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礼仪教案1
三年级省情礼仪教案

三年级省情礼仪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省情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省情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基本的省情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省情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2. 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海报,介绍省情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2. 视频或图片资源,展示不同场景下的省情礼仪行为。
3. 小组活动材料,用于学生合作讨论和展示。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使用PPT或教学海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省情礼仪?”和“为什么省情礼仪重要?”的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教学海报,向学生详细介绍省情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解释省情礼仪是指在不同场合下,遵守一定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展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的一种行为方式。
Step 3:规范与准则(15分钟)展示一些视频或图片资源,让学生观察不同场景下的省情礼仪行为。
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出一些基本的规范和行为准则,例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注意言行举止等。
Step 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例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讨论并展示该场景下的省情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鼓励学生展示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并分享自己在学习省情礼仪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以促进他们对礼仪意识的深入思考。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记录并分析其中存在的礼仪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和传播省情礼仪。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举办的礼仪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礼仪意识和技能。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省情礼仪展览或活动,加深对省情礼仪的理解和认识。
省情礼仪教案

省情礼仪教案省情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省情礼仪,以及它在社交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省情礼仪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省情礼仪?2. 省情礼仪的重要性。
3. 基本的省情礼仪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什么是省情礼仪?省情礼仪是指在社交场合中表达尊重、关心和礼貌的行为规范。
它包括言辞的选择、举止的得体、仪态的庄重等方面。
2. 省情礼仪的重要性。
省情礼仪在社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人们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心。
同时,它也是展示个人修养和素质的一种方式。
3. 基本的省情礼仪知识和技巧。
a. 礼貌用语: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学会使用礼貌的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这些用语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出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态度。
b. 注意言辞:在交流中,我们要注意言辞的选择,避免使用粗俗、难听的语言。
我们要用文明、得体的语言与他人交谈,以展示我们的修养和教养。
c. 笑容与目光:在社交中,保持微笑是非常重要的。
微笑可以让人感受到你的亲善和友好,同时也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
同时,与他人交流时要保持适度的目光接触,这样可以表达你的注意和尊重。
d. 姿势与举止: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注意姿势和举止的得体。
要保持身体的站立或坐姿直挺,不要翘脚、趴桌或乱动。
我们要保持一个端庄正直的形象,以展示我们的礼仪修养。
e. 注意礼仪细节:在社交中,我们要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礼仪规范。
比如握手时要握手短暂而坚定,不能用力过猛;用餐时要注意用刀叉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参加宴会时要注意刀叉的使用顺序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省情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省情礼仪知识和技巧。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省情礼仪经验。
五、教学评价1. 作业评价:布置一些与省情礼仪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省情礼仪的文章、观察身边人的礼仪行为等,以检验学生对于省情礼仪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初中省情礼仪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省情礼仪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省的省情特点,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遵守礼仪、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我省的基本省情特点。
2. 培养学生遵守礼仪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省情与礼仪的关系。
2. 如何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的礼仪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我省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省的省情特点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省的省情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省情信息,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省情与礼仪的关系,强调遵守礼仪的重要性。
2. 讲解在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要求,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
3. 举例说明遵守礼仪的具体做法,如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礼貌待人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我们省的情境下,做到遵守礼仪、尊重他人?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我省的一些典型礼仪案例,如文明出行、礼貌待人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遵守礼仪的,从中汲取经验。
3.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表现,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省情与礼仪的关系。
2.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守礼仪、尊重他人,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省省情的短文,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省情特点。
2. 学生从教材中选取一个礼仪知识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改进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我省的省情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上期六年级省情礼仪教案

