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精讲

合集下载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ppt课件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ppt课件

2019
-
3
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上海,流行音乐 发展迄今已有80年左右,它产生于20世纪 20年代。 1.第一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前
2.第二个阶段 1949年至1976年
3.第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末
4.第四个阶段 21世纪-至今

背景: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国社 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1978年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 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邓小平同志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确立“四项基本原则”的方针,种 种社会气象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 重要的转型时期。
2019 9
1.内地流行音乐的崛起(1979-1985)
改革开放以后,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形成了 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二个发展高潮时期,港台内地 都涌现出一大批实力派歌手,如:张明敏、罗大 佑、邓丽君、李谷一、刘欢等。以及许多的经典 曲目,如:《乡恋》《大海啊,故乡》《万里长 城永不倒》《我的中国心》《明天会更好》《年 轻的朋友来相会》《童年》等
受到港台歌曲的影响,内地流行歌坛开始出现了 复兴以来的第一批流行歌曲,如《军港之夜》 《妈妈的吻》
2019 18
这个时期,中国流行乐坛产生了众 多的优秀歌手。如:周杰伦、林俊 杰、孙楠、韩红、张靓颖、王力宏 等。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如:《青花瓷》《拯救》《天亮了》 《众里寻你》《你不知道的事》等 等。
2019
-
19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2019 10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一代歌 后。祖籍为河北,出生于台湾。邓丽君的声音甜美圆 润、温婉动人,其形象温文尔雅、亲切可人,是80年 代华语乐坛和日本乐坛的巨星。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 会极具影响力的台湾歌手,亦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 名的华语和日语女歌手。她与生俱来的完美音色演绎 出无数传唱至今、余韵绕梁的歌曲,聆听她天籁般的 歌声是种美妙的享受。其代表作品,甜蜜蜜、小城故 事、夜来香、但愿人长久、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 乎你等歌曲,早已成为无数华人心中永恒的经典。据 统计邓丽君的唱片销售量已超过4800万张。

音乐鉴赏_流行音乐

音乐鉴赏_流行音乐

第二节欧美流行音乐
^016II 0311千0「1^3》(加州旅馆)
歌词大意
• 在漆黑荒凉的公路上,凉风吹散了我的头发. 科里塔斯温热的气息在空中袅袅上升,抬头极目远 方, 微微灯光闪烁.我的头脑变得沉重,我的视线 越发模糊。 必须停下来了,寻找过夜的地方,而她 就站在门廊边。 我听见钟声在我耳边回响,我心中 暗念:“地狱与天堂 只一念之差。”她燃起蜡烛, 在我前方引路,走廊深处 一阵阵歌声回荡,我隐约
第二节中国流行音乐鉴赏
4《让世界充满爱》
1986年,100多名歌手在首都体育馆同声高唱《让世界 充满 爱》,这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 这是一部先 给1986 “世界和平年”的组歌,录音带发行量超 过300万盘,在 我国的流行音乐史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佳作。
《让世界充满爱》由陈哲、小林、王健、郭峰和孙铭作词, 郭 峰作曲,词曲作者郭峰是中国内地最著名的音乐人之一。 郭峰出生 于音乐世家,父亲是著名军旅作曲家,他从小 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 音乐,郭峰13岁考入四川艺术学校(现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钢琴 系,18岁毕业留校继续任教,经历 了 18年钢琴演奏生涯。他14岁 发表了第一首创作歌曲《月
第二节中国流行音乐鉴赏
一、中国流行音乐概述
内地流行 音乐
2. 香港流行
音乐
3. 台湾流 行 音乐
第二节中国流行音乐鉴赏
中国流行音乐作品鉴赏
■《春天
__
1)作者简介 王佑责,国家一级作曲,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歌舞团 创编中心 主任。王佑贵1949年生于湖南,15岁时考入县文工团,后又考进湖南 师范 大学艺术系,曾分别在武汉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习、进修。1989 年辞职南下闯荡深圳,在此后的10年创作颇丰,2000年,被调入北京中国 歌舞 团担任创编中心主任、驻团作曲家。王佑贵的作品有四重奏,赋格、 钢琴与乐 队、交响诗、歌剧、电视剧集多部,创作了《垦荒牛》、《客家 妹》、《深圳 湾情歌》、《都市春秋》、《一夜之城》、《深圳人》、 《香港你好》等作品 100余首,代表作歌曲《春天的故事》,《新世纪的 艳阳天》、《大三峡》获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大后我就成了 你》、《多情东江水》、《我属 于你中国》.《归来兮》V《春天的故事» 在全国夺金,连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 大奖赛金奖,特别是《春天的故 事》,传遍了大江南北。1997年获中国文联首 届德艺双馨百佳艺术家称号。

