及转化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2.建立内因与外因对事物发展共同影响的辨证观教学重点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能对实例进行转化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实例进行转化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媒体及实验设计1.多媒体课件2.合作探究实验(每4人一个实验小组):(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10ml水中分别溶解NaCl、KNO3和Ca(OH)2②10ml水和酒精中分别溶解碘③10ml水在不同温度下溶解KNO3(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①溶质、溶剂的改变;②温度的改变创设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问题(①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②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某种物质?③溶液是否饱和应确定哪些条件?)组织、指导科学探究(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反思评价)应用提高现象:10ml水和酒精中分别溶解碘“为什么呀?”糖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为什么再加糖也不会更甜方案①:方案②:通过以上实验,再次强调条件,从而得出结论(板书);;。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3.走进溶液世界 3.2溶液 物质的溶解性》_2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3.走进溶液世界 3.2溶液 物质的溶解性》_2

3.2-1物质的溶解性【设计思想】本节课使用实验教学,建立课堂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学生生活经验与实验探究的有机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展开围绕从学生过去的已知出发,转入现在的未知探究,进而为以后的学习铺垫。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对物质的溶解性建立初步的理解,同时学会“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科学道理,提炼出知识点,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

教学的关键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分析现象,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意无意地知道食盐、白糖等物质溶于水,食用油不溶于水,所以P74的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通过该实验,体会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中的应用,为接下来的实验设计做铺垫。

对于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物质不能无限制溶解,学生可能并不十分清楚。

固体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全部溶解,加热后溶解了,有学生会认为是溶解速率增大了,不是物质的溶解性问题,这为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带来了干扰,通过对照实验,协助学生排除干扰后,进一步探究发现物质一定条件下不能全部溶解,在溶质、溶剂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相关。

学生喜欢观察到物质变化时表现的化学之美,所以安排实验,加热后的溶液倒入表面皿中,看到物质结晶析出的过程,欣赏晶体的自然美,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化学的注重和喜爱。

【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的溶解性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采用控制变量法实行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获得科学的结论。

3.感受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影响因素,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形成化学服务于生活,热爱化学的意识。

4.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的溶解性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的溶解性影响因素。

2.研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影响时,溶解速率影响研究,需要排除研究的干扰。

【教学准备】仪器:胶头滴管、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表面皿、量筒。

沪教版(2012春)九年级化学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沪教版(2012春)九年级化学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b
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a
3。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80 90 100
的影响状况。 4。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 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 和溶液。
温度(t)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降低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的可溶物(如:NaCl)。
总结 (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讨论:
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 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 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氯化钠和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35.8 10 20 36 40 60 80 100 39.8 90 43.9
(三)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关系: [总结一]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总之,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联系
[总结二] 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1)非常浓的溶液; 2)增加该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3)非常稀的溶液; 4)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溶解度 (200c/g) 难(不)溶 0.01g 易溶 >10 可溶 >1 微溶 <1 难溶 <0.01
微溶
可溶 . . 1g 10g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②学生主要通过学习认识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③在学习溶解性与饱和溶液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知道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④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结晶现象并知道结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①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两者相互转化的方法。

②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③学会描绘和使用溶解度曲线。

三、学习难点:①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 ②饱和溶液概念的建立。

③了解固体溶解度的含义及其影响的因素。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预习导航:1. 大量实验表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 、、 。

2.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六、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3..交流讨论,完善转化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三)系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物质的组成,你还有什么困惑的地方?补充、相互启发、使思维有更深入的卷入与批判,识、1、小明陪妈妈去医院输液,不小心把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棉球上的碘酒落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刻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痕迹,小明回家后用水清洗衣服,但怎么也清洗不掉,你认为应该采用的方法是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了个空,向其中注入饱和的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倒出。

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 (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3、将一杯20摄氏度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加入溶剂C.倒去一半溶液 D.蒸发溶剂4、学完溶液的知识后,小松回家做了几个小实验。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注意: 对一种溶质饱和,对其他溶质不一定饱和。 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 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
条件 —— 一定温度
溶解度4要素
标准 —— 100克溶剂 (水) 状态 —— 饱和溶液
结晶: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一、物理方法: ①过滤法 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 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 ②结晶法 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 分离的方法。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中提纯KNO3等。 ③蒸馏法 是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液 态空气制氧气等。 二、化学方法: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 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 溶质的饱和溶液。
加溶质
搅拌
继续加溶质 继续加溶质 部分溶解
T ℃定量的水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温
不饱和溶液
未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5mL水+3g硝酸钾
5mL水+3g硝酸钾
结论:__同_一__溶_质__在_同__一_溶__剂_中__的_溶__解_能__力_与__温_度__有_关_____。
归纳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剂的性质 2.溶质的性质 内部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3.温度外部条件T℃ 定量的水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18 沪教版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18 沪教版