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六年级省情教案第一课血染的土地一、教学目的:1、通过“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小车推出新天地”等伟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知道河南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由此培养他们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2、让学生了解家乡革命志士的事迹,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3、结合少先队活动,教育学生缅怀英雄,认真学习,为将来建设家乡打下基础。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重视激情。
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要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放在重要位置。
2、利用挂图,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启发他们树立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
3、先让学生查有关资料,如:许世友、郑维山、吴焕先、高敬亭等将军的事迹。
4、课堂教学以队会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
(二)活动:1、结合课文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了解先烈们的故事,缅怀先烈的英雄业绩。
2、组织队员开展“创建英雄中队”活动:(1)学英雄:发动队员有针对性地选择英雄形象,作为小队学习的楷模。
收集英雄的事迹、照片、画像;摘抄英雄的豪言壮语;观看与影响有关的电影、展览。
(2)颂英雄:写赞颂英雄的诗歌和作文;召开“向英雄说句悄悄话”的主题队会,向英雄献上自己学习进步争得的红花,并在红的飘带上写上一句悄悄话。
(3)比进步:开展以英雄为榜样,改缺点、做好事、争进步的竞赛。
三、教学反思:通过“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小车推出新天地”等伟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知道河南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第二课群星灿烂耀中原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当代河南的出名人士。
2、讲述身边的名人名事。
二、教学重点:说出河南的当代名人。
三、教学难点:讲述身边的名人名事。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河南人杰地灵,科技名人、文坛巨星体育冠军、农民致富带头人,个个如灿烂明星,辉耀中原,谱写出一曲动人乐章,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画卷。
小学六年级上期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期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设计——第一部分省情——第一课中原崛起绘蓝图教学目标:1、2003年8月,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了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发展布局和战略举措,会就了全省21世纪头20年的宏伟目标。
让学生了解这一远景规划。
2、让学生了解、展望家乡美好的明天,坚信中原崛起、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勉励学生要为曾辉中原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教学过程:一、导课设疑:如果让你以《我为家乡绘蓝图》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怎么写呢?引出:必须先了解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规划。
二、学习新知1、学生读课文,初步了解《纲要》。
2、汇报交流以下问题:(1)、《纲要》是由谁在什么时间指定的?(2)、《纲要》的指定有什么重要意义?(3)、《纲要》中所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什么?(4)、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有哪些?3、教师重点知识点的讲解:(1)、《纲要》的重要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是省委、省政府绘制的省到2020年的发展规划,是指引经济发展、引领全省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与基本途径。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8000元。
(3)、判断是否进入小康社会的指标一方面是看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是否达到目标;一方面看是否有一班人都居住在城市——市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0℅。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三化: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化步伐。
最终实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民→市民。
三、课交流1、想象一下:2020年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你的家庭生活又会怎样?2、如何实现自己家庭的小康生活目标?四、课堂小结1、省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同学积极参与进来,而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每个同学的家庭做起,每个小家庭的小康目标的实现才能够真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一、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遵守礼仪的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自觉地遵循礼仪规范。
3. 增强学生对省情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的礼仪规范3. 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4. 礼仪与省情的关系5. 礼仪实践练习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的礼仪规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礼仪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礼仪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基本的礼仪规范,包括言谈举止、着装打扮、待人接物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练习,如握手、自我介绍、座次排列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礼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检验他们的礼仪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感悟文章,分析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反思能力。
4. 调查学生对省情课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提供有关礼仪知识的文本资料,辅助讲解和教学。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礼仪方面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实践道具:准备一些实践演练所需的道具,如握手道具、自我介绍卡片等。
4.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礼仪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礼仪水平。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辅导,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
3. 开展礼仪主题的班会或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
省情课 礼仪部分教案

第一课正确称呼他人教学目标: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称呼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称呼语。
3.以正确称呼他人为荣。
4.知道对象、时间、场合、地点不同,要采用不同的称呼语及称呼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称呼他人。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处,比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同学等等。
那么,和不同的人相遇,该怎么称呼呢?礼仪小使者要出发了,我们赶快跟随他一起去看看吧!二、出示课件,感知礼貌用语。
今天的礼仪小使者是小明。
