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当下中国的流行音乐生产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西方的流行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包括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乐等。
中国当时的音乐市场主要受到传统音乐和戏曲的影响,对于西方流行音乐的接受度较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音乐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对音乐的管理。
195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成立,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到了1960年代,中国的音乐产业又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音乐界几乎完全停止了活动。
在这个时期,除了政府宣传的音乐,其他风格的音乐几乎无法听到。
直到1970年代末期,中国的音乐产业才逐渐恢复活力。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开始引进外国流行音乐和音乐制作技术。
80年代初,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从此前的政治宣传曲调转向了更加个性化的风格。
这个时期的流行音乐以唱作人为主,诞生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和经典的作品。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音乐产业才真正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各种音乐风格开始出现,包括摇滚乐、流行乐、嘻哈、电子音乐等。
音乐制作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音乐制作、录音和演出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流行音乐产业进一步扩大和壮大。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音乐的传播更加便捷,各种音乐平台也涌现出来。
中国流行音乐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一些中国流行歌手和乐队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到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同时也吸收了国外音乐的元素。
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丰富了音乐市场和文化生活,也为年轻音乐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和发展机会。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
浅谈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一、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中国现代创作歌曲是自萧友梅、黄自、青主、李叔同、赵元任等人开始的。
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
二.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主要有探戈、狐步等。
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
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创作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
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以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的群众性歌曲。
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进步音乐工作者继续沿着救亡歌咏活动的方向发展创作。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郑律成的《延安颂》(莫耶词)、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还有歌剧《白毛女》、《刘胡兰》等作品的诞生都显示出生气勃勃的发展趋势。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又出现了《解放区的天》、《山那边好地方》、《咱们工人有力量》和《胜利进行曲》等优秀歌曲。
四、新中国建国后17年间的歌曲创作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特别是群众歌曲的创作,呈现着良好的态势。
当属我国歌曲创作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自《歌唱祖国》到《我们走在大路上》。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红霞》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选曲也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五.流行歌曲之民谣时代——1978年到1988年,代表人物是邓丽君、罗大佑。
1977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先声,少量港台流行音乐通过广州进入内地。
刘文正、邓丽君等歌手的盒带开始流入内地,引发了内地听众的强烈追捧。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
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乐歌课”,学校课堂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20世纪的前二十年,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学堂乐歌”,歌曲内容是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为目的,学堂乐歌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曲调借用日本或欧美的,填上中国的歌词。
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送别》(日本曲调、李叔同填词)等。
这是西方音乐元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学堂乐歌首先由学生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可以说,学堂乐歌就是我国流行歌曲的雏形。
1.“上海时期”(1927—1949)—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近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则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体以1927年黎锦晖创作《毛毛雨》这首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
从1927年开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红极一时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
“他比较注重作品的通俗性,其创作是在大量吸取我国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和外国的歌舞(如爵士乐等)曲调和节奏结合起来,形成我国30年代一直“洋金浜”式的风格”。
它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
但是,这些歌曲内容多反映“十里洋场”的生活,大都格调不高,与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黎派音乐被称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
而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曲和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电影音乐《渔光曲》(任光曲、安娥词);《天涯歌女》(贺绿汀曲、田汉词)等广为传唱的歌曲,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佳作代表。
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全面的,这也是为何中国流行歌曲有‘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一说,并且始终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原因”。
2.“香港时期”(1949—1969)—流行歌曲的转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大陆不认可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从上海迁到了香港,因此称为“香港时期”。
浅析中国大陆通俗歌曲的成因和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
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
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从此中华民族走上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道路。
中国的流行歌曲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它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变。
A.1978年甜蜜蜜在改革开放之前,大部分中国人听的歌曲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一条大河》等革命歌曲或者是同类红色电影歌曲。
邓丽君---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甜歌手,应该是第一个进入内地音乐市场的港台歌手。
可是,由于邓丽君歌曲中的爱情主题不是国家倡导的主流文化主旋律,故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有关部门干脆将其定为了精神污染的源头之一,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大肆收缴邓丽君歌曲录音磁带。
但是,野火挡不住,春风吹又生。
人们的意志最终还是让位于情感。
那时,很多人私下里都在偷偷地听这些“资产阶级醉生梦死” 的“靡靡之音”。