例2、t℃时,A物质的溶液120g,在保持温度不变时,蒸发去 20g水或加入5gA,溶液都恰好饱和,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25g 。 数是16.7% ______,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 解:设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是x x x+5g = 120g+5g x = 20g 120g-20g 20g 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16.7% 120g 20g+5g ×100g =25g t℃时A物质的溶解度= 120g-20g 5g ×100g =25g 20g
甲、乙两烧杯分别盛有80g、100g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在一定 温度下分别蒸发10g水后,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此时甲烧杯 中的溶液 A.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B.仍为不饱和溶液 C.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D.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00g溶液蒸发10g水恰好饱和,即10g溶液蒸发1g水恰好饱和, 则80g溶液蒸发8g水恰好饱和,再蒸发2g水就有晶体析出。
例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甲 乙 溶解度/g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溶 50 ---------------------质质量分数都是40% 28.6% 40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 30 -------------质质量分数相等 是甲>乙 20 10 C.从0℃到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t1 t2 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小于
例3、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6g,若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恒温蒸发去一半的水后恰好形成t℃时A的饱和溶液,则原不饱 11.5% 。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分析:不妨设形成的t℃时A的饱和溶液中有26gA,则其中水的质 量是______ 100g ,原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是______ 200g ,从而可求得原 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 11.5% 。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2 溶液——溶解度 教案(表格式)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2  溶液——溶解度  教案(表格式)

溶解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2)知道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知道溶解度曲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设计的过程归纳溶解度定义;
(2)通过溶解度曲线形成、溶解度曲线图结构的了解、读图、析图提升获取图形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严谨、科学的实验思想;
(2)感悟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溶解度定义、溶解度曲线;
教学难点:溶解度定义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根据溶解度曲线思考:
1)如何将溶液从状态a转换至状态b?2)试设计操作最简答、结果最准确的的一个实验途径:。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公开课专用)2022年沪教版 (26)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公开课专用)2022年沪教版 (26)
硼酸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练习:
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 表示什么意义?
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4_4_g__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6_0_g__。 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4_6_g_。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溶 200 解 度 190
B.蜡烛燃烧 C. 呼吸过程 D.酒精
8.下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
试回答问题:
(1)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管水位均下降,
其中
管水位下降快,其原因是

(2)A、B两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
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
于1:2,则原因可能有:①