早晨,小明起床从自己房间出来,看到妈妈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板书:妈妈,早上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妈妈,早晨好!妈妈,早安!)上学路上,小明看到邻居奶奶买菜回来,他怎么称呼和问候的?板书:奶奶,您好!如果是你,还可能怎么称呼,问候?三、礼仪活动实践:1、看一看说一说:看课本上的三幅图,说出你最想说的话。
引导学生讨论:年龄不同称呼不同2、查一查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称呼不当的现象?学生分组讨论,师总结。
3、填一填:完成课本上的填空四、礼仪链接老师讲故事:1. 30年代初,刘伯承从苏联回国,组织左权、叶剑英等人一起翻译带回的各种条令,同时为中国红军确定内部的称呼。
他在旧军队中多年,一向痛恨等级森严和对勤务人员的歧视。
于是,他确定红军中的“司令”后面要加一个“员”,将旧称呼“护兵”、“勤务兵”改称“警卫员”、“公务员”,将“伙夫”改称“炊事员”……这种称谓沿用到今天。
2.大作家巴尔扎克笔下著名的吝啬鬼葛朗台,看到女儿欧也妮有一只恋人存放的藏有“两斤重”金子的梳妆匣,“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他称女儿是“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想撬开那只梳妆匣。
当欧也妮坚决表示“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时,他惊恐而冷酷地说:“你敢吗欧也妮”面对丈夫的无耻和贪婪,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了”。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遵守礼仪的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礼仪要求行事。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的礼仪规范3.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注意事项4.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观念5. 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规范和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个礼仪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进行礼仪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基本的礼仪规范和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个礼仪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进行礼仪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礼仪实践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礼仪的知识点,测试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在课堂上的表现,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
六、教学内容1. 商务礼仪商务场合的着装规范商务场合的言谈举止商务会议、宴会等活动的礼仪要求2. 公共场合礼仪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礼仪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的礼仪观看演出或比赛的礼仪七、教学内容3. 网络礼仪社交媒体的使用规范电子邮件的书写礼仪在线交流的礼貌用语和行为4. 校园礼仪课堂上的礼仪食堂、宿舍等校园场所的礼仪校园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礼仪八、教学内容5. 求职礼仪面试时的着装、言谈与行为规范面试后的跟进与感谢6. 涉外礼仪接待外宾的礼仪国际商务谈判的礼仪不同国家和地区礼仪的差异认识九、教学内容7. 礼仪与职业发展礼仪在职场中的重要性良好礼仪对职业形象的提升礼仪在职业晋升中的作用8. 礼仪与个人修养礼仪与个人素质的关系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力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提升十、教学内容9. 礼仪常见问题与解答针对学生常见的礼仪问题进行解答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辨礼仪的正确与错误提供实用的礼仪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场合10. 礼仪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内涵现代社会礼仪的发展与变化如何在继承传统礼仪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十一、教学评价7.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篇一:四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教案省情部分第1课中国第一古都——安阳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最早的古都安阳的历史文化及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甲骨文。
通过安阳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安阳的各种新貌。
教学重点古都安阳的历史文化教学难点了解安阳的各种新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去过古都安阳吗?认识甲骨文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安阳,认识一下安阳的名胜古迹。
二、讲授新课(1)殷墟,最早的古都坐落在河南安阳洹水之滨的殷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3300多年前,有作为的商王盘庚把都城搬迁到殷(安阳小屯村一带)。
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
此后250多年间,殷一直是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
古称“北蒙”,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
20XX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甲骨文,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这些汉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被称为“甲骨文”(3)殷墟文化还是人类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
这里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千克,为世界青铜器之最。
(4)古都安阳旧貌换新颜,在新时代谱写了新的篇章。
现在的安阳,工业、农业、旅游业都很发达。
安阳钢铁集团和安彩集团,是“全国500家”大型企业。
三作业、1、什么是甲骨文?板书设计中国第一古都——安阳(1)殷墟,最早的古都(2)甲骨文,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3)古都新貌第2课洛阳牡丹甲天下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冠甲天下的洛阳牡丹有哪些品种。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3. 增强学生对省情课的学习兴趣,提高省情课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的礼仪规范3.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应用4. 省情课的礼仪要求5. 礼仪实践与训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规范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礼仪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礼仪。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实践礼仪。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礼仪的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 情景模拟道具3. 小组讨论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基本礼仪规范: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如问候、握手、餐桌礼仪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礼仪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礼仪。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实践礼仪,如模拟握手、餐桌礼仪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礼仪的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礼仪。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礼仪素养。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省情课的礼仪要求,结合地域特色,讲解相关的礼仪知识。