中国风流行音乐课件ppt

中国风流行音乐课件ppt
摇滚音乐通常使用英文演唱,而中国风流行音乐则使用中文,其唱腔和语言更加符合中国 人的审美习惯。
文化内涵
摇滚音乐通常表达反叛、自由等文化内涵,而中国风流行音乐则更加注重表达中国文化元 素和情感,更具有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05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创新与突破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注重音乐制作和演唱水平的提升,提高作品的艺 术价值。
3
跨界合作与品牌推广
与其他产业领域合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品 牌。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全球的影响力
国际音乐交流与合作
01
积极参与国际音乐交流活动,与国际音乐家合作创作和演出。
推广中国文化
02
通过音乐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
引领全球音乐潮流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元素
融合传统与现代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旋律、节奏和 编曲上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 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现代的节
奏感。
歌词文化内涵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词通常富含文 化内涵,涉及古代文学、诗词、历 史等元素,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
使用传统乐器
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中国传 统乐器进行演奏,如二胡、笛子、 古筝等,这些乐器的运用为音乐增 添了独特的韵味。
品和音乐人,如林俊杰、王力宏等,他们的作品在旋律、编曲和歌词上
都充分体现了中国风的特点。
03
创新与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风流行音乐不断创新,与其他音乐风格融合,形成了更加
多元化的风格,如古风、国潮等。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影响力
国内影响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国内拥有广泛 的受众群体,成为年轻人追求的 一种时尚和文化符号,也促进了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中国近代时期的“时代曲”中国近代流行歌曲的历史是流行歌曲的鼻祖—黎锦晖开始书写的,这位出生在富庶家族的音乐家,为了实施推广和宣传国语的理想,开始了创建歌舞团体和创作儿童歌舞剧的工作。

为响应“五·四”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提出的“平民教育”、“平民文艺”等以“平民”为服务对象的口号,黎锦晖开始萌发了“平民音乐”的念头,他的音乐活动从编创儿童歌舞音乐到创作爱情歌曲,都体现了他那面向大众的“平民音乐”理念,其中最充分体现他“平民化”思想的就是其开创了“时代曲”的创作之凤。

1927年前后,为了适应歌舞演出面向社会的需要,黎锦晖在经常观摩外来歌舞团的演出中受到外来流行歌舞音乐的启发,他开始尝试以大众化的爱情歌曲代替市井茶楼的民间淫秽小调(例如《十八摸》等),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手法谱写出一批新歌(如《毛毛雨》、《关不住了》、《落花流水》等)。

歌曲《毛毛雨》迈出了黎锦晖探索大众化爱情歌曲创作的第一步,它既是中国近代流行音乐史的开篇之作,也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由此开创的一代乐风,使“时代曲”这一新的歌曲品类受到市民大众的欢迎和喜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流行音乐的传入,时代曲的创作风格也在不断变化,这一时期(30、40年代)流行歌曲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种创作倾向:一种是以贺绿汀《天涯歌女》、《四季歌》为代表的继承黎锦晖时代曲运用民间小调创作的具有民歌风味的流行歌曲;另一种是以黎锦光的《夜来香》、《香格里拉》和歌辛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夜》等为代表的充分吸收西洋音乐元素创作的具有时尚流行节拍风格的流行歌曲。

而雪庵于1936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是将第一种创作风格向第二种创作风格过渡的一首在中国音乐史上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标志性的流行歌曲,它不但继承了五声性的民族风格,而且使用了节奏性很强的欧美流行音乐元素,使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创作过渡到另一条创作道路,开启了引领中国40年代繁华都市流行歌曲创作风的大门,中国流行歌曲从此真正进入了一个发展高潮。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讲课讲稿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讲课讲稿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历史的积淀一、中国近代时期的“时代曲”(1927—1950)1.时代曲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代流行歌曲的历史是流行歌曲的鼻祖黎锦晖开始书写的。

他为了响应“五四”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提出的以“平民”为服务对象的口号,他开始萌发了“平民音乐”的念头,其中最充分体现他“平民化”思想的就是其开创了“时代曲”的创作之风。

1927年前后,他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手法谱写出一批新歌,其中歌曲《毛毛雨》迈出了黎锦晖探索大众化爱情歌曲创作的第一步,它既是中国近代流行音乐史的开篇之作,也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时代曲由此产生。