按水在地球上存在的部位,可将水分为 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植物水、地 下水等5种类型。
按水的纯净程度,可将水分为纯净 水和含有可溶性物质的水和含有不 溶物的水。
按水的硬度,可将水分为硬水和软水
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 质的含量,即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 Ca2+和Mg2+的总和相当10mg CaC12称之 为1“度”。通常根据硬度的大小,把 水分成硬水与软水。8度以下的为软 水,8~16度的为中水,16度以上的 为硬水,30度以上的为极硬水。
有一次,当他又表演完这个实验后,
无意中发现瓶壁上有不少水珠,普利斯
特利起初以为是瓶子没有擦干,于是他
用干燥的瓶子,又重新做了几遍。可一
次又一次的结果表明:氢气在空气中燃
烧将生成水。换句话说:水是氢、氧两
种元素组成的
氢气+氧气
点燃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_27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_27
20℃时, 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20℃时, 36克NaCl全部溶解最少需要100克水。
5、已知:15℃时,NaCl的溶解度为35g/100g水, 以下说法正确吗?
√( ) 1. 15℃时,35g NaCl固体全部溶解至少需要100g水 √( ) 2. 15℃时,将NaCl和水以35:100的质量比混合后
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三要素:
条件: 标准: 状态: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饱和状态
试一试: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3_6__g_/1_0_0_g_水___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0℃时硝 酸钾溶解度是_1_3_._3_g__/1_0_0_g_水__
可得到该温度下的NaCl饱和溶液
√( ) 3. 15℃时,任意一杯NaCl饱和溶液(底部无不溶固体)
中,水和NaCl的质量比都为100: 35
√( ) 4. 15℃时,从足量的NaCl饱和溶液(底部无不溶固体)
中恒温蒸发掉100g水,会析出NaCl晶体35g
6、下列说法正确与否,为什么?
A、20℃时,18 g NaCl完全溶解在水中达到饱和, 则
20℃时NaCl溶解度为18 g/100g水 100克水
B、36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
溶解度为36g/100g水 未指明温度
C、20℃时,32gNaCl可以溶解在100 g水中,20℃时,
NaCl的溶解度为32g/100g水 应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 NaCl,20℃时,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 (7)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 (7)
这样作出的曲线,就是溶解度曲线。
温度℃
溶解度 克/100克水
硝酸钾溶解度Βιβλιοθήκη 线A饱和查观找察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约位为于硝1酸70钾克溶/1解00度克曲水线上。的各点 溶液都处于 饱和 状态。
(填饱和或不饱和)
先描点再判断:
80℃时,将110克硝酸钾放入 100克水中。
溶液处于 不饱和 状态。
溶质的 质量
单位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100g水
含义: 20℃时,氯化钠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36克。
3.6g 8.3 – 4 =4.3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100g水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g水
则10℃时KCl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 D.l00g水中最多溶解35g KCl, 温度 则KCl的溶解度是35g/100g水。
溶解度 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13.3 31.6 63.9 110 169 克/100克水
硝酸钾的溶解度
在画随兼出着顾一温测条量曲度点线的的,变使升化测高趋量势点,的尽基可础能上地, 靠硝近酸并钾均匀的分溶布解于所度作逐曲渐线的增两大侧。。
结论二: 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溶解性不同。
溶液的状态
3g NaCl
室温下
10mL H2O 3g NaNO3
10mL H2O
+1g NaCl
NaCl的饱和溶液
+1g NaNO3 + 1 g N a N O 3
NaNO3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 某物质在100g溶溶剂剂(通常是水)里 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3.走进溶液世界3.2溶液物质的溶解性》0(20210228193304)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3.走进溶液世界3.2溶液物质的溶解性》0(20210228193304)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观点。

2、知道溶液、乳浊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知道一些常有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一样。

◆水平目标:培育学生实验,察看、剖析、概括的水平。

◆感情目标: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展开学生擅长着手,勤于思虑的科学精神。

◆教课要点:成立溶液的观点,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课难点:从微观的角度理解溶液的过程◆教课过程:一.溶液实验研究:几种物质的混淆物质均一性稳固性蔗糖与水水和碘水和高锰酸钾汽油和碘酒精和碘汽油和高锰酸钾水和乙醇〔用高锰酸钾显色〕水和植物油[思虑]:认真察看上述实验,将有同样特点的分为一类。