2. 引入其他省份的礼仪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礼仪比赛,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2. 邀请专业礼仪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礼仪的知识和技巧。
八、教学反馈1. 定期收集学生对省情课礼仪教学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意见。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评估1. 制定省情课礼仪教学评估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省情礼仪教学教案

省情礼仪教学教案教案标题:省情礼仪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省情礼仪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1. 省情礼仪的概念和内涵。
2. 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 省情礼仪的实践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省情礼仪意识和习惯。
2. 提高学生的省情礼仪技能。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PPT。
2. 省情礼仪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省情礼仪相关的案例和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典型的省情礼仪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讲解省情礼仪的概念和内涵(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教学PPT,向学生介绍省情礼仪的定义和涵义。
2. 分析省情礼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讲解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15分钟)1. 介绍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如言谈举止、服饰仪容、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要求。
2. 引导学生讨论省情礼仪的特点和区别于其他礼仪的地方。
四、省情礼仪的实践和应用(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对省情礼仪的理解,设计一场模拟省情活动,包括活动流程、礼仪要求等。
2. 学生进行模拟省情活动的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省情礼仪方面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省情礼仪的心得体会或小结。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省情礼仪现象,并记录下来。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省情礼仪展览或活动。
2. 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士来校开展省情礼仪讲座或培训。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思考深度。
3. 模拟省情活动的表演效果和礼仪规范程度。
八年级省情礼仪教案闪文娟

八年级省情礼仪教案闪文娟第一课升旗礼仪学习目标1.了解国旗、国徽、国歌分别象征什么。
2.知道参加升旗仪式要遵守的礼仪。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参加学校升旗仪式应遵守哪些礼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升旗礼仪(板书课题)过渡语:请看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
目标明确的同学请举手。
二、出示自学指导过渡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大家要认真紧张地自学,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42-43的内容,注意资料分析,思考下列问题1.国旗、国徽、国歌分别象征什么?2.升旗仪式有哪些环节?3.参加升旗仪式应注意哪些礼仪?8分钟后比谁能合上课本,正确回答。
三、先学学生自学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
教师行间巡视,做适当点拨,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四、后教过渡语: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是国家的一种图案标志,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塔门分别象征什么?(1)要点: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大五星红旗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颗小五星红旗象征全国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永远跟党走,金黄色象征光明。
国徽象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2、准备、出旗、升旗、国旗下讲话。
3、庄重严肃、保持安静、行进应立定。
五、当堂检测请大家做课本上活动与思考,15分钟后比谁能得满分。
六、教后记第二课异性交往要有度学习目标1.理解男女同学建立友谊的好处。
2.知道男女交往要有度。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异性交往要有度(板书课题)过渡语:请看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
目标明确的同学请举手。
二、出示自学指导过渡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大家要认真紧张地自学,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44-46的内容,注意资料分析,思考下列问题1.男女同学建立友谊的好处是什么?2.男女同学怎样有度交往?8分钟后比谁能合上课本,正确回答。
省情 礼仪 教案

省情礼仪教案教案标题: "省情礼仪" 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中国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 培养学生对省情礼仪的重视和尊重。
3. 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和文化自觉。
教学内容:1. 省情礼仪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2. 不同省份的具体省情礼仪介绍。
3. 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途径展示中国各个省份的独特特色和风土人情,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30分钟):2. 第一步,介绍省情礼仪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地方文化、传统习俗等,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省情礼仪。
3. 第二步,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针对每个省份的特色介绍其独特的省情礼仪,包括饮食习俗、传统节日、迎送礼仪等。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PPT等方式进行展示。
4. 第三步,引导学生讨论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例如加强地方文化传承、促进地方发展、增强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和谦让等。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省情礼仪。
展示和总结(10分钟):5. 邀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所关注的一个省份的省情礼仪,分享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6.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对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尊重的态度,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礼仪知识。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PPT等展示素材。
2. 相关的省情礼仪资料、书籍或网站。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言的积极程度。
2. 学生对省情礼仪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参与展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和采访,自主深入挖掘和了解更多省份的省情礼仪。
2. 探究本地的省情礼仪,撰写小短文或设计展板,展示给校内外师生。
教案备注: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量增减教学内容和时间。
2. 保持教学过程的生动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