1928年,黎锦晖把原本题裁是“爱情”的时代曲扩大到了“亲情”“友情”和“真情”等多层面。

进入30年代后,时代曲由黎锦晖的一枝独秀,进入了群芳争艳的时期。

这一时期有进步音乐工作者如贺绿汀、刘雪庵、聂耳、冼星海等。

其中刘雪庵于1936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是一首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流行歌曲,它使中国流行歌曲进入了一个发展高潮,自此,活跃的音乐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等。

20世纪的30、40年代,抗日救亡和争取自由成为这个时代最强烈的呼声,“时代曲”的出现与成长遭到了各种批评与排斥。

在40年代末,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内地逐步禁唱流行歌曲,流行音乐也只得移师香港和台湾,因此“时代曲”在内地消失了近三十年。

三十年后在门大开,时代曲借“港台歌曲”的冲击波重归故土,再度成为时代的声音。

2.时代曲的代表歌手及其代表歌曲1.黎明晖:第一位流行歌星,她的《毛毛雨》是流行音乐的开端2.白虹: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位“歌唱皇后”,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其中《莎莎再会吧》是她最为走红的电影歌曲3.周旋:号称“金嗓子”,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天涯歌女》、《夜上海》、《何日君再来》、《凤凰于飞》都是她典型的代表作品4.李香兰: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夜来香》是她的代表作品5.姚莉:号称“银嗓子”,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她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更是风靡国际6. 白光: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代表作有《假正经》、《如果没有你》7.吴莺音:鼻音歌后,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代表作有《大地回春》、《我有一段情》二、香港流行音乐(1950—)1.香港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初十年1974年到1984年是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初10年,在这个时期的香港歌坛上,许冠杰可谓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05
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流行音乐将呈现多元化 的发展趋势,不同音乐风格和元素将相互碰撞、融合,产 生更多创新性的音乐作品。
技术革新推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音乐制作技术和传播手段将更加先进, 为流行音乐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也将推动音乐产业的发 展。
国际化合作
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途
径。
音乐制作与传播方式的变革
02
数字音乐制作技术的兴起,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音乐创作和制
作。
市场需求的变化
03
年轻听众对于个性化、多样化的音乐需求增加,促进了网络流
行音乐的兴起。
代表人物与作品
汪苏泷
《不分手的恋爱》、《有点甜》等积极参与国际音乐交流活动, 与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共同创作 、演出,提升中国音乐的国际
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20世纪20年代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 国开始出现流行音乐。
30年代
随着唱片业的发展,流行 音乐逐渐受到大众欢迎。
40年代
战争时期,流行音乐成为 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 。
代表人物与作品
周璇
《夜上海》、《四季歌》 等。
陈蝶衣
歌曲《我的心里只有你没 有他》等。
李香兰
《夜来香》、《何日君再 来》等。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汇报人: 202X-12-29
目录
• 早期流行音乐(1920s-1940s) • 港台流行音乐(1950s-1980s) • 内地流行音乐(来展望
01
早期流行音乐(1920s-1940s)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简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简介

九十年代初的港台音乐人
王菲 代表作《旋木》 《棋子》等
王杰 代表作《一场游戏 一场梦》
任贤齐 代表作《心太软》 《伤心太平洋》
张惠妹 代表作 《牵手》《姐妹》 《站在高岗上》
90年代华语乐坛四大天 王
张学友 代表作《一千个伤 心的理由》
I ME组合
七朵组合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很多重要的音乐人 张国荣 梅艳芳 凤飞飞 苏芮 李谷一(开创了中国影视剧音乐的先河)

等等……
(因为太多不一一例举)
音乐载体
音乐载体的转换…… 由模拟音乐时代向数字音乐时代转变
数字音乐时代开始……
数字音乐
数字音乐,是用数字格式存储的,如MP3,wav,ape等 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输的音乐。无论被下载、复制、播放多 少遍,其品质都不会发生变化。
老一辈音乐人撑起音乐市场



赶上音乐市场兴盛的最 后一班音乐人

98年……
羽泉 代表作《最美》 《冷酷到底》等
花儿乐队 代表作 《静止》 《加减乘除》
五 《青花瓷》等
陶喆 代表作《爱我还是 他》《小镇姑娘》
林俊杰 代表作《第几个一百天》 《记得》
潘玮柏 代表作《壁虎漫步》 《不得不爱》等
此后音乐市场出现泡沫状态 ,非法盗版恶略猖獗,网络歌 手开始浮出水面,出现了《 猪之歌》《老鼠爱大米》《 两只蝴蝶》等一些口水歌
专辑销量不好从最初的几百万张,几十万张,沦 落到出专辑赔钱,只卖出几万……(此数据只是中 国内地的销量情况,港澳台地区要好很多)
94年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代表中国内地摇滚势力首次在香 港红磡体育馆举办演唱会