她的歌----当时所谓的靡靡之音----通过一张张唱片、一盘盘磁带在大陆的青年中流传。
那时候人们没有什么正版、盗版的概念,人们通过所谓的录放双用机翻录了一首首邓丽君的歌曲,如《甜蜜蜜》、《南海姑娘》、《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
成为第一位华语歌坛的真正偶像,“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人们送给邓丽君一个称号“十亿个掌声”。
B、1980年军港之夜改革开放初期,解冻的中国正在发生缓慢但却坚定的变化,文化的复苏带动着音乐的解放,曾经备受禁锢的音乐家们有了“面对新生活,抒发新感受”的契机,一大批积极向上的抒情歌曲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红歌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型载体
三、加强和完善“中国红歌会”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建设的几点建议
依托红歌会强大影响力,借助人们参与红歌会的高涨激情,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全国的每个角落都能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特提出如下建议:
1.要对红歌会进行艺术包装,使其时尚化。我们可以对红歌在配乐、灯光、服装、舞蹈编排、舞台场景等上面进行现代艺术加工,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并可以同时采取老歌新唱的方式对红歌进行“新编”,融入流行元素,让年轻人爱听、爱唱红色经典歌曲。例如超女周笔畅演唱的《浏阳河》,就得到了红歌《浏阳河》原唱李谷一的力挺。如此就可以使红歌也能“与时俱进”,成为时尚,从而把红歌会打造成为引领时尚潮流的娱乐节目。
关键词:中国红歌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载体很多,它们各有优势,但在传播方式上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中国红歌会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的现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的国家里最主要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直至今天,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载体形式。目前我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的形式有课堂教学、书籍、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戏剧、歌曲等等。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中国红歌会是马克思教育载体的现状,论述了中国红歌会的含义及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指出“中国红歌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型载体。并从要对红歌会进行艺术包装,使其时尚化;要让红歌会走进每个城市,使其全国化;要加强红歌手后期市场开发,使其道路明星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中国红歌会”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型载体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把解读中国当代音乐史的钥匙——《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述评
当代音乐2019年第8期MODERNMUSIC一把解读中国当代音乐史的钥匙«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述评李子林[摘㊀要]在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中ꎬ思潮研究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ꎬ不少海内外学者均有尝试使用思潮视角对音乐史进行回视的做法ꎮ21世纪以来ꎬ多位学者基于史料写作了一批具有鲜明史学批评意味的音乐思潮著作ꎬ«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ꎬ它集中反映了居其宏先生的治史观念ꎬ并且为当下研究当代音乐史的史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ꎮ该文作为对«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一书的述评ꎬ笔者除对该书的理论创建进行了回顾重温以外ꎬ还分别从史观㊁史胆㊁史识几个方面对居其宏先生的该本著作进行了评析ꎬ以期对该书进行客观的评价ꎮ[关键词]思潮研究ꎻ史观ꎻ史胆ꎻ史识[中图分类号]J60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8-0152-05[收稿日期]2019-04-10[作者简介]李子林(1996 ㊀)ꎬ男ꎬ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ꎮ(上海㊀200000)㊀㊀音乐作为文化中的一环ꎬ它不仅反映着人类文化的演变和发展ꎬ还映射着社会政治以及历史语境的变迁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ꎬ音符以及特定的音乐文论除了表达音乐外ꎬ还反映了某种潜藏于历史语境之下的共性人格ꎬ这种若隐若现的关系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ꎮ基于这种音乐与社会之间所潜藏的隐性关系ꎬ研究现当代中国音乐史将视域引至 音乐-政治-历史语境 的历史维度当中已经成为了学界的共识ꎮ当代音乐思潮以及音乐批评作为现当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重要一环ꎬ便是一个集中触及历史语境以及 音政关系 的研究领域ꎮ在当代中国的音乐发展潮流中ꎬ影响音乐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有音乐内部的原因ꎬ还存在着众多外在的人为因素ꎮ透过当代音乐批评的文本对当代音乐思潮进行梳理和研究ꎬ是厘清历史上音乐生活中的 人为因素 的重要手段ꎬ在此基础上ꎬ利用科学的史观对这些现象和因素进行阐释则构成了人与历史的对话和学理层面上对历史的批判与诘问ꎮ而音乐史学研究中的批判视角ꎬ针对的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发展的 异化面 [1]ꎮ无论站在警醒后人的角度ꎬ还是从纯粹的学理价值 解读当代音乐史当中的 意外之音 上看ꎬ对音乐界的 异化面 进行解读无疑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ꎮ在众多研究当代音乐的著作中ꎬ由居其宏所著并出版于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的«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音乐思潮研究»[2]便是一本专注于研究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发展 异化面 的著作ꎮ一㊁著作及作者简介«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一书为居其宏先生2011年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ꎮ作为当代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史学家㊁音乐批评学家之一ꎬ居先生 当美则美㊁当刺则刺 的批评观念使其在音乐理论界成为了独树一帜的标杆和权威ꎮ从1978年考入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生专事研究音乐批评和音乐戏剧理论开始ꎬ作者在数十年的治学生涯中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ꎬ其研究横跨音乐批评㊁中国音乐剧ꎬ以及中国近现代㊁当代音乐史等领域ꎬ复合的治学结构使居先生形成了宽广的学术视野以及辩证的学术思维ꎮ作为教师ꎬ作者在其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大批重要的音乐理论人才ꎬ如冯长春㊁乔邦利等人ꎬ如今大都已经成为音乐史学界的顶梁柱和佼佼者ꎮ如同居先生 当美则美㊁当刺则刺 的音乐批评观ꎬ居先生对待历史同样也是 秉笔直书 ꎬ其直面历史㊁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使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上取得了众多突破ꎬ«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作为其在新世纪的又一部力作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ꎬ为今人认识当代中国音乐史㊁延伸当代中国音乐史认识面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考ꎮ该书的研究和论述对象是当代中国音乐发展的 异化面 以及其潜藏在背后的思潮 实用本本主义251思潮ꎮ实用本本主义思潮作为由作者个人新创的概念和理论ꎬ作者在书中先是对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的概念进行了界定ꎬ并厘清了它与 左的思潮 之间的区别和联系ꎻ随后作者用了极大的篇幅对该思潮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其引发的争鸣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ꎮ在该部分作者通过对刊物«人民音乐»当中重要的音乐批评文论进行分析和展开性的论述ꎬ对这一时期非正常的音乐批评氛围进行了有力的深描ꎮ随后作者则分别从哲学㊁艺术规律等的层面对实用本本思潮的特征㊁理论来源等的方面进行了极为深入的剖析ꎬ最后将这些解读进一步浓缩为 三把钥匙 ꎬ并从机械论和庸俗社会学㊁音乐艺术规律和技术问题㊁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三个方面指出了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的理论实质和涵化表现ꎬ表明了作者对其鲜明的批判态度ꎬ 当刺则刺 的批评观在此一览无余ꎬ打破了以往众多学者对这段历史 讳疾忌医 的陈腐态度ꎮ在全书末尾ꎬ作者附录有陈毅以及周扬在1956年于中国音协党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ꎬ[3]这是目前唯一可见其完整文本的出处ꎬ为音乐史研究者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和便利ꎮ值得提出的是ꎬ该书是作者基于唯物史观对音乐史上的史实进行阐发和论述的学术成果ꎬ其结论是客观且全面的ꎮ尽管在书中居其宏先生以坦率直言的态度对当代音乐史上的 异化面 进行了深入且尖锐的批判ꎬ但这并不能代表作者否定了当代中国在音乐上取得的成就ꎮ正所谓 一个缺乏反思和自省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 [4]ꎻ对异化面进行研究并反思ꎬ无疑能够警醒后人ꎬ切不可再以实用本本主义来规划并对待音乐的发展ꎬ让音乐在新时期的健康的社会氛围中繁荣发展ꎬ作者对中国音乐发展的深切关怀也正体现于此ꎮ二㊁理论创建作为学术型著作ꎬ理论创建是衡量其学术价值的重要一环ꎮ实用本本主义思潮为作者首次创用的一个核心概念ꎬ在此书出现之前便已经被作者广泛地运用于其写作的文论以及学术专著(如«新中国音乐史㊀1949 2000»[5]㊁«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6]等)[7]ꎮ实用本本主义思潮作为一个新创的概念ꎬ不仅在其理论上有其高度的合理性ꎬ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解读当代音乐史提供了一把重要的钥匙ꎮ在该部分ꎬ笔者将首先对居其宏先生提出的这个概念进行分析ꎬ并且在此基础上论证它作为解读历史的 钥匙 这一角色的构建ꎮ书中所述的实用本本主义思潮ꎬ指的是一种存在于音乐界并在音乐创作㊁音乐批评等领域中假借马克思主义突出政治批评话语的一种思潮ꎮ在以往的描述和界定中ꎬ实用本本主义思潮多会以 左的思潮 一概论之ꎮ但 左作为一个政治概念ꎬ在东西方不同的语境之下ꎬ具有不同的意义和色彩ꎮ[8]作者在此为了避免 左 所带来的歧义ꎬ遂根据支撑这股思潮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依据 庸俗社会学下的实用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下的本本主义ꎬ创用了实用本本主义思潮这一概念ꎬ形象地突出了这股异化思潮的本质特征ꎮ在历史上ꎬ实用本本主义的执行者和信奉者往往以马克思主义的 权威 自居ꎬ并且经常会以 贯彻毛主席的文艺路线 在 不利于己 的时期进行自我辩护ꎬ[9]这无疑体现了实用本本主义者自身异化的文艺观念基于实用主义和本本主义上进行化学反应ꎬ并最终呈现实用主义混合亚本本主义的畸形文艺观念ꎮ在历史上ꎬ由贺绿汀所写的«论音乐的创作和批评»所引发的思潮事件以及1989 1992的回流音乐思潮便是实用本本主义在历史上集中登台表现的案例ꎮ正当90年代初这股思潮在文艺领域猖獗并愈演愈烈之时ꎬ邓小平的视察南方谈话如同当头棒喝ꎬ使得实用本本主义者们纷纷偃旗息鼓ꎬ打道回府ꎬ音乐的发展从此在政治语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中ꎬ重新回归到了健康的道路ꎮ当代音乐史的后新时期从此拉开了序幕ꎬ音乐的主体性再一次在趋向良性的政治语境下被重新认识和发掘ꎮ上述的分析作为笔者个人对于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的理解ꎬ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该新创建的理论进行了重温和结构ꎮ从作者对于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的理论架构上来看ꎬ居其宏先生对该概念的设计绝不是单纯的概念堆砌ꎬ而是基于作者自身极高的哲学理论素养ꎬ对历史上众多事件以慧眼进行洞察后所得出的理论精华ꎮ这种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结合作者缜密的逻辑体系ꎬ共同构成了整个理论存在的合理场域ꎮ在全书将近结尾之时ꎬ作者提出了解读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的三把钥匙ꎬ指出了实用本本思潮实质上的理论构造ꎬ以及该股思潮对于音乐艺术规律和技术问题的认识和其一贯以来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的作风ꎮ这三把钥匙不仅构成了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的理论实质ꎬ更是为今人解读当代音乐史中种种不良现象并对其进行阐释的一把重要钥匙ꎮ在这把 钥匙 的帮助下ꎬ研究者得以获得更有力的理论阐释武器ꎬ对当代音乐史上众多 疑难杂症 进行科学且理性深入的批判ꎬ打破以往 历史背景+历史事项+历史影响 的单一化历史书写模式ꎬ有助于研究者从新的角度对历史本体进行再认识和再书写ꎬ为历史书写的元理论建设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板ꎬ该书在理论建构方面的价值也便体现于此ꎮ三㊁从史观㊁史胆㊁史识看«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的历史书写居其宏先生曾于2003年为明言所著的«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10]写作过一篇书评«新音乐史家与现代思潮研究 明言新著<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11]ꎮ该书作者在文中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一书给予高度351李子林:一把解读中国当代音乐史的钥匙 «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述评评价之余ꎬ从史实㊁史料㊁史书㊁史观㊁史胆等多个角度ꎬ对明言在该书中所体现的历史书写方式以及史学态度进行了一一的分析和评述ꎬ并对新音乐史家这一群体的治学提出了众多展望和期盼ꎬ描绘了作者的理想治史之境ꎬ对今人研究当代音乐史带来了众多深刻的启示ꎮ居先生在«新音乐史家与现代思潮研究 明言新著<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一文中讲: 从事新音乐史以及近现代㊁当代思潮和批评研究ꎬ既是一个光荣而高尚的职业ꎬ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苦的工作ꎮ [12]研究新音乐史无疑具有极高的价值ꎬ但是涉及近现代以及当代的历史研究又会不可避免地触及某些 雷区 ꎬ 主体在场 为研究者带来的 当局者迷 也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增加ꎮ如何将这些被当权者暧昧地设置于禁区与非禁区之间的话题ꎬ用恰当理性的方式进行阐释和剖析ꎬ考验着历史研究者的史学智慧和政治智慧ꎻ用何种视角对发生在当代的音乐事像进行评价和剖析ꎬ则考验着历史研究者的学术功底ꎮ作为理想的史书ꎬ它绝不应该是一部流水账式的记事本ꎻ作为理想的史家ꎬ则应该要在客观对待历史事实之余ꎬ呈现自己在正确的史观下对历史规律的缜密阐释ꎬ又或者在此基础上ꎬ为后世史家阐释历史㊁发现历史规律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和梳理ꎬ这些不同的挑战为新音乐史家的工作带来了种种光环的同时ꎬ新音乐史家作业的艰难之处也正体现于此ꎮ若将理想历史书写的期景概括为三点ꎬ即正确科学的史观㊁宽宏广大的史识以及秉笔直书的史胆ꎮ笔者也将从这三点出发ꎬ拟对«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进行评价ꎮ(一)«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历史书写之史观所谓史观即是史家观察社会历史现象㊁从事史学研究的立场㊁观念和方法ꎮ[13]唯物史观作为当代史家治史的指导思想之一ꎬ其高度的科学性使其得以成为解读历史㊁认识历史的一把利剑ꎬ打破了以往唯心史观的局限ꎮ但是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复杂且综合的过程ꎬ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强调某些关键词(如阶级㊁人民等)就能够实现并体现唯物史观在治时过程中的体现ꎮ真正受唯物史观指导的历史研究ꎬ应该是将某个特定的历史事项放置到历史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背景下ꎬ向大历史进行发问从而得出历史规律的答案ꎮ在得出历史规律之后ꎬ史家便可以循着自己发现的规律ꎬ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来观察整个人类的文明史ꎬ最后再回归到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中ꎬ用大历史的宏观视角来看待专题史的历史书写ꎬ这便是唯物史观所带来的理论升华ꎮ可惜的是ꎬ由于某些客观原因的限制ꎬ以往很多史家在研究音乐史时ꎬ显然未能够参透(当然也由于当时不具有相应的治史条件)唯物史观的精华ꎬ以致出现了众多不客观的甚至趋向 唯心 式的评论ꎮ在某本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史学教材中便有这样一段话:但是ꎬ黄自多数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和思想感情ꎬ同当时矛盾日趋尖锐的时代和广大群众如火如荼的斗争ꎬ还存在一定的距离ꎮ他的音乐风格ꎬ大多偏于严谨㊁内秀㊁精致㊁典雅ꎬ缺乏强烈的激情和鲜明的时代气息ꎮ[14]从上述的文字可以发现ꎬ作者汪毓和在新时期依旧从 人民创造历史 以及 阶级斗争 的角度去理解唯物史观ꎬ因此在此基础上所做的阐发存在了某些主观片面的缺陷ꎮ对此ꎬ居先生基于唯物史观ꎬ对历史所做的回视和评价则显然尤为可贵ꎮ因此ꎬ毛泽东这篇«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ꎬ当然不是针对某些具体人物㊁具体时间和具体问题而发的ꎬ而且它至今仍未失去其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光彩ꎬ但就当时中国乐坛在对待中西关系上的两种对立意见的争论而言ꎬ却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ꎬ是我们解读实用本本主义思潮时一把解疑释惑的钥匙ꎮ[15]从所引的文字可见ꎬ作者论述的尽管是音乐界这个 小环境 ꎬ但却将这个 小环境 放置到了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思考ꎬ从而将音乐史的研究视野大大放大ꎮ打破了以往在研究音乐史时ꎬ仅仅将唯物史观理解为 阶级斗争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ꎬ并将所有的历史事项都放置在阶级斗争的背景之下进行阐释的方式ꎮ在唯物史观的引导下ꎬ居先生用其生动的史笔ꎬ在一针见血地道出实用本本主义者的荒唐面貌之余ꎬ还从历史背景出发ꎬ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为出发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恰当的评价和阐发ꎬ如此形成了 背景+理论阐发+客观评价 的历史解构模式ꎮ这种做法和作者前面所做的历史背景分析一道ꎬ体现了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ꎮ人类对真理的理解和运用往往是曲折的ꎬ对唯物史观而言更是如此ꎮ唯物史观本应是认识历史㊁剖析历史㊁反思历史的有力武器ꎮ但在当代的实际运用上ꎬ唯物史观本身的原意却往往被曲解甚至是异化ꎮ在以往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中ꎬ唯物史观往往被视为一种 打击异己 的工具ꎬ以若隐若现的形态存在于学界中ꎮ一旦某个史学家发出不符合 正统 学术结论和洞见ꎬ实用本本主义者就会从违背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史学家的学术产物进行全盘否定ꎬ并且进一步对史家宣判政治上的 死刑 ꎬ戴嘉坊所写的«面临挑战的反思 从音乐新潮论我国现代音乐的异化与反异化»[16]㊁梁茂春所著的«从中国音乐史看毛泽东文艺理论»[17]便因为其反思属性ꎬ在 回顾与反思 浪潮以及后来音乐界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中屡遭 文革式 的批判ꎬ写作者甚至被扣上了 反动 的帽子ꎮ笔者始终相信唯物史观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之一ꎬ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性ꎬ后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肢解从而为自己谋取不当的 话语权 