3. 鼓励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一、教案名称: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3.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礼仪知识,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四、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校园礼仪4. 社交礼仪5. 礼仪实践与演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二、基本礼仪规范(20分钟)1. 教师讲解基本礼仪规范,如问候、鞠躬、握手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礼仪动作。
三、校园礼仪(20分钟)1. 教师讲解校园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校园中应注意的礼仪事项。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校园礼仪规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社交礼仪(20分钟)1. 教师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讨论在不同社交场合应注意的礼仪。
3. 教师分享一些实用的社交礼仪技巧。
二、礼仪实践与演练(25分钟)1. 教师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礼仪实践。
2. 学生分组进行礼仪演练,互相评价、指导。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 学生编写一篇关于礼仪的短文,分享给同学。
2.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礼仪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案名称: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3.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礼仪知识,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九、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校园礼仪4. 社交礼仪5. 礼仪实践与演练6. 礼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7. 礼仪在未来职场中的应用十、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四年级省情礼仪的教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四年级省情礼仪的教案篇一: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中国第一古都安阳》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20XX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主题:中国第一古都安阳课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
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
2.教材分析省情教育的开设是让学生了解河南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内容,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礼仪教育则对广大中小学生从坐、立、行、语、体态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书法艺术教育可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新科技教育着重向学生介绍影响人类(:四年级省情礼仪的教案)现代生活、有代表性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材料、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知识讲座内容丰富,安排有人口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等内容,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
3.学情调查分析课前,对72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人对河南了解的太少。
因此要开展综合实践数学活动,让学生去经历“探究”,到“应用”。
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殷墟是最早的古都。
2.知道甲骨文是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
评价任务1.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对安阳的了解2对同学的板演情况进行正确判断,并能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洛阳牡丹甲天下》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20XX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主题:洛阳牡丹甲天下课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省情教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会用语言叙述河南省的省会郑州的特点,并能从地图上找出来。
四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课程教案

四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课程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省份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们所在的省份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介绍省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介绍省份的历史文化,包括著名的历史事件、文化遗产等。
介绍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主要产业、旅游景点等。
1.3 教学活动:老师通过PPT或者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省份的基本情况。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向家长询问,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特色,并互相交流感受。
第二章:学习礼仪知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包括言谈举止、着装打扮等。
2.2 教学内容:介绍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讲解如何穿着得体,包括服装、发型、配饰等。
2.3 教学活动: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礼仪的基本知识。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情景模拟,练习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习到的礼仪知识,并互相交流心得。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积极心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讲解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包括积极思考、情绪管理、应对压力等。
3.3 教学活动: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分享,了解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情绪管理游戏、压力应对练习等,提高心理素质。
第四章:学会与人沟通4.1 教学目标:4.2 教学内容:介绍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
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表达、说服等。
4.3 教学活动: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沟通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情景模拟,练习有效的沟通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习到的沟通知识,并互相交流心得。
第五章:保护自己的安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己安全的重要性。
省情礼仪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省情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省情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礼仪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省情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在不同场合下的省情礼仪行为规范。