音乐欣赏——流行音乐ppt课件

音乐欣赏——流行音乐ppt课件

• 代表人物—— • 词作者:庄奴 《冬天里的一把 火》、《又见炊 烟》、《甜蜜蜜》
• 曲作者:左宏元 笔名:古月《千 言万语》、《踏 浪》 • 歌手:邓丽君、
• 邓丽君(Teresa Teng,1953年1月29 日—1995年5月8日),是一位在亚洲 地区和全球华人社会极具影响力的台 湾歌唱家,亦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 名的日本歌坛巨星之一。她的歌曲在 华人社会广泛的知名度和经久不衰的 传唱度为其赢得了“十亿个掌声”的 美誉,被日本艺能界尊为“亚洲歌唱 女王”。其生前演艺足迹遍及台湾、 香港、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 地区,发表国语、日语、英语、粤语、 闽南语、印尼语歌曲1000余首,对华 语乐坛尤其是大陆流行乐坛的启蒙与 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开创日本演 歌流行化新曲风和促进亚洲流行音乐 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 日,仍有无数歌手翻唱她的经典歌曲 向其致敬,被誉为华语流行乐坛永恒 的文化符号。
音乐欣赏——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的发展与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1.什么样的音乐称之为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 是指内容通俗、情感真挚、广泛传唱、流行一时甚至 与流传于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但有些歌曲虽然广泛流传, 但不能归类于流行音乐,例如《国际歌》、《义勇军进行 曲》等。准确的概念为“商品音乐”,指以盈利为 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爵士乐。中国流行音乐风格形态上主要受欧美影响,此基 础上形成本土的音乐风格。
“港台时期”流行音乐发展时期(1975—1985)
• 时代背景:台湾“民歌运动”兴起,又称 为“校园民歌”。香港开始兴起粤语歌曲, 内地流行音乐开始复苏。 • 音乐风格——台湾:“民歌运动”提高品 质、清新、淳朴 香港:全面进入粤语歌曲时代。并大量借 鉴西方摇滚乐风格 内地:抒情歌曲风格和港台歌曲风格

流行音乐的发展史ppt课件

流行音乐的发展史ppt课件
中பைடு நூலகம்流行音乐发展史
THE DEVELEPMENT OF POP MUSIC
IN CHINA
精选ppt课件2021
1
第一阶段
50~60红色经典 Revolutionary songs
National the Motherland ( 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Ode to the Motherland ( 歌唱祖国) DFH ( 东方红) Defend the Yellow River My Motherlangd ( 我的祖国 )
精选ppt课件2021
8
第三阶段
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时代 来临,IT业的发展,网络音乐的兴起、流行音乐娱乐化, 这些都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此时港台 流行乐坛的饱和,使很多港台艺人来到大陆寻求发展, 港台和内地的风格基本统一。特别是2001年以后,中 国进人世界贸易组织,加速了内地音乐的国际化。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21 Century China pop music.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development of IT industry, the rise of network music, pop music and entertainment, these are fundamentally changed people's life idea, this time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pop saturated, so that many Hong Kong and Taiwan artists come to the mainland to seek development, the unified style based i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Especially after 2001, China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ccelera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mainland music.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171401008 郭啸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的活力张力。

一、中国近代时期的“时代曲”(1927-1950)时代曲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租界,她得到的科学社会文化的咨询是和世界发达国家同步的。

这个时候美国的爵士乐异常繁荣,已经影响了整个西方音乐界,作为四大魔都之一的上海同样受到了以爵士乐、叮砰巷音乐为主的美国音乐的影响。

中国的音乐人开始探索将近现代的传统流行音乐于本土音乐结合的道路。

中国公认的第一首时代曲是音乐家黎锦晖创作,其女著名歌星黎明晖演唱的歌曲《毛毛雨》。

这首歌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30-40年代时代曲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明星,周璇,白光等等。

这个时期时代曲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派以贺绿汀为代表的以传统小调为主的时代曲,如《天涯歌女》,《四季歌》,另一派以陈歌辛为代表的以Jazz,Tin Pan Alley为主更摩登的时代曲,如《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