ꎮ对唯物史观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既是对当下治史方法的反思ꎬ更是对马克思㊁恩格斯的致敬和451当代音乐 2019年第8期缅怀ꎮ(二)«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历史书写之史识所谓史识ꎬ也就是史家自身对于历史现象背后规律的归纳能力ꎮ研究历史最终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告知后人历史上发生了什么ꎬ更重要的是要解释历史现象背后的必然性和规律性ꎬ史学研究最大的意义和价值也正在于此ꎮ将历史事实厘清本就不易ꎬ在纷繁复杂的种种史料参考中找寻到历史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就更是难上加难ꎬ而这指向的恰恰就是史家 史识 的高低ꎮ作为一本对当代音乐异化面进行研究和剖析的学术著作ꎬ它有别于其他以音乐创作作为例证ꎬ以音乐创作思潮作为研究对象的史学著作ꎬ«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一书注重的是体现在当代音乐批评㊁音乐争鸣等事项上的异化文艺观念ꎮ要将这股畸形发展的文艺观念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挖掘出来ꎬ并将其脉络厘清ꎬ归纳成为思潮后进行深度的剖析和阐发ꎬ这显然有赖于作者史识的支撑ꎮ其次则是由于这股思潮与政治语境有更为密切的关系ꎬ这使得对这股思潮进行阐发要远比其他的思潮更为艰难和复杂ꎬ史识在其中的作用便不言而喻ꎮ在论及实用本本主义思潮对政治运动的依附性时ꎬ作者以其扎实的史料功底和深入的历史洞察能力ꎬ对实用本本主义思潮在不同历史情况下依附政治运动的方式进行了到位的归纳:当斗争不利于己时ꎬ尽快适应ꎬ然后充分利用其中有利于自己的一面ꎬ化被动为主动 当斗争和自己的利益诉求完全一致时ꎬ则因势利导ꎬ借力发力ꎬ在音乐界推波助澜ꎬ竭力推行 当斗争指向与音乐界并无明显关系时ꎬ则接过旗帜ꎬ因势利导ꎬ按照自身的利益和需要ꎬ把特定的政治运动引导到错误的方向ꎮ[18]作者通过对当代音乐史上几次以 道路 方向 打击借口ꎬ以 学术争鸣 为题的思潮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后ꎬ得出了上述的结论ꎮ这些规律的总结直到现今看来ꎬ依旧不失其理论高度和学术价值ꎮ前文提及ꎬ史识不仅要求史学者在历史事像中抽离出历史规律ꎬ还需要历史学者从哲学和思辨的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烛照ꎮ得益于自身丰厚的哲学积累和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入把握ꎬ使作者得以对历史现象进行哲学层面的烛照ꎬ尤其对实用本本主义思潮进行剖析和回顾的部分ꎬ作者的高度的史识体现得尤为充分ꎬ本文在此摘取其中的重要片段进行评述ꎮ只要我们对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进行一番哲学考察便会发现ꎬ其本本主义的哲学根源正是客观唯心主义ꎮ只不过他们的思想㊁观念㊁方针㊁政策 来自于 本本 ꎬ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或论述中提供的现成结论ꎮ[19]在这段文字中ꎬ作者通过对实用本本主义思潮在历史运动中惯用伎俩进行分析ꎬ指出其在历次批判运动中所依赖的理论武器ꎬ正是被可以歪曲㊁阉割的马克思主义ꎮ从实用本本主义者对于手中武器的无限崇拜出发ꎬ并将其与客观唯心主义本质的定义相对应ꎬ作者据此指出客观唯心主义为实用本本主义者的哲学武器ꎮ作者高度的思辨能力ꎬ无疑使得历史的书写得以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框架进行升华ꎬ其理论高度也在总结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再一次得到了提升ꎮ史家的所学之所以能够体现为史识ꎬ则是因为其广博的知识积累以及其极高的哲学修养ꎬ而史识的高度则决定着史学著作的价值所在ꎬ居其宏和其所著的«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无疑是一个典范ꎮ(三)«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历史书写之史胆史胆指的是史学家治史的胆略和勇气ꎮ[20] 史胆 不仅仅要求学者能够秉笔直书ꎬ而且期冀史家能够在高尚人格和理想追求的引领下ꎬ完成使命式的历史研究ꎬ力图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后人反思历史㊁认识历史的蓝本ꎮ作为一本具有鲜明反思意味的学术著作ꎬ«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显然完成并超出了 史胆 的要求和期冀ꎮ作者在该书论述的实用本本主义思潮ꎬ实质上是由中国音协的一部分高级领导人引领ꎬ以机关刊物«人民音乐»作为舆论阵地的一股异化思潮ꎬ要触及这股思潮的实质ꎬ就无从回避对吕骥等音协领导人以及刊物«人民音乐»进行深入的历史剖析和客观的历史评价ꎮ在书中作者历陈«人民音乐»关门主义以及党八股的弊病ꎬ同时将批判的眼光放到了曾经统领整个音乐界的吕骥ꎬ对吕骥在工作过程中凸显的关门主义㊁宗派主义提出了鲜明的批评ꎮ作者在全书如实写来了当时音乐界在音协领导下日趋异化的文艺观念ꎬ对涉及其中的人事从不曲折逢迎㊁曲词避讳ꎬ 当美则美ꎬ当刺则刺 的批评观念和作者的史胆便体现于此ꎮ史胆不仅要求研究者拥有直面历史的勇气ꎬ更需要学者把我高度的学术智慧和政治智慧ꎮ在秉笔直书的前提下ꎬ如何对历史事实进行客观公允㊁态度冷静㊁语调平和的论述ꎬ使 史胆 不至于异化为 学骂 ꎬ体现着作者史胆之中的智慧和理性之光ꎻ如何在对历史进行批判认识之余ꎬ站在民族和国家的角度上ꎬ对历史上的音乐事像进行扬弃式的继承和评述ꎬ则体现着作者史胆之外的民族意识和国家立场ꎮ90年代时ꎬ香港学者刘靖之先生曾写作过一本大部头的著作«中国新音乐史论»[21]ꎬ该部著作主要对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中的人与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论述ꎬ当中不乏有一些作者个人的洞见和观点ꎮ该部著作在当时 重写音乐史 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背景下ꎬ在学界引发了极大的争论ꎬ对该书的或褒或贬也体现了学者对治史过程中史胆和史识的反思ꎮ且不论当中对历史事实的梳理是否忠于历史并且客观全面ꎬ就其中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整551李子林:一把解读中国当代音乐史的钥匙 «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述评。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当时,爵士乐和摇滚乐开始进入中国的音乐市场,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主要是受到政治背景的影响。
这个时期,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主要是革命歌曲和工人歌曲,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的领导。
这段时期的流行音乐被政府视为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流行歌曲的内容普遍宣扬革命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然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在1980年代改变了中国流行音乐
的风格和内容。
这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接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包括摇滚乐、爵士乐和流行舞曲。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星和乐团,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形象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他们通过电视、电台和音乐录像带传播自己的音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21世纪初中国流行音
乐又经历了新的变化。
现代音乐制作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国的音乐市场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同时也为独立音乐人和非主流音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中国的音乐产业也迅速发展,音乐节、演唱会和其他音乐活动成为年轻人和音乐爱好者的重要娱乐和社交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风格的变化。
从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到多样化和国际化的音乐市场,
中国流行音乐始终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为中国的年轻人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表达自我的途径。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音乐形式,已经在中国乐坛上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中,流行音乐起初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而后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并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本文将从流行音乐的起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流行音乐的起源流行音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美音乐,但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相对较晚。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接触到了西方文化,流行音乐也开始进入中国乐坛。
邓丽君、费翔、陈升等音乐人的成名,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二、流行音乐现状目前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中国音乐市场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人崭露头角。
流行音乐作为市场主导的音乐形式,抢占了年轻人的消费市场。
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也多种多样,融合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元素和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形成了属于中国的流行音乐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概括。
1.音乐人才不断涌现。
随着中国音乐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涌现出来。