(一)观点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悬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特点:________性、__________性(三)微观过程:溶质的_____或______平均扩散到溶剂的 _______之间.(四)构成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的量的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液体积将上表中,你以为是溶液的混淆物填写在下表中,并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溶质溶剂命名蔗糖和水蔗糖水蔗糖溶液注意:对于溶质和溶剂判断:(1)假定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互相溶解成为溶液,一般习惯将_____体或_____体看作为溶质,______体看作溶剂(2)假定是由两种液体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将________看作溶质,________看作溶剂.(3)其余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时,不论水量多少,都把______看作溶剂(4)依据名称,一般前面的是________,后边的是_________.假如溶液中未指明溶剂,一般溶剂指_________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例:将足量的锌粒溶于稀硫酸中所获得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判断以下说法能否正确〔看看你对溶解的理解怎么样?〕1.均一稳固的液体都是溶液( )2.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3.40毫升酒精和60毫升水混淆必定获得100毫升溶液4.一杯食盐水,下局部比上局部咸〔〕5.溶液只需外面条件不变,不论搁置多长时间,溶质都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6.溶质只好为固体,溶剂只好为液体〔〕二.溶解和乳化[实验研究]:试管内参加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的物质试管能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清洗剂1.乳化现象:在乳浊液中参加清洗剂后,油固然并无溶解在水中,但这时形成的乳浊液却能均匀、稳固地存有而不分层,这类现象叫乳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还表明:_一__定_条__件_下__,__物_质__在_水__中_的__溶__解_能__力_是__有__限_的__。
现在你能描述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了吗?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一是什么呢?
溶解性:通常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 解能力。
结论1:物质的溶解性与__溶__质__的_性__质______有关。
(3)观察___食__盐___在_酒__精______和___水_____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食盐在酒精中__几_乎__不_溶____ 食盐在水中____溶__解_________ 实验表明:_同__一_种__物_质__在__不_同__溶_剂__中__的_溶__解_能__力_不__同_
结论2:物质的溶解性与__溶_剂__的_性__质_____有关。
3.2.1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一:探究NaCl、KNO3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室温条件下,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2克) 的食盐和硝酸钾固体。 (2)在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5毫升)水,振荡。 (3)观察:二种物质在水中“是否能够完全溶解”。 思考:
实验操作步骤中什么条件控制不变? 什么条件改变? 这个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请同学们在“实验一”已有的硝酸钾溶液的 基础上,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来 证实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并讨论具体 的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三: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1)往“实验一” 的硝酸钾溶液中 ________加__入_硝__酸__钾_固__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该试管,观察硝酸钾固体能继续溶解吗?
思考: 实验操作步骤中什么条件控制不变?
通过控制溶质的种类、溶质和溶剂的质量,还有温度不变 什么条件改变? 改变的是溶剂的种类 请讨论并描述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二: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1)室温条件下,在两支试管中都加入_等__量________的__食__盐_____。 (2)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_等__量_____的__酒__精_____和__水____,振荡。
(2)将雪碧饮料倒入试管中,并放在热水中观察 现象:______有__大_量_气__泡__________
结论4:气态物质的溶解性与__温_度__、_压__强__有关。
学以致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活中的实例
养鱼专业户张大伯,在闷热的夏天发现鱼塘里的鱼总是 要游到水面上来,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常常会出现大量鱼 死亡的现象,请大家给张大伯想一些办法怎样解决这个问 题?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4、以下四种情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 中有一种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请把它找出来,并把它的代 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
B.物质基本上都能溶解在水中,水是唯一能 溶解其它物质的溶剂
C.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
D.不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溶解性通常会有 差异
2、 在等质量、温度相同的酒精与水中各放
入等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水
中的硝酸钾完全溶解,而酒精中有硝酸钾
固体剩余,说明相同温度下,同一种溶质

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相同温度
结论3:物质的溶解性与__温__度___有关。
实验四:探究影响气体(二氧化碳) 溶解性的外在因素
(1) 打开雪碧瓶塞,观察现象__有_大_量__气_泡__ 实验表明:__气__体_也_能__溶_解__在_液_体__(_水_)__中___
气体溶解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等质量的二份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
食盐和蔗糖,充分溶解后,蔗糖全部溶解
而食盐有剩余,说明相同温度下,不同物
质在相同溶剂中 能力不同。
3、在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中放入等质 量的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 到冷水中仍有部分硝酸钾固体存在, 说明 对硝酸钾的溶解性有影响, 而且 越高,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就 越大。
实验现象:__硝_酸__钾_能__继_续__溶__解________ 实验表明:硝__酸__钾_的__溶_解__能__力__随_____温____度____的___升___高____而_____增___大_______
实验三:探究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1)往实验一中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钾。 (2)加热该试管,观察硝酸钾固体能”继续溶解“吗? (3)将加热后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有什么奇妙 的现象出现。
控制变量法
设问: 实验操作步骤中什么条件控制不变? 通过控制溶剂的种类、溶剂和溶质的质量,还有温度不变 什么条件改变?
改变的是溶质的种类 这个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探究NaCl、KNO3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一:探究NaCl、KNO3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室温条件下,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2克) 的食盐和硝酸钾固体。 (2)在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5毫升)水,振荡。 (3)观察:二种物质在水中“是否能够完全溶解”。 实验现象:硝酸钾_不__完_全__溶__解_ 食盐_完__全_溶__解___ 实验表明:_不__同_物__质_在__同_一__溶__剂_(__水_)__中__的_溶__解_能__力_是__不__同。
一课回眸
一、溶解性:
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
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2.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
内因
3.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4.气体的溶解性还与压强有关
外因
1、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性肯定相同
“利用实验桌上的药品”运用“控制变量法”, 仿照“实验一”,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这一结论 呢。
实验二: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1)室温条件下,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_等__量_______的_食_盐______。 (2)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_等__量_____的__水_______和__酒_精___,振荡。 (3)观察__食_盐_____在_水________和__酒__精____中的溶解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