二、香港流行音乐(1950-)现代中文流行音乐范畴内,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粤语流行歌曲与国语流行歌曲构成了主要的两大色块。

五、六十年代,香港经济、政治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开始渐渐具有本地的特色。

但是,因为人员的流动和推行英语教育,文化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候香港的流行文化几乎被欧美的强势流行文化所左右。

进入60年代末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在香港的第一代本土的年轻人长大了。

他们也开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

于是,许多乐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象莲花、玉石、温拿等等等等。

他们唱的其实大多也是欧美最流行的英文歌曲,并没有太多的本土性、原创性可言,但是人们用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些乐队,因为,这是香港自己的声音。

第一单元第一讲

第一单元第一讲

第一讲偷偷听偷偷唱的“地下音乐”——港台流行音乐的传入看到这一讲的标题,可能有的同学就会问了:为什么讲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先要从港台流行音乐传入说起呢?难道中国内地没有自己的流行音乐吗?这个问题问的好,其实呢,中国内地有自己的流行音乐,只是因为政治原因,内地流行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断层。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曾出现了一大批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歌星,并形成了以黎锦晖、陈歌辛为代表的作曲家群。

而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流行歌曲,如《夜上海》《何日君再来》《毛毛雨》《桃花江上》《蔷薇处处开》《夜来香》等应是中国最早一批城市流行音乐。

其中《玫瑰玫瑰我爱你》后来还被美国歌星翻唱,成为第一首走出国门流行于世界的华语流行歌曲。

这些流行音乐的风格是怎样的呢?我们听几个片段感受一下……(可以配合播放李香兰演唱的《夜来香》,周璇演唱的《夜上海》,姚莉演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图像是这些歌星的照片,配合歌曲,打上歌词。

)听完这几个片段,相信大家会马上在脑海里浮现出很多影视作品中表现旧上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画面。

没错,这一时期的流行音乐多局限在卿卿我我、风花雪月的浅吟低唱之中,浮靡而又哀怨,粉饰太平脱离社会现实。

甚至还有不少流行音乐表达了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的心理状态。

大有一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觉。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被视为“靡靡之音”、“黄色音乐”的流行音乐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缘故,在内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只在香港、台湾等地继续发展。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断层。

那么这个断层什么时候被黏合上了呢,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中国内地流行音乐重新获得了发展呢?应该是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门的打开,流行音乐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但是,并不是说改革开放了,国门打开了,内地流行音乐立刻就发展了,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需要一个什么过程呢?需要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简述PPT课件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简述PPT课件

02 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
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
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香港电视剧的黄金时代,香港 最经典的电视剧绝大多数是在这期间拍摄的。电视剧的风行捧红了 一大批演员,象周润发、郑少秋、汪明荃、无线五虎将等,成为了 香港演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而随着电视剧的的红火,它们的主题 曲和插曲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最流行的曲种,一批著名的歌 星就是在唱电视歌曲中走红的。 • 无线五虎 :即苗侨伟、黄日华、汤镇业、梁朝伟、刘德华五人。
谭咏麟推出的可列为经典的歌曲应该是所有香港 歌手中数量最多、质量也最好的,是后辈歌手难 以逾越的高山。他在事业的颠峰状态宣布不再领 奖,在香港乐坛开了一个先例。近年处于极佳状 态的黎明便效法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奖。张学友、 刘德华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得到过谭咏麟大 力的帮助。
张国荣
张国荣 1984年,张国荣凭《MONICA》一炮走红,以 其英俊潇洒、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卫的形象,成为众多 少男少女醉心的偶像。《有谁共鸣》、《当年情》、 《沉默是金》更是哙炙人口,令人回味不已。如果说谭 咏麟是代表“正统”的话,那张国荣就显得有些另类,, 热辣辣的劲舞是他有别在同时代其他歌手的标志,可能 和这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关系,张国荣在与谭咏麟竞争 中总在落在下风,似乎行内人更认同谭咏麟。
四大天王统治九十年代乐坛
香港乐坛第一位偶像派的歌手
黎明是偶像派歌星的代表人物,这类歌星的特征是唱功虽然不 是十分突出,但外表过人,拥有大量非常忠心的歌迷。因此黎 明遭到的喝采声与嘘声一样的多,1991年他一次演唱代表 作 《对不起我爱你》时不慎走音更是给扣上“走慢音”的帽子。 99年正当黎明表现极其出色,明显超出其它歌手之时 ,他突 然宣布退出一切歌坛颁奖典礼,希望以此避开压力和恶性的竞 争。