他们不仅有优秀的歌唱和演奏技巧,还具备了创作才华和表演能力,这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期,音乐产业受限于政府的控制,音乐人才无法充分发展。
而市场经济时代,音乐产业完全放开,竞争加剧,各种音乐活动和演出层出不穷,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繁荣。
3.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流行音乐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互联网的普及和音乐平台的兴起,让中国流行音乐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音乐人可以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获得更多曝光率和粉丝的支持。
三、流行音乐发展趋势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望。
1.国际化。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流行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人开始参与国际音乐合作和各种音乐盛典。
未来,中国流行音乐有望展现出更多的国际化元素,与世界音乐潮流相接轨。
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现实难题及其出路
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现实难题及其出路当代中国音乐创作一直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许多音乐人也一直在努力探究出路。
然而,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难题,难以突破。
本文将从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现状和难点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并提出一些具体解决方案。
一、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现状1.音乐市场不成熟音乐市场和音乐产业都不成熟,很多作品的推广和传播都依靠个人和主流平台的宣传。
市场需求没有形成稳定的规律,投资风险较大,这限制了音乐创作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2.社会认可度不足中国音乐史上曾经诞生了一系列优秀的音乐家和作品,但因为当时社会认知度不高,许多音乐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赞誉。
现在的中国音乐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混杂着许多元素,没有形成稳定的本土音乐风格,社会认可度不足,影响音乐创作的深入发展。
3.文化沉淀不足与其他艺术领域相比,当代中国音乐沉淀不足。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年代,很难形成比较系统、稳定的音乐文化积淀,大多数音乐作品更加偏向于商业化,少有长远规划。
二、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难点1.割裂舞台和录音室在录音室制作出的音乐往往在舞台表演时无法呈现出真实感,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舞台表演中常常会出现录音不充分、音质问题导致的音频不清晰等问题,也会影响音乐表演的艺术效果。
2.音乐人难以获得好的创作空间音乐人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一个安静、舒适、创新的环境。
然而,在中国市区、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高、楼房密集,音乐人很难找到一个安静、舒适且价格合理的创作空间,为他们的创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3.创意被限制很多时候音乐创作被限制在相对狭窄的领域,很难尝试新的思路和语言表达,让音乐多样性和多元化受到限制。
和其他艺术领域相比,音乐创作还有一种所谓的“商业压力”,以迎合市场需求为目的的音乐创作居多,而一些具有思想性、深度和质量的音乐作品往往难以推广。
三、关于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出路1.提高产品质量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音乐创作必须优化和提高产品质量。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通过这学期对流行音乐的了解学习,对流行乐有了新的认识,时代背景决定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流行音乐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因此,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发展的。
生产力是音乐是决定性因素;面对现实,面向我国实际国情的发展,商业化运作得当是促进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好方式。
市场化,国际化是中国音乐文化走出世界的最佳方式,也合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要求。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至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在我眼里看来,中国的流行音乐,真正能称之为自己的流行音乐的时代,并不是明星云集的现在,也不再纸罪金迷的的台湾,香港。
而是在20-40年代的上海。
在真正能说上中国流行音乐黄金时期的年代,只能是解放前了。
解放以后,中国大陆本身由于政治斗争,流行音乐普遍都带有政治色彩,虽然歌曲的流行程度远远超过任何现在流行歌曲的流行程度,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流行,已经不是出于音乐本身的内涵,而是带有明显的政治需要,它是中国极其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国情的国家,或者独裁国家所特有的现象,是为了生活的音乐,也是为了生命的音乐,更是表达自己政治观念的音乐。
或者对于歌唱者是发自内心的歌颂,但是不可否认,在一个大一统的社会意识形态下。
对于歌者,是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
对于创作者,也是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创作空间局限于钦定的范围内,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左右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只是没有政治的参与,这是完全的自发的,自觉的,主动的过程,显示了中国文化阶层的主观的爱国,忧国的爱国情节。
但是这种爱国,是如此的纯真,如此的真诚流露,没有豪言壮语,就如同朋友间的倾诉一样,在不经意间,就把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了。
在这个时期歌曲层出不穷。
,有几个人,还是应当提提的。
比如白光,周旋,欧阳飞瑛,赵丹,白杨等,这些人无论在何时,都会是站在中国流行音乐,流行文艺的纪念碑的顶端的。
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指导
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指导作者:孙征来源:《大观》2014年第04期摘要:本文试图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对当代商品经济时代下音乐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此现象提出一点看法,试图为当代音乐扬弃异化找到出路。
关键词:类本质;音乐;异化;本质力量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包含了马克思最重要的异化理论,这一思想成为流行于西方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手稿中马克思从对国民经济学的“二律背反”批判出发,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这种生命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仅仅成为了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并从人作为类存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出发,考察了人把自己本质力量外化于自然界,从劳动的外化到伴随私有制出现,产生了异化,人的存在状态就是劳动异化的状态——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同人关系的异化。
同时,马克思又指出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马克思在手稿中曾这样描述:“有意识的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因为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或者说,正因为认识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1]68有意识的活动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类的特性,而异化劳动下,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仅仅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和本质作为维持生存和生活的手段。
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把异化作为哲学的核心范畴并建构处自己的异化理论。
二、商品经济下的音乐现象自从人类进入商品时代以后,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的商品价值就已经开始产生和存在。
音乐不仅表现出商品的价值,而且进一步成为异化时代的大众文化和传媒的工具,以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
不仅大众传媒把声音的艺术当作谋取利益的工具,而当今的音乐人,制作人、创作者、和艺术表演家也仅仅是为了音乐的商品价值而从事着音乐活动。
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了解流行音乐的演变与趋势
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了解流行音乐的演变与趋势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从最初的摇滚乐、流行乐到如今的电子音乐、嘻哈音乐等各种风格层出不穷,流行音乐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流行音乐的演变历程以及目前的发展趋势。