3. 学习一些基本的省情礼仪用语和礼仪动作。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省情礼仪场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习的动机。
Step 2: 省情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教师简要介绍省情礼仪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讨论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的重要性。
Step 3: 不同场合下的省情礼仪行为规范教师结合实际情境,指导学生分别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要求和行为规范。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不同场合中如何示意和表达。
Step 4: 省情礼仪用语和礼仪动作的学习教师通过示范和操练,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省情礼仪用语和礼仪动作,如问候语、道歉语、感谢语、握手礼等。
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熟练运用这些用语和动作,提高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
Step 5: 运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景模拟演练,模拟不同场合下的省情礼仪行为。
每组选取一位学生扮演主持人,其他学生扮演嘉宾和观众,通过模拟各种情景,来展示学生在省情礼仪方面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包括积极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的表现等。
2. 对学生在情景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礼仪用语和动作的正确使用、与他人的交往方式等。
3. 简答题或问答题,针对学生对省情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检测。
五、教学拓展:1. 增加一些针对特定场合的省情礼仪知识,如商务宴会、领导接见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应用礼仪行为。
2. 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省级机关或社会团体,让学生实地感受和观察省情礼仪的展示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省情礼仪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
小学五年级省情礼仪教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学五年级省情礼仪教案篇一:五年级省情、礼仪、健康课程纲要五年级省情、礼仪、健康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河南省地方课程读本教学材料:海燕出版社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五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
设计教师:日期:授课时间:18课时课时安排:省情第一课中原粮仓名扬华夏1课时第二课丰富的矿产资源1课时第三课四通发达的铁路交通1课时第四课飞速发展的公路建设1课时第五课日新月异的中原航空1课时第六课闻名遐迩的河南特产1课时第七课流光溢彩的手工艺品1课时第八课中州食品大观园1课时礼仪第一课仪态美1课时第二课在剧院1课时第三课在公园1课时第四课在商场1课时第五课在书店1课(:小学五年级省情礼仪教案)时第六课在图书馆1课时心理健康第一课愉快的接纳自我1课时第二课让情绪之舟平稳远航1课时第三课学会关爱与赞美1课时第四课怎样与人融洽相处1课时一、本学期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各地要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和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克服单一知识灌输式的接收学习的弊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使学生了解河南省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懂礼貌、身心健康的少年。
三、学期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1、让学生多看多说。
在课堂中尽量的搜集一些图片,让学生多了解我们河南的历史、地理知识。
并说一说在他们心中还有哪些喜欢的地方。
2、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增加了知识,又获得了能力。
3、加强小组合作的能力,多给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同学相处,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五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精品文档]
![五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7bb3c2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0.png)
五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精品文档]五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第一单元省情第一课金色大地教学目标: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
教学重点:认识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
教法、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二、说一说:你的家乡种植什么农作物?何时播种、何时收获?三、讲一讲小麦和玉米的主要用途。
四、填空。
1.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在全国农业生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小麦是河南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于各省之首。
3.玉米是河南第二大作物,号称(“高产之王”)4.河南的经济作物也很突出,(棉花)、(油料)、(烤烟)全国闻名。
5.全省有(豫北)、(豫东)、(豫西南)、(豫西)四大棉区。
6.河南是全国(三大)考烟基地之一。
7.农作物可分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教学反思:第二课花花牛,好朋友教学目标: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河南三鹿集团、河南双汇集团。
教学重点:认识河南的工业公司。
教法、学法: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早餐都吃些什么?二:讲一讲:你的家乡都有哪些有名的食品。
三:填空。
1.(河南三鹿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其产品荣获“河南市场十佳品牌”2.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屠宰,肉类加工和罐头加工基地。
教学反思:第三课地下宝藏多教学目标:了解河南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了解灵宝、平顶山、栾川矿产。
教法、学法: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收集资料。
二、说一说,哪些物品与矿产资源有关?三、讲一讲,河南省境内的矿产资源。
四、填空。
1.(灵宝)是全国第二大(产金县市)2.(平顶山)是河南的主要(煤炭)基地,被誉为(“煤城”)3.(栾川钼[mù]矿)是全国也是亚洲最大的钼矿。
4.河南(钼的储量)居全国(首位),全省(99%的钼矿)集中分布在(栾川县)境内:(天然碱)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桐柏县)天然碱矿是全国第一大碱矿;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平顶山)、(义马)、(鹤壁)、(新密)、(焦作)、(永城)都是重要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铝土矿)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主要分布在(郑州以西至三门峡一带);已探明储量的天然气居全国的第三位;原油产量居全国的第四位,以(濮阳)位中心的(中原油田)和以(南阳)为中心的(河南油田)是全国著名的油田;(黄金探明储量)居全国的(第五位),(灵宝、洛宁)是著名的(黄金产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情礼仪教学计划一年级上学期来集镇苏寨小学省情礼仪教学计划•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教材分析: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明礼仪常识(做一个文明人必看)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已成为我们青少年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作到如下几点: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二、课程安排:一、个人礼仪(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2、站姿:3、坐姿:4、起姿:二、见面礼仪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种场合打招呼。