中国流行音乐简史

中国流行音乐简史

作者介绍
尤静波,出生于浙江宁海,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著名音乐人、流行音乐理论家、教育家、词曲作家、
乐评人,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教授,流行演唱学院副院长。他曾师从名声乐教育家陈宝琥和着名作曲家李遇秋,主
要作品为《西方流行音乐简史》《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中华国学歌》等。
谢谢观看
读性比较局限。
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尤其对高等院校流行音乐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制约
因素。
香港流行音乐部分太敷衍了吧,错误的地方很多,没错的地方很多都是引用霑叔的论文,而且讲香港流行乐
竟然不主要讲顾嘉辉真的很离谱!。
一般。
精彩摘录
中国流行音乐于1920年代诞生于上海,在中国民歌、戏曲等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洋古典乐、美国爵
(1976~1981)
第四节黄金时

(1980~1990
年代)
第五节欧美音
乐本土化
1.台湾民谣
2.时代曲
3.日本歌曲
4.英文歌曲
1.时代曲的变形
2.日美文化的影响
3.传播方式
4.邓丽君及其文化意义
5.左宏元、庄奴、翁清溪、刘家昌、姚苏蓉、青山等代表人物
1.背景
2.杨弦与民歌运动的开端
3.民歌运动的高涨
4.校园民歌
5.民歌运动的衰落
6.民歌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7.李寿全、李泰祥、梁弘志、叶佳修、蔡琴、齐豫等代表人物
1.背景
2.滚石唱片成立
3.罗大佑及其影响
4.苏芮及其影响
5.唱片业的繁荣
6.创作与制作的成熟
7.台语歌曲及其变革
8.《明天会更好》及其影响
9.“小虎队”和青少年文化

漫谈我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漫谈我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漫谈我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声。

音乐能让人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而人在生活中又存在着太多的压力,所以人们都喜欢听音乐,这是人调节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乐趣的所在。

流行音乐也不是一开始就叫“流行音乐”的,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喜欢听这类音乐,所以这类音乐就成了“流行音乐”。

一、流行音乐的定义流行音乐(Popularmusic)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在这里我们或者说流行歌曲应该更加贴切,在内容上直面人生,贴近生活,注重感情的宣泄和交流,在形式上较短小精炼通俗上口,音域偏窄,易于流传,已成为各国普遍存在的音乐体裁之一。

二、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流行音乐发展的状况。

“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是美国,它的基础是黑人民间音乐,包括黑人的劳动歌曲、宗教歌曲“灵歌”(Spitiyusl)和舞蹈音乐。

从流行音乐的渊源看,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如果从它成长到广泛流行于欧美两大洲算起,至少也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

19世纪下半叶南北战争以后,黑奴得到了解放,但是他们没有土地,仍然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

有一些有艺术才能的黑人,或单个或几个组成小组进入中小城市的咖啡店和酒馆,以唱歌献舞糊口,他们在歌唱中倾诉痛苦的生活遭遇,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爱情的坚贞或哀叹失恋的忧伤,也有一些描写日常生活带有风趣的歌曲和舞蹈。

久而久之,黑人音乐就广泛……三、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1、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追溯到20世纪的前20多年,由于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各地纷纷兴办新式学堂,新学堂的课程中设置了“乐歌课”。

课堂中使用的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借用日本或者欧美的旋律填上中国歌词,内容多为反帝反封建等。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精神上追求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高举着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对现有制度及生活状况的思考,颠覆。