一、流行音乐的起源与演变流行音乐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
当时的音乐场景主要以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为主流,但随着传媒的兴起和大众文化的普及,一些新的音乐风格开始涌现。
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作为一种崭新的音乐形式崛起,青少年们纷纷追捧并热衷于摇滚音乐的激情与张扬。
60年代,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包括披头士乐队在内的许多音乐人推动了摇滚、流行等音乐流派的发展。
70年代和80年代见证了流行音乐进一步多元化,嘻哈、电子音乐等新的音乐形式开始兴起。
二、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多元化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呈现出风格多元化的趋势。
与过去注重乐器演奏和人声表达相比,现代流行音乐更加注重音效、电子合成以及后期制作的技术运用。
电子音乐成为一种流行的音乐形式,通过数字乐器和电子设备的运用,音乐家们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此外,嘻哈音乐也成为现代流行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有力的歌词塑造了嘻哈音乐的独特风格。
三、现代流行音乐的趋势分析1. 跨界合作:流行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音乐与电影、舞蹈等形式的跨界合作将进一步扩大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和观众群体。
2. 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平台如YouTube、Spotify等提供了流行音乐广泛传播的机会。
艺人们通过这些平台可以更加轻松地与粉丝互动,增加了音乐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3. 多元化的音乐风格: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各种音乐风格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音乐人们将会更加注重创新,尝试融合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总结: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流行音乐正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音乐学的思考与音乐创作
马克思主义音乐学的思考与音乐创作马克思主义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探讨音乐的本质与社会地位,为音乐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本文将从历史回顾、思考马克思主义音乐学的核心观点以及其对音乐创作的启示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音乐学在当代音乐领域的重要价值。
一、历史回顾回顾马克思主义音乐学的历史背景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其思想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音乐学源于20世纪初的苏联,诞生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主要代表人物有列宁、托洛茨基、普列汉诺夫等。
列宁认为音乐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产物。
托洛茨基则对音乐的剩余价值和政治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
普列汉诺夫则强调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这些先驱者为马克思主义音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核心观点思考1. 音乐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主义音乐学认为,音乐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
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活动都离不开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存在。
因此,我们在进行音乐创作时,需要认真思考社会的特点和需求,体现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
2. 音乐的阶级性和政治功能马克思主义音乐学认为,音乐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功能。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音乐常常被用作宣传和加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工具。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音乐则应该服务于人民大众,反映人民的利益和精神追求。
因此,马克思主义音乐学要求我们在音乐创作中要关注阶级、政治以及社会的正义,使音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力量。
3. 音乐的审美价值和人类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音乐学认为,音乐具有审美价值和人类精神追求的内在需求。
音乐作为艺术形式,能够打开人类心灵的窗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
马克思主义音乐学要求我们在音乐创作中注重审美品位,追求艺术的真理和美感,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三、音乐创作的启示马克思主义音乐学对于当代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唱响红色歌曲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
唱响红色歌曲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红色歌曲,主要指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此外,还包括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本文中的红色歌曲仅指井冈山革命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
井冈山革命时期的红色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既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也肩负着传承革命精神的历史任务。
一、红色歌曲蕴含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一)红色歌曲蕴含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是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一个人、一支队伍和一个民族没有远大而坚定理想信念就没有精神支柱,就缺失支撑其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的需要,勇于吃大苦、耐大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直至夺取胜利,这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取得井冈山斗争胜利的有力支撑。
历史告诫我们,越是胜利、成功、顺利和安逸的时候,越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持头脑清醒。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
在红色歌曲中我们都能看到这些精神。
如歌曲《请茶歌》中的“革命意志坚如钢啊,啊革命意志你坚如钢”体现了红军战士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井冈山下种南瓜》、《红米饭,南瓜汤》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井冈山同国民党周旋,打游击的过程中,自己种植粮食和蔬菜,而不是像国民党一样到处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体现了中共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
(二)红色歌曲蕴含着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
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
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器乐艺术为例论述艺术生产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体现
以器乐艺术为例论述艺术生产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体现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艺术生产论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体现,体现出诸如器乐艺术于文艺已成当今社会普遍文化生活意识重要组成部分,且对于民众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器乐艺术更是被更多的大众接受,并且投身于器乐学习中。
本文通过现实生活中理论得以引导,由艺术生产理论的重重关系等几个方面各种角度下分析并以器乐艺术为例,从而使大众清晰得认识到艺术生产理论对构建和谐精神家园,构建文化腾飞年代,对大众提升艺术品味都起着举足轻重的深远作用。
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艺术生产理论的优秀内涵,同时以器乐艺术进一步阐述其影响与意义。
关键词:艺术生产;马克思;器乐艺术;特点;消费;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艺术生产”理论的提出“艺术生产”这一专有名词出现在一八七五年,其认可程度于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理论。
在各种有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著作中,其提出并详尽阐明了社会的物质基础与当今艺术发展辉煌盛世的逻辑关系。
提出了广义概念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下“艺术生产”和狭义概念中严谨意义上的“艺术生产”概念:进而得出了物质文化生产进展,如同文化艺术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通过结合当代文化艺术进展实际深刻论述和阐明了包括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等。