三、公共礼仪(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1 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二)乘车礼仪1、骑白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三)旅游观光礼仪1、游览观光:2、宾馆住宿:3、饭店进餐:四、学校礼仪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礼仪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
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问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
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
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五、实施措施作为现在是学生的我们来说学校礼仪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也应注意自己的礼仪举止,这对我们今后乃至一生的生活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的公民来说,从小处来讲,从小培养自己的礼仪有助于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和他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与人预计都十分有益。
从大处来说,在这个日益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良好的礼仪能让我们向全世界的人展示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品德和精神面貌。
【授课内容】同学交往快乐多【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在同学的交往中要学会宽容、理解和谅解他人。
2、使学生知道与同学交往的好处,从而学会珍惜友谊,乐于交往。
3、让学生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体会如何与人交往。
【教学重难点】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往。
【教学方法】故事启发、情境体验、角色扮演【课前准备】学生:填写交往记录卡[回忆和同学交往中出现那些磕磕碰碰的现象,如何处理的,效果如何]教师:课件【辅导过程】一、音乐激趣尝试快乐活动1:互动交流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播放歌曲“找朋友”,学生随歌曲做动作)[点击播放歌曲]2.你们在一起做游戏心情怎么样?(突出心情快乐)教师小结:和这么多同学伙伴在一起学习、游戏、交流见闻会让我们感到多快乐(板书:同学交往快乐多)(此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探究明理感受快乐活动2 听故事,明道理1、同学交往中,有时因说话不注意,会发生小小的不愉快;在游戏中,磕磕碰碰也在所难免。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请听故事《四个好朋友》[课件动画演示]2、让学生说说四个好朋友哪些方面做得好。
活动3 迁移生活感悟快乐[谈自己]1、同学在交往中,是否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你当时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2、小组内交流交往记录卡3、小组推荐哪些同学处理的最好?全班一起讨论。
4、教师要针对学生中常见的不当人际交往问题要重点引导分析这样做的后果如何,有无更好的办法。
最后强化明理:朋友相处要友好,互相谦让有礼貌。
有了误解要学会换位思考,谅解对方,烦恼就会离你而去,欢乐和友谊就会用永远陪伴你。
(活动2、3从童话故事迁移到个人的生活实际,通过讨论探究,目的使学生懂得在同学的交往中要宽容、理解和谅解他人,做到文明礼貌,团结友爱。
欢乐和友谊就会用常伴。
)三、再现情景体验快乐活动4 创设情景,再现生活。
(1)四名学生表演下面的小品,其他同学观看。
(2)组织学生讨论:你从上面的小品中得到了那些启发?(3)教师小结:强调人际交往有许多学问,如果一个人缺乏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会无意中伤害到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相反如果你懂得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你就会结识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友谊和快乐。
(此活动再现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交往细节,通过自我展现,领悟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联系生活分享快乐活动5 联系实际搜集快乐1、你知道“三人行必有吾师”的道理吗?与同学交往好处可多了,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人行必有吾师”与同学交往好处可多了,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先请学生表演几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剧。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想想与同学交往有哪些好处?你想到的都写在你的“快乐交往”卡上。
3、小组交流后,挂在“快乐树”上。
4、教师小结(此活动的目的使学生从生活中搜寻发现交友的好处,认识体会与同学交往的好处,从而学会珍惜友谊,乐于交往。
)5、总结本节课收获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起一个头:同学交往快乐多,快乐秘诀我来说“,点击课件出示儿歌。
同学交往快乐多,快乐秘诀我来说:衣着整洁有风度,面含微笑受欢迎;他人有难多伸手,赞扬鼓励扬信心;虚心倾听他人话,增进了解更自信;言谈举止要得体,主动沟通含真情。
快乐交往有讲究,细细感受更快乐。
【授课内容】为何而学习【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懂得学习的目的,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理解学习的目的,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即使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启发、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的目标对于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就像水和空气一样非常重要。
而确立目标越早,往往就越节约达到目标的时间。
二、各抒己见1、学习对自己、对国家有什么好处?不学习有什么不好?2、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3、家长对你的要求是什么?4、你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了吗?三、读一读想一想读课本P43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自我设想长大以后最想成为()。
长大以后最想做的大事()。
因为()。
五、心里导航1、理想确立后还要经常回顾,形成习惯,让它时刻提醒和指导你的行动。
2、按顺序列出你最喜欢做的几件事。
可以是唱歌、打球、绘画、看书、打游戏等,不要有顾虑。
板书设计为何而学习1、各抒己见2、自我设想3、心理导航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为自己确立一个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的学习目标明确了。
明显的比以前爱学习了。
【授课内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好习惯。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故事启发、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教学过程一、导语根基不牢,地动不摇,做人和搞建筑道理相通。
人生的基石是习惯,习惯的好坏决定一个人生活、学习、事业的成败。
二、读故事受启发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
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起决定作用的竟是一件小事。
原来,在确定人选的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着袜子进入座舱。
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使命。
三、说一说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加林能获得如此幸运创新设计吗?四、对号入座甲同学每天带的午饭都有妈妈给剥好的一个鸡蛋。
有一天,妈妈没来得及吧蛋壳剥掉,甲同学竟不知如何剥鸡蛋,最后只好又把鸡蛋带回了家。
乙同学的妈妈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在家,因此他很早就开始帮妈妈做家务。
妈妈出差的时候,他也能自己做饭吃。
五、你与那个同学的情况更相板书设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讲故事二、对号入座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作业布置自己的衣服脏了,自己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懂事多了。