中国早期流行音乐

中国早期流行音乐

认识早期中国流行歌曲
有人形容早期中国流行歌曲是瑕瑜互见。所指的是“瑕”,现今的流行歌曲也并不少 见,无非指的是过于缠绵,爱得太多,颓废忧伤等;所说的“瑜”也是俯拾皆是,有 的不啻已近于前些年的革命歌曲。只是因为时代不同,不可能直接讴歌党、领袖和社 会主义罢了。 曾记得,1934年电通影片公司的影片《桃李劫》的插曲《毕业歌》,唤起青年的爱国 热情,推动功不可没,直到如今人所共知。鲜为人知的是1947年周璇在香港大中华影 片公司所拍的一部歌唱片《花外流莺》,其中一首插曲《桃李春风》,可谓《毕业歌》 的姊妹篇。 其中除了具有明显社会甚至政治意义的,还有很多热情开朗积极向上,大都唱出人民 群众的喜好,与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相贴切。人民群众喜欢春天、太阳、花朵、小草、 流云、雪花、雨滴;更喜欢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间的美好情感。流行歌曲有着深厚 的群众基础,这在早期中国流行歌曲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其是当年歌坛无以替代的高 潮结晶,我国流行音乐史中光辉篇章的特征。将其从长达半世纪的尘封中解脱出来。 便其免于在漫长的隔绝中而被淹没。
什么是华语流行歌曲
上面已论述了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以说明把流行歌曲称为“通俗歌曲”意义不确切。还 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今歌坛常常出现“华语流行歌曲”一词,“华语流行歌曲”又是什么?它 与中国流行歌曲是什么关系? 我国历史悠久,有高度的文明,文化底蕴深厚。仅就流行音乐而言,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 其中有光辉灿烂的篇章;也有不可替代的发展高潮。其影响深广,具有明显的国际性。世界很多 国家和地区都有这种流行歌曲。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南亚就传播中国流行歌曲。那时他 们尚不能自己创作,而是直接传唱中国流行歌曲。这个问题从中国流行音乐第三发展阶段——台 湾时期以后,逐渐更加明显,到今天已经非常突出。

《经典流行音乐》课件

《经典流行音乐》课件

《经典流行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经典流行音乐》这一主题,教材参照《音乐鉴赏》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涉及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流行音乐作品,包括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内涵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经典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流行音乐创作的兴趣,鼓励他们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分析。

教学重点:经典流行音乐的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课件、黑板。

学具:笔记本、笔、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经典流行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经典流行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经典流行音乐作品,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经典流行音乐作品,如《My Way》,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经典流行音乐的风格,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或歌词,并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经典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2.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流行音乐作品3. 音乐创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经典流行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分析。