这些内容在艺术生产理论之中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艺术生产”的理论以及“艺术生产”的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然而艺术是生产活动的思想是马克思使用已久的。
在马克思的手稿之中,他就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以及艺术等,都会受到生产规律的影响,它们是生产中比较特别的方式。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艺术生产”的性质对艺术的创造活动进行确定,并且之后还会再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政治学经济意义的“生产劳动”,形成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的思想的基础和核心。
马克思所有关于“艺术生产”的观点和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或是以此为核心而生发引申出来的,因此,深入、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关于真正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论述,是打开他的“艺术生产”思想之谜的钥匙。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音乐中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音乐中的意义一、本文概述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音乐领域的应用与意义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原则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普遍适用性。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作为一种科学的、辩证的分析方法,强调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发展变化以及矛盾运动。
在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及它们如何为音乐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及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视角得到阐释。
音乐创作与接受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性,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行分析和解读。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音乐教育和音乐批评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一方法论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全面、系统、深入分析和理解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
它强调以实践为基础,以历史的、辩证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矛盾运动。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和基本的。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则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一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看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在音乐领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反映了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和文化状况,同时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第一章:中国现代音乐的起源中国现代音乐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现代音乐主要受到欧洲和美国音乐的影响。
1908年,首届汉口市乡村音乐会上演出的“清真乐队”就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开端之一。
1919年,中国第一位受培训的音乐家聂耳回国并成为中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现代音乐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许多中国作曲家和音乐家都受到了苏联和东欧音乐的影响,他们开始使用新的和声和旋律来创作音乐。
比如许崇智、冼星海、胡适等等。
第二章: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现代音乐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当时,中国的音乐家开始探索不同的创作手法,以弥补受到外国音乐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现代音乐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
很多音乐家被迫停止创作,学术研究也受到了限制。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现代音乐重新迎来了发展机遇。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音乐家开始不断地吸收外国音乐的思想,以创作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
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角、赵季平、李建复等人也开始崭露头角。
第三章:中国现代音乐的特点中国现代音乐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方面,中国的现代音乐具有很强的中国民族特色。
许多音乐家常常从中国传统音乐中吸取灵感创作新的音乐作品。
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音乐也受到了世界音乐的影响,如:爵士乐、摇滚乐、古典音乐、电子音乐等都为中国现代音乐带来了新的思路。
第四章:中国现代音乐的趋势如今,中国现代音乐正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进程中。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为中国现代音乐的传播和宣传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现代音乐。
未来,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将朝着更加自主、多元、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类似于专题报道、音乐会活动等,都为中国现代音乐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实践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实践的影响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人民为中心、反映社会现实、追求真实性和价值观念。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
马克思主义强调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应该表达人民的意志和情感,关注人民的利益和幸福。
反映社会现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应该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风貌,批判社会弊端。
追求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生活,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价值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又一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感。
二、中国钢琴艺术创作的现状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中国钢琴艺术创作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钢琴作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曲风多样,题材丰富。
中国作曲家纷纷创作钢琴作品,从古典音乐到当代音乐,从民族音乐到流行音乐,不断推出新作品,丰富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创作内容。
中国钢琴作品的质量逐步提高,风格多样,技巧精湛。
中国作曲家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上不断创新,尝试各种音乐形式和风格,注重对音乐语言的表达和技巧的运用,使中国钢琴作品的质量逐步提高。
中国钢琴艺术家的演奏水平不断提高,才华横溢,名声大噪。
中国钢琴艺术家在国际比赛和演出中屡获佳绩,展现出中国钢琴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浓厚的艺术氛围。
中国钢琴音乐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受到国内外音乐界的高度赞誉。
中国钢琴音乐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关注社会现实,这一理论对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曲家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中,更加重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使钢琴作品更加贴近人民,更加深入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实验 室 里 做 实验
马 克 思 对 艺 术 生 产 与 物 质 生 产 的 关 系 、艺 术 生 产 与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的 关 系 作 了 深 刻 论 述 (。 一 般 而 言 , 们 需 要 从 如 下 D 我 几 个 方 面 对 马克 思 的 艺术 生 产 理论 作 考 察 。
I关 于 艺 术 生 产 的 界 定 ② .
看 看 有 没 有 不 变 的 诺 言 喜 欢 的 时 候 啊 快 点 见 面
不 喜 欢 的 时 候 就 改 天 再 见
马 克 思 的艺 术 生 产 概 念 有 多种 意 义 .第 一 种 意 义 是把
这 是 流行 歌 星 黎 明 的一 首 歌 ( HAP Y 2 o ) 开 始 的 P o o 中
种 现象 非 常 普 遍 , 在 中 国大 陆 , 然 几 乎 没 有 歌 手 可 以做 而 虽 到 一 年 5张 专 辑 的 速 度 , 但 流 行 音 乐 以 流 水 线 方 式 生 产 的 情况 已经 初 见端 倪 : 比如 去 年 湖南 卫 视 的超 级 女 声 的 比赛 过程 中 , 作 单 位 在选 手 比赛 的 过 程 中 就 为她 们 创 作 单 曲 . 制 并 制 定 包 装 策 略 , 样 在 比 赛 结 束 之 后 . 手 将 会 以 最 快 的 这 选
讲 究 唱 片质 量 的 歌 手作 为 ,一 个讲 究 品质 的歌 手 通 常 保持 (
一
造 价 值 , 切 艺 术 品 都 具 有 商 品 属 性 , 些 意 义 是 马 克 思 在 一 这 《 本 论 》 《 余 价 值 论 》 经 常 提 到 。 马 克 思 认 为 : 一 切 资 和 剩 中 “ 所 谓 最 高 尚 的劳 动— — 脑 力 劳 动 、艺 术 劳 动 等都 变 成 了交
易 的 对 象 , 因 此 失 去 了 从 前 的 荣 誉 ” 从 生 产 角 度 对 艺 术 并 ③
年 一 张专 辑 的 速度 ) 黎 明 的 歌 曲无 论 从 质 量还 是 数 量上 。
都 是 表 现 出 流 水 线 产 品 的 特 征 , 这 些 特 征 , 是 只 在 黎 明 而 不
这 一个 歌 手 身 上 多有 体 现 , 商 业 发 达 的 香 港 、 湾地 区这 在 台
[ 摘
10 2 ) 0 02
要 ] 对 中 国流 行 音 乐创 作 出现 的 标 准 化 、 水 线 式 的 生 产 以及 艺 术 水 准 下 降 的 态 面 流
势 , 何 运 用 马 克 思主 义 文 艺 理论 对该 现 象进 行 理论 分析 , 确认 这 种 现 象产 生的 合 理 性 , 如 正 以
一
物 质 生 产 与作 为 精 神 生 产 的 艺术 相 比较 ,并 不 专 指 某一 特 定 的历 史 时 期 的 艺 术 现 象 , 如 在 《 治 经 济 学 批 判 导 言 》 比 政
中 , 克 思 指 出 “ 艺 术 生 产 一 旦 作 为 艺术 生 产 出 现 , 们 马 当 它 就 再 不 能 以 那 种 在 世 界 史 上 划 时 代 的 、 古 典 的 形 式 创 造 出 来 的 ” 第 二 种 意 义 : 术生 产 是 指 实 际 的艺 术 创作 过 程 : 。 艺 第 三 种 意义 : 指 在 资 本 发 展 时 期 , 切 艺 术 生 产 是 为 资本 创 专 一
速度 推 向 市 场 。
进 行 考 察 , 样 就 破 除 了 对 艺 术 的 神 秘 化 理 解 , 使 得 艺 术 这 也 价值 在 某 个 范 畴 内成 为 可量 化 的 对 象 。
2艺 术 生 产 与 物 质 生 产 的 关 系 问 题 .
事 实 上 这 是 艺 术 生 产 的 第 一 种 意 义 所 引 申 出 来 的 问 题 , 也 就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基 础 性 问 题 . 们 从 两 个 方 面 来 这 我 考 察 : 先 是 经 济 决 定 上 层 建 筑 。 质 生 产 从 根 本 上 决 定 着 首 物
段 歌 词 ,在 黎 明 的 很 多 歌 曲 中 都 出 现 了 这 种 当 代 性 特 征 的词 汇 , 如 D 比 NA 等 。( P Y 2 0 ) 自他 的 1 9 HA P 0 0)出 9 9年 的
专 辑 《 睛 想 旅 行 》, 年 , 出 包 括 这 张 专 辑 在 内 的 5张 专 眼 同 他 辑 , 中 有 新 作 , 有 集 结 其 既 往 歌 曲 的 “ 选 集 ” 不 管 如 其 也 精 , 何 , 年 5张 专 辑 的 速 度 ( 便 包 括 了精 选 集 ) 不 是 一个 一 即 都
以 上 关 于 流 行 音 乐 的 生 产 情 况 . 我 们 都时 代 的 社 会 经 济 结 构 形 成 现 实 基 础 。 每 一 “
个 历 史 时 期 由法 律 设 施 和 政 治设 施 以及 宗 教 的 、 学 的 、 哲 和 其 他 的 观 点 多 构 成 的 全 部 上 层 建 筑 . 归 根 结 底 都 是 应 由 这 个 基 础 来 说 明 ” ‘ 质 生 活 的 生 活 方 式 制 约 着 整 个 社 会 生 物
21 0 0年 第 4期
理 论 观 察
Th o e i Ob e v t n e r tc sr ai o
No. 4,2 1 00
( 第6 总 4期)
S r a . 4 e il No 6
以 马克思 主义为工 析当 国 流 具分 下中 的 行音乐 产 生
杨 慧颖
( 京 电视 台文 艺 中心 。 京 北 北
及 有效 解 决 其存 在 的 弊 端 , 于 当 下流 行音 乐的 健 康发 展 有 着 积极 的重 要 作 用 。 对 [ 键 词 ] 行 音 乐 ; 克 思主 义 ; 艺理论 关 流 马 文
[ 图分 类 号 ] 1 [ 献标 识 码 ] [ 中 B 7文 A 文章 编 号 ]10 0 9— 23 (0 0 0 2 4 2 1 )4— 0 5 0 0—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