答案示例:以《My Way》为例,分析其旋律特点、节奏变化、和声运用等。

2. 作业题目:尝试创作一首简短的流行歌曲,包括旋律、歌词。

答案示例:创作一首以“青春”为主题的流行歌曲,旋律简洁明快,歌词富有感染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经典流行音乐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扣经典流行音乐的主题,涵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梗概
1. 第一发展阶段:1917-1936年(上海时期) 2. 第二发展阶段:前期:1937-1949年(上海时期) 后期:1950-1969年(香港时期) 3. 第三发展阶段:1970-1981(台湾时期) 4. 第四发展阶段:1982年以后(重心多元化时期)
早期中国流行音乐的生存条件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电影密不可分
这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一个鲜明的特点。主要是由一代歌后周璇领导了这股潮流。当时 的歌坛上,没有歌舞团体表演,也很少有歌星以灌唱片为主业。只有第二歌星姚莉和少数 歌星例外。姚莉未进电影界,除灌唱片,组织大同乐队在各电台播唱歌曲,而大多数都以 拍电影为主,而不放弃歌星本色,以在电影中演唱插曲,这样的特殊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 从而树立起了中国的一个电影门类——歌唱片和歌舞片。以周璇来说,电影公司、唱片公 司老板利用她的歌唱艺术获利赚钱;另一方面,周璇也在此中得到艺术上的成功,带动了 其他许多歌星也走这条道路。如同期的白虹,龚秋霞、张翠红。稍后一些的李丽华、白光、 李香兰、张帆等都拍过这种类型的片子。连不是歌星出身的电影演员,如当时著名的袁美 云、陈燕燕、陈云裳、王丹凤、陈娟娟等,也都能亲自演唱电影插曲,而不需请专业歌星 来配唱。从这个时候更加巩固了电影歌曲的地位,以至一直延续到今天,影视中必不可少 的片头主题歌、片尾曲和片中插曲,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互作推进。因而也形成了如今 流行歌曲中的一大类——影视歌曲。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上海——香港——台湾应是一脉相承
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发展阶段和第二发展阶段前期,重心都是在上海,可以称作上海时期。 第二发展阶段后期,发展重心转移到香港,为香港时期。第三发展阶段,重心转移到了台湾,为台 湾时期。第四发展阶段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出现新城市流行歌曲,发展范围扩大。台湾仍保持领先 地位,这时香港、东南亚、1979年以后的内地都有新发展,形成重心多元化时期。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八十余年应分为这四个发展阶段。主要依据是歌曲风格的变化,还有因 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发展重心的转移。歌曲风格变化是主要根据,再结合发展重心转移。因为风格 变化是逐渐的,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全部变化完成,所以四个阶段的划分时间是大约的。每个阶段的 开始,是因为中国歌坛的里程碑式人物,创作或演唱划时期作品而定时间的。但第二发展阶段前后 期转变的时间1949年是准确的,那是共和国成立的时间。 第三发展阶段重心由香港转移到台湾,没有重大历史事件影响,而是事物久盛必衰的自然发展 规律所使然。台湾流行歌曲音乐事业发展迅速,后来居上。这主要是指国语流行歌曲重心转移到台 湾后,香港发展了粤语流行歌曲,香港歌坛并没有成为空白。
中国流行音乐
简史
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及发展概括
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
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 我国歌坛上有一件怪事,那就是非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不可。其实这是错的,起码也是意 义不确切。 音乐的大分类只有两种: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还有一些具体以音乐特点和功能为依据的小分类, 决不能与这两大类相提并论。它们不是同一层次和流派的。如艺术歌曲、抒情歌曲、校园歌曲、队 列歌曲等。通俗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的一个大范围,大概包括轻音乐、轻歌剧、民间音乐、 民歌、群众歌曲、进行曲、舞曲,美国首先流行的爵士、布鲁斯、摇滚、迪斯科、另类(非主流)、 乡村歌曲等。还有一大支,就是世界各国均有的流行歌曲。由此可见,流行歌曲是通俗音乐中的一 种,这涵盖在通俗音乐之内,而不能代表全部通俗音乐。打个不一定完全正确的比方,它们是父子 关系而不是兄弟关系,更不是一回事。现今歌唱比赛中分成“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 法,历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一直沿袭了这种叫法。
认识早期中国流行歌曲
有人形容早期中国流行歌曲是瑕瑜互见。所指的是“瑕”,现今的流行歌曲也并不少 见,无非指的是过于缠绵,爱得太多,颓废忧伤等;所说的“瑜”也是俯拾皆是,有 的不啻已近于前些年的革命歌曲。只是因为时代不同,不可能直接讴歌党、领袖和社 会主义罢了。 曾记得,1934年电通影片公司的影片《桃李劫》的插曲《毕业歌》,唤起青年的爱国 热情,推动功不可没,直到如今人所共知。鲜为人知的是1947年周璇在香港大中华影 片公司所拍的一部歌唱片《花外流莺》,其中一首插曲《桃李春风》,可谓《毕业歌》 的姊妹篇。 其中除了具有明显社会甚至政治意义的,还有很多热情开朗积极向上,大都唱出人民 群众的喜好,与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相贴切。人民群众喜欢春天、太阳、花朵、小草、 流云、雪花、雨滴;更喜欢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间的美好情感。流行歌曲有着深厚 的群众基础,这在早期中国流行歌曲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其是当年歌坛无以替代的高 潮结晶,我国流行音乐史中光辉篇章的特征。将其从长达半世纪的尘封中解脱出来。 便其免于在漫长的隔绝中而被淹没。
什么是华语流行歌曲
上面已论述了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以说明把流行歌曲称为“通俗歌曲”意义不确切。还 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今歌坛常常出现“华语流行歌曲”一词,“华语流行歌曲”又是什么?它 与中国流行歌曲是什么关系? 我国历史悠久,有高度的文明,文化底蕴深厚。仅就流行音乐而言,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 其中有光辉灿烂的篇章;也有不可替代的发展高潮。其影响深广,具有明显的国际性。世界很多 国家和地区都有这种流行歌曲。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南亚就传播中国流行歌曲。那时他 们尚不能自己创作,而是直接传唱中国流行歌曲。这个问题从中国流行天已经非常突出。
由于“五· 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加之美国爵士音乐、百老汇、好莱坞歌舞的 影响,在上海这个最早的开放城市出现了中国流行音乐。在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 的推动下,首先出现的是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到1927年他尝试家庭爱情歌曲 (实则就是流行歌曲),第一直《毛毛雨》问世便翻开了中国流行音乐的起始篇章。 这个阶段还是诞生不久,并不是很成熟。而到1937年抗战开始后,许多人为躲避日寇 纷纷逃到上海,因为这里有欧美各国的租界,日本人尚不敢任意而为。这些人需要文 化生活,于是后来在被日本人包围的孤岛上海,流行音乐和电影都出现了畸形的繁荣。 加上从前一阶段出现的歌星、作曲家在艺术上均已成熟,所以在此时就形成了中国流 行音乐的第一个发展高潮。早期中国流行音乐虽产生在上海孤岛欧美各国租界,但这 些作曲家、词作家都是我们的中国同胞。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流行音 乐除去流传中的国际化,与国际接轨外,其中很主要一个组成成分是农业文化,即中 国各地民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